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这篇文章,全面了解道教四大名山,不看不知_第1页
读完这篇文章,全面了解道教四大名山,不看不知_第2页
读完这篇文章,全面了解道教四大名山,不看不知_第3页
读完这篇文章,全面了解道教四大名山,不看不知_第4页
读完这篇文章,全面了解道教四大名山,不看不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读完这篇文章,全面了解道教四大名山,不看不知道教是起源于中国本土的宗教,道教提倡天人合一、道 法自然,追求济世度人、长生久视、得道成仙。有人认为道 教提倡由世,喜欢隐居在山林中。此话虽不完全正确,但是 道教的洞天福地和很多知名宫观的却都在神山上或仙岛中。 其实更应该理解为,道教崇尚自然之道,在山林中在狂野里, 道人们摆脱了束缚枷锁,可以更加亲近自然,融入自然、体 悟与道合一的境地。有人说来自于印度的佛教在中国有四大 佛教名山,你们道教是不是也有四大名山与之相对应呢?这 个说法原原本本就很好笑,因为道教有三山、五岳、十大洞 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三十六靖庐、二十四治(后 期为四十四治)等

2、,除此之外还有众多仙山,怎么说说仅仅 四大就够了。但是如果非要说四大道教名山,其实说法也不 只有一种。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块了解一下大众认知中的道 教的四大名山。道教四大名山,当代比较流行的说法是:湖 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但是你 知道吗?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三种道教四大名山的说法,今天 小编就同大家一块全面了解一下。首先了解一下我们最常见的说法湖北武当山位于湖北丹江 口市,有72峰、36岩石、24涧、3潭、9泉;除了道经中 记载的真武大帝在武当山修道飞升外,我们当代历史所记载的武当山道教最开始起源于春秋时期,老子弟子文始真人尹 喜曾在武当山隐仙岩修道。后唐代五龙祠的修建开启

3、了武当 山辉煌的历史篇章,经历宋元、特别是明朝时代武当山道教 走向了最辉煌的顶峰。山间道观总数达2万余间,现存古建宫观庙宇53处,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遗址 9处,占 地面积20万平方米,1994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国 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 5A景区。江西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市,祖天师曾在此处修行,练就金 丹,现龙虎山正一观有一口 1900年历史的古井据说就是当 年的炼丹井,另有龙虎山太上清宫一棵将近1900年历史的古树,据说是祖天师手载。据道教典籍记载,张陵第四代孙 张盛天师携带印、佥U、返回龙虎山修行,从此龙虎山就成了 正一道祖庭和正一道中心。此后张天师后裔世居龙虎山,至 今承袭

4、六十三代,历经将近一千九百多年。源远流长的道教 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霞地貌构成了这里自然人文的绝 唱,2010年8月2日,龙虎山与龟峰被一并列入世界自然 遗产名录。四川青城山位于四川都江堰市,是道教发祥地之一,历史源 远流长,相传轩辕黄帝时有宁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黄 帝传授御风云的“龙跻之术”,黄帝筑坛拜其为“五岳丈人”, 故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并建观 (丈人观)纪念。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 的美誉。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 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 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 “

5、八大洞”“七 十二小洞” “一百八景”之说。全山有 36座山峰,诸峰环绕 状如城廓。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 “八大洞” “七十二小洞” “一百八景”之说。全山有 36座山峰,诸峰环绕状如城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 被道教列为“第 五洞天”,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 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在2000年被评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安徽齐云山位于安徽省徽州市,又成白岳,是一处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为特色的山岳风景名胜区,齐云山素有“黄山白岳相对峙,绿水

6、丹崖甲江南”之称。境内有 36奇峰、72怪崖,间以幽 洞、曲涧、碧池、青泉,汇成胜境。唐朝,四川青城山“天 谷子道人”的门徒余氏六三娘从湖北武当山来齐云山传道, 属正乙派,养文生、耀生、志生、立生四子皆入道,为齐云 山最早的四大房,是开山建道之始。自余氏六三娘来到齐云 山,至南宋的数百年间,道教在山上建有众多宫观庙院,南 宋时代齐云山道教开始逐渐走向了兴盛,明代全国上下,从 天子至庶民多数崇道,齐云山道教在明代走向了辉煌的巅 峰。以上是我们常见的四大名山的说法,青城山不用说,武 当山和齐云山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是在元明清时代,龙虎山 从元代开始统领三山符箓,成为了江南道教的领袖。这个目 前常用的

7、说法,应该是从元明清三代逐渐确立的,是距离我 们最近的说法。反映了三代四所名山道教的辉煌。下面我们 一同了解一下道教四大名山的全部说法:第一种说法:湖北 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第二种说 法:四川鹤鸣山、江西龙虎山、江西阁皂山、安徽齐云山。 第三种说法:四川鹤鸣山、山东昆前山、江西龙虎山、湖北 武当山。第四种说法: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山东省崂 山、四川青城山。第一种说法为目前常说的说法,刚才和大 家一块了解了,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第二种说法中的两所名 山:四川鹤鸣山和江西阁皂山。四川鹤鸣山又称“鹄鸣山”,位于四川成都西部大邑县城西 北12公里的鹤鸣乡三丰村,属岷山山脉,海拔

8、1000余米,北依青城山(约 30公里),南邻峨眉山(约120公里),西 接雾中山(约10里),足抵川西平原,距成都约70公里。因山形似鹤、山藏石鹤、山栖仙鹤而得名,为古代剑南四大 名山之一。这里山势雄伟、林木繁茂,双涧环抱,形如展翅 欲飞的立鹤,故名“鹤鸣山”。鹤鸣山有众多的名胜古迹现 存,主要的景点有三宫庙、文昌宫、太清宫、解元亭、八卦 亭、迎仙阁等宫庙建筑。鹤鸣山的道缘,是因为祖天师在此 地遇到老君下降,赐予其二十四品秘箓,并以此为基础,正 式形成了正一盟威道,是为正一道道源地之一。晋葛洪神 仙传:张道陵者,沛国人也,本太学生,博通五经,得黄 帝九鼎丹法。闻蜀人多纯厚,易可教化,且多名山

9、,乃与弟 子入蜀,住鹄鸣山,著道书廿四篇。可见鹤鸣山名声的兴起 和正一道有着不解之缘。江西阁皂山又称葛岭;位于江西省樟树市东南, 武夷山支脉, 誉为清江碧嶂,为第三十六福地。逶迤绵延200余里,峰回峦复,古竹苍松,霞蒸云蔚,引絮含烟,山川风光,胜景天 成。骆驼、太极、玉女、凌云、丁仙诸峰环抱,中为腹地, 以道医著称为国家 AAAA级景区。阁皂山是一座富道教文化 和中药史文化为一体的名山,其道教的历史离不开葛玄天 师,东汉汉末三国时期,著名的道教天师和医药学家葛玄真 人在此悟道修真。葛玄天师既是灵宝派道教的始祖,又是樟 树医药业的奠基人,阁皂山也因此成为樟树药帮的“祖山” 以阁皂山为中心形成了历

10、史地位崇高的灵宝派道教,后期发 展为与龙虎山宗、茅山宗并称的阁皂宗,为符箓派道教三山 之一,更有“天下科仪由灵宝”说法,可见阁皂山在道教中 的历史地位。第三种说法中,提到了山东的昆前山。下面咱 们一块来了解一下昆前山。山东昆前山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境内,胶东半岛东端,面积48平方公里,属暖温带季风型气候和海洋性气候,主 峰泰礴顶海拔923米,是胶东半岛第一高峰,方圆百里,峰 峦绵延,林深谷幽,古木参天,多有清泉飞瀑,遍布文物古 迹。中国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胶东革命的摇篮,素有“海上仙山之祖”美誉,“海上仙山属蓬莱,蓬莱之祖是昆 前”之说。三国魏晋时葛洪仙翁在其著神仙传中,曾经 描写仙人麻

11、姑,曾立于此处,发生沧海桑田的感慨,现存有 岳姑殿。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祖师自终南山云游东 下,聚徒讲道于烟霞洞中,逐渐在昆前山地区形成了全真派 道教,称为全真道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昆前山作为道教名山 离不开全真道的推动。第四种说法中,提到了山东崂山。下 面咱们一块来了解一下崂山。山东崂山崂山,位于青岛市东 部,古代又曾称牢山、劳山、鳌山等。它是山东半岛的主要 山脉,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 米,是中国海岸线第一高峰,有着海上“第一名山”之称。当地有一句古语说:“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崂山是道 教发祥地之一。崂山自春秋时期就云集一批长期从事养生修 身的

12、方士之流,明代志书曾载“吴王夫差尝登崂山得灵宝度 人经”。到战国后期,崂山已成为享誉国内的“东海仙山”。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前 140年)张廉夫来崂山搭茅庵供奉三 官并授徒拜祭,成为了崂山道教开山祖师,奠定了崂山道教 的基础。从西汉到五代时期末,崂山道教基本属于太平道及 南北朝时期寇谦之改革后的北天师道,派上分属于楼观派道 教、灵宝派道教、上清派道教。历史上最从宗辉煌的几大道 教宗派都曾经在崂山发展壮大,并辉煌一时。金代全真派道 教再次活动,并把崂山道教地位推向了顶峰,从金代延至明 代,崂山教派总数达到 10个,崂山及周边地区道教长盛不 衰,至清代中期,道教宫观多达近百处,对外遂有“九宫八 观七十二庵”之说。民国时期,因为崂山道士坚持抗日爱国, 崂山道教被打击毁坏极其严重, 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 国家给予大力支持,不少道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