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导学案三课时含答案_第1页
苏武传导学案三课时含答案_第2页
苏武传导学案三课时含答案_第3页
苏武传导学案三课时含答案_第4页
苏武传导学案三课时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武传问题导读-评价单班级组名姓名时间:【学习目标】知识技能:1.了解班固以及汉书的相关知识。2积累文言常见的字词和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3.引导学生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和方法。过程方法:4.通过合作讨论,明确个别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5.通过合作讨论,把握人物形象。情感态度价值观:6.把握苏武的性格特征,学习感悟他的人格魅力。【重点难点】1常用实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2运用典型环境描写彰显人物,对比映衬,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相结合来揭示人物性格的手法。【学法提示】学习本文要在课前完成结构化预习(采取“查、划、写、记、练、思”阅读“六字诀”方法)基础上,

2、结合重点难点、学习目标来整体把握全文,解决教师预设的主要问题,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课中通过合作、探究、讨论等方法,深入分析文本,掌握人物传记的一般特点,并完成“问题解决-评价单”;课后通过交流、展示等方法,使同学深层次理解文本,完成“问题拓展-评价单”,并进行课外练笔。【知识链接】班固(3292),东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父亲:班彪弟弟:班超(投笔从戎);妹妹:班昭(续写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内容-记录了汉高祖元年(前206)至王莽新地皇四年(23)共230年的历史,共100篇,分为十二帝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对比史记和汉书:史记(司马迁)-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班固

3、)-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预习评价】一、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2.与旃毛并咽之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4.空自苦亡人之地5.信义安所见乎6.法令亡常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8.武父子亡功德9.请毕今日之驩10.因泣下霑衿11与武决去苏武传问题解决-评价单二、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语。1我丈人行也:2.明年:3.且陛下春秋高:5.皆为陛下所成就:6.单于视左右而惊:7武等实在:三、判断下列词类活用用法,并解释意思。1.天雨雪2羝乳乃得归3杖汉节牧羊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5舆归营6单于壮其节7诚甘乐之8皆欲降之9欲因此时降武10空以身膏草野11反欲斗两主12单于愈益欲降之13陵

4、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四、重点词语释义1武帝嘉其义2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3置币遗单于4会武等至匈奴5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6武益愈7会论虞常8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9给其衣食10扶辇下除11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12如惠语以让单于班级组名姓名时间:一、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引1引佩刀自刺。2虞常果引张胜。除1除臣冼马2而燕国见凌之耻除矣3扶辇下除,触柱折辕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当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北邀当国者相见3谋杀近臣单于,当死4汉亦留之以相当使1匈奴使来。3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4方欲发使送武等。5单于使陵至海上。7武使匈奴,明年,陵降。因1君因我降。2因厚赂单于,答其

5、善意。3蒙故业,因遗策。4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以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2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3如惠语以让单于4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5夫夷以近亡1宦骑亡苏武传问题拓展-评价单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3亡羊补牢4武父子亡功德见1见犯乃死,重负国2信义安所见3未得与项羽相见4府吏见叮咛二、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类型,并翻译句子。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2子卿尚复谁为乎?3即谋单于,何以复加?4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5汉天子,我丈人行也。6见犯乃死,重负国。7皆为陛下所成就。8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9子卿尚复谁为乎?10为降虏于蛮夷。11何以汝为见?班级组名姓名时间:1课文可以分为

6、哪几部分?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卫律和李陵的劝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3总结苏武的性格特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10分)匈奴既败,举国兴师,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客主之形,既不相如;步马之势,又甚悬绝。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死伤积野。余不满百,而皆扶病,不任干戈。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举刃指虏,胡马奔走;兵尽矢穷,人无尺铁,犹复徒首奋呼,争为先登。当此时也,天地为陵震怒,战士为陵饮血。单于谓陵不可复得,便欲引还。而贼臣教之,遂便复战。故陵不免耳。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

7、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陵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椎心而泣血也!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老母终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陵谓足下,当享茅土之荐,受千乘之赏。闻子之归,赐不过二百万,位不过典属国。无尺土之封,加子之勤。而妨功害能之臣,尽为万户侯;亲戚贪佞之类,悉为廊庙宰。予

8、尚如此,陵复何望哉?且汉厚诛陵以不死,薄赏子以守节,欲使远听之臣,望风驰命,此实难矣。所以每顾而不悔者也。陵虽孤恩,汉亦负德。昔人有言:“虽忠不烈,视死如归。”男儿生以不成名,死则葬蛮夷中,谁复能屈身稽颡,还向北阙,使刀笔之吏,弄其文墨邪?愿足下勿复望陵!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节选自李陵答苏武书有删改)【注】李陵,字少卿,西汉陇西成纪人,名将李广之孙。天汉二年,率步卒五千,深入匈奴,以少击众,力尽而降。武帝族灭其家。李陵遂留匈奴,元平元年病死。

9、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3分)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4分)蛮貊之人,尚犹嘉子之节,况为天下之主乎?(3分)苏武传答案一、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通叛,背叛。2.与旃毛并咽之:通毡,毡毯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通弆,收藏4.空自苦亡人之地通无,没有5.信义安所见乎:通现,显现6.法令亡常:通无,没有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通无8.武父子亡功德通无9.请毕今日之驩通欢,欢乐10.因泣下霑衿通沾,通襟11与武决去通诀,诀别二、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语。1我丈人行也

10、:古:老人,长辈今:岳父2.明年:第二年3.且陛下春秋高:古:年纪今:春季和秋季也指一年5.皆为陛下所成就:古:提拔今:事业上取得成绩6.单于视左右而惊:古:左右侍从7.武等实在:古:确实存在今:地道,诚实三、判断下列词类活用用法,并解释意思。1.天雨雪名词作动词,下2羝乳乃得归名词作动词,生子3杖汉节牧羊。名词作动词,拄着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名词作,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舆归营名词作动词,抬6单于壮其节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雄壮7诚甘乐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快乐8皆欲降之使动用法,使之降9欲因此时降武使动用法,使之降10空以身膏草野使动用法,使肥沃11反欲斗两主使动用法,使之相斗12单于愈益欲降

11、之使动用法,使之降13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名词作壮语,向上四、重点词语释义1武帝嘉其义:赞赏,嘉奖2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代理3置币遗单于:赠送4会武等至匈奴:正赶上,恰逢5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审讯6武益愈:渐渐7会论虞常:判罪8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判处9给其衣食:供给10扶辇下除:台阶11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无所恨:侍奉;遗憾12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一、解释下列一词多义引1引佩刀自刺。拉出2虞常果引张胜。牵出除1除臣冼马:授予2而燕国见凌之耻除矣:消除3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台阶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治,整理当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守,占据2北邀当国者相见:

12、掌管,主持3谋杀近臣单于,当死:判处4汉亦留之以相当:作抵押使1匈奴使来。使者3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派遣;使者4方欲发使送武等。使者5单于使陵至海上。让,派遣7武使匈奴,明年,陵降。出使因1君因我降。经由,通过2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趁机3蒙故业,因遗策。沿袭4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趁机5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凭借以1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因为2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把3如惠语以让单于。来4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介词,在5夫夷以近。连词,并且亡1宦骑亡:逃跑2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丧失3亡羊补牢:丢失4武父子亡功德:通无,没有见1见犯乃死,重负国:表被动2信义安所见:通现,显现3未得与项

13、羽相见:见面4府吏见叮咛:副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二、判断下列特殊句式类型,并翻译句子。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2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3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宾语前置4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判断句5汉天子,我丈人行也。判断句6见犯乃死,重负国。被动句7皆为陛下所成就。被动句8大臣无罪夷灭者数十家。被动句9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10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11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1全文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原因。第二部分(28)段:记述了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倍受艰辛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第三部分(9、10)段: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经过。2卫律劝降,语言

14、直露,惊心动魄。首先以剑斩虞常和“相坐”的罪名胁迫苏武。而苏武很沉稳地进行了针锋相对的回击:“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维护了国家的声誉,并且在卫律“举剑拟之”时巍然不动。卫律见威胁无效,转以荣华富贵利诱苏武。苏武却趁此机会反守为攻,力斥卫律叛国降敌的可耻,宣扬国家力量的强大。酣畅淋漓!既使卫律折服,也使匈奴不敢轻易加害于他。李陵劝降,攻心为上。他以朋友的身份推心置腹,处处为苏武着想,又辅之以自己的遭遇,更使他的劝降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再加二者深厚的关系,这时候,只要苏武的思想稍有一点杂念,精神就会立即崩溃。苏武的断然拒绝却使他的形象更加光耀夺目。李陵的劝降及苏武的沉着应对进一步提升了苏武的

15、精神境界。而且李陵的流泪和悲慨也衬托出苏武高风亮节的感人力量。卫律:卖国求荣、傲慢无礼、阴险狡诈。李陵:与卫律不同,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自己叛国行为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不坚定,因一己之私而背叛祖国投靠匈奴3苏武:为国效命,忠贞不二,不卑不亢,光明磊落,忠贞不渝,心系祖国,无怨无悔文言文翻译:哪有背弃君主父母、抛弃妻子儿女,却反认为这是对自己有利的事呢?(捐、妻子、“宁乎”各一分)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可怨恨已经产生了;计划尚未实行,可骨肉亲属却已被杀了。这便是我为什么仰望苍天捶胸而泣血的原因。(图、而、“所以”判断句、表达各一分)那些蛮貊民族的人,尚且还赞美你的节操,何况作为统治天下的君主呢?

16、(尚、嘉、况各一分)文言文翻译:匈奴战败以后,举全国的军队,换干练的精兵,强大的军队超过了十万。单于驾临督阵,亲自指挥合围。客主(双方)的形势,已经不相当(相差悬殊);步兵对阵骑兵的形势,也更加悬殊。疲劳的兵士一再接战,一个抵挡千个,但是还是带着伤痛,争先拼命,死伤的士兵堆积旷野。剩余的士兵不满百人,而且都带着伤病,(都已经)拿不动武器了。但是(只要)我振臂一呼,有创伤病痛的士兵全都起来,举起武器指向敌寇,胡人的兵马(四散)奔逃;兵打尽箭用完,士兵手无寸铁,还一再一起奋力呼喊,争当先锋。在这个时候,天地都为我而震怒,士兵为我而饮血。单于认为我是不可多得(的人才),便想撤兵。但匈奴的臣子劝导他,

17、于是便再战。因此我不免要投降啊。从前汉高祖凭三十万军队,困在平城。在那个时候,猛将如云,谋士如雨,还是七天没有食物,仅是只身得免于难(脱逃)。更何况当时的我,岂是容易有所作为的啊?(皇帝)手下的人议论纷纷,有的抱怨我偷生不死。而我不死,就是罪过啊。子卿您看我,又岂是贪生的官,怕死的人啊?难道有抛下双亲、舍弃妻儿,却反而会对自己有利吗?而我之不死,是(想)有所作为,于是想像前面那封信所说,(做些)向皇帝报恩的事啊。实在是认为空死不如建立节操,灭失名声不如报答恩德。从前范蠡不为会稽的耻辱而殉国,曹沫不因为三次打败仗的耻辱而寻死,最后(范蠡)为句践复仇,(曹沫)为鲁国雪失地之耻。一片忠心,私底下羡慕

18、他们这些啊。何曾想图谋的计划还没有实现而怨恨就已经形成,计谋尚未实施而骨肉已经受刑?这就是我为什么仰天(叹息)扎心(疼痛)而哭出血泪的原因啊!您从前以孤身出使,到有万辆战车的匈奴,碰上不好的境况,以至于无所顾忌地自杀,颠沛流离历尽辛苦,几乎死在北方的旷野之中。壮年时期奉命出使,满头白发而归,老母(已)亡故,活着的妻子改嫁。这样的事天下所少见,古今所没有啊。野蛮的东北人都还赞赏您的节操,何况天下的主人(皇帝)啊?我说您应当享有封侯的待遇,受到千辆马车的赏赐。听说您回国后,被赐予的不超过二百万两银子,官位没超过典属国(这官职)。没有一尺土地的封赏奖励您的勤勉。而(那些)妨害功臣和贤能的臣子全都成了万户侯;亲戚或贪婪奸佞这类的人全都成为朝廷的官员。您(的情况)尚且如此,我还有什么指望啊?汉王朝全面讨伐我不死(偷生),简单地赏赐您坚守节操(的美德),想使远方听见这些的臣子,望风奔命(效忠朝廷),这实在很难啊。所以每每想到这些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