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技术呼吸放射-正常表现课件_第1页
影像技术呼吸放射-正常表现课件_第2页
影像技术呼吸放射-正常表现课件_第3页
影像技术呼吸放射-正常表现课件_第4页
影像技术呼吸放射-正常表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医学影像学Medical Imaging 主 编 白人驹 徐 克 副主编 韩萍 龚启勇 张雪林 王滨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年6月第1版 2013年3月第7版第1次印刷呼 吸 系 统 放 射 诊 断Radiology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大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放射线科 张秀丽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第四章 第四章 呼吸系统第一节 检查技术一、X线检查 (X-Ray Examination

2、) 二、CT检查 (Computed Tomography) 计算机体层摄影三、MRI检查(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磁共振成像 一、 X线检查(X-Ray Examination)胸部X线摄影(Chest Radiography) 即平片 (Plain Film )检查 是胸部疾病最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胸部透视(Chest Fluoroscopy, screening) 优点:简单经济 转动体位 动态观察 缺点:X射线量大 清晰度差 无永久记录 一、 X线检查(X-Ray Examination) 胸部X线摄影(Chest Radiography) 常规摄影体位

3、:正位、侧位 两种。(1)正位(Frontal chest film):侧位片胶片线管球X物体距离胶片越近,图像放大及变形程度越小。(1)正位(Frontal chest film): 后前位 ( Postero-Anterior view, P-A view ) :是胸部正位片的常规(Routine)投照方法,患者取站立位。与前后位片比较,图像放大及变形程度小。X线发射管胶片(film)前后位 (Antero-Posterior view ,A-P view ) :也是正位片。用于不能站立患者, 床边摄片, 仰卧位。靶片距离1.52米 胸部X线摄影(Chest Radiography) (1

4、)正位(Frontal chest film): (2)侧位(Lateral view) : 立位,患侧靠胶片。侧位片Lateral view正位片P-A view第一节 检查技术 二、CT 检 查 胸部CT是呼吸系统疾病最重要和常用的影像检查方法。 目前,大部分医院为螺旋CT (Spiral CT, Helical CT) ,普通CT已少见。螺旋CT扫描速度快,0.5秒4层、16层甚至更多,为容积式扫描可进行三维甚至四维立体图像重建。 附属二院CT室CT扫描装置CT横断图像二、CT 检 查:平扫,增强扫描CT平扫(Plain Scanning ):1. 常规扫描:一般层厚5-10 mm ,间

5、隔5-10mm,通常作全肺扫描,包括肺尖及肋膈角。2.特殊扫描方法CT定位片CT平扫(Plain Scanning ):特殊扫描方法高分辨力CT扫描(High Resolution CT,HRCT):薄层厚12mm,高分辨力算法(骨算法)重建图像。肺内病灶的螺旋CT容积显示及多平面重建(reconstruction):层厚0.52mm,例如西门子(siemens) CT的lungcare软件,可进行小结节分析。西门子Lungcare软件,肺内小结节分析CT平扫(Plain Scanning ):特殊扫描方法气管、支气管树的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CT仿真内镜:应用仿真内镜软件(virtual en

6、doscopy) 。气管、支气管树的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CT仿真内镜CT平扫(Plain Scanning ):特殊扫描方法高分辨力CT扫描(High Resolution CT,HRCT):薄层厚12mm,高分辨力算法(骨算法)重建图像。肺内病灶的螺旋CT容积显示及多平面重建; 层厚0.52mm,例如西门子(siemens) CT的lungcare软件,可进行小结节分析。气管支气管树的螺旋CT多平面重建及CT仿真内镜:应用仿真内镜软件。低剂量CT:目的是降低X线辐射剂量,主要降低管电流,常规用100120mAs,低剂量用10-50mAs。 CT肺功能成像:最大吸气末和最大呼气末分别扫描,软件

7、自动得出肺体积等,分别与呼吸科肺功能检查测得的最大肺总量及肺残气量具有相关性。CT增强扫描(contrast enchancement, CE):常规增强:经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后扫描 。普通扫描增强扫描CT增强扫描(contrast enchancement, CE): 常规增强:经静脉快速注入对比剂后扫描 。 动态增强扫描(Dynamic scanning):对某一选定范围进行 多次扫描。 CT灌注成像(CT Perfusion Imaging):对某一选定层面进 行多次连续扫描,绘制时间密度曲线。 肺血管的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 CTA):肺栓塞诊断。 肺动脉CTA

8、能谱CT(spectral imaging,) 又叫宝石能谱CT(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 GSI ),是一种新的成像技术,它把传统CT成像的原理和细节进行解析和放大,使CT由原来依靠CT值的单参数成像变为多参数成像,由原来的混合能量成像变为单能量的谱成像。通过对各种病变的CT能谱分析图(散点图、直方图)及能谱谱线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一些规律性的特征,对于肿瘤定位、定性和分级方面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例如,通过能谱曲线分析,可为淋巴结病变的良恶性鉴别提供重要的信息;肺结核和肺癌的曲线不同;成像后可去除骨质内固定钢板,避免了金属伪影干扰。三、磁共振成像Magnetic

9、Resonance Imaging (MRI) 对纵隔肿瘤和心脏大血管病变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对肺实质病变检查效果较差。 平扫 增强扫描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一、正常X线胸片表现 男 34岁女 70岁(一) 胸廓(Thoracic cage, chest cast) 胸壁软组织(Soft tissue) 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 muscle)锁骨上皮肤皱褶(Skin fold above the clavicle) 胸大肌 (Pectoral muscle, major) 乳房及乳头(The female breast and nipple)胸锁乳突肌锁骨上皮肤皱褶

10、 女 25岁 男 34岁胸部正位片骨性胸廓(Bone)肋骨(ribs):第110肋骨前端有肋软骨与胸骨相连,第6肋骨前端相当于第10肋骨后端的高度。R6R10骨性胸廓(Bone)肋骨(ribs):第110肋骨前端有肋软骨与胸骨相连,第6肋骨前端相当于第10肋骨后端的高度。25岁以后第一对肋软骨首先钙化。肋软骨钙化骨性胸廓(Bone)肋骨(ribs):第6肋骨前端相当于第10肋骨后端的高 度。第110肋骨前端有肋软骨与胸骨相连。25岁以后第一对肋软骨首先钙化。肋骨先天性变异:颈肋(cervicle rib) 杈状肋(bifurcation of the ribs) 肋骨融合(fusion of

11、the ribs) 肋骨先天性变异颈肋 杈状肋 肋骨融合肋骨先天性变异颈肋杈状肋肋骨联合骨性胸廓(Bone)肋骨(ribs):第6肋骨前端相当于第10肋骨后端的高度。第110肋骨前端有肋软骨与胸骨相连,20岁以后第一对肋软骨首先钙化。肋骨先天性变异:颈肋(cervicle rib) 杈状肋(bifurcation of the ribs) 肋骨联合(fusion of the ribs) 胸椎thoracic vertebrae胸骨sternum锁骨clavicle肩胛骨scapula 正位P-A view 侧位Lateral view胸椎胸骨正侧位锁骨与肩胛骨正常胸片 男 34岁3.胸膜(P

12、leura) 分为脏层、壁层胸膜 (visceral and parietal pl. ),其间为一潜在腔隙,即胸膜腔(pleural cavity)。正常胸膜及胸膜腔一般不显示。叶间裂(interlobar fissures): 斜裂胸膜 (oblique fissure) 水平裂胸膜(horizontal fissure)叶间裂叶间裂(二)肺(Lung) 肺野(lung fields): 上、中、下野 (upper,middle and lower lung fields)内、中、外带( medial,middle and lateral zones)肺尖和肺底(apex and base

13、 of the lung)锁骨下区(subclavicular region)(二)肺 肺野: 上、中、下野 内、中、外带肺尖和肺底锁骨下区 肺门 (Hila) :正常肺门影主要由肺动脉、肺叶动脉、肺段动脉、伴行支气管及肺静脉构成。后前位片上,肺门位于两肺中野内带,左侧者比右侧高12cm 。 肺门角(Hilar angle)。右下肺动脉:横径15mm。侧位片肺门侧位片,肺门表现似一尾巴拖长的“逗号” ,其前缘为上肺静脉干、后上缘为左肺动脉弓,拖长的逗号尾部由两下肺动脉干构成。 肺纹理(Lung markings): 为自肺门向肺野外周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由肺动脉、肺静脉构成,其中主要是肺动

14、脉分支,支气管、淋巴管及少量间质组织也参与肺纹理的形成。肺纹理 肺叶和肺段(Pulm.lobes and pulm.segments) 右肺有上、中、下三叶(upper/superior lobe, middle lobe, lower/inferior lobe),左肺有上、下两叶。肺叶由25个肺段组成,右肺有10个肺段,左肺有8个肺段。每一肺段由许多肺小叶(secondary lobules)组成。肺叶Pulmonary Lobes肺段(pulm. Segments)肺段(pulm. Segments)叶间裂叶间裂左斜裂右斜裂肺段的X线解剖5.气管和支气管 (Trachea and Bro

15、nchi)气管分叉部下壁形成隆突(carina), 分叉角为6085两侧主支气管逐渐分出肺叶、肺段、亚肺段、小支气管、细支气管、呼吸细支气管、肺泡管和肺泡囊。表4-1纵隔(Mediastinum)纵隔的分区在判断纵隔病变的来源和性质上有重要意义。六分区法:一条横线: 胸骨柄体交界处至第4胸椎下缘连线 。两条纵线: 气管、升主动脉及心脏前缘的连线,食管前壁。纵隔(Mediastinum)纵隔分区在判断纵隔病变的来源和性质上有重要意义。 儿童胸腺: 70天,船帆型横膈(Diaphragm)右膈顶较左侧高12cm, 一般位于第5肋前端至第6前肋间隙水平。心膈角( cardio-phrenic ang

16、le)肋膈角(Costo-phrenic angle) 膈升高(elevation) : 如大量腹水(ascites);膈降低(depression):如肺气肿;膈的矛盾运动:如一侧膈麻痹。膈(diaphram) 二、正常胸部CT表现 使用两种不同灰度的图像观察。窗宽(window width) 窗位(window level) 肺窗(Lung window):适于观察肺实质。纵隔窗(Mediastinum window):适于观察纵隔。纵隔窗肺窗二、正常胸部CT表现 (一) 纵隔Mediastinum心脏、大血管、气管、主支气管、食管(esophagus)、胸腺(thymus)、淋巴结(ly

17、mph node)等结构。图4-4a.胸腔入口层面胸部CT表现 纵隔窗b.胸骨柄层面胸部CT表现 纵隔窗c.主动脉弓层面胸部CT表现 纵隔窗d.主动脉窗层面 正常淋巴结:短径10mm,病理性淋巴结增大: 15mm 可疑淋巴结增大:1015mm胸部CT表现 纵隔窗e.气管分叉层面胸部CT表现 纵隔窗左心房层面胸部CT表现 纵隔窗胸腺退化消失:74岁残留少量胸腺组织:32岁(二)肺1.肺野2.肺门3.叶间裂(interlobar fissures)叶间裂的CT表现:在普通CT片上为无血管结构的透明带 ,在高分辨力CT上呈细线状或窄带状致密影。普通CT片HRCT叶间裂普通CTHRCT4.肺叶、肺段和次级肺小叶肺叶 肺段(pulmonary segment)主要根据叶间裂和肺段支气管的部位来确定。胸部CT表现 肺窗胸部CT表现 肺窗肺叶 肺段(pulmonary segment)肺小叶secondary pulmonary lobule(即次级肺小叶) 肺小叶,直径约为1025mm。有一小叶支气管及伴随的小叶动脉进入。小叶之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间隔,称小叶间隔(lobular septum),其中有小叶静脉及淋巴管。 肺小叶和腺泡(acinus) 每支小叶支气管分出35支终末细支气管,每支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肺结构称为一个腺泡(acinus)(即呼吸小叶),为肺内病理改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