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群洋水库_第1页
晋江市群洋水库_第2页
晋江市群洋水库_第3页
晋江市群洋水库_第4页
晋江市群洋水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晋江市群洋水库2019年度水库防洪调度运用计划目 录水系图工程特性表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4192 1水库基本情况 水库基本情况1.1 流域水文气象特点群洋水库位于晋江市金井镇洋下村,所在流域发源于洋下村西北角的上清山(海拔79.4m),自北向南经群洋水库库区、洋下村后汇入东海湾。大坝位于东经11836,北纬2432,是一座以农田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群洋水库坝址以上集水面积为0.69km2,主河道河长1.09km,主河道平均坡降35.42,所在流域为扇状水系。本流域暴雨频繁发生,集中在49月的锋面暴雨和台风暴雨,特大暴

2、雨主要还是台风暴雨。一次暴雨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天,特别是台风暴雨,时间短,强度大,还伴随着大风。1.2 工程概况群洋水库位于晋江市金井镇洋下村,系独立入海河流,水库大坝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为0.69km2,兴建于1959年1月,1960年建成,是一座以农田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2)型水库。群洋水库工程等级为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小(2)型,大坝等主要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为5级建筑物,水库设计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P=5%),校核洪水标准采用100年一遇(P=1%),溢洪道消能防冲建筑物洪水标准采用10年一遇洪水。大坝坝型为均质土坝,正常蓄水位26.14m(85国家高程基准,下同)

3、,死水位21.72m,设计洪水位(P=5%)27.19m,校核洪水位(P=1%)27.57m,水库总库容19.67万m3,调洪库容6.58万m3,兴利库容11.41万m3,死库容1.68万m3。该工程自建成投效以来,以农田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等多方面中充分发挥了本工程的效益。水库设计灌溉面积700亩,p=90%保灌面积495亩,最大实灌面积960亩;水库下游涉及保护洋下村、沿海大通道及农田等,水库养鱼面积91亩,为当地农业生产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群洋水库枢纽工程主要由大坝、溢洪道、输水涵洞组成。(1)大坝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28.80m,防浪墙顶高程29.60m,最

4、大坝高10.7m,坝顶总长度181.3m,坝顶宽度8.204.20m。大坝迎水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下设砂碎石垫层,迎水坡坡比为1:2.2,在大坝桩号坝0+124.0处设有浆砌条石下坝台阶;大坝坝顶为土质路面,上游侧局部设置有干砌条石路肩及路灯,在大坝桩号坝0+120.0附近设有输水低涵的浆砌条石启闭房及砖混结构的自动监测站房;大坝背水坡在高程23.60m处设有一处平台,平台宽度为2.0m,背水坡坝顶至23.60m平台之间坝坡坡比为1:1.8,采用草皮护坡;23.60m平台至坝脚的坝坡坡比为1:2.0,为干砌块石贴坡排水,下设砂碎石垫层;坝脚设有浆砌块石排水沟,净尺寸0.3m0.3m;大坝背水坡

5、设有浆砌条石的下坝台阶。(2)溢洪道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由山体开挖而成,型式为明渠式。溢洪道进口底板高程为26.14m,单孔,净宽7.28m。溢洪道全长131.0m,由进口平流控制段、泄槽段组成。溢洪道进口平流控制段长30.2m,净宽7.285.0m;泄槽段长100.8m,净宽由5.0m渐变至3.0m,底坡i=0.020.14;溢洪道末端未设置消能建筑物,采用梯级台阶与排洪渠道连接,利用排洪渠道进行底流消能,排洪渠宽5.6m。溢洪道底板及侧墙均采用浆砌石砌筑,侧墙砌筑高度2.10m0.61m。(3)输水涵洞群洋水库输水涵洞有两个,分为高涵和低涵,高涵位于大坝左侧,低涵位于大坝右侧,高涵为浆砌条

6、石箱涵,低涵为钢筋混凝土管。高涵断面尺寸为0.30.30m(宽高),进口底高程为24.52m,出口底高程为24.45m,全长约24.60m,底坡为0.003;低涵为钢筋混凝土管,直径为500mm,进口底高程为21.72m,出口底高程为21.42m,全长约39.0m,底坡为0.0077。高涵放水设施为分级砌石卧管,采用人提石塞启闭,最大泄量0.06m3/s;低涵放水设施为插板闸门,采用螺杆启闭机启闭,最大放水流量0.18m3/s。2水库大坝安全运行情况2.1 工程运行管理群洋水库现由晋江市金井镇政府负责管理。群洋水库工程安全监测项目为巡视检查、水文气象的监测。巡视检查采用人工观测,每月3至4次进

7、行日常巡视检查。通过水库管理人员经常到坝上察看,检查坝坡的完好情况、有否存在白蚂蚁活动迹象、背水坡坡面有无潮湿、岸坡周围有无漏水、裂缝等,掌握水库安全运行情况。同时结合日常巡视,每年汛前、汛后各进行一次全面大检查,汛期轮流上坝值班,加强巡查力度。水文气象监测是通过水文测报系统采集所需要的水文信息,重点实时动态信息设置雨量、水位传感器由遥测终端机实时采集并传输到中心站。通过水文测报系统能够实时采集、存储雨量及水位数据。群洋水库目前大坝坝体、溢洪道、输水涵洞等运行情况均较好,从大坝50多年的运行情况看,大坝质量基本能够满足现状防洪标准和灌溉等要求。2.2 大坝安全鉴定结论2.2.1安全鉴定结论群洋

8、水库2014年安全鉴定结论如下:群洋水库防洪安全性评为B级;渗流安全性评价为B级;结构安全评为B级;综合评定群洋水库为二类坝。2.2.2 2014年安全鉴定工程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1)水库库底淤积严重;(2)坝顶土路面宽度不一,长有大量杂草,路面凹凸不平整,下游侧未设置路肩;背水坡一级平台以上坡面长有大量杂草、坡面凹凸不平,存在白蚂蚁活动痕迹,坝脚砌石排水沟淤积严重;经管理人员多年运行观察,大坝坝脚处渗流量相对较大,渗出水量的多少与库水位高低有关,水质清澈。(3)溢洪道泄槽段底部存在砂土及落叶、枯枝等淤积现象,局部长有杂草及灌木,阻碍行洪,溢洪道底板及侧墙局部存在砂浆老化、脱落的现象,溢洪道

9、末端未设置消能建筑物,泄槽末端直接与排洪渠道相连;溢洪道大部分泄槽的侧墙高度无法满足最大泄量安全下泄所需的侧墙高度;(4)现有防汛道路需从溢洪道进口上游穿过从右坝肩上坝,无法满足汛期的应急抢险要求; (5)坝体土的标贯击数整体偏低,部分土体干密度偏小,呈中等压缩性,压实度约0.830.93,均小于0.96,压实度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6)左岸坝肩及河床处坝基岩体多为强弱风化岩,裂隙较发育,风化不均匀;右岸坝肩土体为坡残积土,下部为强弱风化岩。残积砂质粘性土为弱透水性,强风化岩呈中等透水性,下部弱风化岩为弱透水性。左坝肩和河床处下游坝脚高程都较低,存在渗流出逸的临空条件,坝基强风化岩渗透性较大,

10、有可能与填筑土间发生接触冲刷和成为渗漏通道。右坝部分坝基下部为一层厚度约1.7m的残积砂质粘性土隔水层,且下游坝脚高程较高,不存在大的渗透稳定问题。 (7)水库现有条石水位尺结构简易,刻度模糊,位于右侧岸坡上,不方便管理人员观察记录。2.2.3 工程整改处理情况针对现状存在问题,水库于2015年进行应急除险加固工程,主要加固内容如下:(1)坝基防渗加固对大坝坝基进行帷幕灌浆处理,沿大坝坝顶布设一排帷幕灌浆孔,孔距3.0m,孔深进入相对不透水层3.0m,分两序施工。(2)坝坡加固设计对大坝迎水坡进行除草除灌木处理,同时,对死水位21.72m以上的坝坡采用M10水泥砂浆进行勾缝。全面清除背水坡面及

11、平台上的杂草、灌木、树根及其他杂物,对一级平台上部的坝坡按设计坡度整坡,对下陷变形处进行回填粘土并夯实;夯压整平后,对一级平台上部的坝坡采用框格草皮护坡;在背水坡高程24.70m以上的坝坡中间嵌入 “群洋水库”四个字。拆除重建一级平台以上的下坝台阶;根据背水坡纵横向排水的需要,对岸坡与背水坡结合处进行修整,设置岸坡排水沟,汇集排除岸坡的部分洪水;清除坝脚排水沟内的淤积物;对坝脚排水沟外侧现有的土质排水沟采用块石进行护砌。(3)坝顶细部构造统一坝顶高程为28.80m,设计坝顶宽度7.04.2m,坝顶设置人行道路及混凝土道路,其中人行道路宽度3.75m0.0m,混凝土道路路面宽度3.30m3.55

12、m。人行道路路面采用60mm厚彩色人行道砖,下设30mm厚1:3水泥砂浆及150mm厚15素混凝土;混凝土道路面层结构为C30混凝土路面180mm,下设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0mm,在道路两侧设置M10浆砌机切条石路肩。在坝顶上游侧新建M10浆砌机切条石防护墙,墙体宽取0.45m,墙体高度(坝顶以上部分)0.80m,则防护墙墙顶高程为29.60m,防护墙基础尺寸(宽高)0.85m0.70m。(4)溢洪道加固对溢洪道进口处的土头垃圾及泄槽段淤积的砂土、落叶及枯枝进行清除。对溢洪道底板及侧墙存在砂浆老化、脱落现象的部位采用M10水泥砂浆进行重新勾缝。拆除溢洪道泄槽处原简易条石人行桥,在溢洪道桩号溢

13、0+029.1溢0+032.1位置,拆除原溢洪道侧墙,新建应急抢险桥1座。新建应急抢险桥桥孔为1孔,总净跨5.0m,桥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简支板,板厚0.30m,构件长度5.48m,板宽3.0m,桥板底高程在满足过流净空要求下(高出校核洪水位0.50m),结合现有侧墙高度,取28.14m,则桥面顶高程为28.44m,桥墩采用重力式挡墙结构。应急抢险桥栏杆采用机切石板栏杆,栏杆高1.0m。对现状侧墙高度无法满足要求的泄槽侧墙采用C20混凝土进行加高,加高高度0.20.3m。(5)输水建筑物加固在输水低涵进口消力井上部设置拦污栅,并对原插板闸门及其他启闭设施进行防锈处理。拆除输水涵洞原条石启闭房,在

14、坝顶原址重建启闭房,新建启闭房长3.0m,宽3.0m,高3.10m。启闭房墙体采用240mm厚MU7.5机制砖M5混合砂浆砌筑。启闭房设置一道宽800mm,高1900mm的铁门,一扇铝合金窗,宽1200mm,高900mm。(6)防汛道路加固为了满足上坝通行要求,新建防汛道路将新建的应急抢险桥与坝顶连接,路线长约12.8m,设计路面宽3.0m,面层结构为C30混凝土路面180mm,下设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150mm,在道路两侧设置M10浆砌条石路肩。(7)大坝安全监测设计在大坝迎水坡桩号坝0+125,下坝台阶右侧设置条石水位尺,从高程21.0m至28.0m,沿坝坡分级设置8个。在大坝背水坡坡脚排水

15、沟出口处设一条量水堰槽,并设置三角量水堰1座,用于观测大坝渗漏量。(8)工程概况碑与警示牌设计增设工程概况碑与警示牌于大坝右坝肩。工程概况牌与警示牌皆采用黑色大理石板厚30mm,尺寸为1.0m0.7m;大理石板中刻有“警示牌”和“群洋水库工程概况”,采用黑体,字高50mm;其余内容采用黑体,字高25mm或30mm。(9)水库清淤设计对水库库区进行清淤,清淤底高程为20.80m,清淤平均厚度约0.6m。2.3大坝防洪能力复核2.3.1水库防洪标准群洋水库工程等级为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小(2)型,大坝等主要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为5级建筑物,水库设计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P=5%),校核洪水标准采用10

16、0年一遇(P=1%),溢洪道消能防冲建筑物洪水标准采用10年一遇洪水。2.3.2过洪能力和调洪原则水库库容曲线:根据1:1000的测量图,对群洋水库的库容曲线进行复核计算,计算公式如下:式中: 两个水位间的容积(m3); 、 实测两个水位对应的高程(m);、 实测两个水位对应的面积(m2);根据上述方程所得两个水位间的容积,将各个容积叠加,得到群洋水库的库容,计算表格如下表2-1。表2-1 群洋水库库容计算表格序号高程(m)高差(hn-hn-1)(m)对应面积(m2)容积(万m3)累积库容(万m3)h119.0000.00 0.00 h224.005.00 226806.67 6.67 h32

17、5.00 1.00 285952.56 9.23 h426.00 1.00 378803.31 12.54 h527.00 1.00 480954.29 16.83 h628.00 1.00 575125.27 22.10 h729.00 1.00 665736.20 28.30 根据上表2-1可得群洋水库最终库容曲线如下表2-2所示:表2-2 群洋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水位(m)19.0024.0025.00 26.00 对应库容(万m3)0 6.67 9.23 12.54 水位(m)26.14 27.00 28.00 29.00 对应库容(万m3)13.09 16.83 22.10 28.3

18、0 水位泄量曲线复核群洋水库溢洪道平流段长30.2m,在桩号K0+030.2处接陡坡段,溢洪道厚度与堰上水头之比大于10,故群洋水库现有溢洪道型式为明渠式,溢洪道堰顶高程为26.14m。根据水力计算手册中关于明渠式溢洪道的泄流量计算方法,先求得下游桩号K0+030.2处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并由该断面向上游至溢洪道起始处(桩号K0+000)推算水面曲线,求得起始断面处的水库水位,描绘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群洋水库水位泄流关系曲线如下表2-3所示:表2-3 群洋水库库水位下泄流量关系曲线水库水位(m)26.3126.3926.5126.6226.7126.80下游K0+030.2处临界水位(m)26.

19、2426.326.3926.4726.5426.61对应下泄流量(m3/s)0.51.02.03.04.05.0水库水位(m)26.9527.1027.2327.3527.4727.59下游K0+030.2处临界水位(m)26.7226.8326.9727.0527.1327.21对应下泄流量(m3/s)7.09.011.013.015.017.0水库水位(m)27.7027.8128.0128.228.3928.56下游K0+030.2处临界水位(m)27.2827.4527.5427.6427.7227.8对应下泄流量(m3/s)19.021.025.029.033.037.0表2-4 群

20、洋水库调洪演算成果表频率P=10%P=5%P=1%洪峰流量(m3/s)16.83 21.24 31.83 最高库水位(m)27.03 27.19 27.57 对应库容(万m3)16.94 17.75 19.67 对应最大下泄量(m3/s)8.01 10.41 16.61 2.4水雨情遥测系统、洪水预报调度系统运行情况2.4.1水雨情遥测系统群洋水库在坝头安装了水位雨量站,中心站设在晋江市防汛指挥部。2.4.2洪水预报调度系统运行情况根据水、雨、汛、险、灾情不同特点,分别按以下规定报告。(1)水情:正常情况下水库每月1日、11日、21日上午8:30分前将水位报晋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2)雨情:正

21、常情况下通过人工和雨量自动监测仪器采集雨量,并逐月做好记录,如遇到暴雨或持续大暴雨则不定时上报雨量情况。(3)汛情:如因持续降大到暴雨出现汛情,水库水位超汛限及以上发生汛情,应及时逐级上报汛情。(4)险情:如汛情严重,出现大面积散浸、漏洞、管涌、崩岸、跌窝、裂缝、脱坡等险情或因暴雨导致泥石流、塌方等险情,应立即报晋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并详细报告出险时间、地点、险情、发展态势及初步处理情况。如发生重大险情或危及人身安全,也可同时直报晋江市金井镇政府领导。(5)灾情:凡发生洪涝灾害,应及时报告受灾情况,包括耕地、作物、人畜、房屋和财产等受灾情况。警戒险情警报一旦发布,水库管理处应立即向晋江市防汛抗

22、旱指挥部、晋江市水利局报告。联络方式:将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话、移动电话等有线、无线通讯工具与各抢险单位取得联系。在非常情况下将用车辆进行联系。 经请示晋江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同意后,由晋江市金井镇主要领导签发危险险情警报,并通过有线电视、广播、警报车、敲钟、敲锣等传播媒介作危险警报传播,做到危险区群众家喻户晓。 2.4.3洪水预报及洪水量判别方法水库洪水预报建议根据设计暴雨计算成果进行预报。洪水量级判别采用库水位反推入库流量级别,并参照雨量作为佐证。根据水库布设的雨量测站点,进行雨量、水情收集,结合水库实际洪水进行情况和经验洪水逐时预报洪量、水位和流量。同时根据气象预报,特别是邻近的短时预报,预测降

23、雨的大小,推求洪水大小和入库流量。根据中长期气象预报,并结合各气象部门的预报,预测降雨发生的时间及大小,推求洪水大小。表2-4 洪水量级判别条件判别项频率洪峰流量Qm(m3/s)1h雨量(mm)6h雨量(mm)24h雨量(mm)10%16.83 92.88197.59290.265%21.24 113.13248.94362.731%31.83160.11370.44535.27表2-5 群洋水库调洪演算过程表(P=10%,试算法)时间 t(h)入库洪水流量Q (m3/s)水库水位 Z(m)水库库容 V(万m3)下泄流量 q(m3/s)0.00 026.14 13.09 0.00 4.11 1

24、.68 26.33 13.84 0.64 4.25 3.37 26.35 13.93 0.77 4.33 5.05 26.38 14.03 0.92 4.38 6.73 26.40 14.12 1.08 4.44 8.42 26.43 14.24 1.32 4.49 10.10 26.46 14.40 1.62 4.55 11.78 26.51 14.57 1.97 4.60 13.47 26.55 14.78 2.39 4.65 15.15 26.61 15.01 2.9 4.73 16.83 26.69 15.38 3.77 4.87 15.15 26.81 15.94 5.17 5.00

25、 13.47 26.90 16.35 6.36 5.11 11.78 26.95 16.58 7.02 5.30 10.10 27.00 16.83 7.70 5.52 8.42 27.03 16.94 8.01 5.87 6.73 27.02 16.89 7.88 6.47 5.05 26.95 16.56 6.96 7.60 3.37 26.79 15.85 4.93 10.31 1.68 26.55 14.76 2.36 27.05 026.14 12.73 0.00 表2-6 群洋水库调洪演算过程表(P=5%,试算法)时间 t(h)入库洪水流量Q (m3/s)水库水位 Z(m)水库库容

26、 V(万m3)下泄流量 q(m3/s)0.00 026.14 13.09 0.00 4.09 2.12 26.37 13.99 0.86 4.22 4.25 26.39 14.10 1.03 4.30 6.37 26.42 14.22 1.27 4.35 8.50 26.45 14.34 1.50 4.41 10.62 26.49 14.49 1.80 4.46 12.74 26.53 14.68 2.18 4.52 14.87 26.58 14.90 2.64 4.57 16.99 26.64 15.15 3.20 4.62 19.11 26.70 15.43 3.9 4.70 21.24

27、26.80 15.89 5.02 4.84 19.11 26.95 16.57 6.99 4.97 16.99 27.05 17.07 8.38 5.08 14.87 27.11 17.35 9.17 5.27 12.74 27.17 17.63 10.06 5.48 10.62 27.19 17.75 10.41 5.83 8.50 27.17 17.66 10.13 6.42 6.37 27.09 17.22 8.80 7.55 4.25 26.89 16.32 6.27 10.24 2.12 26.60 14.99 2.84 26.88 026.14 13.09 0.00 表2-7 群洋

28、水库调洪演算过程表(P=1%,试算法)时间 t(h)入库洪水流量Q (m3/s)水库水位 Z(m)水库库容 V(万m3)下泄流量 q(m3/s)0.00 026.14 13.09 0.00 4.23 3.18 26.45 14.34 1.51 4.37 6.37 26.49 14.49 1.81 4.45 9.55 26.53 14.67 2.18 4.51 12.73 26.57 14.85 2.54 4.56 15.92 26.62 15.08 3.03 4.62 19.10 26.69 15.36 3.74 4.68 22.28 26.76 15.70 4.55 4.73 25.46 2

29、6.84 16.07 5.56 4.79 28.65 26.93 16.49 6.8 4.87 31.83 27.07 17.17 8.65 5.01 28.65 27.28 18.17 11.78 5.15 25.46 27.42 18.88 14.09 5.26 22.28 27.49 19.25 15.27 5.45 19.10 27.55 19.59 16.35 5.68 15.92 27.57 19.67 16.61 6.04 12.73 27.52 19.43 15.83 6.65 9.55 27.37 18.66 13.38 7.82 6.37 27.10 17.30 9.01

30、10.60 3.18 26.72 15.51 4.11 27.83 026.14 13.09 0.00 3水库大坝防洪情况3.1 水库防洪标准群洋水库工程等级为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小(2)型,大坝等主要永久性建筑物级别为5级建筑物,水库设计洪水标准采用20年一遇(P=5%),校核洪水标准采用100年一遇(P=1%),溢洪道消能防冲建筑物洪水标准采用10年一遇洪水。3.2下游防洪对象、任务群洋水库以农田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养殖等多方面中充分发挥了本工程的效益。该水库设计灌溉面积700亩,P=90%保灌面积495亩,最大实灌面积960亩;水库下游涉及保护洋下村、沿海大通道及农田等,水库养鱼面积91亩,为当地农业生产和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