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态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摘要1.1.1 项目名称生态园1.1.2 项目性质新建1.1.3 项目主管单位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1.4 项目承建单位重庆两江新区市政景观建设有限公司1.1.5 项目技术支撑单位西南大学1.1.6 项目建设地点主要位于慈云镇范围内,总占地1930亩。1.1.7 项目宗旨(1)示范带动,加速转化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拉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的步伐;通过对现代农业的实践和研究,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大力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2)突出特色,科技优先充分挖掘和利用好立地条件,因地规划,突出产业项目的特色性

2、;以经济效益为突破口,带动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3)循环生态,立体高效在园区中联合各项产业形成循环机制,达到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进行立体高效的现代农业种植模式,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4)加强宣传,品质高端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推广,探索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律;提高农产品品质,大力发展优质农业品牌,着力打造高端生态农业观光基地。1.1.8 项目定位与特色重庆两江艺农生态园是以苗木生产、种养殖为基础,集现代生态农业生产示范、农耕文化传播、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1)项目定位功能定位结合园区资源条件及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将园区功能定位为:以产业为中心,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集农业

3、生产、科技示范、综合接待、文化推广为一体的“生态农业”。风格定位以田园风情为景观基调,依托良好的水资源条件,强化特有的山谷相间、鱼塘水田层叠的乡村景观,营造出重庆西部浅丘地区独特的“田园水乡”风格。(2)项目特色产业特色以种植产业发展为基础,以区域发展机遇为托衬,珍稀植物培育、珍禽养殖为亮点,改善当前园区基地的旅游条件,形成不同于周边地区的独特产业项目,加强设施建设,优化资源,带动周边地区经济文化的更新与发展。景观特色立足于山谷相间、田塘层叠的地貌条件,按照用地环境、景观特点和规划的内容,打造沟谷、环湖、环山景观带,形成“一带一景观、一沟一特色”的格局,构成多层次、多视角的立体景观。利用园林艺

4、术化手段,结合苗木花卉生产与果林经济产业,构筑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生态环境。游憩活动特色针对不同领域、阶层、年龄的游客,满足“吃、住、娱、游、购、学”六大旅游行为,园内游憩活动的开发着眼于打造核心吸引力,设置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的体验式、参与式活动,力求形成能吸引各类人群的游憩特色。1.1.9 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区按照苗木种植区、蔬菜种植区、果树种植区、养殖区进行产业布局。并根据产业发展的需要,主要开展道路、停车场、排水沟、水库、给水管网、建筑等建设,具体内容见附表1。1.1.10 建设周期规划五年时间建设完成,分为两期建设:一期:2013年4月2015年4月;二期:2015年4月2018年4月。

5、1.2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2.1 可研工作依据(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的通知(国发201026号);(3)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4)农业部关于促进设施农业发展的意见;(5)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6)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意见(渝府发201272号);(7)重庆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8)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年)(9)慈云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062020)1.2.2 相关政策法规(

6、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1.2.3 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1)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规范(试行);(2)重庆市蔬菜基地建设标准(试行);(3)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NY 5010-2002);(4)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GB3301/T007.1-1999);(5)无公害畜禽肉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6)商品猪场建设标准(DB37 T303-2002);(7)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GB7959);(8)中、小型集约化养猪环境

7、参数及环境管理(GB/T17824);(9)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GB/T3042002);(10)农田水质量环境标准(GB5048-1992);(11)土壤质量环境标准(GB15618-1995);(1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13)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1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15)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16)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L267-2001)。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1 主要技术和经济指标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项目规模亩1930.002总投

8、资万元4755.53财务内部收益率%22.9%4财务净现值(Ic=10%)万元3279.1 5投资回收期(静态)年6.06含建设期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 项目建设背景自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2006年1月1日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中央政府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粮食连年较大幅度增产,农业结构调整向纵深推进,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成果,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十八大中着重

9、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同时,十八大还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10、因此,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中国的契机下,为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特别是重庆两江新区的快速发展,我市园林苗木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为了响应重庆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的号召,以及满足两江新区市政景观建设对苗木的需要和服务房地产的开发,江津农业园区将成为农业发展的优势区域。以发展苗木生产为契机,重庆两江新区市政景观建设有限公司拟在江津区慈云镇开发苗圃产业为主的综合性现代农业园。 江津区慈云镇,地处重庆城区边缘,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慈云镇位于江津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正在打造具有“田园水乡”特色的重庆城乡统筹示范镇,这将

11、为园区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艺农生态园将谨遵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的方向,依托江津的自然条件,建立以花木生产为重点,其他种养殖业为辅的农业生产基地。园区生产突出科技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绿色产品,为企业延伸产业链,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努力将艺农生态园建成现代农业示范点,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当今“返朴归真,回归大自然”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时尚追求,并且已形成发展生态旅游的一种趋势,人们梦想回到山青水秀,花朵飘香和风景如画的伊甸园,感受大自然的清新气息,农家游、生态游成为旅游行业的一个新领域,发展非常迅速。从国内生态园市场容量来看,其市场正处于发展期,市场占有率正在迅速扩大

12、。其特点是投资小、赢利大,有良好的经济收益,获利空间较大。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对食品卫生和质量的监控越来越严,标准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与农产品生产和贸易有关的环保技术和产品卫生安全标准要求更加严格,食品生产的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生态农业正是在此情况下应运而生,其发展的必要性简述如下:2.2.1 符合国家政策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05年本)鼓励发展类项目中明确规定:“农作物秸秆还田与综合利用(包括青贮饮料秸秆氨化养牛、还田、气化、培育食用菌等); 森林、野生动物、湿地、荒漠、草原等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生态示范工程”为国家鼓励发展项目。2.2.2 生态农业将会成为21

13、世纪世界农业的主导模式生态农业之所以得到广大消费者、政府和经营企业的一致认可,是因为生态农产品可以解除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心,这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大市场动力。西欧是全球最大的生态农产品消费市场,2000年生态农产品消费总额达到95.5亿美元,其消费额在未来几年里会连年增长,生态食品已不再是一种时髦,正如有关专家指出的那样,生态农业有朝一日将会成为世界农业的主流和发展方向。2.2.3 市场农业发展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环境、卫生意识的增强,人们对食品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现在社会对绿色食品的青睐就是最好的证明,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每一个人都有对食品的需求,市场之大可想而知,根据

14、对国内外市场的调查和分析,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将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对优质绿色食品的需求量多且缺口较大。2.2.4 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要求生产专业化,程序系列化、规范化,质量标准化,大田种植,畜禽养殖商品化,管理智能化。项目建成后将引进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品种,优化组合生产出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参与国内外市场的竞争,是培育新世纪农业经济增长点的最佳形式之一。2.2.5 城乡一体,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随着城市化速度加快进行,城市污染严重、绿化面积不足,城市人口回归自然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休闲旅游成为消费热点,生态园建成后将成为重庆市及周边城市节假日休

15、闲旅游的好去处。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1 项目概况3.1.1 项目位置该项目主要位于慈云镇范围内,慈云镇位于江津主城区西部,处于江津版图的中心,距重庆市中心80公里、江津主城区36公里,是江津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处于白沙、李市、永兴、龙华等镇的交汇处,具有物流聚散的潜在功能。项目总占地1930亩。3.1.2 自然资源条件分析气候条件分析重庆两江艺农生态园区属HYPERLINK /view/94009.htm t _blank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HYPERLINK /view/9196.htm t _blank日照尚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8

16、.4,冬季平均气温7.7,夏季平均气温28.5。年HYPERLINK /view/272475.htm t _blank日照时数1273.6小时,年降雨量1030.7毫米,无霜期341天,年湿度81%,太阳总辐射量86.5千卡/平方厘米。地质地貌条件分析江津地形南高北低,以丘陵兼低山地貌为主,分平阶地、丘陵地和山地,其中丘陵占78.2%,低中山占21.8%。南部四面山区系HYPERLINK /view/7240.htm t _blank云贵高原过渡到四川盆地的梯形地带,北部华盖山等系华莹山支脉。两江艺农生态园区内最高点位于北部,高程向南面逐渐变小。山脊线连接成带,是典型的山地园。最高高程340

17、.90m,最低高程277.47m,高程差为62.60m。总体地形有利于形成多样化、层次分明的立体景观。土壤条件分析园区大部分为紫色土壤。在园区用地范围内随机选取四个取样点调查,对土壤样品进行常规分析后得到:园区内土壤较肥沃,总体情况良好。水文条件分析园区水资源丰富,用地范围内塘、库、堰等水利设施完善,水资源环境条件优越,汇水面有利于植物生长;园区北面为叫花岩水库,面积8.2103m2,常水位海拔309m,距园区1km;南侧为任家槽水库,面积2.67104m2,库容31万方,常水位海拔326米,距园区454.7m。植被条件分析用地范围内现有植被条件良好,植物物种较丰富,主要以大田作物为主,并呈片

18、、块分布有果林、竹林及大片杂林。局部水域有效的改善了局部小气候。金秋时节,满山飘香,果实缀满枝头,呈现一种难得一见的田园风情。3.1.3 用地现状分析(1)现状用地构成分析主要由林地、旱地、稻田等组成,用地构成见表3-1。表3-1 园区现状用地构成表编号类别用地面积/m2折合亩所占比例/1总面积12869151930.371002花椒160953241.4312.513混合区40496.070.314果林129540194.3110.075建筑4996174.943.886水体3386050.792.637林地4747671.213.698旱地196068294.1115.249施工区1537

19、523.061.1910蔬菜区4558268.373.5411水田604051906.0846.94规划用地占地约1930亩,主要由水田、旱地、果林地组成。水田主要分布在沟谷地,所占比重最大;旱地主要分布在山坡、山顶等处,所占比重次之;原有果林具有一定规模。(2)GIS分析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对园区基地进行高程、坡度及坡向分析,其分析结果见表3-2至3-4。表3-2 高程分析高程(m)面积(hm2)折合亩所占比例(%)276.5291.27883.981259.7165.27%291.278313.44435.12526.7027.29%313.444-3439.57143.597.44%总

20、计128.671930100%表2-3 坡度分析类别坡度面积(hm2)折合亩所占比例(%)缓坡09.997%55.82837.2343.38%中坡9.99729.991%70.381055.7154.7%陡坡29.99139.988%1.4722.011.14%急坡39.988%以上1.0015.050.78%总计128.671930100%表2-4 坡向分析类别面积(hm2)折合亩所占比例(%)平7.25108.665.63%北7.59113.875.9%东北6.2994.384.89%东9.79146.877.61%南16.22243.3712.61%南32.79491.7625.48%西

21、南12.45186.829.68%西15.87237.9712.33%西北20.42306.3015.87%总计128.671930100%由上表可得:A. 园区内用地变化较为丰富,产业布局应当充分考虑原有地势条件;B. 园区总体坡度变化较大,坡度主要以缓坡、中坡为主,主要分布在山脊线两侧,陡坡、急坡所占比例不大,但有利于空间的分隔、形成立体的特色景观和特色活动项目的开展;C. 坡向所占比例大致均衡,南向坡面稍多,设计应结合坡向变化进行合理布局。(3)现状交通分析园区对外交通便捷,距离江津主城区仅36 km,交通便利;内部交通受地势影响,车行道较少,多为步行道和生产便道。整体道路状况多表现在两

22、个方面:一是多处为泥泞路,不利于通行;二是尽头路较多。呈枝状分布有乡村机耕道,但机耕道布置散乱,不成体系,田间道路较为凌乱。从总体上看,园区用地范围内现有道路分布具有散、乱等特征。(4)人流来向分析由于现有道路及居民聚居地的原因,待园区建成后,人流来源将来自于园区北面、西面、西南面及东南面。其中,最主要的人流来源为江津城区居民,由东南面的进入园区。3.2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3.2.1 项目选址要求(1)项目区应位于两江新区规划控制区边缘或者规划控制区内的远期规划用地,在未来510年内不会开发建设的区域。(2)地块相对平整。地块应尽量选在支流河谷、浅丘及相对平坦的地带;基地宜选择在背风、朝阳、工程

23、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位低的地区,避开洪、涝、泥石流、风口等地段和冰雹频发地区。(3)交通便利。项目宜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建设,至少有一条农村公路通达项目区。(4)项目区水源、土壤和大气须符合国家农田质量要求。灌溉用水应符合国家农田水灌溉标准(GB5084-92);大气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9137-88);应远离有粉尘等污染物的工厂和设施。(5)项目区耕地相对连片,具有一定规模。果蔬产业具有资金、技术、投入密集的特点,因此要求项目区的规划要遵循“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管理集约化和经营产业化”的思路。3.2.2 项目区地址选择 对项目区进行实地踏勘,结合地形地貌分析,石船镇黄岭村6、7和8社

24、,以及葛口村12、14、15、16和22社地处两江新区龙石先进制造区的远期规划用地,就目前两江新区的开发建设和土地征用情况来看,在未来510年内该区域不会开发建设;该区域海拔高度介于276.5335.6m,集中连片的冲田较多,冲田地势相对平整,旱坡地坡度较缓;对外交通便利;邻近叫花岩水库和任家槽水库,水源充足,土壤和水质无污染,能满足果蔬、水产等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需要,而且农户有丰富的蔬菜种植经验,因此选择该区域作为两江艺龙生态园的建设地点。3.3 项目SWOT分析3.3.1 优势(strengths)分析(1)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慈云镇位于江津区的中心部位,处于白沙、李市、永兴、龙华

25、等镇的交汇处,具有物流聚散的潜在功能。镇内的渝合高速公路、津白公路、龙土路和各村级公路形成“蜘蛛网”形交通网络,有利于生产运输。(2)良好的自然环境。A. 用地范围内土壤良好,有较多鱼塘。B. 地形的多样化为产业的多元化、景观类型的多样化提供了基本的环境条件和物质基础。C. 水资源环境条件优越,基址内的水面随处可见,有利于利用“水”这一景观元素打造水乡特色。(3)良好的发展机遇。根据2020年使江津成为“1小时经济圈”重要组成部分的规划目标,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大趋势为现代观光农业带来发展契机和动力。慈云镇位于现代农业园区的“核心区”,正在打造“田园水乡”特色的重庆市城乡统筹

26、示范镇,这将为园区提供良好的发展氛围。(4)有力的资金保障。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可靠、有力的资金保障。3.3.2 劣势(weakness)分析(1)用地范围内地形地貌立体多变,较为零碎,难以形成成片土地,不利于产业的规模化生产;(2)坡面上现有植被生长不佳,影响景观效果;(3)现有果园老化,且不成规模;(4)旅游基础设施缺乏,不能满足规划区发展的需要。3.3.3 机遇(opportunity)分析(1)党的十八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要同步发展。对江津来说,就是要紧紧围绕全区农业重点构建的“115”发展新格局,突出现代农业园区这个“火车头”牵引作用,

27、探索具有江津特色的农业现代化之路。(2)目前重庆苗木等产业市场需求大,如火如荼的建设项目为苗木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3.3.4 威胁(threats)分析(1)如何平衡景观效果与生产效益;(2)如何利用好立体多变的地形,将劣势转化为优势;(3)如何聚集人气,利用有限的现有资源,提高吸引力,将是巨大的挑战。3.3.5 结论规划区挑战与机遇并存,在规划区充分利用其优势,将该区打造成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生态环保的以农业生产为主、观光为辅的生态农业园。第四章 市场分析及销售方案4.1 市场分析4.1.1 蔬菜产业市场分析(1)重庆市蔬菜产业概况蔬菜是人类的基本食物来源之一,提供人体健康所必需的维

28、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鲜食为主、需求量大的传统饮食习惯,决定了蔬菜在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结构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重庆成为直辖市后,蔬菜生产保持持续稳步增长,近年来,蔬菜产业发展更是强劲,2009年重庆全市蔬菜种植首次超过粮食成为该市第一大宗农产品,位居全国大城市首位。到 2009 年,重庆蔬菜在全国生产规模前 20 位省市当中,名列第一位。2010 年产值 220 亿元,首次超越生猪产业,成为全市第一大宗农产品。(2)特色及市场前景分析本项目规划建成高标准温室、大棚,加上特色蔬菜新品种的引进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进行以特色蔬菜为主的生产及展示,努力做到周年均有不同特色可供食用及观赏的特色蔬菜

29、。江津发展蔬菜产业具有十分优越的市场条件:一是重庆渝惠食品集团和华西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落户江津双福。该项目投资50亿元、占地5000亩,将建成西部地区规模最大、全国一流的农产品一级批发物流市场,该市场将辐射西部13个省(区);二是该区各种蔬菜市场已初具规模。吴滩、支坪、几江、珞璜、白沙等蔬菜基地产地市场也基本形成,江津辖区内共有农产品综合市场52个(其中江津主城区9个,其它镇街43个),农产品市场体系基本完备。三是周边城市需求量大。江津周围有重庆、成都等特大城市,遵义、南充、广安、泸州等中等城市,市场潜力十分巨大。4.1.2 花卉苗木产业市场分析(1)重庆市花卉苗木产业概况随着我

30、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我国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向西部地区的转移,重庆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已逐渐成为我国重要的花卉苗木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近年来,重庆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创建,以及三峡库区城镇建设为重点的“青山绿水工程”的建设,城镇绿化、居住区绿化、高速公路等路旁绿化、大中型水库库岸绿化等,对各类绿化苗木需求量很大,且需求延续期长,目前生产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为重庆市花卉苗木的生产开辟广阔的市场。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特色及市场前景分析本项目苗木生产主要以优质乔木类和特色花灌木、色叶植物为特色。目前,我国苗木花卉生产总体上数量不足,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城

31、镇绿化、居住区绿化、高速公路等路旁绿化、大中型水库库岸绿化等,对常绿乔木和特色落叶乔木的苗木需求量很大,目前生产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花灌木、色叶植物外型优美,观赏性强,是城市景观建设、居住区绿化、高速公路和主干道隔离带建设的主要苗木类型,市场需求量很大,需求的品种多样,需求延续期长。目前品种较少,高质量苗木生产量不足,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因此,生产优质、特色的绿化苗木发展空间很大。4.1.3 观光采摘果园市场分析(1)发展观光采摘果园的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不断扩大、闲暇时间逐渐增多、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竞争日益激烈,人们对于休闲活动、接触大自然、回归俭朴生活的需求正快

32、速增长,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它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开辟了旅游业发展的新领域。旅游观光采摘园是集生态示范、科普教育、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生产创收于一体的综合性果园;以原生态天然养吧的大环境、以各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小品、极具风味的果品采摘游乐活动吸引大量游客。休闲观光采摘园的出现和存在,改变了传统农业仅专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农业的单一经营思想,客观地促进了旅游业和服务业的开发,有效的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可览、可游、可居”的环境景观,构筑出了“城市-郊区-乡间-田野”的空间休闲系统。休闲观光果

33、园已成为国内外水果产业发展一个新的趋势。在建设过程中,既注重针对年轻人的娱乐、趣味、强运动性项目建设,又注重针对养老人员的悠闲、雅趣、静谧项目建设,使之成为年轻人的快乐天堂,老年人的养生乐园。(2)特色观光采摘果园市场前景去年召开的党的“十八”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和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为我国今后农业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旅游观光采摘果园,是城市郊区农业开展特色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不同果树种类的合理配置,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有力的带动观光业的发展,让果林经济与观光旅游相结合,充分体现生态、休闲、科普三大功能,并以其巨大的辐射能量拉

34、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力地加快地方经济建设的步伐,完全符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旅游观光采摘果园,以大自然环境为舞台,以传统文化为内涵,以休闲、求知、观光、采摘为载体,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依托乡土树种和当地材料创造出简洁、质朴、美观的园林景观,依据实地情况进行观光果园的设计,保持各个果园的特色,强调果园以生产功能为主的同时,使其观赏效果、景观特性大大加强,使游览者获得身心健康、知识增益的同时,又能增强采摘者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营造成具有自然性、独特性、文化性、参与性和持续性的现代化观光采摘园,其市场前景广泛。4.1.4 养殖产业市场分析(1)发展养殖产业的意义两江艺农生态园精品养殖项目建

35、设内容主要包括生态香猪养殖、高档珍禽养殖、观赏水禽养殖三个方面,这主要是依据两江艺农生态园的地理位置、森林特点、生产理念、经营模式、发展方向等多种因素决定。精品养殖项目的建设是两江艺农生态园综合、立体开发的关键之一。两江艺农生态园拥有上千亩的清山绿水,是生态香猪、高档珍禽、观赏水禽养殖的好地方,增加了两江艺农生态园建设内容,丰富两江艺农生态园的内涵。精品养殖项目可以提高两江艺农生态园的品牌效应,两江艺农生态园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不适宜大规模的养殖产业生产,必须根据其生态条件打造高品质品牌效应。在畜禽养殖生产过程中,畜禽品种的选择、饲料配置与加工、消毒防疫药品的选择、治疗的用药时间等严格执行国家

36、有机、绿色畜产品标准。在生态香猪、高档珍禽、观赏水禽养殖时,采用圈养限饲或放养的饲养方法,确保香猪、珍禽、水禽的肉质品质达到绿色肉食品的要求,让消费者能够在两江艺农生态园品尝到味美、营养、保健三大优势的原味绿色肉食品。精品养殖项目增加两江艺农生态园的观光内容,一排排畜禽圈舍依山而建,分布于森林之间,畜禽悠闲自在的在森林中利用的水苎麻、柴胡、蒿枝、鱼鳅蒜等“中药”,让观光、消费者直接观察到畜禽的生存状况,为青少年提供学习动物生物学特性、认知自然的场所。两江艺农生态园有大面积的果树、蔬菜、苗木生产,畜禽粪便是其不可缺的优质有机肥料、是生产有机果树、蔬菜的关键环节,使两江艺农生态园处于整体生态循环状

37、态。(2)特色及市场前景分析A. 香猪的特性、特征香猪是我国特有的微型猪种,其抗逆性及适应性强,经得起长途运输及较强的气候变化;少病,对气候有较强的适应性;小而灵活,胆小怕惊,容易逃跑;耐粗饲,食量少,以放养为主,常吃野草,香稻谷等育绿饲料,使乳猪肉具有特殊的香味。香猪体躯矮小,被毛以全黑为主,头稍狭长似老鼠头,额平直而无旋毛,嘴短小而圆,耳小薄,两耳向两侧平伸或稍下垂,眼圈无毛,背部平直,母猪和肥猪多下凹,臀部丰满,四肢短而细,腹大而圆,胸围和体长大致相等,行动敏捷,与其它猪种有明显的外貌区别。香猪的产品特点与市场分析香猪早熟易肥,皮薄肉细,胴体瘦肉多,肌肉鲜红,肌纤维细嫩,脂肪洁白,味美甘

38、香,营养丰富,胜似山珍野味果子狸,烹调时不添加任何佐料也香气扑鼻,素有“一家煮肉四邻香,七里之遥闻其味”之美称而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饲养57周龄的乳猪,是烤乳猪的首选原料,乳猪宰食香味浓郁;香猪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能量食品,而且营养全面,富含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非常适宜制作老年食品,完全符合人体生理需要和健康需求。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前景十分广阔。另外香猪可开发作为医学试验动物的模型、调教训练成为海关侦缉动物。培育成为娱乐性的家庭宠物。高档珍禽的产品特点与市场分析高档珍禽同香猪有很高的可比性。珍禽肉食品倍受消费者欢迎,观光价值更高。也可向动物园、百鸟园、生态园、养殖场、工艺品经销商提

39、供各类珍禽苗种及鸟类工艺标本,形成集驯养繁殖、科学研究、生产加工、经营贸易于一体的综合性珍禽生产基地。4.1.5 观光农业市场分析近年来我国人口大量的从农村迁移到城市,越来越多的人长期生活在高楼林立、拥挤喧嚣、空气污浊、景观呆板的城市中,城市居民居住在生活节奏紧张,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都市环境中,生活充满压抑。城市居民离宁静美丽的自然越来越远,许多人产生了返璞归真的愿望,到静谧、优美、洁净、闲适的农村环境中去感悟大自然,使自己得以静心安神、添精补髓,恢复体力,舒缓压力。在这种大的环境下,一些大城市的郊区兴起的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便成为都市居民一种经常性休闲方式。重庆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的中心城市,现为中

40、国西南工业重镇、商贸口岸、交通枢纽。全市幅员面积23113.95平方公里,人口3000多万人,主城区人口已经超过600万人,随着城乡统筹的发展,主城区人口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根据对重庆市民的调查,34%的重庆市民每半年就要前往乡村旅游景区(点)进行游览,还有15%的市民前往乡村旅游景区的游览率达到了每月一次,市民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迫切。江津位于长江上游,重庆西南部,地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核心圈层,是重庆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江津现代农业园区依江(长江)而布,位于江津区腹心地带,交通区位条件优越,距离重庆主城仅半小时的车程,渝滇高速公路穿园而过,且在园区范围内有两个高速公路出口,农业基础

41、雄厚,自然人文资源丰富,都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城乡统筹,江津主城区人口到2020年将达到68万人,人均GDP将达到9000美元,加上周边区、市、县的消费者,发展与特色蔬菜产业相关的都市观光休闲农业的优势明显,前景广阔。4.2 市场营销为了促进项目区的果蔬、花木、水产、以及休闲观光业的发展,拟采取以下的营销策略:一是加快市场信息网络建设。项目区要建立网络型、多层次、覆盖广的市场信息网络,对国内外特色果蔬、花木、水产品种、规格、包装、价格、供求情况等信息进行系统收集,严密跟踪,对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对发展趋势进行动态分析,并建立国内外特色果蔬、花木、水产市场信息收集网和项目区市场信息

42、分析中心。二是加快市场开发与营销网络建设。在巩固重庆主城市场的基础上拓展更多市外市场及国外市场,并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开拓港、澳、台市场。三是选择正确的特色果蔬、花木、水产,以及休闲产品定价策略。对项目区生产上市的绿色无公害特色果蔬、花木、水产实行有差别价格策略。主要有质量差价、季节差价和地理差价等。四是完善服务体系,增强品牌影响力。诚信为本,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赢得市场。此外,项目区应注册特色果蔬、花木、水产品牌,将这些品牌做大做强的同时,争取更多的特色果蔬、花木、水产品牌。五是建立和健全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为了增强项目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项目区严格按照“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国家环境

43、保护局所颁发的标准,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检测、计量检测、卫生检测、商标检验等监督体系,对所有上市的产品(含加工产品)都进行严格自检,不符质量、计量、卫生标准要求的商品一律不得上市,并申请注册绿色食品产品和有机食品。4.3 市场风险分析4.3.1 项目产品市场风险因素分析由于特色果蔬、花木、水产生产周期短、供应量迅速增加,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最先显现在对市场供求关系极为敏感的蔬菜上,所以蔬菜市场容易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蔬菜市场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1)政策风险由于情况变化导致政府政策调整是必然的,农业经济政策的不稳定,会给蔬菜的生产营销带来不少风险。(2)价格风险由于市场价格调节随机性使得蔬

44、菜生产量和市场供给量都难以事先予以估算,这就势必加大了蔬菜市场价格风险控制的难度。 (3)区域竞争风险在重庆区域内,潼南、铜梁、綦江、璧山等地由于与项目区气候相似,栽培季节、生产方式和品种结构雷同,可能出现区域性、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现象。同时,周边的四川、贵州、湖北、陕西等省的部分市县也把重庆作为主要的蔬菜销售目标市场,这将增大区域蔬菜市场的竞争压力。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对策完善服务体系和信息网络,实现对市场的动态跟踪,为生产的蔬菜品种、规模等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通过集成技术、集约项目、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区实现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商品化处理、销售品牌化和经营产业化,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45、水平,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彰显项目区蔬菜产业特色,争取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充分考虑原有蔬菜资源的资源基础,因地制宜,搞好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项目区所在地区的人文资源,以蔬菜产业为依托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观光产业。第五章 项目建设方案5.1 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与目标定位5.1.1 规划指导思想以城乡统筹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指导,以获取持续、高效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为原则,以创造艺术化的自然环境和充盈乡土气息的人文环境为着眼点,充分运用区域经济理论、景观生态学、风景园林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依托自然资源条件、合理规划,突出两江艺农生态园区的循环产业效益、科技示范与展示作用、农业文化的展

46、示与保存功能、产业辐射功能、游览性和游人的参与性等,努力创造布局合理、景观特色特出的生态农业园。5.1.2 规划原则(1)生态性原则(循环经济)首先强化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园区土壤、地形和气候特征的植物种类和项目,充分利用原有基础条件,巧于布局,以减少投资。其次突出循环经济的生产模式,构建节约型生态农业园。在园区中联合各项产业形成循环机制,同时,注重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把当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来经营项目,提高经济效益。(2)经济性原则主要是产业经济,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在保障高产出、高效益的前提下,辅助发展第三产业,多角度

47、、全方位增加园区的经济收入,增加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因地制宜的布置蔬菜、苗木、果林等农业产业,依据需要布局适宜的休闲景点,以艺术文化来点缀和烘托园区的环境、提高园区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园林苗木生产,培育乡土植物材料;应用湿地净化水系统的生态技术,成为示范性推广生态基地。(3)特色性原则特色是两江艺农生态园立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充分了解产业市场的前提下,依据自身的条件和优势选择具有良好市场竞争力的、有特色的农业产业,不盲目跟风。明确资源特色,选准突破口,使整个园区的特色更加鲜明,使景观规划更直接地为旅游服务、为园区服务。(4)综合性原则园区规划以农作物种植为基础,以

48、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为指导,以生产为目的,打造蔬菜综合基地,建设苗圃基地。基地规划注重项目多样化,景观项目一年四季有特色;做到春赏花、夏游湖、秋品果、冬养身,可游、可赏、可玩、可尝,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文化、不同年龄游人的需求。发展科技化、集约化、机械化绿色和有机农业,建成现代农业示范点(5)生产结合观光游憩性原则在满足苗木及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于生产用地之中设计和点缀相应的园林景点,让游客观赏风光并参与生产;同时,在生产用地上,发挥复合经营作用,使生产用地有景可观,打造景观化的生5.2 项目规划构思5.2.1 产业构思结合园区地形地貌,立足于城乡统筹产业化生产、园区文化及景观的打造,在总体规划上,以

49、综合生产为原则,围绕水体及生产布置乡村景观,构建景观性的生产园区,打造西部浅丘田园水乡风情,发展科技化、集约化、机械化绿色和有机农业,建成现代农业示范点。为体现科学生产特色、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丰富园景,在生产用地中尽可能地采用复合经营、团块组合等手段提高生产的视觉质量,避免生产用地景观过于单调。原地形中农田及果树所占比例较大,在总体规划上,在较为平坦的沟谷地带和一些缓坡地种植苗木和蔬菜,在原有果树种植区及山头继续果树种植,形成果树产业规模化;另外,围绕水体可构建水产养殖及水生蔬菜种植等产业。除了常规产业之外,比较周边相似农业产业园区,在园区西北部设置珍稀动物、名优水产养殖产业,使得园区产业丰富多

50、样化。5.2.2 文化构思在园区中引入文化元素,凝炼农耕文化符号,打造物质文化环境,形成园区的文化特色,具体表现形式为:(1)物质环境:结合传统乡村文化环境和中国传统节日习俗,如:村落、梯田、建筑、磨坊、各种农耕场景以及农具的展示;(2)生产方式:结合物质环境,在农耕场景中开展各种生产,如传统的插秧、收割、酿酒、腌菜、榨油等。(3)文化符号:展示版画、年画、春联、剪纸等文化艺术作品,能让人充分感受传统农业气息,以农地为表现载体创造大地艺术。5.2.3 空间结构构思依照地形,利用山脊线和沟谷形成总体景观框架,通过山脊及其所围合的冲沟,打造“一带一景观,一沟一特色”的乡村景观。自水体向山脊立体种植

51、蔬菜、苗木、落叶果树、常绿果树,创造出别致的乡村农业景观。5.2.4 功能分区构思以构思为引导,以产业规划为基础进行分区布局,理清生产和游览的主次关系。园区共分为六大区:苗木种植区、蔬菜种植区、养殖区、果树种植区、生产管理区、卫生防护区。5.3 项目建设规模与总体布局5.3.1 项目建设规模5.3.2 项目建设布局(1)一轴(2)一环(3)三带(4)四区5.4 主要生产技术方案项目区发展定位于现代农业农业示范园,其核心发展理念在于生态循环,目标是效益与生态双丰收。因此,园区总的技术模式是循环经济技术模式。遵循以下原则:(1)效益协调原则发挥田园水乡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以产业带动旅游

52、发展,以旅游促进生产发展的良性循环体系。(2)循环经济原则以“生态养殖业沼气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生态链为基础,以苗木和蔬菜生产为主,使园区内各项经济产业完美结合。(3)特色性原则立足于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资源优势,将水生蔬菜及果树种植与第三产业结合,在促进农作物高产的同时开发具有田园水乡特色的旅游服务项目,丰富并扩大旅游内容。5.4.1 苗木栽培技术图5-2 苗木栽培技术路线图5.4.2 蔬菜栽培技术根据项目区生态气候特点,结合主城蔬菜市场需求,提出了适合项目区设施蔬菜生产模式。项目区投产时可根据当时市场需求等选择相应的技术方案。设施蔬菜育苗和种植将严格按照农业部颁布的行业技术标准和重庆市

53、相关地方标准进行。现代设施蔬菜技术根据蔬菜作物生育期使用调光膜,新型镀铝反射膜,遮阳网,防虫网等覆盖技术,烟雾防虫防病等现代农业技术。在棚内地面采用地膜全面覆盖,嫁接育苗技术、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技术以及无公害生产配套技术等。同时以上综合技术的应用,还可改善生态条件,使棚内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得到有效的控制。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减少或不施用农药,从而保护了环境,减少了对蔬菜产品的污染。在设施蔬菜基地将充分发挥园艺设施的先进性,突出名、特、优、新蔬菜新品种,种植高产、高效益的无公害特色蔬菜,进行周年均衡生产。设施蔬菜生产区的发展目标是现代园艺新技术、新设施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中心。同时,新品种、新

54、技术、新设施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也必将产生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蔬菜周年生产模式A. 设施蔬菜主要栽培模式针对规划区的气候特点及生产需要,规划提出以下9种设施蔬菜栽培模式。番茄小型西瓜莴苣番茄11月上中旬播种育苗,2月上中旬大棚套小棚定植,用小竹竿搭“人”字架栽培,4月下旬开始采收。6月中下旬结束时在地面处将秸秆剪断,将大棚膜撤除。小型西瓜2月中下旬播种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于大棚内番茄大行内。6月初上市。莴苣9月初播种育苗,10月中旬定植,起初露地生长,莲座期后上大棚膜,元旦春节期间上市。黄瓜豇豆刀豆茼蒿黄瓜1月中旬大棚育苗,2月下旬大棚套小棚定植,用小竹竿搭“人”字架栽培,4月中旬上

55、市,6月中下旬结束时将根剪断,豇豆于5月下旬套播于黄瓜行内,利用黄瓜棚架生长,7月中旬采收,8月中下旬结束。刀豆8月底套播于豇豆行内,继续利用棚架生长,10月下旬采收,11月底前后结束。然后种一季茼蒿在春节前后上市。春茄子早秋花菜秋冬萝卜春茄子10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中下旬在大棚内定植,4月上中旬上市。早秋花菜6月下旬播种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下旬上市。秋萝卜11月播种,2月上中旬上市。早春黄瓜夏飘白秋茄子冬莴笋早春黄瓜1月中下旬在大棚内播种育苗,2月上旬定植,3月中旬上市;夏飘白5月上旬播种育苗,6月上旬定植,7月上旬上市;秋茄子6月上旬在大棚内播种育苗,7月中旬定植,9月中旬上市;冬

56、莴笋10月上旬播种育苗,11月上旬定植,1月上市。西葫芦夏黄瓜早秋飘白豌豆尖西葫芦12月中下旬在大棚内播种育苗,2月上旬定植,3月中下旬上市;夏黄瓜5月下旬播种育苗,6月上旬定植,7月上旬上市;早秋飘白7月下旬在播种育苗,8月下旬定植,9月下上市;豌豆尖10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下旬上市。 绿叶蔬菜(苋菜、小青菜)瓜类(西葫芦、黄瓜)夏豇豆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绿叶蔬菜 1月上旬播种,瓜类蔬菜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中旬开始收获,豇豆6月上旬播种,7-8月采收,茄果类蔬菜7月上旬播种,8月下旬定植,10月中下旬开始收获。育苗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育苗黄瓜(西葫芦)该模式适合蔬菜育苗,11月上

57、中旬进行冬季蔬菜育苗,茄果类2月下旬定植,6月下旬开始夏季蔬菜育苗,黄瓜(西葫芦)8月下旬定植,10月上旬开始陆续采收。 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豇豆瓜类(西葫芦、黄瓜)茄果类蔬菜 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下旬开始采收,豇豆6月上旬播种, 7-8月采收,瓜类蔬菜 7月上中旬播种,8月中下旬定植,9月下旬开始采收。茄果类(番茄、茄子、辣椒)伏青菜(小白菜、苋菜)瓜类(西葫芦、黄瓜)茄果类蔬菜2月中下旬定植,4月下旬开始采收,伏青菜 7月上旬播种,8月采收,瓜类蔬菜 7月上中旬播种,8月中下旬定植,9月下旬开始采收。露地蔬菜茬口安排主要种植蔬菜种类(15种):彩色番茄(紫番茄)、彩色辣椒、茄子(长茄

58、、圆茄)、微型黄瓜、黑色苦瓜、金丝瓜、彩色大白菜(桔心)、紫色生菜、宝塔菜、紫色花菜、樱桃萝卜、微型大白菜(娃娃菜)、黄秋葵、紫背天葵、抱子甘蓝。彩色番茄(紫色番茄):露地栽培,2月上中旬设施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6-7月收获,亩产4000公斤左右。彩色辣椒:夏季露地栽培,7-8月播种,8-9月定植,10至翌年5月收获。茄子:露地栽培,2月上中旬设施育苗,4月上中旬定植,5-8月收获。小型黄瓜:春季露地栽培,2月中下旬播种,4月上旬定植,5-6月收获。黑色苦瓜:露地栽培,3月播种,4月定植,6-9月收获。金丝瓜:露地栽培,3月播种(设施育苗),4月定植,6-7月收获.亩产2000-3000公斤

59、。橘红心大白菜:露地栽培,秋播7-8月,收获10月,亩产7000-8000公斤。紫花菜:露地栽培,秋播 7-8月,收获10-12月,亩产2000公斤左右。宝塔菜:露地栽培,秋播 7-8月,收获10-12月,亩产2000公斤左右。紫色生菜:露地栽培,春播3-4月,收获5-7月;秋播7-8月,收获9-11月。亩产1000-1500公斤。樱桃萝卜:秋季露地栽培,8-9月播种,9-10月收获。小型大白菜(娃娃菜):秋季露地栽培,8-9月播种,9-10月定植,11-12月收获。黄秋葵:露地栽培,3月-4播种,6-9月收获。紫背天葵:全年都可播种。15天后扦插定植,定植后20-30天采收。抱子甘蓝:秋季露

60、地栽培,7月中旬至8月上旬播种育苗,9月中旬定植,12月中旬至翌年3月收获。图5-2 蔬菜栽培技术路线图5.4.3 果树栽培技术 5.4.4 生态猪养殖技术 5.5 项目建设内容5.5.1 土地整理工程(1)土地平整工程(2)田间道路工程(3)灌溉与排水工程5.5.2 小型水利工程(1)蓄水工程(2)提水工程5.5.3 园艺设施建设项目区拟建设园艺设施38亩,其中玻璃温室5亩,钢架大棚33亩。(1)温室A. 本体要求:玻璃三尖顶文洛型连跨式,配置自然通风系统、外遮阳系统、内遮阳系统、内保温系统、内环流系统、湿帘降温系统、灌溉系统(含移动式喷灌)、施肥系统、供暖系统、苗床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