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_第1页
课题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_第2页
课题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_第3页
课题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_第4页
课题1溶液的形成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溶液是一种(习题精选)A.机械混合物B.化合物C.纯净物D.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2 .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A.液态氨B.敌敌畏乳油C.泥水D.白酒3.物质在溶解时,溶液温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A.吸收热量B.放出热量C.吸收热量等于放出热量D.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不相等4.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混合后,经搅拌后得到的不是溶液的是()A.酒精中放入碘的晶体B.水中放入蔗糖C.水中放入细沙D.汽油中放入油脂5. 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A.不相同的B.相同的C.上面跟下面不同D.无法比较6 .把下列物质溶于适量的水中,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A.硝酸镂B.浓硫酸C.氢氧化钠D.食盐.下列说法不

2、正确的是(A.当条件不变时,溶液放置时间稍长,溶质不会分离出来.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C. 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D.凡是均匀、澄清、透明、稳定的液体就是溶液.下列各组内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A.硫酸钢与水B .煤油与水C.氢氧化铜与水D.碘晶体与酒精.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碘酒中溶剂是酒精C.配制溶液时,只能用固体作溶质D.煤油与水充分混合形成溶液 TOC o 1-5 h z .向澄清石灰水中连续通入c:直至过量的全过程中下列转变关系正确的是()A.溶液-乳浊液-溶液B .溶液-悬浊液-乳浊液C.悬浊

3、液-乳浊液-溶液D .溶液-悬浊液-溶液.下列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化合物的是()A.稀硫酸B .碘酒C .液态氧气D .澄清石灰水.对溶液的基本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就是溶液C. 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面喝的糖水含糖少D.当条件不改变时,溶液虽然放置时间较长,溶质也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g食盐完全溶解在 100g水中,得到101g食盐水溶液B.把1g碳酸钙放入100g水里搅拌,得到 101g乌溶液C. 10mL酒精与20mL水混合后,得到 30mL酒精水溶液D.把碘放到水中充

4、分的搅拌一会,便得到碘的溶液14.下列所述的各种物质中,肯定属于溶液的是()A.澄清,透明,均一,稳定的液体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所得液体C.适量的锌粒加入稀盐酸中反应后,过滤所得到液体D.常温下,将25克盐加入45克水中充分搅拌后得液体15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 C:直至过量过程,液体的变化关系“溶液-悬浊液-溶液” 能正确解释这一关系的方程式为()A. -B.二二C.D.一二兀 TOC o 1-5 h z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A.酒精,二氧化碳B .稀硫酸,液氧C.汽水,干冰D ,冰水混合物,氧化铜.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化合物和混合物序号排列正确的是(

5、)A.冰 生石灰 蔗糖 水B .碘酒 纯水 空气C.液氧 盐酸冰水混合物D .金刚石 干冰 食盐水.在一只盛有氯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悬浮着一只小球(不与其他物质反应且密度1.4x10千克/米?),若小心地加入适量白开水(没溢出杯外)静置后,塑料球的浮沉情况 及烧杯受到压强与原来相比()A.下沉,压强变小B .上浮,压强增大C.仍悬浮,压强增大D.下沉,压强增大P. 一个盛有一定质量硫酸铜溶液的烧杯,其底部对桌面的压力为丑,将一块铁片放入烧P杯中,等一会儿,取出铁片,此时烧杯底部对桌面的压力为(不存在外界条件和水蒸发), TOC o 1-5 h z 则()A.片月B.片一月C.片月D.无法判断.下

6、列选项中不是溶液的是()A.生物学所指人在呼吸时,氧气溶解于血液中所形成的混合物B.甘甜的蔗糖水C .冰水混合物的液体D.家里的食盐水.下列选项中是溶液的是()A.把泥沙放入水中B.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C.医疗上应用的葡萄糖溶液D.治疗扁桃体炎用的青霉素钾溶于水摇匀参考答案:.答案D提示: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至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因此,它不是纯净物,不是化合物,也不是机械化合物。.答案D提示:氨气液化为液态氨,是纯净物而不是溶液。敌敌畏乳油是乳浊液,不是溶液。泥水是 悬浊液,不是溶液。白酒是酒精溶于水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所以白酒是溶液。.答

7、案D提示:任何物质的溶解过程都即有物理过程又有化学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都伴随着热量的变化。物理过程发生时吸收热量。 化学过程发生时放出热量。 由于吸收和放出的热泪盈眶量不相 等,因此使溶液的温度发生变化。.答案C提示:碘溶于酒精形成了均一稳定的碘的酒精溶液。蔗糖溶于水形成了均一的稳定的蔗糖水溶液。油脂溶于汽油形成了均一稳定的油脂的汽油溶液。而细沙放入水中搅拌后形成的是悬浊液。.答案B提示:当条件不变化时, 一杯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是相同的。 因为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 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 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所谓均一性,就是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是 相同的。.答案A提示:物质溶解的过程中

8、既有物理过程又有化学过程。硝酸镂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显著下降,是因为物理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化学过程吸收的热量。浓硫酸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是因为物理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化学过程放出的热量。氢氧化钠溶液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显著升高, 是因为物理过程吸收的热量小于化学过程放出的热量。食盐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无明显变化,是因为物理过程吸收的热量大约等于化学过程放出的热量。.答案D提示:溶液是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而均匀、澄清、透明、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通常状况下的水就不是溶液。8答案D提示:根据溶剂与溶质的性质,判断物质能否溶解,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9、。硫酸钢和氢 氧化铜都难溶于水,煤油不溶于水。只有碘可溶于酒精形成碘酒溶液。.答案B提示:溶液可以有颜色, 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除了固体外,气体和液体物质也可作溶质, 如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白酒中就是酒精作溶质等。 煤油和水不相混溶, 所以不会形成溶液。只有B是正确答案。.答案D提示:澄清石灰水属于溶液,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C:会发生如下反应:Ca(OH)2 + C02 = C&CQ J +H20 CaCO5 + C02 + H20 = CatHCO3)2洛液悬浊液溶液.答案A、D提示:A的溶质为H?S4且是化合物;B中溶质为碘不是化合物;C的溶质为氧气是单质;D的溶质为 Ca(OH

10、)a是化合物,故 A、D正确。.答案D提示:溶液不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如FeCl?为淡黄色CuS4呈蓝色故a不对,均一、 稳定、透明液体不一定是溶液还必须是混合物, 如;蒸储水就不是溶液, 溶液具有均一、 稳定性, 故B不对,D正确。13 .答案:A 点拨:B中碳酸钙根本不溶于水,C选项10mL与20mL混合后得到的混合物小于30m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隙,D选项碘只溶于酒精不溶于水。.答案:C 点拨:对于A选项,具有澄清、透明、均一、稳定等性质,没有表明是混合物,是不正确,对于b选项,CjCa(C正% =CaCQ J+HQ所得到的是,竟向,小D中,25克NaCl加入到45克颗粒悬浮于水中的

11、混合物属于悬浊液,并不是溶液,对于选项 水决不能全部都溶解,搅拌时只得到悬浊液。会发生如下.答案:B、C 点拨:澄清石灰水属于溶液,向澄清石灰水通入过量 反应:的(0期厂悬浊液C&CO/ coJ 比 0 =。等 j33 3 溶液B中液氧是纯净物,C选项中,干冰是二.答案:C 点拨:对于选项 A来讲,酒精是纯净物,并不是溶液, 选项D,冰水混合物也是纯净物,这三项都不是溶液,也不是化合物,只有 氧化碳,是化合物。.答案:D 点拨:在选项要清楚单质、化合物的概念,才能做此题,A选项中,生石灰属于混合物,B选项,碘酒是溶液,空气是混合物。C选项中,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盐酸是混合物,所以A、B C都不正确。.答案:D 点拨:塑料球悬浮在食盐溶液中,表明塑料球的密度等于食盐水溶液的密度,加入水后,水的密度比原食盐水的密度小,也就是比塑料球的密度小,由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塑料球将要下沉,由于烧杯是柱形容器,所以底部受到压力大小等于内容物的总重力,加进水后烧杯内容物的总重力增大,固此烧杯底受到压力增大,所以压强增大,正确答案Do.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