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各种肿瘤分期总结TNM分类及临床分期是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联合制定的,过去国内外通用的是美国抗癌协会(AJCC)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建议的TNM临床分期,两个分期法现已统一为一种分期法,于1987年1月1日开始实行。得到国际公认的临床分期方法。对判定癌症预后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际TNM分期,为全球医学界客观评定癌的临床情况提供了统一标准,为指导临床医师恰当地选择乳腺癌治疗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可能。国际TNM分期法并不对肿瘤的病理组织类型作鉴别,只是对肿瘤的严重程度和侵犯范围作出客观判断。TNM临床分类T-原发肿瘤TX-原发
2、肿瘤不能被确定T0-无原发肿瘤斩证据Tis-原位癌T1,T2,T3,T4原发肿瘤的体积和/或范围递增N-区域淋巴结NX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N2,N3区域淋巴结侵犯递增注:肿瘤直接侵犯淋巴结归属淋巴结转移。不是区域淋巴结,而是任何其它部位淋巴结转移则属远处转移。M-远处转移MX远处转移的存在不能确定。M0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M1可进一步标明转移部位骨髓MAR(C42、1)胸膜PLE(C38、4)腹膜PER(C48、12)肾上腺ADR(C74)皮肤SKI(44)其它OTH根据下列符号,肺PUL(C34)骨DSS(C40、41)肝HEP(22)脑BRA(C71)淋巴结LYM(C77)pTNM病理
3、分类pT-原发肿瘤pTX组织学上不能确定原发肿瘤PT0无原发肿瘤的组织学证据pTis原位癌pT1,pT2,pT3,pT4组织学上原发肿瘤范围的递增pN-区域淋巴结pNX在组织学上不能确定区域淋巴结转移pN0组织学上无区域淋巴结转移pN1,pN2,pN3组织学上区域淋巴结侵犯的递增pM-远处转移pMX显微下不能确定远处转移的存在pM0显微下无远处转移pM1显微下有远处转移组织病理学分级G-组织病理学分级GX不能确定肿瘤的分化程度G1高分化G2中度分化G3低分化G4未分化UICC分期(国际抗癌协会:InternationalUnionAgainstCancer)1987年现已被TNM分期替代,但个
4、别肿瘤还常用。分期大致内容0TisN0M0IT1NOMOIIAT2N0M0T3NOMOIBT1N1MOT2N1MOIIIT3N1M0T4NMOWTNM1肿瘤(T)淋巴结(N)转移(M)注解:Tis:原位癌,T1:癌瘤侵犯黏膜下层,T2:癌瘤侵犯肌层,T3:癌瘤侵透肌层,T4:累及周围脏器。N0:淋巴结无转移,N1:淋巴结转移。M1:远处脏器或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美国癌症联合会: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现也已被TNM分期替代,但个别肿瘤还常用。大体上分为I,II,III,W在不同肿瘤具体内容变化很大。JCA分期(日本肿瘤协会:JapaneseCance
5、rAssociation)在胃癌分期上,在国际上有一席之地。其它分期在某些肿瘤不常用TNM分期,比如:胃癌分期种类很多,我国也有自己的分期;大肠癌常用Dukes分期;宫颈癌常用FIGO分期;等等。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由于胃癌位于腹腔内,目前的临床检查难于在术前确定其肿瘤浸润程度及转移情况,因此须结合手术所见及术后病理检查予以分期。为此,国际抗癌联盟(UICC)美国抗癌联合会(AJCC)及日本癌症协会(JCC)联合制定了胃癌的TNM分期。胃癌TNM分期首先由UICC委员会提出(1966),当时是根据临床检查确定分期。由于胃癌放射学诊断和内镜技术的进展,1968年UICC采纳了日本胃癌研究会的意见,
6、修改了分期。1969年AJCC成立了胃癌特别工作组。1970年,他们基于“术后”所见,提出胃癌TNM分期,强调分期应根据手术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AJCC于1978年、1983年曾两次修订。JCC也几次修订其分期方法。为了统一分期,UICC、AJCC和JCC的代表于1975年在夏威夷召开联席会议,但未能如愿。分歧的焦点是JCC的代表坚持临床分期的重要性。以后几经周折,直至1984年12月,再次在夏威夷召开旨在统一胃癌分期的专题讨论会议。根据日本胃癌研究会(JRSGC)登记的15589个病例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NCT)“监护、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调查计划收集的4785个病例资料,经过
7、统计分析,发现决定胃癌病人5年生存率最重要的因素是原发癌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范围。经过讨论和协商,制订了新的统一的胃癌TNM分期。(1)胃癌TNM新分期系统T:原发肿瘤。决定分期的主要因素是癌穿透胃壁的深度。Tx:确定原发肿瘤的资料不足。To:无原发肿瘤的证据。Tis:原位癌。肿瘤限于粘膜腺体上皮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T1:肿瘤侵入粘膜层或粘膜下层,不论其范围或部位。T2:肿瘤侵入肌层或浆膜下层(包括累及胃结肠韧带或肝胃韧带或大小网膜),未穿透覆盖这些结构的脏层腹膜者为T2,已穿透者则为T3。T3:肿瘤穿透浆膜(脏层浆膜),但未侵犯相邻结构。T4:肿瘤穿透浆膜,并直接侵犯相邻结构如横结肠或
8、脾脏。癌由胃壁内蔓延至十二指肠或食管者仍按胃壁浸润最深分期。更广泛扩散时,可累及肝、横隔、胰、腹壁、肾上腺、肾、后腹膜及小肠。N:局部淋巴结。决定分期的主要因素是转移淋巴结距原发肿瘤的距离。Nx:确定局部淋巴结是否受累的资料不足。No:无局部淋巴结转移。N1:距原发肿瘤3cm以内的胃周淋巴结转移。N2:距原发肿瘤3cm以外的局部淋巴结转移。注:胃局部淋巴结包括胃小弯和大弯的胃周淋巴结,及沿胃左动脉、肝总动脉、脾动脉及腹腔动脉分布的淋巴结。主动脉旁、胰后、肝十二指肠韧带、肠系膜淋巴结不属于胃局部淋巴结,累及这些淋巴结者列为远处转移(Ml)。M:远处转移。Mx:确定是否存在远处转移的资料不足。M0
9、:无(已知的)远处转移。Ml:有远处转移,具体说明转移部位。国际新TNM分期法有临床和病理之别,但两者均遵循同一原则。(2)临床分期以CTNM表明,是根据临床检查、X线、内镜等所提示的癌症范围。它对手术前估计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治疗方案很有帮助。近年来,放射性核素扫描、超声内镜、CT、磁共振等影像技术也用于胃癌的诊断。超声内镜还能对胃癌各层进行较准确的判别,可于手术前估价肿瘤浸润胃壁的深度和范围。但胃癌必须经细胞学或活检证实。(3)病理分期以PTNM表明,是根据手术所见及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所提示的癌肿病理解剖学范围。对肉眼可见的肿瘤组织、局部淋巴结及其他活检材料均需作切片检查,其结果为分期提供
10、最后的依据。乳腺癌AJCC最新分期介绍AJCC分期是美国癌症联合会发布的分期,且与国际抗癌联盟(UICC分期)相一致,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采用。最新的AJCC第六版分期将于2003年开始应用,其中乳腺癌的分期有较大变化,它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参考了各种临床研究新结果,反映了临床诊断及治疗的广泛性共识。此次分期的改变主要是以乳腺癌治疗领域的以下变化而制定的,1广泛应用乳腺摄片使得早期乳腺癌的发现率大大增加,即使同样是小肿瘤但其治疗结果却往往大相径庭,有些只需手术切除,而有些则是更具恶性特性,应予较为强烈的治疗。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免疫组化、分子技术的应用使得10年前根本查不出的小转移灶得以检测。3、
11、对锁骨下(即腋窝第三水平)、锁骨上及内乳淋巴结的研究已积累了大量经验,证据更加充分。最新分期与第五版的不同之处在于:1、显微转移灶与孤立的肿瘤细胞的区别以体积来定。第五版分期中将显微转移灶定义为直径大于2mm,而最新分期中将显微转移灶定义为直径大于0.2mm。显微转移灶可能伴有恶性活性的组织学证据,如增殖或间质反应,但并不绝对必要。直径小于0.2mm则定义为孤立的肿瘤细胞或细胞群,通常不伴有组织学的恶性证据,目前将其归为淋巴结阴性,因为如果对其治疗好处可能被治疗本身的副作用所抵消。2、认可前哨淋巴结或免疫组化对于分期诊断的价值,例如当免疫组化阳性而HE染色未发现肿瘤时,如果直径大于0.2mm,
12、则分类为N1(显微灶,组化阳性),如果直径小于0.2mm,则分为N0(组化阳性)。3、淋巴结状态改为根据常规HE染色(推荐)或免疫组化检测的腋窝淋巴结转移个数来进行归类,13个淋巴结转移归为N1,49个淋巴结转移归为N2,大于10个淋巴结归为N3。4、锁骨下淋巴结转移归为N3。5、内乳淋巴结的转移根据其检测手段及腋窝淋巴结的状态来进行重新分类。前哨技术检测或临床检查诊断的内乳淋巴结显微转移定义为N1,影像技术(不包括淋巴结闪烁显影)或临床体检发现内乳淋巴结大块转移,如果不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则定义为N2,如果伴有腋淋巴结转移则定义为N3。6、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定义为N3而不是M1。FIGO分期(国
13、际妇产科协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GynecologyandObstetrics)宫颈癌常用临床分期。FIGO描述0期原位癌,上皮内癌期癌瘤严格局限于宫颈(不考虑宫体是否受侵)A期宫颈临床前期癌、仅指显微镜下检查诊断A1期显微镜下极少间质浸润A2期显微镜下可测量的微小瘤,间质浸润深度自上皮或腺体基底膜向下不超过5mm,水平方向浸润不超过7mm,大于上述病变范围应为IB期IB期病变范围超过IA2期,临床可见或看不见病灶,已有的脉管(静脉或淋巴管)侵犯不变更分期,但应特别注明,以便决定是否影响以后的治疗II期癌瘤超出宫颈,但浸润未达盆壁,癌瘤已累及阴道,但未达到下三分
14、之一A期无明显宫旁浸润B期有明显的宫旁浸润III期癌瘤浸润已达盆壁,直肠检查时与盆壁间无间隙;肿瘤累及阴道下三分之一;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均属III期,除外因其他原因引起的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A期癌瘤浸润未达盆壁,但累及阴道下三分之一B期癌瘤浸润已达盆壁,或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IV期癌瘤扩散超出真骨盆或临床已侵犯膀胱黏膜或直肠黏膜A期癌瘤侵犯至临近器官B期癌瘤播散至远处器官子宫内膜癌FIGO分期体系-I期-I期子宫内膜癌是指癌局限于子宫IA:肿瘤局限于内膜IB:肿瘤浸润肌层1/2肌层-II期-期子宫内膜癌是指癌累及宫体和宫颈,但是没有子宫外转移.IIA:仅宫颈管腺体受累IIB:宫颈间质受累-I
15、II期-期子宫内膜癌是指癌扩散到宫外,但是仍局限于真骨盆IIIA:肿瘤侵犯浆膜面和/或附件和/或腹腔细胞学阳性IIIB:阴道转移IIIC:转移至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IV期-子宫内膜癌是指癌侵犯膀胱或肠粘膜或远处转移IVA:肿瘤侵犯膀胱和/或肠粘膜IVB:肿瘤已有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大肠癌常用的分期。大致内容:A期癌局限于肠壁内,未穿透肌层;B期癌浸润浆膜或浆膜外及肠周组织;C1期淋巴结转移未到结扎血管平面;C2期结扎平面已有淋巴转移;D期局部广泛浸润或淋巴结广泛转移或远处器官转移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分期I期肿瘤局限于壁层胸膜,只累及同侧胸膜、肺、心包
16、和纵隔II期肿瘤侵犯胸壁或累及纵隔结构,即食管、心脏和对侧胸膜。淋巴结受累只在胸部(N2)III期肿瘤穿过膈肌累及腹膜,侵犯对侧胸膜和双侧胸部,累及胸部外淋巴结W期远处血源性骨转移阴茎癌分期临床和病理活检结果作临床分期,并根据手术标本病理所见进行复核O期:局限于粘膜(原位癌)A期:病变至粘膜下层B层:病变侵入尿道海绵体C期:直接扩展至尿道海绵体外组织或超过前列腺包膜D1期:区域性转移包括腹股沟/盆淋巴结(原发瘤可为任何期)D2期:远处转移(原发瘤可为任何期)外阴癌临床分期在临床上可分为四期。I期:全部病变限于外阴,最大直径在2厘米或2厘米以下,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可疑。II期:全部病变限于外阴,
17、最大直径超过2厘米,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可疑。III期:病变超过外阴部,腹股沟淋巴结无转移或转移可疑。W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均属之;腹股沟淋巴结固定或破溃,临床肯定为转移者;病变侵犯直肠,膀胱或尿道的粘膜,或癌瘤已与骨骼固定。远处转移或触及深盆腔淋巴结。口腔癌TNM分期1、原发癌(T)分期Tis原位癌。T1肿瘤最大直径2cn或以下。T2肿瘤最大直径大于2cm,但不超过4cm。T3肿瘤最大直径大于4cm。T4肿瘤侵犯邻近结构,如侵入骨皮质、舌的深部(舌外)肌肉、上颌窦、皮肤。2、淋巴结转移(N)分期N0局部淋巴结无明显转移。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小于或等于3cm。N2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
18、最大直径大于3cm,但小于或等于6cm;或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但最大直径无一大于6cm者;或两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但最大直径无一大于6cm者。N2a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大于3cm,但小于或等于6cm。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但最大直径无一大于6cm者。N2c两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但最大直径无一大于6cm者。N3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超过6cm。3、远处转移(M)分期Mx有无远处转移无法判断M0无明显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4、TNM临床分期0期TisN0M0期T1N0M0期T2N0M0III期T3NOMO;T13N1M0W期T4N01M0;T14N23M0;T14N03M1/*鼻咽癌
19、TNM分期(國際聯合抗癌聯盟/美國聯合癌症委員會,UICC/AJCC,1997年版):1.原發性腫瘤(T):T1:腫瘤局限在鼻咽部內。T2:腫瘤由鼻咽部向外伸展至口咽部或鼻部。T2a:無鼻咽旁(parapharyngeal)侵犯。T2b:有鼻咽旁(parapharyngeal)侵犯。T3:腫瘤侵犯到顱底骨骼或鼻竇內。T4:腫瘤侵犯到顱內、腦神經,顳下窩(infratemporalfssa),下咽部或眼窩。2頸部淋巴結(N):Nx:淋巴結無法判定。N0:無頸部淋巴結轉移。N1:單側頸淋巴結轉移,淋巴結最長徑小於6公分,無鎖骨上窩轉移。N2:雙側頸淋巴結轉移,淋巴結最長徑小於6公分,無鎖骨上窩轉移
20、。N3:N3a:有任一淋巴結等於或超過6公分。N3b:鎖骨上窩有淋巴結轉移。遠端轉移(M):Mx:遠端轉移無法判定。M0:無遠端轉移。M1:有遠端轉移。分期:第一期T1N0M0第二A期(IIa)T2aN0M0第二B期(IIb)T1N1M0T2aN1M0T2bN0,NlM0第三期(III)T1N2M0T2a,T2bN2M0T3N0,Nl,N2M0第四A期(IVa)T4N0,Nl,N2M0/*第四B期(IVb)AnyTN3M0第四C期(IVc)AnyTAnyNM1肺癌分期1989年国际抗癌联盟(UICC)的分期如下:原发肿瘤(T)分期Tx痰液中找到癌细胞,但X线或支气管镜检查未见病灶;或再治病人,
21、原发灶大小无法测量。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原位癌。T1肿瘤=v3cm,局限于肺或脏层胸膜内,支气管镜检查肿瘤近端未累及叶支气管;或任何大小的浅表肿瘤仅局限在支气管壁蔓延,若延伸超过叶支气管到达总支气管,也分为T1。T2肿瘤=3cm;或肿瘤侵犯叶支气管,但距离隆突2cm以外;或肿瘤浸润脏层胸膜;肺叶的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累及肺门但未侵及全肺。T3任何大小的肿瘤,直接累及胸壁(包括肺上沟瘤)、膈肌、纵隔胸膜或心包,但未累及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或椎体;或肿瘤在气管内距隆突不到2cm,但未累及隆突;全肺的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T4任何大小肿瘤累及纵隔或心脏、大血管、气管、椎体、气管隆突或有恶性胸
22、水。淋巴结转移(N)分期Nx未查出局部淋巴结。N0无淋巴结转移。N1支气管旁或同侧肺门淋巴结转移。N2同侧纵隔淋巴结和隆突下淋巴结转移。N3对侧纵隔淋巴结、对侧肺门淋巴结转移;同侧或对侧斜角肌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分期Mx不能判定有无远处转移。M0无或未发现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或有颈部淋巴结转移。(4)临床分期隐匿癌TxN0M00期TisN0M0I期T1N0M0;T2N0M0II期T1N1M0;T2N1M0IllaT3N0-2M0;T1-3N2M0Illb任何T,N3M0;任何N,M0W期任何T或N,M1前列腺癌TNM分期(1)原发肿瘤(T)Tx偶见癌组织(原位癌)。T0未发现
23、原发肿瘤。T1瘤体占前列腺1/2以下,腺体大小正常。T2瘤体占前列腺1/2或以上,腺体亦不增大T3肿瘤限于腺体内,但腺体增大。T4肿瘤到腺体外。(2)局部淋巴结(N)Nx无法估计淋巴结情况。N0淋巴造影无改变。N1局部淋巴结变形。N2可摸到腹腔固定淋巴结。(3)转移(M)M0无转移。M1有转移。M1a只有骨转移。M1b其他部位转移,有或无骨转移。(1)食管癌的TNM国际分期与标准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不能判定T0未证实原发肿瘤Tis原位癌T1肿瘤侵犯粘膜或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肌层T3肿瘤侵犯外膜T4肿瘤侵犯邻近结构区域性淋巴结(N)NX区域性淋巴结不能判定N0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N1区域性淋
24、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X远处转移不能判定MO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2)我国分期:0期TisN0M0I期T1NOMOII期T2NOMOIII期T3NOMO;T1N1MO;T2N1MO;T3N1MOW期T4,任何N,MO;任何T,任何N,M1肺癌1997年版分期:UICC,1986期:TINOMO12NOMO期:T1NIMOT2NIMOIII期:Ia:T3NOMOT3N1MOT1,3N2MOIllb:任何TN3MO,T4任何NMOW期:任何T任何NM1UICC1997:I期:Ia.TiNOMO16:T2NOMOu期:Ia:T1-2NlMOIb:T2NIMO,T3NOMOIII期:Ia:T1-3
25、N2MO,T3N1MOIllb:T,任何NMo,任问TN3M。W期:任何T任何NM1新的分期系统补充或改进之处主要有:T分期中,有关肺内卫星灶的分期改为不论原发灶大小,如同一肺叶内有卫星灶,一律定为T。如结节位于同侧肺而非原发肺叶内侧为远处转移,定为M。恶性心包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意义相同,均为T4。肺癌淋巴结分为14组,1-9组为纵隔淋巴结,均包裹在纵隔胸膜内。1O-14组为肺门及肺内淋巴结,均在纵隔胸膜返折以远。原1期肺癌包括T1NOMO和T2NOMO,因T1NOMO预后优于T2NOMO。故在新分期中将其分为Ia和Ib两亚组:同理,原皿期患者也分为Ila和Ilb两亚组。而原Illa期中的T3
26、NOMO组,因预后与Ilb相当,故将其移入Ilb组。其余分期与原分期系统相同。小细胞肺癌1998临床分期标准局限期病灶限于一侧胸腔,但包括1有无同恻或对侧纵隔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2有无同例胸腔积液广泛期病变超越局限期范围近年来,由于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的进展及其生存率的提高,不少学者建议也采用肺癌TNM分期系统对小细胞肺癌进行更为详细的分期以指导临床治疗并判断预后。以上为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编:新编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分册资料膀胱肿瘤分期仍习惯采用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Jewett及Marshall的两种分期方法。UICC用T代表临床分期Tis/Pis为原位癌,表示肿瘤未
27、侵犯固有层;T1/P1期指已浸及固有层,但未达膀胱壁肌肉;T2/P2期,指肿瘤已浸及膀胱浅肌层;T3/P3期,表示肿瘤浸及深肌层或累及膀胱外周脂肪甚至外层腹膜;T4/P4期,反映肿瘤有远处转移。Jewett及Marshall分期0期,即原位癌;A期相当于T1期;B1期相当于T2期;B2和C期同T3期;D1期和D2期与T4期相同。肾细胞癌临床分期(TNM,1997)T1:7cm,肾内局限肿瘤Tla:7cm,肾内局限肿瘤T3:肿瘤发展到下腔静脉,或者侵及肾上腺,或者侵及肾周筋膜T4:肿瘤发展到突破肾周筋膜N11个所属淋巴结转移N22个以上所属淋巴结转移M远隔转移国际抗癌联盟(UICC)肝癌的TNM
28、分期(1997年第五版)TNM分期表述如下:T:原发肿瘤TX:原发肿瘤不明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T1:孤立的肿瘤,最大直径三2cm,无血管浸润T2:孤立的肿瘤,最大直径2cm,伴血管浸润,或孤立的肿瘤,直径2cm,不伴血管浸润;或局限于一叶(肝脏两叶以胆囊窝与下腔静脉的联线分界)的多发肿瘤,最大瘤结节直径2cm,无血管浸润。T3:孤立的肿瘤,最大瘤结节直径2cm,伴血管浸润,或局限于一叶的多发性肿瘤,最大瘤结节直径2cm,伴血管浸润;或局限于一叶的多发性肿瘤,最大瘤结节直径2cm,伴或不伴血管浸润T4:多发性肿瘤超过一叶;或肿瘤侵犯门静脉或肝静脉的主要分支;或肿瘤侵犯除胆囊外的周围脏器;或穿透
29、腹膜。注:以胆囊床与下腔静脉的投影将肝脏分为两叶N:区域(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NX:区域淋巴结不明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区域淋巴结转移M:远处转移MX:远处转移不明M0:无远处转移M1:远处转移以前的UICC分期方案I期:T1、NO、M0II期:T2、NO、M0III期A:T3、NO、MOIII期B:T1、N1、MO;T2、N1、MO;T3、N1、MOW期A:T4所有N、MOW期B:所有T、所有N、M1日本肝癌研究会的分期方案I期:T1NOMOII期:T2NOMOIII期A:T3NOMOIII期B:T1-T3N1MOW期A:T4NO/N1MOW期B:T1-T4NO/N1M1我国1977
30、年拟定的肝癌分期的标准及国际TNM分期相对应I期:1或2个、5cm、在1叶,无门静脉癌栓(下腔静脉、胆管癌栓),无肝门、腹腔淋巴结肿大,无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分级A级,对应分期:1977年I,TNMI、II;Ila期:1或2个、5-10cm、在1叶或v5cm、在2叶,无门静脉癌栓(下腔静脉、胆管癌栓),无肝门、腹腔淋巴结肿大,无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分级A或B级;IIb期:1或2个、10cm,或3个、v10cm、在1叶,或1或2个、5-10cm、在2叶,无或分支有门静脉癌栓(下腔静脉、胆管癌栓),无肝门、腹腔淋巴结肿大,无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分级A或B级,对应分期:1977年I
31、I,TNMIIIA;III期:癌结节3个,或10cm,或在2叶,1或2个、10cm、在2叶,门静脉主干有癌栓,肝门、腹腔淋巴结肿大,有远处转移,肝功能Child分级C级,对应分期:1977年III,TNMIIIB、WA、WB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分期目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简称慢淋)临床上常用的分期方法有两种。一是1975年Rai等人提出的临床分期标准,另一个是1981年国际慢淋工作会议提出的分类标准,两者均根据慢淋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来分期,略有不同,Rais分期标准0期: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多,15x109/升(1.5万/微升);I期:0期十淋巴结肿大;II期:0期或I期+肝或脾脏肿大;III期:0
32、期、I期或II期+贫血(血红蛋白110克/升)有或无淋巴结、肝、脾肿大;IV期:0、I、II、III期+血小板减少100 x109/升(10万/微升)。国际慢淋工作会议分期标准A期:血液中淋巴细胞15x109/升(1.5万/微升),骨髓中淋巴细胞40%,无贫血或血小板减少。淋巴结肿大少于3个区域(颈、腋下、腹股沟淋巴结不论一侧或两侧,肝、脾各为一个区域)。B期:血液和骨髓象同上。淋巴结肿大累及3个或更多区域。C期:血液和骨髓象同上。但有贫血(男性血红蛋白V110克/升;女性血红蛋白V100克/升)或血小板减少100 x109/升(10万/微升),淋巴结累及范围不计。关于肝癌的诊断与分期标准讨论
33、杨秉辉任正刚汤钊猷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肝癌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多依赖各种辅助检查。为了规范诊断程序和便于非专科医师掌握,有必要制订一个诊断标准。肝癌是一个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不同的病期所采取的治疗方案不同,预后亦不相同,所以亦应有一个关于分期的标准。1977年由笔者等提出的一个肝癌诊断及分型分期标准在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上通过,被国内广大医务工作者采用。1990年编著全国恶性肿瘤诊治规范及1997年编著新编恶性肿瘤诊治规范时虽有少数文字上的改动,但基本内容延用至今已二十余年。20年来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了长足进步,诊断标准应予修改,治疗方面手术指征的扩大,非手术
34、治疗的发展使肝癌分期的标准亦需作出相应的调整。近年来,在一些会议或杂志上专家们发表的对诊断标准的主要意见是由于影像诊断的发展,不应再有单纯依赖AFP诊断肝癌的标准,对于AFP阴性的肝癌病例应作其它肝癌标志物检查等。而对于肝癌分期标准的意见则主要是以往的标准中II期的跨度过大。描述过简,不利于分别具体情况及应考虑与国际抗癌联盟所颁布的TNM标准接轨等。在1977年的肝癌诊断标准中确曾有一个单纯依靠AFP诊断肝癌的标准,其表述为“AFP400卩g/L,持续4周,并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肿瘤及转移性肝癌者,即可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这个标准是为了适应当时在大规模的肝癌普查中检出AFP高
35、浓度的病例所设。确实,真正符合上述标准的病例绝大多数为原发性肝癌,不过执行起来并不容易,因为活动性肝病就不易排除。而且,肝癌的诊断应包括定性诊断与定位诊断两个部分,即使按上述标准诊断了肝癌,但肝癌不能定位则无法进行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局部酒精注射等疗法。诊断的目的是治疗,若不能适应治疗的需要,诊断就不能视为完善。所以在1999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召开的第四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上经过大家热烈讨论原则通过了一个新的肝癌诊断标准(见中华肝脏病杂志第8卷3期第135页对策研究栏)。此标准第一条是在AFP阳性的基础上加上了影像学检查有肝癌特征性占位性病变。这就符合定性、定位两个方面的要求。当然AFP
36、阳性还需排除假阳性、有占位性病变还需具有肝癌的特征,应该是准确的。第二条阐述了AFP未能达到上述大家公认的标准,不论其增高还是正常,皆应有两种影像诊断或两种肝癌标志物阳性加上一种影像诊断的证据。近年在临床工作中发现AFP阴性的病例不断增多,这一条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未能有AFP阳性这样一个有力的诊断依据,所以在影像诊断方面应寻求更多的证据。或再增加其它肝癌标志物的诊断依据,不过其它肝癌标志物诊断的特异性不及AFP,所以要求至少有两种较为可靠的标志物阳性,其目的自然是为了增加诊断的可靠性。第三条为晚期病例所设,肝癌的症状体征已经明确,加上转移病灶,又不是转移性肝癌应不致有误了。肝癌分期的目的
37、是为了有利于选择治疗方案和估计预后。考诸历史,早在1971年乌干达堪培拉的一次国际肝癌专题会上就曾提出了一个以肝功能与解剖位置为准的分期标准。其后日本的奥田邦雄则根据日本肝癌病人的特点另提出了一分期方法。我国1977年提出的分期方法则是根据70年代初大规模的肝癌普查检出了许多临床前期肝癌的事实而提出的,即无症状与体征的肝癌为I期肝癌,有黄疸、腹水、恶液质或远处转移之一者为III期,介于两者之间的为II期。简明扼要且适用。当然,11期的跨度过大、又未能表述与门静脉癌栓,肝门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等分期要素,与国际抗癌联盟所发布的TNM分期相去过远,故确应予以修订。TNM分期中的T是指肿瘤、N指肝门淋巴
38、结、M指远处转移。T又依肿瘤是否大于2cm、有无血管浸润及是否在一叶等细分为T1T4,然后再将不同的T、N、M组合成I、II、IIIA、IIIB、WA、WB六期。TNM分期十分细腻,尤其T的分期中T1T3的分期取决于是否有癌周小血管的浸润,故实际上是一个建筑在病理检查基础上的分期。由于肝癌能作手术切除的病例不多,取得病理检查的机会少,故TNM分期在实际应用上颇多困难。尤其TNM分期中未考虑到合并肝硬化的情况,而肝硬化的肝功能情况更是制约治疗方案选择与估计预后的重要因素,故在第四届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上我们汇总了一些专家意见提出了一个分期标准。新的分期标准应能大致与我国以往的标准及TNM标准相通,以便能利用以往的资料及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对于这个标准目前尚有不同意见,主要有:(1)与国际接轨直接采用TNM分期、不必另拟分期标准。I期中应将直径V2cm的肿瘤列为Ia、III期中应将远处转移及肝功能ChildC级列为Illb。(3)肝癌的分期标准中不必列入肝功能分级,可将肝功能分级情况另列。我们认为将肝癌进行分期的实用性在于帮助选择治疗方案,而严格的TNM分期在手术后方能建立,其实用性较差。TNM分期中只将肿瘤大小定为V2cm与2cm,事实上一个直径3cm的肝癌与一个直径10cm的肝癌预后绝不相同,这已为我国大量的临床实践所证实。所以对我国的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自考专业(建筑工程)综合提升测试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路权分配模型创新-洞察及研究
- 重难点解析北师大版9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电竞公司赛事产品销售办法
- 中医助理医师考试综合练习含答案详解【巩固】
- 自考专业(计算机网络)试卷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中级银行从业资格之中级银行业法律法规与综合能力能力检测试卷及答案详解参考
- 自考专业(计算机网络)全真模拟模拟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电竞公司招标公告管理办法
- 农民合作社内部成员责任与权益分配方案协议
- 舆情安全管理办法
- 2025个人洗护市场趋势洞察报告-魔镜洞察
- 厨房4D管理课件下载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超声评估要点
- 外聘律师管理办法范本
- 2025至2030临床前CRO治疗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酒精戒断综合症治疗方案讲课件
- 工程造价培训用课件
- 混凝土浇筑作业平台承重验算
- JG/T 220-2016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
- 美乐家退会员终止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