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出心裁的《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_第1页
别出心裁的《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_第2页
别出心裁的《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_第3页
别出心裁的《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_第4页
别出心裁的《琵琶行并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别出心裁的琵琶行弁序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琵琶行并序课例赏鉴该课例获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一等奖第一名(西安)执教/王毅军观察/贾玲【课例实录】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生:白居易。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唐 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

2、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 苍苍十指黑”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那 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滑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 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板书课题)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生:诗歌的一种体裁。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生读小序)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

3、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5分钟左右)师:好,刚才大家已经读过了这首诗,我们都沉浸在诗的境界里。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这 首诗最能体现诗人情感和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生:落魄失意。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四、再读文本,学生质疑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谁解沦落人”(板书)。琵琶女的沦落经历是怎么样的?咱们首先请一位同学感受一下琵琶

4、女的感情,为我们读一下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好吗?你现在就是琵琶女,要把你的感情带出来。生(读第三节):“沉吟放拨插弦中,梦啼妆泪红阑干。”师(请另外一生评价):你觉得她的感情把握怎么样?生:我觉得读得挺好的。 这一节主要讲琵琶女的身世,诗人对琵琶女应该比较同情,读的时候读 出了同情的感觉。师:你是站在诗人的角度讲吧,现在如果是站在琵琶女这个角度,你觉得她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去读?生:悲凉。师:对,悲凉的感情。我们读诗歌首先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得抑扬顿挫,但更要注意把握 诗歌中诗人所蕴涵的感情。刚才同学读的这一节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师:就这一节,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没有?把你最想提的问题提出来,

5、我们大家共同讨论。(生自由组合,小声交流,讨论质疑)师:同学们主要提了两个问题:一是琵琶女的形象及悲惨命运的原因,一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她的身世。咱们周围同学自由组合议一议,由一位同学记录小组讨论要点,两个问题可以任意选。(学生自由组合,讨论)生:我代表我们小组想说第一个问题。前几句写她少年的时候,然后还被那个秋娘嫉妒,师:秋娘是什么人?生:秋娘本身就是才华出众的歌伎,然后还要嫉妒琵琶女,说明琵琶女比秋娘还要才华横溢。后面写她“弟走从军阿姨死”,她的家人,离开的离开,死去的死去,后来她的容颜因为家庭变故和时光流逝变得非常憔悴。当时社会看重你, 就是因为你的容貌好而不是有才华。琵琶女的泪既是感伤

6、的泪又是不满的泪。生:我觉得琵琶女主要代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普遍的悲惨的命运。师:这里你谈得更深入了,上升了一个高度。琵琶女的技艺高超,她年轻的时候,“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但是到了后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生(众):“门前冷落鞍马稀。”师:这说明什么问题?生:那个时代就是重色轻才的。师:重色轻才。那个时代不是看重她的技艺高超,而是看重她的美貌,后来她年老色衰,所以就被抛弃了。所以从这里看出,琵琶女仅仅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师:还有一个问题,琵琶女描绘自己一生的遭遇,是用了什么手法?生:对比。师:如果说详细些,有哪些?师:过去是京城名伎,现在是一一生(众):沦落江湖。师:过去是少年得

7、意一一生(众):现在是老年失意。师:过去是年轻貌美一一生(众):现在是年老色衰。师:过去是门庭若市 生(众):现在是门可罗雀。师:过去欢笑一一 生(众):今日辛酸。师:除了琵琶女,刚才说,“谁解沦落人”,沦落人一个是指琵琶女,还有一个是指谁呀?生(众):白居易。师:当诗人和琵琶女彼此穿过无数人群,走过无数条路, 在这个萧瑟的秋天,相逢在滑阳江头船上的时候,他又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模仿诗人白居易的口吻读第四节。(生读第四节)师:好,我们的白居易还得加把劲。我们在读这一节诗时要读出什么感情?生:应该和琵琶女一样感同身受吧。师:感同身受,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

8、必曾相识!”师:这里面,诗人的遭遇还有什么词可以体现出来?生:“住近流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黄芦、苦竹、杜鹃、哀猿”。师:这些意象所传达出来的正是感伤之情,进行诗歌的欣赏一定要注意意象的象征意义。师:就这一节,大家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生自由组合,讨论质疑)生:琵琶女的遭遇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怎么理解?那个“同”字,同在哪里?师:两个问题的本质相同。 大家想一想,一个是朝廷官员, 一个是江湖的歌伎; 一个是高朋满座, 一个是门前冷落。那他们又“同”在哪里呀?谁能说一说,你觉得“同”在哪里?生:从诗人

9、的生活经历上看,他一开始满腹才华,想一展鸿鹄之志,却在朝廷中受到排挤,而被 贬谪到偏僻的地方;琵琶女本来也是很有才华,但她却因为年老而无人问津,所以他们的经历都是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平淡,所以此刻他们的心境都是悲伤的。生:还有,他们俩都是京城人。师:从哪里看出来的?生:前面小序上讲的,“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师:对,是来自京城。现在呢,他们都来到了什么地方?生:得阳江头。师:这一点也相同。生:还有一点就是他们都怀着一种落魄之情。生:他俩都是人才,得不到人家的重视,这也是相同的一点。师:都是很有才华的,琵琶女“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我觉得她的水平还是挺高 的。诗人呢,也是才华横溢的,

10、而现在却触怒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由此可见,诗人是在写 琵琶女,又是在写自己,抒发郁积于心的贬谪之恨。五、三读文本,品味感受师:那么我们再想一想, 他们原本认识吗?是什么打动了白居易,把两个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联系在一起的?谁能说一说?生:是因为琵琶女弹的那个琵琶曲。师:“谁识琵琶声”(板书),同学们,诗中有一段对音乐的描写,应该说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刚才我们班的琵琶女和诗人都读了一下,我也情不自禁,给大家背一下这一段,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想一想,这一段中最精彩的句子在哪里?为什么精彩?(教师配乐示范背诵第二节:“寻声暗问弹者谁,唯见江心秋月白。”)生:我最喜欢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

11、枪鸣”,它把琵琶声在沉静以后爆发的声音比作乍破的银瓶和骑士突然拔出刀枪那一瞬间的声音,更加突出了琵琶声在沉默后的慷慨激昂的特点。师:你很喜欢非常激越的音乐。好,还有没有?生:我喜欢“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因为我觉得这句话采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先 经过音乐的跌宕起伏,然后婉转动听,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听上去挺有感觉。师:比喻有什么好处?生:就是十分生动形象。师:化一一生:化抽象为具体。师:对,大家都知道,写愁的情感是不是很抽象?李煜怎么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把抽象的无形的愁化作具体可感的滚滚江水。李清照怎么写? “只恐双溪昨脚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抽象的无形

12、之愁化作沉甸甸的重负。比喻的手法是不是很好?还有没有同学 想谈? 生:我喜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它把弦声首先比喻为急雨,声音非常急促,然后又如丝雨般,有非常渺茫的感觉,很形象,很生动。师:听了刚才同学们谈的精彩的诗句,我想问一个问题:是什么打动了诗人?仅仅是精彩的音乐吗?谁来说一下?生:从第二节里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可见,作者被打动,不仅因为好听的音乐,还有琵琶女在音乐里面融入的自己的情感。师:有琵琶女的遭遇,有琵琶女的情感在音乐里面。师:那我还要问,仅仅是琵琶女的遭遇和情感在里面就打动了诗人吗?生:还有,诗人想到了他自己的身世。诗人也从琵琶曲中读出了自己人生中

13、的欢悦与痛苦、苦闷与希望,这引起了诗人强烈的感情共鸣。师:对,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更在于它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实际上,是音乐把“同是 天涯沦落人”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拉近了他们的距离,在两个陌路人之间架起了一座心 灵的桥梁。师:好,我们下面一起读一下最后一段。(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五段)师:“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琴声和着白司马的泪水沉到了江底,千年之后, 仿佛仍在我们耳畔回响。六、放飞心灵,交流感悟师:我想同学们还有很多的感触吧,下面我们就畅所欲言,敞开心扉,用较富有诗意的一两句话来表达你的感悟。(播放琵琶曲,生思考、写作)生:天公薄情病乐天,世情愚昧苦才女。天若有情

14、天亦老,人间怒愤难自平。师:好,你很厉害呀,像一位诗人。生:音乐,仿佛从远处传来,又似乎就在身旁,那么清静,那么飘渺。琵琶声响彻长安城,好像 有人在哭泣,幽怨着,缠绵着。弹者有意,听者有情,我愿化作一首小曲去抚慰你那懂我的心。师:是一首富有诗意的散文诗呀。还有没有?生:白居易在这个不眠之夜,用湿漉漉的诗句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的湿漉漉的心。他那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师:好,这也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呀。老师也很喜欢诗歌,在备课时,也写了一首七律谈我的感 受。投影: 感悟琵琶行王毅军将阳江畔客将还,秋月荻花夜色寒。一曲琵琶情切切,半觞清酒泪涟涟。飘零歌女伤神苦,沦落诗人为

15、客难。司马挥毫倾肺腑,后生吟诵叹先贤。七、再读文本,升华感情师: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诗歌的漫游,下面让我们伴着音乐,再一次放声地旁若无人地自由地 读一遍这首诗。让我们把情感浸在诗歌的意境里,去体会音乐的美妙,去感受诗人的情怀。(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放声自由读全诗)结束语:历史不会抹杀这一切,时间不会淡忘这一页:那低眉信手的婉约,那哀怨凄切的曲调,那东船西舫的岑寂,那似曾相识的遭遇。千古的诗篇还在耳畔回响,江边那一曲低吟的琵琶,定格成了永恒的千古绝唱。最后让我们在悠扬的琶琵曲中,以经典为伴,与诗歌同行!【执教感言】琵琶行并序原设想主要采用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围绕“

16、谁解沦落人”“谁识琵琶声”两条线索启发点拨学生,并让学生大胆质疑,深入鉴赏诗歌中所蕴涵的丰富思想感情, 让学生体会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方法。整节课作为诗歌赏析课,力争成为书声琅琅的“生态课堂”,多元性的“对话课堂”,生成问题的“质疑课堂”,进而成为一节使人感觉是享受的语文课堂。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我觉得有几点把握得较为成功:一是诵读教学落实较成功。有齐读、单人朗读、自由读、分段读、全篇读、放声读,初步感知读、强化体验读。从字词的读音,到情感的把握,再到朗读技巧的运用,指导具体,其中示范读起到 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二是在教学中注意渗透学法指导。有诵读技巧的指导,有对古典诗歌思想感情的赏析方法的指导。

17、三是以生为本,平等对话,使学生参与课堂的主体地位得到了落实,接受性学习与探究合作相得益彰。能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更新角色定位,课堂上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 识,他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四是使合作学习成为教学常态而非装样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或依据活动时的情境,“动态生成,自由组合”生成学习小组。通过同伴互助,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不足之处:一是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使用存在问题。一开始课件视频播不出来;另外,在最后让学生放声 自由读时不应播放视频,以免影响学生进入文本体验。二是咀嚼诗歌语言不够深,不够细。琵琶行的篇幅较

18、长,要完成的教学任务较多,赛课时我有意加快了教学速度,虽然在规定时间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咀嚼诗歌语言不够深,不够细,有些值得反复玩味的细节未能充分表现出来。(王毅军 陕西西安市西北大学附中;710069 )【名师观察】创意设计突出主体尊重体验指导鉴赏一、创意设计,脉络清晰面对琵琶行 并序这样一篇经典课文,教师怎样能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有所突破,使教学设计更精心、更优化、更具有课堂的实效性并更具有语文味呢?我想,这应该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不懈的追求。王老师的这节课紧紧围绕“谁解沦落人”“谁识琵琶声”这两条线索来设计教学,切入点巧妙,教学脉络简洁清晰,并与这首诗的双线结构一一以歌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以诗

19、人的感受为暗线一一相契合,很有创意,值得学习和借鉴。二、突出主体,鼓励探究这节课教师能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来设计教学,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不是教师填装知识的袋子,而是教师服务对象的新课程理念。教师在课堂上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帮助者,重在调动并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学习,独立思考、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搭建了交流的平台。本节课教师在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大胆质疑的同时, 还十分注意启发、 点拨学生,使得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点拨相得益彰。这种对学生“学”的状态的关注,以及对学生学习的及时引导、恰当 评价和点拨,使

20、学生学习始终兴趣盎然,参与度高,有效实现了对文本的意义建构。三、书声琅琅,以读促悟在诗歌教学中,诵读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节课王老师以叶圣陶先生的名言“国文本是读的学科”为诵读的引领,使“读”摒弃了盲目性,更具有目的性,也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语文学习的 本质。在这节课中师生通过自由读、听读、跟读、教师范读等诵读方式,从初步感知、以读促悟 到强化体验,从内容理解、情感把握到朗读技巧的运用,教师指导具体,教学推进有序,课堂上 书声琅琅,使作者、读者和听课者的情感融为了一体,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四、尊重体验,指导鉴赏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培养其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琵琶行并序情感丰

21、富而充沛:诗中充满对黎民苍生的人文关怀,诉说了诗人贬谪得阳时的精神诉求,展示了诗人与琵琶女人生遭际的暗合等。如何通过学习让学生真正理解诗人的情怀,走进白居易真挚而痛苦的内心世界?从这节课的实录中可以看出,王老师没有以一个成人的理解去代替学生的理 解,没有用自己的思考来替代学生的思考,而是耐心地引导、启发学生通过对诗文的研读,去探 知人物的内心世界,去感受世事复杂多变,这是非常可贵的。正因如此,在学习之后的“放飞心 灵,交流感悟”环节里,师生都有诸多收获,令人欣喜。作为一首千古传颂的经典诗篇,琵琶行的结构美、情感美、语言美及其音乐描写之精妙,都是教学的重点。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

22、和认知能力,关注学法指导,指导学生在感知诗歌的基础上学习鉴赏,较好地体现了诗歌教学的有效性。(贾 玲 中学特级教师,陕西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学语文教研员)琵琶行教学课例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 王世发一、导入课文江西九江有一处名胜古迹,名为白居易祠。白居易祠中有一副对联, 上联是:“一弹流水一弹月”下联是:“半入江风半入云”(板书对联)。这副对联的含义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 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诗琵琶行(板书课题)。怎样学习这首诗呢?我们分四步来进行。一、整体感知;二、探讨研究;三、自主欣赏;四、联 语写作。下面我们分步来学习。二、整体感知这篇课文要求背诵。学习古诗词重在记诵。现在

23、我先背诵给同学们听一听。大家看着课文,一边听,一边整体感受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你从诗中 的哪些语句看出来。.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先请一位同学朗读诗的序言,接着教师示范背诵全诗。.明确全诗感情基调。感情基调:凄凉。(学生讨论,教师归纳)可从下面诗句看出来:“枫 叶荻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杜鹃啼血猿哀鸣”、“满座重闻皆掩泣”。.理解小序与全诗的关系。诗前面的小序与全诗有怎样的联系?(小序交待了写作的背景,是 全诗内容的概括,同时为全诗定下了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4。给诗的各节拟一个小标题。这是一首叙事诗,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给诗的

24、各节拟一个小标 题。(学生交流)老师参与交流:秋夜送客闻琵琶移船相邀听琴声红颜苦女叙身世同病相怜诉衷情重弹琵琶皆掩 泣。好,我们对这首诗的故事梗概基本清楚,第一个学习环节“整体感知”到这里结束,下面进行第 二个环节的学习探讨研究。三、探讨研究这篇课文值得探究的内容很多,我们重点探究两个问题:第一、诗中的音乐描写;第二、琵琶女 与诗人的身世。(一)音乐描写这首诗有几次描写音乐?(三次)请把三次描写音乐的地方找出来,然后朗读(第一、三次指名 学生读,第二次齐读)。从描写的角度来看,这三次对音乐的描写有没有不同?有哪些不同?(讨论一下,然后交流)在学生讨论、交流基础上,整理完成下表:三次音乐描写比较

25、描写次序与角度琵琶女描写方法详略处理第一次 没有出场 先闻其声(侧面描写)略写第二次应诗人邀约而演奏 弹奏琵琶(正面描写)详写第三次被诗人的感慨所感动再次弹奏听众反应(侧面描写)略写.诗中描写了音乐的高低变化,你认为琵琶女演奏的弦律有怎样的变化?琵琶女的演奏表现出三个乐段:第一乐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第二乐段:“间关莺语花底滑,凝绝不通声暂歇。”(宛转低沉)第三乐段:“银瓶乍破水浆迸,四弦一声如裂帛。(激越雄壮).诗人是怎样描写音乐的?(学生讨论,然后交流)一是运用比喻。在第二节中找出描写音乐的比喻句,划出来(8句),齐读。比喻分为两类:一是以声喻声。如“大珠小珠

26、落玉盘”(珠落玉盘,清脆悦耳)“银瓶乍破水浆迸”(银瓶爆破,激越雄壮)。二是以形摹声。通过一连串精巧的比喻把无形的音乐写得如见其 形,如闻其声,把听觉和视觉都调动起来了。如“如急雨”(既能看见,又能听见,既有形,也 有声)、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有声,又能见其形)。二是侧面烘托。(文中有三处。齐读)学生分组点评其作用(每组点评一句)。“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以“忘归”和“客不发”烘托琵琶声的迷人)“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以秋月之静烘托人物的全神贯注,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之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以诗人泪湿衣衫,烘托琵琶女音乐的哀怨感人)拓展:

27、侧面描写这种方法我们还可以从一些古诗文中找到例句:“曲终声尽已日半,四座相对愁无言。”“静女其姝,俟我以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跣蹦。”“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要怨恕,但坐观罗敷。”“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关于诗中的音乐描写我们就探究到这里。下面我们来看一看黑板上板书的这副对联。提示:上联写的是琵琶女的琴声;下联写优美的旋律。(引导学生欣赏这副对联)上联写琵琶女弹出的琴声,如流水悠悠,似明月皎皎;下联写优美的旋律,随江风远播,入云天 飘渺。上联两个“一弹”,刻画曲调优美多变;下联两个“半入”则淋漓尽致地表达了琴声的效 果。(二)人物身世音乐是表达感情的。琵琶行写

28、音乐,意不在写音乐,而在写人。音乐是自己身世的倾诉。因此,琵琶女看似在弹奏音乐,实际上是在倾诉人生,她在慨叹自身的凄凉!也引起了诗人白居易感情的共鸣。从哪一句可以看出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是天涯沦落人” 现在有哪些话和这个句子的意思相近?(“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看来他们成了“知音” 了)提问:白居易和琵琶女的身世有哪些相同呢?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归纳:都来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啊!.才能超众。琵琶女是才女。从哪里看出来?齐读:“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

29、绡不知数。”琵琶女有年轻时的辉煌!白居易也有出色的才能,(穿插简介白居易)白居易 29 岁中进士, 32 岁以“拔萃”登科, 35岁复应制举,“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入众耳”。白居易“始得名于文章”,“童子解吟长恨曲,忽而能唱琵琶篇。”落泊失意。诗中有具体的描写。请一位女生读琵琶女落泊失意的诗句:第三节中“弟走从军阿姨死 , 梦啼妆泪红阑干”;请一位男生读诗人落泊失意的诗句:第四节中“我从去年辞帝京 , 呕哑嘲哳难为听。”注意读出失意凄凉的感情。诗人与琵琶女都有“天涯沦落”之恨,因此诗人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这就是本诗的主题。诗人由琵琶女的身世而联想到自己的遭遇, 引起了思想

30、上的共鸣, 抒发了自己被贬谪的悲苦心情。好,对这两个问题的探究就到这里结束。下面进行第三个步骤的学习自主欣赏。四、自主欣赏现在请同学们来欣赏一段琵琶乐曲, 感受一下琵琶乐曲的美(播放琵琶乐曲录音) ,然后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低声吟诵诗中相应的内容, 体会诗的意境 (播放琵琶女演奏的三个乐段的内容, 学生低声吟咏诗中相应的内容)。欣赏古典诗歌主要是欣赏语言。 学了这首诗, 你最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你为什么喜欢?现在请你任选其中一句诗自选角度写几句欣赏性的文字。要求:写 3050 字。(全班交流)五、联语写作白居易是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关心人民, “心中为念农桑苦, 耳里如闻饥冻声”。 因

31、此,他调离九江不久, 就有人在浔阳建亭纪念,九江人民对他有着深厚的情意, 白居易祠中有这样一副对联:枫叶四弦秋,枨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上别离情。上联是琵琶行诗意的浓缩。“枨触”是感触之意。下联写白居易离开九江时,九江人民对白居易的深厚情意。我们引读了两副对联,这两副对联对于我们学习课文都有帮助。现在我们来学一学写对联,要求同学们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与感悟用对联的形式表达出来。 注意从诗的内容、手法、人物的命运和遭遇以及主题等方面去琢磨。 老师也写了两副对联现在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同学们课后去写作,然后在班上交流。浔阳江上琵琶语,枫叶荻花,半笼烟云半笼月;海角天涯沦落人。离愁谪恨,一诉

32、琵琶一诉诗。现在,请同学们把老师撰写的两副对联齐读一遍。下课。附:学生撰写的部分对联 一曲琵琶语,几多迁谪情。(孙冰倩)凄凄琴声昭日月,冷冷江水寒人心。(顾丹梅)一曲琵琶肝肠断,两行涕泪青衫湿。(周莉)江水幽幽琵琶语,岸风瑟瑟诗人情。(王翔翔)大弦嘈嘈,诉说天下悲愤事;小弦切切,倾吐四海哀伤情。(胡冬玉)帝京一别,万种忧怨心头起;江州巧遇,一曲琵琶千古留。(葛伟杰)将阳江头,倡女拨弦泣身世;冷月岸边,骚人吟诗诉谪情。(王锦龙)将阳送友偶得一世知己,长安驱贤自毁万古江山。(葛伟杰)六、教学反思 教完琵琶行这篇课文,我总的感受是,学生兴趣很浓,思维活跃,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反思 这堂课的教学,我认为以下三点是我高度重视的。.教学设计,选好角度。琵琶行是脍炙人口的传统名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