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实习心得_第1页
桥涵水文实习心得_第2页
桥涵水文实习心得_第3页
桥涵水文实习心得_第4页
桥涵水文实习心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PAGE9 页 共 NUMPAGES9 页桥涵水文实习心得篇一:桥涵水文实习指导书(新版) 桥涵水文实习指导书 一、 实习时间 0.5周,其中外业观测1天,内业计算及编写报告2天。 二、 实习目的 了解水文站的基本工作,熟悉各种水文测量仪器的性能和用法及有关水文要素的观测方法,掌握水文资料的收 集方法与历史特大洪水的调查方法。 三、 外业观测内容 1 水文站基本概况 了解水文站的历史沿革与断面布设情况,水文站的作用及日常工作,基本测流断面以上的流域面积、河流长度,流域的洪水特性与水文情势,历史最大流量、最高水位、最小流量、最低水位等。 2 水位观测 掌握直立式水尺的布设原则与观测方法、水尺

2、的零点高程,自记水位计的安装方法、观测方法,现场的水尺读数、实测水位数值。 3 雨量观测 了解人工雨量筒、自记雨量计、自动发报雨量记的安装方法与使用方法,实测雨量数值。 4 水深观测 掌握测深铅鱼测水深的方法,了解超声波测水深的原理及使用方法,实测水深数值。 5 起点距观测 熟悉起点距的定义,掌握基线的布设情况及长度,掌握用经纬仪、六分仪测起点距的方法,了解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实测起点距数值。 6 点流速观测 掌握旋桨式流速仪的工作原理与使用方法、点流速的计算公式,了解多谱勒测流的原理与使用方法,实测点流速的数值。 7 含沙量测量 熟悉含沙量的定义与计算公式,掌握含沙量取水样的方法

3、,了解测定含沙量的工作步骤。 8 比降观测 掌握水文站比降断面的布设情况、比降的观测与计算方法,实测比降数值。 9 历史特大洪水调查 通过现场调查访问,了解历史上特大洪水的成灾情况,特大洪水发生的年份与洪痕位置及洪峰水位。 四、 内业计算内容 1 绘制水文站的过水断面图 根据给定的测流资料(见附表),计算出各测深垂线的起点距与河底高程,选用适宜的纵横比例,绘制出水文站的过水断面图。要注意起点距的方向及河流的左、右岸不要弄错。 2 计算水文站的断面面积、断面流量 根据附表的测流资料,依次计算出测深垂线间的面积、部分面积、垂线平均流速、部分平均流速、部分流量,再通过累加计算出断面面积、断面流量,并

4、计算出断面平均水深、平均流速。 3 编写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包括以下4个部分:实习目的、实习内容、实习过程和实习体会。要求字数2500左右,要有必要的图示说明,必须按时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且计算准确、图表工整无误。并提交: (1)、水文站观测的原始数据; (2)、水文站的过水断面图; (3)、流量计算表; (4)、洪水调查成果表。 五、实习考核和成绩评定 根据实习报告撰写情况和实习期间的表现,按100分制评定实习成绩。 凡缺席、抄袭、弄虚作假者,实习成绩一律按零分计,必须重修。 附表 某水文站流量计算表 施测时间 XXXX年XX月XX日 相应水位 43.10m岸边系数0.7 水面宽度 断面面积

5、断面流量 断面平均水深 断面平均流速 篇二:桥涵水文地质实习 地质与水文实习报告 课程名称:专业班级: 11道路桥梁工程技术2班 姓 名: 王 帅学 号: 2022011366 实习地点: 龙虎山实习时间:指导教师:姚文武、邹群 20222022学年第二学期 目录 第一章 概况 1 一、实习任务1 二、实习目的1 三、实习要求2 四、实习时间2 第二章 实习区自然地理3 第三章 实习区地质条件5 一、龙虎山介绍5 二、龙虎山地质实习内容7 第四章 结束语10 第一章概况 一、实习任务 水文地质是认识一个地区水文地质条件的开始,也是水文地质勘查的基础。本次通过龙虎山野外实地调查实习,掌握以下几点

6、: 1、掌握野外水文地质调查的基本方法,通过实习区自然露头和人工揭露的地质点进行系统的地质观察,收集各种地表地质信息等有关材料,研究地表地质规律,包括地层划分和层序、岩性组合及岩相特征、地质构造及构造变动规律等。 2、通过对地下水天然和人工露头点,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自然地理、地质现象的调查观测,观察地层的空隙及其含水性,确定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岩性结构、厚度、分布、破碎情况及其变化。 3、掌握褶皱和断层等构造野外研究方法和识别标志,认识实习区的构造特征,分析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的水文地质特征。 4、观察地貌、自然地理、地层构造等对地下水补给、运动、排泄的控制情况及主要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以及地下水与

7、地表水间的联系。 二、实习目的 实习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即将书本的知识同野外各种地质现象相联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地质问题的能力,从而得以 加深理解和巩固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学会典型水文地质现象的观察、描述、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各种地质及水文地质图件、实习报告的编制方法,并通过这一实习,要求学生熟悉水文地质工作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地质调查和野外调查研究的能力。同时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实事求是、严谨的工作态度,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献身祖国地学事业的崇高革命情操。 三、实习要求 通过实习,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实习区内

8、地层层序、岩性岩相、厚度、标志层。 2、掌握各种野外地质现象(如地层接触关系、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典型沉积特征、各种地质作用现象等)观察、描述、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3、能够对实习区汇水条件进行分区,划分含水岩组及隔水层,分析实习区的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掌握专门水文地质现象(如岩溶、泉点、井点等)及工程地质现象的描述、记录和分析的方法。 四、实习时间 实习共5天(2022.04.252022.04.29) 第二章实习区自然地理 龙虎山所处的信江中生代红色盆地,位于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结合带东段,南靠武夷山隆起带,北临信江河谷。信江盆地上白垩统河口组(K2h)、塘边组(K2t)是丹霞地貌

9、发育的物质基础。信江河谷两侧目前主要为准平原化的低丘岗地,零星残留孤峰或孤石,只有龙虎山和龟峰等地保存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等地貌组合,像两大盆景屹立于准平原化的信江盆地南缘。提名地由龙虎山和龟峰两个丹霞地貌区组成,总体地势南高北低,海拔多在300m以下。其中丹霞地貌区最高峰是龟峰的排刀石,海拔401.1m,最低点48m,最大相对高度353.1m。 气候: 龙虎山提名地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温暖湿润,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8.0,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别为5.5和29.7,极端最高气温40.7,最低气温-8.6。年平均降雨量为1878mm,年平均蒸发量1648.

10、4 mm。 水文及水资源: 龙虎山位于长江中游鄱阳湖水系、信江流域中段的南侧。主要支流为泸溪河,自南东往北西纵贯龙虎山区,在提名地内流长43km。地表水资源丰富,水质状况良好,均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22)II类水质标准,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地下水的含量也较为丰富,水质良好。地表水和井泉水皆宜饮用。 土壤: 篇三:桥涵水文 武汉理工大学 桥涵水文论文 调治工程的考虑 学 院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专 业 班 级土木1001班 姓 名刘文斌学号 0121006120220 二 一三 年 五 月 调治工程的考虑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土木1001班 刘文斌 摘要:为使桥孔均匀顺

11、畅地排水输沙,减小桥位附近河床和河岸的不利变形,保护桥梁和引道的正常运行及桥位附近河段两岸工农业生产不受危害,在桥位附近河段上应设置必要的调治工程。调治工程应根据河段特性、水文、地形、工程地质、河床地貌、通航要求和地方水利设施等,兼顾左右岸、上下游、洪水和枯水位,综合考虑总体布置,情况复杂时应进行水工模型实验加以论证确定。调治构造物的主要作用是调节水流,整治河道,使水流均匀顺畅地通过桥孔,以防止桥位附近的河床和河岸产生不利的变形,从而保证桥梁墩台和桥头引道的正常使用以及附近农田免遭洪水危害。调治构造物的主要类型有:导流堤、梨形堤、丁坝、顺坝、挑水坝等。调治工程的设置,应不影响河道的原有功能及两

12、岸河堤(岸)、村镇和农田的安全。 关键词:调治工程;调治构造物;导流堤;设置 一、引言 实践表明,桥梁所遭受的水害不少是由于忽视了调治构造物的布设而引起的。合理地布设调治构造物,不仅能起到保桥护路的作用,而且能为治河、保田等创造有利条件。因此,调治构造物的布设是桥位设计的重要部分,与桥孔设计是相辅相成的。 二、基本概念(或基础知识) 调治工程的构造物按其对水流的作用分为三类:(1)导流构造物:主要有导流堤、梨形堤、锥坡体等;(2)挑流构造物:主要为各种形式的坝,有丁坝、顺坝和格坝等;(3)防护构造物:主要有各种护岸、护坡和护基等工程。 三、基本性质 导流构造物的作用是:以不同的程度扩散和均匀分

13、布桥下河床冲刷,减少对桥台和引道路堤的威胁。各种坝的作用是:将水流方向导离桥头引道或河岸,达到保护路基或本河岸的目的。 导流堤的设计洪水频率一般应与桥梁的设计洪水频率相同,其他类型调治构造物的设计洪水频率标准,视工程重要性而定。 调治构造物基础埋深的安全性质K由下面条件决定:(1)位于河槽内 的调治构造物:河床土质为细颗粒的次稳定和不稳定河段时,K=12m;稳定河段时,K=1m。(2)位于河滩内的调治构造物,K=0.5m。 四、调治构造物的分类 1、导流堤 平原区的河流,被河滩路堤所阻断的河滩水流一般都比较大,由于水流斜向进入桥孔,将引起桥台附近河床的严重冲刷。设置导流堤后,可使桥下河床的冲刷

14、,分布趋于均匀,扩散到桥梁上下游较大的范围内进行,并能减缓冲刷的进程,减少对桥台的威胁。 一般认为,被河滩路堤阻断的河滩流量占总流量的15%(单侧河滩)或25%(双侧河滩)以上时,须设置导流堤;小于上述数值时,可设置梨形堤;小于5%时,加固桥头锥坡即可。当河滩水深小于1m,或桥下冲刷前的平均流速小于1m/s时,则不必设置导流堤。 导流堤的平面形状一般为曲线形,有时也采用直线形(两端带有曲线)。曲线形导流堤能把河滩水流平顺而均匀地导入桥孔,而直线形导流堤则能把水流逼向对岸。如果河流两侧的河滩大小不一,则可在河滩较大的一侧设置曲线形导流堤,而在河滩较小的一侧(凹岸)设置直线形导流堤。 导流堤由上游

15、坝和下游坝组成。上游坝的端部称为坝端,与桥梁联结处称为坝根。坝端直接遭受水流的冲击,是保证导流堤稳定的关键部位,必须特殊加固。当河滩流量较小或桥头引道凹向上游时,导流堤的上游坝长度较短,可采用梨形堤。 对于河槽摆动很大的变迁性和冲击漫流性河段,为了逐渐缩窄河槽的摆动幅度,使水流和泥沙平稳地通过桥孔,并能保证堤后农田和村镇的安全,往往设置较长的导流堤,而且将上游坝端伸出泛滥边界之外,这种导流堤称为封闭式导流堤。或称为长堤。长堤一般为曲线形,其轴线与水流方向的交角不宜大于30?。 曲线形的导流堤的合理平面形状,应能引导被阻断的河滩水流垂直流入桥孔,并使桥下断面沿宽度方向的流量分布状况有所改善,从而

16、使桥下河床的冲刷比较均匀地发展,导流堤附近的冲刷也比较缓和。一般认为上游坝的形状应为靠近坝端处曲率较大而靠近坝根处曲率较小、曲率变化近似椭圆形的曲线,而下游坝的形状可接近于直线形,其轴线与水流方向的交角以5?至6?为宜,相当于水流压缩后的扩散角。曲线形的上游坝与直线形的下游坝之间,可用一段圆弧加以连接。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简便起见,导流堤的平面形状常采用不同半径的圆弧段和直线段组成。导流堤的平面布置应与河流的特征相配合;导流堤的具体设计计算,则可 以参照桥位勘设规程所推荐的方法进行。 2、梨形堤 梨形堤的作用与导流堤相似,但导引河滩水流的作用较小。当桥位河段比较稳定,桥头路堤阻断的河滩流量较小

17、,流速又不大时;或者当河滩引道路堤凹向上游,为防止其路堤遭受淘刷与改善桥梁边空的过水条件,可设置梨形堤。 梨形堤的平面,临近桥孔部分可按一般导流堤的尺寸设计,临河岸的后侧部分用反向圆弧连接或再插入一段直线。为了节省土方,可在堤的后侧留一缺口,以排除堤内的水。在河滩部分,梨形堤末端与路堤设置两个反向圆弧连接。梨形堤的线形可采用图1所示的形式。 图1 梨形堤的平面曲线 3、丁坝 应根据坝的作用、河段类型、河道演变特性、水流条件、泥沙运动特点、河床与河岸的地形与地质条件、结合整治目的等因素合理选择导治线,全面考虑确定坝的平面布置与尺寸。 调治构造物的轴向布置与导治线的边缘线成正交或较大角度的斜交者,

18、称为丁坝(亦称挑水坝)。丁坝长度越大,坝头冲刷越深,挑水能力越强,对上下游、甚至对岸的影响也越大,一般不宜采用过长的丁坝。 丁坝常设置于桥头引道路堤的上游一侧或河岸边上,其作用在于将水流挑离桥头引道或河岸,并使泥沙在丁坝后部淤积,形成新的水边线,以达到改变水流流向,保护路基或河岸的目的。若需要防护的路堤或河岸较长,可采用数个丁坝组成的丁坝群进行水流调治和河岸防护。将各个坝头的连线设计成一条平滑的曲线或直线,称为导治线。导治线两端应与河岸平顺连接。 按淹没条件,丁坝分为淹没式和非淹没式。淹没式丁坝,常用于中水调治,对长水流的河槽能起整治和稳定河岸的作用;非淹没式丁坝,常用于挑开高洪水流保护河岸和河滩引道路堤。 丁坝在平面上的方向:淹没式丁坝一般斜向上游(为上挑),坝轴线与水流方向的交角约100?105?;如果斜向下游,则漫过坝顶的水流将向丁坝根部集中,造成剧烈冲刷面冲走丁坝间的泥沙。非淹没式丁坝一般斜向下游(为下挑),坝轴线与水流方向的交角约60?75?;对于流速不大的河流,也可以斜向上游。对于流向不定的潮汐河流,则应使丁坝与水流方向正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