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原养猪手册_第1页
牧原养猪手册_第2页
牧原养猪手册_第3页
牧原养猪手册_第4页
牧原养猪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PAGE 26 前 言我国是世界上第养猪大国,生猪存栏、出栏、猪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2004年底,全国猪只存栏47亿头,出栏6亿头,猪肉产量达4745万吨,占全国肉类总产量的65%,占全世界猪肉总产量的44%。养猪收入在某些农村贫困地区占到总收入的30%以上,它仍是农村剩余粮食转化的主要途径,因此养猪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品种的改良,养殖方式日趋集约化、规模化,对养猪业的科技水平有着愈来愈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的养猪业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同现代猪种的遗传潜能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表现为:出栏率低、生产性能差、产品质量不佳、经济效益不理

2、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养猪业管理水平较低、养猪者观念落后、生产环境较差、疫病控制不力等,这样大大地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使养猪业生产效率低下。因此为了提高我国的养猪水平,充分发挥现代猪种的遗传潜能,增强我国养猪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必须树立正确的养猪新观念,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饲养管理方法,也只有这样养猪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养猪生产新观念1养猪应该通过充分挖掘生产潜力,不断提高猪的生产性能赚钱,而不是期望涨价; 2养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省钱,应关注综合生产成本和最终的利润,而不是只注重兽药、饲料的表面价格; 3全面做好各项记录,是了解您猪场运营状况好坏的最佳方式; 4养猪更要注意细

3、节,将小事一定要做好。养猪黄金原则:每天观察每圈的每头猪; 5健康猪场的费用开支为:消毒药预防药治疗药;不健康猪场的费用开支为:治疗药预防药消毒药; 6“信息”和饲料一样,是必须的生产要素。信息不灵,行情不清,犹如盲人骑马,风险很大; 7影响养猪效益的六大因素是:品种、营养、防疫、环境、管理、市场; 8病死猪永远都带不来效益,猪群保健预防比治疗更经济; 9养猪要掌握:多(活产仔数多)、快(生长速度快)、好(健康状况好)、省(饲料报酬高、省饲料)、高(卖价高); 10养猪的三个基本点:提供新鲜、干净的饮水,提供新鲜、无霉变的饲料,提供干燥、温暖、无贼风的舒适环境; 11生猪市场是有周期的,要了解

4、和掌握它,以平常心面对市场变化,将养猪作为一个产业、一个事业去发展; 12猪是我们赚钱的工具,我们要每时每刻善待它,否则它会糊弄你,给你带来麻烦; 13不仅要关注烈性传染病,更要关注消耗性疾病,如:寄生虫、喘气病,他们会偷走你很多钱:14在选择饲料上不要一味关注皮红不红、毛亮不亮等表观性状,更重要应该关注猪的生长性能和饲料转化效率。第一章 猪种的选择 优良的种猪是现代化和高效养猪生产的前提和核心,没有好的品种,再好的管理、再好的环境条件、再好的饲料也不能养好猪,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因此养猪生产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良种是提高养猪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必须按生长快、肉质好、瘦肉多、耗料省、产仔率高

5、、抗逆性强的原则来选择品种。 一、从国外引进的优良猪种1大约克夏猪原产于英国的约克夏郡及其附近地区,是优良的瘦肉型品种。该猪种体型较大,毛色全白,颜面微凹,耳大直立,背腰平直或微弓,四肢较高,平均乳头数7对。大约克夏猪具有增重快,饲料利用率高,繁殖性能较高,肉质好的优点。经产母猪平均产仔1215头,育肥猪平均日增重980g,饲料转化率23, 瘦肉率62%。我国引入大约克夏猪最早是1936 年原中央大学引入,50年代曾少量引入,1967年以后较大数量的从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引种,至今引种约千余头。大约克夏猪既可作父本,也可作母本。2长白猪原名兰德瑞斯猪,原产于丹麦,是用英国大约克夏猪与当地

6、土种白猪杂交改良而成,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也是世界上优秀的瘦肉型猪种。该猪种以体长、毛全白而得名,身体呈流线型,头小肩轻,耳较大而前伸,四肢较高,后躯发达。乳房数一般7对。该猪具有泌乳量高,繁殖性能好,瘦肉率高等优点,经产母猪窝均活产仔达1246头,育肥猪平均日增重可达950kg, 饲料转换率24,瘦肉率63%。我国1964年开始从瑞典引进第一批长白猪,以后又陆续从英国、法国、日本引入。迄今为止合计从国外引进长白猪已达千余头。长白猪既可作父本,也可作母本。3杜洛克猪原产美国东北部,是美国纽约州的红毛杜洛克和新泽西州的泽西红为主要亲本选育而成的。该猪种被毛棕红色,四肢发达,肌肉丰满,体格强健。该

7、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肉质优良等优点。经产母猪窝产活产仔98头,育肥猪平均日增重940g,饲料转换率23,瘦肉率64%。我国最早于1978年从英国引入杜洛克,以后陆续从美国、匈牙利、日本等国家引入,目前国内主要是美系和匈系,引入后的杜洛克猪能较好的适应我国的条件。以杜洛克为父本与我国地方品种猪杂交能明显提高后代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及瘦肉率。杜洛克猪一般在二元杂交中作为父本,在三元杂交中作为终端父本。4皮特兰猪原产于比利时的布拉帮特地区,它是由布拉帮特本地猪与法国的贝衣猪和英国的泰姆沃斯猪杂交选育而成,1955年后被欧洲各国所公认。该猪毛色灰白并夹有黑斑,耳中等大小向前倾,身

8、躯呈方型,体宽而短,四肢短而骨骼细,肌肉特别发达。该猪具有前期生长快,体型好,瘦肉率高等优点。经产母猪窝均产活仔数97头,育肥猪平均日增重900克,饲料转换率26,胴体瘦肉率高达67%。我国1994年引进皮特兰猪,由于胴体瘦肉率很高,在杂交体系中是很好的终端父本猪,但皮特兰猪适应性差,许多猪含有氟烷隐性基因,最好利用它与杜洛克猪杂交,杂交后代公猪作为终端父本,这样既可提高瘦肉率,又可防止PSE猪肉的出现。二、常见杂交组合1外三元杂交组合三种国外瘦肉型品种杂交而成,如“杜长大”或“杜大长”等杂交组合。该组合充分利用了长白、大约克和杜洛克各自的优点,避免了各自的缺点,实践证明是较好的三元杂交组合。

9、但由于这种组合全部是外来品种,对营养、饲养、环境要求较高,适合于管理水平较高的规模猪场饲养。2内三元杂交组合以本地血缘猪作母本,同外来瘦肉型猪作父本进行两次杂交,生产内三元杂交商品猪(例如:“杜长太湖”)。此种组合含有25%的本地猪种血液,对营养、饲养、环境要求比纯外三元低,容易饲养,而且也能收到比养土杂猪高的经济效益,因此比较适合管理水平不是太高的小型猪场或农村个体养殖户。三、配套系猪1配套系定义配套系是一个特定的繁育体系,这个体系中包括纯种(系、群)繁育和杂交繁育两个环节;配套系有严密的代次结构体系,以确保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表达;配套系追求的目标是商品代肉猪体质外貌、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

10、的完美和良好整齐度。由于配套系猪代表当前猪育种的基本方向,所以国外许多猪育种公司都进行配套系的选育。但所有的配套系猪无论如何命名,都离不开当今世界上所流行的五大猪种,只不过采用了不同的选育技术和不同的配套杂交方式。2我国常见的配套系(1)PIC商品猪配套体系高瘦肉率配套体系:此配套体系具有以下特点:体型好、瘦肉率和屠宰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产仔率高的配套体系:此配套体系具有以下特点:繁殖性能好,出栏头数高。 (2)迪卡商品猪配套体系第二章 猪的饲养管理现代养猪生产的特点是规模化,集约化程度高,从猪的配种到产仔哺乳,从仔猪育成到育肥出栏,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的管理,因此饲养管理是搞好现代

11、化养猪生产的关键和核心。一、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1抓五定猪有好洁性、贪食性、懒动性,饲养员一定要注意调教和利用,使猪形成“吃、睡、拉”三点定位的习性,人懒猪更脏;在喂料上做到四定:定时(固定时间饲喂)、定量(不能让强者过饱,弱者挨饿)、定温(料和水冬春暖,夏秋凉)、定质(饲料质量一定要稳定,保证饲料新鲜,营养全面,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过渡)。2抓三改改喂单一饲料为分多阶段的全价配合饲料,以满足猪不同生长、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充分发挥猪的遗传潜能;改喂稀拌料为潮拌料,料水比为1:1(即手抓成团不流水,松手则散开),有利于提高猪采食量,但要注意潮拌料在夏天时间不能放得太长,否则易造成酸败;改喂大猪为适时

12、出栏,一般内三元杂交猪出栏体重为90100公斤,外三元杂交猪出栏体重为100120公斤,具体情况应根据市场而定。3抓两分“分群管理,分栏饲养”,两分的原则是按性别、年龄、体重、强弱、采食快慢及生产用途合理安排;成年公猪、怀孕母猪及哺乳母猪宜单栏饲养,空怀母猪可小群饲养,仔猪和肉猪应为群养,但一栏不超过20头为宜。仔猪并群可采取“留弱不留强”、“拆多不拆少”、“夜并昼不并”的方法,防止欺生互斗。二、哺乳仔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目标: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和断奶窝重。(一)哺乳仔猪的生理特点1消化器官不发达、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完善,只能利用消化率高的饲料;2皮薄毛稀,皮下脂肪少,体温调节能力差,

13、因此做好保温工作是降低仔猪死亡率的关键措施;3生长发育快,代谢机能旺盛,利用养分能力强,加上仔猪采食量低,因此日粮的营养水平要求较高;4没有先天免疫力,自身也不能产生抗体,只能通过吃初乳获得母体的抗体,形成被动免疫,因此尽早吃足初乳是保证仔猪健康的前提。(二)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分析及要相应的对策1哺乳仔猪死亡原因死因比例(%)死因比例(%压死弱死饿死畸型咬死外翻腿448236106381130下痢关节炎湿疹流感其它3817120757通过上表可以看出,压死、弱死、饿死的仔猪占死亡猪只的79%,死亡的根本原因是管理的疏忽和不当,因此加强仔猪出生后的饲养管理,提高饲养员的责任心,实行照顾分娩,是降低

14、哺乳仔猪死亡率的重要措施。2哺乳仔猎死亡的时间分析死亡时间死亡率(%)死亡时间死亡率(%)0天1天2天3天4天241613765天1周2周3周576186 哺乳仔猪在出生后第一周内死亡率达76%,而03天又占了一周死亡数的70%,因此在03天这一个阶段饲养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如何降低死亡率。3仔猪初生重与死亡率及以后生长性能的关系 (1)仔猪初生重与死亡率的关系体重kg头数占总产仔数(%)死亡率(%)20总计1046327501471633643874599010036080500 (2)仔猪初生重对以后生产性能的影响初生重(Kg)至90公斤体重的时间(天)10101213151618192115

15、971509144013941344初生重越大,成活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当初生重小于1公斤时,死亡率非常高,值得注意的是初生重太大又容易引起难产。(3)提高仔猪初生重的措施 A选择体型较大的种猪; B提高妊娠后期母猪的采食量,但不能增加得太多,否则会造成母猪过肥,引起流产、死胎、产仔数下降或胎儿过大难产、哺乳期采食量下降。 4降低哺乳仔猪死亡率的措施 (1)降低死胎 A、降低产房温度,使其在22以下; B、做好产房通风,使舍内二氧化碳低于150毫克/千克; C、防止引起繁殖性疾病的病毒病; D、控制妊娠前期的能量摄入,防止母猪体况过肥; E、分娩时使用催产素,缩短分娩时间; F、保证母猪日粮

16、的合理性,防止母猪生产体力不足。 (2)实行照顾分娩,防止仔猪冻死、压死、弱死、饿死等; (3)提高仔猪初生重,单独饲养弱小仔猪; (4)提高母猪泌乳量,防止仔猪饿死; (5)为仔猪提供一个温暖干燥、无贼风的安全生活区。(三)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抓三食(乳食、开食、旺食)、过三关(初生关、补料关、断奶关)。 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1)实行照顾分娩,做好接产工作,防止仔猪被压死、冻死或因难产而死在腹中,降低仔猪死亡率; (2)及时抢救“假死仔猪”,可用两手分别托住仔猪头部和臀部进行人工呼吸; (3)出生24小时内剪犬齿和尾巴,防止仔咬母猪乳头、咬尾和互相咬架,影响哺乳和猪

17、的安全; (4)固定乳头,尽早吃足初乳。初乳中含有较高的免疫球蛋白和镁盐,可使仔猪获得免疫抗体,排出胎粪,提高抗病力。一般在出生后2小时内就要让每头仔猪都吃到足够的初乳(最晚不能超过24小时)。仔猪有吃固定乳头的习性,为使窝仔猪均匀健壮,提高成活率,在出生后23天内,要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 (5)加强保温,防冻防压。仔猪的适宜温度:13日龄为3032,410日龄为2830,1130日龄为2628,一般采用红外线灯进行保温。防压措施主要是保持母猪安静,设护仔栏或护仔箱。 (6)防止病从口入。仔猪出生3天内,每次吃奶前用001%的高猛酸钾温水溶液擦洗、按摩母猪的乳房,一则防止母猪乳房炎,二则预防

18、仔猪黄、白痢。 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 (1)及时补铁补硒,防止贫血。一般在仔猪出生3天内每头注射12毫升含硒牲血素;对生长较快的仔猪,在断奶前应考虑第二次注射; (2)及时补水。仔猪出生35日龄后就可在补饲间设饮水槽,补给清洁饮水,并稍加甜味剂,防止仔猪口渴时,没有清水,就喝脏水或尿,引起下痢; (3)及时、及早补料。补料的目的主要是促进仔猪胃肠道发育,解除仔猪牙床发痒,降低断奶后吃料的应激,一般在7日龄开始补料,方法是在干燥清洁的木板上撒少许乳猪颗粒料,让其自由采食,也可以在34天经常将仔猪料塞入仔猪口中,强制吃料,当仔猪开始采食乳猪料时,便可采用料槽。补料时,要尽量少添勤添,般每天喂56次

19、,防止饲料浪费;每天要把剩余饲料清除,料槽清洗消毒后再用。 3抓旺食,过好断奶关 母猪泌乳量在3周内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此时单靠母乳不能完全满足仔猪快速生长的需要,而且仔猪在补料1015天后可完全采食乳猪料,因此必须利用这有利时机促使仔猪大量采食,从而弥补母乳的不足,促进仔猪快速生产,提高断奶窝重,降低断奶应激。补料时应注意: (1)选择营养浓度高且平衡、适口性和消化性好的乳猪饲料; (2)少喂勤添,以适应肠胃功能,也能加大采食量; (3)断奶时,避开疫苗注射、转群、阉割等应激因素,减少断奶应激;(4)断奶前23天减少母猪饲喂量和饮水量,降低母猪泌乳量,从而减少仔猪哺乳量,促使仔猪多采食,

20、减少断奶应激,同时也可降低母猪乳房炎的发生率。(四)提高仔猪断奶重 1仔猪断奶重对猪各阶段生长性能的影响 仔猪断奶体重严重影响育成猪及肥育猪的生长发育,实践证明仔猪断奶体重相差1公斤,出栏时间将相差710天,因此最大限度提高仔猪断奶体重是哺乳仔猪管理的重点。 2提高仔猪断奶重的措施 (1)提高仔猪出生重; (2)加强母猪哺乳期饲养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猪泌乳量; (3)采用高品质的哺乳仔猪料,提高哺乳仔猪采食量和生长速度;(4)综合防治哺乳仔猪黄、白痢,降低发病率。(五)哺乳仔猪营养 1由于仔猪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供给,因此能量应作为哺乳仔猪饲料配制时优先考虑的因素,不应只看重蛋白质

21、,相反蛋白质含量高,能量上不去,只有害而无利。般哺乳仔猪料的消化能应在3400大卡/公斤以上,粗蛋白水平不必要求太高,一般以19%20%为宜,但赖氨酸应提高,在130%以上; 2由于哺乳仔猪消化道尚未成熟,应供给易消化、生物学价值高的饲料(例如:优质动物蛋白饲料、乳制品、血浆蛋白粉、膨化大豆、大豆浓缩蛋白)非常重要,豆粕中含有某些抗原性物质,损伤肠粘膜,易引起哺乳仔猪腹泻,应尽量减少豆粕使用量,一般日粮中不要超过25%; 3由于石粉酸结合能力较强,将中和胃内的盐酸,因此饲料中的钙含量不要太高,一般日粮含量在08%085%即可; 4由于仔猪抗病力弱,因此在饲料中添加高质量的抗菌药物和促生长剂,能

22、有效预防仔猪腹泻,促进仔猪快速生长; 5在饲料中添加酸化剂、甜味剂、酶制剂、微生态制剂、寡糖等,有助于改善仔猪胃肠道微生态平衡,提高饲料消化率和采食量。 三、断奶仔猪(保育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过好仔猪断奶关,降低断奶应激,控制腹泻,提高仔猪育成率和生长速度。 断奶到6370日龄的猪称为断奶仔猪,又叫保育猪,它是继哺乳仔猪管理后的又一重要阶段。保育期内仔猪的增重和健康状况,对其后期的发育将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断奶后一周内仔猪体重负增长的个体,要比日增重100150克的个体延迟1015天上市。(一)断奶仔猪(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1采用高床限位栏分娩的猪场,多采用一次性断奶法;而采

23、用地面平养分娩的猪场,最好采用逐渐断奶法,一般5天内完成断奶工作。断奶后维持三不变,即:原饲料(哺乳仔猪料)喂养l2周、原圈(将母猪赶走,留下仔猪)、原窝(原窝转群和分群,不轻易并圈、分群)饲养;实行三过渡:饲料、饲喂制度、操作制度逐渐过渡,减少断奶应激。 2断奶后56天内要控制仔猪采食量,以喂78成饱为宜,实行少喂多餐(一昼夜喂68次),逐渐过渡到自由采食。投喂饲料量总的原则是在不发生营养性腹泻的前提下,尽量让仔猪多采食。实践表明,断奶后第1周仔猪的采食量平均每天如能达到200克以上,仔猪就会有理想的增重。 3断奶仔猪进入保育舍前,要对保育舍内、外进行彻底清扫、洗刷和消毒,杀灭细菌;仔猪进入

24、保育舍后,要定期消毒(每周23次),及时清理粪便、尿液等污物;做好通风与保温工作,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为:断奶后12周,2628;34周,2426;5周后,应保持在2022左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为最佳。 4昼夜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并在断奶后710天内的饮水中加入新霉素、利高霉素、水溶性电解质等,促使仔猪采食和生长,防止仔猪喝脏水,引起腹泻。 5将每窝的弱仔猪挑选出来进行单独饲养,提高保育猪的整齐度。 6按程序及时进行防疫、用药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7每天检查猪只采食、饮水及健康状况,及时处理病、残、死猪。 8实行全进全出制管理,切断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途径。 9

25、要特别防止水肿病,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病毒引起的肺炎,沙门氏杆菌引起的肠炎、败血症,链球菌引起的多发性浆膜炎、脑膜炎及关节炎以及断奶后多发性全身消瘦综合症。对于发病猪要隔离治疗,特别照管,连续治疗34天仍无明显效果者可予以淘汰。 10保持适宜饲养密度,并群时夜并昼不并;要特别注意防止咬尾、咬耳等异食现象。 (二)断奶仔猪(保育猪)的营养 1由于断奶仔猪(保育猪)的消化系统发育仍不完善,生理变化较快,对饲料的营养及原料组成十分敏感,因此在选择饲料时应选用营养浓度和消化率都高的原料,以适应其消化道的变化,促使仔猪快速生长,防止消化不良。2由于仔猪的增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量的供给,仔猪日增重随能量摄

26、入量的增加而提高,饲料转化效率也将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仔猪对蛋白质的需要也与饲料中的能量水平有关,因此能最仍应作为断奶仔猪饲料的优先级考虑。 3断奶仔猪(保育猪)在整个生长阶段生理变化较大,各个阶段生理特点不一样,营养需求也不一样,为了充分发挥各阶段的遗传潜能,应采用阶段日粮,最好分成三阶段。第一阶段:断奶到10公斤;第二阶段:10公斤到1516公斤;第三阶段:1516公斤到2526公斤。第一阶段采用哺乳仔猪料;第二阶段采用断奶仔猪料,日粮消化能33003400千卡/公斤,粗蛋白18%19%,赖氨酸120%以上;在原料选用上,可降低乳制品含量,增加豆粕等常规原料的用量,但仍要限制常规豆粕的大量

27、使用,可以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等替代;第三阶段,此时仔猪消化系统已日趋完备,消化能力较强,消化能32003300千卡/公斤,粗蛋白质17%18%,赖氨酸105%以上;原料选用上完全可以不用乳制品及动物蛋白(鱼粉等),而用去皮豆粕、膨化大豆等来代替。 四、生长肥育猪(25公斤到出栏)的营养与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目标:维持猪群良好的健康状况,达到最低的死淘率、良好的屠体品质、最佳的日增重和最低的增重成本。 (一)生长肥育猪的饲养管理 1对外购的育肥仔猪,要在无疫区选调品质优良的健康仔猪,仔猪调入后,先隔离饲养,57日内喂自由采食量的80%,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

28、驱除工作,未去势的仔猪要去势。 2生长肥育舍要彻底清扫、消毒和干燥后,方可转入保育猪。 3保育猪转群时要合理分群,应尽量原窝或原群转入一栏,避免重组咬斗应激。 4转群后,最少用57天时间训练定点采食、饮水、排泄和睡觉,为猪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 5提供给猪只舒适的生长环境条件,密切注意圈内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猪生长的影响。 6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一般冬季饮水量约为采食量的23倍,春秋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4倍,夏季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以上,水槽最好与料槽分开,自动饮水器要经常检查水的流速,防止水流不畅影响饮水。 7按程序及时进行防疫注射、用药和驱除体内外寄生虫。 8每天检查猪只采食、饮水、健康状

29、况,及时处理病、残、死猪; 9实行全进全出制管理,切断疾病在猪群之间的传播。 10控制慢性增生性肠炎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11做好猪只转入、转出、死亡、用料等记录,系统分析猪只饲养及经济效益状况。 12根据市场行情,适时出售。目前商品猪市售体重一般在90120公斤。 (二)生长肥育猪的营养 生长肥育猪阶段消耗了其一生所需饲料的75%80%,约占养猪总成本的50%60%,因此这一阶段的饲料效率对养猪整体效益至关重要。1体重在60公斤以下的生长肥育猪,能量摄入量通常是增重和瘦肉生长的限制因素,我国的猪日粮能量普遍偏低,如在满足氨基酸需要,成本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高能日粮,以便提

30、高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实践证明,采用高能日粮,饲养周期可缩短2025天。2由于品种不断改良,肉猪的蛋白质沉积能力大幅度提高,即使猪的体重在60公斤以上,只要日粮供给充足的能量和氨基酸,照样生长较多的瘦肉,因此为了提高胴体的质量必须提高日粮营养水平。3按不同品种、不同性别配制多阶段日粮,从而充分发挥各阶段的遗传生长潜能。一般应采用三阶段日粮,第一阶段:25公斤到50公斤;第二阶段:50到80公斤;第三阶段:80公斤到出栏。但刚转入肥育舍时,仍要喂1015天的保育猪料。饲喂次数上,前期日饲喂4次,中期喂3次,后期喂23次。饲喂潮拌料,有利于提高采食量。4通过往日粮中添加人工合成氨基酸以满足猪对氨基

31、酸的需要,可以降低日粮中1%2%的蛋白质而不影响增重,但必须实行多次饲喂或自由采食。五、种公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目标:成功培育种公猪,使其体格和肢蹄强健、性欲旺盛、精液品质良好、性情温顺,能完成配种任务,并能提高母猪受胎率。种公猪的好坏对整个猪群影响很大,俗话讲“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满山坡”,因此公猪的饲养对猪场至关重要。一般情况下,采用本交,每头公猪可负担203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一年可繁殖仔猪400600头;采用人工授精,每头公猪可负担100200头母猪的配种任务,一年可繁殖仔猪20004000头。(一)种公猪饲养管理1按种用要求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种公猪个体。一般要求公猪品种纯,

32、睾丸大、两侧对称,乳头7对以上,体躯健壮而灵活,膘情中等,腹线平直而不下垂。2外购种公猪,要在无疫区的猪场选购,公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3实行单圈饲养,定时定量饲喂,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调教公猪定点排便,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和夏季防暑工作。4加强公猪运动,每天定时驱赶和逍遥运动l2小时。5每天刷拭公猪皮肤一次,有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皮肤病,促进人猪亲和,切勿粗暴哄打,以免形成公猪反咬等恶癖;利用公猪躺卧休息机会,从抚摸擦拭着手,利用刀具修整其各种不正常蹄壳,减少蹄病发生。6配种前要先驱虫,再及时注射乙脑、

33、细小病毒、猪瘟、链球菌等疫苗。7后备公猪要进行配种训练,初配时要进行人工辅助,防止猪跌倒或者体况差、体重小的母猪被公猪压伤。8初配青年公猪第一个月每周可配种23次,幼龄公猪配种应每23天配次,成年公猪每天宜配种一次,偶尔可以使用两次,57天休息一天;配种时间,夏季在一早一晚,冬季在温暖的时候,配种前后一小时不能喂饮,严禁配种后用凉水冲洗躯体;公猪发烧后个月内禁止使用;对于性欲较差的公猪,可肌注175微克氯前列烯醇,但在夏季不能使用。9不定期采集公猪精液进行镜检,评定质液质量,调整饲养管理,保持种公猪正常配种能力。10严格执行配种计划,做到不错配、不漏配,认真填写配种记录,严防近亲配种。11及时

34、淘汰不能作种用的公猪。(二)种公猪的营养1日粮应根据休闲期、配种期或常年配种等情况,并结合公猪的体况、精液品质,配制公猪专用饲料,不能采用肥猪料饲喂公猪;2100公斤或180天后的青年公猪,实行限饲,日饲喂量30公斤左右;成年公猪,日饲喂量25公斤左右。在配种旺季,每日增加饲料05公斤或在日粮中添加鸡蛋(每天12枚),以保持公猪旺盛的体力。夏季日喂3次,冬季日喂2次;季节性或常年配种利用强度大时,日粮中VE每千克饲料含量不应少于25毫克,硒不能低于03毫克,并要注意生物素的添加。3为提高公猪性欲、射精量和精子活力,应喂给适量青绿饲料。一般喂量应控制在占日粮构成的10%左右(按风干物质算),不能

35、喂得太多,以免形成草腹。六、后备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目标:成功培育后备母猪,更新繁殖母猪群,提高繁殖母猪效率。(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猪群的培育是为了获得健康体况的繁殖群体,饲养管理上应重视骨骼和生殖器官的发育,保证其优良繁殖性能的充分发挥,延长繁殖寿命。1选拔符合品种特性和经济要求的后备母猪:(1)从高产母猪的后代中筛选,同胎至少有九头以上,仔猪初生重1215公斤;(2)足够有效的乳头数,后备母猪至少有6对发育良好,分布匀称的乳头,其中至少三对应在脐部以前。乳头不开孔或内翻的小母猪不保留;(3)体型良好,体格健全、匀称,背线平直,肢体健壮整齐,臀部削尖或站立艰难的小母猪寿命短,

36、不要利用;(4)身体健康,本身及同胎无遗传缺陷(如疝、锁肛等);(5)外生殖器发育良好,180日龄左右能准时第一次发情;(6)母性好,抗逆性、抗应激能力强;(7)无特定病原病,如萎缩性鼻炎、气喘病、猪繁殖呼吸道综合症等。 2外购后备母猪,要在无疫区的种猪场选购,猪调回后,先隔离饲养4560天,57日内不能过量采食,待猪只完全适应环境后,转入正常饲喂,并做好防疫注射和寄生虫的驱除工作。3小群饲养,每圈35头(最多不超过10头),每头占圈面积至少1平方米,以保证其肢体正常发育。4必须饲喂后备母猪专用料,而不能喂生长肥育猪料;90公斤或180日龄前实行自由采食,90公斤或180天后至配种实行限饲,日

37、饲喂25公斤左右,分23次饲喂,并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让骨骼、性器官充分发育,目的是达到不肥不瘦(八成膘)的种用体况。5配种前2周实行优饲催情,日饲喂量增至3035公斤;配种后恢复每天饲喂25公斤左右,这样既可以增加排卵,也可避免影响受精卵着床。6每天至少运动30分钟,从而增强体质,促使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保证肢蹄健壮。7按驱虫和免疫程序,进行驱虫和免疫接种工作。8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保持栏舍内清洁、干燥、冬暖夏凉。9配种前一段时期按摩乳房,刷拭体躯,建立人猪感情,使母猪性情温顺,好配种,生猪后好带仔。10为保证后备母猪适时发情,可采用调圈、合圈、成年公猪刺激的方法刺激后备母猪发情;对于接近或接

38、触公猪34周后,仍未发情的后备猪,要采取强刺激,如将35头难配母猪集中到个留有明显气味的公猪栏内,饥饿24小时,互相打架或每天赶进一头公猪与之追逐爬跨(有人看护)刺激母猪发情,必要时可用中药或激素刺激,若连续3个情期都不发情则淘汰。11在配种前后一段时间喂给优质青绿饲料,可促进发情和排卵。一般按风干物质算,可喂给其日粮构成的2025%。(二)发情与配种1后备母猪初配条件:年龄75个月以上,体重100公斤以上。背膘厚(P2点)1820毫米,第二或第三情期。2细致观察母猪发情,适时配种,不漏配。配种的有效时间是发情开始后1236小时之间,第一次配种应在静立发情被检出之后1216小时完成,过12小时

39、后再进行第二次配种,一般采取早上压母猪背有静立反应时,于当天下午配种一次,次日早上再配一次;下午压母猪背有静立反应时,于次日早上配种一次,次日下午再配一次;母猪配种后如果两个情期观察未见发情表现,则可初步判定母猪受胎。3严格按照配种计划进行配种,防止乱配,配种后立即记录清楚。4有条件可采用人工授精,能降低饲养成本,改进配种水平,提高繁殖成绩。(三)后备母猪的营养1后备母猪每日消化能摄入量不少于84兆卡、赖氨酸日需要量1921克,其次还要充分满足钙、有效磷和维生素的需要,使骨骼系统和生殖系统得到充分的发育,防止肢蹄病和繁殖障碍症。日粮营养水平一般为:粗蛋白15%16%,消化能30503150千卡

40、/公斤,赖氨酸070%085%,钙080%090%,总磷06%07%。2在考虑营养需要时应让后备母猪有一定的体脂贮备,从而提高繁殖力,延长繁殖寿命。七、妊娠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目标:提高排卵数,确保妊娠成功,保证母猪产出数量多、活力强、个体大的仔猪,产后母猪能顺利泌乳,关键措施是限制好采食量,使母猪达到标准体况。(一)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1配种后尽快将群饲改为个体饲养(妊娠前期可采用35头的小群饲养,后期单栏饲养),在适温的情况下保持安静,使子宫能有效地附植更多的受精卵。此时期的母猪应尽量少受应激,特别是要避免热应激,不得鞭打、追赶及粗暴对待母猪,不得大声吆喝,不得饲喂霉败、冰冻的饲料,

41、以防止死胎和流产。2配种后1824天以及3945天认真做好妊娠诊断,及时检测出复发情或未受孕的母猪。3调教定点排便,保持圈舍干燥卫生;做好夏防暑冬保暖工作,使温度保持在20左右,严禁舍内高温、潮湿、结冰、打滑,防止流产。4妊娠一个月后,应让母猪充分运动,妊娠后期减少运动量,临产前停止运动,防止便秘,有利于产仔。5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并全群消毒,禁止使用容易引起流产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等);严防高烧,造成流产。6母猪在产前710天转入产房适应环境,同时注意乳房、腿、阴户部分的刷洗,保持圈舍及猪体的清洁卫生。(二)妊娠母猪的营养1妊娠初期(配种后4周内),胚胎几乎不需额外的营养,此时若母猪采食量大,将会

42、增加胚胎死亡,所以此阶段应限制采食,一般日饲喂量为1520公斤,对体况特别差的断奶母猪可以多喂一些饲料。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29003000千卡/公斤,粗蛋白14%15%。2妊娠中期(配种后4周至产前4周),这一阶段根据母猪体况限制饲喂量,日喂1822公斤,以保持母猪的膘情在3540分,同时饲粮应适当提高粗纤维的水平,增加饱感,防止便秘。要严防日粮采食过多,导致母猪肥胖。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29003000千卡/公斤,粗蛋白14%15%。3妊娠后期(产前4周至产仔),仔猪初生重的60%70%都是在这一阶段快速生长的,因此对产前4周的妊娠母猪应加强营养,促进胎儿快速生长,并为产乳作一些储备。

43、一般在这一阶段就可开始饲喂哺乳母猪料,日饲喂量为2530公斤,但在产前57天要逐渐减量,特别是肥胖的母猪在产前7天更要减料,直到产仔当天停喂饲料。日粮营养水平为:消化能31003200千卡/公斤,粗蛋白16%17%:赖氨酸在08%以上;优质青绿特别适合于饲喂妊娠母猪,既有利于维持旺盛食欲,促进消化吸收和粪便排泄,又有利于提高产仔数和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所以有条件的猪场每天可适当加喂青饲料。八、哺乳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饲养管理目标:确保母猪在该阶段有较多的泌乳,较少的体损失,培育出数量多、健康、体重大的仔猪,断奶后80%的母猪能在7日内发情配种及妊娠。(一)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1产前7天母猪进入分娩

44、舍,保持产房干燥、清洁卫生,并逐渐减少饲喂量,对膘情较差的可少减料或不减料。2产前将母猪乳房、阴部清洗,再用01%的高锰酸钾水溶液擦洗消毒,产后注射一针青、链霉素,防止产期疾病;在高温季节,产前一周要给母猪肌注鱼肝油抗生素合剂,以防止高温综合症。3母猪在分娩过程中,要有专人细心照顾,接产时保持环境安静、清洁、干燥、冬暖夏凉,严防产房高温,若有难产,通常用催产素肌肉注射,使用剂量每次为1020单位,若30分钟后还未产出,则要进行人工助产,母猪产后最好做子宫清洗及注射前列腺素(在最后产仔3648小时一次性肌肉注射PGF22毫升),以帮助恶露排出和子宫复位,也有利于母猪断奶后再发情。4母猪产仔当天不

45、喂饲料,仅喂麸皮食盐水或麸皮电解质水,一周内喂量逐渐增加,待喂量正常时要最大限度增加母猪采食量;饲喂时遵循“少给勤添”的原则,要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在泌乳期还要供给充足的清洁饮水,防止母猪便秘,影响采食量。5要及时检查母猪的乳房,对发生乳房炎的母猪应及时采取措施治疗。6母猪断奶前23天减少饲喂量,断奶当天少喂或不喂,并适当减少饮水量,待断奶后23天乳房出现皱纹,方能增大饲料喂量,开始催情饲喂,这样可避免断奶后母猪发生乳房炎。(二)哺乳母猪的营养1、哺乳母猪营养的核心便是竭尽全力增加哺乳母猪的采食量,而每日所需采食量可由以下公式估算:哺乳母猪日采食量,自身日需要饲料2公斤+每带一头仔猪另外需要饲料

46、量0405公斤。母猪若能采食接近计算公式的采食量,体损失将会很少,否则将会大量动用身体储备而严重影响其泌乳量和随后的繁殖性能,使断奶至发情间隔延长、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降低。2哺乳母猪的日粮配制应分为初产母猪日粮和经产母猪日粮,初产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标准为:粗蛋白16%17%,消化能3300千卡/公斤,赖氨酸09%以上,钙085%090%,总磷06%以上;经产哺乳母猪的日粮营养标准为:粗蛋白16%以上,消化能32003300千卡/公斤,赖氨酸085%以上,钙085%090%,总磷06%以上。3如果仔猪吃母乳拉稀,母猪可能患有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可采用抗菌素治疗。九、空怀母猪的营养与饲养管理饲养管

47、理目标:断奶后57天内,母猪能发情并配上种。(一)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1将断奶的母猪小群饲养(一般每圈35头),有利于母猪的发情和配种,尤其是初产母猪,效果更好。2断奶23天后,实行短期优饲,每日饲喂34公斤,有利于母猪恢复体况和促进母猪的发情和排卵;对于初产母猪,还要在断奶后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001500单位进行药物催情,以解决初产后发情延迟和二胎产仔少。3做好母猪发情观察和发情鉴定,并适时做好配种。4断奶后对于乏情、异常发情和反复发情的母猪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可采用公猪诱情、应激法刺激发情和药物催情(1)给不发情的母猪肌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001500IU,

48、发情后配合肌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1000IU。(2)用乙烯雌酚按每头2毫升的剂量给不发情母猪注射,并在配种前注射促排卵3号(LRH-A3)的方法促使母猪发情、排卵并受孕。若这些措施都不能使母猪发情配种,要尽快淘汰。(二)空怀母猪的营养空怀母猪应饲喂高营养水平日粮,一般饲喂哺乳母猪日粮。第三章 猪病防治一、树立正确的防治观念1必须树立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预防最便宜的观念,因为预防是主动的,治疗是被动的,一旦猪得病既花费大量的药钱,增加饲养成本,又造成猪生长停滞,影响生产性能,所以要想养好猪,预防是关键。2严格防疫制度,严格消毒,限制出入,控制病原。3准确判断病因,对症下药,否则将造

49、成既花钱又无效。4不能长期使用一种药,要轮换用药,否则将造成药物残留,疗效欠佳。5要按剂量正确使用药物,不能任意加大使用量,否则可能将会造成中毒。6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不要多种药物同时使用。7任何药物的使用都有一定的用药疗程,不能一种药用一两天没有效果,就赶快换药。二、常见猪病的免疫程序(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1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2715日龄:气喘病弱毒苗,肺内接种。3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420日龄:肌注猪瘟弱毒疫苗。5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

50、病弱毒苗。6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730日龄:仔猪水肿苗。8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9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二倍量肌注。(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1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2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疫苗,4倍量肌注。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一次。4配种前1个月接种一次伪狂犬病疫苗。5配种前45天注射繁殖与呼吸综合症疫苗,30天后再注射一次。(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1空怀期:猪瘟疫苗,4倍量肌注。2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三年后可不注。3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一次乙脑苗,三年后可不注。4产前2周,

51、肌注气喘病灭活苗(建议使用辉瑞、英特威公司疫苗)。5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6产前45天、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7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8产前30天、15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9产前10天,肌注猪伪狂犬病灭活苗。(四)配种公猪免疫程序1在做好仔猪阶段免疫后,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猪瘟疫苗,4倍量肌注。2每年34月份肌注乙脑苗一次,三年后可不注。3每年肌注气喘病灭活苗2次。4春、秋各肌注一次猪伪狂犬病疫苗。(五)其它疾病的防疫1口蹄疫:常发区:常规灭活苗,首免35日龄,二免90日龄,以后每3个月免疫一次; 高

52、效灭活苗,首免35口龄,二免180日龄,以后每6个月免疫次。非常发区:常规灭活苗,每年9、12月份和次年1月份各免疫一次; 高效灭活苗,每年9月份和次年1月份各免疫次。2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仔猪68周龄一次,2周后再加免一次。3猪链球菌病,成年母猪每年春秋各一次,仔猪10日龄首免,60日龄二免,或出生后24小时首免,断奶后2周二免。备注:上述免疫程序仅供参考,每个猪场应根据各自的场情、易发疾病的种类和性质、猪只抗体高低制定自己的防疫程序,重点防疫多发、危害严重的疾病,对未发生或危害较轻的疾病可酌情免疫。三、猪场寄生虫控制程序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节虫、鞭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血虱

53、等),猪群感染寄生虫后不仅使体重下降、饲料转化效率低,严重时可导致猪只死亡,引起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猪场必须定期驱除体内外寄生虫,驱虫程序为:1育肥猪6070日龄驱一次,60公斤体重前后驱一次。2后备母猪,在配种前驱一次;规模猪场在后备母猪入种群前2周驱一次。3怀孕母猪在产前15天左右驱虫。4公猪每年至少驱二次。5新购种猪,用驱虫药治疗二次(间隔14天)后,至少隔离饲养30天后才能和其它猪只并群饲养。四、预防性用药常用药物:喹诺酮类、庆大霉素、青链霉素、氨苄青霉素、痢菌净、土霉素、强力霉素、微生态制剂等等;驱虫药物:敌百虫、左旋咪唑、芬苯咪唑、丙硫苯咪唑、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通灭等等。(一)初

54、生仔猪(06日龄):目的预防母源性感染(如脐带、产道、哺乳等感染),主要对大肠杆菌、链球菌等,推荐药物有:1恩诺沙星、洛美沙星及环丙沙星注射液,5毫克/公斤体重,每日1次,连用23天,若为长效制剂,只需注射1次。2硫酸庆大霉素,1ml饮水或灌服。3氨苄青霉素20毫克/公斤体重,肌注13次;若为长效制剂,只需注射1次。4微生态制剂(益生素),如赐美健、促菌生、乳酶生等口服。523日龄补铁、补硒。(二)710日龄:目的是控制仔猪开食时发生感染,推荐药物有:1恩诺沙星、洛美沙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肌注:5毫克/公斤体重,连续注射3天;饮水:每公斤水加50毫克;拌料:每公斤饲料加100毫克。2痢菌净

55、,每公斤饲料添加150毫克,母仔共喂3天。(三)1540日龄:目的是预防气喘病和大肠杆菌病等,可选:1土霉素碱粉每公斤饲料添加400600毫克,拌喂12周。2庆大霉素每公斤体重肌注5毫克。3喹诺酮类拌料、饮水、肌注。4痢菌净,每公斤饲料拌50100毫克。5带猪消毒。(四)35日龄:主要目的是预防断奶应激和寄生虫病,可选:1土霉素碱粉、痢菌净、氟哌酸,每公斤饲料拌100毫克,并添加赐美健。2选用伊维菌素、净乐芬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可采用内服或肌注。3断奶前1天及断奶后5天,饲料或饮水中添加电解多维。4带猪消毒。(五)70日龄:目的是预防喘气病、大肠杆菌病和寄生虫病,可选:1强力霉素,每公斤饲料拌

56、100200毫克。2选用伊维菌素、净乐芬等驱虫药物进行驱虫,可采用内服或肌注。3带猪消毒。(六)育肥或后备猪:目的是预防寄生虫和促进生长,如促生长剂,自配料可添加喹乙醇50毫克/千克(35公斤以前);驱虫用药方法同上。(七)成年猪(公、母猪)1后备猪、空怀猪和种公猪,每年驱虫一次。2预防气喘病等,可在分娩前15天到分娩后40天,土霉素拌饲600毫克/千克,或用“支原净”进行阶段饲喂。3预防子宫炎,可在分娩当天肌注青霉素12万单位/公斤体重,链霉素100毫克/公斤体重,或肌注氨苄青霉素20毫克/公斤体重,或肌注庆大霉素24毫克/公斤体重。五、常用消毒剂及使用方法1氢氧化钠(烧碱、火碱、苛性钠),

57、对细菌、病毒、寄生虫卵都有杀灭作用,常用2%3%的热水溶液消毒猪舍、饲槽、运输用具及车辆等,在使用过程中要防止对人的皮肤、铝制品、油漆物品、棉毛织品等产品的损害。2生石灰:一般加水配成10%20%石灰乳液,粉刷猪舍的墙壁,寒冷地区常撒在地面或猪舍出入口作消毒用。3来苏儿:1%2%水溶液消毒器械,5%水溶液消毒污物和猪舍环境,加入10%食盐可增强消毒作用。4甲醛溶液(福尔马林):含甲醛40%的溶液称为福尔马林,常用于圈舍的熏蒸消毒。5过氧乙酸(过醋酸):市售商品为15%20%溶液,有效期6个月,应现用现配。03%05%溶液可用于猪舍、食槽、墙壁,通道和车辆喷雾消毒,01%可用于带猪消毒。6次氯酸

58、钠:含有效氯量14%,常用03%浓度作猪舍和各种器具表面消毒,也可用于带猪消毒,常用浓度005%02%。7百毒杀、1210:均为季铵盐类,具有较好的消毒效果,常用量为01%,带猪消毒常用量为003%,饮水消毒可用001%剂量。8漂白粉:003%水溶液用于饮水消毒,5%混悬液可杀死细菌、病毒。9威力碘:1:200400倍稀释后用于饮水及饮水工具的消毒;1:100倍稀释后用于饲养用具、孵化器及出雏器的消毒;1:60100倍稀释后用于猪舍带猪喷雾消毒。10高锰酸钾:005%01%溶液用于饮水消毒;2%5%水溶液用于浸泡、洗刷饮水器及饲料桶等;与甲醛配合,用于猪舍、孵化室、种蛋库的空气熏蒸消毒。11新

59、洁而灭:01%溶液用于手和手术部消毒,005%溶液治疗创伤或粘膜炎症,禁忌与肥皂、碘酊、高锰酸钾、升汞等合用。12酒精、碘酒、紫药水及红汞水等,可用于个别猪局部创伤消毒。13菌毒敌(毒菌净,农乐):本晶为复合酚,含酚41%49%,醋酸22%26%,主要用于圈舍、排泄物的消毒。通常施药1次,药效可维持7天,喷洒浓度为035%10%。14农福:超级浓缩广谱杀病毒消毒剂,适用于所有动物种类,尤其对烈性传染病有特效,不同用途其稀释比例不一样。六、常见猪病控制和治疗发生猪病后要及时确诊,并迅速隔离和消毒。对危害性大的疫病如口蹄疫等,应采取封锁、扑杀并紧急疫苗接种,对病猪要合理治疗,死淘猪要进行无害化处理

60、。(一)猪瘟病原是猪瘟病毒,有高度传染性。症状:急性败血型:体温升高至40542,且稽留不退,精神沉郁、不吃食、不饮水,怕冷,眼结膜潮红,粪便干而臭,34天后转为腹泻。口粘膜和眼结膜有小出血点,耳尖、腹下、四肢内侧皮肤有出血斑和紫斑,体表淋巴结肿大,少数猪高烧,出现神经症状,病程为13周。病的后期常继发细菌感染,特别以肺炎和坏死性肠炎为多见。慢性温和型(非典型),潜伏期长,病猪体温时升时降,食欲时好时坏,便秘和腹泻交替发生,病猪的耳尖,尾根和四肢皮肤经常发生坏死,病程较长,可超过1个月。母猪感染后,产死胎、木乃胎、弱胎等。防治: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治疗猪瘟,发病后主要控制继发感染。1对病猪和可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