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作文素材专题:礼赞英雄文1:于敏,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新华社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 卓越贡献。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 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 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国产专家一号”一一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没有留过洋,却也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 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 作。那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
2、 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 方涌来的问题,仅有5 %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 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 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 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 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1967年6月17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 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
3、 成功!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 4年,中国仅用了 2年8个月。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 中起了关键作用。用热血书写历史丰碑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 业。1926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 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 像于敏这么好的。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 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 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
4、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 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 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 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 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 1 0 0 0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4 5次,不及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 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
5、的历史丰碑!如一滴水,融入大海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20年前,在国庆50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 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2015年1月9日,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 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 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2019年1月16日,于敏港然长逝,享年 93岁。愿将一生献宏谋!一一他兑现了对祖国
6、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 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文2:孙家栋:航天赤子心宋雅娟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相连。求学时,他被选派到苏联茹科夫斯 基空军工程学院学习飞机制造。1958年,孙家栋进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 第一分院从事导弹研究,1967年又被钱学森点将,担任我国第一颗人造 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从此与中国卫星结下不解之缘。7年学飞机,9年造导弹,50年放卫星。对几次关键的人生转折, 孙家栋说:“国家需要,我就去做。”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系列原总设计师戚发初对这位老朋友敬 佩不已:抓大放小,举重若轻;善于综合,敢于决策;大胆放手,勇于 负责。戚发初的总结令人信服。在研制“东方
7、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时, 为了确保核心任务顺利完成,孙家栋紧紧抓住“上得去,抓得住,听得 见,看得着”这四个要求,凡与此无关的技术试验,全部取消。也正是 因此,中国得以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 星的国家。欧阳自远对孙家栋的这一 “特点”感受颇深。他曾和孙家栋、栾恩 杰一起被誉为探月工程“铁三角”。在欧阳自远看来,“孙先生是一个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高手。 我总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各种技术要求,希望我们的绕月能获取尽 可能多的数据。但孙先生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去实现、去完成绕的目 标。孙先生常说,科学家往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工程师就是要把复 杂问题简单化。他善于抓住最主要
8、的问题,并且敢于决断。比如说嫦 娥什么情况下发射。孙先生认为,安全就发,不安全就不能发,其他 因素都不必考虑。因为不安全,什么目标都达不到”。建设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时,有两条路摆在了大家面前:一是 一步建成全球乃至世界主流,但不符合中国实际;二是分步优先建成区 域系统,但世界尚未有先例。中国的导航系统如何建设?孙家栋独具慧眼,提出了一条具有中国 特色的“先试验、后区域、再全球”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一一第一步, 2000年建成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012年左右形 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 20
9、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 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搞呢?”谈及当时的决策,孙家栋解释说,“首 先,卫星的数量可以少,我们集中精力为我们国家本土加上周边来服务, 这是我们经济建设最需要的事情。步子相对迈得小一点,可以摸索更好 的经验来推动我们这个事业的发展。”近年来,北斗系统优先建设区域组网成功提供优质服务,证明了这 条道路的科学性。目前,日本、印度也纷纷采取此种建设方式,中国北 斗系统的建设为世界开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的“务实”,在同事和下属的眼中, 是搞科学该有的精神。“科研是一个探索的过程,不能求全求大,不能好 高警远。他说话慢吞吞的,但总能
10、运筹帷幄,统领全局,是个睿智的老 头。”中科院光电研究院研究员,北斗“女神”徐颖如是说。孙家栋经历了中国航天的很多个第一。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 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 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 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在我国 成功发射入轨的百余颗卫星中,孙家栋主持研制的多达 30余颗。2009年,孙家栋寿辰时,钱学森给他寄来了贺信,80岁的孙家栋成 了钱老口里的年轻人:“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 听说您今年 都80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 ”钱学森对孙家栋的贡献如数
11、 家珍,“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自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首战告捷起,到绕月探测 工程的圆满成功,您几十年来为中国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希望您今后 要保重身体,健康生活,做一名百岁航天老人。”文3: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一一记抗洪中牺牲的广西乐业县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人民日报她的一生,定格在芳华绽放的 30岁。她北师大硕士毕业,放弃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革命老区 百色;她选择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把双脚扎进泥土,为群众脱贫攻 坚弹精竭虑;她忍痛告别重病卧床的父亲,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
12、面 对危险坚定前行,不幸遭遇突如其来的山洪,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扶 贫路上她就是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泥村第一书记一一黄文秀。璀璨的青春岁月,如流星般划过,闪亮夜空。壮乡内外、网上网下, 无数人深情缅怀,有无尽的哀思,更有对这位年轻共产党员坚守初心、 担当使命的深深敬仰。牵挂灾情,深夜冒险返村不幸殉职“现在这么晚了,天气预报说有暴雨,你一个女孩子开车不安全, 明早再回吧?”“不行,我今晚必须赶回去,我也看天气预报了,百泥村那用屯可 能发生洪涝”6月16日,利用周末刚刚回到百色市田阳县探望病重父亲的黄文秀, 不顾家人劝阻,还是决定当晚开车返回乐业县。在回百泥村途中,她还 着急地向村干部了解村里
13、山塘、水利设施受损等情况。“她发信息说,被困住了。两头都走不了,雨越来越大。”黄文秀的哥哥黄茂益回忆此时,凌云县交警大队副大队长席道怀和同事开车途经,黄文秀向 他们求助,“两位大哥能不能帮我开一下车,前面水太大,我不敢开。”席道怀决定自己帮黄文秀把车驶离积水路段,让黄文秀坐上同事的 车。等他把车开到安全地带,却发现黄文秀乘坐的车辆没跟上来。17日6点多,席道怀再次前往失联路段,发现塌方。18日11时32 分,救援人员在下游河道发现了黄文秀的遗体。席道怀的同事也一同殉 职。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作长征路“在我驻村满一年的那天,我的汽车仪表盘的里程数正好增加了两 万五千公里,我简单地发了一个朋友圈:
14、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 快不久前,黄文秀在她的扶贫心得里这样写道。黄文秀是百色田阳县人、2016年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毕业、作为定向选调生到百色市工作、曾挂职田阳县那满镇党委副书记、 2018年3月任乐业县百泥村第一书记。百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山上,对黄文秀这个外乡 人来说,要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全村贫困户的详细情况相当困难,而且还 面临群众的疑虑。“要想让老百姓愿意接近我,就得让老百姓觉得我和他们是一样的。 黄文秀碰了钉子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再到贫困户家里时,她不再拿 着个本子问东问西,而是脱下外套帮忙扫院子;贫困户一次不让她进家 门,她就去两次、三次;贫困户不在
15、家,她就去田里,边帮他们干农活 边聊天。“你这个女娃娃还真是难缠得很哩! ”村民们慢慢接受了她。听 到这样的玩笑,黄文秀很开心。“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年多来,黄文秀团结村两委干部,通过 考察学习、请专家指导、挨家挨户宣传、党员带头示范等方式,带领群众摸索并发展了适合本村的产业一一种植砂糖橘、八角、杉木等。这些 产业,如今已成为百泥村的支柱产业和群众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经过一年多锻炼,黄文秀已从“扶贫新手”转变为群众最信赖的人。 她到任之时,百泥村的贫困发生率为22.88%, 2018年百泥村103户贫困 户顺利脱贫88户,贫困发生率降至2.71%,实现了贫困户户户有致富门 路,村集体经济项
16、目收入翻倍。她还协调完成了 1.5公里的道路硬化, 新建蓄水池4座,完成两个屯47盏路灯的亮化工作。言传身教,党员示范作用处处显现“送钱送物,不如建个好支部”。第一书记抓什么?黄文秀很清醒, 特别注重加强党支部自身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她以乐业县开展 的村干部职业化管理工作为契机,大抓基层党组织建设。原乐业县至凤 山县二级路征地拆迁工作进展缓慢,在她的积极走访动员下,项目顺利 推进,仅两个月时间就完成了 57户征地拆迁工作。她还组织村规民约吟 诵比赛,开展全村道德模范人物评选和文明家庭评选活动。去年,百足 村获得百色市“乡风文明”红旗村称号。作为一名党员,黄文秀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处处作表率。 村民黄仕京承担不起儿子的学费,黄文秀了解情况后及时为他家中请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解电容器纸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解除劳务合同协议书空白
- 纺织品设计师考试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探讨试题及答案
- 施工合同协议书组成
- 老挝合同协议书
- 合同协议书餐馆
- 采购商合同协议书范本
- 劳动协议书和劳动合同
- 流程 协议书 合同
- 舞蹈培训班合同协议书
- 血常规教育课件
- 普通饮片车间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 三年制中职旅游管理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中职
- 建筑总工程师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央企)2024年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护理
- 解读智能测试用例生成
- 兽药GSP质量管理制度汇编
-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送餐配送车设计与实现(论文)11000字】
- 2024年供电营业规则复习题库含答案解析
- GB/T 18457-2024制造医疗器械用不锈钢针管要求和试验方法
- 2024年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比武竞赛理论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