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卫生学:儿童少年心理卫生_第1页
儿童少年卫生学:儿童少年心理卫生_第2页
儿童少年卫生学:儿童少年心理卫生_第3页
儿童少年卫生学:儿童少年心理卫生_第4页
儿童少年卫生学:儿童少年心理卫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少年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 of children & adolescents)1他是谁?他健康吗?复旦投毒案 ,被告林森浩被判处死刑。有人从中反思教育,也有网友明确表示复旦投毒案是个案,称之为“人性的极端”。 4我国儿童相关数014岁儿童总数约2亿5千万,18岁以下儿童则达到4亿2千万,约占世界儿童总数的1/5。独生子女:超过1亿,约占总人口的8(2008)。我国儿童青少年中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发病率约在14.89%,估计有4千万儿童受着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困扰。1430岁独生子女约6千万,占同年龄人口的19。独生子女数城市农村(70对30)。14岁以下“留守儿童”数约4100万

2、人。 2008年中国统计年鉴官方资料如下高危因素的婴幼儿的出生与存活大为增加出生体重低于1000克不成熟而致的慢性肺部疾病阿氏评分生后5分钟内0-3分ECMO(体外模式氧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需换血治疗颅内出血已证实的系统性感染,先天或后天宫内生长迟缓母亲患有苯丙酮尿症母亲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母亲服用抗惊厥药儿童有盲聋家族史脑膜炎脑脊髓损伤铅中毒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癫痫发作严重的慢性病营养不良、囊性纤维化、癌症儿童虐待或忽视视听感觉异常脑瘫经常性高烧惊厥语言和运动可疑落后气质难养类型出生前或围生 出 生 后56卫生部发布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2012)显示,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5.6%,出生缺陷

3、在全国婴儿死因中的构成比顺位由2000年的第4位上升至2011年的第2位,达到19.1%。强制婚检已经被取消十年了,婚检率直线下降,出生缺陷率逐年上升,从数据看这是两个不争的事实,二者毫无疑问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即使实施强制婚检的19962003年,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也由96/万上升到了186/万,强制婚检并没有阻止其逐年上升的趋势。婚检仍然是优生优育和婚姻幸福的保障,取消强制婚检并不等于取消婚检,提高婚检率仍然是必须努力做好的一项工作。 67学习目标 1.掌握心理卫生、心理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情绪障碍、品行障碍及心理咨询等定义;掌握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主要目标; 2

4、.熟悉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常见儿童心理障碍的表现及预防干预措施;熟悉学校心理卫生工作的主要内容; 3.了解常见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社区三级预防及青春期心理咨询的原则和一般程序。心理卫生(mental health):又称精神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类心理健康的科学,它包括一切旨在改善心理健康的措施,使人能够按自己的身心潜能进行活动。世卫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良好状态。躯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与前提,心理健康是躯体健康的保证和动力。一、概念8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含义智力发育正常;情绪愉快,反应适度;心理发育和年龄相符,如学习注意力集中;人际关

5、系和谐,与人和睦相处,悦纳自己;个性稳定,积极的自我意识;行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可耐受适度的压力与应激。9心理障碍定义儿童心理障碍(mental disorder)指在儿童期因某种生理缺陷、功能障碍或不利环境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异常表现。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偏倚通称心理卫生问题,但其严重程度、持续时间超过相应年龄允许范围,则属心理障碍。它主要表现在个体认知、情绪、躯体及行为方面。儿童自身承受不同程度痛苦体验,如恐惧、焦虑或悲伤;儿童在行为上显示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包括躯体的、情感的、认知的或行为等方面的功能;这些困难和障碍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儿童损害,如伤残、疼痛、失去自由甚至死亡。

6、现在的生活环境过去养育环境与经历遗传12应该了解的是:任何成人期心理行为障碍都是缓慢积累发展而形成的;遗传特性和早年不良体验是构成儿童青少年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早年养育经历不良或创伤性体验均可增加儿童发生心理问题的风险;父母(尤其是母亲)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儿童的身心健康及其发展。儿童心理卫生现状UNICEF认为全球儿童心理障碍发生率约为20%。美国精研所数据表明6-18岁儿童少年中17%-22%患有可诊断的心理行为发育障碍。各类神经精神疾病已居我国总疾病负担之首位,已占到总疾病负担的20以上。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称约有3千万17岁以下儿童受到各种情绪障碍或行为问题的困扰。各国报道大约10-15

7、%的儿童青少年患有可诊断的心理行为障碍,我国约13%。成人精神疾病的约50%发病于14岁之前。男童外向型心理障碍居多(攻击、冲动、破坏、敌视、暴力),女童内向型心理障碍居多(抑郁、负疚、自责、恐惧、焦虑)当前儿童精神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能力远远达不到社会基本要求。13142005年,美国精神卫生研究院发现,大约26.2的美国人,即大约5700万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卫生问题。 虽然只有约6被视为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几乎一半的人(45),从一个精神错乱也符合标准的2个或更多其他精神障碍。15为什么研究儿童少年所有儿童的成长发育即有共同规律,亦有迥异的各自特征;几乎所有精神疾病起始于儿童少年期。母子依

8、恋语言认识和区分自我与环境自我控制与服从学校适应(按时上学,恰当举止)学业成就(如识字、阅读书写、计算)与同伴和谐相处(被接纳,交朋友)遵守纪律的品行(遵守社会规则,有道德,亲社会行为)成功过渡到中学学业成就(接受更高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参加丰富的课外活动(体育、社团或公益活动)结交同性或异性朋友,且关系密切形成自我认同感和内聚感(a cohesive sense)婴儿期学龄前儿童中期青春期发展任务年龄段儿童青少年发展任务示例 生物学因素家庭因素社会环境因素1.高危出生史2.早产、低出生体重3.出生缺陷 4.遗传疾病5.原因未明的先天易 感素质6.发育迟缓7.出生后疾病影响8.慢性疾病9.体弱

9、儿童10.“难养”气质类型1.家境贫困2.养育者更迭(如丧亲、父母离异、父母再婚、寄养)3.家庭成员重病症4.虐待与忽视5.单亲家庭6.育儿环境恶劣7.缺乏科学育儿知识,迷信8.母子早期分离9.领养、寄养、寄宿10.缺乏同胞竞争1.卫生条件差2.贫困、贫民区3.环境污染4.迁徙、移民5.城市化速度快6.环境压力和应试教育6.校园暴力与冲突7.社会不良风气8.战争、动乱、灾害9.文化冲突10.电视,网络传媒影响影响儿童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1718现状我国是世界上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家之一,2004年出生缺陷总发生率为128.38/万。我国每年出生儿童2300万,每年有2030万肉眼可见先天畸形儿出生,

10、加上出生后数月和数年才显现出来的缺陷,先天残疾儿童总数高达80120万。肥胖儿在某些地区发生率达10%,豆芽型儿童为1-1.5%。儿童意外伤害已成为我国0-14岁儿童第一位死亡原因,占总死亡人数的26.7%。WHO估计,全世界各国儿童青少年各类心理行为障碍发生率高达总人 数1015%左右。全国留守儿童总数达5800万。全国网络成瘾儿童青少年总数达3000万。19医学描述的遗传性疾病多达8000种,常染色体疾病7千种,X连锁遗传病500多种,Y连锁遗传病20多种,线粒体遗传病60多种;100多种遗传疾病可直接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出生缺陷和先天畸形:流产问题:发生率约为20,其中50是由染色体异常所

11、致;后天表现的遗传病:ADHD、语言障碍、精神疾病、亨廷顿病、代谢异常疾病;表观遗传学:隐形遗传和甲基化问题。2021先天畸形的病因病 因发病率%单基因病多基因病染色体病先天性感染母亲有病母亲用药/酒或受辐射病因不明(多因素)7.5206231.56022 优生优育的科研、宣教、咨询和指导在我国普遍开展已有多年。局限优生学(eugenics):原意为健康的遗传。现指旨在通过医疗、保健技术和手段保护和促进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概念的界定与区分:“优生”的局限和禁忌“通过优化生育的方法来改进人种的科学”?2324争议狭义的“优生学”是研究通过受控的选择性生育来改善人种的学说。优生学的立意是通过人为的手

12、段,优生优育对某些特定的人群限制生育,以“改善人类的基因”。因为其对基因改善没有科学根据,对某些弱势人群的歧视,使用强制手段,以及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纳粹党藉优生学为借口,屠杀犹太人等缘故,在战后被普遍认为是伪科学。今天,一些优生学的部分学说在一些国家得以保留甚至推广,同时这种做法在学术界有着很大争议。25争议仍在1998年在中国召开的险些被抵制的第十八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也通过不再在科学文献中使用eugenics一词的声明 。遗传学家莫顿(Newton Morton)带头敦促遗传学家们一起要求中国政府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6年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明确要求不用eugenics一词来翻译和

13、介绍中国当代的优生学工作 。26 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德国,倡导极端的种族主义,认为犹太人是劣等民族而对其实施了残酷的种族灭绝。2727极端的不安全感通常造成异常的依恋物质依赖28 青少年品行障碍和违法犯罪背后总是存在着某种精神生物学背景和相应的神经机制问题。Myklebust 1998 婴幼儿期情绪发展依赖于安全感的建立,并且其感受直接影响情绪中枢(杏仁核)的发展。童年期情绪的核心为“快乐”。ASD多有杏仁核发育异常现象。 Kim JE, Arch Gen Psychiatry. 2010;67(11):1187-1197 新近研究发现,童年期早期不良经历对人类行为和发育的持久影响。生命早期接

14、触杂乱无章的父母照顾的儿童出现了焦虑行为,他们大脑的杏仁核功能出现长期持续的变化,这对应着孤儿院养育儿童情绪反应的增加和杏仁核的变化。这些变化在儿童面临的压力因素消失之后长期存在,而且在大脑的前额叶调控区域发育时也没有消失。 Matthew Malter Cohen,PNAS,2013.110(7)唐俊杰:辽宁省青少年犯罪状况分析与对策研究.2010 如下高危因素的婴幼儿的出生与存活大为增加出生体重低于1000克不成熟而致的慢性肺部疾病阿氏评分生后5分钟内0-3分ECMO(体外模式氧合)治疗高胆红素血症需换血治疗颅内出血已证实的系统性感染,先天或后天宫内生长迟缓母亲患有苯丙酮尿症母亲有人类免疫

15、缺陷病毒感染母亲服用抗惊厥药儿童有盲聋家族史脑膜炎脑脊髓损伤铅中毒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癫痫发作严重的慢性病营养不良、囊性纤维化、癌症儿童虐待或忽视视听感觉异常脑瘫经常性高烧惊厥语言和运动可疑落后气质难养类型出生前或围生 出 生 后32大批农村留守儿童的存在正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34留守儿童中011岁的占60以上35主要问题缺乏父母的家庭教育和保护。儿童情感需求(attachment)无法满足。 各种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递增。 厌学、逃学儿童数增加明显。 校园暴力、欺侮、性行为、网络依赖以及违法犯罪增多。 高危行为和意外伤害(injury)显著增多。361017岁青少年中有的儿童成为网瘾者民盟在

16、政协会上提交的关于电子游戏与未成年人教育的提案2008生命现象的复杂性许多疾病是多基因决定的;这些疾病是致病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某人携带一个或多个致病基因,其一生所遭遇的环境因素也会决定这些基因是否被激活,或激活后会否危害健康;X连锁-地中海贫血MR基因(ATRX,每个人都携带)协助调节氧气运输,且易受营养、情绪等的影响改变活性,导致癫痫或智力低下。Cameron,M.S.Springer Praxis Books,2012:34-45 38环境污染与健康的复杂关系越来越多研究显示环境毒副作用加重儿童发育和行为问题的易感性;情绪紧张可加重污染物的毒副作用,增加个体对环境暴露的易感性;孕妇的应激

17、状态可能导致胎儿神经免疫功能异常,甚至影响神经系统正常发育。Clougherty et al:EHP.2009,117:407-41239近期报道环境有机氯导致儿童ADHD(Sagiv2012)双酚A引发儿童哮喘(Spanier2012)产前暴露于多环芳烃(PAHs)导致儿童焦虑、抑郁和注意缺陷(Perera2012)妊娠期农药暴露是导致ASD重要候选环境原因之一(Shelton2012)母孕期吸烟可能与高功能孤独症发病存在关联(Kalkbrenner2012) EHP2012,120(7)3940环境理化因素的危害化工物质:铅等重金属、汞及其化合物、二硫化碳、汽油、多氯联苯、有机溶剂、甲醛等

18、;化学农药:有机磷、有机氯、二溴氯丙烷、三氯苯氧乙酸、四氯二苯二噁英等;物理因素:电离辐射、噪声、振动、射频辐射、视屏显示终端(DVT)其他:吸烟、酗酒、物质依赖、紊乱的情绪和生活规律、不良嗜好与行为等。儿童应激如何形成的? 压力(父母期望、 早教、学习、 作业、考试、 交友、攀比)应 激游戏剥夺、运动减少缺少同胞、情感交流减少儿童压力来源:母子分离疾病虐待与忽视系统学习父母期望老师期望养育焦虑养育矛盾同胞竞争欲求不满同学欺侮友谊破裂免疫功能衰竭与持续的压力感及应激有关儿童应激导致什么?生理影响:睡眠障碍、物质依赖、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视力损害、健康损害心理影响:烦恼、焦虑、抑郁、暴躁、自杀意念

19、及自杀、反社会倾向学业影响:厌学、逃学、学绩下降行为影响:违纪、违法、出走、物质依赖家庭影响:家庭暴力、家庭功能损害人际影响:社会孤立、社会焦虑45慢性应激导致儿童出现的心理状态 弥漫性焦虑感 吞噬自信心 焦虑症倾向 敌意、易激惹 怀疑自己的能力 睡眠问题 肠胃不适-乃至溃疡 注意力难以集中 学习和工作效率下降 强迫倾向 强迫性恐怖发作学龄期青春期儿童行为问题的发展模式婴幼儿期情绪问题/替代物依赖/物质依赖/欲求不满安全感不足/寻求补偿/问题行为 0岁 6岁 12岁 16岁分离焦虑/虐待与忽视养育焦虑/过度关注干预我国儿童常见心理行为障碍 精神发育迟滞 (弱智) 2.0% 特殊性学习障碍 35

20、%言语和语言发育障碍 24% 广泛性发育障碍 (自闭症等) 1/500 睡眠障碍 2% 心身障碍 6% 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 46% 品行障碍 12% 抽动障碍 2% 精神分裂症 1/万 器质性精神障碍(颅脑外伤,脑炎,癫痫等) 2% 情绪障碍 6% 物质滥用 吸烟13%、酗酒2%、吸毒不明 进食和排泄障碍 4%左右 合计 (经矫正)21.6% 47应试教育和高期望致使学校恐怖症(school phobia)日渐增多。心理卫生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儿童生活质量下降;养育者焦虑、排斥或负疚,形成“不良亲子互动”;儿童社会适应性行为受到阻碍与威胁;可能发展为更严重的青春期和成人期行为精神问题;青少年品行

21、障碍、违法犯罪等行为等问题危害社会治安,多种反社会行为与发育行为问题有关;传统儿科、儿保、精神卫生部门开展儿童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服务能力和规模有限,无法满足实际需求;这些问题往往影响家庭的安定和谐及正常的人际交往和学校生活;到处求医增加家庭和社会经济负担。49Psychobiological developmentPsychobehavioral developmentcognition language attachmentemotions memorybrain development nutritiondevelopmental behavioral & molecular geneti

22、cs青春期一些不成熟行为和冒险行为与其大脑额叶某些区域发育偏迟有关。David Van Essen PNAS 2010,107(7):2050-55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3)在国情咨文中提及人脑活动图项目。参与该项目计划的科学家说,希望联邦政府每年在这个项目中至少投入3亿美元,这也就意味着,10年的研究经费将超过30亿美元。 研发“人脑”计算机模拟人类思维 科学家希望建造一台电脑,用来模拟人类的完整大脑。该项目已经获得欧盟资助,决定投10亿欧元(13.12亿美元)专用于研究。 54失去的早期分离正成为儿童情绪障碍的诱因依恋不足导致的问题独生子女政策的无奈与局限缺乏同胞竞争带来的问题符号体系的

23、过度介入和泛滥时空压缩和社会生活结构的改变55儿童行为与认知发展的“支柱” 感知 运动认知 语言 情感亲子依恋和安全感的建构游戏、依恋和基本生活技能的培养同胞竞争与同伴互动56高度的社会化进程在人类谱系上加快了额叶为主的“社会脑”急剧发展。Susanne Shultz, & Robin Dunbar . PNAS 2010 ,210:524-61057进化的高度的社会化进程在人类谱系上加快了“社会脑”急剧发展。Susanne Shultz, & Robin Dunbar . PNAS 2010 ,210:524-610社会脑如何进化而来?58Social BrainAmi Klin. Natu

24、re-Letters, 2009,29 ;1-7 F5区mirror neuron59与社会脑相关的心理问题注意调控分化、工作记忆不良同情与理解他人能力不良,人际适应问题时间和空间知觉不良,方位感不良视力的退化带有普遍性计划制定、计划监督和执行困难情绪控制不良可能导致反社会人格障碍60Results of effective connectivity modeling on the data from the autistic population. B.Wicker et al. Nature-neuro. 2005,6:942-951情感认知通道传导异常?rightTPJ61研究证明孤独症

25、谱系障碍(ASD)发病率逐年递增,这类儿童的认知缺陷以社会脑损害为主。各类轻度发育障碍(LD、ADHD、情绪障碍、品行障碍、青少年违法)均以社会认知缺陷为主要特征。亲子关系发展和协调不良是儿童社会认知损害的重要诱因。62儿童早期发展什么最重要?安全的生育亲本抚育(parental care)亲子依恋(attachment)充足的营养与睡眠同胞竞争,伙伴竞争非言语能力的优先发展充足的游戏活动与运动机会良好亲子关系和积极情绪培养“大脑暗物质(dark matter)”的启示6363 受到母亲爱抚的幼鼠承受压力的能力比被母亲冷落的幼鼠强得多。研究说明,爱抚会影响基因,母亲的拥抱和母子依恋会在基因层面

26、上改变儿童面对压力的反应。付出“母爱”较少的雌性,其后代通常面对压力时会有过激反应。 Caroline Tourbe. Science , 2007,307;98-10364正常(健康) 灰色带 (轻度发育障碍) 异常(疾病)正常异常轻重预防和早期诊断介入早期治疗、干预51012转介儿童心理卫生保健关注的重点范畴常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分类学习问题: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习障碍;情绪问题: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品行问题:如偷窃、撒谎、攻击、逃学等;不良习性行为:如抽动、咬指甲、口吃等;孤独症谱系障碍(ASD):青春期心理行为问题:如品行障碍、药物依赖、网络成瘾、性行为、自杀等;儿童忽

27、视与虐待和非意外性创伤;创伤后应激障碍;儿童心身疾病:如神经性厌食、哮喘、偏头痛等。66常见学校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校园暴力:攻击与欺侮同学学校恐怖症和拒绝上学(School refuse)睡眠问题:睡眠节律紊乱、睡眠障碍网络成瘾:可能伴有物质依赖品性问题:攻击、性行为、偷窃、逃学心身疾病:肥胖、神经性厌食学习问题:学习障碍、ADHD、AS意外伤害:包括攻击行为结果情绪问题:焦虑、恐怖、强迫、抑郁等。注意缺陷多的障碍(ADHD) 多动症的学名为注意缺陷多动性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s /ADHD),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

28、明显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症。过去曾名为“轻微脑功能障碍(MBD)”“小儿多动性反应”“活动过度儿童综合征” “脑障碍儿童综合征”“儿童多动症”等。这缘于原因和诊断界定不明,致使名称更迭,亦有注意缺陷障碍之称。 67发病率:发病率报道不一,约1.510%之间;男孩多于女孩;约39:1;未经矫治干预者易发展为品行障碍和反社会行为(1/3);常与特殊性学习障碍合并出现(1/3);可持续至成年期(1/3)。 68表现特征 过度活动:易兴奋、活动过度、吵闹、小动作多、动作冒失、“人来疯”、恶作剧、课堂纪律差。注意功能缺陷:集中注意困难、“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29、、丢三拉四、注意散漫,属于本症核心症状。冲动:情绪不稳定、攻击、易发脾气甚至暴怒发作,过激反应、欲求耐受性差、不顾及他人情绪。学习不良:学习困难、言语理解表达不良、短时记忆失调、三年级后学绩不良尤甚。继发问题:情绪障碍、违拗反抗、品行问题。神经发育障碍或延迟表现:非特异性EEG异常、ERP异常、运动协调性问题、软体征阳性。69 多动 冲动 易怒 注意力 不集中社会适应状况-易遭团体排斥伙伴关系:幼儿和学龄前期: 60遭伙伴拒绝 ; 66成为被欺侮的对象(Normal:15)816岁: 不受欢迎,易遭同龄儿拒绝和排斥;继而适应困难、拒绝上学、厌学、孤独感自我意识-对自己的社会受欢迎程度评价低。关

30、于自己的评价: “不受同学欢迎,难交朋友,和别人在一起不快乐,没有“人气”。 青春期社会行为问题厌学和拒绝上学无力感和低迷的抑郁状态攻击倾向和品行问题无法获得自信自我意识不良自我能动性低下73DAsignalDADADADA MAO ADA transporters 11C MPHDA D2 receptors11CraclopridePET MeasuresDA TransportersDA D2 ReceptorsDRD2DATDopamine-Deficit Hypothesis of ADHD/HKD(based on stimulant drug site-of-action hyp

31、othesis)74 ADHD的学校适应困难社会行为: 难于适应团体 人际交往上制造麻烦心理问题: 多动注意集中困难 丧失自信自我意识不良 违拗攻击拒绝上学、逃学品行障碍75 总目标: 培养、助长他们的自尊! (self-esteem)次目标: 控制并发症和继发行为问题ADHD的治疗教育76ADHD治疗基本目标控制破坏性行为稳定情绪应对合并症促进社会认知促进学习能力防止继发问题 77ADHD的治疗选择家长教育学校干预心理学干预认知/行为治疗偶然事件的处置与管理家庭系统治疗支持计划饮食调整限制食品添加剂 药物治疗神经兴奋类药物 哌甲酯类非神经兴奋类药物 托莫西丁三环类抗抑郁药丁氨苯丙酮 可乐定贴

32、片其他,如中药等78焦虑障碍(anxiety disorder)指个体无明显客观原因出现的发作性紧张和莫名恐惧感,伴有植物神经功能异常表现;发病率介于3-10%,女男。病因包括:遗传、心理社会因素、习得性行为等;表现:紧张、哭泣、恐惧、预感不测、纠缠、发作性情绪障碍、肠胃功能紊乱、睡眠问题、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继发学习、日常生活功能下降。诊断:焦虑症状持续6个月难以控制的担忧伴随行为。治疗:消除原因心理支持家庭辅导心理疗法药物治疗。儿童情绪障碍79儿童情绪障碍2抑郁障碍(depression)属于心境障碍,是以持久而显著的情绪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精神疾病,表现长期抑郁伴有言语思维的改变,如快感缺失

33、。发病率120%,男女大致相等。病因:遗传、生化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表现:情绪低沉行为迟钝躯体化症状。诊断:DSM-标准治疗:药物行为治疗家庭辅导80儿童情绪障碍3恐怖症(phobia)指持续而显著的对某些事物或情景的过分恐惧,伴有逃避,发病率约24%,女男。病因:遗传、环境影响、习性行为?诊断:恐惧反应回避行为急性焦虑反应。类型:特异性恐怖社交恐怖疾病恐怖。诊断:病期持续6个月,某种特定恐惧,痛苦而逃避,影响生活学习。治疗:心理治疗、心理支持、药物治疗。81儿童情绪障碍4学校恐怖症(school phobia)指由于恐惧而回避上学的行为,应试教育国多发,男女相当。病因:家庭因素、自身素质、环

34、境因素等。表现特征:回避上学、躯体症状、性格内向。诊断:拒绝上学、焦虑或恐惧、伴随症状、无器质性损害。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家庭对策82儿童情绪障碍5强迫症(OCD)指具有强迫思维或行为为特征的适应障碍,伴有其他情绪问题,发病率25%,男女相当。病因:应激和压力个性脆弱遗传家庭父母影响;表现: 强迫观念与思维强迫动作与行为。诊断:据症状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家庭功能改善。83儿童情绪障碍6癔症(hysteria)又称分离性障碍或转换性障碍,是由情绪性事件引致的精神障碍现象,分离症状是部分或全部丧失对自我身份识别和对过去回忆的症状;转换症状则指遭遇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冲突时,情绪症状转换为躯

35、体症状的表现。发病率约36,女男。病因:遗传、人格特征、躯体因素、心理因素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表现: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精神症状、暗示性流行等。诊断:分离性或转换性障碍无器质性背景病前个人性格存在诱发病因暗示性强。治疗:心理治疗、药物治疗、暗示疗法、针灸治疗等。84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定义: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tic-spectrum disorder, ASD)也叫自闭症,是以语言障碍、沟通交往障碍及刻板行为为特征的广泛性发育障碍。该症影响儿童与环境的互动能力,破坏其基本的社交功能,包括社会回应、沟通能力及对他人的感觉。85Source: Autism Speaks 2010.87

36、发病率Wing(美国,1996) 1%富田真记(日本,1999) 1% Sugiyama(日本,2002) 0.5%Bryson等(加拿大,1988) 0.1%Kades jo等(瑞典,1999) 0.6%Scott等(英国,2002) 0.57%杉山登志郎(日本,2007) 1.5美国CDC(2013) 1/881/68男女比较: 男性多,约49:1静进等(2010,广州 n=7758,3-6y) 0.67%智商70以上的高功能孤独症和Asperger综合症占孤独症总体的50以上。88核心特征社会功能损害:共享社交注意缺陷或“共享注意缺陷” (joint social attention d

37、isorder) ,依恋障碍;沟通和语言缺陷:其语言发展的缺陷可能不在数量(声音、词和语法)或语义(意义)上,而是在语用学(pragmatics)上;重复刻板行为和特殊兴趣:包括自我刺激行为(self-stimulatory behaviors)智力低下或超常:80智力低下;孤立的“天才”。感觉和知觉损害:过分敏感与过分迟钝;认知缺陷:社会-情感信息与计划性两方面显著缺陷; 缺乏想象力,不理解幽默。社会性缺陷尤为突出。89 顾名思义,孤独症儿童犹如生活在玻璃缸罩里面,心灵上与外界似乎没有任何联系。或许让人误解,打破了玻璃缸罩,患儿可以恢复正常,其实不然。90 孤独症儿童的孤立表现犹如生活在自己

38、的世界里。91 孤独症儿童可沉湎于凝视旋转物体或玩具,可持续数小时甚至一天。92一位岁高功能孤独症儿童的钢笔画。2007年4月16日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发生枪击事件,连同凶手在内共有33人死亡,23人受伤。凶嫌为韩裔学生赵承熙,他在弗吉尼亚长大,并且是四年级主修英文的学生。他最后自杀身亡。这是枪击事件发生前他发布在网上的照片。 “Asperger综合征?”94初期表现特征对视回避,不愿看别人的眼神或脸不愿不经意的身体接触语言发育迟缓:镜像言语,会单词但不会交谈偏异的兴趣取向(识字、数字、图标、机械)顽固的执著,不愿“通融”或变更感觉敏感或迟钝(触、痛觉等)与同龄儿互动游戏困难不听大人指令,团体互动

39、困难过分多动,或过分安静痴迷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手精细动作笨拙,运动发育协调性差奇特的记忆能力(记广告词、路牌、车牌等)视觉理解优异,孤立的才能刻板,执著重复习惯动作或行为智力进行性低下和结构失衡(80%)95莫名的恐惧仍是ASD儿童情绪不良分化的一个重要诱因。Brothers(1998) 诊断与评估 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人际关系:与治疗者的关系、对视情况、有无分离焦虑等; 模仿:藏猫迷、扮鬼脸、模仿发音和动作等;对情绪刺激的反应:对他人表情或情感的反应身体动作:多动、安静、凝视、协调性用物方式:合乎常规常理否对变化的抵抗:抵触变化否视觉反应:眼

40、神飘忽?跟踪目标如何,关注细腻否听觉反应:对各种刺激音反应如何,是否关注微小声音?味觉、触觉、嗅觉反应:敏感?迟钝?恐惧和不安反应:惊恐发作?突然哭闹?情感淡薄?言语交流:说话否?水平如何?喋喋不休?无意义语言?非言语交流:形体语言,眼神表达,动作要求活动水平 :好动否?特别安静?运动协调?敏捷?认知发展的平衡性:特殊偏好?特殊能力?整体印象 97常用筛查诊断量表幼儿孤独症检测量表(CHAT):14个条目,适用于18个月以上幼儿;幼儿孤独症检测量表修订版(M-CHAT):23个问题,为英国CHAT的美国修订版;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15个项目,4个维度,父母报告和观察记录;Gilli

41、am孤独症评定量表(GARS):基于DSM定义的评定量表;阿斯伯格诊断量表(ASDS):适用于518岁,由50个问题构成;98小箱测验苗苗把鞋放进鞋箱豆豆把鞋放进另外鞋箱里苗苗要穿鞋,先开哪个鞋箱?99Castelli F, Frith C, Happe F, Frith U. Autism, Asperger syndrome and brain mechanisms for the attribution of mental states to animated shapes. Brain 125:1839-49, 2002“心理理论”功能激活部位杏仁核旁勾端内侧眶额叶顶沟侧叶及其相关领域

42、100Social BrainLabar KS et al: Nature-neuroscience 2006,7:54-64101ASD易合并的精神问题(n=532)合并问题人数心境障碍(抑郁)9217.3拒绝上学6712.6焦虑性障碍448.3强迫性障碍285.3分裂样障碍142.6行为障碍及违法315.8Sugiyama: Psychiatry & neurology pediatrics 2008,48(4),331ASD的治疗迄今无特异治疗方法,故致残率很高教育和康复训练为主,医疗介入为辅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和训练对父母咨询指导和给予心理支持指导父母积极主动介入患儿的干预多种康复技

43、术的灵活运用儿童社会化、职业化方向的早期设置重度/残疾患儿的终生抚养与关照102103103行为矫治方法包括 应用行为分析法(ABA):一对一的强化训练,通过积极的自我加强,向儿童逐渐灌输社交及语言的技能;地板时间(Floor time) :以儿童为导向,强化人际沟通;结构化教学法:利用儿童个人兴趣激发其在有结构和顺序的环境中学习;社交故事(Social Story):利用故事教儿童社交技能,并让他们 理解他人的表情和心理活动;图片互换法(Pictures swap method):使用图片帮助儿童培养交流技能;关系型发展干预(Relational development interventi

44、on ):鼓励分享经历,强调父母参与。 学习障碍(learning disabilities,LD)指学龄儿童在阅读、表达、书写、拼字、计算等过程中存在一种或以上的特殊性障碍;排除智力障碍、感觉器官障碍、情绪障碍及教育剥夺。一般分为阅读障碍、书写障碍、计算障碍及非特定的学习障碍.通常男童多发,发病率约在5%左右。104表现特征语言发育障碍:构音障碍、语言发育落后、理解和表达困难、阅读困难;语言表达障碍:表达意思困难、使用介词关系词困难、言语不流利、语句混乱;读写困难:朗读困难、漏字或加字、拼写困难、“张冠李戴”、镜像文字、笔体凌乱、讨厌书写;视觉空间障碍:顺序或空间辨别不良、结构识认困难、镜像

45、符号、空间“颠倒”105106视觉倒翻与镜像符号是LD通常表现的一种特点107错别字多张冠李戴同音异义字困难偏旁部首颠倒漏字、加字笔体凌乱、难看108109110与学习障碍相关病因宫内发育迟缓胎儿酒精综合征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脑炎、脑外伤、脑部占位性病变脆性X染色体神经纤维瘤癫痫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抽动障碍Halper,A: UCLA LD program.1998,12111语音缺损说(phonological deficit theory)快速听觉处理障碍说(rapid auditory processing deficit )小脑功能障碍说双重障碍说(double deficit theory)视觉功能障碍说(visual deficit theory)大细胞障碍说(magnocellular deficit theory)发育性阅读障碍主要病因说112致力结构发展不平衡 V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