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全煤炭分布_第1页
陕西全煤炭分布_第2页
陕西全煤炭分布_第3页
陕西全煤炭分布_第4页
陕西全煤炭分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陕西省煤炭资源简介陕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工业基地之一,全省含煤总面积约57000km,累计探明资源量1700亿吨,保有资源量位居全国第三位。这些资源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盆地及其边 缘褶皱带,按照地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 北侏罗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 罗纪煤田。煤田面积 (km2)煤种资源量(亿吨)分布特点备注陕北侏罗纪煤田27000(粘煤、长 ,煤1400府谷、神木、榆林、 横山、靖边、定边以特低硫、低磷、低灰 为主,属国内外少见的 优质动力、液化、化工 用煤1500m以浅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

2、1700长焰煤、气 “、焦煤、 贫煤62府谷、佳县、吴堡我省炼焦配煤基地之一1500m以浅陕北三叠纪煤田4600“煤16延安、子长、安塞、横山良好的化工及炼焦配煤1500m以浅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10000瘦煤、贫煤 少量焦煤70韩城、合阳、澄县、 蒲城、白水、铜川动力、炼焦1500m以浅黄陇侏罗纪煤田11000焰、弱粘 少量气煤164黄陵、铜川、耀县、 旬邑、淳化、彬县、 长武、永寿、麟游、 千阳、陇县、凤翔良好的动力用煤和气化 用煤,也可以作为煤炭 液化的原料煤1500m以浅其它2700“煤、瘦煤、 贫煤、石煤13洛南、商州、镇巴1500m以浅合计570001725陕西三大煤炭基地(图)陕西

3、省煤炭资源分布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 是国内较丰富的省份。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积的四分之, 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 47个县(市)具备一定规模的煤炭生产 能力。现探明加预测储量 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亿吨,居全国第三。 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 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焦坪、 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市)、

4、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量达5000万吨。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瘦煤和贫煤次 之。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低硫、高发热量 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陕西煤炭资源概况及矿区划分情况(一)陕西煤炭资源状况陕西预测煤炭资源总量为4143亿吨,仅次于新疆、内蒙和山西,居全国第四位。按照地 质时代及地域分布情况,陕西省主要煤炭资源可分为五大煤田,即陕北侏罗纪煤田、陕 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和黄陇侏罗纪煤田,五 大煤田煤炭资源量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 %以上。1、陕北侏罗

5、纪煤田分布: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煤层:可采煤层114层,可采总厚,单层最大厚度为。储量:煤炭资源量2216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 %累计探明储量为1388亿吨, 已利用亿吨,尚未利用1315亿吨。该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煤种:不粘煤、长焰煤特点:低灰、低硫、低磷、高特高热值,是优质的低温干储、工业气化和动力用煤。2、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分布:府谷、佳县、吴堡煤层:可采煤层11层,单层最大厚度为。储量:煤炭资源量1190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 %累计探明储量亿吨,已利用 亿吨,尚未利用亿吨。煤田地质结构较复杂,勘探程度较低。煤 种:(府谷)长焰煤、气煤;(吴堡)焦煤、贫

6、煤特点:府谷的长焰煤、气煤具有中高灰,特低高硫、低中磷、中高热值的特点, 可作为气化、液化和动力用煤;吴堡的焦煤、肥煤、贫煤可做炼焦煤和炼焦配煤。3、陕北三叠纪煤田分布:延安、子长、安塞、横山煤层:可采煤层6层,一般单层厚度小于lm储量:煤炭资源量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 %累计探明储量亿吨,已利用亿吨, 尚未利用亿吨。煤种:气煤特 点:具有低中灰、特低硫、低磷、中高发热量的特点,是良好的化工用煤及炼焦配煤4、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分布:韩城、合阳、澄县、蒲城、白水、铜川煤 层:可采煤层26层,可采厚度储 量:煤炭资源量489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 %煤种:瘦煤、贫煤及少量焦煤特点:动力

7、用煤、炼焦用煤5、黄陇侏罗纪煤田分布:黄陵、铜川、耀县、旬邑、淳化、彬县、长武、永寿、麟游、千阳、陇县、凤翔煤 层:仅1#、3#煤层可采(1#煤厚0、3#煤厚0)储量:煤炭资源量亿吨,约占全省煤炭资源总量的 探明储量亿吨,已利用亿吨,尚未 利用亿吨。煤种:长焰煤、弱粘煤及少量气煤特 点:良好的动力用煤和气化用煤(二)矿区划分情况(按照规划划分)陕西省五大煤田矿区及勘查区划分情况如下:1、陕北侏罗纪煤田划分为神府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和靖定预查区。2、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划分为府谷矿区和吴堡矿区2个矿区。3、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由于该煤田面积、资源量较小,目前尚未再往细划分矿区。4、渭北石炭二叠纪

8、煤田划分为铜川矿区、蒲白矿区、澄合矿区、韩城矿区4个矿区。5、黄陇侏罗纪煤田划分为黄陵矿区、焦坪矿区、旬耀矿区、彬长矿区4个矿区和永陇勘查区。二、资源勘查及开发情况截止2010年11月,陕西全省共有煤炭矿山586个,主要分布在渭北、彬长和陕北地区。 其中,资源整合矿井231处,大、中型矿井136个。2010年产煤亿吨,外运量亿吨。其 中榆林2010年产煤亿吨,占陕西全省产煤量的 %(一)陕北侏罗纪煤田1、神府矿区矿区共获得资源/储量亿吨。其中精查亿吨,占总量的 %详查亿吨,占总量的为普查亿 吨,占总量的%矿区共划分为21个井田、1个预留区,矿区规划产能约亿吨/年。矿区内现建有大柳塔、 活鸡兔、

9、榆家梁、拧条塔、何家塔、三道沟、南梁、海湾、杨伙盘等一批大型特大型现 代化矿井。2、榆神矿区矿区共获得资源/储量亿吨。其中精查亿吨,占总量的 20%详查亿吨,占总量的%普查 亿吨,占总量的%预查亿吨,占总量的%矿区规划建设榆树湾、凉水井、西湾(露天)、大保当、曹家滩和乌素矿井、三滩井田、 杭来湾井田、金鸡滩井田等9对大型骨干矿井,规划产能5400万吨/年。现榆树湾一期 800万吨/年已基本建成。3、榆横矿区矿区共获得资源/储量496亿吨。其中精查亿吨,占总量的 %普查亿吨,占总量的预 查亿吨,占总量的%榆横矿区目前地质勘查程度低,区内没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只有国有地方煤矿和乡镇煤矿生产。矿区规

10、划产能400万吨/年。4、靖定预查区。预查资源量亿吨,没有进彳T普查及以上勘查资源 /储量。(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府谷矿区吴堡矿区1、府谷矿区矿区共获得资源/储量亿吨。其中精查亿吨,占总量的%详查亿吨,占总量的%预测827 亿吨,占总量的%矿区共划分为沙川沟、海则庙、冯家塔、西王寨、段寨和尧嵬6个井田,规划矿区规模3160万吨/年。2、吴堡矿区矿区共获得资源/储量亿吨。其中精查亿吨,占总量的 %详查亿吨,占总量的%预测亿 吨,占总量的97%共含煤35层,其中可采煤层2层。其中3号煤层厚度,平均厚度,煤层结构简单, 为全区可采的稳定型煤层;10号煤层厚度,平均厚度,煤层结构中等,为全区可采的

11、稳定型煤层。煤质:中灰,3号煤层低硫、10号煤层中高硫,特高热值煤。3号煤为肥煤、 焦煤,10号煤为焦煤贫煤。吴堡矿区现没有国有重点煤矿生产,只有一对乡镇煤矿生产。矿区规划 1对大型矿井即 李家沟井田。(三)陕北石炭三叠纪煤田共获得资源/储量亿吨。 其中精查亿吨,占总量的%普查亿吨,占总量的预查亿吨,占总量的预测亿吨,占总量的6%(四)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开发程度较高,陕西省四大矿务局(铜川矿务局、蒲白矿务局、澄 合矿务局、韩城矿务局)均在此煤田生产建设,该煤田基本没有空白资源可开发。(五)黄陇侏罗纪煤田黄陵矿区、彬长矿区勘查程度大多达到精查,开发程度也较高;焦坪矿区勘查程度大

12、多 达到详查;旬耀矿区勘查程度只达到普查;永陇矿区勘查程度达到精查、详查、预测的 都有,该矿区大部分位于宝鸡境内,目前为开发投资热点区域。陕西省全省煤炭分布2004-6-2一、概况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是国内煤炭资源较丰富的省份.早中侏罗世和晚石炭,二叠世为其最重要的成煤期.五大煤田分布于渭北和陕北. 陕南仅有佳话量数百至数千万吨的煤产地十多个.北部为黄土高原,标高900-1500米;中部称关中盆地,标高320800米;南部为秦巴山地,标高10003000米.位于陕西省东北的黄河,是与山西省的界河 其他较大河流北有渭河、洛河、无定河、

13、南有汉江、嘉陵江等。铁路有陇海、宝成、襄渝、咸(阳)铜(JI)、西(安)韩(城)、西(安)延(安)、宝(鸡)中(卫)、神(木)朔(州)、包(头) 神(木)、阳(平关)安(康)等干支线,交通便利。全省 21个矿区(或含煤区)共计 190个井田 (或勘探区)。1993年末全省煤炭保有储量亿吨,垂深1500米以浅,预测储量倔吨(可靠级亿吨).、含煤地层特征赋存石煤的下古生界广出露于安康等地.石炭第至侏罗系广布于渭北,陕北岩性,岩相,厚度较稳定,含煤T子,蕴藏着全省99%勺煤炭储量;陕南分布零散,岩性,岩相,厚度变化大 含煤T差,加之后期构造破坏,形成的煤产地储量小.现将主要含煤地层分述如下:(一)上

14、石炭统太原组:分布于渭北和陕北,系陕西省主要含煤地层之一 ,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一般夹 一至三层浅海相灰岩,含煤八.九层.主采层,渭北为5、10或11号煤,单层厚一般 2-5米;陕北为10 号煤,一般厚4-10米。(二)下二叠统山西组:整合于太原组之上,分布于渭北和陕北,岩性以砂岩、泥岩为主,含煤三层, 主采层3号,在韩城、吴堡较发育,最厚可达10米。(三)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于商洛二叠纪煤产地,岩性以砂岩、砾岩为主,东 薄西厚,含煤一至七层,东部2号煤可采,西部1号煤可采,煤层结构复杂,厚度变化大。(四)上三叠统瓦窑堡组:系陕北三叠纪煤田之含煤地层,岩性以砂岩为主,夹泥岩

15、、油页岩和煤层,子长附近较发育,最厚 368米,向南、北均变薄,含煤层多而薄,一般六层,3、5号煤可采,并在子长附近略厚,5号煤厚2米左右,3号煤厚米左右。另外,在洛南云架山一带上三叠统也构成一定 规模的含煤区域。(五)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和下侏罗统白田坝组:系镇巴三叠侏罗纪煤田之含煤地层,岩性以砂岩、砾岩为主,须家河组含结构复杂的煤层七组,第二组在水磨沟一带有千层饼之称,煤厚0米,为水磨沟井田的主采层;白田坝组含局部可采的薄煤一层。(六)中侏罗纪统延安组:在北部地区,组成黄陇和陕北侏罗纪煤田,岩性以砂岩、砾岩为主,在黄 陇煤田,含可采煤层一至三层,单层最厚43米,一般厚210米,在陕北煤田,含可

16、采煤一至九层,东北厚西南薄,单层厚可达 12米。南部,中下统勉县偃河、凤县户家窑等地,岩性为砂岩、砾岩和 泥岩,含可采煤层一至六层,单层厚一般小于2米,结构复杂。煤质:本省低变质类的长焰煤、不粘结煤和弱粘结煤,在探明储量中占65%气煤、瘦煤、贫煤次之, 肥煤、焦煤和无烟煤甚少。全省煤质特征大致如下:(1)深成变质是境内煤变质的主要类型,随地质时代由新至老,煤变质程度由低变高。(2)煤中灰份和硫份含量,与成煤环境有较明显关系。渭北、陕北各煤田成煤环境较稳定,陕南相 对不稳定;二叠纪之前多属海陆交互相含煤建造,二叠纪及其后为陆相含煤建造。所以渭北、陕北以 中-低灰分煤为主,陕南以高灰分煤为主;石炭

17、纪煤层多为中 -高硫,而且有机硫含量较高,二叠纪、 三叠纪和侏罗纪多为低-中硫煤。(3)各煤田煤种为:红花铺、二峪河石炭纪煤产地为高灰无烟煤;渭北、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以中 灰、高硫瘦煤、贫煤为主,其中二叠纪为低硫煤,府谷以气煤为主,吴堡为焦煤和瘦煤,陕北三叠纪 煤田为中灰、低硫气煤;镇巴三叠侏罗纪煤田以高灰、低-中硫瘦煤、贫煤为主;黄陇和陕北侏罗纪煤田以中-低灰、低硫长焰煤、不粘煤和弱粘结煤为主,黄陵矿区为气煤和弱粘结煤;偃河侏罗纪煤 产地为高灰、低硫肥煤;户家窑侏罗纪煤产地为中-高灰、低硫长焰煤;商洛二叠纪煤产地为高灰、高硫焦煤和瘦煤。三、构造特征省内构造,以八渡-铁炉子断裂及阳平关-洋县断

18、裂为界,为分南、中、北三部。北部,主要为中生低 发育形成的北东向构造与北西向构造,其次是古生代发育并分别于印支、燕山期形成的北东向构造与区域东西构造带,总体事近南北向盆地,除边缘处,一般地层平缓,构造简单,震旦纪后一直比较稳 定。中部,主要为震旦纪前发育并于中生代形成的秦岭东西向构造带,以比较发育的自北而南的逆冲 断裂为特征,煤系多受断裂切割改造强烈,此外还有北西向构造和巴山弧等构造,总体呈近东西向, 褶皱、断裂十分发育,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极其强烈,构造甚为复杂。鉴于上述构造特征:北部,有 利于煤系形成和保存,因而分布有近南北向的大型石炭二叠纪(即渭北和陕北石炭二叠纪)、三叠纪和侏罗纪煤田;中

19、部,不利于煤系形成和保存,仅在凤县-商县和勉县-安康两个构造条件相对较好的地带,分布有近东西向古、中生代的小型煤田或含煤区,南部,含煤地层了育比较稳定,但褶皱、断 裂极其发育,含煤区变化大,仅有汉中-镇巴小型含煤区发育。四、储量煤田(矿区)名称保有储量(万吨)总计生产井和在 建井尚未利用精 查供进一步勘探合计详查普查+找煤全省渭北煤田铜川矿区蒲白矿区澄合矿区韩城矿区小计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三叠纪煤田黄陇煤田黄陵矿区焦坪矿区旬耀矿区彬长矿区永陇勘探区小计陕北侏 罗纪煤 田新民矿区神北矿区榆神矿区榆横矿区小计陕南含 煤区商洛矿区镇巴矿区陕南其它区陕南石煤区小计30来源:陕西省府谷县煤炭运销服务站

20、陕西省煤炭资源分布图陕西省位于我国西北之东部,面积万平方公里.基中含煤面积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23%, 是国内煤炭资源较丰富的省份。陕西煤炭资源十分丰富,分布地区较广,约占全省总面 积的四分之,97个县(市)中,67个县(市)有煤炭资源,其中47个县(市)具备一 定规模的煤炭生产能力。现探明加预测储量 3107亿吨,截至98年底保有储量达1600多 亿吨,居全国第三。秦岭以北有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 田、陕北三叠纪煤田和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秦岭以南有陕南煤田。全省煤炭开采历史悠久,煤种齐全。目前建成生产的有铜川、蒲白、澄合、韩城、 焦坪、黄陵、神府等七大矿区,以及各地

21、(市)、县的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年产 量达5000万吨。煤种以低变质的长焰、不粘、弱粘和气煤为主,肥煤、焦煤、瘦煤、贫 瘦煤和贫煤次之。有不同等级冶炼精煤,有大、中、小块品种齐全的化工用煤,有低灰、 低硫、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用煤,可以满足各待业对煤炭的需求。(一)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渭北石炭二叠纪煤田自东向西分布于韩城、合阳、澄城、白水、蒲城、铜川、耀县 等县市,有“渭北黑腰带”之称。分布着铜川、蒲白、澄合、韩城四大矿务局,是我省 主要煤炭生产基地。煤种有瘦煤、贫瘦煤、贫煤、焦煤。煤质特征是:中灰、中低硫、 低磷、高发热量。其利用方向如下:(1)火力发电用煤;(2)冶金用煤;(3)工业锅炉、

22、建材工业及民用煤;(4)供出口的各种煤炭品种。(二)黄陇侏罗纪煤田黄陇侏罗纪煤田东起富县的产河,经黄陵、宜君、耀县、旬邑、淳化、彬县、凤翔、 陇县、千阳等县,分布着黄陵、焦坪、旬耀、彬长四大矿区,是我省优质动力用煤的主 要生产基地。目前,焦坪矿区形成了以铜川矿务局焦坪矿、玉华矿、下石节矿、陈家山 矿和崔家沟矿五大国有重点矿井为主,乡镇煤矿为辅的开发格局,年生产能力达 600万 吨;黄陵矿区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形成了黄陵矿业公司、苍村煤矿、车 村煤矿和红石岩煤矿为龙头,地方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齐发展的局面, 年生产能力达800 万吨。该煤田煤种是长焰煤、不粘煤、弱粘煤、气煤。其主要特点

23、是:低灰、特低硫、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富油、有一定粘结性。广泛用于:(1)动力用煤;(2)气化用煤;(3)炼焦配煤,捣固焦用煤。(三)陕北侏罗纪煤田陕北侏罗纪煤田位于府谷、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一带,分布着榆神、榆 横、神府三大矿区,是世界八大煤田之一。该煤田是国家煤炭战略西移和陕西煤炭战略 北移的重点,规划发展为亿吨特大矿区,现已形成了年产 1500万吨的生产能力。煤种为 长焰煤、不粘煤,具有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高发热量、高挥发份、高化学活性, 即“三低三高”的特点,有“天然洁净煤”的称号,近年来,已被全国多城市指定为城 市环保专用煤。可广泛用于:(1)动力用煤;(2)气化用

24、煤;(3)活性炭用煤;(4) 低温干储生产半焦;(5)高炉喷吹等。四)陕北三叠纪煤田陕北的三叠纪煤田位于延安、子长、子洲、安塞、横山等十余县市,煤种属气煤, 是我省主要配焦煤分布区。该煤田煤质特点是:低中灰、特低硫、高挥发分、中高发热 量、中等粘结性的富油气煤。工业利用方向是:(1)炼焦配煤;(2)低温干储用煤; (3)各种动力用煤。(五)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陕北石炭二叠纪煤田位于府谷、佳县、吴堡一带,是山西河东煤田西延的分布区, 煤种从长焰煤、气煤、肥煤、焦煤至贫煤。煤质特征是:低中灰、低磷、高发热量。不 仅储量丰富,煤质好,又是我省最缺的炼焦用煤。目前主要是地方和乡镇煤矿开采,尚 未形成规模

25、加工能力。利用方向是:(1)动力用煤;(2)冶炼用煤。(六)陕南煤田陕南煤田位于秦岭以南。主要以地方国有和乡镇煤矿开采为主,镇巴煤矿为该区最 大的地方国有煤矿。煤种以贫煤为主,其次为瘦煤,属中灰分、低硫、中高发热量的动 力用煤,可广泛用于电力、建材等行业。二、含煤地层特征赋存石煤的下古生界广泛出露于安康等地.石炭第至侏罗系广布于渭北,陕北岩性,岩相,厚度较稳定,含煤性好,蕴藏着全省99%勺煤炭储量;陕南分布零散,岩性, 岩相,厚度变化大,含煤性差,加之后期构造破坏,形成的煤产地储量小.现将主要含煤地 层分述如下:(一)上石炭统太原组:分布于渭北和陕北,系陕西省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以砂岩, 泥岩为主,一般夹一至三层浅海相灰岩,含煤八.九层.主采层,渭北为5、10或11号煤, 单层厚一般2-5米;陕北为10号煤,一般厚4-10米。(二)下二叠统山西组:整合于太原组之上,分布于渭北和陕北,岩性以砂岩、泥岩 为主,含煤三层,主采层3号,在韩城、吴堡较发育,最厚可达 10米。(三)下二叠统下石盒子组: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于商洛二叠纪煤产地,岩性以砂 岩、砾岩为主,东薄西厚,含煤一至七层,东部 2号煤可采,西部1号煤可采,煤层结 构复杂,厚度变化大。(四)上三叠统瓦窑堡组:系陕北三叠纪煤田之含煤地层,岩性以砂岩为主,夹泥 岩、油页岩和煤层,子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