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_第1页
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_第2页
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_第3页
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_第4页
晋城市重点产业发展概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4继续坚持以转变经济开展方式为主线,突出稳中求进、好中求快总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以煤为基,多元开展步伐,着力坚持先发优势,着力创优人居环境,着力扩展开放引进,着力保证和改善民生,着力创新社会管理,努力建立全省转型综改实验先行区示范区,坚决不移争当全省转型跨越开展排头兵,坚决不移加快全面建立小康社会步伐,为把晋城建立成为山西经济新的重要的增长极和新兴产业重要支撑基地,建成山西乃至中部地域最具开展活力,最有竞争实力,最富人文魅力,“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而努力斗争!晋城市重点产业开展概略晋城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山西省东南部,

2、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利,是山西通往中原的重要门户。晋城下辖城区、泽州县、高平市、阳城县、陵川县和沁水县六县市、区和市经济开发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人口228万人。城市名片:晋城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丰厚,先后荣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跨国公司最正确投资的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世界投资中国中小魅力城市、中国区环境规划优秀示范城市等殊荣。交通便利:晋城地处中原腹地,辐射周边三省,是我国承东启西、结合南北的重要枢纽。太焦、侯月两条铁道路纵贯全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晋城距郑州、洛阳、长治

3、三个机场均在100公里左右,距天津、日照、连云港三个海港都有高速公路衔接。未来几年,我市将新建9条高速公路,与郑州、洛阳等10城市构成一小时经济圈。资源丰富:晋城矿产资源非常丰富,无烟煤、煤层气、白云岩、石灰岩、铝土矿等矿产资源储量可观。无烟煤探明储量272亿吨,占全国的1/4多。煤层气总储量约为6.85万亿立方米,占全国1/5、全省1/2。晋城素有“山西生物资源宝库之美称,畜牧、蚕桑、小杂粮、干鲜果、中药材等农牧业资源丰富,是华北最大的蚕桑丝绸基地和山西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气候适宜:晋城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海拔在600米至800米之间,年均降水量650毫米,年均气温11.

4、5摄氏度,森林覆盖量35.7%,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8%,绿地率43.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5平方米。市区空气质量到达国家二级规范。温暖的气候条件和优美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人们任务和生活。政策优惠:国家同意山西省为煤炭工业可继续开展政策试点省、循环经济试点省和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尤其是综改实验区确实定,赋予了我们“先行先试这个最大的政策平台,为招商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期,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等一系列文件,做到上级制定的优惠政策在晋城不打折扣,市里能给的各项优惠政策一定兑现,外地行之有效的做法在我市学习自创,营造了“重商、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气氛。经济开展

5、迅猛:2021年,全市实现国民消费总值89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04.1亿元,财政总收入181.8亿元,普通预算收入67.9亿元,外贸进出口总额11.4亿美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2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043元。 “十一五时期,我市开展指数居全省第一,开展程度居全省第二仅次于省会太原。晋城市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开展的任务思绪,改造提升资源类传统产业,着力培育非资源类新兴产业,努力实现经济构造调整的艰苦突破,重点开展以下八大类产业。一、高新技术产业按照创新引领、重点突破、开放带动、集聚开展的思绪,充分发扬高新技术产业在经济开展中的放大、带动、集聚、引领作

6、用,构成扩张和倍加效应,重点培育开展电子信息、新资料、环保产业、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到2021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添加值占GDP的比重到达12%。光电子信息产业:晋城是富士康集团总裁郭台铭先生的故土。随着富士康产业转移战略的实施,我市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通讯衔接器消费基地和重要的光学镜头模组、精细模具和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设备等高科技中心技术的产业基地。在第六届中博会上,富士康科技集团与我市签署了总投资达1000亿元的战略协作协议,未来5年将在我市建立全球最大的精细机构件、镜头模组、光通讯零组件、陶瓷构造件、精细刀具、铝合金部件、精细模治具、机器人等八大消费基地。此外,我市的LED照明、泡沫陶瓷、

7、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光伏等产业,在技术和产业规模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成为我市经济开展的新亮点。我市鼓励开展半导体光源LED产业,推进规模扩张和技术提升。依托乐百利特公司的技术优势,在LED原资料、外延、芯片、封装、运用及相关配套件等完好产业链中构成多环节的研发和消费才干,把我市建成中部地域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新资料产业:立足现有资源和产业根底,充分发扬大企业的平台作用,研发运用前沿技术,加快产业集群开展,努力实现“资料加工向“加工资料转变。积极开展高性能功能陶瓷、反光资料、磁性资料、铝矾土基刚玉、木塑复合资料等新资料产品。依托兰花集团、鸿诺光电、融高太阳能等企业推进多晶硅、单

8、晶硅及太阳能电池组件产业开展。依托高平唐一新能源、皇城相府中道能源公司加快高科技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消费。根据技术成熟度、经济可行性等要素,开展碳酸钙改性环保新型资料产业。大力引进技术和资金,开展高端纳米资料。积极引进我市尚处空白的复合资料和智能资料等新资料工程。环保产业:提高以煤矸石、粉煤灰和炉渣等为主的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程度。围绕矿山生态治理开展技术咨询、工程承包等效力。开展生活污水处置、化工废水处置,噪声治理及锅炉脱硫除尘等环保设备,引进消费干净产品技术,添加干净产品种类。积极拓展乡村环保市场。二、配备制造业晋城有名的“中国铸造之乡,铸造产品占到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一。近年来,我市遵

9、照“关小建大,延伸产业链的开展思绪,积极承接兴隆地域先进制造产业的转移,加速“冶炼向“铸造再向“制造的转变步伐。2021年全市已构成861万吨生铁才干,400万吨钢材产能,250万吨铸管铸件产能,168万吨球墨铸管及管件产能,汽车空调等公用机械零部件产能36万吨、400万套,工程机械、机床配件产能15万吨、100万套,煤机产品产能2.25万吨、80万台。“十二五期间按照建立中部地域以专业化配套为特征的重要配备制造业基地,构成以冶炼铸造为根底、以铸造类根底零部件和机械套件为主体,以整机和成套设备制造为延伸的配备制造业体系。立足我市冶炼铸造业的产业根底,围绕淘汰落后和整合提升,加快冶金产业集约化开

10、展,努力构成铸造产业集群,积极开展内燃机及机械配套件,实现由晋城铸造向晋城制造的转变,建立中部地域以专业化配套为特征的重要配备制造业基地。到“十二五末,铸造及各类配套件产能到达每年600万吨。冶金:进一步整合重组冶炼资源,逐渐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炼铁高炉、转炉和电炉。重点开展优质炼钢生铁和铸造生铁及各类建筑用棒、线、型材等系列钢材产品。铸造:以泫氏铸业、春晨兴汇等企业为龙头,以淘汰落后产能为抓手,整合带动周边中小铸管及管件企业的开展,重点开展大口径城市地下供水和排水球墨铸管及配套管件。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配备,提高工艺技术程度,加强品牌建立,打造以泽州南村为中心,高平三甲、陵川礼义为重点的

11、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球墨铸管及管件产业基地,实现由铸造大市向制造强市转变。根底零部件和机械配套件:依托清慧、金工、福川、路宝、汉通等骨干企业,大力开展汽车发动机气缸、变速箱体、轮毂、制动鼓为主的汽车配件产业。依托盛固精工、兴达铸造等骨干企业,重点开展紧缩机铸件、内燃机、制冷紧缩机、工程机械铸件等高档合金机械零部件产业。加快推进现有企业整合重组、上档晋级、延伸拓展,加强与国内外大企业的结合配套,促进我市根底零部件和机械配套件产业构成以通用性和大批量消费为特征的专业化配套产业体系,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制造才干。到2021年,力争全市根底零部件和机械配套件消费才干到达100万吨/年。煤机成套设备:抓住煤矿

12、机械化改造的有利时机,以金鼎煤机、昌平煤机、兰花汉斯、天泽太机、天巨重工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加快煤机制造资源整合,集中优势,优化规划,打造山西南部最大的煤机制造基地。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转移,加强与大企业的结合,经过引进技术协作开发,重点开展瓦斯抑爆设备、高端液压支架、短壁采煤机、液压锚钻车、煤巷钻装锚机、刮板保送机、矿用架空乘人安装、矿井提升运输设备、煤炭洗选设备、煤矿平安设备等采煤配备系列产品。三、商贸物流业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构筑辐射周边10多个城市的大商贸战略要地,加快推进现代效力业的大开展、大昌盛,全力打造山西东南部乃至中原城市圈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生态旅游文化中心和休闲文

13、娱度假中心。规划两期占地面积604亩的豪德光彩贸易广场工程一期已开工,二期已开工建立。规划占地面积1000亩,投资20亿元的兰花国际物流园工程已开工建立,兰花国际物流园区进口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已得到同意。到2021年,全市物流业添加值在第三产业和GDP中的比重提高到30%和12%。商贸效力业:完善和调整城市商业网点规划,改善全市商业规划,改造提升以新市街为主轴的商业街,新建区域商业中心,推进县域商业网点规划,完善全市商业效力体系。优化城市综合超市、购物中心、零售市场等商业网点构造和规划,支持便利店、中小超市、社区菜市场等社区商业的开展。引导连锁运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平稳开展

14、。完善乡村效力网点,支持大型超市与乡村协作组织对接,加强乡村购买力,实现乡村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引导住宿和餐饮业安康规范开展,积极开展酒家酒店等级评定任务。大力开展家政效力,继续实施“家政效力工程,构成多层次、多方式的家庭效力市场和运营机构。规范和引导拍卖、典当、茧丝绸、畜禽屠宰、酒类、废品油、药品流通行业的开展。现代物流业:现代物流业开展围绕“为中原经济区效力、为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效力、为富士康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制造业效力为导向,以建立新能源新资料物流中心为目的,积极加快四大物流体系建立,构筑四大物流平台。到2021年,全市物流业添加值在第三产业和GDP中的比重分别提高到30%和12%;第三

15、方物流在物流业中的比重提高到40%左右。加强物流节点设备网络建立和综合运输体系建立,突破物流通道瓶颈,确保物流根底设备在“十二五期间内获得突破性进展。完成晋东国际物流园区和晋西综合物流园区建立,启动晋城各县市、区综合物流中心建立。积极推进太原晋城焦作郑州高速铁路,启动嘉南铁路建立。积极推进区域公路交通枢纽建立,不断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建立。依托晋城市工业支柱产业煤炭、煤层气、煤化工、冶铸和配备制造、建材等,积极推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开展,新建一批重点行业具有较强区域物流辐射才干的专业物流中心,大力开展各类工业品现货买卖市场和电子买卖市场,根本构成中原经济区新能源新资料物流中心、资源型产品电子商务中

16、心和金融结算中心。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资源型产品买卖平台、“晋豫地域商品集散增值平台、“城市生活效力平台和“市场开展政府引导平台建立。加快零售市场的信息平台建立,建立电子买卖中心、金融结算中心,逐渐从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转变。引导商贸企业利用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效力推进连锁运营和电子商务开展。加快农产品供需对接工程建立,推进乡村流通协作组织创新,构建符合乡村开展实践需求的社区性物流组织、专业性物流组织和综合性物流组织。建立一批具有区域辐射才干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大力支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农产品冷链系统建立。四、文化旅游业晋城市结合实践,提出建立“太行山文化产业园,目前已构成了提纲。在第六届中博

17、会和2021年中国上海创意产业博览会上,晋城市泽州县二十八宿影视公司创作的获得了积极反响,并胜利在央视播出。我市还涌现出了、等优秀剧目。其中,在京汇演,遭到全国各界的好评;在“中博会献演,并被授予“中国戏曲学会奖;在首届中国歌剧节上演中,一举获得文化部颁发的集体上演奖1项、编剧作曲荣誉奖2项、优秀导演奖1项、优秀扮演奖1项、扮演奖2项共7项大奖。晋城地处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底蕴深沉的文化遗存和峻险奇秀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里有华夏始祖炎帝神农尝百草的羊头山,有决议华夏一统的长平之战古战场,有世界围棋发源地棋子山,有皇城相府、柳氏民居、湘峪古城等极具特征的古城堡、古村

18、落,有“太行至尊王莽岭,有“百里画廊蟒河自然维护区。目前,全市有5A级景区1家,4A级景区4家。文化产业: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征文化产业群建立,打造具有知识产权、有市场影响的文化品牌。集中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根底较好、优势明显、潜力宏大的文化旅游业、动漫、工艺美术业、新闻传播业、广告会展业等六大行业。力争到“十二五末,文化产业添加值到达70亿元,平均增长37%左右,文化产业添加值占全市消费总值的比重到达4.5%,新增就业岗位12000个,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到达3.5万人。努力构成以10个年运营收入达5亿元、20个年运营收入达亿元、30个年运营收入达5000万元、30个年运营收入达2000万元

19、的企业为主导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市场规模。旅游业: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沉的人文内涵是旅游业开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要把旅游产业作为实现晋城转型开展的重要途径,作为全市国民经济主要支柱产业、带动现代效力业开展的龙头以及富民工程来培育。健全旅游效力体系,培育品牌旅游景区,提升晋城旅游产业的中心竞争力,把晋城建成太行山主要的旅游目的地。依托精品旅游产品,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培育六个配套成型的景区,结合长治、焦作、济源等周边城市,构成环南太行山旅游精品线路,协作共建旅游互补、线路互通、客源互送、利益共享的区域旅游市场,构建全市旅游“主干线。沁河古堡景区。以皇城相府为代表,提升景区结合运营管理运营方式、不同时期古文

20、化内涵的表现手法以及对国内外旅游市场的开辟程度,构成表达沁河流域古堡文化和水域风光的沁河古堡景区。包括郭峪古堡、海会寺、九女湖、相府生态园、湘峪古城、赵树理故居、砥洎城、上庄古堡、窦庄古堡、郭壁古堡、崦山自然维护区等。太行云顶景区。以王莽岭为代表,抓好王莽岭主题文化公园、围棋展览馆和陵川旅游集散中心,提升景区文化内涵、景区综合管理程度、旅游效力功能以及结合开辟市场程度,构成表达太行风光和围棋文化的南太行景区。包括棋子山、凤凰欢乐谷、锡崖沟、黄围山、秦家磨、红豆杉维护区、抱犊沟、上云台、武家湾、西溪二仙庙、崇安寺等。城郊休闲景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珏山青莲寺景区为代表,提升景区休闲度假、文娱效

21、力、特征餐饮、特征农家乐、实景演艺以及会议接待等功能,打造近郊休闲景区。包括太极湖、围滩以及府城玉皇庙、白马寺山森林公园、丹河桥、洞头等。蟒河山水景区。以蟒河为代表,提升环线交通、休闲度假、安康养生以及自然科普陈列展等旅游效力功能,构成表达晋城自然山水风光独特魅力的景区。包括析城山、杨柏大峡谷、小尖山、云蒙山、鳌背山、磨滩等。历山生态景区。以历山舜王坪、柳氏民居为代表,提升市场结合开发才干以及旅游效力程度,构成以原始生态和人文景观为特征,以回归自然为主题的景区。包括东峡、西峡、张峰水库、历山溶洞群、下川遗址、沁水示范牧场等。丹河文化景区。以炎帝陵和大粮山为重点,构成表达始祖文化和军事文化的景区

22、。包括丹朱岭、廉颇庙、定林寺、开化寺、祁土贡墓、金峰寺、七佛寺、七佛山森林公园、游仙寺等。五、现代农业按照“稳定粮食、做强畜牧,开展特征,加工转化的思绪,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实行产业化开展,集约化运营,社会化效力,做大规模,提升质量,注重品牌,加快特征农业开展。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工程建立。按照现代农业的理念,创新消费方式和运营方式,统筹规划,整合资源,抓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重点建立一批种植业、畜牧业、蚕桑业等专业示范园区和设备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相结合的综合示范园,引领全市特征现代农业开展。大力开展特征农业。在抓好粮食消费、稳定播种面积、确保粮食产量的根底上,加快推进畜牧、蚕桑、

23、蔬菜、中药材、干鲜果、小杂粮等六大特征农业的区域化、规模化开展,构成特征鲜明的现代农业产业带。制定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推进规划,以工程工程为抓手,集聚多种消费要素,建立特征种植板块和特征养殖板块。加快开展畜牧业。重点抓好高平市和泽州县两个瘦肉型基地建立,全面推进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养殖。到2021年,全市优质生猪出栏力争到达300万头。扩展肉羊、肉牛、奶牛等草食动物消费,加快鸡、兔等特征养殖业开展。开展蜜粉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逐渐建立优质无公害蜂产品消费示范基地。加强畜产质量量平安监管,深化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开展绿色食品和有机畜产品认证。进一步建立健全市、县、乡防疫检疫体系,

24、实施艰苦动物疫病防疫工程。完善促进畜牧业稳定开展的政策措施,有效提高畜牧业的整体科技程度和综合消费才干。到2021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的比重到达50%。提升农业产业化程度。创新农业开展机制,推进“农旅一体创意农业开展。制定优惠政策,重点扶持一批市场开辟才干强、运营规模大、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打造知名品牌。鼓励龙头企业完善与农户的利益结合机制,稳步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运营,创新“龙头企业+协作社+基地+农户方式,带动更多农民参与产业化运营。扶持各类新型农业协作组织开展,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到2021年,全市建成农民专业协作社2300个以上。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大对农产品

25、流通根底设备建立的投入,大力开展农产品流通企业,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添加农产品流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保证市场供应。大力开展农产品联销运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新型业态,以培育一批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为重点,以“放心粮油工程、“新网工程、“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载体营造便利、平安、放心的流通环境,加快构成流通本钱低、运转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六、煤炭、煤层气产业全市煤炭总储量808亿吨,已探明无烟煤储量271亿吨,占全国无烟煤储量的四分之一,占全省的二分之一。未来几年,我市煤炭产业将以兰花集团为龙头,14个整合主体129座煤矿为骨干,建立亿吨级煤炭基地,“十二五末将到达1.12亿吨的产能规模。目前,

26、晋城在全国率先实现了煤层气产业化、商业化的开发利用,已建成地面抽采井3906口,年抽采才干到达30亿立方米;集输管道5条245公里;液化厂3座,年液化才干3亿立方米;加气站9座,煤层气汽车达9000余辆,瓦斯发电厂28座,初步构建了抽采、液化、发电、管输、工业、民用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体系。煤炭:继续推进和完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仔细落实,坚持以煤为基,抓好大型骨干矿井的建立。实施平安稳煤、集约兴煤、生态立煤、人才强煤战略,以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为目的,大力提升煤炭产业配备程度和资源利用程度,努力提高平安消费保证才干,有效遏制较大平安事故,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推进煤矿平安消费情况根本好转,努力

27、实现煤炭企业的平安、高效、绿色开展。抓好玉溪、东大、沟底、里必、郑庄、樊庄、龙湾、金海、车寨、胡底等大型骨干矿井的核准和建立任务。“十二五期间适度调控煤炭消费规模,实现产销根本平衡。集约开展煤炭产业。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开展战略,完成对整合重组矿井的技术改造任务,彻底封锁淘汰矿井,整合利用矿井存量土地资源。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煤炭企业法人构造,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提升煤炭企业管理程度。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开展,支持晋城煤业集团、晋城煤销集团、晋城煤炭进出口公司做大做强,加强企地协作,助推晋煤集团开展成为亿吨规模的大型综合煤炭企业,支持兰花集团、天泰集团、阳泰集团、沁和能源、科兴集团等企业建立超

28、千万吨规模的大型煤炭企业。鼓励煤炭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方式,实施一体化运营、多元化开展。提高煤炭产业现代化程度。实现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炭消费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程度,积极组织煤炭科技的推行任务,成立研发机构,鼓励国有重点煤矿采用世界先进技术配备,建成一批自动化、智能化矿井。兼并重组后的煤矿要制定采掘工业和配备技术一体化处理方案,加速淘汰落后配备技术和产能,推进全市煤矿实现平安、高效、绿色、低碳开展。优先建立特大型平安高效现代化矿井,严禁新建120万吨/年以下矿井,淘汰消费才干在45万吨/年以下矿井。到2021年,力争我市煤炭综合采煤机械化程度到达85%,综合掘进机

29、械化程度到达75%以上。推进煤炭产业循环开展和资源综合利用。按照全循环、抓高端、多联产的理念,以企业清洁化消费、产业一体化组织、区域全局化循环为途径,努力构建完善的、具有晋城特征的煤炭产业循环开展体系。推进企业节能降耗,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和矿井水反复利用率,推进煤矸石、粉煤灰、煤层气等伴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全面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到2021年,全市煤炭行业生态环境维护获得明显效果,一切煤炭企业主要污染源治理到达国家规范,以煤矸石为主的固体废弃物处置率到达85%,矿井水反复利用率到达90%以上;资源综合利用程度明显提高,力争原煤洗选加工率到达80%,矿井瓦斯抽采利用率到达70%。研讨探求边角地带废

30、弃煤资源和已无法开采的废弃矿埋藏的资源利用。大力扶持资源整合矿井选煤厂建立。煤层气:依托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人才技术优势,高起点规划煤层气产业,进一步加快煤层气维护、开发、利用、转化和加工步伐,有序推进煤层气产业的平安、安康、快速开展。到2021年,全市地面煤层气年抽采才干到达60亿立方米,煤层气年液化才干到达9亿立方米,煤层气管输才干到达40亿立方米,城乡煤层气普及率到达60%,煤层气加气站普及到全市主要集镇及交通干道,构成煤层气加气网络,在符合产业政策、具备条件的工商企业用户中全面推行运用煤层气,矿井抽排瓦斯利用率到达70%以上。到“十二五末将我市建立成为全国最大的煤层气抽采、集输和利用基

31、地。借助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有利契机,积极争取在晋城市建立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先行先试区。一是创新煤层气管理体制机制,确保“先采气,后采煤,采煤采气一体化政策的贯彻落实,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煤炭与煤层气开发的有机结合和有序衔接,到达两种资源最优化、最合理的开发,实现煤炭产业和煤层气产业的协调开展,建立采煤采气协调开展的示范区。二是建立煤层气开发补偿基金,实现国家、地方和群众三者之间的利益平衡,逐渐处理因煤层气开采引起的社会、环保、生态、根底设备建立和平安监管等问题,以调动地方开展煤层气的积极性,促进煤层气产业又好又快开展。三是建立产、学、研、检一体化的国家煤层气质检中心,为煤层气

32、开采、储存、运输、运用各个环节提供平安可靠的技术支撑。七、煤化工产业目前,我市煤化工产业已根本构成了以化肥、甲醇为主的工业体系,以氮肥为根底的传统煤化工渐成气候,以合成油为代表的新型煤化工曾经起步。我市15户煤化工企业主要产品产能:高浓度氮肥年产能达381万吨、甲醇111.5万吨、二甲醚20万吨、煤制油10万吨。“十二五期间按照优化提升根底煤化工,重点开展新型煤化工,积极开展精细煤化工。开辟开展煤层气化工,探求开展低碳型煤化工的思绪,由化肥到精细化工,实现煤变醇、变烯烃、变油,延伸产业链条,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和综合性的新型煤化工基地,到“十二五末,煤化工产业年转化煤炭将到达3000万吨。优化

33、提升传统煤化工。化肥行业,要合理控制尿素产能。逐渐提高现有尿素消费配备技术程度,降低能源耗费,鼓励企业积极开发利用先进、适用的煤气化技术改造现有消费设备,逐渐淘汰18万吨/年以下固定床合成氨安装。支持现有尿素消费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开展复合肥、缓释肥、公用肥等附加值较高的种类。经过添加各种化肥添加剂,开展增效尿素等高质量化肥产品。焦化行业,立足现有产业根底,不断完善和推行无烟煤配煤炼焦技术,支持兴高能源、三甲焦化等骨干企业按照国家的要求进展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根据资源、环境容量条件,围绕“节能、环保、平安的总体要求,规范整合,提升工艺,在规定区域适度开展二硫化碳、电石、甲酸钠、碳酸钙等化工产品。大力开展现代煤化工。鼓励和大力支持企业开展高端技术研发,加快推进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向商业化运作阶段开展。在现有合成氨、甲醇消费企业的根底上,积极延伸开展精细化工,重点开展已内酰胺、三聚氰胺、脲醛胶、聚甲醛、有机硅单体等精细化工产品和烯烃衍消费品。到2021年,各类精细煤化工产品消费才干到达50万吨/年。合理规划煤化工产业。立足水资源、环境容量和现有产业根底,以推进产业重心西移为导向,改造提升丹河产业带,重点开展沁河产业带,进一步整合巴公配备制造、高平煤焦化、北留周村煤电化工业园区,在已有化肥产能的根底上重点开发以合成氨、尿素、甲醇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产品;新建芹池现代煤化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