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1页
《国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2页
《国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3页
《国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4页
《国学选读》课程教学大纲(本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学选读studies of Chinese ancient civilization课程编号:(由教务处统一编写)学分:1学时:24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4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所有本科专业教材:黄帝内经解读徐文兵 人们出版社,2009年8月第1版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一)课程性质综合教育类:国学教育的缺失是当前中国大学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党的十七 大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加强中华优秀文 化传统教育,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是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任务。(二)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黄帝内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

2、论的解读,让本科生:.体认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领略中华民族的智慧和中国文化的精髓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第一章天人合一(一)教学内容论道、法、术、器论天人合一论术与数论阴与阳论“无常” “有常”(二)教学要求掌握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地人合一理论,道、法、术、器的区别与联系,了 解术与数、阴与阳的本质及其辩证关系。(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天地人合一理论.难点术与数、阴与阳的本质及其辩证关系第二章全生(一)教学内容论形与神论智与慧论和与谐论精、气、神论“持满”(二)教学要求掌握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全生理论,精、气、神的区别与联系,了解和与谐的本 质及其

3、意义。(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全生理论.难点精、气、神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夫上论虚实论六淫论虚邪论风与寒论暑与湿论燥与火论恬淡论虚无论真元论守神论失精论补与益(二)教学要求掌握并理解虚邪的内涵与外延,虚邪“避之有时”论理的实际意义,了解和与谐的本质及其意义。了解守神的方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虚邪“避之有时”论理的实际意义.难点虚邪的内涵与外延第四章是以(一)教学内容论志闲论少欲论心安论形劳论气顺论健与康论欲与乐论食、服、俗论慕与朴论欲与情论惑与定论愚、智、贤论恐、惧、怕论恬淡虚无论顿悟论道与德(二)教学要求掌握并理解恬淡虚无,志闲少欲理论,了解恬淡虚无的境界及其志闲少欲的方法。(

4、三)重点与难点.重点恬淡虚无,志闲少欲理论.难点淡虚无的境界及其志闲少欲的方法第五章女子论材与力论发与肾论虚岁论性别论天癸论月事论任脉论冲脉论熟与衰论婚龄论肾气论残与全论脏腑论胃与容论发与精论通与泄论消与化(二)教学要求掌握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女子养生理论,了解女子生长发育的过程极其特征。(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女子养生的理论.难点女子养生与任督二脉的关系第六章丈夫(一)教学内容论肾气论溢泻论阴阳合论禁欲论肌与肉论肾、发、齿论面与腑论肝与筋论肾与精(二)教学要求掌握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子养生理论,了解男子生长发育的过程极其特征。(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男子养生的理论.

5、难点男子养生与任督二脉的关系第七章有其(一)教学内容论天寿论用进废退论气与血论经与脉论针与灸论全形论七情论命与运论阴阳论精浊论适度论独立论守神论张弛论同与合论积精论处合论从理论气色论恚嗔论雅俗论劳患论恬愉论自得论形神(二)教学要求掌握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全形全生理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俗理论。(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传统文化中全形理论.难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乐俗理论三、教学形式与学时分配注:课程实践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十4早(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课堂教学实验上机课程实践小计第一章天人合一2第二章全生2第三章夫上4第四章是以4第五章女子4第六章丈夫4第七章有其i合计24五 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六、课程考核考核方式或途径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课堂表现无迟到、旷课现象,课堂讨论积极30%课程论文内容充实 论述恰当切题70%七、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书名,主编,出版社,出版时间及版次)黄帝内经现学现用徐文兵中华书局2010年08月第一版字里藏医徐文兵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一版八大纲说明(内容可包括课程基本要求、习题要求及其它一些必要的说明)本课程旨在通过选读国学名篇,让学生领会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 选修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