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 / T 367200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物内部及周边地区安全技术防范用视频监控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技术要求,是设计、验收安全技术防范用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依据。本标准适用于以安防监控为目的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中的电视监控系统的设计,其他领域的视频监控系统可参照使用。本标准的技术内容仅适用于模拟系统或部分采用数字技术的模拟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2、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870219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T 152111994 报警系统环境试验GBT 154081994 报警系统电源装置、测试方法和性能规范(idt IEC 60839-1-2)GB 167961997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 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GBT 176262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 176263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 17626519
3、9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 742000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51994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JGJT 1619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视频 video基于目前的电视模式(PAL彩色制式,CCIR黑白制式625行,2:1隔行扫描),所需的大约为6MHz或更高带宽的基带信号。3.2 视频探测 video detecting采用光电成像技术(从近
4、红外到可见光谱范围内)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3.3 视频监控 video monitoring利用视频探测手段对目标进行监视、控制和信息记录。3.4 视频传输 video transmitting利用有线或无线传输介质,直接或通过调制解调等手段,将视频图像信号从一处传到另一处,从一台设备传到另一台设备。本系统中通常包括视频图像信号从前端摄像机到视频主机设备,从视频主机到显示终端,从视频主机到分控,从视频光发射机到视频光接收机等。3.5 视频主机 videocontrollerswitcher3.6 报警图像复核 video check to alarm当报警事件发生时
5、,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自动实时调用与报警区域相关的图像,以便对现场状态进行观察复核。3.7 报警联动 action with alarm报警事件发生时,引发报警设备以外的其他设备进行动作(如报警图像复核、照明控制等)。3.8 视频音频同步 synchronization ofvideo and audio指对同一现场传来的视频、音频信号的同步切换。3.9 环境照度 environmenta lillumination反映目标所处环境明暗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光通量。参见附录A。3.10 图像质量 picture quality指能够为观察者分辨的光学图像质量,它通常包括像素数量、分
6、辨率和信噪比,但主要表现为信噪比。参见附录A。3.11 图像分辨率 picture resolution指在显示平面水平或垂直扫描方向上,在一定长度上能够分辨的最多的目标图像的电视线数。参见附录A。3.12 前端设备 terminal device指分布于探测现场的各类设备,在本系统中,通常指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相关设备(如镜头、云台、解码驱动器、防护罩等)。3.13 分控 branch console通常指在中心监控室以外设立的控制和观察终端设备。3.14 视频移动报警 video moving detecting指利用视频技术探测现场图像变化,一旦达到设定阈值即发出报警信息的一种报警手段。
7、3.15 视频信号丢失报警 video loss alarm指视频主机对前端来的视频信号进行监控时,一旦视频信号的峰峰值小于设定值,系统即视为视频信号丢失,并给出报警信息的一种系统功能。4 技术要求4.1 系统基本构成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传输、控制及显示记录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前端部分包括一台或多台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镜头、云台、防护罩、解码驱动器等;传输部分包括电缆和或光缆,以及可能的有线无线信号调制解调设备等;控制部分主要包括视频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操作键盘、各类控制通信接口、电源和与之配套的控制台、监视器柜等;显示记录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录像机、多画面分割器等。图1 系统共同部
8、分基本组成根据使用目的、保护范围、信息传输方式、控制方式等的不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可有多种构成模式。本标准仅对各种不同类型视频监控系统的共同部分提出了通用技术要求。各种不同的视频监控系统的共同部分的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4.2 系统设备要求4.2.1 系统各部分设备选型4.2.1.1 应满足现场环境要求和功能使用要求,同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关技术要求。4.2.1.2 前端设备可为分离组合型摄像机、也可为一体化摄像机。4.2.1.3 传输设备可以为普通的电缆,也可以为光调制解调设备与光纤配合,也可以为微波开路传输设备。4.2.1.4 显示设备可以是普通的电视机、专业监视器,也可以是显示
9、器和或其他设备如投影机,组合大屏幕等;记录设备可以为普通录像机,长时延录像机,也可以是数字记录设备如数字硬盘录像设备,以及可能配置的多画面分割器、大屏幕控制器等。4.2.1.5 显示设备的配置数量应满足现场监视用摄像机数量和管理使用的要求,即应合理确定视频输入输出的配比关系。4.2.1.6 显示设备的屏幕尺寸应满足观察者监视要求。4.2.1.7 数字图像记录设备应根据管理要求,合理选择。设备自身应有不可修改的系统特征信息(如系统“时间戳”、跟踪文件或其他硬件措施),以保证系统记录资料的完整性。4.2.1.8 控制设备中的切换器与云台镜头控制器等可以是分离的,通常在稍大的系统内,切换器、云台镜头
10、控制器等采用集成式设备。4.2.2 协调性 各种配套设备的性能及技术要求应协调一致,保证系统的图像质量损失在可接受的范围内。4.3 系统设计要求4.3.1 规范性和实用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应基于对现场的实际勘察,根据环境条件、监视对象、投资规模、维护保养以及监控方式等因素统筹考虑。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有关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要求,符合有关设计规范、设计任务书及建设方的管理和使用要求。4.3.2 先进性和互换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在技术上应具有适度超前性和设备的互换性,为系统的增容和或改造留有余地。4.3.3 准确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在现场环境条件和所选设备条件下,对防护目标进行准确、实时的
11、监控,应能根据设计要求,清晰显示和或记录防护目标的可用图像。4.3.4 完整性4.3.4.1 系统应保持图像信息和声音信息的原始完整性和实时性,即无论中间过程如何处理,应使最后显示记录回放的图像和声音与原始场景保持一致,即在色彩还原性、图像轮廓的还原性(灰度级)、事件后继性、声音特征等方面均与现场场景保持最大相似性(主观评价),并且后端图像和声音的实时显示与现场事件发生之间的延迟时间应在合理范围之内。4.3.4.2 除4.3.4.1外,还应对现场视频探测范围有一个合理的分配,以便获得现场的完整的图像信息,减少目标区域的盲区。4.3.4.3 当需要复核监视现场声音时,系统应配置声音复核装置(音频
12、探测)。4.3.5 联动兼容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与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联动。当与其他系统联合设计时,应进行系统集成设计,各系统之间应相互兼容又能独立工作。对于中型和大型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够提供相应的通信接口,以便与上位管理计算机或网络连接,形成综合性的多媒体监控网络。4.4 系统功能要求4.4.1 概述系统应具有对图像信号采集、传输、切换控制、显示、分配、记录和重放的基本功能。4.4.2 视频探测与图像信号采集4.4.2.1 视频探测设备应能清晰有效地(在良好配套的传输和显示设备情况下)探测到现场的图像,达到四级(含四级)以上图像质量等级。对于电磁环境特别恶劣的现场,其图像质量应不
13、低于三级。4.4.2.2 视频探测设备应能适应现场的照明条件。环境照度不满足视频监测要求时,应配置辅助照明。4.4.2.3 视频探测设备的防护措施应与现场环境相协调,具有相应的设备防护等级。4.4.2.4 视频探测设备应与观察范围相适应,必要时,固定目标监视与移动目标跟踪配合使用。4.4.2.5 音频探测范围应与其监测范围相适应。4.4.3 控制4.4.3.1 根据系统规模,可设置独立的视频监控室,也可与其他系统共同设置联合监控室,监控室内放置中心控制设备,并为值班人员提供值守场所。4.4.3.2 监控室应有保证设备和值班人员安全的防范设施。4.4.3.3 视频监控系统的运行控制和功能操作应在
14、控制台上进行。4.4.3.4 大型系统应能对前端视频信号进行监测,并能给出视频信号丢失的报警信息。4.4.3.5 系统应能手动或自动操作,对摄像机、云台、镜头、防护罩等的各种动作进行遥控。4.4.3.6 系统应能手动切换或编程自动切换,对所有的视频输入信号在指定的监视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4.4.3.7 大型和中型系统应具有存储功能,在市电中断或关机时,对所有编程设置、摄像机号、时间、地址等信息均可保持。4.4.3.8 大型和中型系统应具有与报警控制器联动的接口,报警发生时能切换出相应部位摄像机的图像,予以显示和记录。4.4.3.9 系统其他功能配置应满足使用要求和冗余度要求。4.4.3.1
15、0 大型和中型系统应具有与音频同步切换的能力。4.4.3.11 根据用户使用要求,系统可设立分控设施;分控设施通常应包括控制设备和显示设备。4.4.3.12 系统联动响应时间应不大于4s。4.4.4 信号传输4.4.4.1 信号传输可以采用有线和或无线介质,利用调制解调等方法;可以利用专线或公共通信网路传输。4.4.4.2 各种传输方式,均应力求视频信号输出与输入的一致性和完整性,详见4.3.4.1。4.4.4.3 信号传输应保证图像质量和控制信号的准确性(响应及时和防止误动作)。4.4.4.4 信号传输应有防泄密措施,有线专线传输应有防信号泄漏和或加密措施,有线公网传输和无线传输应有加密措施
16、。4.4.5 图像显示4.4.5.1 系统应能清晰显示摄像机所采集的图像。即显示设备的分辨率应不低于系统图像质量等级的总体要求。4.4.5.2 系统应有图像来源的文字提示,日期、时间和运行状态的提示。4.4.6 视频信号的处理和记录回放4.4.6.1 视频移动报警与视频信号丢失报警功能可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增加必要的设施。4.4.6.2 当需要多画面组合显示或编码记录时,应提供视频信号处理装置多画面分割器。4.4.6. 根据需要,对下列视频信号和现场声音应使用图像和声音记录系统存储:a)发生事件的现场及其全过程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b)预定地点发生报警时的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c)用户需要掌握的动
17、态现场信息。4.4.6.4 应能对图像的来源、记录的时间、日期和其他的系统信息进行全部或有选择的记录。对于特别重要的固定区域的报警录像宜提供报警前的图像记录。4.4.6.5 记录图像数据的保存时间应根据应用场合和管理需要合理确定。4.4.6.6 图像信号的记录方式可采用模拟式和或数字式,应根据记录成本和法律取证的有效性(记录内容的唯一性和不可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4.4.6.7 系统应能够正确回放记录的图像和声音,回放效果应满足4.3.4.1的要求。系统应能正确检索记录信息的时间地点。4.4.7 系统分级系统可根据其规模、功能、设备性能指标的不同进行分级。推荐采用的分级方法见附录B。4.5 电
18、源4.5.1 供电范围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供电范围包括系统所有设备及辅助照明设备。4.5.2 电源总要求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专有设备所需电源装置,应有稳压电源和备用电源。4.5.3 稳压电源 稳压电源应具有净化功能,其标称功率应大于系统使用总功率的1.5倍。性能符合GBT15408的规定。4.5.4 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可根据需要不对辅助照明供电),其容量应至少能保证系统正常工作时间不小于1 h。备用电源可以是下列之一或其组合:1.二次电池及充电器;2.UPS电源;3.备用发电机。4.5.5 前端设备供应方式 前端设备(不含辅助照明装置)供电应合理配置,宜采用集中供电方式。4.5.6 辅助照明电源
19、要求 辅助照明的电源可根据现场情况合理配置。4.5.7 电源安全要求 电源应具有防雷和防漏电措施,具有安全接地。4.6 安装要求4.6.1 安装方式 前端设备安装方式应满足GB 50198的要求。4.6.2 线缆敷设 线缆敷设应符合JGJT16的规定。4.6.3 其他要求 控制及显示记录设备安装应满足安全性要求和管理使用的要求。5 安全性要求5.1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所用设备应符合GB l6796和相关产品标准规定的安全要求。5.2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任何部分的机械结构应有足够的强度,能满足使用环境的要求,并能防止由于机械不稳定、移动、突出物和锐边造成对人员的危害。5.3 传输过程的信息安全应满
20、足4.4.4.4的要求。5.4 健康防护和环保应满足9.2的要求。5.5 设备在特殊环境使用的安全性应满足7.2和7.3的要求。5.6 系统接地应满足第6章的要求。6 防雷接地要求6.1 设计系统时,选用的设备应符合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要求。6.2 系统应有防雷击措施。应设置电源避雷装置,宜设置信号避雷或隔离装置。6.3 系统应等电位接地。接地装置应满足系统抗干扰和电气安全的双重要求,并不得与强电的电网零线短接或混接。系统单独接地时,接地电阻不大于4,接地导线截面积应大于25mm2。6.4 7 环境适应性要求7.1 系统使用的设备其环境适应性应符合GBT 15211的要求。7.2 在具有易燃易爆
21、等危险环境下运行的系统设备应有防爆措施,并符合相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7.3 在过高、过低温度和或过高、过低气压环境下,和或在腐蚀性强、湿度大的环境下运行的系统设备,应有相应的防护措施。8 系统可靠性要求8.1 系统所使用设备的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应不小于5 000h。8.2 系统验收后的首次故障时间应大于3个月。9 电磁兼容性要求9.1 抗电磁干扰系统所使用的设备应能承受如下电磁干扰而正常工作:a)在GBT 17626.21998中,严酷等级3的静电放电干扰;b)在GBT 17626.31998中,严酷等级3的射频电磁场干扰;c)在GBT 17626.41998中,严酷等级3
22、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d)在GBT 17626.51998中,严酷等级:交流电源线不超过3级;直流、信号、控制及其他输入线不超过2级的浪涌(冲击)干扰;e)在GBT 17626.111998中,严酷等级:40UT10个周期的电压暂降;0UTl0个周期的短暂中断干扰;试验中,系统工作正常,允许图像有微弱干扰,但不影响观察。9.2 电磁辐射防护9.2.1 系统中无线发射设备的电磁辐射功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的要求。9.2.2 系统中不与操作人员直接靠近或接触的非无线发射的设备(如视频切换控制器、摄像机等),其对外电磁辐射功率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9.2.3 系统
23、中与操作人员直接靠近或接触的设备(如显示设备、操作键盘等)的对外电磁辐射功率除满足9.2.2的要求外,还应满足GB 8702等有关健康环保标准的要求。10 标志10.1 系统设备的标牌系统设备应有标牌,标牌的内容至少应包括:设备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或批次、供电额定值等。10.2 端子和引线系统各联机端子和引线应以颜色、规格、标示、编号等方法加以标记,以便安装时查找和长期维护。10.3 标志要求标记、标牌必须耐久和易读。标牌不应该被容易取下且不卷曲。11 文件提供11.1 设备所附说明书 系统所用主要设备应提供安装使用说明书。说明书的内容包括:外观图、各部位名称、功能、规格、各项重要技术指标
24、、操作方法、安装方法、接线方法、注意事项及环保要求等。11.2 文件资料系统设计施工单位应按照GAT 75的要求提供全部的技术文件;文件应规范,图形符号应符合GAT 74的要求。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关于若干术语的说明A.1 环境照度 environmental illumination反映环境明暗的物理量,数值上等于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光通量。摄像机的成像面(又叫靶面)的照度,与监视区域的背景亮度成正比。背景光线通常由别的光源提供,由于摄像机的成像面照度不方便直接测量,一般在给定摄像机镜头光圈的条件下,采用环境照度值,以表征摄像机光学灵敏度和光学动态响应范围。环境照度可初步划分为超低照度(1
25、0-2lx以下)、低照度(10-1lx10 lx)、一般照度(10 lx105 lx)、高照度(106 lx以上)几个范围。参见表A.1。表A.1 环境照度范围环境照度Lx210-5210-4710-4310-3310-2310-15510231031053104105106环境条件举例阴暗的夜晚星光月圆曙光日出/日落阴天晴天火焰A.2 图像质量 picture quality指能够为观察者分辨的光学图像质量,它通常包括像素数量、分辨率和信噪比,但主要表现为信噪比。通常采用主观五级损伤制评价体系(见表A.2)。表A.2 五级损伤制图像质量评价标准主观评价图像质量等级察觉不出图像损伤五(优)可察
26、觉出图像损伤,但令人可以接受四(良)明显察觉图像损伤,令人较难接受三(中)图像损伤较严重,令人难以接受二(差)图像损伤极严重,不能观看一(劣)A.3 图像分辨率 picture resolution指在显示平面水平或垂直扫描方向上,在一定长度上能够分辨的最多的目标图像的电视线数。它通常直接影响图像的细节探测、显示和记录。一般地,轮廓图像探测需8条电视线;面部可辨图像分辨需16条电视线;特写图像确认需32条电视线。附 录 B(资料性附录) 系统分级参考表系统分级见表B.1。表B.1 系统分级参考表级别系统功能与设备性能分级系统规模分级探测传输控制显示记录输入图像路数技术指标设备举例技术指标设备举
27、例技术指标设备举例技术指标设备举例一级(甲级)1.最低现场照度0.5 lx,此时的镜头光圈在f1.4;2.输出信噪比45 dB;3.分辨率450 TVL高分辨率、宽动态范围的摄像机1.信噪比49 dB;2.视频信道带宽7.5 MHz光纤或数字化传输设备1.图像应能手动切换/编程自动切换,具有单时序和群时序切换功能;2.可遥控前端云台镜头等;3.提供通信接口,可与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进行编程联动,以作为图像复核手段,可通过上位计算机接入多媒体监控系统;4.应有视频信号丢失监测;5.具有存储设置信息功能;6.提供与音频同步切换的能力多媒体网络控制的视频矩阵切换主机1.视频信号分配器的信噪比4
28、7 dB2.显示设备的信噪比47 dB3.显示分辨率470 TVL;4.单画面记录分辨率350 TVL;5.单画面记录回放分辨率350 TVL高清晰度监视器、高分辨率的记录设备如数字记录设备128路表B.1级别系统功能与设备性能分级系统规模分级探测传输控制显示记录输入图像路数技术指标设备举例技术指标设备举例技术指标设备举例技术指标设备举例二级(乙级)1.最低现场照度1 1x,此时的镜头光圈在f1.4;2.输出信噪比45dB;3.分辨率400TVL高分辩率摄像机1.信噪比47dB;2.视频信道带宽7MHz同轴电缆1.图像应能手动切换/编程自动切换;2.可遥控前端云台镜头等;3.提供通信接口,可与
29、入侵报警、出入口控制系统等进行编程联动,可作为图像复核手段;4.具有存储设置信息功能;5.提供与音频同步切换的能力视频矩阵切换主机1.视频信号分配器的信噪比42 dB;2.3.显示分辨率370TVL;4.单画面记录分辩率300TVL;5.单画面记录回放分辨率300TVL较高分辨率的监视器、普通长时延录像机16路输入图像路数128路三级(丙级)1.最低现场照度2lx,此时的镜头光圈在fl.4;2.输出信噪比40 dB;3.分辨率350 TVL普通彩色/黑白摄像机1.信噪比42 dB;2.视频信息带宽6 MHz同轴电缆图像应能手动切换/编程自动切换普通视频切换器1.视频信号分配器的信噪比40 dB
30、;3.显示分辨率420 TVL;4.单画面记录分辨率300 TVL;5.单画面记录回放分辩率300 TVL普通监视器、普通录像机16路注1:本表中的分级与工程设计中的“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分级不具有对应关系。注2:本表中所列各列各项的分级内容可独立参考,彼此之间不要求一一对应,即;规模一级并不一定功能一级或设备性能一级;系统功能一级或性能一级的系统,其视模未必是一级。附录资料:不需要的可以自行删除煤矿矿井机电设备完好标准一、通用部分1、 紧固件1.1 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紧固、无锈蚀。1.2 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规格一致。平垫、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合。紧固的螺栓、螺
31、母应有防松装置。1.3 用螺栓紧固不透明螺孔的部件,紧固后螺孔须留有大于2倍防松垫圈的厚度的螺纹余量。螺栓拧入螺孔长度应不小于螺栓直径,但铸铁、铜、铝件应不小于螺栓直径的1.5倍。1.4 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1.5 紧固在护圈内的螺栓或螺母,其上端平面不得超出护圈高度,并需用专用工具才能松、紧。2、 隔爆性能2.1 隔爆结合面(I类)的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必须符合表4-1-1的规定。表中 L 静止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L1 螺栓通孔边缘至隔爆接合面边缘的最小有效长度;W 静止隔爆接合面及操纵杆与杆孔隔爆接合面最
32、大间隙或直径差;转轴与轴孔隔爆接合面最大直径差。但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接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须不小于25mm。 表4-1-1I类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mm接合面型 式LL1W外壳容积V(t)V0.1V0.1平面、止口或圆筒结构6.012.525.040.06.08.09.015.00.300.400.500.400.500.60带有滚动轴承的圆筒结构6.012.525.040.00.400.500.600.400.500.600.802.2 操纵杆直径(d)与隔爆接合面长度(L)应符合表4-1-2的规定。表4-1-2操纵杆直径或圆筒直径与隔爆接合面的结构参数mm操纵杆直径隔爆接合面长度d66d2525
33、dL6LdL252.3 隔爆电动机轴与轴孔的隔爆接合面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应产生摩擦。用圆筒隔爆接合面时,轴与轴孔配合的最小单边间隙须不小于0.075mm;用滚动轴承结构时,轴与轴孔的最大单边间隙须不大于表4-1-1规定W值的。2.4 隔爆接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2.5 螺纹隔爆结构:螺纹精度不低于3级;螺距不小于0.7mm;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应符合表4-1-3的规定。表4-1-3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最小拧入深度mm外壳净容积V(t)最小拧入深度最少啮合扣数V0.10.1V2.02.0V5.09.012.562.6 隔爆接合面的法兰减薄厚度,应不大于原设
34、计规定的维修余量。2.7 隔爆接合面的缺陷或机械伤痕,将其伤痕两侧高于无伤表面的凸起部分磨平后,不得超过下列规定:a.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cm2不得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b.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痕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2.8 隔爆接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如有锈迹,用面纱擦净后,留有呈青褐色氧化亚铁状痕迹,用手摸无感觉者仍算合格。2.9 用螺栓固定的隔爆接合面,其紧固应以压平弹簧垫圈不松动为合格。2.10 观察
35、窗孔胶封及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2.11引进设备的隔爆性能应符合煤矿机电设备检修质量标准电气设备分册的附录5-A、B、C、D的规定。2.12 凡不合格1.2.11.2.11任意一条者即任为该装备失去隔爆性能,称为失爆,不得评为完好设备。3、 接线3.1 进线嘴连接紧固,密封良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密封圈材质须用邵尔硬度为4555度的橡胶制造,并按规定进行老化处理。 b.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抽拉不窜动为合格。线嘴压紧应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压叠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超过电缆直径的10。 c.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经差应小于1mm;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
36、414的规定;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外经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外经的0.3倍,但必须大于4mm(70mm的橡套电缆例外)。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品。 d.低压隔爆开关引入铠装电缆时,密封圈应全部套在电缆铅皮上。表4-1-4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 mm密封圈外径D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间隙D2020D6060D1.01.52.0e.电缆护套(铅皮)穿入进线嘴长度一般为515mm。如电缆粗穿不进时,可将穿入部分锉细(但护套与密封圈结合部位不得锉细)。 f.低压隔爆开关空间得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mm得钢垫板封堵压紧。其紧固程
37、度:螺旋线嘴用手拧紧为合格;压叠式线嘴用手晃不动为合格。钢垫板应置于密封圈得外边,其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表4-1-4得规定。高压隔爆开关空间得接线嘴应用与线嘴法兰厚度、直径相符的钢垫板堵封压紧,其隔爆结合面得间隙应符合表4-1-1得规定。 g.高压隔爆开关接线盒引入铠装电缆后,应用绝缘相交灌至电缆三叉以上。 h.凡不符合上述规定之一者,即为失爆,不得评为完好设备。3.2 接线装置齐全、完整、紧固,导电良好,并符合下列要求: a.绝缘座完整无裂纹; b.接线螺栓和螺母的螺纹无损伤,无放电痕迹,接线零件齐全,有卡爪、弹簧垫、背帽等; c.接线整齐,无毛刺,卡爪不压绝缘胶皮或其他绝缘物,也不得
38、压或接触屏蔽层; d.接线盒内导线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GB3836.383爆炸性环境用防暴电气设备增安型电器设备“e”的规定; e.隔爆开关电源、负荷引入装置,不得颠倒使用。3.3 固定电气设备接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a.设备引入(出)线的终端线头,应用线鼻子或过渡接头接线; b.导线连接牢固可靠,接头温度不得超过导线温度。 3.4 电缆的连接除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49条的规定外,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a 电缆芯线的连接严禁绑扎,应采用压接或焊接。连接后的接头电阻不应大于同长度芯线电阻的1.1倍,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原芯线的80。不同材质芯线的连接应采用过渡接头,其过渡接头电阻值不应大于同
39、长度芯线电阻值的1.3倍; b 高、低压铠装电缆终端应灌注绝缘材料,户内可采用环氧树脂干封。中间接线盒应灌注绝缘胶。4、 安全供电4.1 高、低压电气设备的短路、漏电、接地等保护装置,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矿井保护接地装置的安全、检查、测定工作细则、煤矿井下检漏继电器安装、运行、维护与检修细则和矿井低压电网短路保护装置的整定细则的规定。 4.2 短路保护计算整定合格,动作灵敏可靠。 4.3 漏电保护装置使用合格。4.4 接地装置 4.4.1接地螺栓符合下列标准:a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铠装电缆接线盒的外接地螺栓应齐全完整,并标志“”符号(运行中移动的采掘机械设备除外)。 b电气设备接线盒应设有内
40、接地螺栓,并标志“”符号(电机车上的电气设备及电压36V以下的电气设备除外)。 c 外接地螺栓直径 容量小于或等于5KW的不小于M8; 容量大于5KW至10KW不小于M10; 容量大于10KW的不小于M12; 通讯、信号、按钮、照明灯等小型设备不小于M6。 d 接地螺栓应进行电镀防锈处理。4.4.2 接地线符合下列规定: a 接主接地极的接地母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 镀锌铁线 100 mm 扁 钢 254 mm 铜 线 50 mm b 电气设备外壳同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线盒电缆接线盒两端的铠装、铅皮的连接接地线,其截面积应不小于: 铜 线 25 mm 扁 钢 50 mm(厚度不小于4mm)
41、 镀锌铁线 25 mm4.4.3 接地电阻不得大于下列数值:a 100KVA以上(低压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4;b 100KVA以上变压器供电线路重复接地10;c 100KVA以下变压器10;d 100KVA以下变压器供电线路重复接地30;e 高、低压电气设备联合接地4;f 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线圈10;g 高压线路的保护网或保护线;h 井下设备2;i 井下手持移动电气设备1。4.5 设备闭锁装置齐全可靠。4.6 井下供电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470条的规定,即做到“三无、四有、两全、三全、三坚持”。5、 不漏油、不漏电的规定 5.1 不漏油 固定结合面及阀门、油标管等不应有油迹。运动部位允许有油迹,但擦干后在3min不见油,半小时不成滴。非密闭运动部件润滑油脂不得甩到其他部件和基础上。 5.2 不漏电 网路的绝缘电阻不小于下列规定,漏电继电器正常投入运行。 1140V 60K; 660V 30K; 380V 15K; 127V 10K。6、 电气性能检测6.1 电气设备绝缘性能必须按煤矿电气试验规程(试行)规定的周期和项目进行试验,并符合标准,有记录可考查。 6.2 绝缘油,新油使用前应做油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低空经济产业政策环境报告:梁平枢纽运营政策启示
- 2025年智能家居家居安全系统市场应用与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成渝双城经济圈低空经济走廊航空产业生态构建与发展报告
- 2025年国际新能源产业政策协同创新与产业协同机制研究
- 2025江苏钟吾大数据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秋季招聘工作人员4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能源汽车电池热失控风险防控与技术创新报告
- 2025年体育健身预付费合同书
- 2025年宁夏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低空经济空中展演技术应用在节庆活动中的报告
- 2025年生物质能发电行业投资价值与风险分析报告
- 深圳2025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
- 八上语文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 齿轮制造工艺技术规范及设备使用
- 公司电子印章管理制度
- 智能数控技术介绍
- 2025年中级经济师资格考试(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和实务)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企业章程标准版范本
- 2025年cocos lua面试题及答案
- 新闻出版行业中层后备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 同业客户管理办法
- 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