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易筋洗髓经功法后身体的感受和体验_第1页
练习易筋洗髓经功法后身体的感受和体验_第2页
练习易筋洗髓经功法后身体的感受和体验_第3页
练习易筋洗髓经功法后身体的感受和体验_第4页
练习易筋洗髓经功法后身体的感受和体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创:养生派王立丰易筋洗髓经:体验奇经八脉-是手太阳小肠经吗?利用夏天,通过练习大易筋经的“侧身图说”,把自己左肩总是冰冷的毛病治好,这是很多年的老毛病了,就是感到冰冷,风吹或者冬天就更厉害,然后就是一动就咔咔的,做举手的动作不超过20 下,就开始很酸,反正就是有毛病!这次下了狠心,把侧身说的三个动作,每天坚持做50 遍以上,就练习左肩和胳膊,最后,终于可以从容做50 个,从酸,到热了,现在热乎乎的感觉很好,也感到一条热的线条沿着手臂,从小指到肩部, 一查经络图,原来是手太阳小肠经,就是这个:探寻奇经八脉(4) :上丹田和中丹田人体有三个丹田:上、中、下,分别在头部、胸口和下腹部。是三个穴位比

2、较集中的区域,也是经脉必经之地。攻到一年左右,慢慢就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三个丹田的位置,这里说一下上丹田和中丹田。上丹田大约在眉心上方的一片区域,那里要温热一些,每天如此,并总感到有一股热流向下淌,如果舌抵上腭,就会有一股有些甜味的津液出来。上丹田带动这个面部经络的气血流动,能感到面部是如同用温水洗了一样的感觉,天气越冷越明显。中丹田则在胸口偏上的位置,是在胸腔内部靠近前胸的位置,不是皮肤之外,而是皮肤之内。这个区域大一些,这里不跳动,但似乎有一团不是很热的火球在烘烤着,联结着下丹田,一条热线线上直达咽喉,并沿着咽喉、下颚,到大下牙龈位置。然后,与上丹田向下流淌的温热感在上颚处交汇(舌抵上腭)。我

3、想,如果查阅经络的图谱,一定在这些位置有许多穴位。探寻奇经八脉(3) :丹田在哪儿一提到丹田,许多人都好奇它在哪里,还有不少人练功试图找到它。各种练法五花八门,我当年也跟着书上或者网上的各种方法去练习 “气沉丹田”。比较流行的是“意守丹田”,就是发挥你的想像,找个安静的地方,全身放松, 意念在下腹部位置,想着里面有个火球(有的说是太阳、月亮、宝石等等),或者一个旋转的轮子,等等,不断坚持,就可以感到“丹田发热”了。实际上是这样吗?我也曾很认真地这样练功,在短期内,的确会有“丹田发热”的感觉,觉得这就是找到丹田了。还欣喜了好一阵子。不过,这种方式的问题是,如果意念不在丹田位置,或者一段时间不练了

4、,那个丹田的感觉就消失了。如果丹田是客观存在的,那就应该不会因为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就消失啊,除非它只是心里暗示的结果。我们知道,心里暗示的力量很强大的,如果一个人总是觉得自己哪里不舒服,那么即使没病,他也会觉得那里就是不舒服,这是现代医学都验证的。多年探索之后,练了易筋经才发现,这种方法本身就是错的。丹田就是肚脐下方的一个区域,这里有好几个穴位,是气血比较集中的地方,同时,它不在肚皮上,而是在肚子里,就是下腹部内侧,那里是肠子集中的地方,自然是血管丰富的地方。从西医角度,血液循环好了,就会感到气血旺盛,那里就会发热,这就像跑步长了,双脚发热是一个道理。因此, 通过练功,所谓 “气沉丹田”, 或

5、者 “丹田那里炼丹、 真气充足”等等,实际上是练功让下腹部内脏器官血液循环更加好,各个相关穴位通畅,所谓的气血通畅。具体什么感觉呢?首先, 不用意守,当练习久了之后,丹田就出现了,下腹部离肚脐三存,腹部里面,有个热气团,真的像气体一样在那里充实着,类似一个气球在哪里,而且那些气还在不断地动,类似水烧开了的沸腾感。是不是练功的时候有,不练就没有呢?不是,当练成了之后,它随时都在,你不把注意力集中在丹田,也能偶尔感到它的存在,你特别注意了那里,当然就更加明显。但不是因为你注意了就“增强了丹田之气”,只是你的感觉更清晰罢了。就像你不注意你的心跳,它还是要跳的,你注意了,就感到跳的更清晰,但并不是因为

6、你注意了,心跳就发生了变化。这才是“客观”的感受,才是真实的。丹田之气又什么用呢?有了丹田之气,明显感到下腹部充实,有力气, 这种力气会传递到双腿,让下肢更有劲儿,它也能传递到上肢,到中丹田,让你感到上身气血通畅,精神好。长久练习,能通畅经脉。以内,丹田是“真气”的源头。探寻奇经八脉(2)虽然练了好几年,但最近一年的变化是最大的,真正的体会到了丹田之 气,也不断感受着书中常常说的一些“神奇现象”。还是要强调一下,我也像不少人一样,以为书中说的一些话是练功发的方法,比如下面这句,是十二段锦中的一段:心想脐下丹田中,似有热气如火,闭气如忍大便状,将热气运至谷道,即大便处,升上腰间、背脊、后颈、脑后

7、、头顶上;又闭气,从额上两太阳、耳根前、两面颊降至喉下、心窝、肚脐下丹田止,想是发火烧,通身皆热。多数人都会认为这是通过意念导引,然后引真气运行。其实, 这是错的,这种身体产生的感觉是对的,就是这段描述:似有热气如火,。 。 。 , 升上腰间、背脊、 后颈、 脑后、 头顶上; 。 。 。 ,从额上两太阳、耳根前、两面颊降至喉下、心窝、肚脐下丹田止,。发火烧,通身皆热。把其中所谓的“练功的方法”词汇去掉,就是真实的感觉,但不是上文说的方法练出来的,而是无需意念,就是易筋经的动作+ 正确的呼吸方法。不出一年,就可以有这些感觉,随时都有,不是非要像十二段锦那样,进行打坐练功的时候才有,也不需要使用意

8、念观想。比如, 我无论坐着还是站着,都会感到热流在上述说的经脉线路上流动,的确是热,但不至于“发火烧”,偶尔是这样,但不是经常的。热气也不是像或一样,只是像温泉水。有的书上说,如果出现“浑身发热,火烧一样”,是练功出偏差了,有问题了。这又怎么解释呢?探寻身体里的奇经八脉(1 )奇经八脉是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 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其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其功能有:1 、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年轻时练功,看了大量的练功的书,都会提到这些经脉、穴位的事情。中医更是重视这些了。我的爸爸是

9、一位老中医,我年轻时,他就给我讲过经脉是真实存在的,还举例子说,是一种“电信号”,能用仪器测量。但看不到。当时我是不信的。现在,经过一年的练功,慢慢体会到了经脉这个东西。以前,我一直以为古人一定是通过某种方法,发现了这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然后定位了具体的经脉路线和穴位位置,并绘制成图,否则,这些看不到的东西,是怎么被发现的呢?类似鸡生蛋和蛋生鸡一样。现在基本证明,我的猜想是对的,因为我已经可以感受到身体的经脉路线了,但穴位位置好把握不好。古人一定是和我一样,经过千百年的、无数练功者的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黄帝内经的书和各种经脉的讲解典籍。我怎么感受到的呢?不是突然的,而是一年的练功过程中,逐步身体发生了各种变化,慢慢形成各种温热的线路,比如从脚心开始,沿着腿内侧,慢慢上升到咽喉,并分叉继续上升,我感受到了这个线路,但不知道是什么,就查阅经脉图,原来这是冲脉的路线。类似的,也感受到了任脉和督脉,阴跷和阳跷等等几条,但其他的还在“疏通”中,也体会到了中医的“气”的含义,当然不是气体了,不是那些气功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