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凤凰古城建筑特点2014011673_第1页
浅谈凤凰古城建筑特点2014011673_第2页
浅谈凤凰古城建筑特点2014011673_第3页
浅谈凤凰古城建筑特点2014011673_第4页
浅谈凤凰古城建筑特点201401167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凤凰古城建筑特点2014011673罗毅晗凤凰,一个令无数人心驰神往的美丽的地方。在那里有古老、散发着书香的建筑,有着日夜守护这座小城的古老的城墙,更有怀抱古城的美丽的沱江。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英杰辈出,当我们的双脚踩在有着古朴的历史底蕴的石板上时,我们的思绪不自觉地回到过去,在充满人文色彩的建筑中去深刻领略古城的厚重和深沉。在 2012 年的时候我曾有幸前往凤凰一览凤凰古城的风貌,那里风景优美,让我更加欣赏的是风土人情,当时没有火车或者其他交通工具能够前往那个地方,因此只有坐大巴前往,一路十分颠簸,一路上受到地方人的照顾十分的多,夜晚,南方长城城门口总是会有街头唱歌的人,一 high

2、 就是到凌晨,一副生机勃勃的样子。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 年,历经 300 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朝阳宫、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 边,南华山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 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 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唯一通 道。凤凰古城自古以来就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的聚居 地区。明始设五寨长官司,清置凤凰厅,以境内的凤 凰

3、山而得名。1913年改为凤凰县。2001年获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务院特批,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凤凰古城由于地处偏远,所以至今为止,各种古建 筑都保存的比较完整,加之本县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有誉满天下的奇梁洞;震惊世界的中国南方长城;有三潭书院,天星山古战场;还有民族风情很浓的苗寨,乌巢河天下第一大石桥等,都是理想的旅游胜境。沈从文故居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 年 12 月 28 日,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的祖父沈宏富(曾任清朝贵州提督)于同治五年( 1866 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

4、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 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沈从文故居于1991 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2006 年 05 月 25 日,湖南省凤凰县的沈从文故居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这是一栋已有百余年历史的清朝晚期建筑,分为前后两进,中间一个小天井,左右配以古色古香的 厢房,给人一种精巧秀丽的感觉。那飞檐矗立的屋 架和灰色牢实的墙体结

5、结实实的融为一体,显得如 此协调,那苍老陈旧的板壁和剥蚀脱落的门窗,显 示房屋的陈旧与古老。据传,当年沈从文的祖父辞 官回归故里,在中营街的中段买下了这块地皮,修 建了这座四合院式的楼房。从沈从文的祖父到沈从 文这一代,前后经历了三代,风雨沧桑几十年,也 曾显赫一时。时过境迁,昔日的辉煌与荣耀,已成 过眼烟云。如今已是人去楼空。思慕故人,不禁令 人凄然泪下。但可喜的是,这原属故主的古老楼房, 建成了沈从来生平事迹的展览室。每天到沈从文故居游览观光的人络绎不绝,游人如织,无形中给人一种莫大的鼓舞和欣慰。凤凰古城朝阳宫(陈家祠堂)朝阳宫,也称陈家祠堂,是凤凰古城中至今保持最完整的一座近代仿古建筑的

6、宗祠杰作。朝阳宫位于古城北西侧,建于民国四年(1915 年 ) ,由乡绅也是被誉为“湘西王的陈渠珍之兄陈开炳、陈开藩发动族人捐资所建,1923 年,时任湘西巡防各军统领的陈渠珍将其扩建完善,成为陈氏族人聚会看戏或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朝阳宫占地540 平方米,大门为紫红色砖墙牌楼,高8 米有余,大门两傍镌有对联“瑞鸟起蓬蒿, 翼搏云天高万里;嘉宾莅边隅,眼观楼阁总多情。”两侧红墙上还有山水花鸟浮雕12 幅,构图别致,寓意深远。人大门往里走,回首可见一木楼式古戏台,台上正中题日: “观古鉴今”,台两侧圆柱上悬挂一副对联:“数尺地方可家可国可天下;千秋人物有贤有愚有神仙。”既玄妙,又真切。戏台正壁彩

7、绘福绿寿三星,作戏台天幕,九格井藻,正中一格彩绘蟠龙,其余八格彩绘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 、“三战吕布 等戏剧人物八幅,一幅一典,藻井周台前为一天井石坪,以红砂石块铺成,可容纳数百人看戏聚会。石坪两侧是长长的木楼红栅栏游廊,正北为紫红砂石砌成的扇形台阶,沿台阶抬级而上,便可进入屋顶为硬山式小青瓦的正殿。正殿为三间木房,雕梁画栋,红柱碧瓦,前面檐柱与金柱之间开设走廊,明间内檐开设圆形月拱大门,拱门四周为冰纹花格,其它次间也全是花格通风木窗,窗外走廊设有1 米多高的木琢栅栏,典雅精致。正殿左右两厕各建两层三间木结构包厢一栋,各宽10.4 米,进深2.4 米,下层空旷,供看戏避风雨,上层才为包厢,前面

8、装有栏杆,内装板壁,高O.8 米,方便座客观戏。整个建筑重檐青瓦,飞檐翘角,檐下斗拱三层,正脊两端有鸱吻,正中有彩色葫芦宝顶,布局对称合理,堪称建筑精品。平时多在此演出古典戏曲,阳戏、傩堂戏、辰河高腔等,锣鼓丝竹与胡琴灯影中,令人恍若隔世。沈从文、黄永玉及很多文化名人都曾来这里观赏过。二、南方长城中国南方长城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 (公元1554年) 竣工于明天启三年(公元1622年)长城南起与铜仁交 界的亭子关,北到吉首的喜鹊营,其中大部分在凤凰 县境内贯穿而过,大致经过新凤凰营、阿拉营、古双 营、得胜营、镇溪营、振武营。全长 190公里左右, 被称为“苗疆万里墙”,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

9、建筑之一。南方长城沿城墙每三五里便设有边关、营盘和哨卡, 以防苗民起义。如:亭子关、乌巢关、阿拉关、靖边 关等,如今这一线还依稀可见碉堡、炮台和边墙。它 把湘西苗疆南北隔离开,以北为“化外之民”的“生 界”规定“苗不出境,汉不入帽”,禁止了苗 、汉的 贸易和文化交往。南长城共有1300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由汛 堡、碉楼、屯卡、哨台、炮台、关门,仅凤凰县境 内就有800多座。当时的驻兵一般约 4000-5000人, 最多时曾增到7000人左右。城墙高约3米,底宽2 米,墙顶端宽1米,绕山跨水,大部分建在险峻的 山脊上。当地的地名也因此而大都以炮台、哨、卡、堡、碉、关、营来命名,如:亭子关、乌巢

10、关、阿 拉关、靖边关等。也许由于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实力不如北方少 数民族强大,苗疆长城也就没有修筑得像北方长城 那样雄伟壮大,所用石块只有北方长城的1/10到1/6大小。明清以来,苗疆长城上的石块不断地被 当地人拆去建房、垒坎。今天我们只能看到时断时 续的城墙和一些保存完好的城堡。苗疆长城到底还 保存了多少,目前还没有人沿线调查统计过。根据 凤凰县委宣传部干部杨志勇的回忆,他小时候的廖 家桥镇就有边墙,并有东、西、南三个城门。在修 建房屋、水库和渠道时就地取材,到 20世纪80年 代时已经拆毁得差不多了。其他地方的保护状况也 是如此,因此南长城大多是残缺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多种 多样,殿堂、楼阁、亭、廊、台榭、庙、台、塔、 影壁、坊表各种建筑艺术争奇斗艳,使得我国的古 代建筑异常丰富、瑰丽。建筑其最初出现的原因在 于满足人类特定的需求特别是对于物质的需求,因 为某种特殊的目的才创造出了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