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重要的历史大事件汇总-公元581~618年_第1页
隋朝重要的历史大事件汇总-公元581~618年_第2页
隋朝重要的历史大事件汇总-公元581~618年_第3页
隋朝重要的历史大事件汇总-公元581~618年_第4页
隋朝重要的历史大事件汇总-公元581~618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隋朝重要的历史大事件汇总 (公元581618年)本文导读:隋朝根据南北朝的经验而改革政制,兴建隋唐大运河使 到很多城市从此生生,令很多新旧事物交替废兴,这些政策 几乎被唐朝和宋朝全盘承袭,唐朝在某程度上更是隋朝的伸 展。此朝代深刻影响往后唐朝、宋朝、以后中国朝代,以至 今日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外交。中文名称:隋朝英文名称:Sui Dynasty简称:隋所属洲:亚洲首都:大兴(今西安)、洛阳主要城市:太原,江都, 成都货币:圆孔钱政治体制:君主专制政体人口数量:46,019,956 人(609 年)主要民族:汉族主要宗教:佛教,道教国土面积:480万平方公里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选官制度:科举制军

2、事制度:府兵制主要贡献:统一南北、开创科举、开通大运河隋朝皇帝高祖文皇帝杨坚世祖炀皇帝(明皇帝)杨广恭皇帝杨侑哀皇帝杨侗秦王杨浩睿宗顺皇帝杨政道事件尉迟迥之乱尉迟迥之乱指的是北周大象二年(580年)尉迟迥等北周老臣因不满杨坚夺权而发动的军事行动。杨坚称帝三省六部三省六部是隋文帝创立的,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丞相权 力的机构或体制。其中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六部包括吏部、礼部、兵部、度支 (后改为户部卜都官(后改 为刑部)和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三省六部制 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心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 割据势力的产生

3、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 皇权三省: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营建大兴公元581年,北周权臣、外戚杨坚称帝,建立隋朝。起 初,仍定都在汉长安城。但此时长安城风光不再一一规模狭小、凋残败落,衙署与民居混杂,而且 水皆咸卤,不甚宜人: 加上渭水南侵。除此,还有更重要的两个原因:隋文帝是一 个一心想统一全国的帝王,生活在残破不堪的汉代古城中, 当然不能满足;另外,隋文帝是一个迷信风水而又猜忌多疑的 人(这与他生生后到13岁一直都生活在寺院里有关 )。西汉之 后,在汉长安城相继建都的几个朝代均寿命短暂,在隋文帝 看来,汉长安城是个不祥之地。而且,据说隋

4、文帝夜梦洪水 淹没都城。诸多原因促使隋文帝改建新都。开皇二年(582年),隋文帝诏左仆射高为总领事,太子左庶子宇文恺为副都监,于龙首原之南营建新都。由于杨坚 在北周时被封为 大兴郡公; 所以新都命名为 大兴城 建 又 据雍录卷三记载,隋大兴殿 (唐改称太极殿)所在地为大 兴村,以此名城,并取永远兴隆昌盛之意。隋与突厥之战隋与突厥之战,是隋朝对突厥的防御战争。隋朝最后与 突厥的战争胜利后,得以将势力扩展到蒙古高原。同时也有 利于保护中原地区经济与文化。名称:隋与突厥之战地点:北方长城一带(今河北、山西、陕西、甘肃与内蒙 古等地)时间:581年-602年参战方:隋朝、突厥结果:突厥分裂东西,分别归

5、降隋朝。主要指挥官:隋文帝、隋炀帝主要指挥官:沙钵略可汗、都蓝可汗、达头可汗统一南北隋文帝意图南灭南朝陈,采纳高颍的策略:干扰南朝陈 的农业生产,破坏陈国的军事储积,使陈国损失惨重,而又 疲惫不堪。隋文帝于隋与突厥之战胜利后,开皇七年十月废 除西梁国。隔年发动灭陈之战,隋文帝命晋王杨广为行军元 帅、秦王杨俊、河清公杨素为副帅、高颍为参谋、王韶为司 马,兵分八路攻陈。杨素率水军从巴东顺长江东下,与荆州刘仁恩军联合占 领延州(今长江西陵峡口、湖北枝江附近江中)等上游陈军防御。由公安东援建康之中游陈军也被杨俊军阻于汉口一带, 为下游隋军创造有利条件。下游隋军主力乘陈朝欢度元会(即 春节)之机分路渡江

6、。行军总管韩擒虎、贺若弼两军钳击建康, 与宇文述军包围建康。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二月,隋军进 入建康城,俘陈后主,陈亡。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九月,隋派使臣韦洸等人安抚岭南,冼夫人率众迎接隋使,岭南诸 州悉为隋地,隋朝统一天下。夷平建康隋末民变是隋朝末年农民起义推翻隋朝统治的战争,战 争从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的王薄领导的长白山首义开始, 到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辅公祐的反唐失败结束,前后历时 14年。开皇之治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位二十多年时开创,当时社会 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隋文帝杨坚倡导节俭, 节省政府内不少开支、废除了不必要的杂税并设置谷仓储存 食粮。杨坚成

7、功地统一了历经数百年严重分裂后的中国,从 此中国在大多数的世纪里都保持着他所建立的政治统一。到 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户口才有三百八十万, 还不到隋朝 极盛时的二分之一。由此可见的隋朝的富庶与强盛。杨广夺位在仁寿四年(604年)7月,文帝卧病在床,杨广于是写信 给杨素,请教如何处理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不料送信 人误将杨素的回信送至了文帝手上。文帝大怒,随即宣杨广 入宫,要当面责问他。正在此时,宣华夫人陈氏也哭诉杨广 在她来途中调戏她, 使文帝顿悟,拍床大骂:畜生何足付大 事!独孤误我! ”急忙命人传大臣柳述、元岩草拟诏书,废黜杨广,重立杨勇为太子。杨广得知后将柳述、元岩抓入狱,并 让

8、右庶子张衡入文帝寝殿侍疾并将文帝周围的侍从打发走。 传说文帝就是他亲手所杀。不久文帝便驾崩。开凿大运河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 州,开山阳渎,后又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隋炀 帝大业元年605年,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 洛二水入黄河,东段自荥阳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通济渠,又名汴渠, 是漕运的干道。隋炀帝大业四年 608年又开永济渠,引黄河 支流沁水入今卫河至天津,继溯永定河通今北京。公元 610 年继开江南运河,由今扬州、镇江引江水经无锡、苏州、嘉 兴至杭州通钱塘江。至此,建成以洛阳为中心,由永济渠

9、、 通济渠、山阳渎和江南运河连接而成, 西接大兴,南通余杭, 北通涿郡,全长折今 2700余公里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通产生了久远而积极的影响。它为以后的历 代经济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大运河修筑成功和此 后发挥作用的五百余年时间之内成为沟通隋唐大运河沿线 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的纽带。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泽被至今;对巩固统一和社会经 济的发展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隋炀帝大业年间修建过程 中过重的劳役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使得民怨沸腾,同时,隋炀帝利用大运河,组织到江南巡游, 也进一步加剧了当时的阶级矛盾,成为隋末民变的诱因之一。开创科举制科

10、举始于605年时的隋朝,发展并成型于唐朝,一直延 续到清朝末年,在1905年被废除;在越南更迟至阮朝末年的 1919年才废除,持续了 1300多年。现代社会公务员的选拔 制度亦是从科举制间接演变而来。吐谷浑扰境公元608年隋炀帝大业四年,隋朝劝说铁勒进攻吐谷浑, 吐谷浑大败东迁并向隋朝求救。隋炀帝派宇文述将兵迎之, 吐谷浑畏隋兵之强,据降西迁。宇文述遂攻入吐谷浑境内, 连克曼头、赤水二城。吐谷浑大举南迁,其原有领土东西四 千里、南北二千里皆被隋朝占领。隋朝在当地设置了都善、 且末、西海、河源四郡。7世纪初叶吐蕃兴起,向青海地区扩张。在662年一663年期间吐蕃军吞并吐谷浑,首领诺曷钵率领残部投

11、唐凉州。一部分吐谷浑人留居故地,成为吐蕃属国。现代一些学者研 究认为,青海甘肃一带的土族是吐谷浑的后裔。三征高句丽三征高句丽是指隋炀帝时, 三次都御驾亲征高句丽。612 年二月,隋炀帝以高句丽国王高元不肯朝见为由,一征高丽,御驾亲征第二年正月,隋炀帝就开始筹划二征高句丽,613年四月,隋炀帝亲统六十万右路军开到辽东城614年二月,隋炀帝第三次发动战争,高丽国王遣使请降,并将去年叛隋 投奔高句丽的兵部侍郎斛斯政送还,炀帝见已挽回两败之辱, 遂班师还朝。高句丽多次抵御,隋军损失惨重。经过这三次 大规模的征战,大大的消耗的隋朝的国力,激起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隋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名称:三征高句丽(三征

12、高丽)地点:中国东北、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时间:612614年参战方:隋朝、高句丽结果:隋朝失败,消耗的隋朝的国力参战方兵力:高丽:约 30万人;隋朝:100万人主要指挥官:隋炀帝、婴阳王、宇文述瓦岗军起义早在大业七年(611年),东郡韦城县(今河南滑县)人翟让 因罪逃亡到瓦岗寨(今滑县南),继而聚众起事。不久同郡的 王伯当、单雄信、徐世绩纷纷加入,势力渐强。其时徐世绩 建议西上郑、宋(今郑州商丘一带)发展。大业十二年(616年), 王伯当引荐曾参加杨玄感起兵反隋的李密加入瓦岗军。李密 有胆略,多智谋,在他的策划下,瓦岗军很快就壮大起来, 并成为中原地区起事军队的主力。及后瓦岗军攻克了荥阳(今河

13、南郑州)诸县,又杀死了前来讨捕的隋将张须陀,声威大振。大业十三年(617年)二月,瓦岗军攻克了兴洛仓, 并将贮存的 大批粮食分给饥民。隋留守东都的越王侗急忙派刘长恭、斐 仁基兵分两路合击瓦岗军。李密先击破刘军,后又招降了裴 仁基。由是李密成了瓦岗军首领,统众至数十万人,几乎控 制了河南全境。四月,瓦岗军进逼东都,炀帝遂派王世充坚 守之。但这时瓦岗军却发生了严重的内江,李密杀了翟让, 并坚持在东都城外与隋军相峙的错误战略。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炀帝在江都被杀,宇文化及引兵西归,在洛阳城下 与瓦岗军相遇,瓦岗军被宇文化及军和王世充军前后夹击, 大败。九月,李密西走,降于唐朝,瓦岗起事军队终于溃散。隋末民变隋炀帝连年大兴土木,对外不断用兵,繁重的徭役、兵 役,使得田地荒芜,民不聊生,各地人民纷纷举兵反抗,形 成了声势浩大的全国性的武装起义。隋末农民起义是爆发在 7世纪初隋末推翻隋统治者的农民起义。在隋朝大业十二年 后,形成了三支强大的起义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