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节日文化英语阅读教学实践_第1页
基于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节日文化英语阅读教学实践_第2页
基于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节日文化英语阅读教学实践_第3页
基于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节日文化英语阅读教学实践_第4页
基于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节日文化英语阅读教学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于小学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节日文化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王丽秋【Summary】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知识又能促进语言的丰富,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节日文化英语阅读课是对现行教材的有效补充,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向核心素养,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本文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来探讨节日文化英语阅读教学实践。【Key】英语学习活动观;核心素养;节日文化;英语阅读教学一、英语学习活动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阶段的英语课要着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帮

2、助学生初步建立学科自信;小学英语课程应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和一定的语言感知能力为基础,初步培养学生进行简单的英语日常交流的能力,为初、高中的学习奠定基础。而这一目的的实现主要依托于英语课堂的教学活动形式。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向核心素养,是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培养文化意识,发展多元思维,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中小学英语教师应从学习活动观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学生设計有情境、有层次、有实效的英语学习活动。”二、节日文化英语阅读课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2018年,我校所在镇区展开“一带一路国家

3、节日文化资源在中小学英语课程中的开发与应用”课题研讨,镇区各学校均参与其中。随着课题的研究,“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节日以及我国传统节日的异同得以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课中展现。粤教版小学英语教材较少涉及各国节日,只有耳熟能详的春节、圣诞节、泼水节等,这一课题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将英语学习与国家实事相结合,让学生的知识与时俱进。通过中外节日对比,以中国传统节日为突破口,设计多种课堂活动,让学生从体验到兴趣激发,最终得到情感认同,学生能够掌握节日文化以及简单的英语表达。节日文化走进英语阅读课,拓展了英语教师的教学思路,传播和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帮助学生睁眼

4、看世界,打开丰富多彩的英语世界。三、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下的节日文化英语阅读教学实践课例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内容包含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个要素,这六个要素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六要素整合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学生在主题意义引领下,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一系列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等特点的英语学习活动,使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依托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自身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文化内涵理解、多元思维发展、价值取向判断和学习策略运用。”下面,笔者以六年级阅读课The Double S

5、even Festival为课例来探讨六要素整合下的节日文化英语阅读课的教学设计。The Double Seven Festival是一节以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为主题的英语阅读课,以七夕的主要语篇为突破口,与泰国水灯节的拓展阅读做对比,向学生传递中外不同的文化背景。教学目标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制定为:(1)语言能力:能够在语境中初步了解节日相关词汇及句型。(2)学习能力:能意识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英语表达自我想法的英语学习观,激发英语学习兴趣,通过了解节日习俗来制定自己的节日安排。(3)思维品质: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培养学生梳理文本的能力,通过对比不同国家的节日能让学生在生活中能够辩证的思考问题。(4)

6、文化意识: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和习俗,能领略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风俗,激发学生睁眼看世界的意识。在英语课程六要素整合下,基于上述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聚焦主题意义,深入研读语篇,把握核心内容教师要明确语篇的主题意义,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亲身体验出发,对语篇的主题、内容进行深入分析,调整语篇。设计学习理解类活动,为主题学习设计语境,激活学生的已有图式,为学生补充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此作为铺垫,引出要解决的学习任务。The Double Seven Festival这一课例中,七夕是学生耳熟能详的节日,但节日背后的民间传说大部分学生略有耳闻但又不尽了解,对于

7、已经不再沿袭的乞巧习俗也从未接触,因此,在导入时如何激发学生为数不多的认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活动的重点。笔者首先由一首乞巧古诗儿歌导入,轻快的曲调带领学生轻轻唱和,引入七夕的主题,随后,引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使学生从文化背景上来了解七夕的起源,丰富学生对七夕内涵的认识,再通过两个简单的问答激活学生关于七夕的认知:When is 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Double Seventh Festival is also called _.The Chinese Valentines DayThe Begging FestivalBoth A and B在激活学生

8、的已知后,由学生自主阅读语篇并判断以下句子的正误:1.Its a love story between the Romeo and Juliet.2.The Cowherds happy family was broken up by his mother.3. They met three times in a year.基于以上的导入和活动设计,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住语篇的核心内容,并为学生营造七夕的课堂氛围,为接下来七夕习俗的开展创造条件。而在拓展阅读Loy Krathong Festival中,笔者采取了补充思维导图的形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思维导图,探索语篇主题,把握核心内容,培养

9、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二)探究语言知识,内化文化知识,凸显语言意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知识又能促进语言的丰富,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本课中的文化习俗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这些习俗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而活动是学习者学习和尝试运用语言理解与表达意义、发展多元思维、塑造文化品格、形成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课例中,笔者设计了多个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习俗,在做中学,学习语言知识,内化文化知识。1.搭鹊桥比赛这个活动设计在阅读七夕起源并完成句子判断之后,每个小组负责鹊桥的一部分,在各小组的共同努力下,帮助牛郎织女见面,让学生可以走进传说,营造七夕的氛围,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七夕的兴趣,为接下来七夕习俗的学习

10、做好铺垫。2.阅读文本并回答问题(1)What do people do?(2)What do children do?(3)What do girls do?以上問题旨在培养学生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对文章进行理解、分析和整合的能力,在问答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知识,这些习俗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英语表达对学生来说晦涩难懂,因此,笔者在讲解问题时穿插关于习俗的活动:(1)穿针乞巧游戏,每个学生要穿一根针,那个组最快完成即可齐说“I will be clever.(得巧)”;(2)投针验巧游戏,每个学生投针一次,浮在水面的学生起立说“I will be clever.”。这个游戏最开始学生是难

11、以置信的,不相信针能悬浮,但当教师演示成功后极大地引起了学生的兴趣。3.水灯节活动在拓展阅读Loy Krathong Festival中,泰国水灯节与我国七夕都属于情人节,但又各有千秋,习俗脱离学生生活的问题在拓展阅读中也同样存在,因此,在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同时,笔者通过视频和大量的图片将水灯节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按照水灯节习俗安排学生做水灯、放水灯和放孔明灯许愿。让学生参与到节日中,在节日的氛围中共同感受各个习俗的特点,对比两国文化异同,加深理解,内化习俗,掌握语言意义。这是基于主题情境,通过具体的英语学习活动,凸显语言学习的价值,实现了语言意义和形式的有效统一。(三)活用学习策略 强化技能训

12、练 注重能力发展在教学中,教师根据不同的主题创设语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体验语言的兴趣,在发展语言技能和运用学习策略的同时,提升学习能力。策略和技能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教师要由浅入深地设计语言实践活动,结合学生现有的水平和主题语境,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在本课例中,笔者在导入和语篇理解中设计的问题从选择、判断到回答问题,循序渐进地通过一系列穿插其中的主题活动,让学生由表及里的内化文化意识,加深语言理解,再根据两个节日设计了开放性问题:If you go to the Thailand/ancient China, what do you want to do?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来绘制思维导

13、图,在小组组员的头脑风暴中,激活学生们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在组长带领下到讲台前进行汇报演说,完成由输入到输出的语言学习。开放性的题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学活用,最终形成学生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语言学习与运用的能力。四、结语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也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同的语言体现出不同的背景文化,文化知识的丰富能促进语言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和社会生活,适当地补充相关的文化知识课程,而节日文化是各国风土人情的集中体现,是对学生英语学习的良好补充。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活动是英语教学的重要形式,但课堂上的学习不是碎片化知识的拼凑,英语学习活动观主张课程内容六要素的整合,活动设计要体现课程内容的内在关联性和统一性。英语学习活动设计要结合主题,合理创设语境,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能准确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探讨主题内容,逐步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本文中笔者所设计课例仍存在不足,对于语篇内容的挖掘不够,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也存在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