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1篇_第1页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1篇_第2页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1篇_第3页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1篇_第4页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第1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Summary】目的:探讨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BCC模型测算20152010年某地区各年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分别以内部因素(工作效率、人员构成、工作量等)和外部因素(社会、人口)为自变量,将资源配置效率作为因变量行Tobit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某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较低,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卫技人员比例、医护人员日均承担诊疗人数、病床使用率、人口密度、住院/门诊患者人均诊疗费费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等因素直接影响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水平(P0.05)。结论:某地区基层医疗机构

2、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不容乐观,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基层医疗机构卫技人员比例等内部因素,故应从自身入手不断优化医疗机构资源配置以提高效率,使基层医疗机构更好地服务于人民。【Key】资源配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状;影响因素R197.3 A 2096-5249(2021)11-0162-03基层医疗机构承担了居民慢性病康复、管理、多发病诊疗等重要职能,是我国人民健康的“守门员”1-2。随着目前医改的深化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不断展开,基层医疗机构所处环境产生巨变,此环境下对其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提出更高要求3。医疗卫生行业人才密集、资源广泛,其中资源配置水平是其核心,对基层医疗机构工作水平和能力产生直接影响,

3、故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自身效能发挥程度与其能否承担基层首诊、能否实现分级诊疗,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健康守门员息息相关4。基于此,本研究围绕目前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展开研究,旨在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及效率,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2010年某地区官方发布的各年卫生统计年鉴、卫生计生统计年鉴和卫生健康统计年鉴,记录其中数据分析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1.2调查方法 以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中的BCC模型4-5为工具测算某地区2015202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水平

4、,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综合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外因素。Tobit回归模型:Yit=Xit+i,其中Yit为因变量(i为某地区各具体城市,t为年份),即某地区5年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综合效率;Xit为自变量,即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内/外部),为不可控变量;回归系数在具有统计学意义情况下为正值,提示该因素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为正,呈正向影响,反之则为负向影响;i为随机误差项。1.3指标选取 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水平因素主要为两大方面,即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主要包括:工作效率、人员构成、医护人员工作量即服务价格等多项指标;外部因素则包括社会、人口等,详见表1

5、。上述各因素或间接、或直接地对患者卫生服务需求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源配置水平及效率。1.4统计学处理 双人双次采用Deap软件包将产出指标(入院人数、诊疗人数)和投入指标(床位数、机构数、卫技人员数)录入,并行DEA-BCA模型计算,通过Stata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Tobit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因素,t检验,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经测算,某地区各年份DEA都处于非有效状态(0.7970.885),提示资源配置效率为较低水平;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卫技人员比例、医护人员日均承担诊疗人数、病床使用率、人口密度、住院/门诊患者人均诊疗费费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因素对资源配置

6、水平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表3。3 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人员构成中二级指标卫技人员比例对资源配置影响极为显著(P=0.000),并为正向影响技术,说明卫技人员比例与卫生资源配置水平呈正相关性。提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从人员配置着手,合理调整、分配卫生人员构成并适当提高卫技人员比例从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6。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病床使用率结果均显示其与资源配置水平息息相关(P=0.001),其中病床使用率影响系数为正表明资源配置效率可随该指标提高随之提高,而患者住院时间为负向影响系数,提示促进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可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此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注意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7、并重,提高医护人员每日诊疗人数可提高工作效率并对卫生资源配置水平产生正向影响(P=0.000)。Tobit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患者和门诊患者医疗费用均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显著负向影响,即高昂的治疗费用会导致资源配置降低。因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保持收费合理,尽可能让人民群众以最低花费接受高质量的医疗卫生服务7-8。此外,人口密度可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负向影响(P=0.000),其原因可能是人口密度大的地区建设大医院几率越高,患者更愿意去大医院就诊从而产生“扎堆”现象从而影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量,并且人口密度越大地区可能基层医疗卫生结构越多,供求不平衡倒置部分资源闲置降低其效率,提示各地区应以自身人

8、口密度等实际因素为基础合理规划区域卫生以避免资源浪费或不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相关分析也表明其与资源配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其原因可能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可反映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并对资源总量产生影响的指标10,但其与资源分配、利用间关系很小,故无显著相关性。综上所述,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情况不容乐观,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基层医疗机构卫技人员比例等内部因素,故应从自身入手,完善内部建设、人才引进和保障机制,提高医疗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以互联网等平台为载体,真正让人民实现“小病能看、大病敢看”的目标,全面提高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的获得感和满足感。Reference1 仇蕾洁, 张雪文

9、, 马桂峰, 等. 基于供给侧视角的基层医疗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短缺问题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8, 35(11): 804-808, 838.2 戴璟, 李怡诺, 李伟. 昆明市城乡居民医疗服务利用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J. 护理研究, 2020, 34(9): 1511-1516.3 曹范堃, 袭燕, 白同禹, 等. 山东省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比较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 2017, 36(12): 55-58.4 张凯, 王梅青. 北京市基层卫生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19, 22(34): 4202-4208.5 黄琦, 卢慧敏,

10、苗春霞, 等. 徐州市三级甲等医院医务人员对双向转诊运行现状的认知情况及满意度的影响因素J. 广西医学, 2020, 42(3): 310-314.6 周永莲, 梁明月, 许龄木, 等. 基层中医医院医疗服务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 中医药导报, 2016, 22(18): 42-44.7 仇蕾沽, 司亚飞, 张雪文, 等. 不同类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9, 36(2): 93-96.8 夏昉, 冷瑶, 张瑞洁, 等. 中国医改前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效率变动分析J. 卫生经济研究, 2018, 35(2): 41-45.9 郑研辉, 郝晓宁, 薄涛, 等. 北京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资源配置公平性研究J. 中国卫生经济, 2020, 39(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