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建昌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1页
葫芦岛建昌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2页
葫芦岛建昌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3页
葫芦岛建昌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4页
葫芦岛建昌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葫芦岛建昌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高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小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筛选方法不能成功的是( )。 A.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筛选非抗性的大肠杆菌B.在含尿素的固体培养基中,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C.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钠,筛选抗盐突变体植株D.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筛选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答案:A解析:筛选的原则是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毛。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中,因青霉素具有杀菌作用,所以能筛选出具有抗性的大肠杆菌,A项错误。在含尿素向固体培养基中,可筛选能够分解尿素的微生物,B项正确。在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

2、的氯化钠,可以筛选出抗盐突变体植株,C项正确。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以筛选出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D项正确 2蓝藻和水绵细胞中都具有的结构是( )。 A.叶绿体B.线粒体C.核糖体D.细胞核 答案:C解析:蓝藻属于原核生物,水绵是低等的植物,属于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最主要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型的细胞核和复杂的细胞器,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因此C正确。 3下列生理过程中,不消耗ATP的一组是( )。 A.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B.染色体的复制和运动C.CO2还原和胰岛素分泌D.质壁分离和复原 答案:D解析:质壁分离和复原是由于细胞渗透

3、失水或吸水造成的,渗透作用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染色体的复制和运动、CO2还原和胰岛素分泌都是耗能过程,伴随着ATP的水解。 4用生长素除去水稻田中的杂草,其原理与下列实验相似的一项是( )。 A.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B.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C.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子房发育停止D.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 答案:D解析: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适宜的浓度能够促进生长,高浓度反而会抑制生长。不同植物的最适浓度不同,用生长素除去水稻种的杂草,就是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能够抑制杂草生长的原理。与此有相同原理的是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生长素从顶芽向

4、下运输在基部积累,浓度升高从而抑制了侧芽的生长故D项符合。A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培育无子番茄利用了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B项,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利用了生长素能促进枝条生根的原理。C项,除去发育着的种子,子房发育停止也说明生长素能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原理。故选D。 5种在同一田园中的小麦,有时边缘的植株总比中间的长得好,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为( )。A.环境差异引起的变异B.基因重组引起的性状分离C.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D.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发生了变化 答案:A解析:知识点: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相关知识。种在同一田园中的小麦,有时边缘的植株总比中间的长得好

5、,是由于水肥、光照等环境因素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A项正确。B项:基因重组引起性状分离要在下一代才能体现,错误。与题干相符,排除。C项: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可能边缘的植株总比中间的长得好,错误。与题干相符,排除。D项:边缘的植株总比中间的长得好跟环境差异有关,错误。与题干相符,排除。 6生长素对植物的生长具有双重作用,施用过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会抑制插条生根,下列关于“抑制效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法生根B.插条生根需要的时间偏短C.比未处理的插条生根数量少,且根的长度较短D.比最适浓度处理插条的生根数量少,且根的长度较短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抑制效应。生长素的作用

6、是促进生长发育,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后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这是由于高浓度的生长素诱导了乙烯的产生,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了生长素促进植物细胞伸长的作用。C选项正确。 7关于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血液中含量极少B.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C.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D.对人体生理活动起重要调节作用 答案:B解析:知识点:激素的特点。激素是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在血液中含量很少,但是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发挥重要作用。 8下列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A.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B.利用花生子叶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脂肪C.利用新鲜的藓类叶片观

7、察叶绿体的形态D.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答案:D解析:知识点:各种生物学实验中实验材料的选择。过氧化氢酶在较高温度下也会加快分解,不能用过氧化氢酶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的反应物,D项错误。与题干相符,当选。A项:酵母菌是兼性厌氧性真菌,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无氧呼吸的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可以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的方式,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花生子叶富含脂肪,可以作为鉴定生物组织中脂肪的材料,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藓类叶片仅有一层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是观察叶绿体形态的理想材料,正确。与题干不符,排除。 9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

8、胞凋亡受细胞自身基因调控B.细胞凋亡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C.细胞凋亡不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D.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可随着细胞凋亡被清除 答案:C解析:知识点:细胞凋亡的相关知识。细胞凋亡出现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尾巴的消失,手指、脚趾之间蹼的消失。 10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癌变等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的B.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某些已分化的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重新发育成完整的生物个体D.无论何种形式的细胞分裂,所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会改变 答案:C解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同一来源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

9、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其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恶性肿瘤细胞只分裂,不分化。A、B两项错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可以经过脱分化、再分化,形成完整的个体,C项正确。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的染色体的数目会减半,D项错误。 11PCR是扩增目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以下物质在PCR反应体系中( )是非必需的。 A.DNA引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C.脱氧核糖核苷酸D.DNA模板 答案:B解析:PCR是一种体外快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包括变性、复性、延伸三个阶段。PCR反应体系:缓冲液、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或RNA引物、模版DNA、耐高温的DNA聚合酶等。限制

10、性核酸内切酶可以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使每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可用于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获取。 12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上,无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有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B.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C.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D.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基因的频率 答案:C解析: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即合欢树一羚羊一野狗,A正确;羚羊相对

11、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故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B正确;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因此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C错误;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基因的频率,D正确。 13某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两片绿色叶片,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培养皿中,同时提供酒精灯、石棉网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碘液清水等仪器和试剂,让学生判断哪片叶片进行过暗处理,并将答案填写在记录单上。然后,教师根据全班同学的表现情况进行讲评和总结,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纸笔测验B.实作评价C.配置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 答案:B解析:知识点:教学评价的种类。实作评价指使用多种工县或

12、形式.评定学生实际情景下应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在情感态度和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成就的一种评价方式,教师为学生准备材料,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定属于实作评价,B项正确。A项:纸笔评价,即纸笔测验评价,又称书面考试,是把测试试题做成试卷印在纸上,学生根据考试题,在试卷上用笔作书面回答的测量方式,A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配置性评价旨在了解学生的背景,性向、学习兴趣,以便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安排适合的学习过程.实施适当的教学和辅导。C项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终结性评价旨在评定学习的进展和成就.作为成绩报告或教育决策的参考,如期末考试。D错误。与题干不符,排除。 14谚语“苗多欺草,草多

13、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 A.共生B.寄生C.竞争D.捕食 答案:C解析:种间关系包括:共生、捕食、竞争、寄生,从题干可知,所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选C。 15小麦根尖细胞中,含有的碱基和核苷酸种类数依次是( )。 A4,5 B5,5 C5,8 D4,8 答案:C解析:小麦属于真核生物,其细胞内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故含有 5 种碱基,即 A、G、C、T、 U;核苷酸有 8 种,分别是 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和 4 种核糖核苷酸。 16图3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A.a,bB.b,dC.d,eD.a,c,e 答

14、案:C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的,在神经细胞间是单向传递的,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本题在箭头处的神经纤维上施加刺激,该处兴奋双向传导,因此d、e都会有电位变化,但兴奋不能逆向传递到上一个神经元,因此兴奋传递不到a、b、c。 17初级生产量是指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生物量是指净生产量在某一调查时刻前的积累量。图6显示了森林群落演替过程中初级生产量和呼吸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的总量B.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D.将采伐

15、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可保持原有演替方向 答案:A解析:呼吸量是指群落中生产者、各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的总量,A错误;据图分析,群落演替至成熟阶段时,初级生产量与呼吸量大致相等,B正确;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生物量不断增加,最终达到最大并保持稳定,C正确;每年的采伐输出量控制在当年增加的生物量以内,可保持原有演替方向,D正确。故选A。 18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导致基因选择性表达,细胞种类增多B细胞衰老后有色素沉积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D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答案:B解析: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

16、,细胞种类增多,A错误;细胞衰老的特点之一就是色素沉积,B正确;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C错误;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发生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突变,没有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 19有目的、有计划的,以发生过的教育事实为依据,通过现场观察、访问和调查来搜集经验性材料,对经验现象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获得比较深刻、比较系统的教育知识的研究方法是( )。A.经验总结法B.调查法C.观察法D.实验法 答案:A解析:20某校教师在讲解“细胞中的无机物”时,提问学生:“炎热夏天男生打篮球后球衣晾干后会有一道白色印记。你们知道这个印记是什么吗?是怎么出现的?下面我们就来找找答案。”属于哪种导入方式

17、?( ) A.俗语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 答案:C解析:悬念导人是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或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题干中描述属于悬念导入。 21下列有关倒平板的操作不正确的是( )。A.将培养皿盖倒放在桌子上B.将已灭菌的培养皿放在火焰旁C.使打开的锥形瓶瓶口迅速通过火焰D.等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倒过来放 答案:A解析:倒平板的关键在于无菌操作,倒平板时不能把培养皿盖完全打开放到桌面上这样可能会污染培养皿中的培养基。只有A项说法不正确。 22图5所示选择题的评价层次属于( )。 A识记B理解C运用D分析 答案:A解析:识记是指记住知识的要点,能够说出它们的大

18、意,能够在有关情境中识别它们;而理解是在识记基础上,能够解释和说明所学知识的含义,能够对不同知识采用适当的形式(文字、图表)予以表达;运用与分析是指在理解基础上能够通过这个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题只要求能够在相关情境中识别反射弧的结构,属于识记层次,故选A。 23图2为某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及有关基因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染色体形态看,乙细胞可以是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B.甲的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C.从基因a和基因b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一条染色体上为a,另一条染色体上为b的原因是其中有一条染色体上发生了基因突

19、变D.据图可以推断,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其核DNA含量与乙细胞相同 答案:D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中染色体形态的颜色与甲不对应,乙细胞不是甲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A项错误。甲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乙细胞中没有姐妹染色单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B项错误。从基因a和基因b所在染色体的位置判断,一条染色体上为a,另一条染色体上为b的原因是其中有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C项错误。甲细胞中有姐妹染色单体,其核DNA含量是乙细胞的2倍,经分裂后产生的子细胞核DNA含量与乙细胞相同,D项正确。故本题选D。 24如图1所示,b是由1分子磷酸、

20、1分子碱基和1分子a构成的化合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B.在禽流感病原体、幽门螺杆菌体内b均为4种C.人体细胞质中b只有4种D.若a为脱氧核糖,则由b构成的核酸完全水解,得到的化合物最多有6种 答案:D解析:a为核糖或脱氧核糖,b为核糖核苷酸或脱氧核糖核苷酸。若m为腺嘌呤,则b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项错误。禽流感病原体为病毒,其体内的b有4种;幽门螺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中的b有8种,B项错误。人体细胞质中存在DNA和RNA,所以b有8种,C项错误。若a为脱氧核糖,则b为脱氧核苷酸,由脱氧核苷酸构成的DNA完全水解能得到A、T、C

21、、G四种碱基,磷酸和脱氧核糖,D项正确。 25图2表示三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A.a,bB.b,dC.d,eD.a,c,e 答案:C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在神经细胞间是单向传递的,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本题在箭头处的神经纤维上施加刺激,该处兴奋双向传导,因此d、e都会有电位变化,但不能逆向传递到上一个神经元,因此兴奋传递不到a、b、c。 26图4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与该细胞活动关系密切的激素是雄性激素B.该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3个DNA分子C.若有基

22、因B,上相应位点的基因是b,则b是基因突变导致的D.该细胞分裂结束产生4个精细胞 答案:A解析:减数分裂与性激素有关,细胞中含Y染色体,故产生该细胞的应该是雄性,所以与该细胞活动关系密切的激素是雄性激素,A项正确。该细胞中有2条染色体、4个DNA分子,B项错误。若有基因B,上相应位点的基因b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导致的,也可能是交叉互换而来的,C项错误。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结束后能产生2个精细胞,D项错误。 27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3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昆虫的性状分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

23、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相互选择D.自然选择对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答案:B解析:28下图中的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及推测错误的是( )A.为保证实验的严谨性,需要控制温度等无关变量B.增加新鲜土豆片的数量,量筒中产生的气体速率加快C.一段时间后气体量不再增加是因为土豆片的数量有限D.若有气体大量产生,可推测新鲜土豆片中含有过氧化氢酶 答案:C解析:本题以实验装置中新鲜土豆片与H2O2接触后产生的现象为情景,考查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根据图示装置可推出该实验研究的是酶的高效性、酶量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

24、为无关变量,A正确。增大酶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气体量取决于过氧化氢的量,与酶的活性和浓度无关,C错误。酶具有高效性,D正确。 29调查某野生生物种群密度时,采取的调查方式或数据处理手段恰当的是( )。A.标志重捕法测定草原黄鼠的种群密度,标志物大而明显B.抽样检测法调查池塘中小球藻,可用血球计数板计数C.逐个计数法测定树林中黑枕黄鹂结果等于实际数D.样方法测定草地上蒲公英,以密度居中的样方为测定值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 A项,标志重捕法测定草原黄鼠的种群密度时,标志物大而明显,会威胁其生存,容易被天敌捕获,故A项有误。 B项,小球藻小而分布密集,可以采用血球计

25、数板计数法进行调查,故B项正确。 C项,黑枕黄鹂活动能力强,范围大,逐个计数法会导致黑枕黄鹂的数量统计重复,种群密度调查数据出错,故C项有误。 D项,样方法测定草地上蒲公英时,因挑选不同样方进行统计,以密度居中的样方位测量值则会导致测量数据偏差,故D项有误。 二、问答题30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问题: (1)在 3H、14C、32P、35S(正常为 1H、12C、31P、32S)等 4 种放射性同位素中,应分别选择含_的培养基和_ 的培养基用于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和噬菌体 DNA 的标记。(6 分) (2)第三步搅拌的目的是_。(3 分) (3)如果图示中的噬菌体标记的是蛋白质,那么最

26、后一步培养出的子代噬菌体中含有的 P 元素为_、S 元素为 _。(6 分) 解析:(1)35S;32P (2)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3)31P;32S 解析:(1)蛋白质中含有 S 元素,不含 P 元素;DNA 中含有 P 元素,不含 S 元素。因此使用 35S 标记噬菌体蛋白质外 壳,用 32P 标记噬菌体 DNA。 (2)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使得离心操作之后,上清液大部分是噬菌体,沉淀物多为 细菌菌体。 (3)若图示中的噬菌体标记的是蛋白质,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细菌。而子代噬菌体 合成 DNA 和蛋白质外壳的原料均来自细菌,

27、这两者都没有被标记,因此子代噬菌体所含有的 P 元素和 S 元素分别是 不具有放射性的 31P 和 32S。 31某版本高中生物教材“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的部分内容如下。要求:(1)设计基于学生活动的“反射”概念的教学过程。(20 分)(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本节内容的概念图。(10 分) 解析:(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缩手反射的游戏活动。随机找一名学生上讲台,双手背后站立。教师站在此学生后面,拿牙签示意给其他学生看,注意不让讲台上的那位学生看到。教师用牙签去轻扎这位学生的手,让其他学生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当老师用牙签扎他手的

28、时候,他有什么反应?学生发表看法后,教师进行总结:我们把这种现象叫作缩手反射。教师讲解:神经元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兴奋并把兴奋传递到其他神经元,于是各个神经元就连成了人体信息传递的网络系统。那么在人体信息感知的过程中,神经系统究竟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呢?这个活动是在人体什么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呢?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调节的呢?由此引出新课。(二)新课展开,互动教学1提出概念,认识反射教师提问:刚才的台上同学的反应是缩手反射,究竟什么叫作反射呢?播放视频:手遇到烫的东西会缩回,物体在眼前突然出现时会眨眼,婴儿膀胱里尿液多了会立刻排尿,人感受到寒冷时会打哆嗦的场景。提问:这些例子都是反射,你能通过这些活动概

29、括出什么是反射吗?学生以小组形式开始讨论,教师进行引导得出结论: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就叫作反射。2师生互动,辨析概念教师讲解:缩手反射就是由于牙签扎手这个外界刺激,在人的神经系统的调控下,发生了把手缩回的这样一个有规律的反应。哪位同学能再举出一些例子来呢?学生积极讨论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对老马识途、惊弓之鸟、杯弓蛇影等内容进行分析,重点突出中枢神经系统在接收到刺激信号的条件下做出的反应,如“温水煮青蛙”的现象,加深对“反射”概念的理解。3巩固概念,探究提升教师再次采用多媒体展示下列现象的图片,并让学生根据反射的定义判断下列现象中哪些可以称为反射,并

30、简单说出原因。A摆在窗台上的花草向外生长。(不是反射,花草是植物,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只有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才叫作反射)B草履虫对环境中温度的变化表现出趋热性。(不是反射,草履虫没有神经系统,属于应激性)C人一碰含羞草,它的叶子马上卷起。(不是反射,含羞草是植物,没有中枢神经系统。只有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才叫作反射)D手偶然碰到火会迅速缩回。(是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火做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缩手)最后组织学生进行膝跳反射的活动,加深对反射的概念的理解。(三)小结作业教师提问反射的概念,重点强调中枢神经系统、动物体或人体、规律性应答等关键词。

31、课后思考:大家知道了反射的概念,那么反射到底是如何完成的呢?课后搜集资料,下节课上分享。(2)概念图设计如下:三、简答题32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A)。回答下列问题:(1)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A,其原因是_。(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A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3)若要检测基因A是否翻译出蛋白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选填“蛋白A的基因”或“蛋白A的抗

32、体”)。(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 答案:解析:(1)在基因组中获得的基因A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A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A不同(2)噬菌体;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人家蚕中(3)蛋白A的抗体(4)外源DNA进入受体细胞中能正常表达(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解析:(1)从人基因组获得的基因A含内含子,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RNA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A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A不同。(2)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