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焦散线方法实验实验目的焦散线法为动态断裂力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实验方法,它不仅具有较 高的测量精度,设备简单,更重要的是只要测量一个几何长度一一焦散斑直径, 就可以确定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信息。通过本实验,可使学生掌握焦散线法的测 量原理和相关测试技术。通过观察反映应力强度信息的焦散斑图,测量焦散斑特 征尺寸,进而计算裂纹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实验内容介绍焦散线法基本原理,由焦散斑特征尺寸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方法。掌握多火花高速摄影系统光路调节步骤,延时系统、落锤系统的使用方法。对复合材料试件进行冲击实验,拍摄裂纹尖端的焦散斑。掌握冲洗胶片的方法。由拍摄的焦散斑图像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焦散线方法原理
2、焦散线可以分为透射式焦散线和反射式焦散线两种。其中,光线透过测试 试件而形成的焦散线为透射式焦散线;光线经试件表面反射形成的焦散线为反射 式焦散线。透射式焦散线方法既需要考虑试件表面的离面位移,又要考虑试件内 部由于折射率的变化而引起的光线偏移。反射式焦散线方法只需要考虑试件表面 的离面位移。但是,反射式焦散线方法的光学系统往往更复杂,其试件也要很平 整且有良好的反射性能。下面根据几何光学原理,以反射焦散线为例建立变形物体表面上点与反射 在像屏上像之间的关系,该关系成为焦散线构成原理的基础。首先,考察平行于Z轴三维光线照射到因受力变形而凹陷的物体,在试件表面上某点p经反射在参 考平面上得到像P
3、,如下图:写成矢量形式其中(a)写成矢量形式其中(a)w = -2Z gradf (x, y)式中,打为像平面上X,Y方向的单位矢量,r为p点在物体不变形的像尸1 位置矢量,W f为该像在考虑物体变形引起的偏离矢量,f(x,y)为p点由于变形 引起的光程差,Z0为试件到成像平面的间距。对于厚度为d的平板平面应力模型,受力变形引起厚度改变形成光程差 f (x,y),根据胡克定律2 f2 f (x, y) = -d&将上式和(6)式代入(5)式,得到像点位置与物点位置关系的映射方程Wf = M + Z0dgrad& .8( X, Y)8 8( X, Y)8 (r ,0)8X8r8Y8r8X808Y
4、80(5)求解上式可以得到初始曲线方程和焦散线方程,由焦散线方程可以建立焦 散斑特征尺寸同应力强度因子之间的关系。K侦的计算公式为(6)2* 2兀(6)K =D 5213(3.17)52 z0cd f其中,C为焦散光学常数c = 峙-与以,d盼为试件的有效厚度。对于 反射情况A = B = 0,n = -1,d = d;,d为试件厚度。所以c = ,df 2E eff反射焦散线法多火花摄影系统光路调节参考平面图3反射焦散线的实验光路(1)建立校准光路调节激光源支架底座螺丝使其俯仰方向竖直。在支架横梁上用胶布固定一激光器,粗调激光器高度使其与4X4光源面板中 心、等高(为1.22米);通过铅锤调
5、节火花发生器底座螺丝,使光源面板处于竖直状态。在光源面板中心处放置一小平面镜,使平面镜紧贴面板(即保持竖直),反射 回激光束,调节激光器,当反射光照射到激光器光源处时,则激光束水平且 垂直于面板。保持激光器不动,调节支架,使激光照射到光源面板支架中心、处。这样,激光束与4X4光源面板主光轴重合。注:激光器距离光源面板距离尽量远,以减小调节误差;此后以此激光光路作为 校准光路,不能再改变激光器位置。(2)放置场镜(凸透镜焦距为155mm)调节前光具座使其与光源面板垂直。这样保证放在前光具座上的光学器具主 轴能同时与光源面板主轴重合。在前光具座上放置前凸透镜。使凸透镜距光源面板距离为155mm,此
6、时,激 光汇聚到面板上一点处,调节透镜高度,使汇聚点到达面板中心高度处。左 右调节前光具座(调解中时刻保持光具座与光源面板垂直),直至汇聚点到达 光源面板中心、处。此时透镜光轴与4X4光源面板主光轴重合。在前光具座上前透镜后放置半反半透镜。使半反半透镜与激光束成45 (关 灯,利用画上直角的纸板,使光线掠过纸面沿直角一边入射,调节镜面方向 使反射光在直角另一边上),调节半反半透镜位置,使反射光照射至相机面板 中心、处。调节后光具座位置使其对准半反半透镜中心且垂直于相机面板。在后光具座上放置后凸透镜。使凸透镜距相机面板距离为155mm,此时,激 光汇聚到面板上一点处,调节透镜高度,使汇聚点到达面
7、板中心、,此时透镜 光轴与相机面板中心、重合。通过甸块调节落锤试验机上放置试件的支架的高度,使激光光路(相机主光 轴)基本通过试件。用502胶将各层垫片间粘牢形成固定支架(支架底座与 工作台面间保持可自由移动。注:1、场镜放置完毕后不可触碰以免改变位置。2、光具座都是固定在桌子上,且与桌子一边垂直。调节时只需改变桌子位 置来改变光具座位置。(3)相机调焦关闭激光器。在光源面板上挂上4X4电灯光源,将前凸透镜向后移动5cm(为保证电灯光源面板处于透镜的焦平面上)。可看到光源成4X4像点于相机面板上。在落锤试验机上放置试件处放置一平面镜,调节平面镜使4X4像点与面板上 4X4镜头中心重合。如测量材
8、料受压应力集中,在半反半透镜与后凸透镜之间放置透射型分划板; 如测量裂纹受拉伸扩展,则在试件后放置反射型分划版。调节分划版高度与 光路主轴等高(在试件后需将反射分划版放置于三脚架上)。取出相机的底片盒后盖,保留玻璃板与相机上,持一目镜紧贴相机暗箱背面 玻璃板,通过目镜观察分划板(先将目镜对准某一镜头,观察到分划板后, 缓慢移动目镜,观察全部分划板)。如分划板上标记不够清晰,松开暗箱下面的锁紧螺丝,旋转丝杠,调节相机 暗箱长度,直至分划板上标记清晰,旋紧螺丝,固定暗箱。记录从试件处经光路到分划板的距离,此值为zo(受压为经由平面镜的距离; 受拉为直接距离)。将前凸透镜向前移动5cm,恢复原位置。
9、(4)实验前调节每次实验前,在落锤试验机上放置试件,须在光源面板上挂上4X4电灯光 源,调整试件位置直至光源成的4X4像点与面板上4X4镜头中心重合。此时固 定试件,取下4X4电灯光源,开始实验。反射型多火花高速摄影系统中各仪器的使用(1)动态冲击机此设备为中科院长春科仪定制产品,其设计要求便是更好的测量动态冲击试 验,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插上试验机电源,接通。打开电源开关。将电磁铁控制钮置于“释放”状态,即将绿键释放一端按下。转动钥匙,使电磁铁装置上升约20cm。并根据需要装上适当重量的锤头。安装并调整试件的位置。注意:不要将手放入落锤头下方,以免被砸伤!抬起锤头靠近电磁铁,并将电磁铁控制钮
10、置于“吸合”状态。再转动钥匙,使 电磁铁装置及锤头上升到所需的高度。上述准备工作完毕后,开始试验。将绿键按下,释放电磁铁,锤头落下冲击 被测试样。试验做完后,关闭所有的电源开关。注意:试验过程中的安全性。(2)压电传感器本次试验所使用的是5114型力传感器及3114型电荷放大器。测量范围为 60KN,力传感器装在冲击头上,并与电荷放大器相连,放大器调节步骤如下:检查力传感器、电源连线的正确性,打开电源。调节电荷灵敏度设置与力传感器相同。调节增益控制为1,使1N输出1mV。(3)数字示波器本次试验所使用的示波器为RIGOL生产的DS-3000B数字存储示波器。我们试验所采集的信号来自于两个信号源
11、。一个是冲击头下的力传感器,另 一个是试验瞬间侦测捕捉电火花放电的光电转换装置。试验中通过调节触发信源 使示波器通过力传感器触发。但应注意调节触发电压的大小,如果触发电压太小, 示波器无法完成单次触发(即可能在还没有冲击载荷的时候就触发了),如果触 发电压太大,示波器将无法触发。最后我们还应注意的是示波器X-Y坐标单位的大小,不能使示波器在测试过 程中超出显示范围(这样将无法显示全部图形),当然也不能缩得太小,这样放 大后会有失真。在具体实验中,我们可以在第一次调好并记录后,以后每次测量时调出以前 的测试结果,按RUN键即可。具体操作步骤如下: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两信号源分别接在CH1、
12、CH2通道上。将水平控制和垂直控制分别调到适当大小及位置。调节触发选项,设置“信源选择”为CH1,设置“触发方式”为单次,其余 使用默认设置。转动“LEVEL”旋钮调节触发电压高低。按动RUN键,此时设备便处于等待状态。注意:每次实验前烤机20分钟。(4)延迟控制器此设备为北大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制造的DDGS-H型多火花式高速摄影系统的 延迟控制部分,工作最小闪光间隔为5微秒。每次实验前都要复位控制器,再设 置各通道的幅间间隔时间,确认无误后便可启动触发系统。此仪器提供了三种触 发方式:手动触发方式、通断方式、断通方式。按试验要求选择(此试验采用的 是断通方式)。然后便进行点光源发生器的调节,首
13、先在低压下调节测试控制与 延迟工作的正常性,接着便可给高压极充电。具体操作步骤如下:仔细检查电源是否接对,地线是否接妥,之后打开电源开关。按“A”键,输入幅间间隔时间,按“F”确认如需改动,按“B”取消。调节触发方式,将触发方式调为断通方式。完成上述步骤后,按“清零”键,再按“D”键,此时设备便处于等待状态。(5)高压调节器此设备为多火花式高速摄影系统的配套部分,专署控制试验机高压部分。具 体操作步骤如下:将高压直流电源的手轮逆时针转到底。将电源旋钮转向“通”,绿灯亮。用一只手将手轮逆时针转到底,同时另一只手按下绿色按钮“启动钮”,高压指示灯亮(红灯)。慢慢按顺时针方向转动手轮,使电压升至所需
14、的电压值(本机在相对湿度 50%以下时,充电电压为1516KV左右,充电时间为60秒)。试件的制备在反射焦散线实验中,试件表明必须转移一层铝反射膜,工艺如下:玻璃板处理:先挑选平整度较好的玻璃板,经清洗、晾干后涂上一层光刻胶 (胶用离心、机甩均匀),再用真空蒸镀法在胶层表面镀上铝膜。环氧树脂胶的制备:实验所用环氧树脂胶为AB胶,将A、B两种胶以三比一 混合并搅拌均匀,然后放在离心、机中甩均匀(大约十分钟)去除其中空气。镜面转贴:用丙酮洗净试件表面,放好已镀好铝膜的玻璃板(铝膜朝上),在 铝膜上涂上一层薄薄的环氧树脂胶,然后小心将试件放上,再在试件上压一 定重量的砝码,以保证试件与环氧胶完全接触,且胶层的厚薄适中,待胶层 完全固化(大约24小时后),去掉玻璃板,镜面就转贴到试件表面上了。铝膜和胶层的总厚度为0.1mm左右,铝膜和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防雷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防侵害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北大荒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散打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残疾汽车考试题及答案
- 农行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动物防疫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形象设计试题及答案
- 煤矿顶板考试题及答案
- 有机2考试题及答案
- 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更新要点解读-1074177503
- 区域新能源集控中心建设方案
- 电气控制与plc实训教程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年医药卫生技能鉴定考试-角膜接触镜验配员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RB/T 089-2022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投资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肿瘤患者食欲症状问卷
-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小说阅读特殊“异常视角”知识-儿童视角、女性视角、动物视角
- SC/T 3305-2003烤虾
- GB/Z 18462-2001激光加工机械金属切割的性能规范与标准检查程序
- GB/T 10051.3-2010起重吊钩第3部分:锻造吊钩使用检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