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8电空制动装置试验方法及试验台基本要求机能检查_第1页
F8电空制动装置试验方法及试验台基本要求机能检查_第2页
F8电空制动装置试验方法及试验台基本要求机能检查_第3页
F8电空制动装置试验方法及试验台基本要求机能检查_第4页
F8电空制动装置试验方法及试验台基本要求机能检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F8电空制动装置试验方法及试验台基本要求机能检查E.1 F8型电空分配阀在微控F8阀电空试验台上的试验方法E.1.1 主阀试验 开夹紧开关K1,将主阀卡紧在主阀安装座上。开夹紧开关K2、K3、K4,将电空紧急阀座盲板、电空RS阀座盲板、辅助阀座盲板分别卡紧在相应阀座上。E.1.1.1 试验准备(1)总风源压力大于650kPa。开手动塞门S1,将试验台风源压力调整为600kPa(定压)。将主阀上的转换盖板置于一次缓解位(箭头向上)。开手动塞门S2及风门1、2、3、4、13,关其它各风门。置一位。(2)检查阀体各结合部均无漏泄。(3)将操纵阀手柄在一位至七位间往复移动三次后置一位,待制动管容积风缸

2、、工作风缸、副风缸压力达到压力稳定后(工作风缸至定压,副风缸压力不小于560kPa,下同)置七位。将限压阀压力按运用要求调至(48010)kPa(或42010 kPa) (此时开风门5,调整完毕后即关风门5)后置三位。E.1.1.2 缓解位漏泄试验置一位,待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副风缸压力充至压力稳定后关风门3。(1)流量计检查缓解排风口、充气阀尾部及侧面小孔,各孔漏泄量均不大于160mL/min。(2)检查各堵、各阀盖与阀体结合部及阀体表面均不得漏泄。(3)试完后开风门3。E.1.1.3 制动保压位漏泄试验置六位(制动管减压150kPa时置三位,停留58s后置四位),待制动管减压170k

3、Pa后置三位。(1)用流量计检查缓解排风口、充气阀尾部及侧面小孔,漏泄量均不大于160mL/min。(2)检查充气阀上部螺帽小孔、限压阀上盖小孔、各堵、各阀盖与阀体结合部及阀体表面均不得漏泄。E.1.1.4 紧急制动位漏泄试验置七位,待制动管压缩空气排尽后关风门1,开风门12。(1)用流量计检查12号风门排风口,漏泄量不大于160mL/min。(2)用流量计检查缓解排风口,漏泄量不大于160mL/min。(3)试完后关风门12,开风门1。E.1.1.5 初充风试验开风门9、10、11,排净副风缸、制动缸、工作风缸的压缩空气后关风门9、10、11。置一位。(1)工作风缸压力由零上升至500kPa

4、的时间为4560s,且须继续上升至600kPa。(2)副风缸压力由零上升至500kPa的时间为6595s,且须继续上升至560kPa以上。E.1.1.6 制动和缓解灵敏度试验置一位,待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副风缸压力充至压力稳定后,置四位,减压40kPa后置三位。保压1min后置二位。(1)制动管减压20kPa前须发生局减作用,减压40kPa前须发生制动作用,且制动缸压力稳定后不大于140kPa。(2)局减风缸压力由零升至最高压力的时间为12s。(3)制动后保压1min不得自然缓解。(4)置二位后,15s内开始缓解。(5)制动缸压力降至30kPa后局减风缸开始排风,且15s内降至小于40k

5、Pa。E.1.1.7 常用制动试验置一位,将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副风缸压力充至压力稳定后置三位。(1)制动缸自动补风试验置六位,制动缸压力升至200kPa时置三位,制动缸压力稳定后开风门10,待制动缸减压30kPa时关风门10。制动缸须能自动补风。(2)局减止回阀漏泄试验置六位,制动管继续减压200kPa时置三位。局减风缸压力稳定后不得下降。E.1.1.8 稳定性试验置一位,待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副风缸压力充至压力稳定后置三位。开风门17,制动管减压1min后关风门17。不得发生局减及制动作用。E.1.1.9 常用全制动及缓解试验开风门5。置一位,待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副风缸

6、压力充至压力稳定后置六位,制动管减压170kPa,测定制动缸升至最高压力时间;置一位,待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副风缸压力充至压力稳定后,置六位(制动管减压150kPa时置三位,停留58s后置四位),待制动管减压170kPa后置三位,保压60s(新品90s)后置一位。(1)制动缸压力由零上升至最高压力的时间为3.55.5s。(2)制动后保压60s(新品90s),不得自然缓解。(3)制动缸压力由最高值降至40kPa的时间为610s。E.1.1.10 一次缓解试验置一位,待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副风缸压力充至压力稳定后置六位(制动管减压150kPa时置三位,停留58s后置四位),待制动管减压

7、170kPa后置三位,制动管压力稳定后置二位,形成缓解时(缓解排风口开始排风)立即置三位。制动缸压力须持续下降至零。E.1.1.11 阶段缓解试验开夹紧开关K4,将辅助阀座盲板卸下,然后将辅助阀卡紧在辅助阀安装座上。开风门6、14、15。置七位,待制动管压力为零时将转换盖板调换到阶段缓解位(箭头向下,但不要调换胶垫方向)。置一位,待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副风缸压力充至压力稳定后,关风门6,置六位(制动管减压150kPa时置三位,停留58s后置四位),待制动管减压170kPa后置三位,制动管压力稳定后置一位,形成缓解时(缓解排风口开始排风)立即置三位。如此反复在一位和三位间移动进行阶段缓解,

8、阶段缓解次数须不少于5次。当制动缸压力降到40kPa以下时置一位,制动缸压力最终须能缓解至零。试完后关风门5、14、15。E.1.1.12 试验结束(1)置七位,开风门9、10、11、16,排净制动管容积风缸、副风缸、制动缸、工作风缸和辅助风缸的压缩空气。开夹紧开关K1,取下主阀,开夹紧开关K4,取下辅助阀。关手动塞门S1和S2。排净试验台各风缸压力。(2)新品F8主阀试验合格后转换盖板须置于一次缓解位(箭头向上)。(3)检修的F8主阀试验合格后可根据需要将转换盖板置于一次缓解位或阶段缓解位。E.1.2 辅助阀试验开夹紧开关K4,将辅助阀卡紧在辅助阀安装座上。开夹紧开关K1、K2、K3,将主阀

9、座盲板、电空紧急阀座盲板、电空RS阀座盲板分别卡紧在相应阀座上。E.1.2.1 试验准备(1)总风源压力大于650kPa。开手动塞门S1,调整调压阀,将贮风缸和试验台风源压力调整为600kPa。开手动塞门S2及风门6、13、14、15。关其它各风门。(2)置一位,待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及辅助风缸压力充至压力稳定后关风门6。置七位,待辅助风缸压力为零时开风门6,置一位。如此往复移动三次后关风门6,置七位。E.1.2.2 缓解位漏泄试验开风门6。置一位,将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辅助风缸压力充至压力稳定。(1)用流量计检查紧急排风口,漏泄量不大于160mL/min。(2)检查常用和紧急排风堵

10、,10s内气泡直径不大于20mm。(3)检查两排风限制堵、各阀盖与阀体结合部及阀体表面均不得漏泄。E.1.2.3 制动位漏泄试验关风门6。置六位(制动管减压150kPa时置三位,停留58s后置四位),待制动管减压170kPa后置三位。关风门13、15。(1)制动管压力稳定后用流量计检查紧急排风口,漏泄量不大于160mL/min。(2)制动管和辅助风缸压力稳定后检查常用和紧急排风堵,10s内气泡直径不大于20mm。(3)工作风缸压力表(工2表)压力下降1min内不大于10kPa。(4)试完后开风门13、15。E.1.2.4 初充风试验置七位,开风门11、16,待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辅助风缸

11、压力为零时关风门11、16。开风门6,置一位。辅助风缸压力由零上升至500kPa的时间为1015s,且须继续上升至600kPa。E.1.2.5 安定性及常用转紧急制动试验置一位,待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辅助风缸压力充至压力稳定后关风门6。(1)置六位,制动管减压170kPa后置三位,不得发生紧急制动作用。(2)置七位,须发生紧急制动作用。E.1.2.6 紧急灵敏度试验开风门6。置一位,待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辅助风缸压力充至压力稳定后关风门6,置七位。(1)制动管减压80120kPa范围内须发生紧急制动作用。(2)辅助风缸压力降至40kPa的时间小于15s。E.1.2.7 加速缓解试验

12、开风门6。置一位,待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辅助风缸压力充至压力稳定后关风门6,置六位,制动管减压200kPa后置三位,待压力稳定后置一位。制动管压力充至定压时工作风缸压力下降不小于25kPa。E.1.2.8 试验结束置七位。开风门11、16,排净制动管容积风缸、工作风缸、辅助风缸的压缩空气。开夹紧开关K2,取下F8辅助阀。E.1.3 电空RS阀试验开夹紧开关K3,将电空RS阀卡紧在电空RS阀安装座上。开夹紧开关K1、K2、K4,将主阀座盲板、辅助阀座盲板、电空紧急阀座盲板分别卡紧在相应阀座上。E.1.3.1 试验准备总风源压力大于650kPa。打开电空电源开关,将电压调整为110V。开手动

13、塞门S1,将试验台风源压力调整为600kPa。开手动塞门S2及风门6、13、18、19,关其它风门,将电空转换开关放在“自动”位置。按要求连接电磁阀线。E.1.3.2 常用电磁阀试验置一位,待制2、工3压力表压力达到600kPa后置三位。关风门6。(1)检查常用电磁阀排风口,10s内气泡直径不大于20mm。(2)打开“常用”开关。制2压力表由500kPa降至400kPa的时间为4.57.5s。(3)试完后关“常用”开关。E.1.3.3 缓解电磁阀试验(1)开风门6。置一位,待制2、工3压力表压力达600kPa后关风门6。置六位,制动管减压170kPa后置三位。关18、19号风门。压力稳定后1m

14、in内制2压力表压力不得上升,工3压力表压力不得下降。(2)开风门18、19。置七位,待排净制动管压力后,置三位。打开“缓解”开关,制2压力表压力由60kPa上升至120kPa的时间为1218s。(3)试验完毕后关闭“缓解”开关。E.1.3.4 试验结束开风门6。置七位,排净制2、工3压力,拆下电磁阀连接线。开夹紧开关K3,取下电空开关RS阀。E.1.4 电空紧急阀试验开夹紧开关K2,将电空紧急阀卡紧在电空紧急阀安装座上。开夹紧开关K1、K3、K4,将主阀座盲板、辅助阀座盲板、电空RS阀座盲板分别卡紧在相应阀座上。E.1.4.1 试验准备总风源压力大于650kPa。打开电空电源开关,将电压调整

15、为110V。开手动塞门S1,将试验台风源压力调整为600kPa。开手动塞门S2及风门13、20、21、22,关其它各风门。将电空转换开关放在“自动”位置。按要求连接电磁阀连接线。E.1.4.2 缓解位漏泄试验开风门5。置一位,待制1、副2压力表压力达到600kPa后,开风门8,待缸2压力达60kPa时关风门8(若缸2压力高于60kPa,则开10号风门,待缸2压力降至60kPa时关风门10)。(1)检查电空紧急阀各连接处,均不得漏泄。(2)检查电空紧急阀座排风口、电磁阀座排风口,10s内气泡直径不大于20mm。(3)关风门22。缸2压力表压力1min内不得上升。(4)试完后开风门22。E.1.4

16、.3 制动位漏泄试验开风门10,排净缸2压缩空气后关风门10。置一位,待制1、副2压力表压力达到600kPa后置三位。关风门5,打开“紧急”开关。检查放大阀上盖、限压阀下盖及各连接处均不得漏泄。试完后关“紧急”开关,开风门10,排净缸2压缩空气后关风门10。E.1.4.4 紧急制动试验开风门5。置一位,待制1、副2压力表压力达到600kPa后置三位。关风门5。打开“紧急”开关,待限压阀发生限压作用后关“紧急”开关。开风门10,排净缸2压缩空气后关风门10,如此反复3次。E.1.4.4.1 制动管排风试验开风门5。置一位,待制1、副2压力表压力达到600kPa后置三位。关风门5。打开“紧急”开关

17、,制动管压力由600kPa降至300kPa的时间不大于7.5s。试完后,关“紧急”开关。开风门10,排净缸2压缩空气后关风门10。E.1.4.4.2 制动缸限压值调整试验开风门5。置一位,待制1、副2压力表压力达到600kPa后置三位。关风门5。打开“紧急”开关。调整紧急限压阀螺杆,将制动缸限压瞬间压力值调至(46010)kPa。(发生限压作用后,由于制动缸充风速度很快,制动缸压力有回落现象是正常的)。试完后将限压阀调整螺杆用螺母锁紧。关“紧急”开关,开风门10,排净制动缸2压缩空气后关风门10。E.1.4.5 试验结束置七位,开风门9、10,排净制动管容积风缸、副风缸和制动缸的压缩空气。开夹

18、紧开关K2,取下电空紧急阀。E.1.5 中间体通量试验开夹紧开关K1,将F8主阀盲板卡紧在主阀安装座上,置七位,开风门S1、S2、2,关其它各风门。将中间体接副风缸管孔与风门9外接管相连。开风门5,待副风缸压力达到500kPa时关风门5,开风门9。副风缸压力表压力从500kPa降至300kPa的时间不大于4.2s。E.2 F8阀电空试验台基本要求(1)试验台须能对F8型电空分配阀的主阀、辅助阀、电空紧急阀、电空RS阀进行自动和手动检测。(2)试验台管路布置须符合图E.2-1的要求,各开关功能如下:1主阀安装座与制动管容积风缸截断;2主阀安装座与副风缸截断;3主阀安装座与制动缸截断;4主阀安装座

19、与工作风缸截断;5副风缸充风;6工作风缸充风;7辅助风缸充风;8制动缸充风;9副风缸排风;10制动缸排风;11工作风缸排风;12制动管管路排风;13制动管容积风缸与F1F7号充排风风门(即操纵阀)截断;14辅助阀安装座与制动管容量风缸截断;15辅助阀安装座与工作风缸截断;16辅助风缸排风;17制动管容积风缸慢排风;18电空RS阀座与工作风缸截断;19电空RS阀座与制动管容积风缸截断;20电空紧急阀座与制动管容积风缸截断;21电空紧急阀座与副风缸截断;22电空紧急阀座与制动缸截断;F1制动管容积风缸一位充风;F2制动管容积风缸二位充风;F4制动管容积风缸四位排风;F5制动管容积风缸五位排风;F6

20、制动管容积风缸六位排风;F7制动管容积风缸七位排风;K1、K2、K3、K4开关夹紧开关;S1总风源截断塞门;S2贮风缸截断塞门图E-1 F8阀电空试验台原理图(3)各风缸容积与管路内径须满足如下要求。副风缸容积:80L;制动管容积风缸:15L;工作风缸:11L;制动风缸:15L;辅助风缸:3L;局减室:0.8L;贮风缸容积:不小于80L;(4)机能孔径充/排风时间须符合表E-1要求。表E-1 机能孔径充/排风时间要求作用位F1F2F3F4F5F6F717孔径/mm6.40.6/0.852.02.53.40.45压力变化/kPa/50150/600500600400600400600300600

21、540时间/s/5052/19218.51055.555.55060说明一位二位三位四位五位六位七位稳定孔E.3 F8阀电空试验台机能检查每天开工前须进行F8阀电空试验台的机能检查。E.3.1 试验准备(1)开塞门S1、S2。(2)确认总风源压力大于650kPa。(3)打开试验台所有电源开关。(4)调整调压阀,使贮风缸压力为600kPa(试验台定压)。(5)将试验台附带的主阀安装座盲板、辅助阀安装座盲板、电空RS阀安装座盲板和电空紧急阀安装座盲板卡紧在试验台安装座上。(6)由微机控制进行自动试验时(试验台置于自动位),各开关均由微机控制自动开闭。手动试验时(试验台置于手动位),人工开闭各开关。

22、E.3.2 各电磁阀、管路的漏泄试验E.3.2.1 风门漏泄试验将主阀安装垫制动管孔与局减室孔沟通,各安装座卡紧后,开始试验。(1)1、4、11、3、2、7、9、10、20、21、22、18、19、14、15、17号风门漏泄试验开风门13、6、5、8,关其它风门,置一位,卸下主阀座、辅助阀座、电空RS阀座、电空紧急阀座盲板,各阀座、孔及风门9、10、11、17排风口无漏泄。(2)16、12号风门漏泄试验开风门7、13、1,关其它风门,安装主阀座、辅助阀座盲板,置一位,风门16、12出口无漏泄。(3)6、5、8号风门漏泄试验开风门13、9、10、11,关其它风门,置一位,风门9、10、11出口无

23、漏泄。(4)13号风门漏泄试验开风门17,关其它风门,置一位,风门17出口无漏泄。E.3.2.2 管系保压试验将主阀安装垫制动管孔与局减室孔沟通,各安装座盲板卡紧后,开始试验。(1)制动管及局减室管系保压试验a)开风门13、14、19、20、1,关其它风门,置一位,待制1压力达定压并稳定后,置三位,保压1min,制1表压力变化不大于4kPa;b)置五位,将制1表压力排至200kPa后,置三位稳定后,保压1min,制1表压力变化不大于4kPa。(2)副风缸管系保压试验开风门5、2、21,关其它风门,待副1压力达定压并稳定后,关风门5,保压1min,副1表压力变化不大于4kPa;开风门9,将副1表

24、压力排至200kPa后,关风门9,稳定后,保压1min,副1表压力变化不大于4kPa。(3)工作风缸管系保压试验a)开风门13、6、15、18、4,关其它风门,置一位,待工1压力达定压并稳定后,关风门6,保压1min,工1表压力变化不大于4kPa;b)开风门11,将工1表压力排至200kPa后,关风门11,稳定后,保压1min,工1表压力变化不大于4kPa。(4)制动缸管系保压试验a)开风门8、3、22,关其它风门,待缸1压力达定压后关风门8,稳定后,保压1min,缸1表压力变化不大于4kPa;b)开风门10,将列缸1表压力排至200kPa后,关风门10,稳定后,保压1min,缸1表压力变化不大于4kPa。E.3.2.3 辅助风缸管系保压试验(1)开风门13、7,关其它风门,置一位,待辅助表压力达定压并稳定后,关风门7,保压1min,辅助表压力变化不大于4kPa;(2)开风门16,将辅表压力排至200kPa后,关风门16,稳定后,保压1min,辅表压力变化不大于4kPa。E.3.2.4 各机能孔径的检测开风门1、13、14、19、20。(1)F2孔径试验置七位,待制动管排至零稳定后,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