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数控恒流电源_第1页
高效数控恒流电源_第2页
高效数控恒流电源_第3页
高效数控恒流电源_第4页
高效数控恒流电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效数控恒流电源摘要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提高能源利用率对工业和社会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描述了高效率数控恒流电源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本系统采纳DCD变换器芯片TS4,它是一款高效的电源开关操纵芯片,输入电压范围宽,输出电流高达3A。以MSP430F47单片机为主操纵器,通过键盘来设置电源的输出电流,设置步进等级为1mA,并可由液晶显示器显示实际输出电流值和负载功率。本系统还具有开路检测和过压爱护功能,可广泛应用于需要高效恒流源的领域。关键词:MSP430F47单片机 C/C变换器 高效恒流源 bractTsaper dsristhedesinof high-powe D poer

2、upply prnciple andethod toMSP430F247 microntollerbaed ontrolle,D wr throughthe keybod to sethe utput urrent, se the stele as mA,ndtheacaloutputcrrentvalu and lod owercan bedispyed y th LCD This sytemussDC /DC cnverter hi P54, he tut ower MO tuecanexpasinthe cuent .nle Chip Pogmmale put digiasinal, t

3、hroughD A cnverter (TLV68) outu aalog, thrgh th eratioal amplier soaion amplie,ndrecisiovoltae smplin rsistor olecionenlarged oared t cnrl DC/ DC cnvetes feedck sid, to achiev he ouput curent cotrol. uput urt thouh t urren / oltagecangs, the adot f / D cnrter chip,realime into eanalog data, ad ten a

4、nalyed by micoomptr presing,h feedbac throug h form ofdta lin, so that curet is more be, t onstitus a sable oltage-contolledcurrent soure. Actul test reultsothath ystem otpucurtstiy, wi the oad anmbien tempeate chngesandhh gDu, otptcreterroof m, otput curretat A 20mA FanWi a be arbitarily set within

5、,output effien upo %, nd thus e actuapplati rquinghih stabiiy nd igheiciency conantcuret fd Key ords: S30247 MCU DC D convter efficiencynstat cren soue目录一:方案设计与论证1总体设计方案与比较:方案一:采纳以9C为核心的单片机系统来操纵12位A721的数据的输入并将其转换成模拟量输出同时单片机把输入的预值电流送数码管显示,再依照输出的电压量来操纵电流的变化,此方案的优点是输入的预值电流信号稳定且幸免了大量的数据存储,缺点是电路效率低。其电路方框

6、图如图.2所示:图.方案二方框图方案二:采纳开关电源操纵芯片TPS543,该芯片其内部集成11毫欧的MOS开关管,效率高达95,输出电流最高3A,能够满足题目的要求。该芯片固定为50KHZ开关频率,可采纳较小的滤波电感,电容消除纹波。用单片机输出数字量通过D/A变换和采样比较能够对输出电流程控。此方法优点是能够对输出电流预置和显示,而且效率高,因此电路和设计采纳方案二,其电路方框图如图1.2所示:负载DC/DC变换器 输入i 预置和输出显示MSPF430F247单片机键盘 图1.2 方案二方框图二模块电路设计及比较本系统以MSP4F247单片机为核心,外围包括C变换器模块,数模和模数转换模块,

7、液晶显示模块,电流采集模块。21DC/C变换器模块TP5430是一款输入电压范围宽,工作频率高,转换效率高的直流变换器件,可做升压和降压之用,本系统用做降压输出,输出经电感电容滤波,可得到稳定的电压,引入电流反馈可得稳定电流。电路原理图如下图.1所示图2.1DDC变换器模块图2.TPS5430原理图22数模转换模块 L518是TI公司生产的2位数模转换芯片,它采纳串行输入数据,转化后的模拟电压可通过个通道输出,采纳此芯片能够简化硬件电路设计,而且其转换精度高。其管脚如图2.2所示 IT1IT2为数字量输入,Rfe为模拟量输出,rf为参考电压Vd为+V电源。数模转换公式: (2-1) 例如: B

8、IT1T12为(1111111111)且Vref为-5,则: (-2) 当ITIT12为(10000000)且rf为-5,则: (2-3) 由于该设计要求输出电流步进10毫安,基与此,本设计将采TL618 12位数模转换器。图2.TLV561芯片管脚图2电压采集与放大模块考虑温度和其它因素变化对电阻阻值的阻碍,系统采纳周密康铜丝为采样电阻,考虑系统效率因此选择阻值为0.1欧姆。采样电压放大10倍和单片机给定的电压通过加法器相加后送给P5430的第4脚,整个系统构成一个负反馈,能够保证输出电流恒定。电路参数计算 如下:23模数转换模块采纳TLC253模数转换芯片,该芯片具有11个模拟通道输入端,

9、转换结果有位,12位,1位并可编程配置,其转换速率快,线性误差小。 本系统采纳其模拟通道0采集输出电流,模拟通道1采集输出电压。并分不用跟随器可保证采集的数据稳定。将转换后的数据送给单片机实现电流和输出功率的显示。转换结果为12位,满足系统精度要求,原理图如图.图3模数转换模块2.单片机最小系统与液晶显示和键盘连接模块本系统用MSP30F247为主操纵器,该单片机静态工作电流小,功耗低,满足该系统高效的要求。其P3口作为液晶的数据端口,P2口为操纵口,1口高4位为键盘接口,原理图如下图.45集成运放和单片机供电模块2.1采纳TPS40,通过调节反馈电压,可得到5V的稳定电压,原理图如图2.51

10、图.5.1 电源模块-5V电源模块,系统采纳MC406电源芯片,得到-5V电压,原理图如下图5.2图2.5.2 5V电源.5.3单片机用.V供电,系统用TPS733芯片得到.3V电压,原理图如下图2.5.3图2.3 .3V电源模块2.4各单元连接框图三:软件设计本作品采纳IARmbedddWrkbench作为开发软件,它是以NDWS为开发平台,使用时,先建立一个工程文件夹,以保存相应的工程文件。打开该软件后,先建立工程文件,然后保存,编辑完目标代码后,点击编译运行即可实现软件仿真。适配好目标器件,使用计算机并口和GTA接口,可将代码下载到硬件进行在线调试。 本作片软件要实现的功能是:3.1:软

11、件设计思想3.2:软件设计流程图3.3:各模块程序设计及相应的软件算法四:系统测试本系统具有输出200A到2000m的稳定电流,可在该范围内预置,同时具有+-10m的步进。4.1测试方案测试仪器:电流调整率S的测试:(o10m,负载为5的条件下测试);测试结果如表4表41输入电压 (V)23145678实际输出电()电流变化量I(A)电流调整率SI 负载调整率SR的测试:(Ui=, I=1000mA,负载在1条件下测试)测试结果如表42表.负载R()245实际输出电电流Io() 电流变化量Io(mA)负载调整率SR纹波电流测试:测试条件为(i 15V,o=10V,IomA);测试结果如表4.表4.3纹波电流测量电流值(mA)交流毫伏表读数(m)示波器读数(pp)(m)200500105002000整机效率测试:(Ui=15V,Uo=0V,I=200m);4.2测试仪器4.3测试结果五:设计总结通过为期四天的设计,感触颇深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技巧。在这四天中,我们遇到许许多多问题,对待问题要多方法处理,多角度处理。通过这几天的设计竞赛,我们不但增强了实践能力和协作精神,而且明白得了联系实际的重要性,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不无裨益。因此,我们的设计还存在着一些缺陷,有待于在今后设计中进一步提高,在此恳请各位老师批判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