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行业年度投资策略分析报告_第1页
电信行业年度投资策略分析报告_第2页
电信行业年度投资策略分析报告_第3页
电信行业年度投资策略分析报告_第4页
电信行业年度投资策略分析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9/30电信行业2003-2004年度投资策略报告要紧观点:中国电信市场在全球地位迅速提升,各要紧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中国电信市场各要紧指标的进展速度超过同期全球电信市场,中国电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逐渐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国内电信行业状态整体良好,运营业稳定增长,通信制造业收入出现恢复性增长,利润却接着下滑可能我国会在2004年年底发放3G频率许可证,目前仍需要一年左右的时刻进行场外测试,中移动、中电信和网通都倾向于采纳WCDMA标准,联通选择CDMA2000作为3G方向小灵通的固定投资将会缩减以后五年我国电信运营市场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全球总体水平,电信市场用户规模领先,但市场规模与用户数

2、量不匹配,设备市场可观基础运营商业绩保持稳定增长,且海外上市公司市盈率相对较低,具有更高投资价值建议增持中国电信(HK:0728)行业背景分析中国在全球电信市场的地位近年来迅速提升 表:19962003年中国要紧电信市场在全球的比重年份 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Q电信市场价值 2.00%2.40%2.70%3.30%4.20%4.50%4.70%4.90%固定电话用户 7.40%8.80%10.30%12.00%14.70%17.10%19.20%20.80%移动电话用户 4.80%6.30%7.80%8.80%11.50%15.40%19.30%2

3、1.10%互联网用户 0.30%0.40%1.40%3.70%6.20%6.80%7.30%7.90%中国电信市场在全球地位迅速提升,各要紧指标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电信市场价值接近5%,固定和移动两大业务用户规模达到20%。中国电信市场各要紧指标的进展速度超过同期全球电信市场。 表:19972003年中国电信市场要紧指标增长速度年份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Q平均 电信市场价值 29.50%19.60%37.10%38.40%15.20%14.40%15.20%24.20%固定电话用户 28.00%24.30%24.50%33.10%23.60%18.92%

4、19.80%24.60%移动电话用户 94.70%85.00%73.10%97.20%69.80%42.16%32.80%70.68%互联网用户 150.00%425.00%323.80%152.80%49.80%41.50%40.80%169.10%表:19972003年全球要紧电信市场指标进展速度 年份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Q平均 电信市场价值 6.00%7.70%9.90%9.10%9.80%9.70%9.60%8.83%固定电话用户 7.30%6.80%6.80%8.70%5.90%6.00%5.80%6.76%移动电话用户 49.30%48.4

5、0%53.90%50.90%27.00%24.70%23.10%39.61%互联网用户 65.50%61.50%55.50%49.80%38.10%36.50%37.80%49.24%表:19972003年中国与全球电信业务收入占GDP比重年份 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Q中国电信业务收入/中国GDP 1.97%2.17%2.96%3.44%3.72%3.98%4.00%全国电信收入/全球GDP 2.45%2.67%2.74%2.96%3.18%3.34%3.40%全球总体上电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在逐年增加,且中国电信业的贡献程度逐渐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国

6、内电信行业状态整体良好,运营业稳定增长,制造业利润下降通信业务收入平稳增长 2003年1-7月,电信业务收入完成262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2%。 图: 2000-2003年通信业务收入各月净增比较通信业务总量与收入之间的差距逐步扩大 图: 2001-2003同期通信业务总量与业务收入对比近三年通信业务总量与通信业务收入之间的差距在逐步扩大,2002年和2003年通信业务总量同期增长28.7%和27.1%,但通信业务收入同期增长15.1%和14.2%,大大低于同期通信业务总量的增长速度,两者相差近13个百分点。通信行业平均资费不断降低,量收不同步增长的矛盾突出。 固定电话用户数量保持

7、稳定增长势头 2003年1-7月,全国固定电话用户新增2653.2万,总量2.4亿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图: 2001-2003年固定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移动电话用户数量总体增速趋缓2003年1-7月,移动电话用户新增3345.4万户,总量2.39亿户,比上年同期增长32.8%,增长势头放缓。图:2001-2003年移动电话用户各月净增比较1-7月,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6%。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明显高于2002年同期,出现恢复性增长。 图: 2001-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各月净增比较相比2002年同期,移动通信和数据通信收入比例有所上升,固定本地

8、、长途和寻呼有所下降。数据通信、卫星通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较快,无线寻呼收入接着大幅度下降。 图: 2002年和2003年1-7月电信分专业收入比例对比 图: 2003年前7个月各项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图: 2001-2003年同期固定本地与移动本地,固定长途与移动长途通话量MOU比较固定本地通话量MOU(用户平均使用量,单位:次/用户)的同比增长率从2002年的10.9%下降到2003年的-10.6%,而移动本地通话量MOU同比增长率从2002年的4.5%增加到2003年的3.1%。在本地通话方面,移动通信业务对固定通信业务的分流越来越快。长途传统固定长途和移动长途的MOU都在下降,2002年两

9、者分不同比下降32.4%、23.5%,2003年同比下降分不为16.4%、7.4%,但传统固定长途的MOU下降幅度更大。 图: 2001-2003年同期固定通信与移动通信ARPU比较固定通信和移动通信的ARPU值均呈下降趋势,但移动通信的ARPU值下降得更快,与固定通信的ARPU值的差距也越来越小,由2002年的-23.7%下降到目前的-13.4%。由于移动通信的价格竞争更加激烈,移动通信与固定通信相比,MOU下降幅度小,但ARPU下降幅度大。 通信制造业收入出现恢复性增长,利润却接着下滑通信制造业销售收入出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的同时,利润总额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可能今后一段时刻,通信制造业在

10、通过调整和激烈的竞争后,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态势,上市公司两级分化将更为严峻。通信制造业收入出现恢复性增长的要紧缘故:一是电信运营商投资力度年内分布比较均匀,并与去年相比有小幅增长,电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3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6%;二是受益于“非典”的阻碍,宽带视频会议系统和可视电话系统得到加快建设;三是出口拉动,订单逐步增加,1-7月份我国移动通信基站出口同比增长近1倍,手机出口占全部销售量的52%。通信制造业的利润总额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下降,且产品销售成本和销售费用均快速上升,导致全行业利润总额反而下降,仅实现利润97.4亿元

11、。通信制造业通过调整和激烈的竞争之后,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表现出强势的马太效应,上市公司两级分化更为严峻。政策中目前最大的变数确实是3G牌照的阻碍可能我国会在2004年年底发放3G频率许可证,目前仍需要一年左右的时刻进行场外测试。发放的牌照中,FDD+TDD组合许可证4张,单独TDD许可证1-2张。获得FDD+TDD许可证的运营商假如选择WCDMA标准,可能会被要求捆绑采纳TD-SCDMA系统,并按规定建设TD-SCDMA系统;假如选择CDMA2000标准,可能会单独得到一张TDD频率许可证,并按规定建设TD-SCDMA系统。面向制造业,将出台的手机进口新政策,限制手机成品进口信产部颁布严

12、控手机进口的新政策,要紧是限制进口配额,连续青岛会议对贴牌手机的大棒政策,严格手机入网许可证的发放,以绝贴牌后路。03年上半年进口的手机至2500万部,其中CDMA手机大都在外国组装完成。02年出口的5500万部手机中,国产品牌仅占50万部。进出口状况极度不平衡。希望通过该政策使得手机进口量逐步减少,操纵在目前的20%左右。新政策只限制进口手机成品,但仍然鼓舞手机供应商进口零部件,在国内生产组装。从目前市场贴牌的销售情况看,国内手机厂商为了抢占市场都在加快新品推出的速度,刺激了手机整机进口的迅猛增长,尤其是中小厂商贴牌数量极大。该政策使得手机厂商得到进一步整合。电信行业差不多面与上市公司相关性

13、比较相关,但制造业则相关性比较低目前四大基础电信运营商差不多有3家有部分省市的资产分不在海外和国内上市,剩下网通也积极的进行海外上市的预备工作,已上市的运营商利用募集资金向母公司不断回购其余省市资产,上市公司和行业差不多面比较相关。通信制造业产业集中度不断增加,由于通信制造业中国外厂商占有比较高的市场份额,尤其是高端产品,国内厂商尽管有几家比较大的企业,然而上市公司所占的数量比较少,整体来讲,制造业上市公司与行业差不多面的相关性依旧比较低的。 行业进展趋势展望我国电信行业已步入成长后期,以后将逐渐进入相对成熟期,包括用户数量增长趋缓;电信业务总量和收入保持平稳小幅增长;传统业务的固定资产投资也

14、保持相对稳定,并稳中有降;ARPU值和MOU值出现普遍下滑,提升行业利润有赖于各类增值业务的开发和服务;受到运营商固定投资的缩减,通信制造业的需求市场难有大规模的扩大,同时由于通信制造业竞争相对激烈,同时要紧成本集中在人力和技术,受实物型原材料和生产等因素的阻碍比较小,造成通信产品的毛利率不断下滑,通信制造业盈利将普遍下滑。以后电信行业能有比较大变化的情况是3G业务的开展,3G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现有运营商的市场格局,给运营商带来新的利润增长;建网初期对设备的需求也将拉动通信制造行业。3G市场中有三家运营商倾向于选择WCDMA目前,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网通向信产部各提交一份3G进展报告,

15、涵盖3G使用频率、标准及市场开展打算。信产部将依照运营商提交的报告,再制定3G牌照的发放打算。在运营商向信产部所提交的3G报告中,中移动、中电信和网通都倾向于采纳WCDMA标准,联通选择CDMA2000作为3G方向。中国移动董事长兼CEO王晓初希望采纳WCDMA 作为内地3G网络制式,再以TD-SCDMA 作为补充。由于WCDMA 是 GSM 的自然延伸,中移动在移动市场拥有65占有率,一直采纳GSM,采纳 WCDMA 作为3G制式,中移动将可节约许多建网费用,从而减少因铺新网的成本,TD-SCDMA 制式,可作3G网络的补充。移动推出3G初期,仍会保留2G网络接着营运,3G服务较适合于潜在用

16、户较多的大都市先行推出。联通总工程师张范表示联通将按美国的CDMA2000标准来推进3G战略。联通打算,假现在年底建设3G网,目前认为CDMA2000EV-DO标准是相对成熟的。由于国内3G牌照要到明年年底才能发出,因此联通的第二套打算是,假如在2005年建网,会从EV-DO和EV-DV中选择一个。EV-DO是美国高通掌握大部分技术专利,EV-DV还有诺基亚参与,假如选择后者,有竞争者制约高通,联通相对能有较多主动权。CDMA网三期结束后,能够直接升级到标准的3G。对联通来讲, CDMA2000的劣势是高通的芯片制约太大。电信和网通是新的移动运营商,网络建设顺序上与中国移动相同,关于新运营商,

17、初期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在基础设施上的投入势必要大于移动和联通。电信和网通在对方领域内建网也是投资的重点。一家新运营商要铺设一个覆盖全国的3G网络,容量约需要5000万线,其总投资将为670-920亿人民币。可能网络建设周期为3年,每年投资约为200-300亿人民币左右。表:新运营商3G项目投资分析假定网络容量5000万线其中数据应用2000万线移动设备每线成本WCDMAUS$100 CDMA2000 1X+EVDOUS$73 移动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45%建设周期(年)3可能总投资(亿元)新运营商数量1家2家WCDMA9181836CDMA2000 1X+EVDO6701342可能每年新增投

18、资(亿元)WCDMA306612CDMA2000 1X+EVDO223447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2004年中国联通将有可能启动CDMA第3期工程第2时期的建设项目。可能总投资将为130亿人民币左右。中国移动从2004年起也将面临网络扩容的压力,运营商将可能从2004年开始进行网络扩容。移动用户数增长趋势预测截至2003年7月底,我国移动用户总数达到2.39亿户。可能2005年用户规模将达3.98亿户。目前的移动用户的构成和增长趋势显示,现有移动用户中50%以上的用户属于预付费用户,近期新入网的用户中80%左右的用户都属于预付费用户。随着新用户数的不断增加,预付费用户所占用户总数的比例还会

19、不断的增加。中国移动(HK:0941)2003年7月数据显示,中国移动90%以上的新增用户为预付费用户。表:中国移动2003年7月份用户数据项目签约用户预付卡用户总用户本月用户到达数50,25180,752131,003本统计月净增用户数1811,7351,9162003年累计净增用户数1,22712,10013,327单位:千户 来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HK:0762)2003年7月数据显示, GSM新增用户中,近70%为预付费用户。表:中国联通2003年7月份用户数据GSM 业务GSM用户累计到达数6,037.8万户其中:GSM后付费3,186.6万户其中:GSM预付费2,851.2万户G

20、SM用户本年累计净增数619.3万户其中:GSM后付费214.8万户其中:GSM预付费476.5万户CDMA 业务CDMA 移动电话用户累计到达数1,099.8万户CDMA 移动电话用户本年累计净增数475.3万户来源:中国联通2003-2010年的国内移动用户进展情况预测如下:表:2003-2010年用户数进展情况预测结果(单位:百万)年份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最终预测270335398475544608669730 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2005-2006年3G业务收入预测,分高、低两种情况:表:2005-2006年3G业务收入预测亿元(高)(

21、低)年份2005200620052006电信业务收入6104687056416230移动业务收入30463476279131193G业务收入225674179486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表:3G产业带动价值总额预测 亿元 (高) (低)2005200620052006系统设备10901040810890系统软件87.283.264.871.2手机255.8522210.6378芯片20.45441.7616.84830.24总投资1453.4641686.961102.251369.44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表:3G投资消费对国民经济的贡献预测(高) (亿元) (低)年份2005200

22、620052006电信增加值(亿元)4069458037614153电信增加值占GDP比重3.20%3.37%2.96%3.06%3G业务增加值占GDP比重0.12%0.33%0.09%0.24%3G设备增加值(亿元)363.37421.7275.56342.363G设备增加值占GDP比重0.286%0.31%0.217%0.252%来源: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各大运营商在发放3G牌照前的博弈牌照可能同时发给4家运营商,然而也可能先发给电信和网通,稍晚发给移动和联通,后者的可能性略大。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急切希望进入移动市场,拿到3G牌照后首先将会在大都市投资建设3G网络。目前固定网络业务的萎缩,

23、电信和网通通过小灵通迂回介入移动领域,关于一个全新的移动网络来讲,3G的单位用户建设成本与2G相差可不能专门大。小灵通关于电信与网通是博弈的关键因素。关于电信和网通来讲,3G移动牌照的实质不在3G而在移动。拿到移动通信牌照,电信确信可不能再把小灵通业务作为进展的重点。当市场过渡到运营公司自行定价的时候,定价的基础体现到成本,而小灵通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较GSM相差无几,因此小灵通的低价政策将不再现。小灵通目前的网络建设情况差不多遍布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然而由于网络使用率低下(40),在国内部分市场,小灵通的用户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关于小灵通市场,03年下半年,网通多次要求下属公司不再建设小灵通,网

24、通集团对小灵通03年新上的扩建、新建项目将不再进行资金审批。小灵通由于技术上先天的劣势,因此在实施的后期并不是电信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在上市之前是为上市寻求的利润增长点,上市之后则是要求尽快发放移动牌照的手段。也确实是讲,假如3G牌照一天不发放,电信和网通对小灵通业务就仍大力进展用户,依旧采取补贴等优惠措施;但关于小灵通网络,则逐渐减少建设投入。关于制造商来讲,小灵通尽管能持续红火,但2004年网络建设投资量会大幅的萎缩。拿到牌照之后,电信和网通拥有本地网,即使政策上没有单向收费,完全能够模仿现有小灵通,也能够实现网内或者电信两网之间的单向收费,在资费上有明显的优势。在一定时期内用定位于低端

25、用户的小灵通作为3G的补充。对移动运营商来讲,尽管受到小灵通的冲击,需要新的数据业务来填补话务量下降的缺口,然而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目前照旧以满足语音需求为主,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2G业务还有专门大的进展空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在3G的前期投入的力度上可能要比中国电信小。关于刚完成CDMA 1X升级的中国联通来讲,短期内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3G,大概有一定的困难。假如所有运营商都在较晚时刻拿到牌照,则对联通来讲是较大的利好,联通则有更多时刻来完善现有网络和进展用户。延迟发放3G牌照对中移动则显得更加中性,移动目前是全程全网最有优势的运营商,同时平滑过渡到3G建网成本也相对较低。中国在以后全球电

26、信市场中的地位稳步上升 在20032007年间,我国电信运营业各项市场指标在全球电信市场中的份额将稳步上升。市场总规模指标在以后五年虽有一定的增加,但在全球所占的比例仍专门小,与用户规模不相称,表明我国的电信消费还维持在较低水平,具有电信消费市场进展潜力。表:典型国家2002年要紧社会经济指标 美国 德国 韩国 巴西 GDP(万亿美元) 101.946006000人均GDP(万美元) 3.62.310.35表: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总量与各典型国家的比较 2002200320042005中国 1111美国 0.910.80.720.66巴西 0.190.190.180.18德国 0.250.230.

27、210.19韩国 0.10.090.080.07表:中国固定电话用户普及率与各典型国家的比较 2002200320042005中国 1111美国 4.163.693.333.05巴西 1.441.381.351.32德国 3.943.563.263.02韩国 2.782.442.181.97发达国家固定电话市场趋向饱和,以后五年里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但中国固定电话用户规模增长的放缓。表: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总量与各典型国家的比较 2002200320042005中国 1111美国 0.730.650.60.58巴西 0.180.180.180.19德国 0.30.260.230.22韩国

28、0.150.120.10.09表:中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与各典型国家的比较 2002200320042005中国 1111美国 3.342.982.772.65巴西 1.361.331.351.37德国 4.74.043.633.34韩国 3.933.232.82.53与固定电话市场相类似,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在总量上相对发达国家的优势接着扩大,在普及率上的差距则不断缩小。表:中国互联网用户总量与各典型国家的比较 2002200320042005中国 1111美国 2.882.231.761.39巴西 0.240.260.260.23德国 0.730.610.510.41韩国 0.550.380.

29、280.21表:中国互联网用户普及率与各典型国家的比较 2002200320042005中国 1111美国 13.2510.248.096.38巴西 1.81.911.91.72德国 11.369.57.96.38韩国 14.8210.147.395.53与各典型国家相比较,中国互联网用户的进展也专门可观,而且可能在五年内总量将超过美国,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也成为世界第一。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但依旧显著。 20032007年间用户市场规模保持全球领先,在以后五年,固定用户份额将超过全球市场的20%;移动和互联网的用户份额将在2007年接近或略超过20%。运营市场价值总量吸引力仍不显著,

30、从2003到2007年,中国电信市场规模占全球电信市场的份额由5%增加到6.0%,与用户规模不相称。设备市场规模可观,全球设备制造企业将为中国的电信设备市场规模所吸引,选择我国作为重要的市场拓展目标。电信市场价值的进展速度普遍呈下降趋势,以后五年里中国电信市场价值总量尽管不高,但成长性在类似国家中却是较好的。美国、德国甚至包括韩国等固定电话普及率较高的国家里,固定电话用户已开始呈现低速线性增长趋势,出现进入后成熟期的迹象;中国固定电话用户在通过较快的成长期后,将进入时期性的盘整期。各国移动用户增长趋势均呈下降趋势,经济发达而普及率又较低的国家如美国,仍保持着可观的增长速度;经济水平一般而普及率

31、较高的国家如韩国和中国,明显表现出增长后劲有所不足。上市公司投资策略分析板块热点分析运营商保持稳定增长,市盈率相对国外同类企业较低运营业尽管也受到增量不增收的阻碍,但仍然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在通信行业中,运营类企业是投资首选。目前基础电信运营商只有联通一家在国内上市,由于市值大、对大盘有明显的阻碍,其杠杆作用大于本身的投资作用。关于在香港上市的3家运营类公司来讲,在国际市场上的可比公司,包括韩国SK电信、NTTDocomo、Europolitam、沃达丰、TIMSpa、Sonera、SprintPCS、Nextel和ATTWireless等9家公司,它们的平均市盈率为17倍,但中国移动红筹公司

32、为12.8倍,联通红筹公司20倍,中国电信仅为10.62。另一项指标EVEBITDA(企业价值息税折旧前利润),平均值为6.2倍,中国移动为5.0倍,联通红筹公司为3.8倍,中国电信5.4倍,均低于同行业水平。因此中国基础电信运营商在海外上市公司相对具有更高的投资价值。手机行业高增长趋势差不多减缓,毛利润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手机行业公司大部分在国内上市,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呈现快速下降趋势,由2002年的32%降至目前的13%,随着存货的增加,价格战进一步激烈化,毛利率还有下降的趋势。国内手机产能快速增加,机型换代速度加快,国内厂商库存增加至2000万台,相当于国内销售总量的1/5,手机业整体盈利能力面临下滑的局面。光通信产品产能过剩,价格低迷,虽有商务部于2003年7月1日对美、日、韩对中国光纤市场进行倾销正式立案复苏缺乏运营商投资的支持 2002年,国内光纤生产厂猛增为19家(包括中外合资企业),有150条生产线,年产能2500万公里左右,远远高于市场需求量。电信行业投资有所削减,对光纤光缆差不多上都没有大的项目。02年国内光纤销售价格下降幅度达83%,单位销售成本增加了19。其中武汉长飞02年的产量不到产能的30%。我国商务部今年月日起正式对美国、日本和韩国单模光纤的倾销行为立案。我国对、日产品增加20的关税、对韩国企业增加30的关税。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