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设备技术标准-变压器》解读_第1页
《通用设备技术标准-变压器》解读_第2页
《通用设备技术标准-变压器》解读_第3页
《通用设备技术标准-变压器》解读_第4页
《通用设备技术标准-变压器》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通用设备技术标准变压器内容解读目录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变压器通用技术标准的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第三部分变压器故障或报警时的处理方式变压器日常点检的管理要求第四部分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管理要求第五部分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技术标准第一部分变压器通用技术标准的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一、变压器通用标准的适用范围及编制依据1适用范围1.1本标准适用于各单位。1.2本标准可作为使用、维修、维护过程中所遵循的技术准则。凡涉及变压器各类维修、维护项目需按此规定执行。凡本标准未列入的项目,参见相应的产品标准的规定。2编制依据本标准是依据22个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编制而成。标准如有更新,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若标准内部

2、和标准间出现冲突,以要求高者为准。其中,比较重要的标准有:GB/T 6451-2015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 50150-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 572-2021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3-2021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GB/T 7595-2017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DL/T 722-2014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第二部分变压器日常点检的管理要求二、变压器日常点检的管理要求2.1日常点检通过五官或简单工具对设备进行巡检,周期一般为12周。2.1.1日常点检内容2.1.1.1环境检查观察周边无异物,变压器室内无雨水(积水)渗入。

3、2.1.1.2外部检查渗漏油、异音异味、积灰、油漆、放电发热痕迹、基础与沉降等有无异常的检查。2.1.1.3仪表(附件)检查温度计、气体继电器、油位计、呼吸器、压力释放阀、套管、散热器、阀门、风机、端子箱、有载开关等指示或运行状态有无异常的检查。各单位应结合本标准的附录1、附录2,编写更实用有效的日常点检标准。二、变压器日常点检的管理要求2.2日常点检的要点变压器是各类输配电设备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与电机相比,因其无机械传动结构,在正常状态下运行,做好点检维护则不容易发生故障。但变压器一旦发生事故,因其修复工艺复杂,维修时间长(一般需要20天以上),在严重影响生产的同时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又

4、因其价格较为高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变压器的点检维护(要有专业的点检维护技能和认真的态度)。用变压器附装油顶层温度计测量,运行初期 应建立负荷与温升的大致关系,与初期数据比较,差值不应大于10。吸湿器的吸湿剂严重变色达到50%时,应及时处理并更换吸湿剂。目前吸湿剂一般采用含氯化钴的变色硅胶(正常为蓝色吸湿后为粉红色)。不变色的吸湿剂不宜点检。吸湿剂装入吸湿器后要留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的高度空间,下部罩子注入清洁的变压器油至标记的油位线。吸湿剂的填装量有0.5kg、1.0kg、1.5kg、3.0kg、5kg、7kg、10kg、14kg和20kg等9种规格。吸湿剂的重量应不低于变压器储油柜油重的千

5、分之一。二、变压器日常点检的管理要求发现渗漏油时:不严重时可现场临时紧固,对瓷套管紧固时应注意防止瓷件损坏。发现声音异常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确定某台变压器的特定声音,然后在检查时注意是否有异样,有助于早期发现一些内部故障。温度整定值:一般报警值7585,跳闸值95,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全密封变压器:特别注意其冬季油位的变化,防止油位过低造成故障。对于安装在半封闭环境中的变压器,应特别注意套管积灰情况,加强清灰,并采取措施防止雨水淋至套管等带电部位。在雷雨、台风、高温、严寒等恶劣气候时,以及在新变压器投运、带缺陷运行、负荷明显增加等情况时,应加强巡检,特别注意有无漏油、过热、放电、异音、

6、异味、结露等现象。 2.3典型案例 2.2.1生产节奏加快、且本身负荷较大的变压器要做好变压器瓷套接线柱与母排连接处的测温工作 整流变因生产节奏加快,持续在大负荷状态下运行,运行电流比以往增大,高压侧瓷瓶接线柱与母排接触面偏小的隐患逐步暴露,连接点长期运行发热导致瓷瓶密封老化漏油,高温引燃变压器油造成着火事故。变压器高压侧瓷瓶加装接线排二、变压器日常点检的管理要求 2.3典型案例 2.2.2高温雨季做好防雨、变压器室渗漏雨的点检 降压站主变因防雨措施不到位导致气体继电器接线盒进水,造成变压器重瓦斯误动跳闸的事故。 因变压器室房顶漏雨,导致变压器母排接地短路的故障。二、变压器日常点检的管理要求

7、2.3典型案例 2.2.3做好变压器室防小动物措施 一台变压器母排爬上老鼠,引起短路故障,导致电压大幅波动,影响多工序生产。二、变压器日常点检的管理要求第三部分变压器故障或报警时的处理方式三、变压器故障或报警时的处理方式3.1变压器温度高报警的处理方式:确认实际温度(油或绕组),排除误报警;查看变压器状态,如声音、气味等是否异常,风机是否正常运转,气体继电器有无气体等;查看有关仪表,如电压表、电流表等,查找温度高原因,必要时要求进行油色谱试验;采取减负荷、加强散热等措施,防止由于温度继续升高,致使跳闸停产;通知相关检修和技术人员。3.2继保动作跳闸的处理方式:由于差动、电流速断、重瓦斯、压力释

8、放等继电保护动作跳闸时,必须对变压器进行全面检查;除非可以肯定变压器内部无故障或损伤,否则必须进行油样和电气试验;未查明原因和排除故障前禁止强行送电;通知相关技术人员。三、变压器故障或报警时的处理方式3.3变压器轻瓦斯报警的处理方式:检查气体继电器内部是否积气,无积气则确认为误报警;如有积气,则现场放气,复位报警信号,密切观察;检查变压器油位,如油位过低引起轻瓦斯报警,需立即补油;检查变压器状态,有无异音异味,电流电压是否正常;尽快进行变压器油色谱试验;根据检查结果、油样数据、负荷重要度决定变压器是否退出运行;通知相关检修和技术人员。有故障或报警时,还应检查温度计、气体继电器、压力释放阀等附件

9、的信号电缆是否短路,故障或报警是否是误动作。第四部分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管理要求四、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管理要求4.1周期性项目4.1.1油样检测(仅对油浸式变压器)包含:变压器油色谱、理化检测四、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管理要求4.1.2绝保试验包括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绕组直流电阻、介质损耗因数(tg)、 直流泄漏电流。周期为34年。4.1.3红外热成像纳入受控点管理的才进行,周期为3个月、6个月或1年。4.1.4清灰和紧固各区域根据环境、负载等具体情况自定实施周期。4.1.5有载开关维护(建议周期,各区域可按具体情况调整)分为:普通型油浸式有载开关:电力变压器周期为:切换开关吊芯68年,不

10、吊芯仅换油24年。电炉变压器按照操作次数确定,见本标准附录4。真空型有载开关的维护周期为每操作30万次。四、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管理要求4.2非周期性项目4.2.1非周期性项目内容是特指:变压器的吊芯或大修、换油、补油和滤油、渗漏油处理、防腐处理、更换变压器、更换附件等不按周期进行、而是按状态或某种特殊原因而进行的项目。4.2.2变压器检修非周期性项目管理以下对各单位变压器维修的非周期性项目逐一列出,并说明了产生条件,符合条件者方可发生此类项目。4.2.2.1吊芯或大修的条件:经电气试验或油样试验证实,变压器内部存在放电、过热、绝缘受潮、绝缘严重老化等故障,已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可吊芯;变压

11、器严重渗漏油,局部处理不能解决的,可吊芯;变压器重要附件(套管、散热器)损坏,无法现场修理的,可吊芯;经有关专业技术部门认定,变压器本体需要进行改造的,可吊芯;新项目使用的变压器,经有关管理、技术部门认定需要进行吊芯检查的,可吊芯;变压器换油时,需要冲洗器身的,可吊芯;变压器故障或缺陷涉及线圈或铁芯,无法局部修理的,可大修。四、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管理要求4.2.2.2换油、补油和滤油的条件:经油样试验证实,变压器油已严重老化,或其他性能劣化(如介损值超标),滤油不能解决的,可换油;有载开关检修时,可对有载开关油进行换油;经有关专业技术部门认定,变压器油种不符合要求的,可换油;对照油位温度曲

12、线,油位低于限值的,可补油;由于变压器吊芯时损失部分油,造成油量不足的,可补油;经油样试验证实,变压器油微水超标、油击穿强度偏低、油污染或色谱数据超标并经有关专业技术部门认定故障已排除建议滤油的,可滤油;准备注入设备的新油,注入前可滤油。4.2.2.3渗漏油处理的条件:渗漏油轻微时,可现场处理;渗漏油严重,局部处理不能解决的,可吊芯处理(参见“吊芯或 大修”第二条)。四、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管理要求4.2.2.4防腐处理的条件漆膜多处大面积剥落、锈蚀严重的,可进行防腐处理。4.2.2.5更换变压器的条件:在线变压器发生故障或严重缺陷,已不能保证安全运行的;由于新项目进行系统改造,原在线变压器

13、不能满足系统需要的;经有关管理、技术部门认定的其它情形。4.2.2.6更换附件(油位计、压力释放阀、温度计、气体继电器、冷却风机等)的条件附件损坏需离线修复的或附件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四、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管理要求4.3检测和检修项目的工作要点4.3.1变压器取油样前应排除取样管路中及取样阀门内的空气和死油。4.3.2清扫绝缘子时注意保护釉面,不能使用锐器(钢丝球、螺丝刀等)。4.3.3在试验或检修中对分接开关进行操作后,应对操作手柄的锁扣位置进行确认,防止档位不准确而导致触头接触不良。4.3.4强迫油循环冷却的变压器,在投入运行时,应先开油泵,后开水泵;停止运行时,应先停水泵,后停油泵,

14、并立即将水泵的冷却水排除。4.3.5分接开关需调整档位,要测试阻值。第五部分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技术标准五、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技术标准5.1技术标准列表序号项目周期属性应用属性备注1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周期检测2绕组直流电阻周期检测3直流泄漏电流周期检测4介质损耗因数(tg)周期检测5外施工频耐压非周期检修6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检定非周期检修7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非周期检修8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非周期检修9感应耐压非周期检修10局部放电非周期检测11温升非周期检修12绝缘油非周期检测13氮气压力和纯度非周期检修14非纯瓷套管的试验非周期检测15有载调压装置的试验非周期检测16全油密封变压器有关

15、项目非周期检修17注油后静置时间非周期检修18外绝缘的空气间隙-设计标准五、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技术标准5.1.1绕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绝缘电阻测定时,使用不低于1000V的兆欧表。测定时非被试线圈接地。5.1.2绕组直流电阻容量1600kVA以上的变压器,各相绕组直流电阻相间的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无中性点引出时的线间差别不应大于三相平均值的1%。容量1600kVA及以下的变压器,相间差别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4%;线间差别不大于三相平均值的2%。测得的相间差或线间差,与以前(出厂或交接)相应部位测得的相间差或线间差比较,其变化也不应大于2%。5.1.3直流泄漏电流额 定 电 压(kV)

16、直流试验电压(kV)温度()10203040506070803511172539558312517861510223350771121662503562035203350741111672504005706322040335074111167250400570五、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技术标准5.1.4介质损耗因数(tg)参见本技术标准图15.1.5外施工频耐压5.1.6电压比测量和联结组标号检定测得的电压比与同分接其它相的数值以及变压器铭牌数值相比较,相差不应大于1%。测得的三相变压器的联结组标号和单相变压器的极性,应与变压器的铭牌和标志相符。5.1.7短路阻抗和负载损耗试验应在额定条件下进

17、行,如因试验设备容量限制,可用不低于 额定电流值25%的电流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换算至额定值。测得数值应与变压器出厂数值相符。经更换线圈的变压器,其短路阻抗允许偏差10%,负载损耗允许偏差+15%。5.1.8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试验应在额定条件下进行,测得数值应与变压器出厂数值相符。经修理铁芯的变压器,其空载电流允许偏差+30%,空载损耗允许 偏差+15%。五、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技术标准5.1.9感应耐压局部或全部更换线圈时,试验电压为2倍的额定电压,但不超过 其短时工频耐受电压值。未更换线圈的变压器,认为有必要做感应耐压试验时,试验电压 值可按2倍额定电压的80%。5.1.10局部放电对于干

18、式变压器和电压等级35kV及以上的油浸式变压器,在有试验设备,且认为有必要时,可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局放量允许值110kV及以上油浸式变压器:1.5Um/(3 )电压下300pC。干式变压器:1.3Um/(3 )电压下10pC。五、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技术标准5.1.11温升油浸式变压器的温升限值见下表。干式变压器的温升限值见下表。部位温升限值,K线圈绝缘的耐热等级为A(用电阻法测量的平均温升)65顶层油(用温度计测量的温升)油不与大气直接接触60油与大气直接接触55铁芯本体65(A级绝缘)油箱及结构件表面80部位绝缘系统温度,温升限值,K线圈(用电阻法测量的温升)105(A)60120(E)75130(B)80155(F)100180(H)125220(C)150铁芯、金属部件和其相邻的材料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出现使铁芯本身、其它部件或其相邻的材料受到损害的温度五、变压器检测和检修项目的技术标准5.1.12绝缘油油中溶解气体含量注意值见下表。总烃是指甲烷、乙烷、乙烯、乙炔四种气体的总和。上述数值不适用于从气体继电器放气嘴取出的气样。套管是指油浸电容式套管的内部油,电缆箱(象鼻子)中油仍参照变压器本体油标准。5.1.13氮气压力和纯度5.1.14非纯瓷套管的试验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