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昆一中高一年级2019-2020下学期期中考化学考试试卷带解析_第1页
昆明市昆一中高一年级2019-2020下学期期中考化学考试试卷带解析_第2页
昆明市昆一中高一年级2019-2020下学期期中考化学考试试卷带解析_第3页
昆明市昆一中高一年级2019-2020下学期期中考化学考试试卷带解析_第4页
昆明市昆一中高一年级2019-2020下学期期中考化学考试试卷带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昆一中高一年级2019-2020下学期期中考(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共21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组合是()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化石能源电力、风力、生物质能均是一次能源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变化引起的吸热反应发生时一定要加热,放热反应发生时不需要加热等质量的糖类在体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在体外燃烧均生成CO和水时,放出的能量不可能相等充电电池可以无限制地反复放电、充电充电时的电池反应和放电时的电池反应为可逆反应石油裂化、裂解为化学变化,而煤的气化和石油的分储均为物理变化A.B.C.D.知识点:化学反应能量变

2、化的本质原因,其他二次电池,能源的分类,新能源 的开发利用,煤的气化,石油分储,石油裂化、裂解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侧重考查能量变化的本质,难度不大,掌握 常见的物质变化过程即可解答。【解答】煤、石油、天然气是最重要的化石燃料,故正确;电力是二次能源,故错误;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形成 化学键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变化引起的, 故正确;氯化俊与氢氧化钢反应,不需要任何条件,反应吸热,故错误;糖类在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和体外燃烧都生成 COW H20,释放的能量相等, 故错误;充电电池可反复充电使用,

3、但有使用寿命,不能无限制使用,当电解质和 电极发生变质时,则电池不能在使用,故错误;放电过程是原电池,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而充电过程是电解池,是非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是用电流强迫电解质溶液在两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因为条件不一样,所以它们是不可逆的,故错误;石油裂化、裂解和煤的气化为化学变化,而石油的分储为物理变化,故 错误。故选Co.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2 3 8C.氯化镁的电子式:r * 一 厂 一区刿1产区对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

4、本题考查化学用语,原子结构示意图,核素的表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的书写以及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比较简单。【解答】A.因氯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为 7,故A错误;B.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是以为标准进行计算的,故b错误;C.氯化镁为离子化合物,在形成化合物时镁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镁离子,氯原 子等到电子变为氯离子,故 C正确;D.因HCl为共价化合物,则在HCl中的电子式中不会有氢离子和氯离子,故D错误。故选C3.A.B.C.D.卜列说法正确的是用氨水可以鉴别MgC2溶液和AlCl,溶液 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鉴别SO和COSO能使KMnO液、澳水溶液褪色金属钠与CuSO液反应能析出单质Cu 知识点:

5、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钠的化学性质,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鉴别、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性质等,把握反应原理、物质的性质及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均与氨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应选 NaOH液鉴别,故A错误;B.SO和CO能够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无法用澄清石灰水鉴别二者,故 B错1 口C.二氧化硫与滨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澳酸,二氧化硫与高钮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均褪色与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有关,故 C正确;D.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和氢气,不能置

6、换出Cu,故D错误。故选Co4.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个SO分子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22.4L2g氢气所含原子数为NC.在一定条件下,1mol冲和3mol 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6ND. 18gHO所含质子数为10N知识点: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应注意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解答】A.标况下三氧化硫为固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体积,故A错B.2g氢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含原子数为2N,故B错误;C.合成氨为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1mol N2和3

7、mol H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6N,故C错误;学 x llkV审士媪-1D.18gHO所含质子数为 同=10N,故D正确。故选D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向NaCO溶液中加入过量 CHCOO皤液:CO- + 2H+ = C。T+HO少量 CO 通入 Ca(ClO 溶液中:ClO- + CO+ HO = HCO- + HClO钠与水反应:2Na + 2H 2* 2Na+ + 20H + H2 TD.碳酸氢俊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HCOOH= CO-+ H2O知识点:与量有关的离子反应及计算,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钠的化学性质 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

8、写,根据物质之间的反应及离子反应书写规则来 分析解答。【解答】A.向NaCO溶液中加入过量CHCOO粘液生成醋酸钠、二氧化碳气体、水,离 子方程式为:CO + 2CHCOOH 2CH3COOCOT +HO,故 A 错误;B.少量CO通入Ca(ClO溶液中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次氯酸,离子方程式为:Ca+2ClO + CO+ H2O = CaCO , +2 HClO,故 B 错误;C.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2Na + 2H 2* 2Na+ + 2OH+ H2T ,故 C正确;D.碳酸氢俊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二者反应生成碳酸钠、一水合氨 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NH+HCO+

9、2O*CO-+HO+NH HQ 故D错误。故选Co.下列有关比较正确的是()N、O F最高价依次升Al3+、S2-、F微粒半径依次增大C.单质的熔点:CABoIzD.碱性:CsOHKOHNaOH知识点:卤素单质性质的相似性与递变性,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化合价 变化规律,微粒半径大小的变化规律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 素周期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 用,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O、F无正价,N元素的最高价为+5价,故A错误;B.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

10、数大的离 子半径小,则Al3+、F、S2-微粒半径依次增大,故B错误;C.卤素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点越高,则单质的熔点:C12B2 K Na,碱性:CsOHKOHNaOH 故 D正确。故选D。.下列关于粒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H: P : II.1 JPH的电子式为,其热稳定性不如NH* s IIHS的电子式为二,,是含有极性键的18电子的粒子C1 H : C : HCHC12的电子式为口 ,是结构呈正四面体的分子KF的电子式为 二.,它是易溶于水的离子化合物 知识点:电子式,甲烷的组成与结构,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及应用,化学 键类型的判断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电子式

11、书写、化学键极性判断、元素周期律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该题是高考中的常 见题型与重要的考点,该题基础性强,难易适中,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常见化学 用语的熟悉掌握程度,该类试题需要明确的是常见的化学用语。【解答】II: P : Hl/A. PH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I!;由于非金属性NP,所以磷化氢的热稳定性不如NH,故A正确;E: S : HB.HS中硫原子核外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其电子式为,离子中硫氢键为极性共价键,硫氢根离子为 18电子的粒子,故B正确;&H:C:HC.CHCI2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心,是分子结构呈四面体的分子,故C错误;

12、D.氟化钾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中需要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其电子式B.8.A.B.C.D.为: -,氟化钾易溶于水,故D正确。卜列说法中正确的是()NaHSOE熔融状态下电离与在水中电离时,破坏的化学键完全相同HO比HS分子稳定,是因为H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NaCl和HCl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不相同碘沸点低、易升华,是因为分子中的I -I键能较小知识点:共价键,离子键,化学键类型的判断,范德华力和氢键对熔沸点的影响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判断、氢键和分子间作用力,根据物质的构成微 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来分析解答,注意硫酸氢钠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电离 方程式的区别,题

13、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解答】A. NaHSOS于水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破坏离子键和共价键;NaHSOfc熔融状态下电离出钠离子和硫酸氢根离子,只破坏离子键,故 A 错误;B.分子的稳定性与共价键有关系,HO比HS分子稳定,是因为HO分子中H- O键比H2S分子中的H-S键稳定,故B错误;C. NaCl气化破坏离子键,HCl气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NaCl和HCl气化时,克服的作用力不相同,所以沸点不同,故 C正确;D.分子晶体的沸点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碘沸点低、易升华,是因为分子中 分子间作用力较小,故D错误。故选Co9.如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与原

14、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JfliTliift1 3 I 港 7 5 9 .1 ,1 Aufo,a,值O.很* *A. M的最图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分别与 Z、R的最图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B.可用还原剂还原R的简单离子制备R单质C. X、N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熔点很低D.简单离子的半径:Z X F-、O-,核外电子结构相同,原子序数: NaFO WJ离子半径:Na+FO-,故D错误。故选A10.现有W X、Y、Z四种短周期元素,W分另J与X、Y、Z结合生成甲、乙、丙三种化合物,且每个甲、乙、丙分子中均含 10个电子,Y和Z化合生成丁,有 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A.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W ZY甲丙D. Y与W Z都只能形成两种化合物知识点:无机综合推断 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解:A. W为H元素,X为F元素,Y为O元素,Z为C或N元素,则原子序数 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W X Y甲丙,故 C正确;D.。与H可生成HQ HO,可与C生成CO CO,与N生成NO NQ NO等, 故D错误。故选:CW X、Y、Z四种短周期元素,W分别与X、Y、Z结合生成甲、乙、丙三 种化合物,且甲、乙、丙分子均含有 10个电子,由反应:单质X+乙一单质Y+甲,可知X为F2、乙为HQ Y为O、甲为HF,则W为H元素、X为F元素、Y为O元素,再由反应:丙+氧气一丁 +水

16、,可知丙是NH或CH, 丁是NO或 CO, Z为C或N元素,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关键是掌握氟 气与水的置换反应,注意常见10电子、18电子物质,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知 识,注意归纳总结中学常见连续反应、三角转化、特殊置换反应等。反应过程冰雪融化;KMng解制O;铝与氧化铁的反应;钠与水反应;二氧化碳与灼热的木炭反应;碘的升华;Ba(OH) 8H。和NHCl的反应A. B. C. D 知识点: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分析判断,掌握常见反应的能量变化是解题 关键,题目难度不大。【解答】图像分析

17、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说明反应是吸热反应。冰雪融化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KMnS解制O是吸热反应,故正确;铝与氧化铁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错误;钠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错误;二氧化碳与灼热的木炭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正确;碘的升华是物理变化,故错误;Ba(OH)?8H。和NH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故正确;故B正确。故选Bov(NH)、v。)、v(NO)、v(H2O).已知4NH+5O4NO+6H),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正确的是()4/5v(O 2)=v(NO)C. 2/3v(NHa)=v(H 2O)5/6v(O 2)=v(H 2O)D4/5v(NH3)=v。)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正确

18、答案:A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规律,明确同一化学反应中,用不同的物质来表示化 学反应速率,数值不同,但意义相同,且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 之比。【解答】对于反应 4NH (g) +5O (g) ?4NO(g) +6HO (g),A.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 (NO ,故A正确;B.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 (HQ ,故B错误;C.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 (HO),故C错误;D.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 (NH3 =v (O2),故 D错误。故选Aov (O2): v (NO =5: 4,即 / v (O2)v (O) : v (HO)

19、=5: 6,即v (O) =vJv (NH) : v (HQ =4: 6,即金 v (NH)v (NH3 : v (O2)=4: 5,即 1 v.对于300mL 3小广盐酸与铁片的反应,采取下列措施:升高温度改用100mL和山玉/盐酸再加300mL 1小揖f1盐酸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改用100mL !卬篇的硫酸其中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B,UC工D叵: 知识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影响化学 反应速率的其他条件,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为高考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 力和基本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考查,

20、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 累,把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答】适当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改用100mL 3mol/L盐酸,酸的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用300mL 1mol/L盐酸,酸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用等量铁粉代替铁片,增大固体接触面积,使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改用98%勺硫酸,浓硫酸与铁不生成氢气,则不能加快反应速率,故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故选:A.某温度下,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 +B=2AR该条件下,A、B、AB均为气体。下列情况一定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 是()A.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B.气

21、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时C.混合气体中各组分的含量不再改变时D.每消耗ImolB同时有2molAB生成时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变化,本题难度 不大。反应到达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 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解答】A.反应前后气体的质量始终不变,故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B.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故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 错误;C.当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不再改变,达到了平衡状态,故 正确;D.单位时间内

22、每消耗ImolB,同时有2molAB生成时,表示的都是正反应速 率,无法判断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无法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 D错误。故选C。.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g投入盛有50mL 0.1mol?L-1盐酸溶液的烧杯中, 该铝片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 v (H)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可用如图所 示的坐标曲线来表示,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U LCA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稀盐酸a-b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t=c时刻,反应处于平衡状态tc,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H浓度下降知识点: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23、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Al的化学性质及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为高频考点,把握温度、浓 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氧化铝、Al与酸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 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解答】由图可知,开始不生成氢气,为氧化铝与盐酸的反应,然后Al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开始温度较低,由于反应放热,则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后来, 氢离子浓度减小,则反应速率减小,以此来解答.A.因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 ALO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盐和水,无氢气放出,故A正确;B.在反应过程中,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但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且后者为主要因素,故 B正确;C.反应不是可逆反应,t=c

24、时刻,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 C错误;D.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逐渐降低,所以反应速率逐渐减小,故D正确。16.下列装置中能形成原电池的是(阳监N 和看排总故选Co讨西 ail jft jrr jZflH H ffi ffiB.D.A.C.知识点:原电池概念、形成条件及判断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注意形成原电池的必要条件:( 1)两个活 泼性不同的电极;(2)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中;(3)两电 极构成闭合回路;(4)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解答】该装置两电极未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故错误;该装置符合形成原电池的条件,Zn作负

25、极,Cu作正极,故正确;该装置符合形成原电池的条件,Zn作负极,Fe作正极,故正确;该装置符合形成原电池的条件,Zn作负极,Pb作正极,故正确;该装置两电极活泼性一样,不能构成原电池,故错误;该装置中蔗糖溶液不是电解质溶液,不能导电,不能构成原电池,故错误;该装置两电极未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故错误;则能构成原电池的装置为:。故选D17.有一种瓦斯分析仪(下图甲)能够在煤矿巷道中的甲烷达到一定浓度时,通 过传感器显示出来。该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其装置 如下图乙所示,其中的固体电解质是 YONaO, OT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下列 有关叙述正确的的是军孑I里雷由_空气

26、A.瓦斯分析仪工作时,电池内电路中电子由电极 b流向电极aB. 电极a的反应式为:CH+5O-8e = CO+2HOC.电极b是正极,O 2由电极a流向电极bD.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 mol O”通过时,电子转移4 mol知识点: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原电池中电子、电流、离子的移动方向,原电 池电极反应式及总反应式,原电池相关计算,燃料电池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的原电池原理应用,主要理解电池电解质不是在 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是固体,O-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是本题的关键。【解答】瓦斯分析仪工作原理类似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具装置如图乙所示,其中的固 体电解质

27、是Y O -Na2 O, O-可以在其中自由移动。电子在外电路转移, 通甲烷气体的为负极,通空气一端为正极,电池总反应为CH +2O =CO +H O,正极反应为:O +4e =2O-,负极反应为:CH +4O -8e- =CO +2HQA.电子不能在电池内电路流动,只能在外电路中流动,故A错误;B.甲烷所在电极a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H+5 O-8e-=CO+2HO,故B正确;C.电极b氧气得电子,生成O-,而电极a需要O-作为反应物,故O-由正极(电极b)流向负极(电极a),故C错误;D.lmol O2得4mol电子生成2molO故当固体电解质中有1mol O-通过时, 电子转移2mol,

28、故D错误。故选B。1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乙烯常温下是气体,聚乙烯常温下是固体( )B.甲烷和乙烷在光照的条件下都能发 生取代反应C.乙烷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 生加成反应D.苯可做有机溶剂知识点:多官能团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甲烷的化学性质,乙烯的加聚反应, 苯的氧化反应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解:A.乙烯中碳原子数为2,常温下呈气态,聚乙烯为高分子化合物,常温 下呈固态,故A正确;B.甲烷和乙烷含有H原子,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故 B正确;C乙烷为饱和烧,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 C错误;D.苯为有机化合物,难溶于水,可以与多数的有机物互溶,常做有机溶剂,故D正确。故选:C

29、A.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姓常温下呈气态;B.含有H原子,光照条件下可发生取代反应;C乙烷不含碳碳双键;D.苯难溶于水,常做有机溶剂。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 意把握有机物的结构和官能团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19.有A, B两种烧,含碳的质量分数相同,关于A, B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A和B的最简式一定相同D.各取1 mol A和B完全燃烧生成CO的质量一定相同知识点:同系物,同分异构现象,烂燃烧的相关计算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与同系物概念及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同分异 构体、同

30、系物等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明确常见有机物组成为解答关键。【解答】A.因姓中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碳质量分数相同,所以氢的质量分数也相同, 则最简式相同,但最简式相同的姓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如乙快与苯,故A错误;B.A、B两种姓的最简式相同,可能是同系物,如乙烯与丙烯等,故 B错误;C.因姓中只有碳氢两种元素,碳质量分数相同,所以氢的质量分数也相同, 则实验式一定相同,故C正确;D.A、B两种姓的最简式相同,分子式不一定相同,A和B各1mol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的质量不一定相等,如乙快与苯等,故 D错误;故选Co20.在实验室中,下列除杂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澳苯中混有澳,加入KI溶液,振荡,用汽

31、油萃取出澳B.乙烷中混有乙烯,通入 所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C.硝基苯中混有浓硫酸和浓硝酸,将其倒入 NaOH液中,静置、分液D.乙烯中混有一和5,将其通入酸性人口打。溶液中洗气知识点:乙烯的加成反应,分液与萃取,常见物质(离子)的除杂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为解答 该类题目的关键,注意除杂时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更不能影响被提纯的物 质。【解答】A.澳苯中混有澳,加入KI溶液,生成碘,加入汽油,和澳苯、碘等混溶,得 到的仍为混合物,故A错误;B.氢气的量不好控制,难以得到纯净物,故 B错误;C.NaOH容液,酸碱中和生

32、成盐溶液,硝基苯不溶于水,用分液的方法可分离,故C正确;D.乙烯会被酸性,口孔。;溶液氧化,故D错误。故选Co21.下列实验现象预测及描述正确的是()A.实验I :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B.实验H:酸性KMnO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变浅或褪去C.实验田:微热稀HNOt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D.实验IV:滴入FeCk后,可形成带电的胶体,该分散系导电能力增强知识点:胶体性质及应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浓硫酸的脱水性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制备、浓硫酸性质、硝酸性质、物质分离和提纯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及物质性质是

33、解本题关键,物 质检验时要排除其它物质的干扰,题目难度不大。【解答】A.实验I :振荡后静置,B”与NaOK生反应:Br2+2NaOH=NaBr+NaBrQOH反 应后的物质的水溶液都无色,因此上层溶液颜色变浅甚至几乎无色,故A错1 口B.实验II ,浓硫酸有脱水性和强氧化性,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Ca SO, SO有还原性,能够使酸性 KMnO液被还原而使溶液褪色,CO不能反应从溶液中 逸出,因此酸性KMnO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故 B正确;C.实验III中,Cu与稀硝酸发生反应:3Cu+8HNQ稀)=2Cu (NO)2+2NOT +4HO,反应产生的NC遇空气会发生反应:2NO+B2

34、NO,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故C错误;D.实验IV: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溶液,继续煮沸溶液至液体呈红褐色,就制备得到Fe (OH 3胶体,但胶体不带电,是胶粒带电,故 D错误;故选Bo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22.如图标出的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元素,回答下列问题:符号表示,下同),金属性最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属于过渡元 素的是(该空格用表中的字母表示)(3)元素B的单质含有的化学键为。(填“离子键”、“极性共价 键”、“非极性共价键”)(4) D F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为比较元素A和G的非金属性强弱,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 略去,

35、装置气密性良好)。溶液 B应该选用溶液,彳用是,能说明A和G非金属性强弱的化学方程式是: 。知识点: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推断,“位构性”及其应用,化学键概念 与化学反应本质正确答案:Cl Ar Na M 非极性共价键 Al (OH 3+OHAIO2+2HO 饱和NaHCO 除去 CO中的 HCl 杂质 CO2+HO+NaSiO3=NaCG+HSiO3 J 试题解析:解:(1)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除稀有气体外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故答案为:Cl;(2)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 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所以表中用

36、字母标出的12种元素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 Ar,金属性最强的是Na, M位于第7歹属于 过渡元素;故答案为:Ar; Na; M(3)元素B的单质为。元素单质,是由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形成,属于非极性共价键;故答案为:非极性共价键;(4) D F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二者相 互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 Al (OH 3+O4AQ-+2HQ故答案为:Al (OH 3+OH-AIO2+2HQ(5)图中装置中发生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原理,B中试剂的作用为吸收二氧化碳中的HCl,用饱和的NaHC的液,说明非金属性强弱,则装置中最后的试剂 瓶中发生二氧化碳与

37、硅酸钠的反应生成硅酸,化学方程式为:CO+HO+N2SiO3=NaCOHSiO3 J ,故答案为:饱和NaHCO除去CO中的HCl杂质;CG+HO+N2SiO3=NaCOHSiO3 J。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布知识,可以知道: A是C, B是O, C是F, D是 Na, F是 Cl, E是 Mg F是 Al , G是 Si , H是 P, I 是 S, J 是 Cl, K是 Ar, M 是Mr(1)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从左到右依次减小;(2)依据元素周期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依次 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非金属性依次减弱解答;(3)同种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的

38、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4) D F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二者相 互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5)利用强酸制备弱酸原理,盐酸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含有 HCl会干扰 实验,B溶液吸收HCl。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及其应用,明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出各 元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掌握金属性、非 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与实验事实,题目难度中等。23.为验证氧化性:Cl2Fe3+SO,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 实验(夹持仪器和A中的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经检验完毕):ACDI .打开弹簧夹KK,通一段时间N,再将T型导管插入B

39、中,继续通N,然 后关闭K、K、K。H .打开活塞a,滴加一定量的浓盐酸,给 A加热。m .当B中溶液变黄时,停止加热,关闭弹簧夹 K20.打开活塞b,使约2mL的溶液流入D试管中,检验其中的阳离子。.打开弹簧火K、活塞c,加入70%勺硫酸,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K。.更新试管D,重复过程IV,检验B溶液中的离子 (1)过程I的目的是(2)棉花中浸润的溶液为 作用是(3)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导致步骤田中溶液变黄的离子方程式是 用(写试剂化学式) 检验氧化产物,现象是。(5)能说明氧化性Fe3+SO的离子方程式是(6)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完成了上述实验,他们的检测结果一定能够证明

40、氧化性:Cl2Fe3+SO的是(填“甲” “乙” “丙”)。过程IV,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过程VI, B溶液中含有的离子甲有 Fe3+无 Fe2+有SGT乙既有Fe3+又有Fe2+有SGT丙有 Fe3+无 Fe2+有 Fe2+知识点: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氯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Fe3+的检验,物质性质的探究实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正误判断,离子 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答案:(1)排出装置内的空气NaOH溶液;吸收逸出的 C12和SO MnO2+4HC1(浓)=MnC2+C122 +2HO(4)2Fe 2+C12=2Fe3+2C1- ; KSCN液;溶液变为红色(5)2Fe 3+SO

41、+2HO=2%+4H+SO2-(6)乙和丙试题解析:【分析】本题是综合化学实验题,考查实验的具体操作步骤、操作目的、原理、微粒的 检验及分析等有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思维缜密等,是对学生 综合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大。【解答】A装置为制取氯气的装置,B装置为氯气氧化亚铁离子的装置,B中盛放氯化亚 铁溶液,C装置制备二氧化硫。(1)装置中存在氧气,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故先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答案为:排出装置中的氧气;CL SO有毒污染空气,应有尾气处理,装置中的棉花需要浸润强碱溶液吸收Cl2、SO,防止污染空气;故答案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Cl2、SO,防止污染空气;A中发生反应为制

42、备氯气,反应方程式为:Mn(2+4HCl (浓)MnC2+C12 T +2HO,故答案为:Mn(2+4HC1 (浓)MnC2+Cn+2HQ当B中溶液变黄时即氯气将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2Fe2+C12 2Fe3+2C1-,用KSCNS液检验三价铁离子,现象是溶液变红;故答案为:2Fe2+C12 2Fe3+2C1-; KSCN 溶液变红;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还原剂的氧化性,则能说明氧化性Fe3+ SO的离子方程式是三价铁离子氧化二氧化硫生成二价铁和硫酸根, 则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HO=2Fe+SO-+4H,故答案为:2Fe3+SO+2HO=2F3+S

43、O-+4H;理论依据是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也强于还原 剂的氧化性;甲.B可能有存在溶解的氯气氧化SO,故错误;乙.B中存在Fe3+、Fe2+,说明Cl氧化性强于Fe3+,且没有CL剩余,故后有SG2- 能说明Fe3+氧化性强于SO,故正确;内.B中存在Fe3+,说明Ch氧化性强于Fe3+,后生成了 Fe2+,只能是Fe3+被SO还 原,故正确;故选:乙丙。24. I . 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 V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N(g)=bM(g), M N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I物质的量,mol0 t tj露时间(1)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2)t 1到

44、t2时刻,以M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3) N的平衡转化率为;(4)下列叙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A.反应中M与N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 1B.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D.单位时间内每消耗a mol N ,同时生成b mol ME.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F. N的质量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II.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铁与稀盐酸反应,取同质量、体积的铁片、同浓度 的盐酸做了下列平行实验:实验:把纯铁片投入到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发现放出氢气的速率变化如图 所示:实验:把铁片投入到含FeCk的同浓度稀

45、盐酸中,发现放出氢气的量减少。实验:在稀盐酸中滴入几滴 CuCL溶液,用铁片做实验,发现生成氢气的速率 加快。试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实验中tlt2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t2t3速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放出氢气的量减少的原因是 州离子方程式表示)0(3)某同学认为实验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形成了原电池,你认为是否正 确?请选择下列相应的a或b作答。a.若不正确,请说明原因b.若正确,则写出实验中原电池的正极电极反应式 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物理量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 量由变化到不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解答】I . (1)反应开始到平衡时,参加反应的 N的物质的量

46、为8mol-2mol=6mol, 生成的M的物质的量是5mol-2mol=3mol,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量之比等于a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6: 3=2;故答案为:2;(2)由图可知,匕到12时刻M的物质的量变化为4mol-3mol=1mol,故v(M尸2e-=Fe2+;正极发生还原反应:2H+2e-=HT ;IdlJuU TT故答案为:正确,实验中加入 CuCb后铁和CuCl2反应生成Cu, Fe和Cu形成了原电池,所以反应速率加快;2H+2e=HT。25.I.探究乙烯与澳的加m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 的工业用乙烯气体(在储气瓶中),使气体通入滨水中

47、,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 乙烯与澳水发生了加成反应。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物质,推测 在工业上制得的乙烯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气体杂质,由此他提出必须先 除去杂质,然后再使乙烯与澳水反应。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甲同学的实验中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烯与澳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0使澳水诟而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使澳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使滨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烯使滨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烯(3)乙同学推测此乙烯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 。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杂质气体,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可选用 。(4)为了验

48、证乙烯与澳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而不是取代反应,可采取的方法有0II.探究苯与澳发生反应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 物。请回答下列问题:M酸银霜液(1)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冷凝回流和导气,冷凝水从口进入(填“a或“b”)。(2)实验开始时,关闭K、开启K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澳的混合液,反应开始。m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o能说明苯与液澳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o IV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2)不能;(3) HS; CuS(O液(或 NaOHO等)( 4 )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pHII(1)a(2)吸收澳蒸气;出中硝酸银溶液内有浅黄色沉淀生成;防止倒吸松开K2夹,关闭Ki夹试题解析:【分析】本题以乙烯与溴水的反应、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为载体,考查乙烯的除杂和性质实验、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分析,难度中等,注意与溴水反应、苯和液溴反应的性质,锻炼了学生的实验分析、探究能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解析】I ( 1)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 2- 二溴乙烷,故答案为:Ch=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