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执业药师考试培训药事管理与法规第一章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药品安全规划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1.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足国情,建立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统筹兼顾,把解决当前突出问题与完善制度体系结合起来。2、总体目标(连续三年考过)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普遍建立比较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 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比较规范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比较科学
2、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 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多元办医格局,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 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主要内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主要由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八项支撑组成四大体系是指建设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构建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八项支撑就是完善医 药卫生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科技与人才体制机制、信息、法制的建设,保障四大体系有效规 范运转。三、建立健全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建立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总体要求,加快建立以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基础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保障 人民群众安全用药。其
3、具体要求如下:1.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1)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2)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3)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2、规范药品生产流通:3、完善药品储备制度五、医药卫生人才保障机制1.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2.充分发挥执业药师的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强调:规范药品临床使用,充分发挥执业药师指导合理用药与药品质量管理方 面的作用。国务院发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又进一步明确:完善 执业药师制度,零售药店必须按规定配备执业药师为患者提供购药咨询和指导。第二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文件一、关
4、于加强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的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基本 药物的评价性抽验,加大年度药品抽验计划中基本药物的抽验比例,组织开展基本药物品种的再评价工作, 并将再评价结果及时通报卫生部;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基本药物的监督性抽验工作,每年组织常 规检查不得少于两次,至少对辖区内基本药物生产企业生产的基本药物进行一次抽验;地方各级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应当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社区和农村基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农村药品监督网在保证基 本药物质量监督管理中的作用。二、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的通知1、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是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制定的,不区别具体生产经营
5、企业,各级各类医疗 卫生机构、社会零售药店及相关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经营基本药物,可在不超过零售指 导价的前提下,自主确定价格。2、原来针对具体企业定价或特定包装规格定价的药品,作为基本药物销售也要执行此次公布的统一零售指导价格。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价格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国家基本药物市场购销价格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 反映,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适时调整价格;各地要加强对基本药物价格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存在价格 违法行为的,要依法严肃查处。4、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定价原则:确保企业能够正常生产和经营基本药物,保障市场供应。 基本药物价格要充分反映成本变化情况,合理补偿企业成本,正常盈利,有利于
6、调动企业生产积极性; 充分考虑当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群众承受能力。制定基本药物价格,要在企业获得正常利润的前提 下,切实压缩不合理的营销费用,使基本药物价格总体水平有所降低,以适应现阶段医疗保障水平和群众 承受能力;结合市场实际和供求状况,区别不同情况,采取“有降、有升、有维持”的方法调整价格。 对于市场竞争不够充分、价格相对偏高的品种,加大降价力度;对于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强、供应存在短缺 现象的品种,适当提高价格;对于市场竞争较为充分且价格相对低廉的品种,中药传统制剂及部分国家规 定需较大幅度提高质量标准的品种,少降或维持现行价格。三、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意见(经常考)1.调整政府管理药
7、品价格范围:政府管理药品价格的重点是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用药及 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特殊药品。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2、.药品价格实行分级管理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国家基 本药物、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用药中的处方药及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特殊药品价格。各省、自治区、直辖 市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统一政策,负责制定国家基本医疗保障用药中的非处方药(不含国家基本药物、地方增补的医疗保障用药价格。4.政府制定药品价格原则上不区分具体 生产经营企业,按照药品通用名称制定统一的指导价格。今后对于符合国家鼓励扶持发展政策且具有明显不同质量标准的药品,可以依据按质论价的原则,实行有差别的价格政策。5、科
8、学确定药品之间的差比价关系:进一步完善药品差价比价规则,合理确定同种药品中代表剂型规 格品及价格,其他剂型规格品价格按照规定差价或比价关系制定。对可替代药品和创新药品定价逐步引入 药物经济性评价方法,促进不同种类药品保持合理比价。6、鼓励基本药物生产供应:核定基本药物零售价格,要严格控制营销费用,压缩流通环节差价率。保持基本药物价格相对稳定,保障 国家基本药物正常生产和供应。7.控制药品流通环节差价率:逐步降低政府指导价药品的流通差价率,对流通环节差价率(额)实行 上限控制,并对高价和低价药品实行差别差率控制,低价药品差价率从高,高价药品差价率从低,利用价 格杠杆促进药品流通领域兼并重组,扩大
9、规模,集约经营,降低成本,减少流通费用。四、基本药物电子监管的规定(经常考)1.药品电子监管码是中国政府对产品实施电子监管为每件产品赋予的标识。每件产品的电子监管码唯一,即“一件一码”,简称监管码2、药品电子监管码的进展国家局从2006 年开始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至2012 年2 月底,已分三期将麻醉药品、精神药品、血液制品、中药注射剂、疫苗、基本药物(2011 年4 月1 日)全品种纳入电子监管。已于2011 年12 月31日前将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含可待因复方口服溶液、含地芬诺酯复方制剂三类药品纳入电子监管2011-2015 年药品电子监管工作规划的内容规划要求,2012-2015 年实
10、现药品制剂(含进口药品)全品种电子监管。在生产企业和批发企业已实现电子监管的基础上,向零售药店、医疗机构等末端流通使用环节延伸。第三节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规划二、国家药品安全“十二五”发展目标(常考)1、总体目标:经过5年努力,药品标准和药品质量大幅提高,药品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药品研制、生产、流通秩序和使用行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安全保障能力整体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药品安全水平和人民 群众用药安全满意度显著提升。2、规划指标(1)全部化学药品、生物制品标准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中药标准主导国际标准制定。医疗器械采 用国际标准的比例达到90%以上。(2)2007年修订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施行前批准生产
11、的仿制药中,国家基本药物和临床常用药 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3)药品生产100%符合2010年修订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生产100%符合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4)药品经营100%符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要求。(5)新开办零售药店均配备执业药师。2015年零售药店和医院药房全部实现营业时有执业药师指导 合理用药。三、药品安全主要任务“十二五”期间,我国药品安全的主要任务(9个):要全面提高国家药品标准、强化药品全过程质量监管、 健全药品检验检测体系、提升药品安全监测预警水平、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药品行为、完善药品安全应 急处置体系、加强药品监管基础设施建设、
12、加快监管信息化建设、提升人才队伍素质。四、保障措施一是要完善保障药品安全的配套政策。二是完善药品安全法律法规。三是加强药品安全监管能力建设。四是全面落实药品安全责任。五是完善执业药师制度,第二章药事管理体制第一节药品监督管理机构(常考)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责(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部级)为卫生部管理的国家局。1.职责调整(1)取消已由国务院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2)将药品、医疗器械等技术审评工作交给事业单位。(3)将综合协调食品安全、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职责划给卫生部。(4)将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餐饮业、食堂等消费环节(以下简称消费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和保健 食品、化妆品卫生
13、监督管理的职责,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 主要职责: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和消费环节食品(三品一械)(6)负责药品、医疗器械注册和监督管理,拟订国家药品、医疗器械标准并监督实施,组织开展药 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负责药品、医疗器械再评价和淘汰,参与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组织实施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制度。(7)负责制定中药、民族药监督管理规范并组织实施,拟订中药、民族药质量标准,组织制定中药 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并监督实施,组织实施中药品种保护制度。(8)监督管理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放射性药品、麻醉药品、毒性
14、药品及精神药品, 发布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安全信息。(9)组织查处消费环节食品安全和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方面的违 法行为。(10)指导地方食品药品有关方面的监督管理、应急、稽查和信息化建设工作。 (11)拟订并完善执业药师资格准入制度,指导监督执业药师注册工作。(二)省和省以下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关于调整省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 知(国办发2008123号),规定将现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省级以下垂直管理改为由地方政 府分级管理,业务接受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卫生部门的组织指导和监督。对省、市、县三级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机构与同级卫生部门职能进行整合,以切实加强
15、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落实地方各级政府食品药品安全 综合监督责任。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作为省级政府的工作机构,由同级卫生部门管理。市、县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同级政府的工作机构,保证其相对独立地依法履行职责,保证其对消费环节食品安 全和药品研究、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有效监管。(二)中医药管理部门(中药相关)负责拟定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相关标准,负责指导中药及民 族药的发掘、整理、总结和提高;负责中药资源普查,促进中药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三)发展和改革宏观调控部门(价格相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监测和管理药品宏观经济;负责药品价格的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制定和
16、调 整药品政府定价目录,拟定和调整纳入政府定价目录的药品价格。对于依法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 药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规定的定价原则,依据社会平均成本、市场供求状况和社会承受能 力合理制定和调整价格,做到质价相符,消除虚高价格,保护用药者的正当利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立了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医保相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统筹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负责统筹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政策、 规划和标准;拟订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管理办法;组织拟订定点医疗机构、药店的医疗保险服务和生 育保险服务管理、结算办法及支付范围等工作,包括制定并发布国家基本医疗保
17、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 险药品目录。五)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生产、经营相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工商登记、注册,负责查处无照生产、经营药品的行为; 负责药品广告监督与处罚发布虚假违法药品广告的行为;负责监督管理药品市场交易行为和网络商品交易 行为,包括城乡集贸市场的中药材经营。(六)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拟定和实施生物医药产业的规划、政策和标准;承担医药行业管理工作;承担 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管理和国家药品储备管理工作。同时,配合药监部门加强对互联网药品广告的整治。(七)商务管理部门商务部作为药品流通行业的管理部门,负责研究制定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标准和有
18、关政策, 配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八)海关海关负责药品进出口口岸的设置;药品进口与出口的监管、统计与分析。(九)新闻宣传部门新闻宣传部门负责加强药品安全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十)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负责涉药刑事案件的受理和立案侦查;协同药监部门打击违法制售假、劣药品以及有关麻醉 药品和精神药品生产、销售、使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十一) 监察部门负责调查处理药品监督管理人员的违法行政纪律的行为。第二节药品技术监督管理机构(常考)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直属事业单位,是国家检验药品、生物制品质量的法定机构承担依法实施药品审批和质量监督检查所需的检验和复验工作。负责
19、标定和管理国家药品标准品、对照品。负责组织药品、医疗器械的质量抽查检验工作并提供质量公告的技术数据。承担生物制品批签发的具体业务工作。对有关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药用辅料的药用要求与标准进行实验室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承担司法机构委托的对涉嫌“足以危害人体健康”的假药进行药品含量和杂质成份等的技术鉴定。承担药品、生物制品、医疗器械注册检验;协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参与药品、医疗器械行政监督。二、国家药典委员会国家药典委员会是法定的国家药品标准工作专业管理机构。任务和职责为: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 及其增补本。组织制定和修订国家药品标准以及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20、药用辅料的药用要求 与标准。负责药品试行标准转为正式标准的技术审核工作。负责国家药品标准及其相关内容的培训与 技术咨询。负责药品标准信息化建设,参与药品标准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主要职责为:药品审评中心是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注册技术审评机构,为药品注册提供技术支持。按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 的药品注册管理有关规章,负责组织对药品注册申请进行技术审评。四、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主要职责 为:承担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制定、调整的技术工作及其相关业务组织工作。承担非处方药目录制定、 调整的技术工作及其相关业务组织工
21、作。承担药品再评价和淘汰药品的技术工作及其相关业务组织工作。承担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技术工作及其相关业务组织工作,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不良反应监 测中心进行技术指导。承担全国医疗器械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的技术工作及其相关业务组织工作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药品认证管理中心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直属机构。主要职责为:参与制定、修订药物非 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和医疗器械生产 质量管理规范(医疗器械GMP)(统称GXP)及其相应的实
22、施办法。对依法向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申请认 证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以GMP认证的企业(单位和GLP认定的医疗机构实施现场检查等相关工作。 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对药品研究机构组织实施现场检查等相关工作。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职责为:承担执业药师资 格考试、注册、继续教育等专业技术业务组织工作。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委托,起草执业药师业务规范。七、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国 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保健食品审评中心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管理。 主要职责为:负责国家中
23、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的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国家中药保护品种的技术审查和审评工作。配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或修订中药品种保护的技术审评标准、要求、工作程序以及监督管理 中药保护品种。负责组织保健食品的技术审查和审评工作。配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或修订 保健食品技术审评标准、要求及工作程序。协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保健食品检验机构工作规 范并进行检查。负责化妆品的技术审查和审评工作;制定或修订化妆品审评标准、要求及工作程序第三章药品质量及其监督检验第一节药品和药品质量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 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质量
24、特性:1.有效性药品的有效性是指在规定的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条件下,能满足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要求。2.安全性药品的安全性是指按规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使用药品后,人体产生毒副反应的程度3.稳定性药品的稳定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保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的能力4.均一性药品的均一性是指药物制剂的每一单位产品都符合有效性、安全性、稳定性的规定要求二、药品的特殊性药品是是 特殊商品。药品的特殊性表现在:1、专属性:药品的专属性表现在对症治疗,不可替代。2、两重性:药品的两重性是指药品有防病治病的一面,也有不良反应的另一面。3、质量的重要性:药品只有符合法定质量标准的合格品才
25、能保证疗效,允许销售,否则不得销售。4、时限性:只有药等病,不能病等药;另外,药品均有有效期,一旦有效期到达,即行报废销毁。一、药品质量管理规范的名称、制定目的和适用范围1.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为了提高药物非临床研究的质量,确保实验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靠性,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并 与国际上的新药管理相接轨,药品非临床研究是指为评 价药品。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GCP)为了保证药物临床试验过程的规范,结果科学可靠、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并保障其安全,它是进行各期临床试验、人体生物利用度或生物等效性试验时必须遵守的规定。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GMP是在药品生产过程实施质
26、量管理,保证生产出优质药品的一整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 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4、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是药品经营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5、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对中药材生 产全过程进行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度。二、药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性质、类型药品监督检验具有公正性、权威性、仲裁性药品质量监督检验根据其目的和处理方法不同,可以分为抽查检验、注册检验、指定检验和复验等类型抽查检验 分为评价抽验和监督抽验。(1)评价抽验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掌握、了解辖区内药品质量总体水平与状态而进行的抽查检验 工作。;(2)监督抽验是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药品监督管理工作中,为保
27、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而对监督检查 中发现的质量可疑药品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抽验。国家药品抽验以评价抽验为主,省级药品抽验以监督抽验为主2、注册检验:注册检验包括样品检验和药品标准复核。药品注册检验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检验所承担。进口药品的注册 检验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组织实施。3、指定检验:指定检验是指国家法律或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某些药品在销售前或者进口时, 指定药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药品管理法规定下列药品在销售前或者进口时,必须经过指定药品检验 机构进行检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生物制品;首次 在中国销售的药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药品。4、复验:药
28、品被抽检者对药品检验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而向药品检验机构提出的复核检验。当事人 对药品检验所的检验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药品检验结果之日起7日内提出复验申请,逾期不再受理 复验。复验申请应向原药品检验所或原药品检验所的上一级药品检验所提出,也可以直接向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出。第三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一、包括总则、质量管理、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设备、物料与产品、确认与验证、文件管 理、生产管理、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委托生产与委托检验、产品发运与召回、自检及附则,共计14章、 313条。1.新版GMP的主要特点(1)加强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大幅提高对企业质量管理软
29、件方面的要求。(2)全面强化了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如,现行版GMP明确药品生产企业的关键人员包括企业负责 人、生产管理负责质量管理负责人、质量受权人等必须具有的资质和应履行的职责。(3)细化了操作规程、生产记录等文件管理规定,增加了指导性和可操作性。(4)进一步完善了药品安全保障措施。3、药品批次划分原则(常考):大(小)容量注射剂以同一配液罐最终一次配制的药液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同一批产品如用 不同的灭菌设备或同一灭菌设备分次灭菌的,应当可以追溯。粉针剂以一批无菌原料药在同一连续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冻干产品以同一批配制的药液使用同一台冻干设备在同一生产周期内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
30、批。眼用制剂、软膏剂、乳剂和混悬剂等以同一配制罐最终一次配制所生产的均质产品为一批。连续生产的原料药,在一定时间间隔内生产的在规定限度内的均质产品为一批。间歇生产的原料药,可由一定数量的产品经最后混合所得的在规定限度内的均质产品为一批。第四节药品标准一、药品标准概述(常考)1、药品标准:是指对药品的质量指标、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要求和规定,2、国家药品标准:药品管理法规定,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中国药典和药品标准为 国家药品标准。国家药品标准包括中国药典及增补本,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药品注册标 准和颁布的其他药品标准,以及与药品质量指标、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相关的技术指导
31、原则和规范。二、药品标准的分类依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我国的药品标准分为国家药品标准和炮制规范。1.国家药品标准分类: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标准和药品注册标准。中国药典由国家药典委员会编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中国药典是国家药 品标准的核心,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保护人民用药安全有效而制定的法典。2010年版中国药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九版药典。(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标准这是指未列入中国药典而由国家食品 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标准,以及与药品质量指标、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和规范。(3)药品注册标准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经申请人特定
32、药品的标准,生产该药品的生产 企业必须执行该注册标准。根据标准化法规定和国际惯例,国家标准是市场准入的最低标准,原则上行业标准高于国家标准, 企业标准应高于行业标准。所以,药品注册标准不得低于中国药典的规定。2、炮制规范是指中药饮片炮制规范。药品管理法规定,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 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应当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第五节国家药品编码一、国家药品编码适用范围国家药品编码是指在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中由计算机使用的表示特定
33、信息的编码标识。国家药品编码以数字或数字与字母组合形式表现,适用于药品研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 等各个领域以及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二、国家药品编码的编制1. 原则药品编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规范性、完整性与可操作性的原则,同时 兼顾扩展性与可维护性。2.国家药品编码编制的分类药品编码分为本位码、监管码和分类码。本位码由药品国别码、药品类别 码、药品本体码、校验码依次连接而成。3、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编制规则药品编码本位码共14位,前2位为药品国别码为“86”,代表在我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所有药 品;第3位药品类别码为“9”,代表药品;4到13位为本体码,本体
34、码的前5位为药品企业标识,;本体码的后5位 为药品产品标识,是指前5位确定的企业所拥有的所有药品产品。药品产品标识根据药品批准文号,依据 药品名称、剂型、规格,遵循一物一码的原则,按照流水的方式编制。校验码是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中的 最后一个字符,通过特定的数学公式来检验国家药品编码本位码中前13位数字的正确性。第四章 行政法的相关内容第一节 法的基本知识法律渊源:是法的效力渊源,我国的法律渊源主要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法律效力:包括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对人的效力。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违宪责任。一、行
35、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许可的原则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的原则(口诀:公民护法)1.法定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2.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三公原则)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公开、公平、公正,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3.便民和效率原则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便民,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4.信赖保护原则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取得的行政许可受法律保护。(三)设定行政许可的事项1、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
36、,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2、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 特定权利的事项;3、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 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4、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 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5、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上述六类事项,如果通过下列方式能够予以规范的,可以不设行政许可: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2市场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3行业
37、组织或者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的;4行政机关采用事后监督等其他行政管理方式能够解决的。我国现行药品管理法律确定的行政许可项目有:药品生产许可,表现形式为颁发药品生产许可证 和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药品经营许可,表现形式为颁发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上市许可,表现 形式为颁发药品生产批准证明文件;药品临床研究许可,表现形式为颁发药品临床研究批准证明文件;进口药品上市许可,表现形式为颁发进口药品注册证、医药产品注册证等;国务院行政法规确认了 执业药师执业许可,表现形式为颁发执业药师注册证。三、行政许可的费用行政许可法将实施行政许可不收费作为一项原则确定下来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和对行政许可事项进行监督检查,
38、不得收取 任何费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依照法律、行政法 规收取费用的,应当按照公布的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行政机关提供行政许可申请格式文本不得收 费。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需的经费应当列入本行政机关的预算,由本级财政予以保障,按照批准 的预算予以核拨。第三节行政处罚一、行政处罚的原则、种类、管辖和适用(一)原则:处罚法定原则;处罚公正、公开原则;处罚与违法行为相适应的原则;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不免除民事责任,不取代刑事责任原则。(二)种类: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法律、
39、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行政处罚。二、行政处罚的决定及其程序(常考)1.简易程序:当场处罚程序。适用于违法事实清楚、有法定依据、拟作出数额较小的罚款(对公民处50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1000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警告时。2.一般程序:普通程序。包括:立案、调查、处理决定、说明理由并告知权利、当事人的陈诉和申辩、制作处罚决定书、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3.听证程序:适用于较大数额罚款,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三日内提出,七日前通知第四节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一、行政复议一般条件:即普遍适用于任何复议案件的条件,包括申请人符合资格、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复议范
40、围和受理复议机关管辖、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一般时效指为行政复议法所规定的,适用于一般复议案件的申请时效,为60日。(一)行政复议的范围(常考):1.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2.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3.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4.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5.认为行政机关
41、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6.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或者侵犯其合法权益的。二、行政诉讼对受案范围的排除规定: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第五章中药管理第一节中药的概念及其作用一、中药的概念中药包含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一)中药材中药材是指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二)中药饮片中药饮片是指取药材切片作煎
42、汤饮用之义。 (三)中成药中成药是指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验方或秘方,以中药材为原料配制加工而成的药品。第二节中药管理有关规定一、药品管理法对中药管理的规定(常考)1.中药材 国家实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 “新发现和从国外引种的药材必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销售。”“地区性民间习用药材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中药材的种植、采集和饲养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另行制定。”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可以出售中药材(国家另有规定除外)。药品经营企业销售中药材,必须标明产地。2.中药饮片“中药饮片的炮制,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
43、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须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批准文号。二、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对中药管理的规定1、国家鼓励培育中药材。对集中规模化栽培养殖,质量可以控制并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 条件的中药材品种,实行批准文号管理。2、生产中药饮片,应当选用与药品质量相适应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包装不符合规定的中药饮片,不得销售。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贴有标签中药饮片的标签必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 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药品批准文号。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对中药管理的
44、规定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积 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家鼓励开展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继承工作,培养高层次的中医临床人才和中药技术人才。国家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扶持濒危动植物中药材人工代用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中药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鼓励建立中药材种植、培育基地,促进短 缺中药材的开发、生产。四、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中药管理的规定1、促进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2、建设现代中药工业和商业体系3、加强中药管理第三节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一、野生药材
45、资源保护管理条例的适用范围及原则原则:国家对野生药材资源实行保护、采猎相结合的原则,并创造条件开展人工种养。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分级 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材物种分为三级管理。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系指濒临灭绝状态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种。二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系指分布区域缩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系指资源严重减少的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采猎管理规定(常考,必考)1.对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管理:禁止采猎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2、对二、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管理:采猎、收购二、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必须按照批准的计划执行。采猎
46、者必须持有采药证,需要进行采伐或狩猎的,必须申请采伐证或狩猎证。不得在禁止采猎区、 禁止采猎期采猎二、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并不得使用禁用工具进行采猎。二、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四、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的出口管理规定1、 一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属于自然淘汰的,其药用部分由各级药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但不得出口。2、二、三级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药用部分,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实行限量出口。3、违反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出口管理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有关部门没收其野生药材和全部违法所 得,并处以罚款。五、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药材名称1.一级保护药材名称虎骨(已被禁止贸易)、豹骨、羚羊角、鹿茸(梅花鹿)。(两
47、块骨头、两类角)2.二级保护药材名称鹿茸(马鹿)、麝香、熊胆、穿山甲、蟾酥、蛤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柏、血蝎。速记:一马牧草射蟾涂,二黄双蛤穿厚杜。三蛇狂饮人熊血,虎豹羚羊梅花鹿。三级保护药材名称:川贝母、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猪苓、龙胆、防风、远志、胡黄连、肉苁蓉、秦艽、细辛、紫草、五味子、蔓荆子、诃子、山茱萸、石斛、阿魏、连翘、羌活速记:紫薇丰萸赠猪肉,川味黄连送石斛 荆诃刺秦赴远东,胆大细心也难活第四节中药品种保护一、中药品种保护的目的意义国家鼓励研制开发临床有效的中药品种,对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中药品种实行分级保护制度,其目 的是为
48、了提高中药品种的质量,保护中药生产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中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品种保护法规的颁布实施,对保护中药名优产品,保护中药研制生产的知识产权,提高中药质量和信誉,推动中药制药 企业的科技进步,开发临床安全有效的新药和促进中药走向国际医药市场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三、中药保护品种的范围和等级划分中药保护品种的等级划分(常考)中药品种保护条例对受保护的中药品种划分为一级和二级进行管理。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保护期 限分别为30年、20年、10年,中药二级保护品种的保护期限为7年。1.申请中药一级保护品种应具备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药品种,可以申请一级保护。对特 定疾病有特殊疗效的;相当于国家一级
49、保护野生药材物种的人工制成品;用于预防和治疗特殊疾病的。.申请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应具备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中药品种,可以申请二级保护。符合 上述一级保护的品种或者已经解除一级保护的品种;对特定疾病有显著疗效的;从天然药物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及特殊制剂。四、中药保护品种的保护措施1.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保护措施(1)该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在保护期内,不得公开。(2)向国外转让中药一级保护品种的处方组成、工艺制法,应当按照国家有关保密的规定办理。(3)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保护期的,由生产企业在该品种保护期满前6个月,依照中药品种保护条 例的规定程序申报。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确定延长的保护期限,不
50、得超过第一次批准的保护期限。2、中药二级保护品种的保护措施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在保护期满后可以延长保护期限,时间为7年,由 生产企业在该品种保护期满前6个月依据条例规定的程序申报。3、被批准保护的中药品种在保护期内仅限于已获得中 药保护品种证书的企业生产。4、对已批准保护的中药品种,如果在批准前是由多家企业生产的,其中未申请中药保护品种证书 的企业应当自公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报,按规定提交完整的资料,经指定的 药品检验机构对申报品种进行质量检验,达到国家药品标准的,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后,补发批 准文件和中药保护品种证书,对未达到国家药品标准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
51、照药品管理的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撤销该中药品种的批准文号。5、生产中药保护品种的企业及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重视生产条件的改进,提高品种的质量。6、中药保护品种在保护期内向国外申请注册时,必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同意。否则,不 得办理。第五节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一、制定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目的规范中药材生产,保护中药材质量,促进中药标准化、现 代化。二、GAP的适用范围GAP是中药材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适用于中药材生产企业生产中药材(含植物、动物药的 全过程。三、中药材GAP 证书的有效期(考点)中药材GAP 证书有效期一般为5 年,生产企业在中药材GAP 证书有效期满前6
52、个月,按照规定重新申请中药材GAP 认证。三、GAP对采收与加工的要求1、采集应坚持“最大持续产量”原则:不危害生态环境,可持续生产2、确定适宜的采收时间和方法:3、对采收机械、器具、加工场地的要求4、对药用部分采收后的要求:药用部分采收后,经过拣选、清洗、切制或修整等适宜的加工,需干燥 的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技术迅速干燥,并控制温度和湿度,使中药材不受污染,有效成分不被破坏。鲜用药材可采用冷藏、砂藏、罐储、生物保鲜等适宜的保鲜方法,尽可能不使用保鲜剂和防腐剂5、地道药材的加工:地道药材应按传统方法进行加工。如有改动,应提供充分试验数据,不得影响药材质量。四、GAP对包装、运输、储藏的规定(了解
53、即可)1、包装:包装材料应清洁、干燥、无污染、无破损,并符合药材质量要求。包装应按标准操作:规程 操作,并有批包装记录。包装记录应包括品各。规格、产地、批号、重量、包装工号、包装日期等。在每 件药材包装上,应标明品名、规格、产地、批号、包装日期、生产单位,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志。易破碎 的药材应使用坚固的箱盒包装,毒性、麻醉性、贵细药材应使用特殊包装,并应贴上相应的标记。2、运输:药材批量运输时,不应与其他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质混装。运输容器应具有较好的通气性, 以保持干燥,并应有防潮措施。3、储藏:药材仓库应通风、干燥、避光,必要时安装空调及除湿设备,并具有防鼠、虫、禽畜的措施。 地面应整洁、
54、无缝隙、易清洁。药材应存放在货架上,与墙壁保持足够距离,防止虫蛀、霉变、腐烂、泛 油等现象发生,并定期检查。第六章 药学职业道德第一节 药学职业道德的特点与作用二、药学职业道德的作用(1)激励作用(2)促进作用(3)调节作用(4)约束作用(5)督促作用第二节 药学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一、药学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提高药品质量,保证药品安全有效,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二、药学职业道德规范(常考)1.药学工作人员对服务对象的职业道德规范(常考)仁爱救人,文明服务。科学严谨,理明术精。济世为怀,清廉正派。2.药学工作人员对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常考)坚持公益原则,维护人类健康。
55、宣传医药知识,承担保健职责。勇于探索创新,努力提高业务水平。3.药学工作人员之间的职业道德规范彼此尊重,同护声誉。敬德修业,共同进步。第三节 药学领域的职业道德要求二、药品生产的道德要求(常考)1.保证生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2.质量第一,自觉遵守规范3.保护环境,保护药品生产者的健康4.规范包装,如实宣传5.依法促销,诚信推广三、药品经营的道德要求药品批发的道德要求:1.规范采购,维护质量2.热情周到,服务客户药品零售的道德要求:1.诚实守信,确保销售质量2.指导用药,做好药学服务四、医院药学的道德要求1.合法采购,规范进药2.精心调剂,热心服务3.精益求精,确保质量4.维护患者利益,提
56、高生命质量第四节 中国执业药师职业道德准则一、救死扶伤,不辱使命 (原则规定)执业药师应当以维护患者和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最高行为准则;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全面履行职责,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知,尽心、尽职、尽责地为患者及公众提供高质量的药品和药学服务。执业药师应当以救死扶伤, 实行人道主义为己任,时刻为患者着想,竭尽全力为患者解除病痛。二、尊重患者,平等相待 (言谈举止)执业药师应当尊重患者或者消费者的价值观、知情权、自主权、隐私权,对待患者或者消费者应不分年龄、性别、民族、信仰、职业、地位、贫富,一视同仁。三、依法执业,质量第一 (具体执业行为、专业方面)执业药师应当按规定
57、进行注册,依法执行药学服务业务;应当在合法的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从事合法的药学技术业务活动,不得在执业场所以外从事经营性药品零售业务,不得将自己的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执业药师注册证、胸卡交于其他人或机构使用,不得在药品零售企业、医疗机构只挂名而不现场执业。四、进德修业,珍视声誉 (道德修养、职业声誉方面)五、尊重同仁,密切协作执业药师应当与同仁和医护人员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以诚相待,密切配合,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共同为药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奉献力量。第1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药品监督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用药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法
58、。(立法宗旨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药品的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的单位或者个人,必须遵守本法。(适用范围二、药品生产企业管理 (常考)开办药品生产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生产许可证,凭药品生产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药品生产许可证应当标明有效期和生产范围,到期重新审查发证。有效期5年,届满前6个月申请换发。应当符合国家制定的 药品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防止重复建设。第八条开办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应的技术工人;(二)具有与其药品生产相适应的厂房
59、、设施和卫生环境;(三)具有能对所生产药品进行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的机构、人员以及必要的仪器设备;(四)具有保证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第十条除中药饮片的炮制外,药品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和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生产工 艺进行生产,生产记录必须完整准确。药品生产企业改变影响药品质量的生产工艺的,必须报原批准部门 审核批准。中药饮片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 规范应当报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三、药品经营开办药品批发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省、自治区、
60、直辖市人民政府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审批主体);开办药品零售企业,须经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 发给药品经营许可证,凭药品经营许可证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药品经营许可证应当标明有效期和经营范围,到期重新审查发证。有效期5年,届满前6个月申请换发。应当遵循合理布局 和方便群众购药的原则。第十五条开办药品经营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依法经过资格认定的药学技术人员;(二)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卫生环境;(三)具有与所经营药品相适应的质量管理机构或者人员;(四)具有保证所经营药品质量的规章制度。药品经营企业必须按照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中山市小榄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2025伊春市乌翠区翠峦河经营所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2025年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一模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玫琳凯的营销策划方案
- 2025公司职工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答案【黄金题型】
- 热点题型06 物质推断题-2025年中考化学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江苏专用)
- 2025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典优】
- 2025年车间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综合题】
- 新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
- (高清版)JTGT 5214-2022 在用公路桥梁现场检测技术规程
- DZ∕T 0215-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煤(正式版)
- 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前宣教
- 农贸市场消防应急预案演练总结
- 2023年湖北宜昌高新区社区专职工作人员(网格员)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患者疼痛管理》课件
- 基于AI人工智能的智慧园区融合感知平台建设方案
- JB T 7689-2012悬挂式电磁除铁器
- 课件-错账更正
- 现代汉语语料库词频表CorpusWordlis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