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小学教材汉字教学内容编写之比较_第1页
中日小学教材汉字教学内容编写之比较_第2页
中日小学教材汉字教学内容编写之比较_第3页
中日小学教材汉字教学内容编写之比较_第4页
中日小学教材汉字教学内容编写之比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日小学教材汉字教学内容编写之比较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与东京书籍版 新国语为例桑哲专题名称小学语文教与学【专题号】G391【复印期号】2010年09期【原文出处】课程教材教法(京)2010年7期第107112页【作者简介】桑哲,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 )。【关键词】EEUU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无论是从文化传承功能,还是与语言的关系上,汉字作为记录汉语言的符号都与其他语言文字 有着很大的不同。汉字的教学在母语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价值和地位。笔者试从教材编写的角度,拟通过与日文汉字教学的比较, 考察我国小学语文教材汉字内容的设置及编写问题,以此探讨汉字教学的目标和具体方

2、案。日本作为汉字文化圈的重要成员,汉字使用的历史源远流长,长盛不衰。就构形来说,除了 “日制汉字”或“和制汉 字”以外,日文汉字与汉文使用的汉字差异不是太大,二者有较大的可比性。诸桥辙次大汉和辞典是最大的日文汉字字典, 共记载接近五万个汉字,不过在战后的现代日文中常用的汉字大约只有数千个。汉字的学习也是日语学习的主要组成部分。所 以,有必要把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识字教学内容的编写和日本小学教材中汉字学习内容的编写进行比较,这对我们的教材改革 和研究等应有一定的借鉴和帮助作用。本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16年级教材(以下简称“人教版课标教材”)和东京书籍株式会社2004年

3、版新编小学国语教材(以下简称“东京书籍版教材”)为研究对象,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比较:(1)汉字教学的指导要求;(2)首现汉字的文中处理方式;(3)首现汉字的文末处理方式;(4)生字表的处 理方式;(5)汉字知识的相关文章编排;(6)教材中汉字的数量及分布。一、教材所反映的有关汉字教学的指导要求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汉字教学的总体要求是:“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在具体阶段目标中,要求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 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4年级“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 56年级“

4、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 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1 日本在平成元年(1989年)3月15日颁布了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平成 4年4月施行) ,规定了小学阶段要学习 的汉字是1006个,并详细规定了每学年应该学习的字数和具体字种,第一至六学年分别要学习的汉字字数为80字、160字、200字、200字、185字、181字。2所有教材编写必须严格按照该规定执行。对比中日小学教育对汉字数量的要求,发现日本对汉字教学也一直十分重视。日语的文字系统是由汉字、片假名和平假 名组成的,汉字在日语书写中占有一定份额,但不是唯一的书写符号,这与汉语中的汉字是不同的。1930年前后,王文

5、新统计了九万余字的语言材料,包括三种版本的国语教科书、各地小学作文原稿和小学儿童课外读物,完全用人工方法统计得到小学生应 学词汇7199个,写成小学分级词汇研究一文,这是我国现代最早的小学用字研究。他把小学识字量化为3799个,然后把这些字分配到小学初小和高小六个年级,确定各年级的识字量和具体字表。该书确定的小学各年级的识字量为:初小阶段一年级 541字,二年级558字,三年级654字,四年级793字。高小阶段五年级 622字,六年级631字。31983年5月,教育研 究杂志发表了张卫国的小学语文用字研究,他在应用字频统计的基础上,又考虑到每个字在不同文章中的使用情况,作者 计算排列出了社会用

6、字概率表,然后对表中的前4000字进行筛选,最后得到包括 3071个字的小学语文用字表。4当然字量的研究在汉语汉字教学中还需要继续进行。无论从国内历史情况来看还是从国外相似情况考虑,在小学语文教材汉字教学编写方面,我们目前比较明显的不足是汉 字教学在教材中没有具体的定量和定序。与日语汉字教学相比,我们界定的是一个模糊量,而日语则是一个确定量,日本目前能 具体到每学年该学习的具体汉字。我们认为,定量不仅仅在于宏观数量的多少,关键在于数量所反映的内容,要把定量落实到具 体的汉字,做到字有定量,量有定字,而不是空谈数量,徒论汉字。在定序方面,不仅仅指的是汉字排序的索引功能,在汉字教 学中,定序还应指

7、汉字个体的教学顺序,即先学哪些汉字,后学哪些汉字,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现在通行多套小学语文教 材,汉字教学更是其中关键,如果无表可依,无序可依,各套教材之间必然会有更多的不必要的差异,必然缺失汉字教学的科学 性,从这一方面讲,基础教育基本字表的研制和编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二、教材首现汉字中要求学习生字的文中处理方式人教版课标教材对首现字的处理方式是:部分首现汉字入“生字表”有明确的会认、会写要求与目标,另一部分首现字 没有明确的学习要求,由教师灵活处理。第一学年,所有汉字都进行了注音;第二学年,在文中进行了注音、在生字出现页的下 端进行生字集中复现,并加大字号,加黑字体,加注拼

8、音;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学年,在内文中,对首现字进行了字后括号 注音处理。东京书籍版教材,在第一学年的两册教材中,首现汉字的页码下端,复现了该汉字,并加注读音,而且标示出了笔顺 (图1);在第二学年到第六学年的教材中,首现字的下端复现了该汉字,也加注了读音,但没有了笔顺(图2)。土土土金金金金金 金金金图1 (东京书籍版第一学年教材)图2 (东京书籍版第二学年教材)比较来看,汉文汉字和日文汉字首现字的编排目的和秩序安排基本是相同的,所差异者主要体现在第二学年首现字的处 理方式上。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二学年首现字采取了个体化的处理方式,日本东京书籍版教材将其与中高年级并列,并没有做特意 的安排。再

9、就是第一学年的日文汉字首现字紧接着有笔顺描写,人教版则将其置于了课后。三、教材首现汉字中要求学习生字的文末处理方式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一学年在课后分别列出要求会认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然后再分会认和会写两类,并标示了要求会写 字的笔顺;第二学年上学期课后,把会写和会认的字分开列表,对要求会写的生字,加一次描红,到第二学年下学期时会写的字 没有了描红;第三学年至第六学年,文后仅用双横线与田字格(或方格)区分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写在双横线里的是要求会认 的字,写在田字格(或方格)里的是要求会写的字,会写的字第三学年是用田字格,其他三个学年都是用的方格。东京书籍版教材课后的生字表,不是单纯地列出所学新字,

10、而是对所学字进行广泛联系,有的有新字的组词,有的和形 近字进行比较,或者和同义、同类或反义字进行比较,对于需要练习的汉字,只是列出,没有更具体的操作。对比而言,在汉字构形方面,人教版课标教材在文末生字的处理上比较细腻,而日本东京书籍版教材则更重视构形之间 的联系、重视汉字之间的意义组合。四、每册教材后生字表的处理方式人教版课标教材的课后生字表一到五学年都是把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分开列表。在第六学年教材中,由于没有了要求会 认的字,只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在第一学年上册的两个生字表中,所有汉字都加了拼音,第一学年下册到第五学年,只有要求会认的字(“生字表一”中的汉字)加注拼音,要求会写的汉字生字只是列

11、出,没有加注拼音。图3 (东京书籍版教材课后字表举例)东京书籍版教材课后的生字表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当学期新学的汉字,也就是“生字表”中的汉字,第二部分是该学 期之前学的所有汉字,也就是“已学汉字表”中的汉字。这两个生字表都对汉字进行了音读、训读注音,标示出了笔顺,同时还注明了每个汉字的总笔画数,并在不同读音后面例举了词语。每学年的生字表又各有特色与侧重。另外,每册课本的后面还附有 “汉字练习”,是就新学汉字或已学汉字进行的分类填空练习,有的按照场景分,有的按照词类分,有的按照词义分等。流8流流流流流流 09 OHX*覆去打C2220G4n:u 川广安H5。玄4*水 ax-tH岂流守图4(东京

12、书籍版教材册末字表举例)概括地说,日本东京书籍版教材课文后生字表中的汉字可分为两级,一级是本学期新学的汉字,一级是以前学过的汉字。这种区分有利于生字的复习、巩固,非常实用。“汉字分类练习”部分的设置也很有意义,把汉字的使用与具体语境结合起 来,同时还兼顾了汉字的语言意义,这对强化学生对汉字的理性认识、促使学生从语言层面来理解汉字是非常有价值的。人教版 课标教材课文后生字表中的汉字也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会认的字,一是会写的字,“会写”的概念应该涵盖了 “会认”,是汉 字教学的高级层次。这样就突出了生字教学的重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分清主次,更有利于汉字的掌握。在教材生字表的编 写时,要加强对这

13、两种层次的研究,加强使用频率的调查,进行科学的分析。同时,也要适当借鉴日本教材生字表的编写理念和 方式,把汉字教学上升到语言的高度,重视词性分类、意义组合,这样会使学生在汉字的学习过程中既有感性的体悟,也有理性 的思考。五、汉字知识的相关文章编排对于汉字知识在人教版课标教材和东京书籍版教材中都有涉及。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组内容中,设置了 “综合性 学习:邀游汉字王国”,分为“有趣的汉字” “我爱你,汉字”两部分,分别对汉字的造字,结构,历史演变等作了叙述、说 明,同时也安排了汉字误读误写造成的笑话和损失等内容,还有对汉字书法艺术的欣赏,并通过散文、诗歌的欣赏展现汉字的魅 力。东京书籍版教材

14、,在五年级上学期,介绍了汉字的由来,以及汉字的造字法和结构类型;六年级上学年介绍了日本的文字, 主要是汉字与日本文字的关系。汉字知识的介入,是汉字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重视。就我国的教材而言,汉字正字法、汉字与汉 语的关系、汉字的文化功能、汉字对周边国家的影响等有关内容也可以适当有所体现。六、两套教材汉字的数量及分布1946年11月6日日本政府公布了当用汉字表,表中收汉字1850个,这些汉字不能表达的语词都用假名书写。规定了 881个“教育汉字”,作为小学课本使用的汉字范围。郭沫若先生在1964年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学机械化中指出“日本能够把一般用的汉字规定为18

15、50个,把小学用字规定为 881个,这是由于有日本字母假名,并发挥了假名作用的原故。5所以,虽然1989年日本颁布的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平成4年4月施行) ,规定的小学阶段要学习的汉字是1006个,但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比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总目标“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的要求低,数量少,因为在日语中片假名起了更大的补充作用。东京书籍版教材是严格按照日本小学校学习指导要领(平成4年4月施行)规定的小学阶段要学习的汉字是1006个编写教材的,12册教材汉字总量是1007个,一年级下册字表比日本政府颁发字表多一 “空”字。各册具体分布情况如下:第 一册21字,第二册59字,第三册94

16、字,第四册66字,第五册121字,第六册79字,第七册118字,第八册82字,第九册 103字,第十册82字,第H一册100字,第十二册81字。人教版课标教材12册共有要求会写的汉字是 2500个,会认的汉字是 3000个,是严格按照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学习量 的要求进行编写的,具体分布情况见下表。袤1人教版要求会认的汉字字表分册统计舟级二年级:年级四年级五年级总计ft4()04502002002001450卜册5so400加2002001550总i 1950L _| 8504004004003(X)02人教版要求会写的汉字字聚分册统计总小年级二年缓咨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总计100350300

17、200150120 11220250300 |300200150801280而F3506506004003002002500日本的汉字和我国的汉字虽然有一定差异,我国的常用汉字表和通用汉字表虽然也待更新,但在这里,我们还 是以这两个表为参照基准,就人数版教材和日本东京书籍版教材其中所学汉字在字表中的分布作一比较,供大家参考:表3人教版要求会认的汉字字表统计年级二年级,:年级四年级及年级总计#1137935733330r541282380次常用字12 .010816343S :通用手3221038109IK2通用外000000总讣950850一 一一 、驷4004003000(注:六年级字表中字

18、均为场会写的字.故不在此表中I*4人教版要求会舄的汉字字表统计年至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圾总计常用字3306325793561302231次常川字141936R462215通用字042832 1854通用外00000Q10总计3506506004003002002500表S日本东京书籍版教材小学汉字字豪虢计一年级二年级W年级四年级11年级六郎皴总计常用字74114J14512095109657次常用字0J4203!0通用字12,352316通用字衣外64348 17388r 66324总计81160200200183181,1007注“一年级下册宇次比日本敖肓部颁发字袅多一 “空”字,总

19、敦为1007字)总之,我国的小学教材和日本的小学教材在汉字教育教学的教材编写上各有特色,日本的小学教材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 借鉴的地方。汉字教学、语文教材中汉字教学内容的编写尚待深入,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问题。.汉字的定量问题在广泛调查、科学评价的基础上,确定教材中汉字的数量。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元语言的角度测定教学用汉字的数 量,也就是课本教学语言中所使用的汉字,比如,标题语言、解释性语言等。二是作为直接教学内容的汉字,即学生会认会写的 汉字,也就是生字表中的汉字。在这两个问题上,要充分吸收语言学界或文字学界对汉字应用的研究成果,在教材编写中体现 常用汉字表通用汉字表中各级汉字的分布比例。.汉字的定序问题应该从广义上理解汉字的定序,包括三个层面:一是索引层面,即字典、辞书中关于汉字的排列顺序,也就是一般所说 的音序、形序和义序等。二是书写层面,即汉字的笔顺,汉字的笔顺是有理据的,不可随意为之。三是学习层面,即汉字学习的 顺序,哪些汉字先学,哪些后学,应有一定的规则。后两者需要在语文教材中充分体现。.汉字的认知教学现代汉字是由古代汉字发展而来的,总体来看,形体的变化虽然比较明显,但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并且可以追根溯 源。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