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三线建设的影响意义_第1页
贵州三线建设的影响意义_第2页
贵州三线建设的影响意义_第3页
贵州三线建设的影响意义_第4页
贵州三线建设的影响意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6/6 某三线建设的影响意义 摘要: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规模宏大的三线建设,是党和国家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而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重大战略调整;某地处三线腹地,在战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由此成为了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其规模仅次于某、某而居全国第三位。某三线建设是以国防科技工业为重点,包括其他相关产业等基础设施在内的大规模基本建设;同时在建设三线的过程中某人民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三线建设的历史意义将影响一代又一代华夏人民。 关键词:某三线建设;阶段;影响意义 一、三线建设的历史阶段 三线建设主要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从1964年6月到196

2、8年是三线建设的起步阶段;从1969年到1972年是三线建设的全面铺开阶段;从1973年到1978年是三线建设的收缩配套阶段。所谓“三线”,是按中国地理区域划分的,由沿海、边疆地区向内地划分为三条线,沿海和沿边疆的省、自治区为一线,作为全国战略大后方的内地为三线,即“大三线”。“大三线”大致是以某省乌鞘岭以东、某省雁门关以南、京广铁路以西和某省某以北的区域,其X围包括川、贵、滇、陕、甘、青、宁等七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地区,以及豫、鄂、湘、晋四省的西部地区,共约318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乃,可分为两大片:一是包括川、贵、滇三省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湘西、鄂某区的西南三线;二是包括陕、甘、宁、

3、青四省(区)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豫西、晋某区的西北三线。介于一、三线之间的中部地区为二线,而一、二线的腹地则俗称“小三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提出,航空工业建设项目要“靠山、分散、隐蔽”来建设自己的战略后方。自1964年开始,全国各地大批技术骨干、科研专家,还有刚毕业的大学生,从繁华的大城市出发,带着满腔热血和无限忠诚,带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背负着光荣的使命挺进大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轰轰烈烈的航空三线建设由此展开。其中以某中部平原和某地区数量最多,企业规模最大。 二、某三线建设的成就及深远影响 历时十余年的某三线建设,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量投资,由于全国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援以及广大三线建

4、设者们扎根深山,艰苦创业,也由于某各级领导及各族人民的巨大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某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一,初步建立起了工业基地。19641976年,全省累计完成基本建设投资98.93亿元,新增固定资产54.24亿元,相当于19501963年累计新增固定资产的3.49倍。初步形成了以资源为依托,以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电子、化工、建材、食品、轻纺工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国防科技工业已基本形成从科研、设计到试制,从元器件生产到整机装配等方面的综合生产能力。其他工业部门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都有较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某工业布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由过去偏集于省会某一地,变成了以某为中

5、心,沿铁路干线展开的基本格局,初步建成了以六盘水、某、某、都匀、某等市为中心的一批新兴工业基地。在三线建设中形成的某工业体系,尤其是技术力量雄厚、设备精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在当前西部大开发以及某高科技的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二,建立起了四通八达的铁路交通系统,交通运输条件大为改善。三线建设期间,川黔、贵昆、湘黔三大铁路干线建设完备,基本形成了以某为中心,黔桂、川黔、贵昆、湘黔四条成“十”字型的铁路干线,贯穿全省联通全国,某成为西南地区铁路的交通枢纽,大大某通往华北、华东、华南及西北的时间。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某交通闭塞的落后状况,有利于开发自然资源,而且也提高了

6、某在西南及全国的战略地位,对促进西南地区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加强某与全国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以及巩固国防,保卫西南边疆等等,极具战略意义。 第三,科学技术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在三线建设过程中,一大批现代化企业、科研和教学单位内迁并派遣技术人员,给某带来了大批学者、专家、教授及工程技术人员和大量先进的科技设备。据统计,仅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就有技术人员3万余人,工程师以上科技人员6000多人。其中,有些高级专家、学者,从事计算机、微电子和航天、航空等高科技研究,先后攻克高能物理研究的粒子加速对撞机中的几个重要部件,开发医用直线加速器,卫星信号接收无线系统,程控交换设备,汽车高效启动电机、汽车插接等

7、技术难关,制造了许多上天、入地、下海的高科技产品,曾荣获国家、部委及某省重大科技成果奖400多项,产品出口欧美、日本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总之,五路科技大军成为了开创某经济建设新局面、促进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 此外,广大三线建设者们发扬不畏艰险、艰苦创业精神,为某三线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时至今日,扎根某的三线人为国家建设事业“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的无私奉献精神,成为激励某广大干部群众为振兴某,从根本上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精神财富。大西南三线建设是中国西部开发史上一部气吞山河的史诗,是一曲改天换地慷慨激扬的宏伟交响乐,是祖国强盛履历中重要的一步,它对中国西部,对整个中国社会都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关于二十年来军队建设的历史经验A.论国防和军队建设M.:解放军,2003. 2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M.:中共中央党校,1991. 3X有源.某三线军工企业成长中的管理变革D.某:某理工大学,2003. 4X谦.大备战A.新中国要事述评M.:中共党史,1994. 5建国以来文稿(13)M.:中央文献,1998. 6涂娅莉.三线军转民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研究D.某:某 大学,2008. 7陆大道.中国工业布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