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 TOC o 1-2 h z u HYPERLINK l _Toc110826218 一、国内外聚氯乙稀产业进展概况 PAGEREF _Toc110826218 h 1 HYPERLINK l _Toc110826219 1.全球聚氯乙烯产业进展概况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19 h 1 HYPERLINK l _Toc110826220 2.我国国内PVC产业进展简况 PAGEREF _Toc110826220 h 3 HYPERLINK l _Toc110826221 3.我国国内聚氯乙烯产业现状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21 h 15 HYPER
2、LINK l _Toc110826222 二、我国聚氯乙烯市场前景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22 h 29 HYPERLINK l _Toc110826223 1.我国聚氯乙烯市场供给现状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23 h 29 HYPERLINK l _Toc110826224 2.我国聚氯乙烯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24 h 31 HYPERLINK l _Toc110826225 3.我国PVC 建材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PAGEREF _Toc110826225 h 40 HYPERLINK l _Toc110826226
3、 4.我国化学建材行业的进展前景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26 h 41 HYPERLINK l _Toc110826227 5.我国最大的聚氯乙烯生产商齐鲁石化产能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27 h 41 HYPERLINK l _Toc110826228 三、聚氯乙烯工业技术进展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28 h 43 HYPERLINK l _Toc110826229 1.氯乙烯单体和二氯乙烷的生产技术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29 h 44 HYPERLINK l _Toc110826230 2.聚氯乙烯生产技术进
4、展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30 h 46 HYPERLINK l _Toc110826231 3.PVC 制品的开发与应用技术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31 h 48 HYPERLINK l _Toc110826232 4.国外要紧PVC生产企业技术进展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32 h 51 HYPERLINK l _Toc110826233 5.我国聚氯乙烯要紧生产技术进展水平 PAGEREF _Toc110826233 h 53 HYPERLINK l _Toc110826234 四、2004年我国PVC 前5名生产企业简介 PAG
5、EREF _Toc110826234 h 56 HYPERLINK l _Toc110826235 1.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PAGEREF _Toc110826235 h 56 HYPERLINK l _Toc110826236 2.天津大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PAGEREF _Toc110826236 h 56 HYPERLINK l _Toc110826237 3.天津乐金大沽化学有限公司简介 PAGEREF _Toc110826237 h 57 HYPERLINK l _Toc110826238 4.河北沧州化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PAGEREF _Toc110826238
6、 h 58 HYPERLINK l _Toc110826239 5.中国石化齐鲁石化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PAGEREF _Toc110826239 h 58 HYPERLINK l _Toc110826240 五、近年来PVC市场价格回忆与进展趋势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40 h 60 HYPERLINK l _Toc110826241 1.20012004年聚氯乙烯价格回忆 PAGEREF _Toc110826241 h 60 HYPERLINK l _Toc110826242 2.2004年聚氯乙烯最新价格动态 PAGEREF _Toc110826242 h 62 H
7、YPERLINK l _Toc110826243 六、PVC上游产品乙烯市场及供给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43 h 64 HYPERLINK l _Toc110826244 1. 全球乙烯产业进展概况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44 h 64 HYPERLINK l _Toc110826245 2.全球乙烯产品最新价格动态 PAGEREF _Toc110826245 h 74 HYPERLINK l _Toc110826246 七、全球PVC行业以后进展趋势预测 PAGEREF _Toc110826246 h 75 HYPERLINK l _Toc11082
8、6247 1.全球PVC 工业进展近况 PAGEREF _Toc110826247 h 75 HYPERLINK l _Toc110826248 2.我国PVC 工业进展特点与趋势分析 PAGEREF _Toc110826248 h 79 HYPERLINK l _Toc110826249 附件:我国聚氯乙烯扩能打算 PAGEREF _Toc110826249 h 83一、国内外聚氯乙稀产业进展概况聚氯乙烯(PVC) 作为五大通用塑料之一,近几年来进展特不迅速,可能今后几年全球PVC 产品的需求量仍将以4.s0 % 的速度增长。目前美国生产能力最大,约有720万t/ a ;其次是中国,2003
9、年其生产能力已达到400.65万t/ a ,现有要紧生产企业近70 家。就世界而言,按其生产工艺路线来看,采纳乙烯石油路线的生产工艺占93 % ,其余是采纳电石生产工艺,大约占3 %。我国由于经济的持续高涨、树脂合成技术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致使PVC 在工业、农业、建筑、汽车、包装和家电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我国建筑行业对PVC 的需求强劲,市场缺口较大,2003年进口达到220.6 万t 。市场经济的活跃正在推动我国PVC 工业的进展,作为氯碱工业的支柱产业PVC 工业也正在推动一些相关产业的进展,这不但反映其供应力量在加大,更重要的是生产工艺和技术正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现着重阐述
10、近期PVC 生产进展、市场新动态和技术进步。1.全球聚氯乙烯产业进展概况分析聚氯乙烯(PVC)是要紧通用塑料品种之一,在世界五大塑料中的产量仅次于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居第三位。世界塑料产量中,PVC占20%(PE占41,PP占22%)。由于该产品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化学药剂性能、耐腐蚀性和难燃性,因此广泛应用于建筑用管材、板材和各种制品,以及薄膜,人造革,电线电缆外皮等,是一种能耗少、生产成本低的产品。1.1 市场进一步国际化世界聚氯乙烯生产从1997年开始进入扩建新时期,总生产能力已递增到2001年2992万吨、2002年接近3000万吨。从世界各大公司扩产情况看,全球聚氯乙烯
11、大公司目前正在进入一个进一步垄断生产能力和扩大经营范围的新时期,世界许多国家也在加快进展聚氯乙烯及其原料工业,从而使聚氯乙烯市场更加国际化。据美国塑料委员会(APC)报道,在2004 年前7 个月中聚氯乙烯生产同比增长了9.9%,增至93亿磅。索尔维公司和巴斯夫公司1999年8月联合其PVC业务组建了Solvin公司,成为欧洲第一大、世界第四大PVC生产商,索尔维和巴斯夫分不持股75%和25%。美国吉昂(Georgia Gulf)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后也成为世界第七大PVC生产商。日本信越化学公司的PVC业务从日本拓展到世界芬兰和荷兰等地,总产能达284.9万吨/年,位于世界首位。台塑集团在美国和
12、台湾分不拥有PVC产能,总产能239.5万吨/年,位居世界PVC生产商第二位。该公司还拟在中国宁波北仑经济区建设30万吨/年PVC新厂。美国Oxyvinyls公司产能238.2万吨/年,位居世界第三位。法国阿托菲纳化学公司在法国和西班牙拥有PVC产能,位居世界PVC生产商第六位。1.2 全球需求增长据2001年底统计,全球聚氯乙烯(PVC)生产能力为2992.5万吨,其中,美国、日本、中国、德国、中国台湾和法国是前六位PVC生产国和地区。在2992.5万吨产能中,美国占25.9%,西欧占20,亚太地区占36(其中,中国占8.2%,日本占8.6%),东欧占7.2%。北美产能849.8万吨(其中美
13、国为774万吨),南美124.5万吨,西欧602万吨(其中德国185.5万吨、法国137.5万吨、英国46.5万吨、西班牙44万吨),东欧219.1万吨,中东/非洲124.8万吨,亚太地区1075.3万吨(其中日本258.1万吨,中国244.5万吨、台湾173.8万吨、韩国99万吨、泰国89.5万吨)。图1.1 世界聚乙烯产能分布图2001年全球PVC生产能力增长5%,开工率平均为81%。2002年PVC需求增长率反弹到4.8%。今后5年内,可能全球PVC需求年增长率为2.6%,开工率将提高到2005年90%。一些扩增项目正在进行之中。韩国LG化学公司打算2005年在中国天津现有的PVC联合装
14、置生产地建设30万吨/年PVC装置。天津LG大港化学公司(LG的子公司)最近将天津PVC能力扩增了10万吨/年,达到25万吨/年。LG化学公司还打算在韩国丽川增加10万吨/年PVC能力。LG化学打算到2010年使其PVC产能从目前100万吨/年扩增至205万吨/年,其中,中国从25万吨/年增加到110万吨/年,韩国从76万吨/年增加到95万吨/年。LG化学公司还将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建设30万吨/年二氯乙烯(EDC)原料装置,LG化学持股55%,定于2005年建成。印度信赖公司在哈吉拉石化联合装置的半工业化二氯乙烯装置采纳 PolyOne 技术,试运完成后将投资1.06亿美元建设 45 万吨/年
15、二氯乙烯装置。该装置与石化联合装置组成一体,生产氯乙烯单体和28.8万吨/年 PVC ,信赖公司75万吨/年乙烯装置为其提供原料。挪威的诺斯克海德罗公司在挪威和英国拥有PVC产能30万吨/年,同时与卡塔尔石油公司(QAPCO)、卡塔尔石化公司(QAPCO)合资成立卡塔尔乙烯基公司(QVC),2001年生产23万吨/年氯乙烯单体(VCM)、17.5万吨/年二氯乙烯(EDC),并拟进一步建设PVC装置。2.我国国内PVC产业进展简况我国PVC 始于20 世纪50 年代,目前要紧企业有近70 多家,2003 年总生产能力达400.65万t / a ,表观消费量为618.7万t ,年增长率达15.3%
16、,部分厂家产能如表1.1所示。2004年达到了503.2万吨。聚氯乙烯十五规划产量目标为380 万400 万吨,2003 年就差不多实现了目标,可能2005 年可能达到570 万吨,超过目标40%以上。表1.1 国内要紧聚氯乙烯企业产量表单位:万吨从表1.1 能够看出, 前10 家企业的PVC 总产能为220.5 万t ,占总生产能力的50.04%;前20 家总产能为292.2 万t ,占总生产能力的72.9 %。目前我国PVC 生产工艺路线,其电石法PVC 产量大约占33 % ,国产乙烯法PVC 占22 % ,进口单体法PVC 法占45 %。我国在“十五”规划中已明确提出了要加大对PVC 原
17、料路线的调整,提高乙烯法和单体法的比例,操纵电石法原料路线。2001年我国PVC 产量294.0万t ,2002年339.2 万t ,2003年 400.7 万t。目前国内电石法成本平均价为5000 元/ t左右,销售价突破7360 元/ t ,而近期EDC 报价已达390美元/ t400 美元/ t , 生产VCM 报价为630 美元/ t650 美元/ t ,二者和乙炔法相比无竞争力可言 。目前国内PVC 需求强劲,国内生产企业仅能满足60 %的需求,大约40 %的需求要通过进口解决。另外,我国PVC 原料缺口也专门大,VCM 单体完全供应PVC 生产没有贸易量。工艺路线正在由电石法向原油
18、路线转变;但电石法仍占主流, 占生产厂家的60 %。可能2004 年、2005年VCM 和EDC 的进口量中 ,VCM分不为(万t ) : 100 、110 ; EDC 分不为:90 、100 。因此大力进展PVC 的原料也是当务之急。市场容量在扩大PVC 是五大合成树脂( PE、PP、PVC、PS 和ABS)中产量和消费都比较大的树脂,其产量仅次于聚乙烯居世界第二位。由于PVC 的物化特性优异、成本低,在许多领域正在替代木材和钢铁。中国由于建筑行业的异常活跃, PVC 的消费正在蓬勃进展,而国内生产不能满足全部需求,2001 年进口是208.7万t,2002年达到了217.4 万t ,200
19、3比2002年上升了1.47 % ,达到220.6万t ,。管材和门窗型材领域接着占PVC消费的支配地位,即占PVC 消费总量的50 %以上, 近几年我国聚氯乙烯进口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表1.2 20012004 聚氯乙烯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变化单位:万t据预测在奥林匹克运动会期间,即到2008 年PVC 需求增长率将达到9 %。市场容量在不断扩大,致使我国PVC 工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PVC 制品也是我国汽车用塑料的重要品种之一,依不同车型、不同应用特点,PVC 单车用量为1kg34kg。以桑塔纳轿车为例,每辆使用PVC 111.7kg ,占车用塑料总量的16 % ,仅次于PP 和PU 。
20、可能到2005 年汽车产量将达到320万辆,保有量将达到3000 万辆,这将需要各种塑料制件,包括PVC 36 万t 以上。家用电器,如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在国内的市场空间也专门大。目前我国彩电年产量已超过3200 万台,电冰箱、洗衣机和空调的年产量均超过了1000 万台, “十五”期间家用电器市场可能年增幅将超过10 %。在这些领域所需要的PVC 量都专门大。按人均PVC 消费量计,西欧为15kg18kg ,中欧为8kg10kg ,东欧为215kg ,中国约为4kg。供应力量在增加由于市场需求在增加,为了改变我国多年进口PVC 的局面,在2005 年前,我国打算新增加PVC 生产能力
21、200 万t/ a 。专家曾经预测,我国2001 年2005 年PVC 需求增长率为7.5 %/ a。因此许多公司和企业也正在新、扩建PVC 生产装置,如:(1) SCAC(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在上海漕泾也有一个30 万t/ a 的合资项目工程。该项目还包括以2003 年2004 年为投产的25 万t/ a VCM 工程。另外,7万t/ a 通用PVC 也于2003 年底建成投产;(2) 上海天原集团公司投资31 亿元的聚氯乙烯项目,投资718 亿元、年产25 万t的烧碱项目;(3) 大连实德(DalianShide) 型材制造商,确定在大连建设一个50 万t 60万t的PVC 工厂,
22、据悉已得到政府的批准,该工厂生产一定时刻后有可能反回来再生产VCM; 沙特的Sabic 公司也可能是此工程中的一个投资者。该工程大约在3 年后建成;(4) 常州化工厂宣布将投资4300万美元,建立一个30 万t/ a 的PVC 生产合资企业,然而该项目没有设置开工日期,装置将位于江苏常州市;(5) 包头市钢铁集团公司宣布在内蒙古的乌海市打算建设一个15 万t/ a20 万t/ a 的PVC 工厂,目前正在查找一个外商合作伙伴,并打算于2005 年投入运行;(6) 天津乐金大沽航行有限公司、L G化学和天津勃海化工集团之间的一家合资化工企业最近宣布,在2003年2004 年将他们的PVC 生产能
23、力由目前的10 万t/ a扩大到24 万t/ a 。L G化学也宣布将在2005 年在中国投产一个30 万t/ a 的PVC 工厂,只是目前尚未确定建厂的地点;(7) 中国台湾地区的台塑公司在相当长的时刻内一直在考虑在大陆建设一个PVC生产装置,厂址可能在浙江宁波的梅山岛,同时台塑集团打算将梅山岛的项目作为台湾的麦寮(Meishan) 联合企业产业上的一个综合石油化工生产点;(8) 据报道,日本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冬曹公司19日发表消息,该公司打算在广州建设用于建材和家电产品的聚氯乙烯工厂,于2005年建成,该公司是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日本首家石油化工企业。东曹公司的年生产能力为95万8千吨,是日本最
24、大的聚氯乙烯生产厂。依照打算,将成立合资公司,建设一套年产11万吨的工厂。投资比率该公司过半。总投资可能达2030亿日元。(9) 韩国L G 公司与天津大沽化学公司共建10 万t/ a 的PVC 树脂厂,大沽化学公司打算投资7000 万美元,将现有的10 万t/ a PVC 树脂再扩大到35 万t/ a ;(10) 沧州化工实验集团有限公司打算建1 套39 万t/ a 氯乙烯单体和40 万t/a的PVC 联合装置,第一时期16 万t/ aPVC 和15153万t/ a 的VCM 装置将在2004 年投产,整个工程可望在2006 年2007 年竣工投产,届时沧化的PVC 产量将达到64 万t/
25、a ;(11) 锦化40 万t/ a PVC 扩建打算已由国家经贸委批准立项;(12) 上海华谊(集团) 公司和天原化工公司将在上海漕泾化学工业区建设一体化PVC 联合装置,将30 万t/ aVCM 和30 万t/ a PVC 定于2004 年投产;(13) 中国台湾化纤公司( FCFC) 原打算在浙江或江苏建设一座30 万t/ a 的PVC装置,该项目还包括乙烯裂解综合工程,投资总额将超过14 亿美元,该项目原打算2002 年下半年开工。上述这些装置的投产将会大幅度地提高我国PVC 的产量。据L G石化公司可能,2001 年2005 年中国的PVC需求增长率将达到715 %/ a ,即在20
26、05年PVC需求和供应之间将有230 万t 的差额 ,到2005 年,我国PVC 行业打算将新添生产能力200 万t/ a 左右 。PVC 新成员及其进展1.1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糊树脂作为氯乙烯的新产品,氯乙烯2醋酸乙烯共聚糊树脂最近在沈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对该产品全部从国外进口的历史。目前,应用这一技术生产的该树脂已有汽车塑熔专用树脂、油墨专用树脂、地毯胶粘剂专用树脂和栅布专用树脂等4 个牌号,该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质量和成本竞争优势。聚氯乙烯族再添新成员后,国内纺织、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厂家竞相采购,目前采纳新法的生产装置已达到2000t/ a 的生产能力。该产品是
27、降低加工温度、提高塑化速度、改变制品性能的重要附加材料,要紧应用于PVC 质材的汽车塑溶胶、高质地胶粘剂、印花油墨、全塑输送带、热敏织物涂层和搪塑、化学发泡制品等行业,过去每年需从国外进口5000 余吨以满足这些行业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 世纪30 年代日本和韩国就开始了PVC 糊树脂的工业化生产,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国外同行都采纳乙烯化路线,规模大,加上多年积存的国际经营经验,其生产成本可能低于国内成本15 %左右, 现在国际PVC 糊树脂到岸价一般为820美元/ t ,据有关资料显示, PVC 糊树脂的关税税率将由目前的16 % ,在5 年内降至615 %而阻碍国内产品。PVC 糊树脂
28、的生产要紧原料之一是单体,国外大部分企业采纳石油乙烯法生产氯乙烯,其生产成本比乙炔法低800 元/ t 左右,因此生产PVC糊树脂的企业应该注意到此情况。1.2 氯化聚乙烯氯化聚乙烯(CPVC) 是PVC 的一个改性品种,是由PVC 进一步氯化后制得的。PVC经氯化后,其氯含量可由原来的5617 %上升到63 %68 %;随着氯含量的增加,分子键极性增大,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导致PVC 树脂的物理机械性、耐热性、耐候性、耐腐蚀性及阻燃自熄性等均较PVC 有显著的提高,其耐热性比PVC 高20 %40 %。由于其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其制品可广泛应用于化工腐蚀设备和管道,用来储存和输送100 以下
29、的腐蚀性介质。目前随着CPVC 加工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宽,它在油田、原油输送用管材、电子电器等产品包装、高压电器输送电缆护管等领域也已显示出明显的应用优势。CPVC 这一品种在美国已有40 年的应用历史,目前在工艺上已有一些进展,如采纳水溶剂法等。1.3 聚氯乙烯专用树脂近年来,PVC 树脂正在由通用化向高性能化、专用化及工程化进展,这是目前许多国家研究、开发和进展的趋势。如汽车、建材、服装、包装、家具、信息等领域要求PVC 塑料制品表面具有低光泽度,具有消光效果。消光聚氯乙烯的合成是在氯乙烯单体悬浮聚合体系中加入含有双烯或多烯结构的第二单体与之共聚,得到由PVC 为基链的含有部分四氢呋喃不溶组
30、分(凝胶) 的聚合物;在聚合过程中加入交联剂产生微凝胶,使树脂中存在不同粘弹性的微观结构。浙江大学研究发觉消光PVC 树脂在加工过程中,凝胶结构在连续相中发生变形、旋转和取向,之后随着温度的降低产生一系列物化变化,从而使制品表面产生微小的凹凸起伏,因而产生了消光。消光PVC 专用树脂应用领域广、应用量大、前景看好 。1.4 硅灰石改性的聚氯乙烯硅灰石是一种天然短纤维新型矿物,一般是针状或放射状、不含结晶水、熔点高、具有吸湿性小、其长径比可达110115 ,热稳定性好、表面不易划伤等优点,可作为短纤维填料达到增强树脂的性能。与基础树脂相比,如800 目硅灰石/ UP (不饱和树脂)复合体系,可增
31、强1195 倍、弯曲强度可增加1147 倍。因此对PVC 进行增强、增韧改性,开发高强、高韧的PVC ,以推进这一塑料的工程化具有重要意义。尽管聚氯乙烯是一大类综合性能优良的通用塑料,但PVC作为硬质品不能广泛应用于结构材料,用硅灰石来填充这种聚合物,使之具有快速分散性和低的粘度,这对PVC 进行增强、增韧改性,开发高强、高韧的PVC 作用专门好。总之,PVC 工业差不多成为一个比较完整的大“家族”,利用填充、原位聚合、共聚、氯化、交联和插层聚合法等科学技术手段能够得到众多的、性能优良、高于PVC本身的、能够满足许多领域需要的PVC 高分子复合材料。1.5 辐射交联聚氯乙烯上海氯碱公司技术中心
32、开发成功适用于航天、核工业等的高科技领域“高性能辐射交联PVC 树脂”。发达国家在20 世纪90 年代开始研究辐射交联技术,目前仅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工业发达国家能够生产高性能辐射交联PVC 树脂。氯碱公司技术中心通过不同配方试验,成功地开发出国内领先的辐射交联PVC树脂,其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人造卫星、太空飞船、核工业等专门高科技领域。1.6 耐辐射的聚氯乙烯美国迈阿密的辐射屏蔽技术公司(RST) 开发出一种改进聚乙烯( PE) 和PVC 性能的方法,生产出一种抗核辐射屏蔽材料。此聚合物基质采纳一种未被批露的工艺进行处理, 产生一种电子共振作用,使之能够汲取辐射。基质结合在
33、天然或无纺材料之间,生产的一种织物比传统的铅防护服轻5 倍。这种商品为Demron 的织物所提供的辐射爱护远远超过了目前的防护服。通过测试,Demron 能够作为军民两用、即同时可应用于防护服、帐篷、飞机衬里。据称这种改性方法使聚合物基体的电子结构呈现出类似可降低或汲取核辐射的金属电子结构。这种织物最初被开发用于医务人员防止x射线辐射,但关于核恐惧活动的担心而拓展了它的潜在应用。RST 称,这种防护服能够替代现有的只能屏蔽射线辐射的、生物和化学的防护服。1.7 进展无铅PVC 饮用水管长期以来,住宅供水要紧采纳钢铁、镀锌管等,因其内壁生锈、结垢、滋生细菌和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致使自来水在管道输送
34、中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禁止使用钢铁、镀锌管道势在必行。目前塑料管道生产的品种有十多种,要紧产品是PVC 材料。PVC管道可用于压力和重力管道, 也可用于电气管道和排水管道。PVC 材料在今天的生活和工业领域中,以其耐腐蚀、耐老化、环保安全而越来越受青睐,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特不在建筑行业,塑料管材在大量替代钢铁、木材等传统的一些建筑材料,而且还具有节能、节材、爱护生态、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建筑功能和质量、降低建筑自重等特点。因此建筑管材每年以412 %的速度增长。新疆新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纳米PVC 管材已通过鉴定,目前已形成5 万t/ a 的生产能力,占到全国此产品年生产能力的44 %。
35、纳米PVC管是一种高附加值的化工基础产品。在抗老化、抗冲击强度等指标明显优于一般的PVC 管,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都市排水、农业节水灌溉以及建筑行业。Wifco 公司开发了一种可用于PVC 饮用水管的无铅热稳定剂,它是一种有机化合物,这种热稳定剂不仅已被北欧认可,而且已扩大到许多国家,Cloriant 公司助剂母粒的化学发泡剂生产线,正生产改善PVC 发泡助剂母粒,此产品系一些新的放热性和吸热性发泡剂与其它的共混体组成,性能优异。工艺技术及助剂新进展用于聚氯乙烯自增塑和阻燃抑烟的力化学技术的研究最近在四川通过鉴定,这标志中国在采纳高分子力化学新技术合成新型聚氯乙烯加工助剂方面获得了突破。这一成果将
36、为化学建材的进展带来质的飞跃,它是采纳高分子力化学新技术合成新型加工助剂,通过力化学新技术改变PVC 微晶结构、自增塑粒形态结构和分子量,实现PVC 自增塑制备的MC100 新型PVC 加工助剂。用MC100 助剂合成的力化学自增塑PVC ,经齐鲁石化等企业应用,与进口的常用加工助剂(ACR、MBS) 相比,性能比较好。更安全的增塑剂随着邻苯二酸类PVC 增塑剂危害性的讨论,巴斯夫(BASF) 公司差不多开发出新增塑剂,这种增塑剂在一些敏感的柔韧性PVC 用途方面用量专门大,如食品包装、医疗设备和玩具中应用是安全的。在德国路德维希港的一座25000t/ a 新厂已投产,制造这类新增塑剂环己烷二
37、羧酸二酯, 商品名为Hexamoll dinch。这种能在标准机器上加工处理的新增塑剂并不改变最终成品的性能。据讲差不多有好几家德国加工厂商或在他们的塑料配方中使用Hexamoll dinch。合成链转移剂新型高效PVC 合成链转移剂12氯212碘烷,最近在上海试剂研究所和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开发成功。12氯212碘烷是目前世界上PVC 合成效果最好的链转移剂。如用它取代巯基乙醇在PVC工业中广泛应用,不仅能够缩短氯乙烯聚合反应时刻,而且能够大大降低聚合反应的引发剂用量、提高PVC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大型反应釜生产技术辽宁锦化集团自行开发了一套国产大型聚合釜PVC 生产技术。鉴
38、定后,该集团与吉林、四川等地有关企业签定了技术转让合同,这项技术使PVC 实际生产能力提高35%以上,大大降低了成本,创国内最佳规模效益。大型聚合釜设备生产强度、产品品种、质量、消耗定额等指标全部达到国际水平。该技术成果是国内PVC 生产大型化、标准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大型聚合釜PVC 生产技术对工艺优化具有灵活、生产稳定安全、节能降耗、投资少等特点;关于全面改进和提高中国PVC 技术水平具有典型示范和推动作用,前景特不宽敞。锦化集团在国内首家将国产70.5m3聚合釜整套生产技术应用于工业化,在无锡化工集团公司一次试车成功。目前,世界发达国家对聚合釜容积的要求有逐步加大的趋势,差不多上70m3
39、以下的聚合釜已在淘汰之列。美国PVC 生产现行聚合釜容积大都在70m3135m3之间;日本聚合釜容积在150m3 左右;而德国已成功地开发出200m3 多用途的大型聚合釜。相比之下,我国80 %以上PVC 生产厂家的聚合釜容积在30m3 以下,专门少采纳70m3 以上的大型聚合釜。稀土复合稳定剂PVC 的热稳定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铅盐稳定剂以其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低价格一直受到青睐。但铅盐毒性大是其缺点。尽管锡稳定剂可用于透明制品,但价格高,同时在加工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近年发觉了PVC 的稀土复合热稳定剂,且我国是稀土资源储量大国,约占世界储量的80 % ,而铅盐不足。作为稀土元素的镧、
40、镨、钕等,它们的化学性质都特不爽朗,有大量的空轨道作为中心离子,有可同意配位体的弧电子,同时稀土离子的半径大,要紧通过静电吸引与无机或有机配位体形成离子配位键,从而对PVC起稳定作用。PVC 工业是氯碱工业的支柱产业,烧碱则是国民经济不可缺少的基础化工原料,在生产烧碱过程中,同时以10.875 的固定比例伴生氯气。因此进展烧碱必需同时解决氯气利用问题。长期以来,氯与碱的平衡利用问题一直制约着氯碱工业的进展。PVC 树脂所用的原料一半来自氯气,一半来自乙烯或乙炔。据资料显示PVC 消耗氯气的比例在逐年加大,发达国家有1/ 3 以上的氯气是靠PVC 来平衡,美国高达40 %以上。这些数据讲明PVC
41、 是世界各国的最大氯产品,是制约氯碱工业的支柱产业。自从1958 年我国自行设计的第1 套3000t/ a PVC 生产装置在锦化化工(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投产以来,我国PVC 工业经历了45年的建设与进展,已形成了可观的规模,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第二位,2001 年产量已达到300 万t 左右, 成为我国塑料行业的主力军,在国民经济许多领域中发挥越来越大和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先进的聚氯乙烯工艺差不多成熟,加以我国乙烯工业近年有了专门大的进展,今后应改变长期进口PVC 的局面。同时,聚氯乙烯的进展对带动许多工业部门的进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另外应该看到,我国PVC 产品种类少、用途窄、技术含量高的
42、专用料和功能化树脂较少、有80 %以上的生产厂家仍在使用小釜、生产规模小、没有规模效益、平均生产能力仅5 万t/ a ,超过10 万t/ a 的仅10 家,而国外平均生产能力为15 万t/a 。建议一些企业加快利用国内外已取得的一些技术进步成果,大力进展PVC工业,使我国的PVC 工业在世界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3.我国国内聚氯乙烯产业现状分析PVC树脂是中国五大基础树脂之一,其制品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生活、工业、农业和国防等各个领域。在“十五”期间,中国国民经济的进展、西部大开发都给行业的进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进展建筑业、农业和信息业,加快都市化进程和市政工程建设,爱护生态环境、改善生存环境和提
43、高人民生活质量,走可持续进展的道路,都需要大量的PVC制品,加速进展PVC工业适逢其时,势在必行。3.1 产能持续增长我国聚氯乙烯工业通过40多年的进展, 2001年达到 408万吨。2001年我国PVC产量294.0万t ,2002年 339.2 万t ,2003年 400.7 万t。PVC产量现占我国塑料总产量22%, 在各种塑料中位居PE、PP之后占第三位。目前我国 PVC 市场需求缺口仍较大,从国外进口量 2001年208.7万吨、2002年 217.4 万吨、2003年 220.6 万吨。2004年达到200.2万吨,比2003年下降了9.2%。据预测,2005年全球PVC产能将达3
44、912万吨,消费量约3200万吨,供应量约为3500万吨,开工率90%。受中国扩能,需求增长的阻碍,以后几年全球PVC需求年均增长率约3.78%,产能增长率约2.60%。2005年中国PVC需求量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PVC消费国,可能2005年和2010年中国的PVC需求量将分不达到780万和1000万。图1.2 20012003 年我国聚乙烯年产量示意图单位:万t图1.3 20012003年我国聚乙烯国外进口示意图单位:万t图1.4 2003 年我国PVC 进口地区分布图我国 PVC 消费量增长专门快,1990年表观消费量为71.34万吨, 1995年上升到186.94 万吨,2000
45、年为 462 万吨,2001年550,2002年588万吨,可能2005年表观需求量将达860万吨、2010年达到 978 万吨。2001年我国 PVC 进口地区分布为: 日本占25%、中国台湾占21、韩国占12、俄罗斯占10、美国占10、其他地区占22。图1.5 我国聚乙烯年消费量及预测示意图单位:万t我国化学建材行业的迅速进展为 PVC 提供了宽敞的市场进展空间,而建筑业的加快进展对PVC 建材将有专门大需求,特不是结构材料和装饰材料行业,可能到2010年各种 PVC 建材重点产品消费 PVC 将在 2000 年基础上翻两番, 达到 210220万吨。我国现有 PVC 异型材生产企业300
46、 多家, 管材厂约 400 家。从1997 年到 2001年底,我国异型材生产线从 1500 多条增加到2500多条以上,总生产能力达到135140万吨/年。我国塑料异型材和门窗行业差不多初具规模,生产能力已远远超过 200万吨/年, 2002年产量突破 100 万吨,门窗达 1.3 亿平方米以上, 占全国门窗应用总量的 25% 左右。可能2010年产能可达500万吨,门窗达3亿平方米,占门窗总量的4050, 行业内将形成2030家 10 万吨/年以上能力的异型材生产企业。我国 PVC 树脂生产企业 70余家, 遍布除西藏、海南和重庆市以外的省、市、自治区,其中90%是国有企业,近年来合资、股
47、份制企业也得到进展。目前我国 PVC装置除少数引进技术和设备的大型企业较好外, 总体水平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国外企业都向大型化进展, 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均较高, 并采纳计算机操纵系统, 产品质量好、性能稳定、 品种型号多,我国要紧采纳悬浮法和乳液法生产PVC 树脂,品种仅为国外牌号的 1/20 左右,产品附加值低, 适应性差。 国外发达国家 PVC 树脂品种牌号专门多,西欧有 800 多个,日本有 600 多个, 美国有 300 多个,且每个PVC 生产公司都拥有几百种牌号, 如日本信越化学公司有 348种 PVC 牌号。我国 PVC 产品应向精细化、专用化和系列化进展。国内许多
48、中、小型企业工艺落后、设备陈旧、生产能力小、成本高、产品单一,加上进口 PVC 严峻冲击国内市场, 有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已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3.2 中国PVC树脂价格异常波动对PVC制品行业的阻碍可能以后2年甚至2010年前,PVC产量将以年均310%以上的速度增长。2005年中国PVC需求量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PVC消费国,可能2005年和2010年中国的PVC需求量将分不达到780万和1000万。为此,国内外厂商纷纷加大投资,扩充PVC产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届时,西方发达国家PVC市场格局将在中国出现,使产品性能和生产成本颇具竞争优势,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集中度差、布局分散、生产成本
49、居高不下的中小型装置产品市场的时代将结束;到2005年中国PVC进口量将一改2003年往常PVC进口量呈现的增长趋势而有所下降,中国国内的市场也将出现产大于需的状况,竞争会远远大于目前;由此PVC原料市场价格变化将趋于稳定,给下游制品企业带来稳定的制造环境,有利于制品行业的整合和规模化进展。PVC需求增长的要紧缘故是建筑行业的进展。建筑行业对PVC的需求量将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进展中国家居民住宅的建设和持续的工业化进程都将极大地推动PVC树脂工业及其加工业的进展。国产塑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PVC加工行业面临严峻考验2003年9月,国家商务部公布了对进口PVC树脂反倾销调
50、查的裁定,PVC树脂价格由2003年年初的6500元/上升至2004年5月的9000元/,其他品种塑料原料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由于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为5年,且国际原油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预测塑料原料价格还将在以后较长的时刻内保持其较高价位。与此同时,由于竞争的加剧,塑料异型材及门窗、塑料管道价格受市场的制约涨价的空间专门小,各厂家已不堪重负,许多企业经营步履维艰。据了解,目前塑料异型材、塑料管道生产厂家仅受原材料涨价就将增加成本20%(2000元/)以上。目前国内相关企业50%以上已处于亏损或亏损的边缘,大量的订货合同难以执行。从长远来看,此情况可能导致多方面的不利阻碍:(1)行业大型
51、企业专门难在短期内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降低成本以适应其变化,从而造成行业性亏损。(2)个不中小生产企业为了生存只能靠多加低廉的填充物、减小型材壁厚、使用质次价低原辅材料等手段来降低成本,这将会严峻损害用户利益,阻碍产品质量和化学建材行业声誉,可能会造成塑料异型材及门窗、塑料管道行业的快速衰落,PVC原料价格飙升导致一些企业的短期行为和不正当竞争,以后再想树起良好形象将会难上加难。(3)PVC树脂行业和塑料异型材及门窗、塑料管道行业是一个紧密的产业链关系。树脂价格涨幅过大,而塑料异型材及门窗、塑料管道行业无法以提高产品价格来消化原材料涨价引起的成本上升,必将造成下游企业对塑料市场需求的减弱而最终会
52、阻碍到树脂的应用量,将会违反反倾销、促进民族经济进展的本意,使国家政策倡导的推广应用工作受挫。化学建材产业具有环保、节能等诸多优越性能,一直是国家特不重视的一个新兴产业,在房地产业拉动下,短短的十几年中,塑料型材、管材产业得到了长足进展。国家化学建材产业十五打算和2010年进展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05年,塑料管道的推广应用要紧以PVC-和塑料管道为主,在全国各类管道中市场占有率要达到50%以上;塑料门窗在全国的建筑门窗市场占有率达到20%,2015年达到40%。塑料原料大幅涨价将制约国内经济建设中大量需求的化学建材产品(包括塑料管道、塑料型材门窗行业)的进展。目前,上游树脂生产企业和下游塑料
53、加工行业企业的利润结构情况严峻不合理,二者生产成本增加的差不是巨大的,考虑到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只有给下游企业留有生存和合理的效益空间,才能使塑料加工行业走上持续、快速、协调、健康的进展道路。中国塑料加工协会已要求PVC制品加工行业企业不要因PVC树脂价格上涨而有降低产品质量的行为,幸免低价竞争,提倡合理竞争,与应用者共同营造一个生产、使用合格产品的市场环境,以促进塑料加工行业健康进展。同时也希望国家有关部委高度重视上述情况,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PVC塑料制品加工行业的健康进展。另外,为爱护合格管材生产企业会员单位的合理效益,维护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爱护先进,打击落后,打击市场上的假冒伪劣产品,保
54、证塑料管材产品质量,促进塑料管道行业的健康进展,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决定从2004年10月起,由专家组及部分相关生产企业共同制定管材产品行业指导价格,并依照原材料等方面的变化定期公布,供生产者、应用者以及相关部门在生产、销售、采购、制定招标文件及政策等方面参考。3.3 中国PVC制品需求分析高性能PVC专用树脂供不应求目前,正在进展的是大口径管材、家用耐热制品。2005年(如车防锈涂料、计算机外壳、护墙板、窗型材)、纤维增强的制品(如管材、机箱等阻燃PVC制品)以及用于包装的硬片膜制品。其进展重点大都集中在通用树脂市场,然而PVC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取决因此否能进一步提高PVC
55、树脂的物理性能,随着各种复合增塑剂、复合阻燃剂、耐热改性剂、冲击改性剂的进展,将为PVC制品打开更大的市场。为了使PVC制品能及时满足市场的需求,加工厂家研制了一系列新产品,一些树脂生产厂家也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的PVC合金专用粒料和粉料,如耐冲击的PVC瓶料,耐热电子电器专用料,鞋用PVC合金,医用PVC合金,阻燃抑烟无铅-钙PVC电线电缆复合料,耐辐射、抗静电PVC合金纤维增强PVC合金等专用料,以推动PVC市场的进展。另外,具有专门使用性能的特种PVC树脂逐渐在市场上得到广泛应用。如PVC糊用及掺混树脂、特种糊用PVC树脂、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树脂、粉末涂料用PVC专用树脂、超高分子质量P
56、VC专用树脂、超高汲取PVC专用树脂、消光专用树脂、溶液聚合型共聚树脂、弹性体专用PVC树脂等。PVC制品品种繁多,应用范围宽敞,市场需求强劲目前,全球PVC消费以硬制品为主,占总消费量的59.83%,软制品占32.88%,其他只占7.29%,而中国PVC消费分两大部分:软制品要紧包括电线电缆、各种用途的膜(依照厚度不同可分为压延膜、防水卷材、可折叠门等)、铺地材料、织物涂层、人造革、各类软管、手套、玩具、塑料鞋以及一些专用涂料和密封剂等;硬制品(要紧包括门窗、各种型材和管材、硬片、瓶等)。近几年,随着建筑业的进展,中国PVC消费构成变化较大,硬制品比例不断提高,现在中国硬制品比例已近60%。
57、塑料建材持续快速进展“十五”前三年,塑料管道和塑料门窗的生产设备已由引进国外先进设备进展到自选研制开发,国产设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20世纪90年代初期先进水平,部分产品差不多批量出口国际市场。塑料管道、塑料门窗、新型防水材料、建筑涂料、装饰装修材料等几大类塑料建材产品的生产能力差不多能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目前塑料管材和异型材在建筑用管材及门窗中平均使用比例已分不超过30%和15%,2003年塑料管材和型材总产量已达280万以上。“十五”打算中PVC化学建材进展目标为:“十五”期间乃至今后十年,建筑业的进展将为塑料建材行业的进展开发宽敞的市场进展空间。“十五”期间,建筑业增加值可能每年在5000亿
58、元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以上。城镇新建住宅每年仍将以5亿2左右的规模进展。2005年,都市化水平达到35%以上,城镇基础设施将有较大的进展。PVC管材消费量最大,市场前景好塑料管道是化学建材的重要门类之一,种类多,增长幅度大,市场前景看好,进展空间宽敞。在众多的PVC制品中,PVC管道是各种塑料管道中消费量最大的品种。目前,各种塑料管道生产企业近1000家,生产线已达3000多条,生产能力初步可能达350万,生产量为150万以上,占全国各类管道应用量的50%以上,在城镇建筑业、水利建设和农牧业生产等领域大量应用,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进展不可缺少的新型管道,越来越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近几年
59、,中国塑料管道产业进展专门快,品种、规格在不断增加,产品质量在不断提高,企业规模在扩大。其中万吨级产能的生产企业超过70家,10万级的企业也有10家左右,其中PVC-管材生产企业年生产规模超过1万的企业60多家。随着国家对环境爱护的日益重视,以后5年内国家将在排水管网建设方面投入巨资,这意味着塑料埋地排水管的进展市场空间加大。2003年塑料管道增长幅度超过23%,高于塑料制品8%增幅,也高于塑料制造业中要紧品种的增幅。2004年第1季度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塑料管材增幅仍创新高,超过2003年同期增幅的34.5%,为塑料制造业各品种增幅之冠。在“十五”期间,塑料管的推广应用要紧以PV
60、C-和塑料管为主,并大力进展其他新型塑料管。到2010年,塑料管道在全国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中,建筑排水管道80%采纳塑料管,建筑雨水排水管道70%采纳塑料管,都市排水管道的塑料管使用量达到30%,建筑给水、热水供应和供暖管道80%采纳塑料管,都市供水管道70%采纳塑料管,都市燃气塑料管(中低压管)的应用量达到60%,建筑电线穿线护套管90%采纳塑料管。PVC型材门窗向大规模化、高品质方向进展PVC门窗作为新型建筑材料被世界誉为20世纪乃至21世纪继木门窗、钢门窗、铝合金门窗之后的第4代门窗。塑料型材与门窗应用量在全国范围内仍有较大幅度增长。到2003年底,全国型材生产线4000余条,总生产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1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
- 2025年氢能重卡技术创新在环保行业的应用前景报告
- 观察鱼 教学设计-科学一年级下册教科版
- 2025年中国高性能改性塑料合金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在康复医疗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报告
- 基于5G技术的2025年交通运输数字化转型策略研究
- 1.13 近似数说课稿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2024七年级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 2025年垃圾填埋气发电设备智能化改造与碳减排效益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高档装饰灯具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高纯铌材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2025届春季厦门银行校园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第一次城乡联考2026届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无人机培训课件范本图片
- 2025年安全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 颅脑外伤创伤课件
- 车间落地品管理办法
- 生活委员课件
- 国家开放大学《人文英语4 》期末机考题库
- 民事赔偿赔协议书
- 成人术中非计划低体温预防与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
- 格尔木瑞诚气体有限责任公司搬迁升级改造项目报告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