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实施方案_第1页
加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实施方案_第2页
加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实施方案_第3页
加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实施方案_第4页
加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强旅游资源环境保护实施方案从河北省看,全省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十四 五”时期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关键时期,也是推 动旅游高质量开展、加快实现旅游强省跨越开展的五年,旅游业对经 济转型的综合推动潜力将得到更大释放。一、规范旅游市场新秩序坚持依法治旅,依法落实旅游市场监管责任,加强旅游平安管理, 推进旅游信用体系建设,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为旅游市场高质量开展 提供重要支撑。(一)强化旅游综合治理能力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放管服”改革,按照优化、协同、高效的 原那么,建立健全旅游领导小组协调机制,建立旅游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充分发挥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职能,负责重大政策制定

2、、旅游规划编制、 重点工程推进、旅游环境优化、区域旅游联动等重点工作,形成各部 门合力推动新区旅游开展的良好局面。打造雄安旅游产业投融资服务平台,为政府、企业及投融资机构 提供工程招商、企业融资、股权交易、实物资产交易、旅游产品发布 等服务,推进旅游精品景区建设、乡村旅游开展、中小微企业创新、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完善。探索设立维安新区旅游开展基金,在整合新 区优质国有旅游资产的基础上,通过资产证券化等形式开展融资和招 商引资;引导旅游企业利用债务融资工具,开展旅游工程资产证券化 产品;支持旅游景区开展旅游工程特许经营权质押、景区门票收费权 抵押等方式融资,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

3、接, 在贷款支持、金融担保、金融政策上给予重点支持。加快推进白洋淀景区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景区所有权、管理权、 经营权三权别离,推进旅游景区(景点)专业化、公司化、市场化运 营,由专业文旅公司托管,对景点、住宿、IP、体育、旅游活动、地 产物业、乡村旅游等分别进行专业化、平台化运营管理。结合高端服务业开展,有效承接北京旅游企业总部搬迁和业务转 移,吸引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跨国旅游企业总部入驻新区,积极发 展旅游总部经济。引导做大一批骨干旅游企业,大力扶持中小微旅游 企业特色化、专业化、创新化开展,鼓励开展专业旅游经营机构,鼓 励本土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旅游规划设计企业、旅游创意企业、 旅游商品

4、加工、旅游电商、旅行代理商开展。(二)推进依法治旅进程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充分发挥旅游法律法规在新区旅 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产业开展、旅游市场秩序维护等方面的规范、保障、引导作用。紧扣新区当前实际和建设时序,推动研究制定旅游 领域地方性法规。(三)加大旅游市场监管完善文旅、应急、消防、交通、公安、综合执法等部门的协同联 动机制。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认真执行 旅游市场黑名单管理方法,及时查处欺客宰客、强拉强卖、黑导黑船、 非法经营等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创立守信联合激励试点和信用体系建 设示范区,推进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公示、分析和信用风险预警; 完善旅游投诉处理和

5、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建立健全旅游投诉纠纷调解 与司法仲裁衔接机制,妥善处理游客投诉举报,维护广大游客合法权 益,以问题为导向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大数字技术在旅游市场综合 执法、平安监测、旅游投诉等领域应用,探索5G场景下数字智能综合 执法体系,不断提高非现场执法监管能力,推进新区市场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四)加强旅游平安管理组织制定水上救援应急预案食品平安应急预案消防安 全应急预案景区限流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等应急预案,重点完善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救援机制和旅游 平安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在重点景区、游客聚集场所、旅游线路或水上航道节点处、乡村旅游公共区域建立监控平台,实

6、现24小时监控。 全面做好交通指挥、车辆分流、社会稳控、舆情监控、消防救援等准 备工作。(五)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坚持科学留白,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推动旅游产业开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严格执行白洋 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结合生态功能区和生 态服务功能区划分,加强白洋淀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平安协 同共治。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的雄安模式,严格执 行景区承载量相关规定,实施景区环境容量管理。推进节水节能型景 区、酒店和旅游村镇建设,推进旅游企业节能减排,倡导文明

7、、绿色、 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 态友好型旅游目的地。加强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推进文化保护传承。协同推进文化和旅 游资源普查工作,加大文物申报和保护力度,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协调 机制,将文物保护措施相关审批权限向新区下放,促进新区与京津冀 地区文物保护交流的深度合作。加强遗址遗迹保护展示,推进考古遗 址公园建设,合理配套旅游服务功能。弘扬以“雁翎队”为代表的红色革命文化,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有条件的文博单位增强旅 游服务功能,提高展陈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打 造一批非遗馆、非遗传承体验中心(所、点)、非遗工坊等,推动非 遗有机融入旅游产品

8、和线路,实现更好传承传播。二、做优乡村旅游,塑造乡村振兴的雄安模式(一)推出“雄安记忆”特色旅游村优选旅游开展基础较好、文 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良区域,统筹规划、连片打造,聚焦白洋淀 周边、“古淀梨湾”等重点区域,提高乡村旅游产品品味和档次,打 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依托新区多个美丽乡村,坚持“一乡一业、一村 一品”,以王家寨、黄湾村等为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旅游乡村。引导 新区高端文化创意产业在乡村生根,围绕乡愁遗产集中片区建设一批 村史博物馆、乡愁记忆中心、百工坊、非遗传习所等文化传承开展基 地,促进农旅文商融合开展。通过开展乡村旅游协调推进生产、生活、 生态建设,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乡愁文化传承

9、、人居环境改善、村民 就业致富,示范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争创国家乡村振兴引领区。(二)打造“农旅融合”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区重点围绕优质专用小麦、甘薯、精品蔬菜、道地中药材、荷叶茶 等维安特色农业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与旅游、教育、文 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精品化打造、片区化开发、产业链带动,全面提升新区农业旅游的聚合力和知名度。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中 心、国家农业资源保护(育)中心等高端高新机构的谋划建设,推进 农业研学旅游产品开发,以雄县现代农业产业园、安新县现代农业产 业园等为重点,将农业链条与科技、人文、体验等深度融合,开展田 园度假、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等休闲业态和创意农业、智慧农

10、业、都 市农业、会展农业、众筹农业等功能农业,鼓励建设一批国家级田园 综合体、共享农庄、市民农园、农业嘉年华等生态农业旅游精品工程。三、开展现状雄安新区自设立以来,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 高点定位”,紧紧围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初心,各项工作有力有序 有效推进。旅游业呈现稳中有进、繁荣向好的态势,在旅游资源开发、 旅游产业开展、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旅游市场秩序、人才 队伍建设、文旅资源普查等方面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为推动“十四 五”旅游高质量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雄安画卷徐徐铺展,千年大计 谱写新篇。旅游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吸引力有效彰显。自雄安新区设立以来, 特别是新区规划纲

11、要公布以后,大量政府、社会机构、商务参观访问 考察团呈激增态势,游客接待量从2015年的234. 92万人次,提高到 2019年的556.46万人次,年均增长约24. 06%;旅游总收入从2015年 的10.23亿元,提升至2019年的约34亿元,年均增长约35. 02%。成 功举办了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雄安马拉松、环白洋淀国际自行车赛、 雄州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活动,多维度展示新区创新活力风气,新区城 市吸引力和关注度明显提升。景观质量显著提升,新兴业态逐步丰富。“十三五”期间,白洋 淀景区旅游码头提升改造,景观质量显著提升;新建雄安市民服务中 心、雄安商务服务中心会展中心、容东智慧体验中心、雄

12、安郊野公园、 悦容公园、府河河口湿地公园、唐河河口湿地公园、孝义河河口湿地 公园、白洋淀不夜城旅游度假休闲综合体、罗萨漫生活街区等主客共 享旅游休闲新去处,旅游吸引力不断增强。截至2020年年底,雄安新 区拥有旅游景区(点)共4处,包括白洋淀景区(5A)、保府酒文化 园(3A)、宋辽边关地道(2A)、邺州大庙;乡村旅游重点村共4处, 包括雄县张岗乡王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黄湾村、胡各庄村、 王家寨村(河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智慧旅游创新开展,服务设施提质升级。“十三五”期间,初步 搭建了雄安新区全域旅游智慧平台,系统梳理新区文旅资源,基本实 现旅游智慧化管理和服务;加快旅游厕所等基础服务设

13、施改扩建、新 建工作,推进白洋淀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提质升级。截至2020年年底, 新区共有游客服务中心3处,A级以上旅游厕所共32座。市场管理逐步规范,人才培养持续推进。集中开展旅游市场秩序 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开展文旅业各类督导检查,市场管理逐渐规范; 举办文化和旅游投融资培训班、文创和非遗人才高级研修班,积极组 织文旅系统工作人员、旅游景区管理人员、导游等参加各类培训活动。 截至2020年年底,建设非遗扶贫工坊5个,非遗技能大师工作室5个, 认定研学旅行基地(试点)8处,现有星级酒店4家,旅行社36家, 演出经营场所经营单位8家,文艺表演团体28家。资源普查有序开展。开展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和

14、乡愁资源普查 工作,形成了雄安新区文物调查专题报告雄安新区非物质文化 遗产普查报告河北雄安新区“记得住乡愁”专项规划(2020-2035 年)等成果。四、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坚持科学留白,严格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的理念,把推动旅游产业开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严格执行白洋 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结合生态功能区和生 态服务功能区划分,加强白洋淀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平安协 同共治。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的雄安模式,严格执 行景区承载量相关规定,实施景区环境容量管理。推进节水节能型景 区、酒店和旅游村镇建设,推进旅游企业节能减排,倡导文明、绿色、 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导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 态友好型旅游目的地。加强人文旅游资源保护,推进文化保护传承。协同推进文化和旅 游资源普查工作,加大文物申报和俣护力度,建立健全文物保护协调 机制,将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