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设备评估成新率之确定方法张盛林前几年,有关 资产评估中固定资产升值率过高”的问题,曾引起 了各方面的关注。造成评估升值率过高的原因,除了物价上涨引起重 置价格升高等原因外,本人认为主要的问题是 成新率”的原因。因为 根据 评估值=重置全价 X新率”的计算式,如果重置全价基本正确合 理的话,成新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评估值的高低。在资产评估中,一直沿用至今的成新率的计算方法, 一般均以平 均年限法成新率为基础成新率。本人经多年实践并结合实际经验,总 觉得此方法甚为不妥。特别是资产评估行业兴起至今已有十余年,其 间,市场经济体系已基本形成,原有的评估方法一则不合理,再则也 过于简单化。就设备而言,
2、因仅以平均年限法成新率为依据计算所得 的评估值往往背离市场价值规律,故难以被市场接受。一、 理由1、平均年限法成新率实际上即相当于财务上的直线折旧法,是 假设设备各年的损耗值(折旧额)是相等的。以此方法作为设备评估 的成新率肯定不妥。因为任何设备的使用都是一个从新到旧直至报废 的过程,随着时间的延续,设备的各种损耗必定越来越大,而这种损 耗决不是按年、月计算的平均值。仅就设备的有形损耗来说,其启用 的首年及之后各年之损耗的价值内涵是不一样的, 具使用的第一年时 该设备各方面的性能都处于最佳的状态,之后,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 具有形损耗逐年加大,设备的剩余价值会越来越小,因此,设备的各 年损耗值
3、应呈递减趋势,即第一年最大,以后各年的实际损耗价值都 相应较前一年小。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假若某台设备的经济耐用 年限为10年,如按常规算该设备在使用了 5年时的年限法成新率为 50%,而事实上该设备在其前5年时的外观新、损耗小、性能好,设 备的效用高;而其后5年时因外观较旧、损耗加大、性能下降,必然 会导致设备效用降低以及维修成本增加,故二者的价值是截然不同 的。但在采用 平均年限法”成新率情况下,该设备前、后各5年的价 值却是一样的,显而易见该评估值肯定是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2、在过去那种商品匮乏时代的 紧俏商品工在使用了若干年后, 可能以较高的价格转让,有时甚至能以原价转让的情况,随
4、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已不复存在。况且现在可以说所有商品基本均是供过于求, 整个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 买方的选择余地大且挑剔,由 于市场竞争激烈,新商品的价格也能下浮,何况二手货(在用设备)。3、设备评估除了考虑其有形损耗外,还必须考虑其无形损耗。随着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当今社会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在市场经济条 件下某些商品的供求变化等影响,资产的功能性贬值及经济性贬值是 十分明显的,必须加以考虑。如一台同样型号设备的重置价比若干年 前购置的帐面原值高出许多,这中间除了价格上升的因素外,其中可 能也包含了材料改变、工艺先进、电气控制系统优化等技术含量提高等而增加的成本。而目前采用的 评估值=
5、重置全价X成新率”算式,无 法体现被评估设备的功能性贬值及经济性贬值。4、无形损耗在实际评估工作中往往容易被疏忽,即使考虑到无 形损耗也往往由于相关数据收集较难或数据不确切,而难以准确计 量,容易造成评估值失实。5、评估值=重置全价 X新率”这一计算式过于简单,特别是成 新率仅以平均年限法成新率计算的话更不符合实际。 因为同一时间购 入的一批设备在使用了若干年后,由于设备的使用强度、损耗程度以 及保养状况等情况不同,其实际状况肯定不一样,有些甚至差别很大, 而如按平均年限法计算的话,其成新率都一样,于情不合,于理不通, 致使资产评估价值与实际不符。6、原评估规范规定的 在用设备的成新率不得低于
6、 15%也不尽 合理。如一台金切设备,其经济耐用年限为 18年,如果使用了 15年 以上,甚至20年、30年,其成新率都为15%,而实际上设备的状况 大不一样,有些设备因使用频率不高、或保养较好、或已经整修等原 因,不仅是尚可使用,甚至状态还较好;而有些设备已根本不能使 用或因 成本大于收益”而闲置的设备,只是未及时办理报废手续而 已,这些设备如都以15%成新率计算评估值,难以被市场接受。这一 规定在以前也许是可行的,但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一规定显然背 离了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所谓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应从宏观上来控 制,评估的原则是客观、公正,只要不故意低评资产,实事求是地反映资产在现实状态
7、下的市场公允价值是合理的, 就不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二、新的评估思路通常一贯采用的评估公式为评估值=重置全价X成新率其中:成新率=尚可使用年限/ (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 M00%尚可使用年限=经济耐用年限-已使用年限事实上由于设备的帐面已使用年限并不一定能真正反映设备的 实际损耗程度,而 尚可使用年限”更具有许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因此, 由此而得的 尚可使用年限”缺乏充分依据而难以令人信服。新的思路是在评估中淡化 尚可使用年限”,因为资产评估本身就 是指资产在某个时点的市场公允价值,所注重的是设备的现时状况, 即设备的实际损耗率(包括实体性贬值、功能性贬值及经济性贬值), 并据以确定设
8、备的成新率,以此估算其与全新设备相比的价值。 没有 必要去确定也难以确定其之后尚可使用多少年,因其以后怎么用怎么 保养都无从得知,这对评估来说没有意义。有如对人体进行体格检查, 只是通过对某人目前身体的健康状况检查, 从而根据各项化验指标和 检查结果与正常指标值对比作出其当前的身体健康状况评估一样,而不必去判定且难以判定其尚能生存多少年一样。三、新的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上述诸项因素,本人认为应该考虑一个比较合理的、能够量化的、且比较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新率计算方法,经反复试算, 发现采用相当于余额折旧法的概念来估算被评估设备的基础成新率 较为适宜,即:成新率 P = (1-d) n综合成新率=(1-
9、d) n k1 K2xk3xk4其中:式中d=首年损耗率门=实际已使用年限=帐面已使用年限x设备利用率N=设备耐用年限1/N=设备平均年损耗率(相当于残值率)k1=设备原始制造质量k2=维护保养情况k3=设备运行状态k4=环境状况运用此式的关键是将帐面反映的已使用年限通过设 备实际利用率进行修整,调正为实际已使用年限,以此作为计算成新率的根据P= (1-d) n,然后再根据四项因素进行系数修正,计算出综合成新率。这样计算所得的各年损耗率为首年最大,以后各年均相应小于前 一年,一则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设备的有形损耗的实际情况,再则,可 以理解为其中包含了设备的部分无形损耗。四、关于车辆评估的问题近年
10、来,由于国内汽车行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民用车辆的普及, 使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由于汽车市场的迅速发展,总体来说已是 供过于求。就车辆而言,特别是轿车,其既是作为代步的工具,又近 乎于奢侈品,属于一项特殊消费品,故二手车市场也随着蓬勃兴起, 整个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由于买方的选择余地大且较挑 剔,市场竞争激烈,新车的价格已日趋下降,二手车的价格必然走低。长期以来,一直沿用至今的成新率的计算方法, 导致了车辆的评 估值偏高,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价值,往往因此受到客户的质疑,致 其评估值难以被市场接受。尽管采用技术成新率调整,但一则因大多 数评估人员还是难以掌握尺度,再则有时也确实难以依靠技
11、术成新率 将评估值调整到较为合理的价值,导致经常会有客户对车辆的评估值 表示异议。由于在评估中原本一直采用的方法是:按照国经贸 1997456号文和20001202号文的规定,按“9座以下客车的规定使用年限为15年;9座以上客车的规定使用年限为10年;客车的规定行驶里程为50万公里;”为依据,分别计算出二项理论成新率。另外根据对车辆的技术测定得出一个所谓的技术成新率, 再采用三、三、四加权计算; 或以理论成新率为四、技术成新率为六,再加权计算综合成新率的办 法。但经对二手车评估结论书分析,其采用的标准基本上是: 小 客车(轿车)的使用年限以10年计,7座以上客车的使用年限以 8 年计,大客车的
12、使用年限以6年计”,另外再辅以 缺陷影响成新率” 和维护成新率”二项调整,计算综合成新率。由于车辆路码表常有损 坏或更换,显示的行驶里程数往往不准确,一般不直接作为评定内容。 故二者差距甚大。问题是从评估规范来说,成新率必须通过计算过程取得,如果仍 然按照 国经贸1997456号文和20001202号文”规定的车辆使用年 限计成新率,则评估值偏高;如果采用二手车评估的相关标准计年限 成新率,又显然缺少依据。但就上述二种方法而言,其实质都没有脱 离一贯的评估思路,因其均是采用平均年限法来计其基础成新率, 即:基础成新率=(规定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规定使用年限另据向二手车市场了解,由于受市政府
13、关于对99年以前出厂、不能达到排放标准的车辆一律强制报废的决定 ”的影响,去年以来二 手车市场的价格持续走低。就车辆而言,特别是轿车,其既是作为代 步的工具,又近乎于奢侈品,属于一项特殊消费品,所谓 鞋子落地 一半价”,一经购入的新车如欲转让,即成为二手车”,尽管使用时间很短,其折扣却更低,如一辆使用一年左右的轿车在二手车市场的 估价成新率一般不会高于80%。本人曾以20辆车的二手车评估结论书作为样本,经试算验 证后对照,觉得只有采用 余额折旧法”的概念来估算车辆的成新率才 显得更为合理。该方法可以在 按照 国经贸1997456号文和 20001202号文规定的车辆使用年限”的前提下,采用 余
14、额折旧”的 方法来计算车辆的成新率。从而得到较为客观、合理的评估值。作为一种数学模式,不管采用 直线折旧法”还是 余额折旧法工 如用于财务计提折旧都无可非议,但用于评估过程中确定车辆的成新 率,该二种方法之间有很大差异。下面不妨对该二种方法作个详细比 较,以便能直观的进行分析和说明,以判优劣。采用 直线折旧法”以及 余额折旧法”之各时段成新率及损耗率 比较表规定使用“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直线折旧法余额折旧法成新率各期损耗率1511493.336.6783.516.51521386.676.6669.713.81531280.06.6758.211.51541173.336.6748.69.
15、61551066.676.6640.68.0156960.06.6733.96.7157853.336.6728.35.6158746.676.6623.64.7159640.06.6719.73.91510533.336.6716.53.21511426.676.6613.82.71512320.06.6711.52.31513213.336.679.61.9151416.676.6681.6101990.010.079.420.6102880.010.06316.4103770.010.05013.0104660.010.039.710.3105550.010.031.68.1106440
16、.010.0256.6107330.010.019.95.1108220.010.015.84.1109110.010.012.53.3通过比较不难看出,因 直线折旧法”计算的是平均年限成新率,其各年损耗率相等,至第15年时尚为6.67%,明显与设备实际情况不符。而 余额折旧法”是以第一年后的成新率为底数的不同次幕来计算以后各年的成新率,各年的成新率为几何级差,其各年损耗率从 16.5%、13.8%、11.5%、9.6%2.3% 1.9%直至U 1.6%呈递减,比 较合理。以规定使用年限为15年的车辆为例,采用余额折旧”方法 计算的已使用年限为1年(尚可使用年限为14年)的成新率为83.5%,
17、 而采用 直线折旧法”计算的平均年限成新率为 93.33%;前者在使用 了大约10.5年时成新率才为15%,后者则在使用了大约将近13年时 成新率才为15%。同样以规定使用年限为10年的车辆为例,采用 余 额折旧”方法计算的已使用年限为1年(尚可使用年限为9年)的成 新率为79.4%,而采用 直线折旧法”计算的平均年限成新率为90.0%。 归纳起来看,余额折旧法”计算的起始成新率较低,折余年限相对较 长的特点,既符合目前二手车市场的价值规律, 使评估值与市场公允 价值较为贴近,又比较适合评估规范中在用设备最低成新率不得低于15%”的规定。本人将此方法应用于实践已一年,有效地解决了长期来一直困扰
18、 设备评估人员的 车辆评估值偏高,严重背离了市场价值”的问题,使 车辆评估值能被市场所接受。事实证明,目前对车辆评估采用余额折旧法”计成新率实不失为解决 车辆评估值与市场价值严重背离”的 一个好方法。需要说明的是,评估方法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不能一成不变。提出此项建议并在车辆评估中首开先河具体应用,旨在开拓评估思路,创新评估方法,从而使设备评估更趋完善,评估结果更为 合理。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运用此方法计算之成新率实则为车辆的 基础成新率,相对比较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在此基础上还须根据车 辆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般可考虑车辆原始制造质量、车辆维护保 养情况、车辆缺陷(事故)情况、车辆运行状态、车辆利用率以及车 辆停放环境状况等因素,采用系数法对计算所得的基础成新率进行调 整,以确定较为合理的综合成新率。就评估值而言,绝非要求也没有 必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品牌营销及推广专项协议
- 成都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社会公开招聘(1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重庆新华出版集团招聘编辑风控审计等岗位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批次招聘13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枣庄市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人才需求(9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化学工业与生活》课件
- 调试技师面试题及答案
- 激活传统文化新生机的创新策略与行动方案
- 绿化补充合同协议书
- 养殖污水处理合同协议书
- 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2025年高三高考冲刺主题教育班会:《高三考前心理调适指南:减压赋能 轻松备考》-2024-2025学年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消防安全应急处置)消防设施运行维护试题
- 九一八事变课件
- 鄂尔多斯市水发燃气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中学生法制教育课件
- 2024游泳救生员具体考试内容及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临海市纪委市监委下属事业单位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河北省唐山市、廊坊市2025年高三高考第二次模拟演练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春季江东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5人(安徽)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25届高三3月押轴试题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