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专业(放射)考核试卷及答案(6)分析_第1页
影像专业(放射)考核试卷及答案(6)分析_第2页
影像专业(放射)考核试卷及答案(6)分析_第3页
影像专业(放射)考核试卷及答案(6)分析_第4页
影像专业(放射)考核试卷及答案(6)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核试卷(医学影像技术)姓名 _分数 _一、名词解释 ( 共 20 分,每小题 4 分 )1、光学密度2、栅比3、第一斜位4、 超声波 :5、声阻抗:二、 简答题 ( 共 30 分,每小题10 分 )1、简述多层螺旋CT 的优势。2、简单比较DR 与 CR 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第1页共6页3、简述脊柱摄影注意事项。三、单项选择题 ( 共 50 分,每小题2 分 )1高速电子与阳极靶物质发生相互作用时A、产生连续X 线B、只产生特性X 线C、产生连续X 线和特性X 线D、不产生X 线E、产生电子线2 X 线摄影中表示X 线量的是A、半值层B 、靶物质C、 kVD 、 mAsE 、电压波形3在 X

2、线管中,当高速电子与阳极靶相互作用时,绝大部分高速电子的能量转变为A、 X 线的能量B、热能C 、连续 X 线的能量D、特性 X 线的能量E、电子对的能量4、 X 线光子能量的计算公式,正确的是A、 =0 5hB、 =0 5m C 、 =hD 、 =h 2 E 、 =hc5、原用 100mAS,焦片距为 100cm,现将焦片距改为50,则毫安秒应为:A、 200mASB、 100mASC、50mAS D 、 25mASE、 mAS6、 X 线照片密度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第2页共6页A、感光效应与管电压的n 次方成正比例B、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的平方成反比C、增感屏与胶片组合使用,影像密度大D

3、、密度随被照体的厚度增大而增高E、密度与显影加工条件有关7、 S=D1-D2/H=K/H S 为锐利度; K 为对比度; H 是A、高度B、密度C、厚度D 、模糊值E、灰雾值8、被照体本身,影响照片影像对比度因素:原子序数形状密度厚度颜色A、B 、C、D 、E、9、照片对比度与层次的概念叙述,错误的是A、照片反映出的各组织影像的密度等级为层次B、密度等级越多,层次就越丰富C、层次表示信息量D、照片上相邻两组织的密度差为照片对比度E、照片对比度与层次是同一概念10、关于散射线及其影响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散射线是离开原射线线束的折射光子B 、管电压越高,散射线越多C、增感屏感度越高,散射线越少

4、D、在一定厚度内,被照体越厚散射线越多E、照射野是产生散射线的重要因素之一11、肩关节正位摄影,中心线正确射入点A、锁骨的中点B、关节盂C、肩峰D、肩胛骨喙突E、肱骨头12、用于足弓测量的检查位置是A、全足正位B、足正位C、双足负重侧位D、足侧位E、足内斜位13、类风湿性关节炎,正确的摄影体位是A、双手正位B、单侧腕关节正位C、双侧腕关节正位D、单手正位,包括腕关节E、双手正位,包括腕关节14、先天性肩胛骨高位症,正确的摄影体位是A、双侧腕关节正位B、双侧踝关节正位C、双侧肩关节正位D、双侧肩胛骨正位E、双肩锁关节正位15、髋关节正位照片,小粗隆全部显示时的体位是第3页共6页A、足尖中立位B、

5、足尖内旋超过10C 、足尖外旋超过10D、足尖内旋超过20E、足尖外旋超过2016、正确的髋关节体表定位点是A、股骨大粗隆B、髂前上棘与耻骨连线中点C、股动脉搏动点D、耻骨联合外上各2 5cm处E、股骨大粗隆与耻骨连线中点17、手正位片,拇指显示为A、轴位影像B、正位影像C、斜位影像D、侧位影像E、切线位影像18、手正位摄影,腕部舟骨呈A、半轴位影像 B、正位影像C 、斜位影像D、侧位影像E、切线位影像19、关于肱骨下端的描述,正确的是A、外上髁位于滑车的外侧B、内上髁位于肱骨小头的内侧C、尺神经沟在内上髁的后下方D 、肱骨下端后面有冠状窝E 、肱骨下端前面有鹰嘴窝20、腕部尺偏位,主要用于检

6、查A、掌骨 B、腕豆骨C、腕舟骨D 、腕三角骨E、腕钩骨21、腰椎前后位的中心线入射点是A、胸骨剑突B、脐上 3cmC 、脐D、脐下 3cmE、髂前上棘连线中点22、腰椎斜位身体冠状面与床面呈A、5 B、10 C 、 30 D 、45 E、6023、尾骨前后位摄影时,中心线的正确投射是A、垂直投射B 、向头侧倾斜15 C 、向足侧倾斜 15D、向头侧倾斜45E 、向足侧倾斜4524、 512 512 表示方式,代表的是A、像素B、矩阵C 、体素D 、视野E、灰阶25、人体中不会产生多普勒效应的是()A、胎心B、瓣膜C 、血管壁D 、静止不动的肝组织E 、血流医学影像技术答案第4页共6页一、名词

7、解释1、光学密度:人们把胶片乳剂膜在光(或辐射线)作用下致黑的程度称X 线照片光学密度,又称黑化度或摄影密度。密度D=lg I0 / I。 I0 为观片灯的入射光强度,I 为经照片密度吸收后的光强度。栅比:指铅条高度( h)与相邻铅条间距D 的比值,即R= h/ D栅比越大,吸收散射线的能力越强。 X 线摄影所用管电压越高,应选择栅比较大的滤线栅。第一斜位:患者立位,右前胸转向前紧贴摄影架面板并使身体冠状面与面板成45-55 度角。右手背放于臀部,屈肘内收,左手上举抱头,保持身体稳定中心线:经左腋后线T6 水平入射。曝光前吞钡,深吸气后屏气曝光通过食管压迹显示左房大小4、超声波频率超过人耳听阈

8、最高限度(2 万 Hz)的机械波简称超声波。5、声阻抗:某种介质的密度与声波在这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的乘积称为声阻抗。二、简答题1、 1、简述多层螺旋CT的优势。1)扫描速度提高2)提高了 X 线利用率3)提高覆盖范围更长4)扫描了图像质量2、简单比较DR与 CR的相同点及不同点。答:相同点:( 1)两者得到的图像都是数字图像,成像质量高。对曝光量的灵敏度与线性都非常高。2)密度分辨力均明显高于屏片系统,但空间分辨力均略低于屏片系统。3)DQE以及 MTF性能均较高。4)曝光量的宽容度比较高。5)相对较低的曝光量,减少了患者的射线辐射剂量。不同点:( 1) DR是直接成像,成像时间短,1 3 秒内可见图像;CR是间接成像,成像时间长,数十秒后才可见到图像。第5页共6页2)DR从根本上解放了人力, 明显减轻了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 CR仍旧有许多操作环节,仅是相对减轻技术人员的劳动强度。3)DR造价昂贵,不易普及; CR造价相对低廉,容易普及。( 4)DR的 FPD不适宜搬动,不宜作床边检查;CR的 IP 适宜搬动,宜作床边检查。3、简述脊柱摄影注意事项。答:检查前准备:除去影响成像的物品,腰椎、骶椎和尾椎正位摄影前应清洁灌肠摄影时要利用不同的体位、姿势、中心线及斜射线来满足脊柱生理或病理弯曲,使X 线与椎间隙相切,减少影像失真的程度。注意使用阳极效应、高千伏摄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