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学习课件_第1页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学习课件_第2页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学习课件_第3页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学习课件_第4页
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学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共识意见(天津,2008年8月30日)上海 松江区中心医院内窥镜室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本共识意见仅为广泛共识的临床指南,不涵盖科研标准力求简明实用,便于向各级医院推广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本共识意见适用范围结直肠黏膜起源的早期大肠癌及相关癌前病变以上皮成分为主的大肠非肿瘤性病变 炎性息肉、幼年性息肉 Peutz-Jeghers综合征的大肠错构瘤性息肉本共识意见不适用于大肠的黏膜下肿物及其它非上皮源性肿瘤(如类癌、间质瘤、黏膜下囊肿或气囊肿、淋巴瘤及其它黏膜下肿瘤)。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二、大肠癌的

2、癌前病变指业已证实与大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病理变化包括:腺瘤腺瘤病(家族性腺瘸性息肉病及非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炎症性肠病相关的异型增生有研究认为畸变隐窝灶(aberrant cryptfoci,ACF),尤其伴异型增生者,应视为癌前病变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三、早期大肠癌的内镜下形态分类两类基本型:隆起型和平坦型隆起型(I型): 病变明显隆起于肠腔,基底部直径明显小于病变的最大直径(有蒂或亚蒂型);或病变旱半球形,其基底部直径明显大于病变头部直径此型根据病变基底及蒂部情况分为以下3种亚型:有蒂型(Ip):病变基底有明显的蒂与肠壁相连亚蒂型(Isp):病变基底有亚蒂与肠壁相

3、连广基型(Is):病变明显隆起于黏膜面,但病变基底无明显 蒂部结构,基底部直径小于或大于病变头端 的最大直径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Ip IspIs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 平坦型(型): 病变为紧贴黏膜面的地毯样形态,可略隆起于黏膜面或略凹陷于黏膜面,病变基底部直径接近或等于病变表层的最大直径此型分为4个亚型:IIa,表面隆起型b,表面平坦型c,表面凹陷型侧向发育型肿瘤(LST) 病变最大直径10 mm以上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四、有助于发现和诊断早期大肠癌的内镜技术结肠镜单人操作插入法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放大内镜技术及放大内

4、镜下肿瘤性病变的陷窝分型超声内镜技术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优势:能明显提高微小病变的发现率能更清晰显示所见病变的边界与表面结,有利于内镜下初步判断病变性质。非着色性染色剂靛胭脂(Indigo Carmine)是目前最常用的黏膜染色剂,0.2-0.4的靛胭脂水溶液具有最佳的染色效果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超声内镜技术已有充分证据显示超声内镜技术有助于准确判断早期和进展期大肠癌的浸润深度,对大肠癌的T分期有较高准确性已公认超声内镜是诊断大肠黏膜下病变的最佳检查方法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五、早期大肠癌及大肠癌前病

5、变内镜治疗指征禁忌证 有可靠证据提示肿瘤已达进展期(已浸润至固有肌层)的任何部位任何大小的大肠肿瘤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慎行内镜下治疗的情况有以下三种情况之一者,慎行内镜下治疗肿瘤基底大小超过20mm者,指肿瘤基底部的最大直径,包括平坦型病变及有蒂的肿瘤性病变,其中有蒂的病变指蒂部最大直径临床上有证据显示肿瘤突破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但尚未侵及固有肌层者。证据主要来自以下检查结果:超声内镜提示肿瘤病灶任一位置的黏膜肌层破坏,有明确黏膜下浸润者;放大内镜肿瘤表面的隐窝结构破坏(可能仅限于肿瘤病变的某一局部表面,因此放大内镜检查应观察肿瘤的整个表面),呈现典型的V。型pi

6、t结构者;EMR术中黏膜下注射出现非抬举征者;活检病理提示为浸润癌者;其它检查有明确提示黏膜下浸润者肿瘤位置不利于内镜治疗者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 内镜下治疗方法选择及指征高频电圈套法息肉切除术:适用5mm以上的隆起型病变(I型)热活检钳除术:适用于5mm以下的隆起型及平坦型病变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适用于5mm以上20mm以下的平坦型病变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 治疗选择案例 以下3例情况有一定代表性,有助于类似情况下决定治疗选择。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8/27/2022松江区中心医院消化科学习专用早期大肠癌及大肠癌前病变内镜随访单发的无癌变的良性腺瘤在行内镜切除后按以下时段行全结肠镜随访:术后第1年及第2年各行全结肠镜检查1次,以后每3年1次连续随访。多发的无癌变的良性腺瘤在行内镜下切除后每年行全结肠镜检查1次早期大肠癌内镜治疗后:术后3、6、12个月定期全结肠镜随访,无残留或复发者以后每年1次连续随访。有残留或复发者视情况继续行内镜下治疗或追加外科手术切除,每3个月随访1次,病变完全清除后每年1次连续随访伴有异型增生的炎症性肠病每6个月随访1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