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开 放系列之三:科创板推出后A股定价有何变化_第1页
对外开 放系列之三:科创板推出后A股定价有何变化_第2页
对外开 放系列之三:科创板推出后A股定价有何变化_第3页
对外开 放系列之三:科创板推出后A股定价有何变化_第4页
对外开 放系列之三:科创板推出后A股定价有何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bookmark0 一、引言1 HYPERLINK l _bookmark1 二、新市场场对主板的影响2 HYPERLINK l _bookmark2 科创板对市场制度的改变2 HYPERLINK l _bookmark4 创业板对主板的冲击3 HYPERLINK l _bookmark10 三、壳价值消失后,估值下降多少?7 HYPERLINK l _bookmark11 壳价值的表现7 HYPERLINK l _bookmark15 壳价值溢价10 HYPERLINK l _bookmark17 四、科技公司供给增加的影响11

2、HYPERLINK l _bookmark18 科创公司溢价因子11 HYPERLINK l _bookmark24 科创因子影响14图目录 HYPERLINK l _bookmark3 图 1:2007 年以来买壳上市与并购重组的数目2 HYPERLINK l _bookmark5 图 2:2006 年以来各板估值比较3 HYPERLINK l _bookmark6 图 3:2007 年以来估值之差的影响4 HYPERLINK l _bookmark7 图 4:2008-2012 年创业板、中小板与主板归母净利润增速(%)4 HYPERLINK l _bookmark8 图 5:存款准备金率

3、与SHIBOR 利率走势5 HYPERLINK l _bookmark9 图 6:各板成交额变化(单位:亿元)6 HYPERLINK l _bookmark12 图 7:AH 溢价7 HYPERLINK l _bookmark13 图 8:ST 因子累积收益率8 HYPERLINK l _bookmark14 图 9:中国股票市场历史 IPO 情况9 HYPERLINK l _bookmark19 图 10:科创因子指数11 HYPERLINK l _bookmark21 图 11:2010 年创业板上市科创公司首发数量处于峰值13 HYPERLINK l _bookmark22 图 12:历

4、年首发上市公司数量及金额统计14表目录 HYPERLINK l _bookmark16 表 1:ST 溢价因子与 AH 溢价因子对市场收益率解释力比较10 HYPERLINK l _bookmark20 表 2:2005 年-2018 年首发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12 HYPERLINK l _bookmark23 表 3:科创因子不同阶段累计超额收益率14 HYPERLINK l _bookmark25 表 4:科创因子不同阶段的影响15 HYPERLINK l _bookmark26 表 5:Tech1 回归结果15 HYPERLINK l _bookmark27 表 6:Tech2 回归结

5、果15一、引言科创板是 2019 年中国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改革。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表述,科创板与 5G 和长三角一体化共同成为 2019 年中国资本市场三大主题(参考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投资主线)。随着监管层的积极推进, 科创板会快速的推进和落地,围绕科创板的建设和投资机会、科创板对原市场估值体系的重塑,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在科创板的猜想、如何界定成长股?之后,着重分析科创板的推出对 A 股原来市场的影响。本文主要从制度变化冲击、示范效应和资金分流效应两个角度来分析科创板的影响。(一)科创板的制度变化科创板在制度上相对与A 股市场具有重要的突破,集中体现在注册制和退市制度这两个方面。在审

6、批制下, 企业通过股权融资上市的权利由监管机构来决定。上市融资、再融资就成为一种稀缺资质。上市公司的股票就具备壳价值。实施注册制之后,壳价值将消失,A 股估值水平会系统性的下降。从风格上来看,价值投资会进一步凸显。本文选择了 ST 壳公司溢价和 AH 溢价作为壳价值的代理变量。首先我们发现壳价值溢价年化收益率大约在0.7%左右。其次,我们在 Carhart 四因子中加入壳价值因子,通过回归分析发现:科创板上市之后,A 股的平均估值水平大于会下降 12%-25%左右,特别是对中小票的估值影响更加明显。(二)资金的示范效应与分流效应科创板作为一个新市场,对原有市场会起到示范效应还是资金分流效应并不

7、明确。本文通过对比创业板上市前后发现,创业板成立三个月内对市场会起到正面的带动作用,示范效应更为明显。由于创业板本身的高估值不可持续,导致相关板块的表现也逐步下行。因此,科创板上市的高估值风险指导警惕。但是随后时间内, 主要是以资金分流效应为主,经过 3 年之后,市场逐步恢复稳定。(三)资金的示范效应与分流效应科创型企业的增加,对 A 股原有的通信、计算机、电子等成长行业也会产生溢价下降的影响。我们采用壳价值相同的方法,构建了技术因子 Tech1 和 Tech2。2018 年技术因子溢价大约为 2.94%,系数敏感程只有-0.12 到-0.14 之间,因此,科创板上市后实际影响仅仅为 0.36

8、%到 0.45%,对原有成长型行业的影响低于壳价值的影响。因此,科创板的影响主要在于壳价值湮灭对原有 A 股市场产生冲击,使得估值水平下降的幅度大约为 12%-25%左右,对业绩差、市值小的公司影响更为明显,对成长行业本身产生的影响并不大。除此之外,新市场的开通主要是示范效应为主,随后可能会产生分流效应。对待科创板高定价、高估值、高溢价的风险投资者仍然需要值得警惕。从投资策略来,我们仍然维持 2019 年中国股票市场低位波动状态不变,市场仍然在 2500-2800 点之间窄幅震荡,并在 2019 年三四季度有望走高。从风格上来看,成长板块会占优于非成长板块,科创板的推出会使得真正具备成长能力和

9、科技创新能力的公司凸显出来。我们仍然推荐 5G、科创板和长三角一体化主题。二、新市场场对主板的影响科创板对市场制度的改变壳价值的湮灭相对于主板,科创板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里程碑,注册制和退市制度将得到实施。这对于现有资本市场审批制具有巨大的改变。在审批制下,企业通过股权融资上市的权利由监管机构来决定。上市融资、再融资就成为一种稀缺资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在上市之后,经营业绩下降,甚至濒临破产,就有其他公司通过兼并重组的方式获得上市资格,从而实现通过股权融资来募集资金。这种亏损企业如果既没有资产,也没用实体经营,仅仅剩下一个空壳,还存在着一个小市值的资格,这就是所谓的壳价值。图 1:2007

10、 年以来买壳上市与并购重组的数目600买壳上市数目全部并购重组数量493426277261232150507272953950562 21 122741319611500 4003002001000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数据来源:Wind,整理买壳上市没有注册制也就不会有因为经营业绩下降带来的退市。由于证监会对借壳上市采用 IPO 相同的标准审核。判断借壳上市的标准主要有 2 个:(1)上市公司的控制权发生变更;(2)上市公司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的资产总额,占上市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的前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会计报

11、告期末资产总额的比例达到 100%以上。 一旦被判定为借壳上市,IPO 的审核难度是非常高的,因此,大量的企业采用规避借壳标准的方式来实现“类借壳”。从 2007 年到 2018 年,中国 A 股市场借壳总共 230 单,并购重组总共 2142 单。其中在 2013-2015 年之间, 借壳上市和并购重组达到高峰,这一方面是跟 A 股 IPO 暂停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跟经济处于衰退期,4 万亿之后的流动性宽松为并购重组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当市场实行注册制之后,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就成为企业的权利。符合交易所等机构监管规定的企业将直接上司,壳价值就不再存在。科创板会直接使得壳价值为 0,从而降低股票的估

12、值水平。分流效应与示范效应除了壳价值影响之外,科创板本身作为一个新的市场,对原有市场资金的影响主要存在着分流效应和和示范效应。分流效应主要是指在股票市场资金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因为投资者购买新市场中的股票会形成分流, 导致原市场中股票下跌。示范效应则不同,由于新上市的股票通常会有新股溢价(次新股行情),那么对于原来板块也会起到带动的效应。分流效应和示范效应的影响方向是不同的,因此,科创板上市后对于市场的影响也存在着不确定性,我们需要仔细讨论。创业板对主板的冲击与科创板最类似的是创业板,这主要可以观察创业板建设的时候,对于原有主板的分流效应和示范效应是一个绝佳的时间研究。我们从估值水平和成交量水平

13、两方面来对比观察。市场估值水平的变化2009 年 10 月 30 日,特锐德(300001)等 28 家公司集体亮相创业板,创业板正式在深交所上市。2009 年, 创业板指市盈率 PE(TTM)在 60 至 80 倍间波动,而同期的中小板指 PE 在 40 倍下徘徊,上证综指 PE 在 20 倍左右。2010 年底市场达到一个顶峰后,市场一路走低;2011 年底,创业板平均 PE 跌至不足 40 倍。走势基本持平的 2012 年结束后,创业板指数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到 2014 年下半年开始加速增长;2015 年年中,创业板PE 达到 140 倍的峰值,同时中小板指 PE 提升至 60 倍以上

14、,上证综指 PE 也从 10 倍上升至 20 倍左右。随后的两年中,各指数估值开始回落,上证综指 PE 回归 20 倍以下,中小板指降到 40 倍之下,而创业板指 PE 则逼近中小板指在 40 倍左右波动。2018 年各指数 PE 继续走低,到年底创业板指 PE 甚至不足 30 倍,中小板指 PE 低至 20 倍左右,上证指数 PE 降为 10 倍。图 2:2006 年以来各板估值比较中小板指上证综指创业板指80160701406012050100408030602040102000数据来源:Wind,整理策略深度图 3:2007 年以来估值之差的影响60.0050.0040.0030.002

15、0.0010.002007-01-052007-04-202007-07-272007-11-092008-02-152008-05-232008-08-292008-12-122009-03-272009-07-032009-10-092010-01-152010-04-302010-08-062010-11-122011-02-182011-05-272011-09-022011-12-162012-03-302012-07-062012-10-192013-01-252013-05-102013-08-162013-11-222014-02-282014-06-062014-09-122

16、014-12-192015-03-272015-07-032015-10-092016-01-152016-04-292016-08-052016-11-182017-02-242017-06-022017-09-082017-12-222018-03-302018-07-062018-10-190.00中小板-上证50(左轴)HS300-上证50(右轴)6.005.004.003.002.001.000.00-1.00-2.00数据来源:Wind,整理从绝对估值水平来看,创业板上市的初期,对市场有着短暂的提振。上市之初,尽管监管层尽量选择优质高成长的标的,创业板初期上市的 100 多家上市公

17、司多出现“三高”(高超募、高市盈率和高发行价)现象,创业板初期上市公司成长性难以支撑高溢价。从估值之差的变化来看,2009 年 10 月创业板上市之时,对于市场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示范效应。2009 年 10月 30 日创业板开闸,沪深 300 指数与上证 50 指数估值之差、中小板与上证 50 指数估值之差均上行,存在着一定的相对提升。图 4:2008-2012 年创业板、中小板与主板归母净利润增速(%)创业板中小企业板全部主板(剔除中小企业板)48.226.137.432.529.34.324.911.811.79.20.7-8.6-17.6-10.360.050.040.030.020.01

18、0.0-10.0-20.0-30.020082009201020112012数据来源:Wind,整理策略深度高溢价之后,随后便出现逐步回归。截至 2010 年 10 月 30 日,创业板推出一周年之际,135 家创业板上市公司募集资金 304 亿元,实际募集资金却达到了 948 亿元,平均每家创业板企业超募 4.51 亿元。在募集资金投向中,135 家创业板公司计划投入募集资金 466.91 亿元,而实际已投入的募集资金仅为 91.36 亿元。与高超募率相伴的是高发行价,创业板公司获得的巨额超募资金并未得到有效利用,直接投资于银行吃利息的资金高达七成。根据上一段的分析,创业板推出后一年平均市盈

19、率高达 80 倍,而业绩却已显露疲态。2010 年度 209 家创业板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47.38 亿元,同比增长 31.1%,业绩增速不仅低于 2009 年(45%),也低于同期的中小板(32.2%)与主板(37.3%)。随后 2011 年与 2012 年,创业板归母净利润增速快速下滑至 11.8%与-8.6%,成长性疲软难以支撑高市盈率,市盈率逐步回归。创业板推出后,出现“三高”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1)发行定价制度缺陷。2009 年 6 月市场实施新股发行制度改革,按照改革规定,在最终申购价格的确定上,只有报价高于最终定价才有网下配售资格,获配价格以最终发行价为准而非报价

20、为准。因此,一些目标收益率低的机构会为了在创业板中争夺先机,不惜报出更高的价格,捧高创业板上市股票发行价。(2)市场流动性宽裕。2008 年 12 月到 2010 年 1 月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15.50%,SHIBOR-3M 持续维持在 2%以下,流动性整体较为宽松。2010 年到 2011 年,央行共上调存款准备金率12 次,市场从宽松逐步转为紧张,创业板市盈率也因此逐步走低。(3)市场热情较高。创业板启动初期供应较少,市场资金充裕,申购意愿较高。后续随着市场资金逐步收紧,创业板股票上市数量逐步增加,加上对超募资金的监管逐步强化,创业板的“三高”现象随后逐步缓解。图 5:存款准备金率与 SH

21、IBOR 利率走势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变动日期)SHIBOR:3个月(右轴)24.0012 次上调7.0000存款准备金率22.006.000020.005.000018.00流动性充裕时期4.000016.00流动性从松转紧3.000014.0012.002.000010.001.0000数据来源:Wind,整理创业板推出后市场资金逐步分流创业板推出后三年成交额快速上升,到 2014 年稳步突破 500 亿元,与当前水平相近。2009 年创业板上市后一年内,日成交额只有 50 亿元左右,彼时中小板指日成交额在 500 亿元左右且稳步上升,上证综指的日成交额在 1000 亿

22、,2010 底峰值突破 3000 亿元后回落至 2000 亿元以下。随后三年间,随着创业板的不断发展,成交额逐渐上升,到 2014 年前后突破 500 亿元;中小板指成交额也稳步上升到近 1000 亿元。2014 年下半年市场活跃程度迅速增强,到 2015 年中,上证综指成交额峰值达到 13,099 亿元,中小板成交额也突破了 4,000 亿元的峰值,创业板成交额峰值超过 2,000 亿元。此后的三年间,上证综指的成交额持续在 2000 亿元左右波动,中小板指与创业板成交额中枢则在 1000 亿左右。踏入 2018 年,市场大幅调整,市场成交额快速下滑。截至 2018 年12 月 28 日,创

23、业板、中小板和上证综指成交额分别为 437.1 亿、591.5 亿与 1,059.8 亿。图 6:各板成交额变化(单位:亿元)上证综指创业板指(右轴)中小板指(右轴)14,000.05,000.012,000.0创业板推出4,500.04,000.010,000.03,500.08,000.03,000.02,500.06,000.02,000.04,000.01,500.01,000.02,000.0500.0-数据来源:Wind,整理成交额占比方面,随着中小板和创业板的推出,上交所主板的成交额占比下降,资金出现分流,当前中小板加上创业板成交额与上证综指成交额基本持平。2009 年创业板上市

24、后成交额占比约 5%,上证综指成交额在三个板块的占比在 75%左右,中小板占比 20%。随后创业板成交额占比不断提升至 20%以上,中小板成交额占比上涨至 20%和 30%之间。2013 年底,上证综指成交额占不足 50%,达到一个低谷值。随后一年内中小板和创业板成交额均下降至不足 15%,2015 年初上证综指成交额占比达 79%的峰值。到 2016 年年中,中小板成交额占比上升至近 40%,创业板成交额也回升至近 25%,随后稍有下降,并保持稳定水平至今。到 2018 年 12 月30 日,创业板、中小板与上证综指对成交额占比则为 21%、29%与 50%,前两个板与主板成交额也平分秋色。

25、三、壳价值消失后,估值下降多少?壳价值的表现首先,从壳公司的定义来看,壳公司主要表现就是一些主营业务衰败,无实际经营资产的风险警示公司的股票仍具有相当的市值,甚至会有集中炒作“壳价值”、“壳概念”的情况不断出现。但是我们缺乏从市场整体上对于壳价值的研究。所以本文尝试采用五因子模型探究壳价值溢价的存在,并衡量一旦注册制施行,壳价值溢价的损失情况。壳价值溢价存在着 AH 溢价率和 ST 公司相对于普通公司溢价两种度量方法。AH 溢价第一,以 A-H 溢价作为壳价值的衡量。因为香港市场实行注册制,与大陆的核准制不同,所以同时在两地上市的公司就会有因发行制度不同而产生的差异。由于 A 股注册制下存在壳

26、价值,所以相同标的的情况下,A 股应该相对 H 股存在溢价。本文在衡量这种溢价时采用 AH 股溢价率,即 A 股股价与 H 股股价比值。虽然并不是每家公司都在两地上市,但是上市资格是等同的,所以可以用 AH 溢价作为近似估计壳价值的一种手段。本文用选取 AH 溢价指数的每期收益率作为 SVF 的数据。图 7:AH 溢价0.6 0.5 0.4 0.3 0.2 0.1 0-0.1 2010-01-082010-03-192010-05-282010-08-062010-10-152010-12-242011-03-042011-05-132011-07-222011-09-302011-12-09

27、2012-02-172012-04-272012-07-062012-09-142012-11-232013-02-012013-04-122013-06-212013-08-302013-11-082014-01-172014-03-282014-06-062014-08-152014-10-242015-01-022015-03-132015-05-222015-07-312015-10-092015-12-182016-02-262016-05-062016-07-152016-09-232016-12-022017-02-102017-04-212017-06-302017-09-08

28、2017-11-172018-01-262018-04-062018-06-152018-08-242018-11-02-0.2 数据来源:wind,从 AH 溢价来看,大多数情况下 A 股价格水平高,也就是 A 股相对于港股存在着溢价。2010 年-2014 年之间,AH 溢价约为 20%。2015 年由于 A 股市场牛市,AH 溢价水平提升到 20%以上。随着沪港通和深港通的开通,AH 溢价重新回落至 20%。我们特别注意到:即使开通了沪港通和深港通,两地投资者能够相互投资,投资者结构的差异逐步在下降,但 A 股相对于 H 股仍然存在着溢价。这种原因在于内地和香港市场交易制度还存在着区别。

29、ST 因子溢价我们沿用中国市场常用的对于壳公司的定义,采用风险警示公司作为壳公司的代理变量。这些公司主营业务衰败,资产质量差,公司整体价值来自于经营的部分很低,大部分为壳价值,所以风险警示公司组合的市场表现即可以相当程度上代表壳价值因子的收益率。本文依旧采用四因子传统模型因子的构建方法,采用风险警示公司组合与非风险警示公司组合收益率的差,作为每期的 SVF 的因子。图 8:ST 因子累积收益率1.12 1.1 1.08 1.06 1.04 1.02 1 0.98 2010-01-082010-03-192010-05-212010-07-232010-10-082010-12-102011-0

30、2-182011-04-222011-06-242011-08-262011-11-042012-01-062012-03-162012-05-182012-07-272012-09-282012-12-072013-02-082013-04-262013-06-282013-08-302013-11-152014-01-172014-03-282014-06-062014-08-082014-10-172014-12-192015-03-062015-05-152015-07-172015-09-252015-12-042016-02-192016-04-222016-07-012016-0

31、9-022016-11-182017-01-202017-03-312017-06-092017-08-112017-10-202017-12-222018-03-022018-05-112018-07-132018-09-142018-11-230.96数据来源:wind,3.1.2 壳价值溢价观察根据我们的推论,当 IPO 容易的时候,壳价值溢价会提升,当 IPO 难度增加的时候,壳价值溢价水平会下降。我们应当能够观察到壳价值与 IPO 数量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为了检验这个推论,我们先根据 IPO 的频率对时间区间进行划分,进一步观察壳价值溢价情况。我国 IPO 制度一直沿用核准制,注

32、册制在中国股票市场历史上从未实行过。监管层出于对二级市场情况考量的原因会在 IPO 节奏上加以控制。连续月份 IPO 家数为 0,或者明显小于之前月份的发行水平,即认为 IPO 受到管制。本文归纳历史上 IPO 管制的时期主要有 10 个:(1)1994 年 6 月至 1996 年 1 月,自 1993 年初上证开始下跌走势,监管暂停 IPO,在 96 年初,大盘企稳明显后,再起新股发行。(2)2001 年 7 月至 2001 年 11 月,2001 年 6 月国有股减持方案出台,上证受此影响开始下跌,期间证监会完全停止了新股发行和增发。10 月 22 日国有股减持被叫停,11 月 2 日 I

33、PO 重启。(3)2004 年 8 月至 2005 年 1 月,在 IPO 询价制度正式方案出台前,IPO 被暂停。自双鹭药业发行之后, 新股发行再度暂停,到 2005 年 1 月,华电国际的发行宣告 IPO 重新启动。(4)2005 年 5 月至 2006 年 6 月,由于股权分置改革原因,IPO 暂停 1 年。策略深度(5)2008 年 10 月至 2009 年 6 月,受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上证从 2007 年 10 月的 6124 点下跌至 2008年 10 月的 1664 点,股市转熊。(6)2012 年 10 月至 2014 年 1 月,IPO 长达 1 年暂停,2012 年股市

34、大跌,被认为与一级市场分流资金有关。监管层叫停了新股发行。(7)2014 年 2 月至 2014 年 6 月,2014 年虽为 IPO 重启之年,但是全年仅 125 家上市,且上半年 IPO 数量稀少,3、4、5 月 IPO 数量为零。(8)2015 年 7 月至 2015 年 11 月,受股市剧烈波动影响,2015 年 7 月 IPO 家数比 6 月减少 39 家,且之后连续三月未发行新股。(9)2016 年 1 月至 2016 年 2 月,受熔断导致股市下跌影响,监管在 1 月和 2 月分别只核准发行了 1 家和7 家。(10)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为严监管的一年

35、,每月 IPO 数量比 2017 年底明显下降。与之相对,IPO 家数较多的时期,我们可以认为其近似于注册制时期,因为注册制的特点就是对于发行条件的放宽,即可近似认为该阶段“名核准,实注册”。图 9:中国股票市场历史 IPO 情况60 50403020101990-121991-081992-041992-121993-081994-041994-121995-081996-041996-121997-081998-041998-121999-082000-042000-122001-082002-042002-122003-082004-042004-122005-082006-042006

36、-122007-082008-042008-122009-082010-042010-122011-082012-042012-122013-082014-042014-122015-082016-042016-122017-082018-042018-120数据来源:wind,由此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出 A 股类注册制时期主要有 7 个,分别是 1993.1-1994.5、1996.4-2000.6、2002.1- 2004.7、2006.7-2008.9、2009.8-2012.9、2014.7-2015.6 和 2016.4-2017.12。特别是后三段,由于其月发行股票数为历史上的高水平

37、,因此类注册制的特点更明显。首先,我们将代理壳价值因子(SVF)的 A-H 溢价因子和 ST 溢价因子制成指数,以观察长期来看壳价值因子的历史走势情况。从历史时间序列上来看,A-H 溢价因子和 ST 溢价因子都呈现下上升后下降的走势,在 2011-2012 年和 2015 年,壳价值因子出现了明显上扬,这是 2010 年以后壳价值两次大的溢价时期,这一点 A-H 和 ST 溢价均可见。这表明在 A 股的历史上出现过壳价值的炒作,但是从长期来看,尤其是证监会对于并购重组的从严监管后,壳价值在不断下降,但与注册制放开不同的是,从严的监管是以从难从严的方式降低壳价值,这与增大供给,消灭人为稀缺性的方

38、式有本质不同。策略深度我们观察到上文提到的明显三个类注册制时期 2009.8-2012.9、2014.7-2015.6 和 2016.4-2017.12 中,后两个ST 因子累计收益率指数走势较为符合,IPO 多发期,壳价值因子收益下降的结论,但是 2009.8-2012.9 月 ST 因子走势反映这段时间壳价值收益率在不断上升,这与我们的经验性结论不符。因此,我们结合图 7 和图 8 可以发现:当 IPO 容易的时候,壳价值溢价会提升,当 IPO 难度增加的时候,壳价值溢价水平会下降。我们应当能够观察到壳价值与 IPO 数量之间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我们的推论成立。3.2 壳价值溢价本文认为公

39、司的总价值模型可简化为真实价值部分和壳价值部分之和,前者由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决定, 后者由核准制的制度原因决定。经营状况良好,预期增长性强的公司真实的经营价值高。而企业总价值扣除真实价值部分即为壳价值部分。壳价值也会随着时间、市场情况和政策动向的变化而波动。那么,考虑“壳价值” 的具体定价模型如下:in d ex12345R= M K T + S M B + H M L + U M D + S V F + 前四个因子分别为传统 Carhart 四因子模型下的市场风险因子、规模因子、估值因子和动量因子,SVF(Shell value factor)为度量壳价值因子。首先,本文作者分别用加上 ST

40、 溢价因子与 AH 溢价因子的四因子模型对 2010-2018 年的大盘收益率(沪深 300、上证 50、中小板、创业板)进行整体回归分析,以观测壳价值因子是否存在, 结果如表 1:表 1:ST 溢价因子与 AH 溢价因子对市场收益率解释力比较沪深 300上证 50中小板创业板沪深 300上证 50中小板创业板mkt_rf92.980*88.008*91.587*89.064*93.133*88.286*91.717*89.264*(74.294)(43.303)(65.220)(31.525)(73.942)(43.025)(65.041)(31.535)smb-44.459*-65.972

41、*-4.23221.730*-45.708*-68.261*-5.317*20.049*(-16.808)(-15.358)(-1.426)(3.605)(-17.419)(-15.968)(-1.810)(3.367)hml17.186*42.673*-61.344*-93.548*15.912*40.359*-62.429*-95.244*(5.643)(8.628)(-17.952)(-13.633)(5.247)(8.169)(-18.388)(-13.998)umd-8.006*-13.762*4.340*7.357*-7.407*-12.556*4.974*8.144*(-4.71

42、9)(-4.995)(2.280)(1.916)(-4.377)(-4.555)(2.625)(2.134)ST 溢价-20.336*-37.689*-18.098*-26.780(-2.666)(-3.043)(-2.115)(-1.581)AH 溢价-0.252-0.1750.083-0.210(-0.868)(-0.370)(0.256)(-0.329)Constant0.152*0.266*-0.011-0.0020.189*0.295*-0.0200.031(3.714)(4.015)(-0.231)(-0.017)(3.274)(3.134)(-0.315)(0.245)Obser

43、vations434434434413434434434413R-squared0.9300.8330.9320.8260.9290.8290.9310.825t-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p0.01, * p0.05, * p0.1数据来源: Wind,策略深度在表 1 中,对于沪深 300、上证 50 和中小板,壳价值因子中的 ST 溢价因子存在,但创业板指中却不含 ST 因子溢价。而如果把壳价值因子换成AH 溢价因子,回归显示 AH 溢价因子对于各板指数均不存在。关于创业板指数不含 ST 因子溢价的原因是创业板是不能借壳的。其次,关于 AH 溢价因子对于所有股

44、票指数的回报率解释不足的现象,这主要是 AH 溢价因子除了壳价值之外,更多的体现了两个市场交易制度的不同。对于沪深 300、上证 50 和中小板,我们分别用 2010-2018 年数据回归得到的 ST 因子前的系数与每期的因子收益率相乘,得到沪深 300、上证 50 和中小板收益率中 ST 因子贡献部分。随后分别构建指数,计算在 2009.8- 2012.9、2014.7-2015.6 和 2016.4-2017.12 三段类注册制时期 ST 因子贡献部分的收益率情况,其中由于因子数据开始于 2010 年,第一段时间由此调整为 2010.1-2012.9。结果显示沪深 300、上证 50 和中

45、小板在 2010.1-2012.9 的收益率近似于-0.91,2014.7-2015.6 的收益率近似于-0.65、-0.80、-0.63,2016.4-2017.12 的收益率近似于-0.16、-0.10、-0.16。四、科技公司供给增加的影响科创公司溢价因子由于科创公司具有较高成长性,其估值相对成熟公司而言会较高,我们认为其价值中含有科创公司溢价。本文将从两种思路构建“科创因子”来衡量科创公司溢价水平:其一,我们构造 Tech1 因子为中信科技组合指数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其二,将中信计算机指数、中信通信指数和中信电子器元件指数三项指数等权计算,构建一个新的指数,将其相对于

46、沪深 300 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定义为 tech2,以此研究科创公司上市供给增加对原来市场的影响。图 10:科创因子指数diff_tech_1diff_tech_22.5 21.510.52005-05-202005-09-232006-02-102006-06-232006-11-032007-03-162007-07-202007-11-302008-04-032008-08-082008-12-192009-04-302009-09-042010-01-082010-05-212010-09-212011-01-282011-06-032011-10-142012-02-242012-06

47、-292012-11-092013-03-222013-07-262013-11-292014-04-042014-08-082014-12-122015-04-172015-08-212015-12-252016-05-062016-09-092017-01-202017-05-262017-09-292018-02-092018-06-152018-10-260数据来源:国泰安,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我们统计了 2005 年至今历年首发上市公司的行业以及市值分布情况,同时根据两个科创因子的超额收益率走势,大致可以将 2005 年至今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 2008 年之前。2005 年 5

48、 月 25 日-2006 年 6 月 2 日,A 股新股发行暂停,然而受益于宏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继续保持健康增长势头,加之股改和汇改的制度改革红利,股市在此期间走出了空前的牛市, 而科技指数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的超额收益率呈现下降的趋势。第二个阶段是 2008 年到 2009 年 10 月创业板上市之前。此时,IPO 数量维持稳定,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 市场出现较大下行,科创因子的超额收益有逐步回归的趋势。第三个阶段是 2010 年至 2013 年,由于创业板的上市带动了 IPO 的数量。此时的科创公司主要为一些计算机科技、媒体和制药公司,行业主要集中在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材料 II

49、,技术硬件与设备,媒体 II,软件与服务,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等。从这些行业的上市公司首发情况来看,2010 年这些行业的首发数量都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峰值水平,其中涉及科创公司的行业的 IPO 数量也有很大程度的提高。2010 年 6 月 1 日,创业板指数也正式挂牌,然而仅仅经过一段短暂的上行期之后,由于 08 年金融危机后政府的 4 万亿刺激计划的影响,其投资主要集中在主板市场的地产、基建、机械等方面,新兴行业还没有得到政策的重点关注,随后指数就开始震荡下跌,到 2012 年底到达了历史大底。2012 年 11 月 16 日至 2013 年 12 月,IPO 实际处于暂停状况, 监管层开

50、展了号称史上最严的 IPO 公司财务大检查。该段区间,科创因子的超额收益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然而触底之后,由于政府对新兴行业愈加重视,积极引导经济转型。创业板也逐渐出现了不少优秀的公司。科创因子走势进入第四个阶段,从 2013 年到 2017 年。此时科创因子的超额收益率表现为快速上行的趋势, 科创公司供给增加的市场影响不断释放。最后一个阶段是 2018 年至今。严监管政策下,IPO 数量较 2017 年出现非常明显的下降,同时经济也面临较大程度的下行压力,科创因子的超额收益率逐渐回落,相对收益率收窄。从指数的走势来看,这五个阶段较好的衡量了科创公司的供给变化情况,可以作为对应的溢价因子来研究

51、科创公司供给增加对原来市场的一个影响。表 2:2005 年-2018 年首发上市公司行业分布情况Wind 行业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半导体与半导体生产设备114111168-53282保险-3-1-1材料11622229514617-1232326011电信服务-1-1-多元金融-1-3533-14246房地产-33232-21-1公用事业21-11413122163技术硬件与设备-214810382815-816305916家庭与个人用品-1-1-32零售业-2-2241-132媒体-18111255-28714-耐用消费品与服装25427211814182211405能源-3541471-2154-汽车与汽车零部件1213311127-81011358软件与服务-58512312619-101819205商业和专业服务-214794-965223食品、饮料与烟草1323516126-897143食品与主要用品零售-2-311-1231-消费者服务-1312232-31122医疗保健设备与服务1-223673-14593银行-27-2-813运输166239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