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生料栽培重点技术_第1页
平菇生料栽培重点技术_第2页
平菇生料栽培重点技术_第3页
平菇生料栽培重点技术_第4页
平菇生料栽培重点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平菇生料栽培技术江苏省射阳县食用菌栽培从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起步,至今巳有近50年日勺历史。栽培品种基本上以平菇 为主,栽培方式为生料栽培。目前,全县食用菌产业从业人员有2.5万人。,平菇投料量19.5万吨,产量 达30万吨,年创产值12亿元,人均获纯利3万元以上。该产业目前位列全国县级之首,全球之冠。现将 平菇生料栽培勺管理技术整顿如下,供广大菇农参照。一、平菇品种勺分类:平菇品种不同,其子实体正常发育时所需适温范畴也不相似,生产上常用平菇品种,按温型分类,具体可 分为高温型.中高温型、广温偏低型、中低温型。按菇体色泽分类,可分为乳白色、纯白色、灰白色、浅 白色;深灰色.灰黑色,黑色。而气温

2、勺变化又决定着品种勺色泽,如平菇江都9745在8C左右是深黑色, 在25C左右时呈深灰色或灰白色。一般来说,气温越高,色泽越浅;气温越低,色泽越深。1、高温型。高温型品种按色泽可分为两大类:(1)乳白色类,子实体发育温度为15-34C,最适出菇温度 为22-28C,重要品种有苏引6号.伏源1号、高温908、海南2号,此类品种大多安排在春季3-6月投料 播种,4-9月高温季节产菇,但因高温白色品种春夏栽培病虫发生频繁,杂菌污染率高,如经验局限性, 管理不善,易发生黄菇病。夏季种植尽管卖价高,但产生经济效益并不高,因此,乳白色高温型品种总投 料量并不多,销售竞争者也少。笔者建议,顾客如要种高温型乳

3、白色品种,可多种海南2号,该种和国内 几十个白色高温品种对照比较,其抗霉性、抗黄菇病、早熟性、商品性均名列前茅。(2)灰褐色类,重要 品种有江都71号;基因,这两个品种出菇温度12-36C,菇体与凤尾菇相似,单生型,鲜菇肉质细嫩、口 感好,市场较抢手,幼菇提早采收,可作秀珍菇上市,售价高。实践证明:这两个品种经近年推广,尤以 抗杂菌,抗黄菇病能力特强,长势长相突出,后劲足,最多可出8潮菇,又因商品价值、口感均超过乳白 色品种,因此,市场前景更广阔。2、中高温型。子实体发育温度12-30C,适温20-26C,重要品种有特大风尾,大叶凤尾、风尾5号等, 菇体色泽灰褐色,单生型多,此类品种大多安排在

4、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上市,因出菇周期短,产量偏 低,只有少数南方地区种植。3、广温偏高型。按色泽可分为两大类:、灰白色类,子实体发育温度为2-34C,最适温度10-29C,常用 品种有:复壮109、1016、F803,此类品种从早秋出菇至次年6月结束,因生产周期长,产量能完全发挥 出来,又因早秋菇价高,头潮菇就能收回成本,避开了 “烂市”风险。缺陷是,抗黄菇病能力较差,如管 理不善,头潮菇后易发生黄菇病,冬季虽能出菇,但出菇量及菇形美观度均稍次。(2)灰黑色类,出菇温 度6-33C,常用品种:早秋615、科大杂优、锡平1号、春栽1号。其共同特点,抗黄菇病能力特强,属 硬柄,菌袋发菌结实

5、,不生菌皮。突出长处:早秋8月底产菇持续到11月底,春季产菇可持续到6月。当 中不发生黄菇.死菇。广温偏高型菌株被菇农称为早秋菇价卖得最高、经济效益最明显日勺品种。4、广温偏低型。(1)黑色类,子实体发育温度为2-32C,适温10-26C,常用品种有超强581、江都97 45、江都5178、江都3912等,均属软柄,菇色均为黑色,黑色品种因韧性强、味鲜、菇质厚,巳被众多 消费者所爱慕,但此类品种出菇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温度过高,易产生菌皮,菌袋不现蕾;温度过低, 虽然出菇,但柄长、盖小.商品价值减少。黑色品种最大缺陷是,连茬栽培抗病能力和适应性没有深灰色 品种强,因此,推广种植一定要精细管理。

6、(2)深灰色类,如特抗650、抗病265、江都、杂交201、202 6,出菇温度2-32C,均属硬柄,子实体丛生柄短,菇色随气温变化而变化,15C以上色浅,12C如下色 深,此类品种抗黄菇病能力特强,能稳出6-7潮菇,加之菇形好,菌褶纹细,产量又高,因此深受消费者爱 慕.(3)纯白色类,常用品种有:变异40、雪美F2,910,前三潮均为洁白色,柄短,丛生,其中以变异40更 为艳丽美观,盖径大,后劲足。(4)浅白色类,子实体发育温度为2-30C,适温8-25C,常用品种有: 天达7350、天达85天达85,天达300;新侬1号;冠平1号;高抗1号、高抗48,此类品种产菇适琨 范畴广,种植时间回旋

7、余地大,华东地区最早出菇时间力9月上旬,出菇期历经秋、冬.春三季,且每个 季节勺菇质菇型均优,虫害又少。又因浅白色品种在自然生态条件下具有极强勺抗病和适应性,因此是 目前使用最普遍或最有发展前程勺菌种。5、中低温型。子实体发育温度为2-26C,适温8-16C,26C以上菇体发生量少,长处是特耐低温,oC以 上菇体均可生长,且肉厚.质佳,特别在北方地区更为适应;常用浅白色品种为:天达1349 ;超寒1号、 江都792等:灰黑色品种为:冻菌1号、特大平菇.低黑H-1;新冬黑平。6、姬菇品种。姬菇出菇密集,菇盖灰色菌柄长,每丛有30-70个小菇向四周辐射,市场销售看好。常用 品种有:姬菇王;姬菇10

8、07;冀农11号等,出菇6-33C,属广温偏高型,为正宗姬菇品种。其种植方式 和平菇基本相似。但正宗姬菇品种有一缺陷,冬季出菇很少或者低温季节菇盖上生瘤,影响了市场销售, 为了促使冬季市场有大量姬菇销售,菇农常把广温偏高型.偏低型灰色或灰黑色平菇品种充当姬菇销售, 如本所新选育日勺姬菇53号;姬菇57号,若通风量加大,可长成大平菇,若通风量减少,在幼菇期采收其 效果充当小姬菇极好.为菇农带来了极高日勺经济效益。要获得平菇优质高产,选准当家品种很重要。在引种时必须根据市场菇色需要和本地气候而定,以市民爱 慕白色菇勺上海地区为例,必须选择浅白色类型勺高产菌株;以市民爱慕黑色菇勺青岛地区为例,必须选

9、 择灰黑色类高产品种;以市民爱慕灰色菇勺保定地区为例,应选择深灰色高产品种。二、平菇栽培培养料勺种类1、重要原料。重要原料又称主料,是指以粗纤维为重要成分,能为平菇菌丝生长提供碳素营养和能量,且 在培养科中所占数量比较大勺营养物质。棉籽壳。棉籽壳是脱绒棉籽勺种皮,为油料加工厂勺下脚料。棉壳占棉籽总重量勺32%-40%,国内 年产棉籽壳约1200万吨,绝大部分用于食用菌生产.据研究,棉籽壳不仅营养丰富,且质地疏松,吸水性 强,具有良好勺物理性状,加水浸透或加压力时,不板结,透气性好,具有一定空气,可提供菌丝生长所 需要勺氧气,是合适平菇栽培勺最抱负原料。棉籽壳也有好多种,有粗壳;中粗壳、细壳之分

10、,有绒多、 少之分,有含棉籽仁多少之分。一般粗壳、绒少壳,仁少壳发菌好于细壳.绒多壳,仁多壳。但细壳、绒 多、仁多壳产量又高于粗壳、绒少、仁少壳:建议顾客在购买时要两者兼顾,灵活机动。玉米芯。脱去玉米粒勺王米棒,称玉米芯,也称穗轴.国内玉米播种面积居粮食作物勺第三位,年产 玉米芯及玉米秸杆约9000万吨。干玉米芯含水分8.7%,有机质91. 3%,其中租蛋白2.0%,粗脂肪0.7%, 粗纤维28.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58.4%,粗灰分2%,钙O.1%,。,磷0.08%,经粉碎发酵,加其她氮 源和辅料,可袋栽平菇。木屑。锯木加工厂产生勺下脚料称木屑,也可用树枝加工粉碎而成。适合平菇生长勺以

11、阔叶树木屑为佳。 木屑勺粗细,因加工工具和木质而异。用带锯加工勺木屑比圆盘锯加工勺细,硬质木材勺木屑比软质木材 勺木屑好。栽培平菇用勺木屑粗勺比细勺好,硬质木材勺木屑比软质木材勺木屑好。宜栽培平菇树种勺干 木屑,一般含粗蛋白1.5%,粗脂肪1.1%,粗纤维71.2%,可溶性碳水化合物25.4%,实践证明,松、杉 木屑也能进行平菇生产,一般从锯木场收集勺木屑,常夹有松、杉、柏、樟等木屑。因此,在使用前应放 置半年至一年时间,以自然挥发.驱除芳香等物质就可正常使用。用于塑料袋栽培日勺木屑,均要过孔径4 毫米日勺筛,以清除杂物及尖刺木片.以免刺破料袋。(4)其他。稻草,甘蔗渣,黄豆秸、花生壳经粉碎成

12、小颗粒状作为碳源,添加氮源等,也是栽培平菇勺培养 料,但此类原料种植产量并不高,本资料中不再具体简介其栽培措施、如有这些原料,笔者建议,只能以 5%比例少量添加到以棉籽壳、玉米芯为主勺培养料中。2、辅助原料与药剂。辅助原料又称辅料,是指能补充培养料中勺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且在培养料中 比例较少勺营养物质。辅料除能补充营养外,还可改善培养料勺理化性状。常用勺辅料可分两大类:一类 是天然有机物质,如麸皮、玉米粉等,重要用于补充主料中勺有机态氮、水溶性碳水化合物以及其她营养 成分勺局限性。另一类是化学物质,以补充营养为主,如尿素、复合肥等。(1)麦麸。麦麸是小麦籽粒加工面粉时勺副产品;具有16种

13、氨基酸,尤以谷氨基酸含量最高(占46%), 营养十分丰富,并且质地疏松,透气良好。但易滋生霉菌,故用作培养基,需经严格挑选,变质发霉勺不 适宜采用。(2)玉米粉。玉米粉也称玉米面,是玉米籽粒勺粉碎物,一般含水分12. 2%,有机质87. 8%,由于营 养丰寓,维生素B2含量又高于其她谷类作物。在食用菌培养料中,加入5%-10%,可以增强菌丝活力并 明显提高产量。(3)尿素。尿素是一种有机氮素化学肥料,白色晶体,含氮量为42%46%,在食用菌生产中,常用作 菌体培养料勺补充氮素营养,其用量一般为0.1%-0.4%,添加量不适宜过大,以免引起氨气对菌丝勺毒 害。(4)石灰。在平菇生产中,培养料中添

14、加适量勺石灰,重要作用是提高培养料勺酸碱度,杀死杂菌或克制杂 菌勺生长,避免杂菌勺污染。另一方面是增长培养料中勺钙质,改善培养料勺营养状况,增进平菇菌丝勺 旺盛生长,对提高产量有一定勺作用。一般用量为1%4%。(5)复合肥。复合肥是指氮、磷;钾三种元素高含量勺复合肥料,呈灰色颗粒状,增产潜力大,一般进口 复合肥要比国产复合肥营养含量高,如进口复合肥磷酸二铵,每50公斤170元,用于平菇培养料配制,使 用量力0. 2%-0.4%,国产复合肥品种诸多,如“三元牌”、“红光牌”,因含量低,50公斤160元,用 于平菇培养料配制使用量可加大到0.8%-1.2%,本资料配方中汲及到勺复合肥都指国产复合肥

15、。(6)多菌灵。是一种广谱型日勺内吸性杀菌刑,对人畜低毒。多菌灵虽不能直接杀菌,但有很强日勺抑菌作用, 其杀菌机制是干扰病原物质细胞分裂。多菌灵化学性质稳定,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中不易失效,在300-312C 条件下才干被分解。多菌灵用量偏大,虽然栽培成功率高,但菇体内有毒物质勺残留量会相应增长,低毒 并不等于无毒,使用量必须谨慎。本资料配方中汲及到勺多菌灵均为江苏镇江农药厂生产勺含量为25%勺 多菌灵。(7)克霉灵,又名二氯异氰尿酸钠。因长期使用一种杀菌药剂,杂菌易产生抗药性,有个别顾客反映因近 年使用多菌灵作抗菌剂,目前无论发酵料还是熟料栽培,杂菌总是控制不住。因此,在此状况下,建议改 用克霉

16、灵试试,克霉灵作为防霉剂药效成分、作用基理均相似,按0.1%勺用量拌入培养料中,对氯霉、 黄曲霉、链抱霉等有极强勺避免和消杀功能。缺陷是遇到70C以上勺高温会容易分解。3、配套材料(1)筒袋。平菇原种和栽培种勺容器可选用高压聚丙烯袋,规格为原种选用15 cm *33 cm *5.5丝聚丙烯 筒膜。栽培种容器可选用17cm*40 cm*5.2丝勺聚丙烯筒膜。用于平菇生产出菇勺容器是低压聚乙烯筒膜, 规格为:长为43-45 cm,宽20-25cm,厚度1.5-3丝厚度不等,一头把口扎好或者烫好(目前市场上巳有封 好口勺成品袋子发售)。栽培筒膜质量好坏,不仅关系到菌袋制作成品率高下,还会给菌袋培养和

17、产菇管理 带来影响,因此,要向专业厂家或经销单位购买优质筒料。(2)套环或无棉盖体。塑料袋制种无虫化封口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套圈塞棉花;另一种是无棉盖体。有 人要问,是用套圈塞棉花好,还是塞海棉盖好? a;用套圈塞棉花,在消毒锅里灭菌时,堆放要得体,以防 受潮,长处是透气性充足,菌丝发得快,且不易受虫害;b,用海绵盖封口,缺陷是发菌初期较好,发菌后 期菌丝易延伸到盖内,导致菌丝缺氧使生长变得缓慢.近来发现个别厂家生产勺无棉盖体内海绵密度不够, 空隙较大,易引起螨虫侵染。笔者建议还是用套圈塞棉花较为靠实,有勺菇农最怕棉塞受潮,其实要得到 干燥勺棉塞很简朴,只要在锅内将菌种铁筐叠起堆放,在筐顶部用

18、一层薄膜或铁皮覆盖,让锅顶下滴勺冷 凝水顺薄膜或铁皮表面流下边沿,再往下流到锅底。切注意:薄膜或铁皮周边边沿要和锅壁相距2cm左右。(3)出菇套环。熟料袋栽出菇套环勺常用规格为:直径4 cm;环圈高2cm、环壁厚1.2-1.5mm,套环可 直接向专业厂家或者专业门市订购;也可以自制,措施是:将宽左右勺硬塑打包带剪成1315 cm长,将 其两头交叠,用灼红勺锯条热焊即可。(4)气雩消毒剂.该产品对食用菌中常用日勺杂菌和病原菌,杀伤率达100%,且使用以便,毒副作用小,气 雾消毒剂用于接种箱消毒,每立方米2克作用半小时,即可杀灭箱体内所有杂菌,无气味和刺激性,是替 代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最抱负勺

19、药刑,且操作以便,用火柴点燃即可(不必倒出药剂),就会喷出大量 气雾,从而达到杀菌目勺。(5)万消灵。出菇后防治黄菇病必需药物。强力迅速杀灭各类细菌、芽抱,治疗平菇因多种病源菌引起勺 发黄、发软,褐班病等现象,效果奇特。使用措施,避免发病用量:每片兑水15公斤,在出菇后无论有菇 或无菇每隔三天对菌袋、幼菇、周边环境喷一次,可保证从头潮到尾潮不易发生黄菇病。治疗用量:每片 兑水5-6公斤,发病初期,即喷施病菇,每天1次,三天可治愈,治愈率98%以上。(6)菇虫净,又名虫立杀。制种期和发菌期驱虫、防虫专用特效药,夏、秋.春气温较高季节,生产袋装 菌种或熟料栽培扎口处,害虫最易进入袋内咬食菌丝或产卵

20、生蛆;每袋粉剂兑水1-2.5公斤喷洒到接种口 和透气孔处,药粉即可吸附在袋口,可长时间起到驱虫和触杀效果,喷药一次三个月无害虫进入,对菇蚊、 菇蝇、跳虫等杀灭率100%,具有卓越勺杀虫、防虫效果,对菌丝生长无副作用。(7)大丰激素,又叫802激素。对平菇生长有三大奇效功能(每瓶兑水120公斤):1,出菇前喷施可提早出 菇,对平菇菌丝满袋迟迟不出菇,划破袋头菌皮,喷施12次,即可大量现蕾。2出菇后喷施,幼菇期每 天喷一次,连喷三次,平菇叶片均可明显增大、增厚,增长产量10-20%; 3;采收前一天喷施,平菇菌盖 边沿更趋于内卷,色泽更鲜嫩,并可推迟开伞时间。(8)三十烷醇转潮王。本品由三十烷醇和

21、食用菌生长所需勺多种微量元素复配而成,和以往推广勺粉剂相 比,便于溶解,易于菌丝及子实体对营养勺吸取,能提高食用菌生长发育及抗霉能力,特别合用于平菇生 长,能增进菇体形成与肥大;改善品质;缩短转潮时间,增产幅度20-30%。使用措施:1幼菇期喷施,每 袋兑水75-100公斤,每2-3天对菇体喷一次,连喷三次。2菌袋补水,每袋兑水配合其他营养,通过补水 器输入袋科内可以补500棒左右。(9)平菇专用肥。本品为浓缩、高效复合营养素,每袋1500克,内含食用菌生长所需勺多种营养元素, 配方全面、合理,适合生料、发酵料、熟料栽培。添加本品后能增进平菇菌丝生长,适合生料、发酵科、 熟科栽培,每吨干料添加

22、2-3袋,即可替代其他所有肥料,增产幅度最高可达20%。(10)铜补水针。系采用紫铜管制成,不易弯曲,不生锈。可反复使用近年。三、平菇菌种的生产技术 为了使平菇高产、优质、高效益,除了全面掌握平菇日勺基本科学知识外,掌握菌种日勺制作工艺至关重要。 实践证明,在相似栽培条件下,良种可以比一般种增产三成,产量成倍增长、由于优良日勺菌种生命力强, 接种后长速快而旺盛,在培养基内占居优势,从而克制杂菌生长。同步,由于良种勺菌丝在基质内分解和 吸取养份能力强,可以更好地为子实体输送养份和水份,获得出菇快、朵形美、产量高勺效果。菌种涉及 母种、原种、栽培种。母种。用平菇抱子或子实体分离培养出来勺第一次纯菌

23、丝体,再经提纯复壮,称为纯一代母种,也称为一 级菌种;母种勺分离培养是制种过程中最核心勺一种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原种和栽培种质量,关系到平菇 勺产量和品质。因此,必须做出菇鉴定,无条件勺单位或个人可直接向信誉高勺科研单位购买母种。原种。把母种移接到菌种瓶内勺棉籽壳或木屑等培基上,所哺育出来勺菌丝体称为原种,原种是通过第二 次扩大勺,因此又叫二级菌种,原种虽然可以用来栽培平菇,但由于数量少,当作栽培种使用成本高,因 此一般不用于栽培生产,必须再扩大成许多栽培种。每支试管勺母种,可移接4-5瓶原种。栽培种,又叫生产种。即把原种再次扩接到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等培养基上,通过哺育得到勺菌丝体, 作为生产

24、平菇勺栽培菌种,栽培种通过了第3次扩大,因此又叫三级菌种。栽培种勺哺育,一般选用聚丙 烯17厘米*40厘米*5丝勺塑料袋,一头或者两头接种。1、母种制作配方(1):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琼脂20克、水1000毫升。 配方(2):小麦500克、蛋白胨2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1.5克,维生素B1 3片、琼脂20克、水10 00毫升。以上配方均适应平菇生长。现简介配方(2)制作措施:选择质量好勺小麦500克,放进铝锅内,加水1500 毫升,水烧开后,煮沸10分钟,然后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若滤汁局限性1000毫升,则加水补足, 然后将琼脂、蛋白胨

25、、糖等所有加入,加热至所有溶化后,分装试管,装量为试管长度勺1/4,分装时, 注意勿使试管口沾附培养基,装好后,立即用棉花塞口,并规定松紧适度,使之既利于通风,又能避免杂 菌侵入,棉花塞入试管口勺部分,一般为2/3左右,留1/3在管外便于拨出;装完所有试管后,用绳子 每10支试管作一捆缚好,管口棉花塞用牛皮纸或聚丙烯薄膜包好,以防受潮,然后竖直放入高压锅内消毒, 在1. 2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维持40分钟,灭菌后日勺培养基要趁热把试管倾斜,使之凝固成斜面,倾 斜度以斜面达到管长1/ 2长度为宜,冷却后即成试管斜面培养基。制成勺斜面培养基不要立即接种,要空白培养3-4天,等管内冷凝水完全风干后

26、才干使用,为避免冷凝水 过多生成,可在放置试管斜面后,趁热用棉被盖上,让其慢慢冷却,这样冷出勺试管内所含冷凝水珠很少, 由于有冷凝水勺斜面,接种后,极易产生酵母菌感染。此外,空白培养基还可检查斜面勺灭菌效果,因试 管培养基表面和内部可明显观测变化限度,这样就避免了因灭菌不彻底导致勺接种失败。母种转扩必须在无菌条件下操作,以保证继代母种勺纯正,一般科研单位发售勺均为一级母种,它可以进 行再次转管扩接以满足原种生产勺规定,每支可扩接20-40支,但转管次数不适宜太多,最多不能超过2 次,以免削弱菌丝生长活力和减少出菇率,无条件转扩勺,也可从科研单位引进一级母种直接转扩原种, 则效果更好。2、原种制

27、作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100公斤,麸皮5-8公斤,石灰0.5公斤,25%多菌灵0.2公斤,水135公斤,复合肥1公斤。由于棉籽壳吸水较慢,拌料后须整顿成小堆,待4小时充足吸湿后,再进行装瓶,装好瓶后,在料中央打 一种直径2cm、深3cm勺洞穴,有助于接入勺母种块加快萌发、生长。以棉籽壳为主培养基勺原种菌龄约 为25天左右。小麦、棉籽壳培养基。小麦40公斤、棉籽壳60公斤、石膏粉1公斤、水适量。制种用勺小麦要干燥、色鲜、无霉变,先将麦粒浸入1 -2%勺石灰水和0.2%勺多菌灵混合水溶液中。浸泡 时,水面要高出麦粒10-15cm,浸泡时间随气温高下灵活掌握,以麦粒内部浸到无白心时为准,一般水温2

28、5C左右时,大概需浸18-20小时,15C左右时需浸30-36小时。将浸好勺麦粒捞出,倒在干净勺水泥地面 上吹凉,待麦粒表面水分合适干后,可与棉籽壳、石膏粉等混合拌匀,接着装入瓶中。麦粒培养基分装时, 要上下震动,以利基质结合相对紧实,分装结束后,因麦粒组织松散,不好打洞眼,可以擦清瓶口污物, 塞上棉塞,然后进行消毒灭菌。由于麦粒培养基透气性好,营养足,菌丝17-22天即可发满,且质量也最 佳。棉籽壳木屑培养基。棉籽壳30公斤、木屑55公斤、麸皮15公斤、复合肥1公斤、水135公斤,该培养基因木屑成分比例大, 制作好日勺菌种虽不够洁白,但含水量足,菌种质量好,且不易老化,笔者建议菇农多采用。原

29、种容器可以是900m1专用菌种瓶,也可以用500ml医院用盐水瓶替代.无玻璃瓶勺,可以用15cm*33cm*5. 5丝勺丙烯菌种袋,袋口系无棉盖体,也可用颈圈加盖棉塞。原种培养料勺灭菌要同母种培养基勺灭菌同 样严格,不同勺培养基,其灭菌限度和时间亦有差别,棉籽壳或木屑培养基在高压2公斤/平方厘米压力 下保持2小时。常压灭菌100C保持14-15小时即可。麦粒培养基在高压2公斤/平方厘米压力下保持2.5小时,麦粒培养基不要常压灭菌,否则菌丝生长细弱、无力,由于小麦内部有一种酶勺营养物质,必须 在高压下才干释放出来。母种接入原种要在接种箱内进行,消毒药剂采用气雾消毒剂熏蒸。接种时,在无菌条件下将母

30、种斜面培养 基横割成4-5块,第一块要割长某些,由于培养基较薄、易干燥而影响发菌,然后连同培养基一起移入原 种瓶内培养基中央洞穴内,每瓶接种一块,麦粒培养基因没有洞穴,接种后最佳抖动瓶身,使少量麦粒盖 住种块,这样,菌种块在洞穴内或培养基下,由于湿度高,能不久萌发,并吃料生长;原种培养温度以20 -26C为宜,培养室勺窗户要用黑布遮光,以免菌丝受光照勺影响,导致原基过早浮现而老化。在原种培养 期间,每隔5天要检查一次料面和棉花塞内有无杂菌感染,一旦发现杂菌感染,就要及时裁减。通过严格 筛选,平菇菌丝延伸过程中,色白、粗壮、富有弹性、并布满全瓶,即为合格原种。3、栽培种制作。栽培种制作容器最佳用高压聚丙烯塑料袋,因高压丙烯袋较透明,能明显观测内部菌丝生长状况。栽培种 配方重要有:棉籽壳、玉米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