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乡愁诗两首综合资源课文说明一、背景说明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都在大陆,他们也都出生在大陆。余光中1928 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 1949 年去香港, 1950 年去台湾。席慕蓉 1943 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49 年由南京迁居香港, 1954 年赴台。一方面,两位诗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一往深情,极其钟爱,他们承继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在两位诗人的其他许多作品中,都弥漫着乡愁情绪。如余光中的:昨夜,月光在沙上铺一条金路
2、,渡我的梦回到大陆。(舟子的悲歌)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枕我的头颅,白发盖着黑土在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我便坦然睡去,睡整张大陆(当我死时)给我一瓢长江水啊长江水酒一样的长江水醉酒的滋味是乡愁的滋味 (乡愁四韵)我是神经导电的大陆饮尽黄河水也不能解渴扪着脉搏,证实有一颗心还没死去还吸收,还呼吸雷雨的空气我的血管是黄河的支流中国是我我是中国(敲打乐)席慕蓉的诗中也有不尽的乡愁:而我们总是要一唱再唱想着草原千里闪着金光想着风沙呼啸过大漠想着黄河岸啊阴山旁英雄骑马啊骑马归故乡( 出塞曲)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长城谣)风沙的来处有一个名字父亲
3、说儿啊那就是你的故乡长城外草原千里万里母亲说儿啊名字只有一个记忆风沙起时乡心就起风沙落时乡心却无处停息(狂风沙)就这样一直走下去吧在风沙的路上要护住心中那点燃着的盼望若是遇到族人聚居的地方就当作是家乡从斡难河美丽的源头(祖训)二、诗歌解读1余光中的乡愁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这是一种特殊的 “分离”)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这样我们看到这首诗构
4、思的巧妙,四节诗以时空的隔离与变化来层层推进诗情的抒发,如油画的着色,那色彩便是乡愁,一层层加深。小时候离家读书,乡愁惟有通过那小小的邮票以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这思念的对象既是母亲,也是故乡。在这里,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 ! 诗到了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氛围更强,载不动,许多愁。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
5、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乡愁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人表达出来后却实现了物化,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而是投射于具体的对象上。这也是诗人写诗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这种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艺术效果,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正语反出,以一种轻描和淡写, 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 反衬出浓烈的思乡情绪;“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表数量的词语也运用得很准确。这首诗的形式美非常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
6、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长句与短句互相变化错落,体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基调。2席慕蓉的乡愁席慕蓉的故乡,在她诗中是在“长城外” “阴山下”的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儿出生,也不在那儿长大,更不能回故乡去看看(直到1989 年在她 46 岁时,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 。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面对着人为的山河阻隔,在遥远的海岛上,她与故乡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寄
7、托无限的乡愁。这是一首短诗,总共三节七行,却别出心裁,诗味隽永。把乡愁写得缠绵悱恻,令人唏嘘感叹。总的来看,这首诗是诗人在当下的时间状态下对过去的怀想,三节诗大致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有一种喜悦,有一丝忧愁;第二节写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第三节写离别后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三节诗,三个画面,意境深远,被笼罩在乡愁的怅惘中不能自已。一开始,诗人用月夜的笛声来营造整个诗的缓慢低回凄清的氛围,把人带进梦幻般的意境中;然后用一个新奇的比喻,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怅惘,类乎通感的写法,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独特而有新意,脱离了俗套;而后诗人又以实注虚,用故乡的“面
8、貌”和那种“怅惘”的心情比作“雾里的挥手别离”这一非常具有画面感的场景,使读者进一步体会乡愁的滋味;最后诗人点出乡愁,又用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比喻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诗人用不可能的事(现实中并没有那种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来比方,为的只是说明:乡愁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诗作到此,戛然而止,一缕乡愁却传给了读者。在思想意蕴深度的开掘上,这首诗不如前一首那样有明显的升华;但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这首诗对于那些两岸长期阻隔,亲人不得团圆的人来说,照样能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所以它仍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关于练习一、朗读这两首诗,回答下面的问题。设题意图:使学生了解这两首诗艺术表现手法上的
9、精彩之处,并谈一点自己的欣赏心得。1这两首诗用了哪些形象表现乡愁?用了哪些巧妙的比喻?有什么表达效果?余光中的诗,用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种形象来表现乡愁,同时这也是诗人用来作为被比喻的对象;席慕蓉的诗,用了月夜的笛声、雾里的挥手别离和没有年轮的树这三种形象来表现乡愁,同时,诗人把故乡的面貌比作雾里模模糊糊的挥手别离,把乡愁比作没有年轮的永不老去的树。这两首诗的比喻,都把非常抽象的乡愁写得具体可感,形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2余光中的乡愁 ,其结构美和音乐美表现在哪里?这首诗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其音乐美则主要表现在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3这两首诗你更喜欢哪一首?说说你的
10、理由。设题意图: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立的看法。答案略。二、下面是现代诗人李广田写的一首乡愁 ,与课文进行比较,说说这三首诗各有什么特色。(诗见课本)设题意图:扩大学生阅读视野,在相同题材作品的对比中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学生回答不了,读一读也可。余诗:以时间的变化,选择几个具体的富含深意的形象,来层层推进诗情的表达,最后将乡愁上升到民族和国家的高度;席诗:用三个典型的画面和几个有独创性的比喻,来抒写心中的乡愁,对故乡永远的怀念;李诗:找寻一个独特的角度,把故园的小池塘和萧风中两岸的芦笛,作为诗人产生乡愁的引线,使乡愁具有一种普遍的弥漫性;几个意象,组成清冷的画面,极有艺术感染力。三、
11、背诵这两首诗。设题意图:让学生积累名篇,培养语感,打好新诗鉴赏的基础。教学建议一、乡愁是文学中常写常新的题材。就诗歌体裁说,古代作家写过很多这类题材的好作品,现当代相当多的诗人也写过同题诗。教师可以准备一下,找几首有代表性的诗作,借以导入新课,也可作为学生课外学习的材料。二、适当联系台湾与大陆长期隔离这一政治现实来讲解这两首诗 (尤其是余光中的诗),这样可以使诗歌获得更深广的历史和现实内容。当然,这两首诗也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海峡两岸诗人文化上的认同感。教学时要注意把握这一点,不必离开诗本身渲染这两首诗的政治色彩。三、余光中和席慕蓉是在大陆有较大影响的诗人,教师可介绍学生课外阅读余光中诗
12、选(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0 年版)和席慕蓉的无怨的青春 (时代文艺出版社 2000 年版),进一步了解这两位台湾诗人。四、加强诵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仅供朗读时参考。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别离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有关资料一、诗人简介1余光中余光中, 1928 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当代诗人和诗
13、评家。 1946 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 1948 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 1953 年 10 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诗作有乡愁 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选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 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雕细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唱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他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他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
14、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中国小百科全书文学与艺术 ,团结出版社 1995 年版)2席慕蓉席慕蓉, 1943 年生于四川,祖籍内蒙古乌兰察布,现居台湾。当代诗人、散文家。毕业于台湾师大艺术系、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诗集有画诗七里香无怨的青春时光九篇等。席慕蓉写诗,为的是“纪念一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一个曾在我心中存在过的小小世界” (无怨的青春代序此刻的心情 )。她的抒情诗情柔缠绵,诗意浓郁,读之仿如步入一个“满园郁香”的艺术世界。二、重读乡愁(刘向东)我喜爱乡愁的另一个重要缘由,说得大些,是它让我对古典诗词有了新的进一步的省认,说得小些再小些,是它使我看到模仿也是
15、新诗出新的一条途径。余先生善于继承传统诗词,他的诗作,大多与继承传统有关,以乡愁最为典型。据吴奔星先生考证,乡愁是在体裁风格上模拟南宋蒋捷的 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细细读来,余对蒋的承继、借鉴是显而易见的,但我确信,这种承继与借鉴实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而是新的思维与智力空间中的自觉地对一种文化精神与理想的体察。一个诗人,怎么可能不受以往诗歌传统的影响,又怎么可能不依靠业已取得的艺术经验和成就呢?搬着典籍往前翻,诗篇一层摞着一层,青出于蓝胜于蓝的例子随处可见。如果我冒昧地把余
16、先生这样的承继与借鉴也叫作 “模仿”,我想对余先生也不会有什么伤害的,因为谁也不能伤害乡愁这样出色的诗篇。学着在体裁风格上模古人一把,再模今人一把,有什么可脸红耳热的呢,只要能像余先生那样干得好!(选自诗人喜爱的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7 年版)三、乡愁赏析(李元洛)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余光中多年来写了许多以乡愁为主题的诗篇,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正像中国大地上许多江河都是黄河与长江的支流一样,余光中虽然身居海岛,但是,作为一个挚爱祖国及其文化传统的中国诗人,他的乡愁诗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
17、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有如百川奔向东海, 有如千峰朝向泰山, 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
18、 “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在意象的组合方面, 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组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语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 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 一表现为音乐美。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统一的美。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 2025-2026学年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统编版
- 象棋学习课件
- 豌豆种植科学课件
- 2025版厦门市区婚姻解除财产分配及子女抚养监护合同
- 2025版智慧家居产业财务顾问及市场拓展合同
- 2025版建筑节能材料研发与应用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商务会议场地及专业设备租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大型会展活动策划合同
- 2025版外卖配送服务合同综合管理范本
- 2025版全新真石漆外墙施工及维护一体化合同
- 驾驶员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卷含答案
- 污水处理站运行记录台账范本
- 2025年消毒供应室业务学习考试试题(附答案)
- 校园基孔肯雅热防控措施课件
- 图像特征提取讲解
- 多彩贵州地方课程课件
- 劳技自制收纳盒课件
- 《管理学基础与实务》 课件全套 曾宪达 第1-11章 管理与管理者- 管理创新
- 2025年复工复产考核试题及答案
- 快餐公司门店设备夜间关闭管理制度
- 【公路监理大纲】公路工程监理大纲(含桥隧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