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怎样防盗_第1页
汽车怎样防盗_第2页
汽车怎样防盗_第3页
汽车怎样防盗_第4页
汽车怎样防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医药的起源历史背景一 神话与传说二 卫生保健三 医药知识四 多种医药起源论五 中医学起源的地域与人文特征汽车防盗器 历 史 背 景1、“元谋人”时期“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前 遗址发现动物骨骼化石及黑色炭屑状物质 元谋人会制作工具、会用火。 2、北京猿人时期 4050万年前已经有了简单的语言已经会利用自然火并能保存种。 能够使用石器。 周口店遗址 3. “马坝人” “丁村人” “大荔人” - 距今10万20年前遗址出土许多石器如-三棱器、尖状 器、多边圆形刮削器。 “燧人氏”时代 “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悦之,使王天 下,号之为燧人氏-韩非子 石器进步,发明人工取火。 4、 “山顶洞

2、人” 距今12万年 出土穿孔骨针、兽牙人们初步掌握磨、钻、挖、穿孔等技术。 属旧石器晚期。 我国原始氏族社会的开始 石器由打制向磨制发展。 采集,渔猎为主要生产方式 骨针与装饰品5、河姆渡遗址、半坡村遗址 距今800010000年 出土骨耜、稻谷、彩陶、防纺织用具、房屋建筑等。 6、内蒙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代遗址1963年在内蒙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期遗址中,出土了一枚经过加工的石针,针长为4.6厘米,针身呈四方形,一头呈尖状,一头呈扁平的半圆状,有刃口,既可用来针刺又可用于切割。 7、山东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1995年发掘出土一具距今5000年的人类骨骼。颅骨右侧顶骨有圆洞,周围有组织修复迹

3、象,研究认为是做过开颅手术。依据:人民网济南6月26日电记者王科报道:近日,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在一具头骨上发现了曾被施行过颅骨手术并取得成功的证据。26日,山东省文化厅邀请国内考古学、人类学、医学界著名专家共同组成鉴定委员会进行论证,墓主颅骨的近圆形缺损系人工开颅手术所致。此缺损边缘的断面呈光滑均匀的圆弧状,应是手术后墓主长期存活、骨组织修复的结果。这是中国目前所见最早的开颅手术成功的实例,是山东史前考古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 第一节 神话与传说盘古开天地 女娲造人 伏羲女娲结婚 燧人氏发明钻木取火 神农尝百草、制耜具 黄帝的传说盘古开天地盘古,是神话传说中的造物神。

4、传说他开创了天地,而天地中的万物、人类、动物,都是由他死后的身体变化而成。盘古开天辟地画像砖 女娲造人 2003年10月,在陕西举行了首届中国女娲文化学术研讨会,专家认为,陕西安康市平利县应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 女娲文化是上古母系社会文化,今天的陕西平利曾是女娲文化的发祥地。在女娲山西北有伏羲山,两山之间有女娲庙、高皇庙、三皇庙等古代遗址。在平利女娲山区,考古发现有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山下河边的台地出土了各个时期的文物数百件。 神农尝百草、 制耜具“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 原始农业发明者。教人开垦土地,播种五谷,带动原始社会后期由渔猎畜牧向农业经济转变发展。 三皇之一“炎帝”。 黄帝战蚩尤

5、图(画像砖)第二节 卫生保健早期人类维持生命的最简单的措施,离不开衣、食、住、行,这些看起来最简单的卫护自己生命的措施,构成了最早的卫生保健。一、居处(居处的保健作用防禽兽伤、防寒湿伤。 )1. 巢居 “古者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民皆巢居以避之,昼拾橡栗,暮居木上,故名之曰有巢氏之民” -庄子.盗拓 “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构木为巢,以避群害。” -韩非子.五蠹 发展成南方的干栏式建筑干栏式建筑2. 穴居 “上古穴居而处野,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 周易.系辞一是利用天然洞穴,二是挖地为穴3. 宫室 “筑土构木,以为宫室,上栋下宇,以蔽风雨,以逾寒暑,而百姓安之。” 淮南子.汜论讯 西安半坡遗址 半坡遗址

6、博物馆,位于西安市东郊约六公里的半坡村,是黄河流域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距今有6000年的历史。 遗址分为居住、制陶、墓葬三个区,居住区是村落的主体。半坡人属于新石器时代,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木器和石器。该馆现有陈列室三个,遗址大厅一个。 二、衣着 原始人相当长的赤身裸体生活后,逐渐学会缝制衣服。 1.目的 衣着出于防御风寒、伤害、蚊虫等实际需要而发明。后来才有装饰和道德意义。 2. 材料 禽羽兽皮: “妇人不织,禽兽之皮是以衣 也。” -韩非子.五蠹 “昔者未有麻丝,衣其羽。” -礼记礼运植物纤维: “树皮细捣,揆以为线,以织成。” -中国原始社会 3.制作 缝制:山顶洞人

7、遗址带孔骨针。 纺织:出土陶器上有布纹、纺轮等。 4.穿着方式 实用:“太古之时衣皮韦,能覆前而不能覆后。” -白虎通号 季节:“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韩非子.五蠹三、食物与用火 元谋人已能用火 北京猿人保留火种、控制火 马坝人、丁村人发明人工取火在周口店第一地点发现用火遗迹,把人类用火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遗址中发现有5个灰烬层、3处灰堆遗存以及大量的烧骨,灰烬层最厚处可达6米。这些遗迹表明北京人不仅懂得用火,而且会保存火种火的发明与使用的意义 火的使用特别是人工取火发明,对人类文明进步有巨大推动作用。 熟食:消毒灭菌,扩大了人类食物的范围,增加营养吸收,促进人体发育。“炮生为熟,令人无

8、腹疾。”礼含义嘉温熨:避寒、保健,使人的生活环境更有利 于健康。 照明:增加人类活动时间和空间。 避兽:驱赶、抓捕野兽。 陶器制造生产工具 弓箭 农渔猎工具 四、导引 来源于早期舞蹈。 模仿飞禽走兽不同姿势,劳动动作宣泄情绪。舞后精神振作、疲劳解除,对健康有好处。 由被动的舞蹈治病发展到主动的导引疗法。作用: 保健、治疗 治“滞著”、“阴多”而致“郁阏” 吕氏春秋古乐: “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原,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第三节 医药知识一、药物 、文献记载的传说: “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 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淮南

9、子修务训 “伏羲氏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焉” 帝王世纪帝王世纪: “黄帝使岐伯尝味草木,典主医药,经方、本草、素问之书咸出焉”。、实践中的认识采集认识植物药 渔猎认识动物药 “尝”(实践)采矿认识矿物药 考古发现出土的原始社会时期药物二、针灸 针法砭石 文献记载:“砭,以石刺病也”说文解字灵枢玉版:“故其已成脓血者,其惟砭石铍锋之所取也”。有针石或镵石之分。有刀形、剑形、针形等多种形态,还有陶针、骨针、金属针等区分。 功能的发现 脓肿无意刺破割刺脓肿 排脓放血痛减而愈 疼痛无意刺激疼痛减轻针刺止痛积累经验 尖状器(旧石器 )针石(新石器)针刮削器(旧石器 )镵石(新石器)刀考古发现 针灸行

10、医图(山东微山汉画象半人半鸟)1963年在内蒙多伦旗头道洼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石针,既可用来针刺又可用于切割。灸法 是一种通过对人体某些部位进行固定的温热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烤火热熨症状减轻有意选取和利用植物烤灸。因艾叶有易燃、气味芳香、易于采集加工和贮存等特点而被作为灸疗的主要原料。三 外治法、外伤多 环境险恶,生产力低,经常有外伤(渔猎、采集、战争等) ;、死亡率高北京猿人,40个尸体,平均寿命短:14岁以下占1/3,5060岁占2.6%; 山顶洞人亦如此。其中,骨化石有外伤痕迹。 、经验与发现 出血泥土、灰烬、树叶、草茎等外 敷止血法的发明 伤痛抚摸减轻按摩法的发明 烤火痛减热熨法的发

11、现 脓肿切割痛减手术疗法的发明四 多种医药起源论 医学的起源与医学发明、发现的区别 1 医源于圣人 神话传说在社会发展和历史中的地位 崇古思想与个人崇拜医源于巫 占有知识的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物 对疾病来源的特殊认识 ,掌握有一定的治病方法。治疗疾病是其职责之一。 3 医源于动物本能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被动与主动的区别。 本能、适应被动行为 探索、研究主动认识 4 医食同源 哲学的思维: 食是本能,医是非本能 相同存在不等于相同内容第五节 医药起源的地域与人文特征一,中医学起源的地域特征 中国大陆的自然环境,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基础条件不同的自然环境,找到不同的生产资料和不同的生活资料,产生不同的生产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