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_第1页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_第2页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_第3页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_第4页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参考教案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 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2、教材地位和作用: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使世 界由孤立走向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 要来源,也为欧洲资本主义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见,本课既是上一课新航路 的开辟的延续,也为下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做好了铺垫。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为经济成长历程的学习准备了较好的学习条件,但是我校学生 基础差,学习不是非常自觉,还需要注意教师的积极

2、引导和组织。在授课过程中要精心设计 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扩张的区域和手段;掌握荷兰崛起的条件、区域及其 手段;掌握英国崛起的四种方式。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探究的方法对殖民扩张的影响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用辩证法的观点认 识历史事物;通过文字、视频资料的利用,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血腥的殖民扩张,使学生树立反对殖民主义、反对霸权主义的 意识及对和平的热爱;通过中西方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落后就要挨打”从而增强 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四、教法与学法:在教学中,采用“情景创设一问题提出一探究学

3、习”的教学模式,(真正以学生为中心,让 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学到知识,加强对历史的感悟能力;)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认识。五、重点与难点:重点:荷兰、英国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影响、评价。难点:辨证分析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影响。六、教学过程导入设计:多媒体出示图片阿凡达海报。设计意图:联系现实,利用学生熟悉的影视导入新课,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 能充分利用学生所积累的相关知识服务于本节课的学习。导语:请看,这是哪部电影的海报?(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一一阿凡达)教师讲述:这是美国大片、好莱坞巨制阿凡达,影片讲述了未来世界的一场星球大战, 起因是:人类发现潘多拉星

4、球有一种非常名贵的矿石,想要采集,于是对潘多拉星球进行大 规模扩张、掠夺。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去观看一场真实版的阿凡达一一欧洲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 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讲授新课一、殖民开始: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扩张(教师讲述:新航路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者扩张的序幕,最先登上这个舞台的是:西班牙和 葡萄牙。)创设情景一:多媒体显示一组世界地图。设计意图:利用地图,可以增强直观性,并培养学生利用地理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培 养文科综合能力。问题1:哪位同学能结合地图,给大家介绍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区域和路线?(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一一葡萄牙先后在西非和东非海岸建立了

5、许多据点,夺取亚洲南部沿 海一些据点和岛屿,包括中国澳门,控制东西交通咽喉马六甲。西班牙夺取了中南美洲的大 片土地。)教师过渡:葡萄牙、西班牙沿着各自所开辟的新航线,分别建立起以亚洲、非洲为主的东方 殖民帝国和以美洲为主的西方殖民帝国。16世纪两国成为最早的海洋霸主。问题2:葡萄牙、西班牙殖民活动的方式是什么呢?(预期效果:学生回答葡萄牙采取暴力掠夺和敲诈勒索的殖民方式;西班牙实行奴隶制生产、建立大种植园和大庄园、屠杀土著居民、开采金银矿等方式。) 教师总结、过渡:殖民扩张与掠夺,使大批财富流入西班牙、葡萄牙,但可惜的是财富并没 有在这里转化成资本,而是通过购买奢侈品,又大量转流到欧洲其他国家

6、,推动了这些国家, 如荷兰、英国、法国的壮大。17世纪上半叶,荷兰取代葡萄牙、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 强国。一个只有两个半北京大小的西欧国家,究竟是凭借什么条件,利用什么崛起的呢?带 着这个问题,我们看段视频,去探寻“小国”成就“大业”之谜。二、小国大业:荷兰的兴衰创设情景一:多媒体播放视频大国崛起一一小国大业剪辑片段。设计意图:利用视频,激发兴趣。并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问题1:荷兰崛起的条件?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得出结论。(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一一荷兰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捕鱼的传统造就了荷兰海上贸易的发 达;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为荷兰

7、提供了机遇;荷兰造 船业发达;荷兰人的冒险精神。)教师总结。问题2:荷兰对外殖民扩张的方式?结合视频和教材内容得出结论。(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一一组建大型商业公司。)(教师过渡:荷兰对外贸易的范围,除了附近的西北欧地区,还包括对亚洲的远洋贸易,甚 至囊括了对新大陆的贸易。这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问题3:组建大型商业公司,体现了荷兰殖民活动的什么特点?(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一一带有明显的商品贸易的痕迹。)教师过渡:这些商业公司实际上是荷兰政府的代理人,代表政府组织海外的殖民扩张活动, 这些商业公司进行海上贸易的同时,还从事其他罪恶的勾当。我们来了解一下。创设情景二:多媒体出示文字材料(这段文字是关

8、于荷兰的殖民侵略行为)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的首要目标是夺取葡萄牙人的摩鹿加群岛。总部下达的命令是:“如果用 条约不行,就用武力。”凭借暴力和欺诈,东印度公司强占了摩鹿加群岛和爪哇。荷兰殖民 者侵占中国台湾期间,巧取豪夺,横征暴敛,强占大量土地,逼迫农民成为农奴,交纳很重 的赋税,他们甚至每年从高山族手里走5万张鹿皮。荷兰殖民者还同葡萄牙、西班牙一样进 行罪恶的奴隶贸易。问题4:通过材料,大家发现荷兰的殖民活动又有什么特点?(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一一荷兰的殖民活动,带有明显的商业印记,但依然凭借野蛮而残酷 的暴行。)设计意图:利用史料,培养学生论从史出、以史佐证的能力。同时培养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

9、师过渡:通过商品贸易和暴力掠夺等手段,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技术等条件,17世纪 荷兰已成为头号贸易强国,辉煌一时,但最终没能阻止住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冉冉升起。三、日不落帝国:英国的崛起创设情景一:关于英国的崛起,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这里有四组图片,请 大家叙述一下英国崛起的过程。给大家1分钟时间,根据你所搜集的资料和教材相关内容,整理思路,组织语言。(预期效果:学生回答-英国,通过海盗掠夺、争霸战争、殖民地商业活动和掠夺、奴隶贸 易等方式,在18世纪下半叶崛起。)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资料、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对教材知识灵活运用和拓展的能力。 下面教师设计几个探究问题:设计意图:指导

10、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突破难点,通过合作探究“倾听、交流、协作”,容易实 现“分享”与“共赢”;使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升华和拓展。问题1:自主探究一一比较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四个国家殖民方式的异同。(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一一相同点:都是用暴力行为。不同点:荷兰、英国殖民活动带有商 品贸易的印记。)问题2:合作探究一一如何评价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多媒体展示马克思对早期殖民扩张的评价马克思说:“美洲金银产地的发展,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 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取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 代的曙光。”“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

11、,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教师:根据这个问题,我在网络上开了一个名为你如何评价早期殖民扩张的帖子1楼跟 帖为:是列强赤裸裸的抢劫。接下来,请同学们现场跟帖。(预期效果:学生跟帖一一是殖民地半殖民人们的血与泪;是资本主义列强的扩张与掠夺;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是痛苦与笑脸的结合等等。) 教师:对于殖民地而言,早期殖民扩张是残酷的,是对殖民地的掠夺与破坏,造成了亚非拉 的落后与迟滞甚至倒退;对资本主义国家而言,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 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对整个世界来讲,早期殖民扩张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了世 界市场的发展。问题3:合作探究一一西

12、方四国的早期殖民扩张及其崛起,对于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发展有何 启迪?(预期效果:学生回答一一我们要大力发展经济,因为“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我 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拓展国际市场;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 要抓住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我们要和平崛起,反对殖民扩张和掠夺;等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探究思考,真正做到以史为鉴。课堂小结(结合板书)本节课,我们从新航路开辟说起,讲述了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这个过程我们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开拓进取,看到了暴力、血腥甚至灭绝人 性。以史为鉴,我们中国走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和平崛起的道路。过去的5

13、00年,大国崛起充满了暴力与血腥;今天的大国崛起,我们努力的实现和平; 未来500年,大国的崛起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参考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及影响。2、了解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性质、特点和影响。3、了解凯恩斯主义产生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新政的改革措施,探讨其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以及在资本主义自 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虽然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不同,但其根源 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罗斯福新政并不能从

14、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教学重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成因;罗斯福新政。教学方法:讲解法,师生互动教学用品:多媒体 课 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大屏幕展示:民谣 梅隆拉起警笛,胡佛敲起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朝地狱里冲 这首民谣反映了美国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情?(学生回答:经济危机) 老师:“这场经济危机是怎样发生的,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从而导入新课。一、经济大危机(大萧条)1、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出示几则材料,学生朗读,并分析这些材料反映的问题。由学生课下讨论,概括危机,爆 发的原因,最后老师分析总结)(注意分析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2、爆发的标志一

15、一“黑色星期四”(大屏幕展示一幅漫画,并要求学生填空,从而找出危机爆发的标志)(向学生说明:危机爆发的这一天是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这天成千上万的美国人 几乎失去了他们终生的积蓄,到这天交易结束时,已经有11位著名的金融家自杀,“黑色星 期四”名副其实,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兴趣)3、经济危机的特点(出示表格,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表格分析经济危机都有哪些特点? 持续时间长,破坏 性大,范围广。其中范围广:从美国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这一点特别向学生说明)4、经济危机的影响(学生从课本中总结,教师点拨,出示投影)(1)对美国:(因为危机首先是从美

16、国爆发的,所以先分析对美国的影响,再引申为对世界 的影响)(2)对世界:(先向学生点明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的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出现经济大 萧条,然后再由学生看书,总结出其他两个方面的影响,放映有关图片,并出示填空由学生 完成,加深学生的记忆)二、罗斯福新政(虚拟一刻 大胆假设:针对经济危机爆发的严重后果,假设你是美国的国家首脑,面临这 种状况,你又如何来解决呢?由学生自由讨论,实施教学探究。讨论完后,学生发表自己的 观点。向学生讲解为什么美国没有建立起法西斯专政:A、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封建 专制制度的影响小;B、美国建立后不久就制定了 1787年宪法,其中“三权分立”的政治 制度能有效的防止独裁;C美国经济的强大性:一站后,美国经济强大,有能力对经济进行 干预)1、新政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