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实验室检验细则_第1页
混凝土实验室检验细则_第2页
混凝土实验室检验细则_第3页
混凝土实验室检验细则_第4页
混凝土实验室检验细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泥细度检验细则(负压筛法)一 GB1345-2006)二 仪器设备:1 试验筛45 m 方孔筛或 80 m 方孔筛。筛网符合GB/T6005R20/3 80 ,GB/T6005R20/3 45 m的要求。负压筛应附有透明筛盖,筛盖与筛上应有良好的密封性。2 负压筛析仪负压可调范围为40006000Pa。3 天平最大称量值为100g,分度值不大于0.01g。三 准备工作:将水泥样品充分拌匀,通过0.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要防止过筛时间混进其他水泥。四 方法步骤:1 筛析前,应把负压筛放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检查控制系统,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2 80 m 筛析试验

2、称取试样 25g45 m 筛析试验取试样 10g(精确至0.01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中,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析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附着在筛盖上,可用毛刷柄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全部筛余物(3 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正常。五、 计算:水泥试样的细度按下式计算:5g)g)WF()=计算结果精确到0.1%。水泥安定性检验细则(标准法)一 (GB/T1346-2001二 仪器设备:1 水泥净浆搅拌机符合JC/T729的要求。2 雷氏夹由铜质材料制成,当一根指针的根部先悬挂在一根金属300g指针尖的距离增加应在 2.5mm 范围内,

3、即 2x=17.5mm2.5,当去掉砝码后的针尖的距离能恢复至挂砝码前的状态。3 沸煮箱有效容积约为240 310 ,篦板的结构应不影响试验结果,篦板与加热器之间的距离大于 。箱的内层由不易生锈的金属材料制成,能在 30min5min 内将箱内的试验用水由室温升至沸腾状态并保持3h水量。4 量水器最小刻度0.1ml,精度1%。5 天平最大称量值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三 准备工作:75g80g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的玻璃板和雷氏夹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四 雷氏夹试件的成型方法:6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

4、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2h。五 沸煮:1 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以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加水,同时保证在305min 内升至沸腾。2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距离(A0.5mm,接着将试件放在沸煮箱水中的试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5min内加热至沸腾并恒沸1805min。六 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立即放掉沸煮箱内的热水,打开箱盖,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距离( 。当两个试件的(C)的平均值不大于 5.0mm 时,即认为该

5、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的值超过 4.0mm 时,应用同一样品立即重做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为安定性不合格。水泥安定性检验细则(代用法)一、(GB/T1346-2001二、 准备工作:每个样品需准备两块约010cm璃板都要稍稍涂上一层油。三、 试饼的成型方法:7准备好的玻璃板上,轻轻振动玻璃板并用湿布擦过的小刀由边缘向中央 接着将试饼放入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2h。a) 沸煮:1 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件,不需中途加水,同时又保证能在305min内升至沸腾。2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饼,在试饼无缺陷的情况下将试饼放入沸煮箱内的篦板上,然后在305min内

6、加热至沸腾并恒沸1805min。b) 结果判别:温,取出试件进行判别。目测试饼未发生裂缝,用钢直尺检查边缘未有弯曲(使钢直尺的试饼底部紧靠,以使两者间不透光为不弯曲)的试饼为安定性合格,反之为不合格。当两个试饼判别有矛盾时,该水泥的安定性为不合格。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检验细则一 (GB/T1346-2001二 原理:水泥净浆对标准试件的沉入有一定的阻力、通过试验不同含水量水泥净浆的穿透性,以确定水泥标准稠度净浆中所需加入的水量。三 试验步骤:1 检查维卡仪的金属棒能否自由滑动,调整至试杆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点,检查搅拌机运行是否正常。2 水泥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搅拌锅和搅拌叶片先用

7、湿布 510s内小心地将称量为500g的水8泥加入水中,防止水和水泥溅出,拌和时先将锅放在锅座上,升至搅拌位置,启动搅拌机,低速搅拌 120s,停 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3 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量: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迅速将试模和底板放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置于试杆下,降低试杆直到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 1s2s 后,突然30s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升起试杆后,立即擦净,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搅拌后的1.5min61mm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四

8、结果计算:标准稠度净浆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量(P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算。水泥凝结时间检验细则一 依据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二 准备工作:调整测定仪的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对准零。三 试件的制备:以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刮平,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时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的起始时间。四 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 45min 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湿气养护箱中取出试模放到试针下,让试针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 1s2s 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观察试针下沉或释入试

9、针 30s 时指针的读数,当试针沉至距底板41mm时,为水泥达到初凝时间。五 终凝时间的测定:在终凝针上安上一个环形试件,为了更好的观察试9针沉入的情况,在完成初凝时间的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取下,旋转180度,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临近终凝 15min0.5mm到了终凝时间。六 测定时注意:1 以自由下落为准;2 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壁;3 到达出凝及终凝时间时,应立即重复一次,两个结论完全相同时即为到达了初凝或终凝时间;4 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原针孔;5 要防止试模受到振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细则一 ISOGB/T17671-1999二 仪器设备:1 搅拌机行星

10、式搅拌机,应符合JC/T681要求。2 试模由三水平的模槽组成,可同时成型三条截面为 m为 160mmJC/T726要求。3 金属刮平尺一把及播料器两个。4 振实台符合JC/T682要求。5 抗折强度试验机台符合JC/T724要求。6 抗压强度试验机最大荷载以200300kN为佳,可以有两个以上的荷载范围,其中最低荷载范围的最大值大致为最高范围里的最大值的五分之一。7 抗压强度试验机用夹具夹具应符合 JC/T683 的要求,受压面积为 m。三 胶砂制备:把水泥样品与标准砂、可饮用水分别以 450g、1350g、225ml 用量称量好备用。用干净的湿抹布把搅拌机叶片及搅拌锅内壁擦拭一下,把水加入

11、锅内,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立即开动机器,完成胶砂制备。四 胶砂成型:胶砂制备后立即使用振实台进行成型。成型方法依照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程。五 试件的养护:去掉留在模子上四周的胶砂,立即将作好标记的试模放入舞室或湿箱的水瓶架子上养护、湿空气应能与试模各边接触。养护时不应将试模放在其他试模上。一直养护到规定的脱模时间时取出脱模。脱模前,用防水墨水或颜料笔对试体进行编号和做其他标记,两个龄期以上的试体,在编号时应将同一试模中的三条试体分在两个以上龄期内。六 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之间脱模。七 01水中养

12、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八 抗折强度测定:使用电动抗折机以中心加荷法测定抗折强度。将试体一个侧面放在试验机支撑圆柱上,试体长轴垂直于支撑圆柱,通过加荷柱以5010N/S的速率均匀地将荷载垂直地加在棱体相对侧面上,。)3式中: f折断时施加于棱柱体中部的荷载N;支撑圆柱之间的距离mm。棱柱体正方形截面的边长mm。九 抗压强度测定:保持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后的两个半截柱体处于潮湿状态,然后在半截棱体的侧面上进行抗压强度试验。半截棱柱体中心与压力机压板受压中心差应在0.5mm内,棱柱体露在压板外的部分约有 10mm,在整个加荷过程中以 2400200N/S的速率均匀在加荷直至 RcRc=Fc/A)式

13、中:Fc=破坏时最大荷载N;受压部分面积 mmm40mm=1600mm)22水泥胶砂流动度检验细则一 GB/T2419-2006二 仪器和工具:1 胶砂搅拌机符合JC/T681的要求。2 3 试模用金属材料制成,由截锥圆模和模套组成,截锥圆模内壁应光滑。模套与截锥圆模配合使用。4 捣棒用金属材料制成,直径为0.5mm,长度约200mm。捣棒底面与侧面成直角,其下部光滑,上部手柄滚花。5 卡尺量程为300mm,分度值不大于0.5mm。6 小刀刀口平直,长度大于80mm。7 天平量程不小于1000g,分度值不大于1g。三 准备工作:1 如跳桌在24h 25否正常。2 胶砂的制备按GB/T17671

14、有关规定进行。3 在制备胶砂时,用潮湿抹布擦拭跳桌台面、试模内壁、捣棒以及与胶砂接触的用具,将试模放在跳桌台面中央并用湿布覆盖。四 试验步骤:1 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流动试模,第一层装至圆模高度约三分之二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地捣压 15 次;随后,装第二层砂,装至高出圆模约 20mm 用小刀划 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 10 次,捣压后胶砂应略高于试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层捣实不超过已捣实底面表面。装胶砂和捣压时,用手扶稳试模,不要使其移动。2 捣压完毕,取下模套,将小刀倾斜,由中间向边缘分两次以近水平的角度将高

15、出圆模的胶砂刮去抹平,并擦去落在桌面上的胶砂。然后将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即开动跳桌,约每秒钟一次,在51s内完成25次跳动。五 结果表示:跳动完毕,用卡尺测量胶砂底面最大扩散直径及其垂直的直径,计算平均值,用mm为单位,取整数。此值即为该水泥的水泥胶砂流动度。六 注意事项:1 6min内完成。2 电动跳桌与手动跳桌测定的试验结果有争议时,以电动跳桌为准。水泥净浆流动度检验细则一 GB8077-2000二 方法提要:在水泥净浆搅拌机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泥、外加剂和水进行搅拌。将搅拌好的净浆注入截锥圆模内,提起截锥圆模,测定水泥净浆在玻璃表面上自由流淌的最大直径。三 仪器设备:1 水泥净浆搅拌机

16、;2 截锥圆模上口直径,下口直径,高度60mm,内壁光滑无接缝的金属制品;3 玻璃板尺寸m400mm;4 秒表;5 钢直尺长;6 刮刀;7 药物天平称量100g,分度值0.1g;8 药物天平称量1000g,分度值1g。四 试验步骤:1 将玻璃板放置在水平位置,用湿布抹擦玻璃板、截锥圆模、搅拌器并用湿布覆盖待用。2 称取水泥300g87g或105g水,搅拌3min。3 将拌好的净浆迅速注入截锥圆模内用刮刀刮平,将截锥圆模按垂直 30s,用直尺量取流淌部分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的最大直径,取平均值作为水泥净浆流动度。五 结果表示:表示净浆流动度时,需注明用水量,所用水泥的强度等级标号、名称、型号及生产

17、厂家和外加剂掺量。六 允许差: 室内允许差为;室间允许差为。砂取样及试样准备方法一 JGJ52-92二 取样方法:1 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各部位取大致相等的砂共8 份,组成一组样品。2 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砂4 份组成一组样品。3 从汽车上取样时,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取大致相等的砂 8 份,组成一组样品。三 若检验不合格时,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四 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对单一项试验,应不小于所规定的最小取样数量即:筛分析4400g、表观密度2600

18、g、吸水率4000g、紧密堆积密度和松散堆积密度5000g、含水率1000g、含泥量4400g、泥块含量 20000g。须作几项试验时,如确能保证样品经一项试验后不致影响另一项试验结果,可用同一组样品进行几项不同的试验。五 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避免组料散失及防止污染。并附样品卡片,标明样品编号、取样时间、代表数量、产地、试样量,要求检验项目及取样方式等。六 样品的人工四分法:将所取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潮湿状态下拌和均匀,并堆成厚约20mm把“圆饼”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必需量。砂的筛分析检验细则一 JGJ52-92二 LJT/Z201-2006每份不小于 550g

19、的试样两份,分别倒入两个浅盘内,在 1055的温度下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备用。三 筛分步骤:准备称取烘干试样500g,置于按筛孔大小(大孔在上,小孔在下)顺序排列的套筛的最上一只筛即 5mm 筛孔筛)上,将套筛装入筛分机内固紧,筛分时间为 10min 左右,然后取出套筛,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在清洁的浅盘上逐个进行手筛,直至每分钟的筛出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时为止,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个筛,并和下一个筛中试样一起过筛。生产控制检验时,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均不得超过下式中的量:Mr=Ad /300Mr在一个筛上的剩留量(d筛孔尺寸()筛的面积(mm )2否则应将筛余试样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

20、并以其筛余量之和作为该筛余量。四 各级筛筛余试样的称量:称取各筛筛余试样质量(精确至 1g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的总和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比,其相差不得超过1%。四、 试验结果计算:1 分计筛余百分率各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的百分率(精确至0.1%2 累计筛余百分率该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遇大雨该筛的各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总和(精确至1.0%3 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分布情况;4 按下式计算砂的细度模数(精确到0.01)x=( /(100 )2345611 分别为5.02.51.250.6300.3150.16mm123456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五、 细度

21、模数测定值的确定:以上两个试验进行平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精确至 0.1差大于0.20时,应重新另取试样进行试验。砂含泥量检验细则(负压筛法)一 JGJ52-92二 仪器设备: 天平称量1Kg,感量1g;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筛孔径为0.08mm 及1.25mm各一个;洗砂用的容器及烘干用浅盘等。三 为 1055 400g的试样两份备用。四 试验步骤:取烘干的试样一份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约。充分拌和均匀后,浸泡,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1.25mm及0.080mm 的套筛(1.25mm 筛放置上面)上,滤去小于0.080mm 的颗粒。试验前筛子

22、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砂粒丢失。2.再次加水于筒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筒内洗出的水清澈为止。3.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80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中砂粒的上表面)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0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筒内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m。1五 试验结果计算:砂的含泥量 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m m%10mk式中,m试验前的烘干试样重量(00m试验后的烘干试样重量(g)1以上两个试样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 0.5%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砂泥块含量检验细则一 JGJ52-

23、92二 仪器设备:1 天平称量2Kg,感量2g;2 烘箱温度可控制在105;3 筛孔径为0.63mm及 1.25mm各一个;4 洗砂用的容器及烘干用浅盘等。三 试验准备: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用器分法缩分至约 3000g,置于温度为 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用 1.25筛筛分,称取筛上的砂400g分为两份备用。四 试验步骤:1 称取试样 200gm)置于容器中,并注入饮用水,使水面高出砂面1约 150mm。充分拌和均匀后,浸泡24h,然后,用手指在水中压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0.63m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水清澈为止。2 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后称量(m2五 试验结果计算

24、:砂的泥块含量 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km m100%21mk1式中,m试验前的干燥试样的重量(1m试验后的干燥试样的重量(2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4%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砂含水率检验细则(标准法)一 JGJ52-92二 仪器设备:1 天平称量2Kg,感量2g;2 烘箱温度可控制在105;3 容器如浅盘等。三 ZLT/J201-2002 500g的试样两份,分别放入已知重量的干燥容器( m)中称量,记下每1m 105的2烘箱中烘干至恒温,称量烘干后的试样与容器的总重(m3四 试验结果计算:砂的含水率 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hm m2m -m

25、100%3h31式中,m容器重量(1m未烘干试样与容器总重(2m烘干后试样与容器总重(3以上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砂含水率检验细则(快速法)一 JGJ52-92二 仪器设备:1 2 天平称量1Kg,感量1g;3 炒盘铁制或铝制;4 油灰铲、毛刷等。三 试验步骤:1 记录干净炒盘的重量(m12 向炒盘中加入约500g试样,称取试样与炒盘的总重(m23 置炒盘于电炉(或火炉)上,用小铲不断的翻拌试样,至试样表 1min,稍予冷却(以免损坏天平)后,称取试样与炒盘的总重(m3四 试验结果计算:砂的含水率 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hm m2m -m100%3h31式中,m容器重量(1m未

26、烘干试样与容器总重(2m烘干后试样与容器总重(3以上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五 各次试验前,样品应予密封,以防水分散失。砂表观密度检验细则JGJ52-92二、仪器设备:1 天平称量1kg,感量1g;2 容器瓶500ml;3 干燥器、浅盘、铝制料勺、温度计等;4 烘箱温度可控制在105;5 烧杯50ml。ZLT/J201-2006分至 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并在干燥箱内冷却至室温。四、试验步骤:1 称取烘干的试样300gm)装入盛有半瓶冷开水的容量瓶中;02 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13 一次水温相差不

27、超过2的冷开水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重量(m2五、试验结果计算:表观密度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m a 10000m m -mt021式中,m试样的烘干重量(0m试样、水及容量瓶的总重(g1m水及容量瓶总重(2a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水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下表:t水温25at0.002 0.003 0.003 0.004 0.004 0.005 0.005 0.006 0.006 0.007 0.008以两次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之差大于 20Kg/m时,3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砂堆积密度检验细则JGJ52-92二、仪器设备:案称称量5Kg,感量5g;容

28、量筒金属制、圆柱形、内径180mm,净高109mm,筒壁厚2mm,容积约为1l,筒底厚为5mm;漏斗或铝制料勺;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直尺、浅盘等。三、参照砂取样及试验准备方法用浅盘装样品约3L,在温度为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并冷却至室温,再用 5mm 孔径的筛子过滤,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试样烘干后如有结块,应在试验前先予捏碎。四、试验步骤:斗出料口或料勺距容量筒口不应超过 50mm)直至试样装满并超过容量筒口。然后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称其重量(m )1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容量筒。装完一层后,在筒底垫放一根直径为10mm的钢筋,将筒按住

29、,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再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向与m)2五、试验结果计算:堆积密度( d)及紧密密度( j 10Kg/m)3 d )(m-m)/V1000(Kg/m)(1)321式中,m容器筒的重量(kg1m容量筒和砂总量(2容器筒容积(l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空隙率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Vd=1 d )100()Vj=1 j )100()式中,Vd堆积密度的空隙率;紧密密度的空隙率;2)3) 砂的表观密度(Kg/m3 d砂的堆积密度(Kg/m3 j砂的紧密密度(Kg/m3碎石或卵石取样及试样准备方法JGJ53-92二、验收批取样

30、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取样部位应均匀分布。取样前先将取样部位表面铲除,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从皮带运输机上取样时,应在皮带运输机机尾的出料处用接料器定时抽取8份石子,组成一组样品。从汽车上取样时,应从不同部位和深度抽到大致相等石子 16份,组成一组样品。三、若检验不合格,应重新取样,对不合格项进行加倍复验,若仍不能满足标准要求,应按不合格品处理。四、每组样品的取样数量:对单一项试验,所需碎石或卵石的最小取样数量(kg80806筛分析含水率4024248402424880404020804040401208080针片状含量 1.24 果,可用同一组样品进行几项不同的

31、试验。五、每组样品应妥善包装,以避免细料散失及遭受污染。并应附有卡片标要求检验的项目及取样方法等。六、试样的筛分:将每组样品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混均匀并堆成锥体,然后沿相互垂直的两条直径把锥体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再堆成锥体,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筛分厚的材料量略多于进行试验所必需的量为止。七、碎石或卵石的含水率、堆积密度、紧实密度检验所用的试样,不经筛分,拌匀后直接进行试验。碎石或卵石筛分析检验细则JGJ53-92二、仪器设备:摇筛机;验筛孔径为 100、80、63、50、40、31.5、25、20、16、10、5和 2.5mm的圆孔筛,以及筛的底盘和盖各一只;天平或

32、案称精确至试样量的0.1%左右;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浅盘LJT/Z301-2006用四分法将样品缩分至略重于下表所规定的试样所需量,烘干或风干后备用。63最大公称粒径(mm)试样重量不小于(kg)四、试验步骤:2.0 3.2 4.0 5.0 6.3 8.0 12.6准确称取试样重。将试样按筛孔大小顺序过滤,当每号筛上筛余的厚度大于试样的最大粒径时,应将该号筛上的筛余分成两份,再次进行筛分。直至各筛每分钟的通过量不超过试样总量的0.1%,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20mm 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称取各筛筛余的重量,精确至试样总重的0.1%。在筛上的所有分计五、试验结果计算:1.至

33、 0.1%)2.每号筛计算得出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该筛号各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相加,计算得出其累计筛余百分率(精确至0.1)3.根据各筛的累积筛余百分率,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碎石或卵石含泥量检验细则JGJ53-92二、仪器设备:1. 案称称量10kg,感量10g;对最大粒径小于15mm 的碎石或卵石,应用称量为5kg,感量为5g的天平;2. 验筛孔径为1.25和 0.080mm的筛各一个;3. 容器容积约为10L 的磁盘金属盒;4.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5. 浅盘LJT/Z301-2006 105的烘箱内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含泥量所需最小试样重量最大粒径(mm)10

34、162025 31.5 406380kg)226610102020四、试验步骤:称取试样一份(m0表面150mm1.25及 0.080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80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润。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80mm的颗粒丢失。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用水冲洗剩留在筛上的颗粒,并将 0.080mm高出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80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剩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重量(m1六、试验结果计算:碎石或卵石的含泥量 按下

35、式计算(精确到0.1%)n =(m-m)/m100%n010式中,m试验前烘干试样的重量(0M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重量(1以上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时应重新进行试验。碎石或卵石中泥块含量检验细则JGJ53-92) 20kg,感量20g;称量10kg,感量20g;天平称量5kg,感量5g;验筛孔径为2.5和5mm的筛各一个;洗石用水筒及烘干用浅盘等。LJT/Z301-20021055后分成两份备用。四、试验步骤:筛去5mm以下的颗粒,称重(m1用水使水面高出试件表面,24h后把水放出,用手碾压泥块,然后把试样放在2.5mm筛上摇动淘洗,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36、。把筛上的试样小 1055室温后称重(m2五、试验结果计算:泥块含量 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k =(m-m)/m100%k121式中,m5mm筛筛余量(1m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重量(2以上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时应重新进行试验。碎石或卵石针、片状颗粒含量检验细则JGJ53-92)二、仪器设备: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或游标卡尺;案称称量10kg,感量10g;天平称量2kg,感量2g;试验筛孔径、101620、2531.540、80 mm的筛各一个,根据需要选用;卡尺。LJT/Z301-2002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下表 1 所规定的量,称量(m 20

37、所规定的粒级备用。针、片状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重量(表1)16120225331.5 40以上10最大粒径(mm)0.35kg)针、片状试验的粒级划分及其相对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表)5-10 10-16 16-20 20-25 25-31.5 31.5-405.27.2911.367.814.385.8针状规准仪上相对的孔宽(mm)1831.2 43.254四、试验步骤:按表2所规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径宽者,为片状颗粒。大于 40mm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鉴定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设定宽度应符合表3的规定;

38、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重量(m1大于40mm粒级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表)粒级(mm)mm)mm)五、试验结果计算:123.6171.6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 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p =m/m100%p10式中,m试验总重量(g0m试验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重量(1碎石或卵石压碎值检验细则JGJ53-92)二、仪器设备:1.压力试验机荷载300KN;2.压碎指标值测定仪;3.圆钢筋直径为10mm;4.2.5mm、10mm、20mm圆孔筛各一个;5.浅盘、毛刷等;6.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LJT/Z301-2006标准试样一律应采用1020mm先将试样筛去10mm

39、以下及20mm其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3kg的试样 3份备用。四、试验步骤:在盘底下面垫放一直径为 10mm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 25下。第二层颠实后,试件表面距盘底的高度应控制在100mm左右。到试验机上在160300s内均匀在加荷到200KN,稳定卸荷,取出测定筒,倒出筒中试样并称取重量(m 2.5mm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0称量剩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m1五、试验结果计算: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 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am -m0 %1ma0式中,m试件的重量(g0m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件重量(1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如对20mm以下和20mm以上的粒级标准粒级

40、(10-20mm)分别进行检验,则其总的压碎值应按下式计算: - %1122 a12式中, 、 试件中20mm以下和20mm以上两粒级颗粒含量百分率;12 两粒级以标准粒级时间分计压碎指标(以上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测定值。碎石或卵石表观密度检验细则JGJ53-92)二、仪器设备:1. 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2. 天平称量5kg,感量5g;3. 广口瓶1000ml,磨口,瓶带玻璃片;4. 试验筛孔径为5mm;5. 毛巾、刷子等。LJT/Z301-2006试验前将样品筛去5mm 以下的颗粒,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2kg,洗刷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四、试验步骤:按下表规定的数量称

41、取试样:102162636806234试样量不小于(kg)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晃动的方法排除气泡。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总重量(m 0 105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m1将瓶擦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量(m2五、试验结果:表观密度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ma /m )30m m mt012式中,m烘干后试样重量(0m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重1m水、瓶和玻璃片总重2a考虑称量时的水温对相对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见下

42、表:t162025a0.002 0.003 0.003 0.004 0.004 0.005 0.005 0.006 0.006 0.007 0.008t20kg/m,3否则重新取样进行试验。对颗粒材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kg/m时,可取四次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3碎石或卵石堆积密度检验细则JGJ53-92)二、仪器设备:1.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2.案称称量50kg,感量5g;及称量100kg,感量100g各一台3.容量筒金属制10L、20L30L4.铁头平锹LJT/Z301-2006 1055以摊在清洁的地面上风干,拌匀后分成两份备用。四、试验步骤:堆积密

43、度:取试样一份,置于平整干净的地板(或铁板)上,用平头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量筒总重(m2紧密密度:取试样一份,分三层装入容量筒,每装完一层后,在盘底下面垫放一直径为25mm的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然后装入第二层。第二层装满后,用同样方法颠实(但筒底所垫钢筋的方装填完毕后,加料至试样超出容量筒筒口,用钢筋沿筒口边缘滚转,刮下高出筒口的颗粒,用合适的颗粒填平凹入,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致相等。称取试样和容器总重(m2五、试验结果计算:堆积密度 及紧密密度 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dj ( =m-m)/V1000 (kg/m)3dd21式中,m容量筒的重

44、量1m容量筒和试件总重2容量筒的容积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测定值。空隙率V、V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djV=1 )100%ddV=1 )100%jj式中,V堆积密度的空隙率;dV紧密密度的空隙率;j 碎石或卵石的表观密度(kg/m3 碎石或卵石的堆积密度(kg/m3d 碎石或卵石的紧密密度(kg/m3j六、容量筒容积的校正方法:容量筒容积校正时应以205的饮用水装满容量筒,擦干筒外壁水分后称重,用下式计算筒的容积(V=m- m()12式中,m容量筒重量(kg1m容量筒和水总重(kg2粉煤灰细度检验细则GB1596-2006二、仪器:气流筛析仪(又称负压筛析仪)三、试验步骤:105110

45、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取试样约 10g,准确至 0.01g,倒入 45 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将定时开关开到3min,开始筛析。开始工作后,观察负压表,负压大于 2000Pa时,表示工作正常,若负压小于2000Pa时,则应停机,清理收尘器中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在筛析过程中,可用轻质木棒或硬橡胶棒轻轻敲打筛盖,以防吸附。3min后筛析自动停止,停机后观察筛余物,如出现颗粒成球、粘筛或有细颗粒沉积在筛框边缘,用毛刷将细颗粒轻轻刷开,将定时开关固定在手动位置,再筛析 1min3min直至筛分彻底为止。将筛网中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量,准确至0.01g。四、结果计算:筛

46、余百分数F%=(G/G1001式中,F45m方孔筛筛余,单位为百分数(G筛余物的质量,单位为克(g)1称取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粉煤灰烧失量检验细则GB1596-2006GB/T176-1996)二、适用范围:水泥、粒化高炉矿渣粉及粉煤灰的烧失量测定。三、分析步骤:称取约 1g试样(m 0.0001g,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将1盖斜置于坩埚上,放在马弗炉内。从低温开始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000 650750下)灼烧1520min,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反复灼烧,直至恒重。四、结果表示:烧失量的质量百分比X %)按下式计算:X =mm)/m100121式中,m试料的质量

47、(g)1m灼烧后试料的质量(g)2矿渣水泥在灼烧过程中由于硫化物的氧化引起烧失量测定的误差,可通过下列公式进行校正:0.8 SO百分数水泥未经灼烧时的SO百分数)=0.833(由于硫化物的氧化产生的SO百分数)吸收空气中氧的百分数3校正后的烧失量()=测得的烧失量(%+吸收空气中氧的百分数五、允许差: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15%。粉煤灰需水量比检验细则GB1596-2006二、原理:本测定方法是依据 GB2419分别测定实验样品和对比样品达到同一流动度130140mm范围内的加水量之比。三、样品:试验样品:75g粉煤灰,175g硅酸盐水泥和750标准砂。对比样品:250硅酸盐水泥,750标准

48、砂。 GB/T2419 130140mm范围内,记录此时的加水量,当流动度小于130mm或大于140mm时,重新调整加水量,直至流动度达到130140mm为止。五、结果计算:需水量比X=(L/1251001式中,X需水量比,单位为百分数(%)L试验胶砂流动度达到130140mm1升(ml)125对比胶砂的加水量,单位为毫升()精确至1%。粉煤灰含水量检验细则GB1596-2006二、仪器设备:1.天平量程不小于5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2.烘干箱可控制温度不低于110,最小分度值不大于。3.带盖称量瓶25mm65mm;4.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三、试验步骤:1.称取粉煤灰试样约50g,

49、精确至0.01g,倒入蒸发皿中。2.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3.将粉煤灰试样放入烘干箱中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精确至0.01g。四、结果计算:含水量 W=WW)/W100101式中,W含水量,单位为百分数(W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1W烘干前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0计算至0.1%。三氧化硫含量的检验细则GB/T176-1996)二、适用范围:粉煤灰和矿渣粉的三氧化硫含量测定。三、方法提要:酸性溶液中,用氯化钠溶液沉淀硫酸盐,经过滤灼烧后,以硫酸钡形式称量。测定结果以三氧化硫计。四、分析步骤:称取约 0.5g试样(m 0.0001g,置于 300ml烧

50、1杯中,加入3040ml水使其分散。加10ml盐酸1+1用平头玻璃棒压碎块状物,慢慢地加热溶液,直至水泥分解完全。将溶液加热微沸5min。用中快滤纸过滤,用热水洗涤1012次。调整滤液体积至200ml,煮沸,在搅拌下滴加 10ml热的氯化钡溶液,继续煮沸数分钟,然后移至温热处静置 4h或过夜(此时溶液体积应保持在200ml水洗涤,直至检验无氯离子为止。将沉淀及滤纸一起移入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中,灰化后在800的马弗炉内灼烧至恒重(m2五、结果表示:三氧化硫的质量百分数X 按下式计算m 0.343X SO31002m1式中,X 三氧化硫质量百分数()M试料的质量(g)1m灼烧后沉淀的质量(g)2硫

51、酸钡对三氧化硫的换算系数。允许差:同一试验室的允许差为;不同试验室的允许差为0.20%.混凝土泌水率检验细则GB8076-1997二、仪器设备: 容量筒容积5000ml,带盖;汲液管;量筒。三、试验步骤:先用湿布注湿容积为 5000ml的带盖筒,将混凝土拌合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试样表面应比筒口边低约20mm。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min用汲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min,应将筒底下侧垫高约20mm使筒倾斜以便于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

52、得量筒,最后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g,按下式()计算泌水率:VB 100W(W/G)GG G WGW12式中,B泌水率,%G泌水总质量,gW混凝土拌合物的用水量,g混凝土拌合物的总质量,gG试样质量,gwG筒及试样质量,g1G筒质量,g2若三个试样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则把最大值或最小值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泌水率。如果最大和最小值之差均大于中间值的15%时,则应重做。四、泌水率的计算:泌水率比按下式()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B=B/B100()Rtc式中,B泌水率之比,%R掺外加剂混凝土泌水率,%基准混凝土泌水率,%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差检验细

53、则GB8076-1997)二、仪器设备:贯入阻力仪,仪器精度为5N三、试验步骤:将混凝土拌合物用 5mm(圆孔筛)振动出砂浆,拌匀后装入上中内径为160mm 150mm 150mm应低于筒口约10mm 3s于203的环境中,容器加盖。一般基准混凝土在成型后3h4h,掺早强剂的成型后1h2h,掺缓凝剂的在成型后 4h6h开始测定,以后每 0.5h或 1h测定一次,但在临近初、终凝时,可以缩短测定间隔时间。每次测点应避开前次测孔,其净距为试针直径的2 15mm不小于 25mm。测定初凝时间用截面积为 100mm的试针,测定终凝时间用220mm的试针。2贯入阻力按下式计算。R=P/A式中,R贯入阻力

54、值,Mpa贯入深度达25mm时所需的净压力,N贯入仪试针的截面积,mm2根据计算结果,以贯入阻力值为纵坐标,测试时间为横坐标,绘制贯入阻力值与时间关系曲线,求出贯入阻力值达到3.5Mpa时对应的时间作为初凝时间及贯入阻力值达到28Mpa水泥与水接触时间开始计算。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合物取一个试样,凝结时间取三个试样的平均值。若三批试验的最大值或最小值之中有一个与中间值之差超过30min时把最大值或最小值舍去,取中间值作为该组试验的凝结时间。若两测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30min时,该组试验结果无效,则应重做。四、结果计算:凝结时间差T=TtTc式中,T凝结时间差,min;掺外加剂混凝土的初凝或终

55、凝时间,min基准混凝土的初凝或终凝时间,min混凝土拌合物取样及试样准备GB/T50080-2002)二、混凝土拌合物试验用料应根据不同要求,从同一盘搅拌或同一车运送的混凝土中取出,或在试验室用机械或人工单独拌制。取样量应多于试验所需量的1.5 倍,且宜不小于20L。三、混凝土拌合物的取样应具有代表性,宜采用多次采样的方法。一般在同一盘混凝土或同一车混凝土中的约1/4 1/2 处和3/4 处之间分别取样,从第一次取样到最后一次取样不宜超过15min,然后人工搅拌均匀。四、在试验室拌制混凝土进行试验时,拌合用的集料应提前运入室内。拌合时试验室的温度应保持在 20,需要在模拟施工条件下所用的混凝

56、土时,试验室原材料的温度宜保持与施工现场一致。五、试验室拌制混凝土时,材料用量以重量计。称量精确度集料为1%;水、水泥和外加剂均为0.5%。JGJ55)的有关规定。七、从试样制备完毕到开始做各项性能试验不宜超过5min。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检验细则(塌落度法)GB/T50080-2002)二、适用范围:集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塌落度值不小于10mm 的混凝土拌合物稠度测定。三、试验步骤:湿润塌落度筒及其他用具,并把筒放在不吸水的刚性水平底板上,然后用脚踩住两边的脚踏板,使塌落度筒在装料时保持位置固定。按要求把混凝土试样用小铲分3层均匀地装入筒内,使捣实后每层高度为筒的三分之一左右。每层用捣棒

57、插捣 25 次,插捣应沿螺旋方向由外向中心进行,各次插捣应在截面上均匀分布。插捣筒边混凝土时,捣棒可以稍稍倾斜。插捣底层时,捣棒应贯穿整个深度,插捣第二层和顶层时捣棒应插透本层至下一层的表面。浇灌顶层时,混凝土应灌到高出筒口,插捣过程中,如混凝土沉落至低于筒口,则应随时添加,顶层插捣完后,刮去多余的混凝土,并用抹刀抹平。清除筒边底板上的混凝土后,垂直平稳地提起塌落度筒,塌落度筒的提离过程应在 510s 完成。从开始装料到提塌落度筒的整个过程应不间断进行,并应在150s 完成。提起塌落度筒后,量测筒高与塌落度筒后混凝土试体最高点之间的高度差,即为该混凝土拌合物的塌落值。塌落度筒提离后,如混凝土发

58、生崩塌或一般剪环现象,则应重新取样另行测定。如第二次试验仍出现上述现象,则表示混凝土和易性不好,应予记录备查。观察塌落后的混凝土试体的粘聚性及保水性。粘聚性的检查方法是用捣棒在已塌落的混凝土锥体侧面轻轻敲打,此时,如果锥体逐渐下沉,则表示粘聚性良好,如果锥体全体倒塌、部分崩裂或出现离析现象,则表示粘聚性不好。保水性以混凝土拌合物中稀浆析出的程度来评定,塌落度筒良好。若塌落度筒提起后如有较多的稀浆从底部析出,椎体部分的混凝土也因失浆面集料外露,则表示此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不好。四、混凝土拌合物塌落度以毫米为单位,结果表达精确至5mm。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检验细则(气压法)GB/T50080-200

59、2)二、仪器设备:1.气压式含气量测定仪;2.捣棒或震动台;3.台称称量100kg,感量50g;4.橡皮锤应带有质量约250g的橡皮锤头。三、试验步骤:(一)测定骨料中的含气量:按下式计算得出每个试样中的粗、细骨料重量:Wg=V/1000GgWs=V/1000Gs1)2)式中,Wg、Ws分别为每个试样中的粗、细骨料用量,kg含气量测定仪容器容积,L、Gs分别为每立方混凝土的粗、细骨料用量,kg/m3容器中先盛三分之一高度的水,把称好的粗、细骨料拌匀,慢慢倒入容器,水面每升高25mm左右就应轻轻插捣10次,并略予搅动,以排除夹杂进去的空气。加料过程中始终要使液面保持高出骨料的顶面,骨料全部加入后

60、,再浸泡5分钟,并轻敲容器外壁,排净气泡,除去水面泡沫,加水至满,擦净容器边缘。放好密封圈,加盖拧紧螺栓,关闭操作阀和排气阀。打开排水阀和加水阀,通过加水阀,向容器内注水;当排水阀流出的水流不含气泡时,在注水的状态下,同时关闭加水阀和排水阀。开启进水阀,用气泵向气室内0.8Mpa0.1Mpa缩空气进入容器。待压力表显示稳定后记录显示值。以此按压力与含气量关系曲线查得骨料的含气量值(精确至0.1%(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先用湿布把容器的盖德内表面擦净,然后装入混凝土试样进行捣实。捣实分机械震动和人式插捣两种形式。塌落度不大于 70mm 和混凝土宜用震动台震实,大于70mm时宜用捣棒捣实。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