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SimPowerSystem的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解析_第1页
使用SimPowerSystem的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蒙古科技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题 的2013 年 10 月 31 日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控制系统仿真使用 SimPowerSystem 的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时间 2013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一、教学要求、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通过对直流电机调速系统的建模,掌握使MaK件及工具箱对直流调速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理解直流调速系统中,开环、转速单闭环及带电流截止副反馈的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以上系统的启动过程电流、转矩、转速的变化,以及调速过程中转矩与转速的关系。atlab6.3.1-6.3.2本设计涉及到的控制原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等内容参考相关专

2、业课教学内容。atlab6.3.1-6.3.2节;三、设计要求及成果、利用SIMULINK及Power System工具箱建立直流电动机转速电流双单闭环系统模型,并仿、分析以上仿真中,启动过程电流、转矩、转速的变化,以及调速过程中转矩与转速的关系。通过示波器观察仿真结果,并结合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中的内容验证仿真的;正确性、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设计报告。设计报告要求提交纸质文档,设计报告包括设计背景、设计原理、设计过程、结果分析等几个部分,要求给出设计模型图以及仿真结果图。atK计文件要求提交电子文档。四、进度安排五、评分标准课程设计成绩评定依据包括以下几点10%)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占

3、20%)方案的设计是否可行和优40%))课程设计技术设计书编写水30%)。分为优、良、中、合格、不合格五个等级。CAD003年9月第1版atlab仿真洪乃刚,机械工业出版社006年5月第1版991年,第2版994. 5第1版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摘要具有调速范围宽、平稳性好、稳速精度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冶金、机床和矿山等各个行业,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SIMULINK 及 SimPowerSystem 工具箱建立明双闭环调速系统的可行性与优越性。关键词:双闭环,MATLAB仿真,直流电机,调速系统I目录摘要. I目录. II第一章 引言.11.1 实训的背景.11

4、.2 实训的意义.11.3 设计目标和技术参数.11.3.1 设计目标.11.3.2 技术参数.1第二章 系统建模分析.22.1 交流电源的设计.22.2 晶闸管整流器.22.3 同步六脉冲发生器.22.4 移相控制环节.3第三章 系统设计.33.1 仿真模型的建立.33.2 调节器参数的计算和设定.43.2.1 电流调节器的参数的计算和设定.53.2.2 转速调节器的参数的计算和设定.6第四章 系统的仿真和结果分析.74.1 系统的仿真.74.2 仿真结果及分析.74.2.1 仿真结果.74.2.2 启动过程分析(0-0.4s).104.2.3 突加负载,转速调节过程分析(0.4s-3s)

5、.104.2.4 转矩随时间的变化.104.2.5 励磁电流随时间的变化.104.2.6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转矩和转速之间的关系).10II第五章 总结.11附录.12参考文献.14III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第一章 引言1.1实训的背景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是最典型的直流调速系统,其特点是,电动机的转速和电流分别由两个独立的调节器分别控制,且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就是电流调节器的给定,因此电流环能够随转速的偏差调节电动机电枢的电流。用经典的动态校正方法设计调节器需同时解决稳、准、快、抗干扰等各方面互相矛盾的动态性能,要求设计者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和熟练的技巧,初学者难以很快掌握。1.2

6、 实训的意义美国Mathworks公司推出的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是很有特色的仿真环境,利用其进行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是十分简单和直观的,SIMULINK 提供了使用系统模型框图进行组态的仿真平台,使用SIMULINK 进行仿真和分析可以像在纸上绘图一样简单。通过用图形化的方法直接建立起仿真系统的模型,并启动仿真过程,同时将结果在示波器上显示出来,使设计者能够直观的根据波形修改各个调节器参数,最终使系统能够稳定,达到系统所要求的动、静态性能指标。1.3 设计目标和技术参数1.3.1 设计目标 利用SIMULINK及SimPowerSystem工具箱建立直流电动

7、机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模型,并仿真; 设计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参数,使系统稳定,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 %10%;并在 1s 时突加 1/2 额定负载。n1.3.2 技术参数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模型的参数如下:三相电源:峰值 130*sqrt(2)V,频率 50Hz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 Ks=206三相晶闸管整流电路平均失控时间 T =0.0017ss1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电极电磁时间常数: Tsl平波电抗器 L =20mHd直流电动机:额定电压 U =220V,额定电流 I =136A,额定转速NNn =1460r/min ,励磁电压 U=220V,励磁绕组 R=146

8、.7,励磁电感 L=0,Nfff磁场与电枢互感 L =0.84H,转动惯量 J=0.57kg*m ,电动机电动势系数2afC =0.192V*min/re电枢回路总电阻R 2.85过载倍数: =1.5取电流反馈滤波的时间常数 T =0.002s,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 T =0.01soion取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饱和值为 12V,输出限幅值为 10V额定转速给定 U =10V*n第二章 系统建模分析由于采用 SimPowerSystem 模型库模块,且其中的主电路部分包括交流电源、晶闸管整流器、触发器、移相控制环节和电动机等环节,所以应考虑主电路各个模块的电源,以及整流桥的选择、整流桥的触

9、发电路以及直流电机的选择问题。2.1 交流电源的设计本系统三相交流电源采用三个独立的交流电压源,采用 Y 型连接,并根据系统要求设置其峰值为 130*sqrt(2)V,频率为 50Hz,且每两相的相位差为120,即分别设置为 0、-120、-240。2.2 晶闸管整流器由于系统无特殊要求,所以选取多功能桥式电路。2.3 同步六脉冲发生器同步六脉冲发生器用于产生三相桥式整流电路晶闸管的触发脉冲,在一个周期内产生 6 个触发信号,每个触发信号的间隔为 60,并采用双脉冲触发方式,以保证电流断续时,整流桥上下臂各有一个晶闸管导通,并设置脉冲宽度为 1。2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2.4 移相控制环节

10、移相控制模块的输入是移相控制信号 U,输出为控制角度。移相特性的数学表达式为:90 m i nUUm a x本系统选取=30,U=10V,即 906*U 。min第三章 系统设计3.1 仿真模型的建立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如图 3.1 所示。图 3.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根据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提取各元器件的仿真模块,模型由晶闸管-直流电动机组成的主电路和转速直流调节器组成的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其中的主电路部分,交流电源、晶闸管整流器、触发器、移相控制环节和电动机等环节使用 SimPowerSystem 模型库模块,控制回路的主体是转速和

11、电流两个调节 器,以及 反馈滤波 环节,并连接 各个模 块,得到使用SimPowerSystem 的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其中转速直流调节器组成的控制电路如图3.2a所示,主电路部分如图3.2b所示,带饱和和输出限幅的PI调节器如图 3.2c所示。3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图 3.2a 转速直流调节器组成的控制电路图 3.2b 主电路部分图 3.2c 带饱和和输出限幅的 PI调节器3.2 调节器参数的计算和设定按照工程设计的方法来设计转速和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原则是先内环后外环,即从内环开始,逐步向外扩展。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把整个电流环看作是转速调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再设计

12、转速调节器。4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3.2.1 电流调节器的参数的计算和设定电流反馈系数:UI *nN由已知可得:三相晶闸管整流电路平均失控时间:T =0.0017ss电极电磁时间常数:T 0 . 0 s6l电流环的小时间常数为:T T T ( 0 0 17 02 )siso i根据设计要求 %5%,并保证稳态电流无差,可按典型I型系统设计电流i调节器。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的,因此可用 PI 型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K( s1)1W (s) K iipsK Si式中 K 为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i为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i由下表 3.1根据设计要求 %5%,应取=0.5KTiii电流

13、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T =0.076sli电流环开环增益:K ITi于是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为:K R1 3 5 .1 * 0 .0 7 6 * 2 .8 5K I i2 . 8 42 0 6 * 0 . 0 5iKs则可得:K iKi5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表 3.1 典型 I型系统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参数关系 KT0.250 %0.5超调量1.5%4.3 %9.5 %16.3 %3.2.2 转速调节器的参数的计算和设定电机转矩时间常数: R2T s sm C C2em转速反馈系数:n* V rn N按照设计要求,选用 PI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K s 1)1W (s)

14、 K n s K Sn式中 K 为转速调节器的比例系数Inn为转速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 h=5,则 ASR 的超前时间常数为: hT 5 * 0 . 0 s4 s. 0n n其中T 为: nT 2T T ( 2 * 00 3 7 . 0 1)s n io n于是可得 ASR 的比例系数K 为:In(h 1)C T6 * 0 . 27 2 * 0. 13 2 * 0 . 16 1K 1 0 . 29em2R T2 * 5 * 0 . 00 6 8 * 2 . 85 * 0 . 01 7 4 n由此可得到:K n K 6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第四章 系统的仿真和

15、结果分析4.1 系统的仿真根据系统要求,选用(stiff/TR-BDF2)算法,仿真时间为,在1s时突加 1/2 额定负载,启动仿真。4.2 仿真结果及分析4.2.1 仿真结果模型的仿真结果如图 4.1 所示)7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b)8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d)图 4.1 仿真结果)转速响应d)励磁电流变化b)电流响应)转矩变化)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转矩和转速之间的关系)9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4.2.2 启动过程分析()从电流波形(图 4.1b)可以得到,电流从零上升到最大值 I ,然后一段时dm间内维持其值等于I 不变,以后又下降,由于1s前系统为空载运行状态,经过dm调节后

16、达到零,并维持不变。转速波形(图 4.1a)先缓慢上升到最高且大于1460r/min,转速超调,电流给定变负,由于本系统为不可逆调速系统,晶闸管整流装置不能产生反向电流,这时电枢电流为零,电动机的电磁转矩也为零,没有反相制动转矩,因 1s 前系统为空载运行状态,所以电动机保持在最高转速状态。在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转速超调量:%n 满足系统的设计要求。4.2.3 突加负载,转速调节过程分析(0.4s-3s)在 1s 时,系统通过 Step 模块突加 1/2 额定负载,电动机转速下降,电流调节器开始发挥作用,电流升高,电动机转速上升,产生超调。转速超调后,ASR 输出电压变负,使它开始退出饱和状

17、态,U 和 I 很快下降,但是由于 I 大*dd于I ,转速继续上升,直到I =I 时,转矩T =T ,则 0,转速n达到最大dLddLeL值,此后由于 I 小于 I ,电动机开始在负载阻力的作用下减速,直到稳态。ddL4.2.4 转矩随时间的变化由于电动机转矩公式为:T C Idem所以转矩与电流成比例关系,即与电流变化趋势相同。4.2.5 励磁电流随时间的变化励磁绕组由直流 220V电源供电,所以励磁电流为恒值,if=1.5A。4.2.6 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转矩和转速之间的关系)如图 4.1e 所示,从机械特性可以看到,在启动过程中电动机基本维持在最大转矩升速,在系统突加负载时,转速下降,

18、转矩迅速增大,使电动机升速,当系统达到稳定后,转矩 T 等于负载转矩,维持电动机转速的处于稳定的状e态。10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第五章 总结由于在工程设计方法中进行了相应的简化,忽略了一些其他干扰因素,仿真结果同实际系统之间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只要实际系统满足一定的条件,其输出结果就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达到实际的要求。利用 MATLAB对系统进行仿真,不仅能够提高效率,大大节省系统开发时间,而且大大节约了成本。11内蒙古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附录MATLAB绘制仿真图形程序如下:clcfigure(1)plot(n(:,1),n(:,2)gridtitle(转速响应)xlabel(t/s)ylabel(n/(r/min)figure(2)plot(Id(:,1),Id(:,2)gridtitle(电流响应)xlabel(t/s)ylabel(id/A)figure(3)plot(Te(:,1),Te(:,2)gridtitle(转矩变化)xlabel(t/s)ylabel(Tl/(N*m))figure(4)plot(f(:,1),f(:,2)gridtitle(励磁电流变化)xlabel(t/s)yl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