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场的卫生管理经验之谈_第1页
畜牧场的卫生管理经验之谈_第2页
畜牧场的卫生管理经验之谈_第3页
畜牧场的卫生管理经验之谈_第4页
畜牧场的卫生管理经验之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畜牧场卫生一个良好的牧场环境需具备下列条件:保证畜牧场的场区有良好的小气侯条件及水、土条件,有利于畜舍内空气环境的控制。便于严格执行各项卫生防疫制度和措施。 便于合理组织生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要达到以上条件,则应从牧场 场址选择、场区设计、场区卫生设施 等方面来着手。 第一节 牧场场址的选择一、牧场场址选择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1、当地的自然条件 如气候、地形、地势、水源、土质等。 2、当地的社会经济状况 如居民点的配置、交通、供电、饲料、产品市 场等。 3、周围环境是否受到污染 周围是否有化工厂、农药厂、畜产品加工厂排 放出来的有害物质等。 二、牧场场址选择的具体要

2、求 (一)气候 在炎热地区: 需要考虑通风、遮阳、隔热、降温等措施的执行。在寒冷地区 : 要注意冬季的保温、防寒等措施的执行。(二)地貌 (地形和地势)1. 地势高燥牧场应高出历史洪水线。地下水位要低,避免地下水通过毛细管作用上行 到地面,使牧场很潮湿,影响牧场的小气侯。远离沼泽地 因为沼泽地带潮湿,寄生虫较多。 2. 向阳避风 为了保持场区小气侯温热状况的相对稳定,使场区充分得到阳光,避免冬季北风的侵袭,要向阳避风。 牧场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南方地区,山谷、坡底等地方由于空气的涡流现象,使排出的污浊空气不易散发,使局部空气质量变差,此外还会有降雨高峰季节山洪侵袭的危险。 3. 地

3、势平坦,但稍有坡度 为了有利于排放污水,便于牧场管理,一般选用的土地应稍有一定的坡度(13)。 土地以向南或向东南方向倾斜为好。在山区最大坡度不得大于25。若坡度太大, 则下暴雨时易形成山洪,且施工困难,饲养管理及远输工作不便。4. 地形开阔整齐,不要狭长多边角。5. 面积够用,且能留有余地。6. 应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物。 可利用原有的林带树木、山岭、河川等作为场界的天然屏障。 对较大的城郊型牧场应特别注意远离污染源及对居民区的影响。(三) 土质1. 适合建牧场的土质条件透水性、透气性要强。毛细管作用要弱。吸湿性、导热性要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2. 几种典型的土壤类型的评价(1)砂土类 土壤

4、颗粒较大,粒间的空隙较大。所以,透水、透气性都很强,毛细管作用弱,有利于有机物的耗氧分解。 因热容量小,故土壤增温、降温快,昼夜温差大。 (2)粘土类 与砂土类相反。因土壤颗粒细,粒间隙小,毛细管作用强,地面容易潮湿,易引起土壤的沼泽化。 因容水量大,在寒冷地区结冰后地面变形大,易使建筑物基础损坏,且保温隔热性能较差。(3)砂土类 特性介于以上两者之间,是牧场的理想土质。粒间隙适宜,有一定透水、透气性,有一定的毛细管作用但不强,有利于保温和防潮。 (四)水源 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取用方便、便于卫生防护。具体要求已在水卫生中讲授。 (五)社会联系1. 牧场必须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准则 牧场不能成为社

5、会的污染源,同时牧场也不会受周围社会环境的污染。所以,牧场应选于:居民点的下风处,地势低于居民点,但要避开居 民点排污口。污染企业的上风处,以防污染企业对牧场的污染 和危害,但牧场的废弃物和有害气体不能排向污 染企业。 居民区 牧 场 污染企业 主风向 坡度2. 有可靠的饲料来源 牧场要选于有充足的精料和必要的青饲料供给的地方,确保饲料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安全供给。3. 交通便利 饲料运入、畜产品运出、粪尿的处理等都需要有方便的交通。一般要求牧场离主要交通道路100米以上,牧场有围墙时,也要求能相隔50米。此外,牧场应有专用道路与主要公路相连。 4. 靠近输电线路,有可靠的电力保证 若牧场内有种蛋

6、孵化设施及需给幼畜、雏禽保温,场内必须要配备发电机,以防牧场需电时停电。5. 要有可靠的人力保证。 第二节 牧场场地的规划和建筑物的布局 一、牧场的分区规划 (一)牧场分区规划的基本原则 1、要体现牧场建场的方针与任务,在满足生产要求 的条件下,尽可能减少用地。2、在发展大型集约化牧场时,布局时要考虑整个牧 场的粪尿及污水的处理。 3、因地制宜,合理利用牧场的地形、地物。4、规划时要留有余地,考虑今后的发展,尤其对生 产区的规划。(二)牧场分区及具体要求根据牧场的生产功能,一般分为三个区:生产区、管理区、兽医卫生管理区。每区均有隔离系统,以防影响生产。三区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 管理区 生产区

7、兽医卫生管理区 主风向 坡度1. 生产区 包括畜舍,饲料贮存、加工、调制的建筑物。 是牧场的核心部分,应位于全场的中心地带,除了满足地势与主风符合上述要求外,生产区的规划还要掌握下列原则:不同种类、年龄、生产功能的家畜需分小区饲养。 这样便于管理,同时减少疾病的相互传播。饲料间设置要同时兼顾场外运进和场内分发,使 两者都得到方便;凡是与饲料有关的建筑物都要 设于地势高的地方。干草与垫草间的设置:要能满足防火要求,并能 减少灰尘对畜舍的影响。干草与垫草间要设于牧 场的下风向,且与畜舍保持有一定距离。2. 管理区包括与牧场经营管理有关的建筑物(如办公室);农副产品和畜产品加工、储存有关的建筑物和设

8、施;牧场工作人员的生活设施等。 牧场的经营管理活动与社会联系密切,容易造成疫病的传播和流行。所以该区的位置应靠大门,并和生产区分开。管理区规划原则:农副产品和畜产品加工、储存都设于管理区,若 牧场规模大,则可独立设置。场外运输和场内分发要严格分开,除了饲料仓库 在生产区外,其它仓库均设在管理区。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不能随便进入生产 区。大部分集约化牧场谢绝外来人员参观。3. 兽医卫生管理区 包括兽医院(室、间)、积粪池、粪尿处理设施、病畜隔离舍及尸坑等。 为了防止疫病的传播与蔓延,该区应设置在生产区的下风向,地势最低,且远离生产区。 病畜隔离舍应尽可能与外界隔绝,隔离区四周应有天然或人工

9、隔离屏障,专门设立单独的道路与出入口。二 牧场建筑物的合理布局在已确定的功能分区内,建筑物布局合理与否,对牧场内环境状况、卫生防疫条件、生产组织、劳动生产率、基建投资等都有直接影响。 为了搞好牧场建筑物的合理布局,须先根据所规定的要求,如饲养家畜的种类、生产规模等,确定饲养管理方式、集约化程度和机械化水平、饲料需要量和饲料供应情况,然后进一步确定各种建筑物的形式、种类、面积和数量。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场地的各种因素,制订最好的布局方案。 牧场的规划布局应根据现场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并遵守下列基本原则:1、根据生产环节确定建筑物之间的最佳生产联系。 以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保持良好的牧场小气侯。2、

10、遵守兽医卫生和防火安全的规定。 各建筑物之 间要有一定的防疫、防火间距。不利于防火、防 疫的建筑物都应设于下风处;饲料间与贮粪场要 分设于不同地方。3、为减轻劳动强度和提高劳动效率创造条件,特别 要注意饲料间的设置。4、合理利用牧场的地势、地形、主风和光照,使牧 场畜舍向阳,避免冬季的主风。 我国位于北纬2050之间,牧场中的所有畜舍都要朝南,以使冬季能得到更多的光线。据风向,要求南方地区朝南及南偏东15范围内为好,以利于采光和通风。相邻两幢畜舍间的距离应大于前一畜舍高度的一倍以上,以利于畜舍的通风和采光。三、场内道路的设置对道路设置的要求:1、道路要短而直,牧场总干道的宽度要能通过两辆 车的

11、交会。2、路面要呈龟背型,中间高,两侧低;路的两侧要 有排水沟,且要植树。3、运料道与运粪道要分开,不可以有交叉,以防疾 病的传播。4、通往兽医卫生管理区的道路应专设,不于其它道 路通用或交叉。第三节 畜牧场卫生设施 为保障畜牧场的环境卫生,防止疾病传播和增进家畜健康,畜牧场应有必要的卫生设施。一 场界与场内各区间的防护设施二场内的排水设施三运动场四贮粪场(池)五绿化一 场界与场内各区间的防护设施1、牧场要有明确的场界,较大的牧场四周要设围墙, 可能的话还要设立防疫沟。场界的墙要求是较高 的实心墙。2、场内的各区间要设小围墙,尤其是病畜管理区。3、场门或畜舍出入口处要设立车辆及人员进出的消 毒

12、设施(消毒池、消毒室)。二场内的排水设施 完善的排水系统可以保证畜牧场场地干燥,及时排除雨水及牧场的生活、生产污水。否则,会造成场地泥泞及可能引起的沼泽化,影响牧场小气侯、建筑物寿命,给牧场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场内排水系统多设置在各种道路的两旁及家畜运动场的四周,利用牧场场地的倾斜度,使雨水及污水流入沟中,排到指定地点进行处理。排水沟 明沟 不应过深(30cm);夏天臭气明显。暗沟 减少臭气对牧场环境的污染。暗沟可用砖砌 或利用水泥管,其宽度、深度可根据场地地 势及排水量而定。如暗沟过长,则应设沉淀 井,以免污物淤塞,影响排水。此外,暗沟 应深达冻土层以下,以免受冻而阻塞。三运动场 一般舍饲家

13、畜必须保持经常运动,尤其是奶牛和种公畜,以锻炼其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同时,家畜在新鲜空气和阳光充足的场地上运动,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生产性能。对运动场的要求:1、设在畜舍的南边(向阳、避风)。2、能保持干燥清洁: 场地平整坚固,稍有坡度, 且配有良好的排水设施。3、为防止夏季强烈的太阳辐射,应设置凉棚或种植 遮阳植物(冬季落叶的高大乔木)。4、四周应设围栏,且要求坚固、具有一定高度。5、面积要能满足家畜自由活动的需要,防止过份拥 挤而造成的外伤和孕畜的流产。四贮粪场(池)1、贮粪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处,与住宅、畜舍之 间保持有一定的卫生间距,并应便于运往农田或 其它处理。2、深度以不受

14、地下水浸渍为宜,底部应较结实,以 防粪液渗漏流失。3、贮粪场底部应有坡度,使粪水可流向一侧或集液 井,以便取用。4、贮粪池的大小应根据每天牧场家畜排粪量多少及 贮藏时间长短而定。五绿化(一)绿化的卫生意义1、改善场区小气侯 绿化可以明显改善牧场的温湿度和气流等状况。在高温时,因树叶蒸发吸收空气中的热,且由于树叶阻挡阳光,减轻太阳辐射强度,使气温有所下降。 一般绿化的树荫下,夏季气温比树荫外约低35。绿化可阻挡冬季过强的气流。2. 净化空气和水质(1)绿化可调节空气成份 a. 减少空气中的CO2 ,增加O2含量。 b. 吸收并转化大气中的有害气体,使之得到净化。 c. 树林有阻留灰尘作用(阻挡、

15、油脂和粘液吸附), 大大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含量。 d. 树林有吸附和反射噪声的作用。(2)树林可吸附水中的溶解物质,尤其是有机物质, 使水质得到改善与净化。3. 有利于兽医卫生防疫 绿化的树林可起隔离林的作用,防止人和其他动物随便出入牧场,减少场外的传染源,防止疾病的传播。(二)绿化的配置1、防护林 根据当地冬季主风向和风力大小而定。 以乔木、灌木搭配种植为宜。2、隔离林 牧场四周及各分区之间也应设置隔离。3、遮荫林 运动场四周种植树干高大、树冠广阔的 乔木为宜。冬季可挡风,夏季可遮荫。 4、行道林 美化环境,夏季遮荫,且能保护道路, 以防雨水冲洗。5、防火林 在牧场饲草及干粗饲料堆放处的周围,

16、 应设立以防火为目的的防火林。以栽四季常绿 的耐火树种为好,如冬青、珊蝴树等;不可选 含大量油脂的针叶树种,如油树、马尾松等。第四节 畜牧场废弃物的处理与利用表1 不同种类的生长阶段的家畜粪尿产量家畜种类 体 重kg 排 粪 量 kg/头.天 粪 量 尿 量 粪尿合计泌乳牛 555600 3050 1525 4575成年牛 400600 2035 1017 3052育成牛 200300 1020 510 1530大 猪 90 2.33.2 37 5.310.2中 猪 60 1.92.7 25 3.97.7仔 猪 30 1.11.6 13 2.14.6母 猪 160300 2.12.8 47 6

17、.19.8蛋 鸡 1.41.8 0.140.16 肉 鸡 0.042.8 0.13(据冈田光弘,畜产设施基本设计作成 (改订版),274页,1984) 表 2 各种家畜粪便的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畜禽种类 水 分 有机物 氮(N) 磷(P2O5 ) 钾(K2O) 猪 粪 72.4 25.0 0.45 0.19 0.60 牛 粪 77.5 20.3 0.34 0.16 0.40 马 粪 71.3 25.4 0.58 0.28 0.53 羊 粪 64.6 31.8 0.83 0.23 0.67 鸡 粪 50.5 25.5 1.63 1.54 0.85 鸭 粪 56.6 26.2 1.10 1.40

18、0.62 鹅 粪 77.1 23.4 0.55 0.50 0.95 鸽 粪 51.0 30.8 1.76 1.78 1.00 (毛达如有机肥料,18、46页,1982)一、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利用 (一)用作植物生产的肥料 1. 高温堆肥法(1)原理:将人畜粪便与其它有机物如秸秆、杂草、垃圾混 合、堆积,由于温、湿度、空气、养分等方面给微 生物的生长、繁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引起 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导致有机物分解、转化成为植 物能吸收的无机物和腐植质。堆肥过程中产生的高温(达5070)及微生物 的相互拮抗,使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卵死亡,达到 无害化的目的,并获得优质肥料,同时可使土壤增 强对肥

19、料的耐受力。(2)堆肥发酵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温度上升期:一般35天。 需氧微生物大量繁殖, 使简单的有机物质分解,放出热量,使堆肥增温。高温持续期:温度达50以上后,便维持在一定 的范围内。此时,复杂的有机物(如纤维素、半纤 维素、蛋白质)在大量嗜热菌作用下,开始形成稳 定的腐植质,使病原菌、其它嗜中温的微生物和蠕 虫卵死亡。温度持续12周,可杀死绝大部分病原 菌、寄生虫卵和害虫。温度下降期:随有机物质的被分解,放出热量减 少,温度开始下降到50以下,高温菌逐渐减少, 堆肥的体积减小,堆内形成厌氧环境,厌氧微生物 繁殖,使有机物转变成腐植质。 经高温堆肥法处理后的粪便呈 棕黑色、松软、无特殊

20、臭味、不招苍蝇、卫生上无害。(3)方法:需氧堆肥法: 堆肥中用玉米秆或其它秸秆捆成束状而形成通风管。 厌氧堆肥法: 堆肥中无通风管道,省工,需时间长。(4)影响堆肥效果的因素微生物的数量:堆肥是多种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但高温纤维分解菌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为增加 高温纤维菌 的含量,可加入已腐熟的堆肥土(10 20)。堆料中有机物的含量:占25以上,C:N25:1水分:3050为宜,过高会形成厌氧环境;过低 会影响微生物的繁殖。pH值:中性或弱碱性环境适合纤维分解菌的生长 繁殖。为减少堆肥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可加入适 量的草木灰、石灰等调节pH值。空气状况:需氧性堆肥需氧气,但通风太大会影 响堆

21、肥的保温、保湿、保肥,使温度不能上升到 5070。堆面封泥:对保温、保肥、防蝇和减少臭味都有 较大作用,一般以5厘米厚为宜,冬季可增加厚度。温度:堆肥内温度一般以5060为宜,气温高 有利于堆肥效果和堆肥速度。2. 药物处理 在急需用肥的季节,或在寄生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尤其是血吸虫病、钩虫病等),为了快速杀灭粪便中的寄生虫卵和病原微生物,可采用化学药物灭卵和消毒。采用的药物有: 尿素(粪便量的1); 敌百虫(10ppm); 碳酸氢铵(0.4); 硝酸铵(1)等。一天左右时间就可起到消毒作用。(二) 生产沼气 生产沼气不仅可以利用大量人畜粪便,杀灭病原菌和寄生虫卵,而且开辟了新能源,节省燃料。

22、此外,生产沼气后的渣汁可作为鱼塘的良好肥料和鱼的饵料,沼液也可用来喂猪,效果良好。 沼气的主要成份是甲烷(CH4 6070)、CO2(2540)及少量的O2 、 H2、 CO、 H2S。 所以,氮素损失很少,产气后的渣汁(含较高的N、P、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是池塘的良好投入物质。 在产气过程中,人畜粪便、垃圾、杂草等有机物在厌氧环境中,在厌氧菌(主要是甲烷发酵菌)的作用下,使复杂的有机物(如纤维素、脂肪等) 糖和低级脂肪酸 低级有机酸(如乙酸、丁酸等) 甲烷、二氧化碳、少量热量和菌体蛋白。要使沼气顺利生产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 良好的厌氧环境;2 适量的有机物;3 适宜的水份(1:1);4

23、适当的温度(2030);5 pH 值78(因有机物发酵过程中不断产生有机酸, 若发酵液过酸时,可加入石灰等碱性物质中和);6 适当的C:N比例(25:1)。(三) 用作饲料 不同种类的家畜其饲料中的营养成份含量不一,且它们对营养物质的消化能力也不同,所以不同家畜产生的粪尿所含的营养素含量也不一致。因此,利用家畜粪便作饲料的方法也各种各样。 但是,对动物性产品的食用安全性有待研究。发达国家目前很少把畜粪直接用作饲料资源化加以利用。1、直接饲喂 如鸡粪喂猪,鸡粪喂牛等。这在生产上都已被采用,从经济角度来说,也是切实可行的。但因粪便中含有大量具有特殊气味物质、有害的H2S、NH3气体及可能存在的病原

24、菌、寄生虫及寄生虫卵,通常需经适当处理后粪便才能作为饲用。如果鸡粪不新鲜,常常会引起家畜的消化不良、拉稀等。 2、自然干燥或太阳下干燥后作饲用 经干燥可除去粪便中绝大部分特殊气味的气体,同时也可减少病原菌及寄生虫卵的含量,尤其是经阳光下干燥。经干燥处理后的鸡粪作为猪的部分饲料,不但不会减少猪的日增重,而且还会提高猪的采食量,减少猪生产过程中的饲料费用。但阴雨天粪便的处理会成问题。3、机械干燥后作饲用:4、发酵处理后利用:有氧发酵加工和厌氧发酵加工。 通过发酵将畜粪中的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或菌体蛋白,使畜粪中的有害物质减少,蛋白质含量增加,同时杀灭病原微生物。5、青贮处理后利用 畜粪尤其是鸡粪中加入部分青绿饲料和能量饲料,经厌氧发酵,可制成青贮饲料,用于饲喂牛、鱼等。经青贮后,病原菌含量减少或没有,粗蛋白含量增加,营养价值提高。 (四)通过水生植物利用 水浮莲、水葫芦、水花生: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粗蛋白含量较低,营养价值不高。 浮萍、满江红:蛋白质含量较高,是鱼和禽类的良好饲料。用水生植物来处理畜粪的最大缺点是: 需较大的水面、有时还会引起寄生虫病的传播。 (五)通过“畜粪鱼生态系统”利用1、用作肥塘畜粪的特性 畜禽喂以营养含量较高的饲料时,畜粪中常含有混入的饲料、被降解不同程度的植物碎屑、细菌、寄生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