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护理_第1页
脑出血的护理_第2页
脑出血的护理_第3页
脑出血的护理_第4页
脑出血的护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脑 出 血 的 护 理一定义 系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年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口,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在脑出血中大脑半球出血占80%,脑干和小脑出血占20%。(一)脑干外形:1、腹侧面:1)结构锥体延髓脑桥沟锥体交叉橄榄脑桥基底部基底沟小脑中脚视束大脑脚脚间窝二、解剖图三临床表现1.高血压性脑出血常发生与5070岁,男性多,冬春季易发。2.发病前常无预感,少数有头晕,头痛、肢体麻木和口齿不清等前驱症状;多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用力时发病。3.起病突然,往往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病情发展至高峰。血压常明显升高,并出现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

2、碍、大小便失禁等。呼吸深沉常有鼾声,重者呈潮式呼吸或不规则呼吸。深昏迷时四肢呈弛缓状态,局灶性神经体征不易确定,此时需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相鉴别;若昏迷不深,体查时可能发生轻度脑膜刺激征以及局灶性神经受损体征。4.由于出血部位和出血量不同,临床表现各异。丘脑出血:占脑出血的20%。病人常出现丘脑性感觉障碍(对侧偏身深浅感觉减退、感觉过敏或自发性疼痛),丘脑性失语(言语缓慢而不清、重复语言、发音困难等),丘脑性痴呆(记忆力和计算力减退、情感障碍等)和眼球运动障碍(眼球向上注视麻痹等),出血侵及内囊可出现对侧肢体瘫痪,多为下肢重于上肢。四.辅助检查头部CT检查可以确诊。 五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

3、治疗。保守治疗为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鼻饲,预防感染等;调控血压;控制脑水肿;止血药和凝血药的应用。手术指征: 1.基底节出血,中等量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可根据病情,出血部位和医疗条件,在合适时机选择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及时清除血肿。大量出血或脑疝形成者多需外科行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以挽救生命。2.脑室出血,轻型可行内科保守治疗,重型需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放液治疗。 六护理措施(一)术前护理1.密切观察病人的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2.体位:抬高床头15度30度,以利于颅内静脉回流。3.维持正常的体温 首选物理降温如冰块、冰帽和

4、降温毯的应用,若效果不好时可应用冬眠亚低温疗法。4.保持呼吸道通畅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舌根后坠者,可托起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道;防止颈部过曲、过伸或扭曲;意识不清者及咳痰困难者,应配合医生尽早行气管切除术;重视基础护理,定时为病人翻身、拍背、吸痰,以防肺部并发症。5.药物治疗的护理(1)使用脱水药物的护理:注意输液的速度,观察脱水治疗的效果。脱水剂多为高渗性液体,应防止药液外渗造成局部组织的坏死,若为外周静脉置管,72小时后应更换部位,以防高渗性液体对血管的刺激而形成静脉炎。(2)激素治疗的护理:注意观察有无因应用激素诱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感染等不良反应 (二)术后护理1.脑室引流的护

5、理(1)引流管的位置:待病人回病室后,立即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连接引流瓶(袋),妥善固定引流管及引流瓶(袋),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需要搬动病人时应将引流管暂时夹闭,防止脑脊液反流引起逆行性感染。(2)引流速度及量:术后早期应注意控制引流速度,若引流过快过多,可使颅内骤然降低,导致意外发生。因此,术后早期应适当抬高引流瓶(袋)的位置,以减低流速,待颅内压力平衡后再降低引流瓶(袋)。引正常脑脊液每日分泌400500ml,故每日引流量以不超过500ml为宜;颅内感染病人因脑脊液分泌增多,引流量可适当增加,但同时应注意补液,以避免水电解质失衡。(3)保持引流通畅:

6、引流管不可受压、扭曲、成角、折叠;适当限制病人头部活动范围,活动及翻身时避免牵拉引流管。注意观察引流管是否通畅,若引流管内不断有脑脊液流出、管内的液面随病人呼吸、脉搏等上下波动表明引流管通畅;若引流管无脑脊液流出,应查明原因。(4)观察并记录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状:正常脑脊液无色透明,无沉淀。术后12日脑脊液可略呈血性,以后转为橙黄色。若脑脊液中有大量血液或血色逐渐加深,常提示脑室内出血;一旦脑室大量出血,需紧急手术止血。脑室引流时间一般不宜超过57日,时间过长有可能发生颅内感染。感染后的脑脊液混浊,呈毛玻璃状或有絮状物,病人有颅内感染的全身及局部表现。(5)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定时更换

7、引流瓶(袋)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脑脊液逆流入脑室,注意保持整个装置无菌,必要时作脑脊液常规检查或细菌培养。(6)拔管:开颅术后脑室引流管一般放置换3-4日,此时脑水肿期已过,颅内压开始逐渐降低。拔管前一天应试行抬高引流瓶(袋)或夹闭引流管24小时,以了解脑脊液循环是否通畅,有否颅内压再次升高的表现。若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应立即放低引流瓶(袋)或开放夹闭的引流管,并告知医师。拔管时应先夹闭引流管,以免管内液体逆流入脑室引起感染。拔管后,切口处若有脑脊液漏出,也应告知医师妥为处理,以免引起颅内感染。2.气管切开病人的护理:保持室内适宜温度和湿度,湿化气道,避免呼吸道分泌物黏稠

8、、不易排出。3.遵医嘱应用抗菌药预防感染4.加强营养 (1)肠内、外营养:早期可采用肠外营养,待肠蠕动恢复后,逐步过渡至肠内营养支持。无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尽早恢复肠内营养更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当病人肌张力增高或癫痫发作时,应预防肠内营养液反流所致呕吐、误吸。(2)定期评估病人营养状况:如体重、氮平衡、血浆蛋白、血糖、血电解质等,以便及时调整营养素的供给量和配方。5.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长期卧床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应加强观察和护理。 (1)压疮: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尤应注意骶尾部、足跟、耳廓等骨隆突部位,不可忽视敷料覆盖部位。消瘦者伤后初期及高热者常需每小时翻身,长期昏迷、一般情况比较好者可每

9、34小时翻身一次。(2)泌尿系感染:昏迷病人常有排尿功能紊乱,短暂尿潴留后继以尿床。长期留置导尿管是引起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必须导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留置尿管过程中,加强会阴部护理,夹闭导尿管并定时放尿以训练膀胱贮尿功能;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超过35日,需长期导尿者,宜行耻骨上膀胱造瘘术,以减少泌尿系感染。3)肺部感染:加强呼吸道护理,定期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和呼吸道感染。4)暴露性角膜炎:眼睛闭合不全者,给予眼药膏保护;无需随时观察瞳孔时,可用纱布遮盖上眼睑缝合术。5)废用综合征:脑损伤病人因意识不清或肢体功能障碍,可发生关节挛缩和肌萎缩。应保持病人肢体于功能位,防止足下垂。每日作四肢关节被动活动及肌按摩23次 ,防止肢体挛缩和畸形。七健康教育1.保持功能位: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是保证肢体功能顺利康复的前提。仰卧或侧卧时头抬高30度,下肢膝部微屈曲,足与小腿保持90度,脚尖向上,上肢前臂呈屈曲状态,手握一布卷或圆形物。2.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每日3至4次,幅度、次数逐渐增加,随着身体的康复,要鼓励病人自行功能锻炼并及时离床活动。应严防跌倒踩空。同时配合针灸、理疗、按摩加快康复。(1)上肢功能锻炼:护理人员站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