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茎点枯病的形态特征、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_第1页
芝麻茎点枯病的形态特征、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_第2页
芝麻茎点枯病的形态特征、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 页芝麻茎点枯病的形态特征、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芝麻茎点枯病又称芝麻茎枯病、芝麻黑根病、芝麻腐烂病等,它是芝麻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苗期及开花结果期发生较多,严峻影响了芝麻的产量。本文为大家具体介绍了芝麻茎点枯病的形态特征、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盼望能够关心农户们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 1、形态特征 1.1 芝麻茎点枯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及开花结果期 苗期发病时,根部首先变褐腐烂,地上部分随之萎蔫枯死,茎秆上产生很多散生小黑点;开花结果期发病,大多自根部开头,部分植株茎秆先感病,随后向根部和叶片扩散;根部感病后,在主根、侧根皮层内形成大量黑色菌核,依次渐渐变

2、成褐色,致使根部完全枯死;茎部病斑从主茎中下部发生,初期呈黄褐色水渍状,病健组织之间无明显界线;中期病斑变成环绕状大型病灶,晚期病斑变成黑褐色,中心部分有银灰色光泽,以后茎秆中空,遇风极易折断;植株根部发病或茎部发病严峻时,植株矮小,引起整块地芝麻全株叶片自下而上卷缩萎蔫,顶梢弯曲下垂,后期叶片和蒴果均变成褐色,严峻发病的完全变黑枯死,轻者部分枯死。 2、发病规律 2.1 该病病菌以菌核在种子、土壤和病株残体上越冬 翌年春分生孢子在田间借风、雨、气流传播,主要从植株茎基部、根部及叶柄处侵入为害。 2.2. 芝麻苗期、盛花期阶段最易感病 病株可产生分生孢子再次传播侵染。高温、高湿、多雨天气极有利

3、于病害发生扩散,雨后骤晴或渍水地块发病严峻,开花结果期特殊是盛花后期,病菌极易于入侵;偏施氮肥或种植过密、连作地块危害加重。 3、防治技术 3.1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优质、高产、耐渍、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如豫芝8号、豫芝12号、豫芝16号等。 3.2 温水浸种处理 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0min或60温水浸种5min,待水分晾干后播种。 3.3 药剂拌种 芝麻病害大部分都是种子带菌,种子处理能有效杀死种子表面病菌,特殊是苗期病害效果明显;可采纳40%多菌灵种子量0.3%,70%甲基托布津种子量0.1%,五氯硝基苯加福美双拌种(1:1),用药量占种子重量的0.5%1%;或用0.5%硫酸铜溶液浸种

4、0.5h,均有较好防效。 3.4 农业防治 (1)芝麻土传病虫害较为严峻,最忌连作,芝麻与棉花、甘薯及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倒茬,能有效掌握病害发生流行。(2)准时拔除病株,带出田外掩埋,防止病菌集中扩散。芝麻收割后要准时清除田间病残体,禁烧,可集中深埋以削减越冬菌源。(3)加强肥水管理,增施基肥,基肥以中迟效有机肥为主,并混施磷、钾肥;苗期不施或少施氮肥,培育健壮苗,提高抗病力量。采纳高畦栽培,准时清沟排水,防止田间有积水,降低田间土壤温湿度。 3.5 药剂防治 (1)防治芝麻病害应以预防和农业防治方法为主,药剂防治为帮助;主要把握在病害发生前喷药爱护,或发病初期准时用药,治早治了。(2)药剂种类: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