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手抄报资料_第1页
消防安全手抄报资料_第2页
消防安全手抄报资料_第3页
消防安全手抄报资料_第4页
消防安全手抄报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消防安全手抄报资料消防安全手抄报资料:注意家庭防火安全夏季气温高,雷雨天气多,用电量大,家庭火灾发生率骤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稍有不慎就会酿成火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为此,需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注意家庭防火安全。预警一:雷雨天气着火。夏季雷雨天气较多,空气湿度大,打雷时会产生电磁感应,能使室内金属设备感应出高电位或强大的电动势,家里一些比较陈旧的家用电器仍在运行,若是雷电击中电线,强大的电流瞬间可以导致电器被烧;屋顶、阳台等位置如果存放陈旧的纸张、麻布、棉花等易燃物品受潮后,遇到闪电击中极易燃烧。防范措施:一、在雷雨天气时,部分陈旧的电器应该停止运转,并且拔掉电源。二、门窗应该紧闭,同时

2、将窗台周边的一些电器收起,防止雷电击中自燃导致火灾。三、不要打开电脑、电视、收音机等电器,防止雷电通过天线或者网线传播引发火灾。四、将部分易燃物品妥善保存,应当放在干燥、绝缘的环境下保存。预警二:家电过热着火。夏季气温高,家电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不易散失,从而产生过高的环境温度。而过高的温度,除了影响家电的使用寿命外,一方面能加速导线、线圈等绝缘层老化,出现短路起火;另一方面还能直接引燃家电上的可燃部件或周围的可燃物。防范措施:一是控制好家电的使用时间,限制热量产生。二是保证空气流通,及时散热。三是家电放置尽可能远离其他可燃物。预警三:液化气着火。液化气在夏季高温状态下极易挥发,高温加速液化气管路

3、老化、开裂等危害,一旦气体挥发,遇明火容易产生爆燃,造成火灾或人员伤亡。防范措施:一是严格按照 “先点火,后开气”的原则操作,且点火后人不能离开,不用时应及时断掉气源。二是将液化罐放置在阴凉处,定期检查气罐、软管、接头等部位,如有损坏及时更换。三是罐体附近不可存放可燃物。另外,液化气残液不能乱倒。预警四:驱蚊用品着火。夏季蚊虫猖獗,几乎每个家庭都会使用一些防蚊、灭蚊的用品,如蚊香、蚊帐、驱蚊器、灭蚊剂等。这些用品,虽然驱逐了蚊虫,却或多或少地给家居安全带来隐患。蚊帐等物轻、薄,容易起火,且火势蔓延速度极快;喷雾驱虫剂受热膨胀或猛烈撞击,易燃易爆。防范措施:一、在驱蚊时应当注意把点燃的蚊香放在金

4、属支架上,且不要靠近可燃物。二、使用电热蚊香器时要防止使用时间过长,烧毁电器导致火灾事故。三、喷雾驱虫剂、花露水等燃点较低喷雾、液剂(平时常用的啫喱水、香水、指甲油等)应放置在通风阴凉处,不宜接近明火用品。消防安全手抄报资料:外出时防火注意事项一、出行前仔细检查家中炉火、蜡烛等明火是否熄灭;燃气阀门、电器开关是否关闭,特别是停电后要及时切断电源再出门,以防复电后发生意外 ;二、公共场所开业等可能出现人员大量超员的情况,尽量不要进入现场,更不可长时间逗留 ;三、外出住宿宾馆旅社,要事先留心安全出口、楼梯间、疏散通道及有关消防设施的设置情况;四、不进入边施工边营业的公共场所;不涉足燃放烟花爆竹并同

5、时准备放氢气球的庆典场所;五、不到疏散通道、应急照明等消防设施不符合要求的录像厅、歌舞厅、游艺厅、咖啡厅、网吧、商场等场所(特别是地下室)娱乐、消费 ;六、外出至公共场所不要吸烟,更不可在有易燃或可燃物的地方吸烟,特别注意不要卧床吸烟、酒后吸烟或乱丢烟头 ;七、在有山林的地方不要携带火种、使用明火,更不要在山上野炊生火,防止发生山林火灾;八、不擅自携带危险化学品乘坐车船等各类交通工具,发现别人携带要及时提醒、制止;九、危险化学品出现泄漏等险情时,不要在现场围观;十、夜间闻到煤气、液化石油气、汽油等异常气味时,要及时查看,但不要轻易使用明火照明 ;十一、随时不忘对孩子的监护,切记让孩子远离火种

6、;十二、要考虑到地震、雷击、纵火、容器爆炸以及附近火势蔓延等引发火灾时,救人及自救的问题;十三、遭遇火灾等突发性灾害事故,要以人员安全疏散为宗旨,不要贪恋财物贸然进入火灾现场提取钱物 ;十四、发生火灾后,应选择正确的方式快速逃生。当无法逃生时应关闭门窗等待救援,但不要轻易跳楼,也不要利用普通电梯逃生;十五、万一独自被困火灾现场,别忘了使用手机以及衣服、口哨、手电筒等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及时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消防安全手抄报:火灾逃生自救十法一要了解和熟悉环境。当你走进商场、宾馆、酒楼、歌舞厅等公共场所时,要留心太平门、安全出口、灭火器的位置,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疏散和灭火。二要迅速撤离。一旦听到

7、火灾警报或意识到自己被火围困时,要立即想法撤离。三要保护呼吸系统。逃生时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将口鼻捂严,否则会有中毒和被热空气灼伤呼吸系统软组织窒息致死的危险。四要从通道疏散。如疏散楼梯、消防电梯、室外疏散楼梯等。也可考虑利用窗户、阳台、屋顶、避雷线、落水管等脱险。五要利用绳索滑行。用结实的绳子或将窗帘、床单被褥等撕成条,拧成绳,用水沾湿后将其拴在牢固的暖气管道、窗框、床架上,被困人员逐个顺绳索滑到下一楼层或地面。六为低层跳离,适用于二层楼。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头、床垫、大衣等柔软的物品,以便 “软着陆” ,然后用手扒住窗户,身体下垂,自然下滑,以缩短跳落高度。七要借助器材。通

8、常使用的有缓降器、救生袋、网、气垫、软梯、滑竿、滑台、导向绳、救生舷梯等。八为暂时避难。在无路逃生的情况下,可利用卫生间等暂时辟难。避难时要用水喷淋迎火门窗,把房间内一切可燃物淋湿,延长时间。在暂时避难期间,要主动与外界联系,以便尽早获救。九利用标志引导脱险。在公共场所的墙上、顶棚上、门上、转弯处都设置“太平门 ”、 “紧急出口 ”、 “安全通道 ”、 “火警电话 ”和逃生方向简头等标志,被困人员按标志指示方向顺序逃离,可解 “燃眉之急 ”。十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顾他人死活的行为和前拥后挤现象,要坚决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消防安全手抄报:教学楼起火时如何脱险现代教

9、学楼由于楼层逐渐增高,结构越来越复杂,学生密度大,加上课桌、课椅等可燃物较多,当发生火灾时,逃离比较困难。一旦楼房着火,应当按以下方法逃生:1 、当发现楼内失火时,切忌慌张、乱跑,要冷静地探时着火方位,确定风向,并在火势未蔓延前,朝逆风方向快速离开火灾区域。2、起火时,如果楼道被烟火封死,应该立即关闭房门和室内通风孔,防止进烟。随后用湿毛巾堵住口鼻,防止吸入热烟和有毒气体,并将向上的衣服浇湿,以免引火烧身。如果楼道中只有烟没有火,可在头上套一个较大的透明塑料袋,防止烟气刺激眼睛和吸入呼吸道,并采用弯腰的低姿势,逃离烟火区。3、千万不要从窗口往下跳。如果楼层不高,可以在老师的保护和组织下,用绳子

10、从窗口降到安全地区。4、发生火灾时,不能乘电梯,因为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或被火烧坏;应沿防火安全疏散楼梯朝底楼跑;如果中途防火楼梯被堵死,应立即返回到屋顶平台,并呼救求援。也可以将楼梯间的窗户玻璃打破,向外高声呼救,让救援人员知道你的确切位置,以便营救。消防安全手抄报:消防知识燃烧与火灾. 燃烧的必备条件:可燃物、氧化剂、温度,有焰燃烧还要求有未受仰制的 链式反应。.火灾、闪燃、阴燃、爆燃、自燃及闪点、燃点、自燃点的定义: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闪燃:在可燃液体(固体)表面上挥发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后,遇明火产生的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阴燃:没有火焰的缓慢燃烧现象

11、。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畜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闪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可燃液体( 固体)能放出足量的蒸汽并在容器内的液体(固体)表面处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物的最低温度。燃点: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液体或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的最低温度。.火灾分为六类:按照国家标准 GR T4968-2008火灾分类的规定,把 火灾分为A、B、G D、E、F六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出类火灾:液体物质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类火灾:带电设备火灾 下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

12、动植物油脂)火灾。.灭火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可燃液体的燃烧特点:流体是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的高低与液体的蒸汽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有关。.可燃固体的燃烧特点:固体可燃物必须经过受热、蒸发、热分解,固体上方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燃烧极限,才能持续不断发生燃烧。.热传播有三种途径: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氧指数:在规定条件下,固体试样在氧、氮混合气流中,维持平稳燃烧所需的最低含氧量。以氧气所占体积百分数的数值表示。爆炸1. 物理爆炸、化学爆炸、爆炸极限、爆炸上限、爆炸下限的概念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气体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

13、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爆炸上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爆炸下限:可燃气体、蒸汽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2.粉尘爆炸的特点(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3)与右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和,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燃烧产物及其毒性由燃烧或热解作用而产生的全部的物质,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通常指 燃烧生成的气体、热量、可见烟等。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指: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 氢、二氧化硫等。大多数物质的燃烧是一种放热的化学氧化过程。从这种过程放出的能量以 热量的形式表现,形成热气的对流与辐射。热量对人体具有明显的物理危害。由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和(或)液体颗粒总称为烟。其粒径一般为 0.01-10微米。这种含碳物质是在火灾中不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燃烧产物的数量、组成等,随物质的化学组成以及温度、空气供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