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任务书_第1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任务书_第2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任务书_第3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任务书_第4页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任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南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任务书南平延鸿环保电力有限公司2017年11月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98588058 一、总则 PAGEREF _Toc498588058 h 3 HYPERLINK l _Toc498588059 二、项目概况 PAGEREF _Toc498588059 h 4 HYPERLINK l _Toc498588060 三、工作范围 PAGEREF _Toc498588060 h 5 HYPERLINK l _Toc498588061 四、投标方资质要求 PAGEREF _Toc498588061 h 6 HYPERLI

2、NK l _Toc498588062 五、设计法规及规范标准 PAGEREF _Toc498588062 h 7 HYPERLINK l _Toc498588063 六、设计边界条件 PAGEREF _Toc498588063 h 12 HYPERLINK l _Toc498588076 七、设计内容、范围 PAGEREF _Toc498588076 h 16 HYPERLINK l _Toc498588081 八、项目招标设计技术要求 PAGEREF _Toc498588081 h 18 HYPERLINK l _Toc498588144 九、人员配备要求 PAGEREF _Toc49858

3、8144 h 46 HYPERLINK l _Toc498588145 十、设计节点时间要求 PAGEREF _Toc498588145 h 47 HYPERLINK l _Toc498588432 十一、验收依据 PAGEREF _Toc498588432 h 70 HYPERLINK l _Toc498588433 十二、主要考核合同条款 PAGEREF _Toc498588433 h 71 一、总则1、本规范书适用于南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下称“项目”)设计招标有关方面的要求,其中包括项目概况、招标范围、资质要求、设计内容、时间进度、验收依据等方面内容。2、本规范书是最低限度的

4、技术要求,并未对设计招标一切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投标方所提供的设计成果应符合本规范书和国家最新相关标准,以及要满足项目所在省、市和当地相关部门的行业标准。3、投标人应认真阅读本规范书所有的事项、条款等。如投标人没有对本规范书各方面内容(如工作范围、资质等)都做出实质性响应将可能导致其投标被否决。4、在签订合同之后,如因规范标准和规程发生变化等原因而产生的一些补充要求,投标人应承若保证按最新标准和规程执行。5、本规范书所采用的标准若与投标人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严格的标准执行,但必须考虑招标人的利益。6、本规范书未涉及到的条款按招标书、投标书以及澄清文件、承诺书为

5、准,未尽事宜双方共同商定。7、本规范书可作为合同的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二、项目概况南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位于福建省南平市炉下镇陈坑村瓦口工业组团B-1地块,拟建设规模为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600 t/d。分两期建设,一期300 t/d,采用1300 t/d焚烧线,配套一台6MW汽轮发电机组,同时增设日处理25吨餐厨垃圾和日处理50吨污泥的处理设施;二期增加1300 t/d焚烧线及一台6MW汽轮发电机组。工程主要内容:主车间(包括垃圾卸料区、垃圾贮存区、垃圾焚烧区、烟气净化区、发电系统区、烟囱等);地磅房、油库油泵房及综合楼、宿舍楼等辅助工程;供排水工程、水处理系统、污水

6、处理系统、餐厨垃圾处理系统、总图运输、绿化和公用工程,以及红线外配套工程费等。其中,土建部分均在一期建设时一次性建成(包括餐厨垃圾和污泥处理设施);安装部分中,地磅称量系统、辅助燃料系统、渗沥液系统、除盐水系统、冷却塔、餐厨垃圾处理系统、污泥干化处理系统在一期建设时一次性建成,其余安装设备在二期建设。项目情况具体详见南平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PPP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本项目垃圾焚烧发电生产线具体建设规模及工艺最终以项目设计启动技术联络会进行确定为准。三、工作范围1、本次招标土建及全厂工艺系统设计范围包括项目一、二期工程的所有系统,其它和机电设备安装内容设计包括一期工程的全部内容,兼顾考虑二期工

7、程接口,设计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垃圾焚烧炉、余热锅炉、汽轮发电机组、烟气净化处理系统等辅助系统以及电气系统,包含一二期的完整公共系统,主要包含但不限于化学水处理系统、除臭系统、餐厨处理系统、污泥处理系统、渗滤液及废水处理系统、垃圾接收及储存系统、起重设备、循环冷却水系统、油泵房、燃油储罐、空压机系统、地泵房、垃圾池系统、飞灰螯合固化处理系统以及管理区的办公楼和宿舍楼设计及与厂外其它衔接设计内容等相关的场地、建筑、基础、结构、给水、排水、消防、安全防护、通风、空调、除臭、电气、自控的方案、工艺、图纸设计及竣工资料。本次招标范围不包含参观通道二次装修、办公楼及生活楼室内二次装修、厂内景观

8、绿化的施工图设计。2、负责本项目各类技术服务,如参加本项目的施工、货物招标及合同谈判,编制招标项目的合同技术文件等。四、投标方资质要求详见招标文件五、设计法规及规范标准1、法律、法规及政策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5)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6)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5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7年修订10)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1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2)中

9、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13)电力工业技术管理法规1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15)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1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253号令);17)国务院令(98)第253号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8)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GBJ1-82)19)国务院令(98)第253号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建设部关于纳入国务院决定的十五项行政许可的条件的规定21)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产业结构指导目录2005年);22)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23)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订),2012年7月1日;24)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10、2009年1月1日;25)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1月1日;26)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建设部第157号令),2007.7.1;2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28)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计投资20021591号);29)国家、省、市地区有关政策文件及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2、技术规范1)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9);2)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50049-2011);3)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4)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5)火力发电厂职

11、业安全设计规程(DL5053-2012);6)火力发电厂环境保护设计规定(试行)(DLGJ102-9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8)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87)1988年;9)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2012);10)火力发电厂总图运输设计技术规程(DL/T5032-2005)2005年;11)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设计技术规定(NDGJ16-1980);12)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设计技术规定(DL/T5175-2003);13)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HG/T20507-2014);14)袋式除尘器安装技术要求与验收规范(JB/T8471-

12、2010);15)过程检测和控制流程图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GB2625-81);16)火力发电厂厂内通信设计技术规定(DL/T5041-2012);17)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2009);1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19)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07);2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J50116-98);21)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2001修改版);22)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23)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2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

13、08-2001);25)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2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27)火力发电厂土建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5022-2012);28)火力发电厂主厂房荷载设计技术规程(DL/T5095-2007);2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3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3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3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34)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5024-2005);35)建筑

14、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6)烟囱设计规范(GB50051-2013);37)高耸结构设计规范(GB50135-2006);3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3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4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41)生活垃圾采样和分析方法(CJ/T313-2009);4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4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44)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4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15、;4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2003);47)带肋钢筋挤压连接技术及验收规程(YB9250-1993);4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4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5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52)块体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YBJ224-91);5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54)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200:2006);55)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CECS24:90);56)建筑防火封

16、堵应用技术规程(CECS154:2003);57)钢网架结构设计(07SG531-2008);58)钢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38:2004);59)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6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6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6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3)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2007);64)工业循环水冷却设计规范(GB/T50102-2003);6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2005年版;66)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

17、338-2003);67)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68)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69)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26-2008);7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规范(GB50019-2003);71)火力发电厂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技术规定(DL/T5035-2004);72)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2008);73)通风与空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74)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01199号;75)危险废物标准鉴别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76

18、)国环字(87)第002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77)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78)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T20-1998);79)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50316-2000)(2008版);80)火力发电厂保温油漆设计规程(DL/T5072-2007);81)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DL/T5054-2016);82)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就地设备安装导管电缆设计技术规定(DL/T5182-2004);83)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2016);84)蒸汽锅炉安全技术检查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文);

19、85)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质监局锅发(1999)154号文);86)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87)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88)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5027-2015);89)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15);90)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2013);91)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92)汽车加油站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60-2002)93)固定消防炮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338-2003);94)HYPERLINK /z/Search

20、.e?sp=S%E5%BB%BA%E7%AD%91%E8%A3%85%E9%A5%B0%E5%B7%A5%E7%A8%8B%E6%96%BD%E5%B7%A5&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95)城市绿化施工及验收规范;96)公园设计规范;97)城市绿地设计规范;98)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99)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100)其他参照相关专业的各种技术规范。3、技术标准1)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2)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

21、(GB18750-2008);3)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12年;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5)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6)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8)欧盟烟气排放标准(2000/76/EC);9)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GBJ2-86);10)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12)混凝土实心砖标准(GB/T21144-2007);13)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

22、(GB6566-2010);1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1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6)公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17)危险废物标准鉴别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19)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标准(GB/T19923-2005);2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杂用水标准(GB18920-2002);22)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2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4)工业企业

23、设计卫生标准(GBJ1-2002);25)危险废物标准鉴别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26)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5080.1-5085.2-1997);2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15555.1-15555.11-1995);2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29)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5468-91);30)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31)工业企业厂界噪音排放标准(GB12348-2008);32)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T12145-2016);33)蒸汽

24、锅炉安全技术检查规程(劳部发(1996)276号文);3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检查规程(质监局锅发(1999)154号文);35)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36)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50087-2013);37)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38)其他参照相关专业的各种技术标准。4、前期文件南平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2017.04六、设计边界条件气象条件南平属温带亚热带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在1200 毫米左右,每年5-8 月份雨量最多,风力一般3-4 级,常向主导风力

25、为东北风。由于太平洋温差气流的关系,每年平均受4-5 次台风的影响,且多集中在7-9月份。工程地质条件炉下镇地处HYPERLINK /view/26292.htm t _blank闽江上游,东与太平镇接壤,西与夏道镇毗邻,西北与HYPERLINK /view/772979.htm t _blank塔前镇相连,南与尤溪县交界主体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边界条件 供水条件本项目工业用水水源拟采用从闽江取水,管线长度约为4km。同时本着节约用水原则,本项目所有消耗用水点优先采用厂内渗沥液处理站达标清水并以最大限度循环使用厂内排水。在当地供水管理部门许可下,生活用

26、水、实验室用水取自附近市政自来水管道市政用水设计以本项目红线外1米为界。 排水条件以渗沥液等厂内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应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19923-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 18920-2002)中冲洗、绿化标准后回用。本项目产生的循环水排水、除盐水制备排水及锅炉定排降温池排水等清洁下水优先厂内回用,如有余量则经过管道统一收集送入南平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电力上网线路根据厂址周围就近变电站情况,初步方案如下:工业园区内规划建设220kV古长变电站(正在建)距离厂址约500m,电力接入便捷。通讯连接电网的发电厂的系统

27、通信设计,应根据电力系统通信设计规范确定。道路规划选址位于南平市陈坑瓦口工业组团西北部,距延平新城核心5公里,距延平城区中心城区15公里。选址用地临近316国道,距联络线高速口仅3公里,距新城港区5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发达,足以辐射延平区各乡镇以及周边县市。炉渣和飞灰处理垃圾焚烧后的炉渣、炉排漏渣、余热锅炉二三烟道落灰、省煤器落灰分别送至出渣机后排入渣仓,用渣吊定期装车运走。反应塔和袋式除尘器下收集的飞灰通过输送机送入飞灰贮仓,经稳定化处理后,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中的要求,送往附近填埋场指定区域填埋。工艺技术方案工艺技术1)焚烧技术工艺采用机械炉排炉技术处

28、理工艺。2)烟气处理技术工艺“SNCR+半干法(熟石灰浆)干法(NaHCO3粉末)+活性碳吸附袋式除尘”组合式烟气净化工艺。3)污水处理技术工艺采用“USAB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MBR)+纳滤(NF)+反渗透(RO)”污水处理技术工艺。4)飞灰处理技术工艺采用螯合剂飞灰稳定固化处理技术工艺。5)余热利用采用凝汽式汽轮发电机。6)污泥干化单台日处理能力为50t/d脱水污泥,配套 1 条干化生产线。干化后的污泥进入到生活垃圾焚烧炉与生活垃圾混烧。 7)餐厨垃圾处理建设一条预处理工艺生产线,每条线处理能力810吨/小时。环保排放标准(1)烟气排放标准本工程烟气排放标准达到国标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

29、准(GB18485-2014),部分指标严于欧盟2000标准,并满足南平现代发展对环境保护的需要。排放标准:从建设环保城市的需要出发,在可靠和稳定处理垃圾的同时,必须严格环保标准,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本项目满足国标GB18485-2014生活垃圾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排放标准。本工程的烟气污染物排放指标确定如下(最终以环评批复为准):本项目烟气排放标准序号污染物名称单 位国标GB l8485-2014本工程保证值日平均小时平均日均值小时均值1烟尘mg/Nm3203020302HClmg/Nm3506040603HFmg/Nm34SOxmg/Nm380100701005NOxmg/Nm3250300

30、1502006COmg/Nm380100601007TOCmg/Nm3测定均值8Hgmg/Nm30.050.059Cdmg/Nm3Cd+T10.10.110Pbmg/Nm3Pb+Cr等其他重金属1.01.011烟气黑度林格曼 级1112二噁英类ngTEQ/Nm30.10.1注:1)本表规定的各项标准限值,均以标准状态下含11%O2的干烟气为参考值换算。2)烟气最高黑度时间,在任何1h内累计不超过5min。3)GB18485-2014中HCl、SOx、NOx、CO为小时均值,其余污染物均为测定均值。污水处理标准渗沥液等厂内污水经处理后出水水质应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GB19923-

31、2005)中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标准及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 18920-2002)中冲洗、绿化标准后回用。本项目产生的循环水排水、除盐水制备排水及锅炉定排降温池排水等清洁下水优先厂内回用,如有余量则经过管道统一收集送入南平市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噪音排放标准本项目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二类标准,即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同时参考国家和地区的声环境保护标准和法律如下: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条例2)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限值(GB12523-2011) 建筑施工场

32、界噪声限值 等效声级LeqdB(A)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 (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二级新扩改建项目标准。 恶臭污染物排放浓度序号控制项目单位二级新扩改建标准1氨mg/m31.52三甲胺0.083硫化氢0.064甲硫醇0.0075甲硫醚0.076二甲二硫0.067二硫化碳3.08苯乙烯5.09臭气浓度无量纲20七、设计内容、范围1、初步设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全厂红线范围外1米以内的建、构筑物布置

33、和全厂总平面设计;外立面图;外景观方案;厂区景观方案;参观通道设计方案;厂区的垃圾运输专用道及行政道路设计方案;厂区管线汇总图;给排水方案;主要工艺系统设计(PID和PFD)和厂房布置;各层平面布置和剖面布置图;设备、主要材料清单及选型(含技术规格书);主要设备、设计计算书;燃烧图; 物流平衡计算和能量平衡计算;电气主接线图;原材料消耗量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工程投资概算和技经分析;资金筹措计划;工程建设进度计划安排;生产管理和人员编制;设备技术规格书的编制;主厂房的主要构件、大型设备的吊装方案;其他初步设计规定应该提供的资料。2、施工图设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设计院及时提供各类型设备的

34、招标技术规格书。全厂红线范围外1米以内的建、构筑物施工图;主要工艺系统设计(PID和PFD);各层平面布置和剖面布置图;管线布置图;保温设计;电缆敷设图;电气接线图;电气设备负荷一览表;控制逻辑图;自控设备一览表;仪表回路图,仪表接线图;I/O清单,定值清单;全厂的照明、防雷接地系统;给、排水系统;电信、安防及火灾报警系统、电视监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设备、材料清单(含技术规格书);其他满足施工所需的资料或图纸;设备采购合同技术协议谈判主要专业人员的现场设计;配合竣工图的编制(所有设计变更应体现)。3、设计深度1)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的内容和深度以经业主审核认可并通过有关部门的初步设计评审为准。

35、2)施工图设计按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8年版)和市政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有关施工图设计编制文件深度要求,对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概预算分析进行编制。4、设计目标 年处理垃圾12.93万吨,每台炉年运行小时8000小时。施工图出图必须能满足工程连续施工的需求。在根据有关规程规定并结合国内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完成标准设计并优化设计。本项目的烟气排放标准满足国家及福建省地方标准,污水回收利用达到本文件介绍的相关标准。本项目工艺应运行平稳,环保达到相关标准要求。八、项目招标设计技术要求设计原则总体设计应使本垃圾焚烧发电厂综合技术水平、厂区环境达到国内较高水平为目

36、标,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地貌,打造周边自然融合、环境协调新概念,采用技术先进、环保达标、安全卫生、运行可靠、经济合理设计理念,在厂房外观设计上需与产业园区整体规划相协调,项目建成后成为工业旅游示范项目。总平面布置 需结合项目所在地地形地貌,合理布置厂区布局。在厂房外观设计、平面布置上需与产业园区整体规划相协调,项目建成后成为工业旅游示范项目。厂内外道路 根据项目的运输量,实现场内道路洁污分流、人货分流。工艺设计 设计方在做整体设计时需采用市场上主流的工艺技术,设备运行稳定度要满足国内现有垃圾焚烧发电厂,各项污染物排放指标采用国标标准,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如锅炉设计须采用先进的炉排炉技术

37、,烟气处理采用“SNCR+半干法(熟石灰浆)干法活性碳吸附袋式除尘” 的组合工艺等。建筑与结构 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设计。焚烧厂房应依据工艺布置及建筑功能的不同进行合理设计,同时应考虑防腐蚀、密闭性、除臭、通风采光等的要求,并满足厂房柱距大、跨度大、厂房高度高等工艺要求。尤其是垃圾池、渣坑、渗滤液收集系统须重点做好防渗漏、臭气散逸的设计。参观通道 参观通道需独立布置,与工作通道隔离,且与垃圾池、渣坑、卸料大厅、渗滤液收集系统等臭味源相隔,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结合的方式,保证参观通道内无臭味。参观通道应能涵盖生产工艺的全过程(含化验室),合理设计参观通道的参

38、观先后顺序,使参观过程合理顺畅。参观通道同时要符合不同参观者需求,设计应考虑无障碍等人性化设施。室内装饰 设计方需考虑参观人群和厂内人员的感官,要求参观通道、中控室、垃圾吊控制室要求有隔声和吸音措施。内部装饰设计应符合国家、行业、地方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符合消防、节能、环保要求。除臭 垃圾仓与其他房间相通处,须设置气密室相隔。使垃圾仓内臭气不向外逸散。在卸料大厅入口处设置空气幕。参观通道和中控室设计需与各臭气产生源隔开,臭气将不从各缝隙渗进各房间。垃圾仓设置活性炭除臭系统。通风、空调 按照当地的气候特点,合理设置通风、空调系统,设置新风机组,向参观通道、中控室等送入新鲜空气,维持各处处于

39、微正压状态,通风、空调系统达到人员工作舒适、设备运行环境良好的要求。消防 综合主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丁类,耐火等级为二级。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消防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GB50058-201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 环境保护 根据环评报告书及其批复的相关要求,对烟气、污水、固废、噪音等达到设计要求。 节能 需采用高效节能型设备,主蒸汽主给水管道需采用集中母管制,对大型电动机采用变频控制,厂用电采用就近供电方式,减少线损。 冷却水系统采用闭式循环水系统。排污水经处理后回用,达到重复利用和节能的目的。全厂建筑按照国家最新标准,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进行建筑设计,节约能源。 应

40、急措施 设计应包括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措施、全厂停电事故应急措施、机炉电紧急情况应对措施、机组检修过程中垃圾应急调度措施、触电应对措施、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降负荷停炉排空等措施。 劳动保护与安全 对垃圾发电厂的粉尘、臭气、有害气体。腐蚀性物质、噪声、高温高压等,必须设计相应的监测、控制装置和应对措施,保证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总平面布置设计内容对全厂进行总体规划,按照生产、道路、园林景观、生活进行功能分区,考虑远期项目规划,并结合当地长远的环保教育、工业旅游示范要求,提出总平面布置方案讨论,确定总平面布置方案,计算厂区总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化率等)。根据自然地形、建(构

41、)筑物与建设场地在高程上的相互关系、50年一遇的防洪标高等因素,经过综合考虑进行竖向设计。设计要求满足城市控制性规划的要求。设计应考虑场地高差,进行土方量的计算,尽量节约土方挖填的造价。总平面布置方案应满足安全性、经济性、景观性等,并满足厂区内臭味控制和物流的要求,合理用地,因地制宜,营造一个功能分区明确、环境协调、平面布局合理、交通运输便捷的垃圾焚烧发电厂。总平面布置方案在道路、给排水、输变电、景观绿化等应与周边环境相统一。在建筑布局设计时,综合考虑节约用地、自然通风、减轻异味等因素。总平面布局在考虑风向、防火、卫生等条件下,应满足工艺流程的合理性。总平面及工艺系统布置上尽量采取联合、合并等

42、布置手法,减少各功能区的占地面积。总平面布置应保证主厂房立面完整没有其他建筑物遮挡,保障主厂房的通风和采光良好。结合当地的整体规划,合理组织交通流线,要求人流、物流组织高效、合理,达到动静分开、洁污分开、人货分流。合理设计停车场。设计在充分论证后考虑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投资。在总平面设计中,注重体现生态、节能、可持续发展的特点。总图布置需考虑现有地形地貌,从功能和景观布置上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总图布置需考虑厂区红线内参观通道的布置及道路布置,确保将来整个园区融合在一起,参观通道的设计需考虑臭味控制及噪音控制的影响。结合当地的整体规划,须考虑参观人群、厂内员工及周边居民的观赏休闲需要,在厂区配

43、套合适的休闲设施。在本项目考虑预留社区配套的设施接口如供热等。总平面布置需满足本项目分两阶段施工要求,确保两阶段建设的衔接及建设顺利。合理布置污水处理车间、飞灰固化车间等。合理设计污泥干化系统和餐厨处理系统。厂内外道路设计内容:道路的整体设计须结合当地的整体规划及道路现状,通过对办公车、垃圾车、运渣车、消防车、生产辅助用车及人行等的流向、流量分析,结合各功能区域划分,对厂内外道路进行平面设计、竖向设计、场地雨排水设计、道路防护设施设计、道路冲洗设施设计以及道路下管线、电缆、沟道总体设计、厂内外道路衔接设计等。根据对道路的承载量、美化、亮化、维护等合理设计道路。设计要求:设计厂内道路,即满足厂内

44、运输、参观要求。满足人流、货物运输及消防要求,厂区内需规划环形道路系统,道路两侧设计人行便道及绿化,人流、物流出入口应分开设置,控制人流与物流共用道路的长度。垃圾运输道路应采取可靠的耐磨、抗渗措施,并设置道路冲洗装置。道路设计应考虑设置垃圾车等候、回车及车辆冲洗的场地。结合厂区景观设计,合理设计厂内道路的绿化景观。垃圾车采用专用道路进行运输,尽量缩短厂内垃圾运输的距离,减少厂区臭味来源。根据对道路的承载量、美化、亮化、维护等合理设计道路铺面材料。工艺设计总体设计要求:设计应按照技术先进、环保达标、安全卫生、运行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确定建设方案,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的健

45、康为首要宗旨。注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制定合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设计须更合理、更科学地考虑工艺技术。本项目日焚烧处理生活垃圾600 t/d。分两期建设,一期300 t/d,采用1300 t/d焚烧线,同时增设日处理25吨餐厨垃圾和日处理50吨污泥的处理设施;二期增加1300 t/d焚烧线。一期二期的土建部分均一次性建成。设计要求设备品牌尽可能统一,并有在垃圾电厂成功运行案例。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在设计上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通风,采取合理有效的隔热保暖技术,尽力降低能源消耗,体现节能环保理念。进料系统垃圾计量垃圾专用车辆在地磅房(汽车衡为静态称)过磅,垃圾数量由电脑自动记录。其所用计算机采用网络彼

46、此连接,并可信息共享,记录数据不能修改。具有称重、记录、传输、打印与数据处理功能,可识别条形码,能以全自动方式操作,同时可以将数据传输至集中控制室和政府相关部门。卸料大厅卸料平台必须设有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防止垃圾车滑入垃圾池;卸料大厅必须设有交通指挥系统,指挥卸料车作业;卸料大厅设置有车辆进出、车辆卸料的监视摄像系统,摄像画面可以传输至垃圾吊控制室和集中控制室;在卸料门后距平台一定高度处设置翻车挡;卸料大厅设有地面冲洗、废水导排设施;应设有喷洒除臭装置;卸料大厅出入口应设置风幕,防止臭气外逸;卸料大厅卸料口大门要求采用密闭门,要求开闭快速、方便,密闭性好,具有吊车控制室遥控和现场手动开关两种

47、功能。垃圾池垃圾池设计要配置停炉时应急臭气处理排放装置。锅炉一次风吸入口设在垃圾池上方。垃圾吊满足垃圾焚烧炉的上料、搬运和垃圾倒垛;具有自动称量、计量功能和防撞、过载保护、抓斗高低位保护等功能;在运动过程中防震、防碰撞、防摆动,垃圾吊车采用全自动/半自动控制方式;配电动液压抓斗。垃圾池需着重防腐、防渗、防臭气外逸、防撞、防火等设计要求。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系统(1)运行周期垃圾焚烧炉额定负荷下年连续运行8000小时。(2)风机配置要求一次风机、引风机、二次风机采用变频调速。(3)垃圾渗滤液垃圾渗滤液集中收集于垃圾渗滤液池,由专用泵送至焚烧厂旁边的渗滤液处理站统一处理,达标后回用。(4)锅炉清灰

48、装置根据炉型、垃圾特性等因素选用蒸汽吹灰、燃气脉冲吹灰、振打吹灰或其它清灰的方式。(5)主蒸汽主蒸汽采用单元母管制。空预器、除氧器等需用的蒸汽采用汽机抽汽和汽包引来的饱和蒸汽两种方式供汽。(6)汽水取样装置和加药装置设置自动汽水取样装置和自动加药装置。取样系统包括炉水取样、给水取样、饱和蒸汽取样、过热蒸汽取样等;加药系统包括加药罐、加药泵、控制系统;满足在线仪表分析和人工取样分析的条件,所有仪表信号进DCS系统。(7)焚烧炉渣出渣方式焚烧炉渣出渣方式采用渣坑、渣吊方案,炉渣中废铁金属用磁选机去除,并集中收集。炉渣处理:由焚烧厂运营方负责运输走。(8)一次风、二次风、炉墙冷却风一次风由垃圾池上方

49、抽取,二次风由炉顶和灰渣坑抽取,炉墙冷却风由焚烧间抽取。(9)去除氮氧化物采用炉内SNCR法去除氮氧化物。(10)锅炉炉灰收集方式锅炉炉灰采用机械输送或气力输送方式。(11)焚烧炉推料器下部渗滤液焚烧炉推料器下部渗滤液集中收集,并引至渗沥液收集池。(12)辅助燃烧系统辅助燃烧系统采用0#轻柴油。(13)余热锅炉应考虑检修余热锅炉应考虑检修起吊装置,以利今后锅炉检修。(14)主要设备的布置(包括但不限于):给水阀组操作平台、炉水取样、炉内加药装置、吹灰控制系统、定排手动、省煤器再循环门、汽包事故放水手动电动门、炉排PLC控制系统、主燃烧器等设备,尽量考虑布置在锅炉运转层。定排扩容器室外布置,连排

50、扩容器布置在除氧层。各锅炉运转平台应能互通,要求不少于3层。烟气净化系统(1)烟气处理要求烟气处理装置年运行时间8000小时;每条焚烧线各自配置一套独立的烟气在线监测装置,对烟气排放进行24小时连续监测,设置对外接口能进行数据传输,实时监测参数及监测数据应能满足相关环保主管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烟气处理产生的反应生成物飞灰应单独收集,与炉渣分开处理。烟气处理系统的选用应能保证排放的酸性气体、烟尘、二噁英等污染物达到国家、地方及本工程的具体要求。烟气处理系统应不影响垃圾焚烧炉的稳定运行,脱酸性气体系统应具有动态适应能力,保证装置高效稳定运行。设备布置力求紧凑合理,节约用地,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

51、投资。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实现中控室集中控制,为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烟气净化系统物料要求使用性价比高、易于采购、便于运输的物料。烟气处理装置用仪表(流量、压力、温度)对有害成分含量波动有较强适应性。活性炭的加入量由称重计量给料控制;加入量数据可以传送至在线监测系统中。(2)飞灰处理方式将锅炉灰纳入飞灰一并处理。采用“螯合剂”固化稳定化处理后,运输至垃圾填埋场指定的区域填埋。飞灰固化车间应采用相对独立和封闭式车间,应有防止扬尘、洒漏的设计,同时考虑废水的处理。汽轮发电机组及热力系统1)凝汽器、冷油器冷却方式尽量采用循环冷却水方式,采用闭式循环冷

52、却系统。在水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可选用其它冷却方式。2)事故油池在主厂房外侧的适当位置设置一个事故油池。事故油池的容积不应小于1台最大机组油系统的油量。事故放油门应布置在安全及便于操作的位置。3)其它设计主厂房内各主、辅机应有必要的检修空间、安放场地和运输通道。电气系统1)电气主接线系统的设计总体布置应满足电气主接线的要求:应使导线、电缆长度较短,进出线避免迂回、交叉和跨越永久性建筑物。2)配电装置高、低压配电装置的设计和选型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低压配电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3)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及测量仪表发电厂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国

53、家标准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采用微机智能保护装置对上网线路、发电机、主变压器、厂用电等进行保护、测量、计量及控制;发电机、主变压器、厂用电的继电保护、测量仪表应根据“电力装置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设计规范”及“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有关电气信号均要求就地及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上显示;按上网实际情况装设自动准同期装置和手动准同期装置;微机综保装置选用国内一线或合资品牌;重要辅机独立设置电量计量装置。4)直流系统采用220V直流系统。采用UPS不间断电源。5)二次接线发电厂采用主控制室的控制方式。励磁调节装置宜采用数字式,应具有功率因数自动调节和自动起

54、励功能。发电厂二次接线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6)过电压保护及接地根据“过电压保护设计规程”、“接地设计规程”及“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及其它有关规程,设计必要的设施及装置。7)低压电气系统低压电气系统采用传统的一对一就地及远方控制方式。8)电缆选型及敷设设计按相应国家规范进行选型及设计,主要设备及特殊环境下优先选用阻燃型铠装电力电缆。9)照明照明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分正常照明、事故照明和安全照明。10)通讯系统连接电网的发电厂的通信系统设计,应根据电力系统通信设计或相应的接入系统设计确定。发电厂的厂内通信,应包括生产管理通信和生产调度通信。11)消防系统

55、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发电厂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电气装置的设计,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热控系统1)控制室设置设全厂中央控制室,采用一体化DCS监视和控制;中央控制室在满足生产运行和参观的需要前提下,尽量节约使用面积;2)全厂控制系统的构成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为主控系统,以LED、专用键盘、鼠标为机组主要监视和控制手段,实现炉、机、电统一的监视与控制。3)大屏幕系统在中央控制室设置大屏幕显示系统,更清晰,更全面地监视生产过程的工艺画面和过程参数。4)工业电视系统设置工业电视,监视器安装在中央控制室。5)自控仪表设备控制设备的选型要做到尽可能的统一,

56、如果无法完全统一则要尽可能的减少控制系统设备的数量或者采取同一家公司不同规格型号的控制设备,便于运行维护及设备后期的售后服务。自动控制仪表、阀门等一次元件和执行机构应尽量统一品牌,便于运行维护及设备后期的售后服务。全厂阀门的电动执行机构均采用一体化电动执行机构。6)本项目设计采用KKS编码,相关系统及设备的KKS编码由设计院按规范要求进行编制。给排水系统1)生活水供水系统生活用水、实验室用水取自附近市政自来水管道。2)工业水系统本项目工业用水水源拟采用从闽江取水,管线长度约为4km。同时本着节约用水原则,本项目所有消耗用水点优先采用厂内渗沥液处理站达标清水并以最大限度循环使用厂内排水。3)循环

57、冷却水供水系统A 循环水泵供水系统厂区循环水供、回水管采用母管制,管道内外壁做防腐处理后直埋敷设。循环水系统配置加药装置,需考虑除垢、杀菌、灭藻等水质处理,加药系统设置在综合水泵房内。B 冷却塔冷却塔拟采用机力通风冷却塔。C 工业冷却水泵供水系统工业冷却水泵供水对象为其他辅机设备的冷却循环水。厂区管道枝状布置,直埋敷设,分别引至厂区各辅机设备用水点。3)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需满足全厂消防用水,确定给水水源。4)雨水收集排放系统降落至本厂区的雨水由雨水口汇集至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经简易净化处理后可用于厂区景观用水。对垃圾运输车进场道路和上料坡道的初期雨水设单独雨水收集系统,经管网汇集后进初

58、期雨水收集池中。视低浓度污水处理系统情况,不定期不定量将初期雨水注入污水调节池中进行下一步的净化处理。辅助生产系统1)空压机系统要求设计一套空压机系统,空气压缩系统的管道采用母管制,出口分两路:仪用空气和杂用空气。其中仪用空气采用冷冻+组合吸附式干燥机;杂用空气采用冷冻式干燥机。空气压缩系统应设有油、水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油、水定期或自动排放,保证压缩气体的品质;储气罐设仪用和杂用储气罐。2)化水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采用常规处理工艺。对水处理的各个子系统,如:补给水处理、凝结水处理、水汽 取样、自动加药处理等实施集中监测。炉水、蒸汽、给水的在线分析和程控联锁功能。3)机修车间车间内设置必要的检修器

59、具和设施;机修车间上空设电动葫芦。4)备品备件间备品备件间上空设电动葫芦。5)辅助燃料系统包括油库和油泵房区域等。6)分析化验室包括水汽、垃圾、灰渣、烟气、废水分析等。要求在布置上考虑能够满足参观的需求,并尽量靠近化水车间。标示系统在符合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主管部门发布的标示文件的基础上,结合企业自身的要求设计,确定全厂道路系统、指示系统、设备标识系统、安全警示系统的标示系统,以上三大系统必须完整统一,保证全厂的标示的完整统一性。建筑与结构设计内容规划建设用地红线范围内的全厂所有建、构筑物的土建工程设计,包括焚烧厂房、汽机厂房、中控室、水处理车间、空压机房、污水处理车间、飞灰固化车间、升压站、地磅

60、房等生产用房和办公楼与餐厅厨房、门房等生活服务用房。规划建设用地红线1米范围内及厂区内的垃圾运输专用道和人员通道、护坡、竖向及综合管线设计,包括景观、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等内容。设计要求厂内所有建、构筑物和室外工程的设计必须满足相应阶段的国家、行业和福建省颁布的关于设计深度文件规定的要求。其中重点部位的室内装修设计,如参观通道、入口门厅、中央控制室、垃圾吊控制室、领导办公室、会议室、餐厅等重点部位必须进行精装修详细设计。外装修设计深度必须符合施工招标的要求。主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设计,其使用范围应综合优化设计,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节省投资。抗震设防烈度按7度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