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1_第1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1_第2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1_第3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1_第4页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习题集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绪 论 1-1观测误差1.1.01为什么说观测值总是带有误差,而且观测误差是不可避免的?1.1.02观测条件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它与观测结果的质量有什么联系?1.1.03测量误差分为哪几类?它们各自是怎样定义的?对观测成果有何影响?试 举例说明。1.1.04用钢尺丈量距离,有下列几种情况使量得的结果产生误差,试分别判定 误差的性质及符号:(1)长不准确;(2)尺尺不水平;(3)估读小数不准确;(4) 尺垂曲;(5)尺端偏离直线方向。1.1.05在水准测量中,有下列几种情况使水准尺读数带有误差,试判别误差的 性质及符号:(1)视准轴与水准轴不平行;(2)仪器下沉;(3)读数不准确;(4)水

2、准尺下沆。 1-2测量平差学科的研究对象1.2.06何谓多余观测?测量中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1.2.07测量平差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1-3测量平差的简史和发展1.3.08高斯于哪一年提出最小二乘法?其主要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1.3.09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测量平差得到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那些 方面? 1-4本课程的任务和内容1.4.10本课程主要讲述哪些内容?其教学目的是什么?第二章误差分析与精度指标 2-1正态分布2.1.01为什么说正态分布是一种重要的分布?试写出一维随机变量X的正态分布概率密度式。 2-2偶然误差的规律性2.2.02观测值的真误差是怎样定义的?三角形的闭合差是什

3、么观测值的真误差?2.2.03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大量的偶然误差呈现出什么样的规律性?2.2.04偶然误差*服从什么分布?它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各是多少? 2-3衡量精度的指标5何谓精度?通常采用哪几种指标来衡量精度?6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同一个量进行若干次观测得到一组观测值,这 些观测值的精度是否相同?能否认为误差小的观测值比误差大的观测值精度 高?7若有两个观测值的中误差相同,那么,是否可以说这两个观测值的真误 差一定相同?为什么?8为了鉴定经纬度的精度,对已知精确测定的水平角a=45000 00”作12次观测,结果为: TOC o 1-5 h z 450006”445955”445958”

4、450004”450003”450004”450000”445958”445959”445959”450006”450003”设a没有误差,试求观测值的中误差。9有一段距离,其观测值及其中误差为345.67m+_15mm试估计这个观测值的真误差的实际可能范围是多少?并求出该观测值的相对中误差。2.3.10 已知两段距离的长度及其中误差分别为300.465m+_4.5cm及660.894m+_4.5cm,试说明这两段距离的真误差是否相等?它们的精度是否等?2-4精度、准确度与精确度试写出协方差的定义式,并说明它是怎样描述这两个观测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两个独立观测值是否可称为不相关观测值?而两个观

5、测值是否就是不独立观测值呢?相关测量值向量X的协方差阵是怎样定义的?试说明Dx中各个元素的含 义。当向量X中的各个分量两两相互独立式,其协方差阵有什么特点?试写出描写两个观测值向量X和Y之间相互关系的互协方差阵的定义式, 并说明Dy中各个元素的含义。何谓准确度?何谓精确度?当观测值中不存在系统误差时,精确度就是精度吗? 2-5测量不确定度测量数据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度是怎样定义的?不确定度评定的标准是什么?2-6综合练习题社队某量进行了两组观测,它们的真误差分别为:第一组:3, -3,2,4 , -2, -1,0 , -4,3 , -2第二组:0, -1 , -7,2,1 , -1,8,0 ,

6、-3,1试求两组观测值的平均误差 &、隹和中误差c、鸟,并比较两组观测值的精度。设有观测值向量X= L1 L 2 T已知CTt1=2秒,CTt2=3秒,(T t1t2 =-2秒2,试写出21其协方差阵DXx。设有观测值向量X= L1 L2 L3】的协方差阵口触=,试写出观测值L1、 31AA3133L2及L3的中误差以及协方差 (T L1L2、 (T L1L3 和 L L2L3o第三章协方差传播律及权 3-1数学期望的传播3. 1.01数学期望是怎祥定义的?何谓数学期望的传播?试写出数学期望传播的运算公式.例如.已知同精度观测值=x(i=1,2,、,n)的数学期望均为 小,问其算术平均值x=1

7、 Xi的数学期望等于多少? n i 1 3-2协方差传播律3.2.02什么是协方差传播律?其主要用来解决什么问题?3.2.03协方差传播律主要包含哪几个公式?试写出这些公式的推导过程。3.2.04能否说协方差传播律就是误差传播律?为什么?3.2.05当观测值的函数是非线性形式时,应用协方差传播律应注意哪些问S?试举例说明之。3. 2. 06试简述应用协方差传播律的计算步骤。3.2.07下列各式中的Li(i = l , 2, 3)均为等精度独立观测值,其中误差为(T ,试求X的中误差:X=1/2(Li+L2)+L3X=LL2/L33.2.08 巳知观测值的中误差(T 1=(T 2=(T , (T

8、12 =0,设 X=2L+5,Y =Li -2L 2,Z=LL,t=X+Y,试求X,Y,Z和t的中误差。3. 2. 09已知独立观测值L1,L2的中误差为(T1和(T 2,试求下列函数的中误 X=L 1-2L2;Y=0.5L i2+LiL2;Z=sinL 1/sin(L 1+L2).3.2. 10设有观测值向量L =L1 L2L3T,其协方差阵为 TOC o 1-5 h z 400、DLl=030 ,002)试分别求下列函数的方差:F1-L1 -3L 3;F2 =3L2L3。6-1 -2 (3)3.2.11设有观测值向量L = L l L2 L3 T,其协方差阵为DLl= -141-212试分

9、别求下列函数的方差:F i=Li+3L2-2L3;1(2)F 2=Li2+L2 + l| o3. 2. 12 已知观测值向量L及其协方差阵DLl,组成函数X=AL,Y=BX试求协方差CXl, DYl 和 DXy.3. 2. 13设有观测值向量L=Li L 2 Lit,其协方差阵为3 0)DLl= c 0 41I/1 23. 2. 14L 2和L 3. 2. 14L 2和L 3及其协方差阵为屯 1r|1ni1,Du D12 D13 D21 D22 D23 Du D32 D33 0 现组成函数(x=al+ay=bl+bz=cl+g式中,A,B,C为系数阵,A。, Bo,CO为常数阵.令W=X Y

10、Z试求协方差阵 即3. 2. 15 已知边长S及坐标方位角a的中误差各位(7 s和6“,试求坐标增量 AX=SZ cos a和AY=SZ sin a的中误差。3 2. 16设有同精度独立观测值向量L=L1 L 2 L 3厂的函数为Yu&BsL1, Y=a AB-L2sin L3式中,aAB和SA叨无误差的已知值,测角中误差 (T =1,试求函数的方差 J, 42及协方差。y1y2。2. 17 在图3-1 的 AABC中,由直接观测得 b = 106. 00m 0.06m, B= 29 0 39 1和丫=120 07 2,试计算边长c及其中误差 小2. 18 在图3-2的A ABC中测得/ A

11、(ta,边长bbb, a山,试求三角 形面积的中误差(Tso2.19由已知点A(无误差)引出支点P,如图3-3所示。a。为起算方位角, 其中(7 0,观测角B和边长S的中误差分别为(TB和(TS,试求P点坐标X, Y的10协方差阵。图323. 2. 20为了确定图3-4中测站A上B、C、D方向间的关系,同精度观测了三 个角,其值为Li=45 02 , L2 =85 00, L 3=40 0 1。设测角中误差 6=1, 试求:(1)观测角平差值的协方差阵;(2)观测角平差值(2)观测角平差值L、i关于L3的协方差。 3-3协方差传播律的应用3- 3. 21水准测量中两种计算高差中误差的公式为(T

12、hAE=7N (T站和(ThAB=7S (T公里,它们各在什么前提条件下使用?(T x = .N(T x = .N推导过程,并说明此式使用的前提条件。怎样计算交会定点的点位方差?纵向方差及横向方差各是由什么因素引 起的误差?在巳知水准点A B(其高程无误差)问布设水准路线,如图 3-5所示。路线长 为S =2km,S2 =6km,S3 =4km,设每千米观测高差中误差 a = 1.0mm,试求:1111(1)将闭合差按距离分配之后 Pl,P2两点间高差的中误差;(2)分配闭合差后Pl点高程的中误差。在水准测量中,设每站观测高差的中误差均为1cm,今要求从已知点推算待定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 5c

13、m,问可以设多少站?若要在两已知高程点间布设一条附合水准路线(图 3-6),已知每千米观测中误差等于5.0mm,欲使平差后线路中点C点高程中误差不大于10mm问该线路长度最多可达几千米?(提示:HC=H+h1, H:=H-h2, H=( hC + H;)/2) TOC o 1-5 h z 上】瓦O0ACB3. 3. 27 在图3-7中,由已知点A丈量距离S并测量坐标方位角a,借以计算 P点的坐标。观测值及其中误差为 S = 127.00mmt0.03m, a =30 00 2.5,设 A点坐标无误差,试求待定点 P的点位中误差(TPo3. 28有一角度测4测回,得中误差0.42问再增力口多少测

14、回其中误差为 0. 28?在图3-8的梯形稻田中,测量得上底边长为 a=50. 746m下底边长为b = 86. 767m,高为 h = 67.420m,其中误差分另为 (ra=0.030m,(rb=0.040m,6 h=0.034m, 试求该梯形的面积S及其中误差(7S设图3-9的 ABC为等边三角形,观测边长和角度得观测值为b(T b=1000m 0. 015m, a = 0 =60 0 000,且为使算得的边长 a具有中误差 人 =0. 02m,试问角a和B的观测精度应为多少?3-4杈与定权的常用方法3 3-912权是怎样定义的?权与中误差有何关系?有了中误差为什么还要讨 论权?_2在公

15、式中R 二粤中,表示什么?仃2能否是不同量的观测值的方 二 i差?什么叫做单位权、单位权观测值及单位权中误差?对于某一个平差 问题,它们的值是惟一的吗?为什么?4. 34 水准测量中的两种常用定权公式 Pi = 和Pi=各在什么前提条 -iS件下使用?试说明两式中C的含义。4. 35 设某角的三个观测值及其中误差分别为30 4120 2.030 41264.030 41161.0现分别取2.0、4. 0及1.0作为单位权中误差.试按权的定义计算出三组不同 的观测值的权,再按各组权分别计算这个角的加权平均值X及其中误差仃八x3. 4. 36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应用水准测量测定了三角点A,B,C之

16、间的高差,设该三角形边长分别为 S1 =10km, & =8km,S3=4km,令40km的高差观测值为 单位权观测,试求各段观测高差之权及单位权中误差。3.4.37设n个同精度观测值的权为P,其算术平均值的权为P,问P与P的关系 如何?3. 4. 38设一长度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的权为1,求长为D的直线之丈量结果 的权。4. 39在图3-10中,设巳知点A, B之间的附合水准路线长为80km,令每千米 观测高差的权等于1,求平差后线路中点(最弱点)C点高程的权及该点平 差前的权。以相同精度观测/ A和/B,其权分别为Pa =1 ,P b= 1 ,已知(TB =8试 42求单位权中误差(T0和

17、/A的中误差GA。设对/ A进行4欢同精度独立观测,一次测角中误差为2. 4已知4次算术平均值的权为2。试问:(1)单位权观测是什么?(2)单位权中误差等于多少? ( 3)欲使/ A的权等于6,应观测几次?设对A角观测4次,取平均得a值,每次观测中误差为3,对B角观测9 次,取平均得B值,每次观测中误差为4试确定a, B的,权各是多少?解令C = l ,则由定权公式Ni P i= L C 覆 行P =4, Pb=9。试问以上这样定权对吗?为什么?设对某一长度进行同精度独立观测,已知一次观测中误差(r=2mm,设4次观测值平均值的权为3。试求:(1)单位权中误差 。;(2)一次观测值的 权;(3

18、)欲使平均值的权等于9,应观测几次?在相同条件下丈量两段距离 S1=100m &=900m设对S1丈量3次平均 值的权PS1=2mm试求对&丈量5次平均值的权Ps20由已知水准点A,B和C向待定点D进行水准测量,以测定 D点高程 (图3-11 )。各线路长度为Si =2km, S2 =S3 =4km,S4=1km设2km线路观测高差 为单位权观测值,其中误差(T0=2mm试求:(1)D点高程最或是值(加权平均值) 的中误差(7D;(2)A、D两 点间高差最或是值的中误差(7 ADo设有水准网如图3-12所示。网中A,B和C为已知水准点,Pi =Ps =P5 =2, P2=R =5,单位权中误差

19、(T0=2mm式求:(1) D点高程最或是值(加权平均 值)之中误差;(2)C、D两点间高差最或是值之中误差(TCDo143-5协因数和协因数传播律什么叫做协因数? H么叫做相关权倒数?它们与观侧值的方差或协 方差有何关系?观测值向量的协因数阵和权阵各是怎样定义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 系?5.49设观测值向量L的协因数阵为Qll,权阵为Pll,试问(1)协因数阵的 n1nnnn对角元素Q是观测值Li的权倒数吗? ( 2)权阵的对P是观测值L的权吗?为什 TOC o 1-5 h z 3. 5. 50何谓协因数传播律?其主要用来解决什么问题?3-5.51协因数传播律主要包含哪几个公式?试写出其推导过

20、程。3.5.52什么是权倒数传播律?试写出其公式并说明应用该公式的前提条件。5. 53巳知观测值向量L的协因数阵为l3 1、, 一Ql=,试求观测值的权Pl1和Pl2。1-1 2 )已知观测值向量L的权阵为1-24 J试求观测值的权PL1和PL20设有观测值向量L=L1 12厂的权阵为3Pll= 5 5 ,3 915 5 J15单位权方差仃单位权方差仃0 =3.试求a2,仃2 ,12 12 以及 Pl1 和 Pl2o3.5.56已知观测值向量L的协方差阵为DLL= 2-1-13以及L1的协因数Q1=2,试求单位权方差仃2,权阵PLl和P.1, Pl2053.5.57已知观测值向量3.5.57已

21、知观测值向量L的协方差阵为-2123.5.58-2123.5.58已知观测值向量Z=X31 w的权阵为6D LL= 02单位权方差a0=2,现有函数F=L1+3L2-2L3,试求:(1)函数F的方差D和协因数 Q;(2)函数F关于观测值向量L的协方差阵E和协因数阵Ql3 1 TOC o 1-5 h z ,20102TU32试求P XX, P YY 以及P已知观测值向量L的协方差阵为Dll=/4 TiT 2观测值 L 1 的权 P - = 1 ,现有函数 F i = Li+3L2 4, F2=5Li L2 +1 ,试求:(1) F 1与F 2是否统计相关?为什么? (2) F 1与F2的权Pfi

22、和 P F 2 o设有一系列不等精度的独立观测值L 1, L 2和L 3,它们的权分 别为P 1 , P2和P 3,试求下列各函数的权倒数(协因数):(1 ) X=店L 1;一_1 一 -、-Y= (L1+L2) + L 3 216(3 ) Z = L2 L33. 5. 61已知观测值a、b、c的权分别为Pa = P b=2, Pc=3, x = 3 0 y =60。(无误差),试求函数 A = a2 sinx + b cos x + 2c 2 sinx 2 cosy 的权 Pa。3. 5. 62设有函数尸=f i x + f 2 y ,其中x = a 1L1+ 0C2L2 +anLn,y =

23、 B 1 L 1+ B 2 L 2+ B n L n,a】,B1(i = l, 2,,n)为无误差的常数,而LPF3.5.63已知观测值向量l的协因数阵为Q L L =鱼12,的协因数阵Q已知观测值向量L的协因数阵为设有函数1鱼1而LPF3.5.63已知观测值向量l的协因数阵为Q L L =鱼12,的协因数阵Q已知观测值向量L的协因数阵为设有函数1鱼121111L,L,试求协因数阵 Q yy, Qyz, Qxz, Qyw, Qz w 和 Q ww 3 . 5 . 6 5 在途3 1 3中,令方向观测值1 ( i = 1 , 2 ,,10)的协因数阵Q u=I,试求角度观测值向量L的协因数阵Q

24、ll。613 . 5 . 6 6 在图3 1 4中,令方向观测值1 ( i = 1 , 2 ,,12)的协因数阵Q u=I,试求角度观测值向量L的协因数阵Q llo813.5.67已知独立观测值向量L的协因数阵的单位阵,组成方程31V = B X L n1 nt t1 n1B T B X-B TL= 0式中,BTB为可逆阵。由上式得解向量X= (B tB) 1 B t L17后,即可计算改正数向量V和平差值向量L = L + V。c图3 13(1 )试求协因数阵Q XX和Q於c图3 13(2)改正数向量V与X, V与 是否相关?试证明之。 3-6由真误差计算中误差及其实际应用Z W:在菲列罗公

25、式 =1中,Wi代表什么量? n是观测值的个数 3n吗?计算得到的(7B是什么量的中误差?一个观测对的差数d是双观测差的什么误差?为什么?3.6.70在公式仃。P 是什么量的权? n等于什么?求得的单位权中误差代表什么量的中误差?6. 71某一距离分三段各往返丈量一次,其结果如表3-1所示。令1km 量距的权为单位权,试求:(1)该距离的最或是值S;.(2 )单位权中误差;(3)全长一次测量中误差;18(4)全长平均值的中误差;(5 )第二段一次测量中误差表3-1t号往测/m返测/m11 000. 0091 000. 00722 000.0112 000. 00933 000. 0083 00

26、0. 0103. 6. 72有一水准路线分三段进行测量,每段均作往返观测,观测值见表 32.路线长度/tm往局差An返测高差/m2.22. 5632. 5655.31.5171,5131.02. 5262. 526表3-2令2km观测高差的权为单位权,试求:(1 )单位权中误差;(2)各段一次观拥高差的中误差;(3)各段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4)全长一次观测高差的中误差;(5 )全长高差平均值的中误差 3-7系统误差的传播3. 7. 73何谓观测值的综合误差?它包括哪些误差?观测值的综合方差是怎样定义的?试写出系统误差的传播公式及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联合传播公式。用钢尺童距,共测量12个尺段,

27、设量一尺段的偶然中误差(如照准误差 等)为cr = O. 0 0 1m,钢尺的检定中误差为e=0. 0 0 0 2 m ,试求全长综合中误差(T全。设有相关观测值L的两组线性函数n119Y = F L+ Fo si sn n1 si已知L的综合误差为? =+写,式中和&分别为观测值L的偶然误差与系统误 ni ni nini ni差,L的协方差阵为试求Z的综合方差阵D一一 , T、E ( QzQy )。图ZZ=E (QzQzD及Z与Y的综合协方差阵D ZY 3-8综合练习题3.8. 77 在图3-i5的AAB P中,A, B为已知点,Li、L2和L3为同精度 独立观测值,其中误差(T = i,试

28、求平差后P点坐标x、y的协方差阵。3.8.78有一水准路线如图3-i6所示。图中A, B点为已知点,观测高差h 1和 h2以求P点的高程。设hl和h2的中误差分别为 门和(T2,且已知(71=2(72, 单位权中误差(7。=,若要求P点高程的中误差(7p=2mn,那么,观测精度(73.8.79巳知观测值向量QUL2T3.8.79巳知观测值向量QUL2T的协方差阵为D LL =3 -i-i 2设有观测信函数 Y 数 Y i = 2LiL2 和 Y2 = Li + L2 ,试求协方差 (TY1Y2 (TY1L 和(TY2L1。3.8.80 已知距离3.8.80 已知距离AB =i00m 丈量次的权为2,丈量4次平均值的中误差为2cm若 以同样的精度丈量距离CD i6次,CD =40 0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