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高考模拟古代诗歌赏析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语文高考模拟古代诗歌赏析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语文高考模拟古代诗歌赏析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3页
语文高考模拟古代诗歌赏析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4页
语文高考模拟古代诗歌赏析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415题。李端公卢纶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 。(注)故关:故乡。风尘:指社会动乱。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离别自堪悲”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写得平白直露,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感伤的情感基 调。B.颔联中,“人归”对应“路出”,“暮雪”对应“寒云”,色调和谐,两句勾勒出一幅严冬送别图。C.颈联写诗人送走了友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抚今追昔,回忆往事,为友人的经 历感慨。D.本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衰草”等景物描写把诗

2、人的感情烘托得凄楚悲切。 TOC o 1-5 h z .尾联中的“泪”包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2)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 ”的观点是相同的。(3)白居易琵琶行中“ , ”两句表述了滑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 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C.故乡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遍”写出了故乡衰败之悲;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

3、空相向”,写出了送别友人的悲伤;感叹身世之悲,幼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的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1)故不积底步无以至千里(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3)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咖难为听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李白的两首诗,完成12-14题。(12分)金陵听韩侍御吹笛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余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观胡人吹笛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注:王子

4、,周灵王太子,喜吹笙作凤鸣声。李白自天宝三年被排挤出京后到处游历,曾来到宣城,与宣城太守、崔侍御等人游乐唱和,写下本诗。梅花,笛曲; 敬亭,山名,在今安徽宣城境内。.下列对两首诗的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风吹”二句,风吹送优美的笛声环绕钟山,山谷里回响起龙吟般的声音。“余韵”二句,悠扬的笛声渡过长江去了,飘到遥远的天涯,无处可寻。“胡人”二句,“秦声”指下文长安的乐曲,唐朝都城长安旧属于秦地。“十月”二旬,秋季肃爽时节,山丘疏朗,梅花纷纷飘落在敬亭山上。.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诗的一二句都点明吹笛者及引发诗人感慨的由来。B.两诗的三四句都明确交待了 “吹

5、玉笛”的时间和地点。C.两诗的五六句都从听者角度凸显了 “笛声”的感染力。D.前诗侧重描写笛声的美妙,后诗侧重于闻笛声而生情。.结合诗句,分析比较两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8分)琵琶行中” , ”两句表现了琵琶乐曲终时满船寂静、冷月无声的意境。蜀相中的” , ”两句以凝练的语言高度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丰功伟绩与耿耿 忠心。“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 。”为了打消晋武帝的猜忌怀疑,李密自述并非想要沽名钓誉。要想有所成就,都既需自身努力,又要依凭借助外在力量,正如古诗文名句所言:“, (3分)D(3分)B(6分)答案示例:“听吹笛” 一诗侧重描写笛声的美妙(1分

6、),表达了作者对韩侍御吹笛 的欣赏赞美之情(2分)。“观吹笛” 一诗侧重描写作者观看胡人吹笛后的痛苦之情(1分),作者由观胡人吹笛而联想到自己的处境,表现了自己遭流放之后的怨愤之情和对人主 的眷恋之情(2分)。(8 分)1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本图宦达,不矜名节示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且 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评分标准】8分,每空1分。句中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处, 除示例外,填写符合题意的其它诗句亦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

7、这首诗,完成1415题。卜年前好用工吴澄三十年前好用工,男儿何者为英雄?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万里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注)吴澄(12491331),字幼清,江西崇仁人,元初学者。弟子甚多,从学者不下 数千百人,平时结草庐而居,人称草庐先生。.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源自孔子“三十而立”,诗人刚刚到三十岁,思想开始成熟,已具有独立的见识。B.首联即开宗明义,并用设问的句式总起下面的诗句,设问的方式能引起读者的深思。C.中间两联提到的思想境界和道德修养,如果没有经过长期的培育积累,是绝难办到的。D.全诗首尾照应,语言平实

8、,态度真挚,表现出了老师对学生殷勤勖勉的深情。.在诗人看来,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观刈麦中诗人看到农民在酷夏中的劳碌与痛苦后,感叹自己没有功德, T即可以拿着俸禄,因而“ :,喟叹终日。(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自己德行高尚却遭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o ”(3)杜甫登高一诗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诗句是 o ”.A【解析】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 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

9、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 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项,“诗人刚刚三十岁”文中无据,无中生有。故选 Ao.对国家、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面对困难毫不畏惧。有踏实认真、耐心探索的精神。克制自己私心,不以恶小而为之。【解析】此题考核概括诗歌内容的能力,要求概括成为英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答题时注意根据诗中的重点词句作答,诗句“世间有事皆当做,天下无坚不可攻”是说,作为一个英雄气概的男儿,他必须对国家社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献身精神,所以说“有事皆当做”,有了这种献身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自然会“无坚不可攻” 了。“万里行

10、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说明仅有觉悟和勇气还不够,更需要有踏实认真、耐心探索的精神,稳步向前,决不可好大喜功,急躁冒进,正如行万里路要从脚底下起步一样。“一毫非莫入胸中”是值得深自警惕啊! 这一句同样是从前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 的格言变化来的。此题可根据 诗中的“世间有事皆当做”概括第一点;根据“天下无坚不可攻”概括第二点;根据“万里 行方由足下,一毫非莫入胸中”概括第三点;根据“拳拳相勉无他意,三十年前好用工”概 括最后一点。诗意概括,诗意概括是诗歌鉴赏常考的内容,有的概括诗歌的情节,有的概括物象的特征,有的概括人物的活动、心理等,答题时注意抓住诗中的重点意象、重要的场面,景物进行分析。

11、.曾不事农桑念此私自愧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琛谓余以善淫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解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字词:愧、嫉、蛾、谣琛、淫、艰、繁、 霜鬓、潦倒、停。(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题。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南宋陈亮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缗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 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 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斩新换出旗

12、麾别。把当时、一椿大义 ,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 这话霸、又成痴绝 。天地洪炉谁扇情,算於中、安得长坚铁?溯水破,关东裂。【注】亏杀:辜负。涕出女吴:春秋时,齐本大国,因齐君畏惧吴国流着泪把女儿 嫁到吴国。一椿大义:指抗金这一正义事业。痴绝:极端的痴心妄想。.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词的上片回顾宋朝屈辱的历史,讽刺了南宋统治者把纳币输绢的屈辱说成是爱民不爱 金缙的行径。B . “冠盖阴山观雪” 一句批判了南方豪门士族偏安一隅偷生享乐粉饰太平。C .“丘也幸,由之瑟”为过片,既以振作之态收束上片,又引出了下文设想中的救国行动 的描述。D .本词词风和

13、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风相似,豪放苍凉沉郁。.夏承素先生认为陈亮和辛弃疾酬唱的几首贺新郎“最能见出他热烈激越的感情”,人在词中如何表达感情的,结合本词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作者先论述人才必须经受艰苦磨砺,然后指明其益处“, (2)琵琶行中描写诗人谪居之时,独自借酒消愁的两句是“, (3)劝学和师说都是我国古代探讨学习问题的名篇。前者的核心在谈“”;后者围绕师道展开,针对“ ”不良现象,展开批评。B (“冠盖阴山观雪”是说堂堂汉使到金廷求和,交涉不能取得任何胜利,惟有陪侍金主 出猎阴山,观赏北国雪

14、景而已。这句承上文继续写投降政策所造成的恶果。)直抒胸臆,“亏杀我、一星星发”痛惜自己把头发都等白了,等到的竟是如此耻辱的 现实。“这话霸(即话柄)、只成痴绝”,明说这一切只不过是幻想,饱含作者的失望和痛苦。“问鲁为齐弱何年月?”并非有疑而问,乃是用肯定语调发出的谴责和质问。用典抒情,“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 ”借用历史故事(春秋时,中原大国 齐的国君景公畏惧处于南夷之地的吴国,只有流涕送女与之和亲;还有鲁国也曾因遭受强齐欺凌而不予反抗),来批判南宋统治者求和苟安的行径。运用想象手法,叙事抒情。“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想象投奔这支抗金新军后大显身手的兴奋情景。(学生答出想象

15、手法或叙事抒情,都可视为正确)(每点2分,答任意三点6分,如学生答相关修辞手法如借代、比喻等,且分析有据,亦可 酌情给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3)学不可以已(而)耻学于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雨中再赋海山楼陈与义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岸边大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注作者曾登过海山楼,写过登海山楼一诗。陈与义:南宋爱国诗人,后期诗 风雄浑沉郁。单父台,指宓子贱琴台。孔丘的学生宓子贱,曾作单父宰,鸣琴而治,政绩斐然,后人思

16、之,因名其弹琴之高台日琴台。杜甫昔游诗说“昔者与高李I 晚登是时仓实,洞达寰区开。猛士思灭胡,将帅望三台。君王无所惜,驾 驭英雄”,描写唐玄宗时的盛世景象。.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写出危楼临海耸峙的壮观景象,楼借海势,大海的壮阔更衬托出海山楼之 雄峻。B.颈联中“还去的运用使诗句富于起伏顿挫,抒写了诗人报国无门、回天无 力的悲愤之情。C.尾联化用杜甫诗句,同是登高望远,今昔情势迥异,诗人怀古伤今,将感情推向高潮。D.诗人遥望海山楼,抒发家国之感、时局之忧,全诗章法谨严,气象雄浑,格调 豪迈雄放。.有人认为本诗颔联颇为精妙,请结合具体诗句赏析其精妙之处。(6分)(

17、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 (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 ,走投无路的两句(3)阿房宫赋中用“ , 。”两个对 偶句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D(“遥望海山楼”错误,诗人是身在楼中遥望海面。“豪迈雄放”错误,从后 两联来看,作者的情感应是悲伤抑郁的。.动静结合,“天影” “春容”是静态,“人” “来”两个动词则写天光云影与 春日气象,使整个境界为之飞动。远近结合,“天影”是远景,海潮” “楼 台” “春雨”是近景,写景富有层次。此联不仅雄

18、浑壮阔,而且以这种潮水奔涌、风雨齐来的危楼景象反映了时代的动 荡和诗人的不安,为后两联抒情做铺垫。(每点2分,共6分)k. (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2) T屯郁邑余伟僚兮兮,独穷困乎此时也鼎铛玉石,金块珠砾(每句1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大风留金山两日苏轼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朝来白浪打苍崖,倒射轩窗作飞雨。龙骥万解不敢过,渔舟一叶从掀舞。细思城市有底忙,却笑蛟龙为谁怒。无事久留量仆怪,此风聊得妻孥忏。潜山道人独何事,半夜不眠听粥鼓。【注】此诗是苏轼由徐州改知湖州赴任途中经镇江金山时作。底:什么,潜山道人:北宋诗僧,

19、与诗人交好,诗人赴任途中与之相会,并载之同行。.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叙事,借塔铃自语预告大风将至、船只应当停渡的消息:“颠风”是全诗 的诗眼。B.风无形,借浪以状写风大,“打” “射” “飞”三字,把疾风写得有力有形, 可触可感。C.五六两句无论是写大船不敢行走还是小舟任随风浪翻腾,都是为了突出风浪 的险恶。D.诗分两部分,前六句写“大风”,后六句写人事诗人一行因风浪被迫“留金 山两日”.诗歌最后四句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内容 简要分析【答案】14. A15.间接抒情(或“借事抒情” “叙事抒情”)。通过童仆“怪”、妻孥“许”和道人专心倾听金山

20、寺粥鼓声的衬托,来表达诗人随缘自适、不以风浪为意的超脱情怀。(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现自己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句子是“, 0(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两旬,感慨英雄孙权风流余韵历经无数风雨而一去不返,只留下歌舞旧址供后人凭吊。(3)郦道元三峡中,“ ? 。两句从色彩对三峡春 冬景物进行描写。【答案】 (1). T屯郁邑余伟僚兮(2).吾独穷困乎此时也(3).舞榭歌台(4).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5).素湍绿潭(6).回清倒影(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贺新郎杜子昕凯歌 刘克庄尽说番和汉。这

21、琵琶、依稀似曲,蓦然弦断。作么一年来一度,欺得南人技短, 叹凡处、城危如卵。元凯后身居玉帐,报胡儿、休作寻常看。布严令,运奇算。 开门决斗雌雄判。笑中宵、奚车毡屋,兽惊禽散。个个巍冠横尘柄,谁了君王段 也莫靠、长江能限。不论周郎并幼度,便仲尼、复起嗟微管。驰露布,筑京观【注】元凯:泛指贤臣、才士。幼度:东晋名将谢玄的字。微管:代称管仲。露 布:帛制旗子,多用来传递军事捷报。.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词风格豪迈慷慨,表达了作者对宋军最终力挫强敌、得胜归来的喜悦之情。B.上阕写琵琶弦断,渲染了紧张气氛,暗示胡人再次侵略,战事爆发。C. “报胡儿、休作寻常看”意指南宋城池,几处危

22、急,胡人攻势凶猛,不可小看D.下阕用典,赞扬杜子昕英勇善战、指挥若定、功勋不下古人。.刘克庄是南宋末年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有人评价他的诗词“批 判锋芒有时比辛(弃疾)更尖锐”。试结合本词内容分析这一特点。.(三)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以骏马设喻,反面证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两句是“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周亭怀古中“,两句写出刘裕当年气势如虹,极具豪迈气概。(3)曹刿论战中曹刿判断齐军没有伏兵,鲁国可以乘胜追击的依据是(3分)C(6分)运用口语化语言,“作么一年来一度,欺得南人技短。叹几处、城危如卵”,直 接表达对胡人频繁入侵的痛恨,对南宋朝廷束手

23、无策、国土沦丧的愤懑之情。直斥朝中大臣,“个个巍冠横尘柄,谁了君王此段” 一句,表达对他们尸位素餐, 不能为君王解决外敌之忧的痛斥。直指南宋朝廷的软弱,“也莫靠、长江能限”,指出南宋朝廷希图依靠天险拒敌 的不切实际的侥幸心理。全诗揭露了南宋朝廷上下面对外敌入侵毫无作为的现实,批判直指弊端,尖锐不留余地。(每点2分,答出3条即可。)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注意以下字的书写:骐、骥、辙、靡。(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千秋岁水边沙外秦观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 碧云暮合空相对。忆昔西池会,鹤鹭同飞盖。携

24、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 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次韵少游苏轼岛边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泪溅,丹衷碎。声摇苍玉佩、色重黄金带。一万里,斜阳正与长安对。道远谁云会,罪大天能盖。君命重,臣节在。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吾已矣, 乘程且恁浮于海。注绍圣元年(1094),宋哲宗亲政后起用新党,包括苏轼、秦观在内的一大 批“旧党”纷纷被贬,这两首词分别作于苏轼被贬琼州, 秦观被贬处州(今浙江 丽水)时所写。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鹏yuan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苏轼的词属于之作,次韵的意思是 。 (2分).从抒情手法和语言风格的角度比较两首词的不同。(6分)(三)

25、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题。(6分)子日:“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一论语.卫灵公子路日:“君子尚勇乎?”子日:“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 有勇而无义为盗。一论语.阳货“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一论语里仁仁者人也,义者宜出1 0论语.中庸.第三则材料中“无适也,无莫也”是什么意思 ?(2分).根据上述材料,简述儒家“义”的内涵。(4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小题)(6分).应和(和诗)1分,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也叫步韵) 1分.抒情手法(4分):秦词:抒情委婉含蓄。上片触景生情:眼前的春色反倒勾起了对往昔的回忆;寓 情于景:漂泊之苦,离别之愁寄寓在悠悠碧云,沉沉暮色中。下片借春逝抒贬谪 之痛、失意之悲。苏词:抒情偏向直白。上片“未老身先退”、“丹衷碎”和下片 “罪大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